首页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举报
开通vip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油气开发总论·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冈秦麟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发展局) 摘要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 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 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 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 均已走在世界前列。通过近 30 个矿场的试验和推广表明,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 10% , 复合驱可 提高采收率 15%~20%。1997 年,中国聚合物驱增油量达 303×104t ,预计“九五”期间将增油 1500 ×104t。中国的油田多为陆...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油气开发总论·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冈秦麟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发展局) 摘要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 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 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 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 均已走在世界前列。通过近 30 个矿场的试验和推广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 10% , 复合驱可 提高采收率 15%~20%。1997 年,中国聚合物驱增油量达 303×104t ,预计“九五”期间将增油 1500 ×104t。中国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和陆相生油,预测二次采油的平均采收率为 34. 2% ,近百亿吨储 量留在地下。这一条件为中国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巨大潜力。今后, 中国的三次采油要在驱油机理、 深化对油藏的认识、降低驱油剂成本和用量、先期深度调剖、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加 强研究, 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主题词 中国 三次采油 化学驱 经济效益 1 三次采油使油田开发进入新阶段 20世纪 40年代以前,油田开发主要是依靠天然能量消耗开采,一般采收率仅 5%~10%, 我们称为一次采油。它反映了早期的油田开发技术水平较低,使 90%左右的探明石油储量留 在地下被废弃。 随着渗流理论的发展, 达西定律应用于油田开发。人们认识到油井产量与压力梯度呈正比 关系, 一次采油采收率低的主要因素是油层能量的衰竭,从而提出了人工注水(气) , 保持油层 压力的二次采油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使油采收率提高到 30%~40%。这是至今世界上各油田的主要开发方 式,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大飞跃。但二次采油仍有 60%~70%的油剩留地下。为此,国内 外石油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逐步认识到制约二次采油采收率提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 三次采油新方法。 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 油层十分复杂, 具有非均质性, 油、水、气多相流体在油层多孔 介质中的渗流过程十分复杂。不仅注入水(气)不可能活塞式驱油,不可能波及到全油层,而且 在多相渗流过程中,受粘度差、毛细管力、粘滞力、界面张力等的影响, 各相流量将随驱油过程 中各相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进一步扩大注入水(气)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才能大幅 度提高采收率。由此, 人们在非均质性的油层提出了多种三次采油方法,一种是旨在提高注入 水粘度、降低油水粘度差、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的聚合物驱;第二种是旨在降低界面张力、提高 注入水驱油效率的表面活性剂驱、碱驱、混相驱;第三种是 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既可扩大波 及体积又可提高驱油效率的复合驱。 三次采油远不同于二次采油。二次采油是依靠人工补充油层能量的物理作用提高采收率, 收稿日期: 1998-05-04 改回日期: 1998-07-20 1第 5 卷 第 4 期           油 气 采 收 率 技 术 而三次采油方法是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基础上,又依靠注入大量新的驱油剂,改变流体粘度、 组分和相态, 具有物理化学的双重作用,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注入水波及范围, 而且使分散的、束 缚在毛细管中的残余油重新聚集而被采出。因此,三次采油要求更精细地掌握分散原油在地下 油层中的分布;研究新的驱油剂与十分复杂的岩石矿物、流体的物理-化学作用;探索并掌握非 牛顿流体多相渗流的基本规律。从而正确合理地进行油田开发部署——井网、井距、层系划分、 注采关系、注采工艺、动态监测、相应的地面集输系统和净化处理等。总之,一整套技术都将随 着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变化。油田开发要建立在更广泛的多学科综合应用基础上,从宏 观和微观上更深化对地下流体渗流的认识,深化对油田的认识。三次采油将把油田开发带入一 个更高技术水平的新阶段。 2 我国化学驱油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2. 1 聚合物驱油技术发展快、规模大、效果好 1979年,原石油部将三次采油列为我国油田开发十大科学技术之一, 进行了技术调研, 并 组织与国外的技术合作,揭开了我国三次采油高速发展的序幕。 1982年, 对国外五个主要石油生产国十余种三次采油方法筛选标准进行了综合分析, 对 我国 23个主力油田进行了三次采油方法粗筛选。1984年开始在大港、大庆、玉门等油田进行 聚合物驱油、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国际技术合作, 为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和掌握 80年代国际 三次采油先进技术创造了条件。“七五”( 1986~1990)、“八五”( 1991~1995)期间,三次采油技 术连续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遵循“立足国情,着眼三次采油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实现工 业化应用步伐”的指导思想,根据我国探明气源不足,油田混相压力较高,不具备广泛混相驱条 件的国情,确定化学驱油为我国三次采油的主攻技术。首先将机理清楚、技术较简单、成本较低 的聚合物驱作为重点。严格遵循科学试验程序不超越,实施步伐必须加快的原则,仅用了十年 左右的时间, 聚合物驱油技术已基本掌握, 并完善配套了十大技术。即注水后期油藏精细描述 技术;聚合物筛选及评价技术; 合理井网井距优化技术; 数值模拟技术;注入井完井、分注和测 试技术; 聚合物驱防窜技术;聚合物配制、注入工艺和注入设备国产化; 采出液处理及应用技 术;高温聚合物驱油技术;聚合物驱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设计和矿场实施应用技术。使聚合物驱先导性和工业 性矿场试验均取得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10%以上的好效果。 大港港西四区聚合物驱先导性井组试验,在“七五”期间最早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井组 含水由 90. 5%下降到 67% ,日产油由 48. 6t上升到 88. 4t ,采收率提高了 10. 4%,注 1t 聚合物 增产原油达 400t。使高渗透层吸水强度由 15m3 / m 下降到 10m 3/ m , 低渗透层吸水强度由 1m 3 / m上升到 7m3 / m, 有效地扩大了注入水波及体积。 大庆是我国大面积化学驱油最有利的油田。大庆在注水近30年的中区西部开展了聚合物 驱油先导性井组试验。在葡Ⅰ1-4单层试验井组,使全区综合含水由 95. 2%降到 79. 4% ,日产油 由 37t 上升到 149t ,平均注 1t 聚合物增油 241t ,中心井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4%,使采出程度达 52. 2% ;在葡Ⅰ1-4和萨Ⅱ1-3双层开采试验井组,全区综合含水由 94. 7%降到 84. 4%, 日产油由 86t 上升到 211t , 平均每注 1t聚合物增油 209t ,中心井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1. 6%。在试验区钻 密闭取心井证实, 萨Ⅱ1-3层水洗厚度增加了 50. 1%, 葡Ⅰ1-4水洗厚度由 34. 1%增加到 82. 1%, 2 油 气 采 收 率 技 术 1998 年 12 月 表明聚合物驱油有效地扩大了注入水波及体积。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工业性矿场试验,北一区 断西葡Ⅰ1-4层,试验区面积达 3. 13km 2,地质储量 632×104 t ,注采井数达 61口。使全区含水由 90. 7%下降到 73. 9% ,日产油由 651t 上升到 1357t , 现已提高采收率 13. 62% ,每吨聚合物增 加原油 130t。试验仍在进行。 河南双河油田,在油层温度 72℃条件下, 发展了一套抗高温聚合物驱技术,使矿场先导试 验取得提高采收率 8. 6%的好效果,预计试验完成后, 可提高采收率 10. 4%。 到“八五”末, 全国已进行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19个,均取得明显增油降水好效果。并在六 大油区的25个油田、区块开始推广应用,建成168×104t 原油生产能力。1997年实际全国聚合 物驱年增原油达 303×104t ,现已投入聚合物驱工业化应用的油田面积达 101. 3km2 ,动用地质 储量2. 21×108 t, 年注入聚合物干粉 2. 37×104t。聚合物驱已成为我国陆上老油田稳产的战略 性重大技术, 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大面积增产效果最好的国家。“九五”已将聚合物驱增产原 油列入我国陆上原油生产计划, 2000年年增产原油将达 500~700×104t ,“九五”期间五年将 增产原油 1500×104 t。 2. 2 复合驱油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在“七五”攻关掌握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的基础上, “八五”期间按系统工程组织了科技攻 关,开展了复合驱油机理、多种化学剂间相容性和协同性、驱油剂和油田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复 合驱数值模拟软件研制、合理注采关系和动态监测、注采工艺及采出液净化处理等技术的研 究。自行设计了不同油区、不同类型的五个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方案和 实施方案 关于机房搬迁实施方案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实施方案公交公司安全生产实施方案成立校园管乐队的实施方案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 。 1993年在胜利油区孤东油田小井距试验区试验成功。在采出程度 54% (超出水驱预测最 终采收率——属油田枯竭)条件下,又提高采收率 13. 4%,使总采收率达到 67%。大庆油区在 原油基本无酸值的中区西部、杏五区进行先导试验均取得比水驱最终采收率提高 20%以上的 好效果,是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二倍左右。新疆克拉玛依砾岩油田二中区小井距先导试验 区,在已含水 99%情况下, 使中心井产量增长了12倍,含水已下降到 83%。辽河油区兴隆台油 田兴 28块是具有气顶边水的小断块油田, 注水开发已枯竭,进行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先导试 验,中心井日产油由 0. 9t 上升到 9. 7t。1996年 11月在大庆油区杏二区进行扩大试验,在井距 200m 情况下, 截止 1997年 10月,中心井日产油由 0上升到30t ,含水由 100%下降到 50. 1%, 预计采收率可比水驱提高 24. 7%。1997年 3月在北一区断西进行的井距 250m 扩大试验, 截 止到 1997年 10月, 全区日产油已由 99t上升到 129t ,预计也将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25%。以上 成果,反映我国复合驱驱油技术在室内研究、方案设计、不同类型的油田试验技术的配套、现场 试验的数量、取得的效果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复合驱油技术将在“九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工 业性矿场试验,进一步系统地完善配套技术,为 2000年以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大幅度提高采 收率奠定基础。 2. 3 化学驱油剂研制有创新 化学驱油剂费用是影响化学驱油经济效益的关键, 也是当今世界三次采油难以工业化推 广的重要原因。“八五”期间,“三次采油新技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第三个重要内容,就 是开展国产驱油剂的研究。从立足国产、降低化学剂用量和采用廉价原料三个方面入手,开展 了八种驱油剂的研制, 其中聚丙烯酰胺和石油磺酸盐主要是提高国产产品的性能质量,其他六 种均属于开创性的研制。 3第 5 卷 第 4 期 冈秦麟: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国产聚丙烯酰胺的研制,剖析了单体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改进了合成工艺, 分子量提 高到 1000万以上,多项质量性能指标满足了驱油要求。国产生物聚合物可耐温 85℃, 黄原胶 发酵液研制有创新,简化了加工工艺,采用无需乙醇处理的新工艺生产生物聚合物干粉。利用 新疆克拉玛依高芳烃含量原油,研制了石油磺酸盐,已用于克拉玛依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 验。新开发并具有开创性的生物表活剂发酵液, 每吨价格只有表活剂的 20%~25%,与大庆复 合驱油体系所用的表活剂复配后, 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还可替代体系中 50%的表面活性剂 用量,现正用于矿场先导试验区。利用大庆石蜡基原油, 成功地将气相氧化改进为可工业化生 产的液相氧化, 开发出羧酸盐中试产品, 与大庆复合驱油体系中表活剂复配, 具有超低界面张 力,由于廉价,可替代 30%的表活剂用量。对原料便宜、来源广的木质素磺酸盐, 进行室内试 验,可作为驱油体系的牺牲剂,减少表活剂的吸附损失。利用纸浆废液,可替代大量碱用于复合 驱油体系,还可改善纸浆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开展了高分子表活剂作为新型驱油剂的探索性研 究,设想把提高驱油效率和扩大波及体积两种作用集中于一种驱油剂,从而改善驱油体系在油 层中的色谱效应。“九五”期间将使以上中试产品逐步进入矿场试验,并进一步开展超高分子量 聚丙烯酰胺、烷基苯磺酸盐和环烷酸磺酸盐的研制。这样将使驱油剂产品立足国产,做到高效 廉价,为我国三次采油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创造条件。 我国化学驱油技术的高速发展, 已成为我国陆上老油田继续稳产的重大战略接替技术。在 规模上、年增油量和技术的系统配套上,均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化学驱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 使年产 5000×104t 并已稳产 20年的大庆油田,再延长稳产期 10~15年,成为世界石油史上 稳产年限最长的大油田。预计到 2010年, 我国化学驱油年总增油量将占全国陆上年产油量的 15%左右,成为世界上三次采油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3 中国的三次采油具有很大潜力 我国油田主要分布在陆相沉积盆地,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受气候和河流频繁摆 动的影响,储油层砂体纵横向分布和物性变化均比海相沉积复杂, 泥质含量高,泥砂交错分布, 油藏非均质性远高于主要为海相沉积的国外油田;陆相盆地生油母质为陆生生物,原油含蜡 高、粘度高。这种陆相沉积环境和生油条件,加大了油田开发难度。 对 25个主力油田资料的研究表明,平均水驱波及系数最大为 0. 693, 驱油效率 0. 531, 预 测全国油田采收率仅 34. 2%, 这意味着我国近百亿吨探明石油地质储量采不出来。反过来,它 为开展三次采油提供了巨大资源条件。1988年,应用美国能源部提高采收率潜力模型,对我国 13个油区 174个油田近千个区块进行了三次采油潜力分析。其结果表明: 适合聚合物驱的地 质储量 59. 7 亿吨,平均提高采收率 8. 7% ,可增加可采储量 5. 19亿吨; 适合表面活性剂和二 元复合驱(均可视为复合驱)的地质储量 60 亿吨 ,平均提高采收率 18. 8% ,可增加可采储量 11. 3亿吨。这些数字显示出我国三次采油具有很大的潜力。实际上,经过这些年近 30个矿场 的试验和推广应用,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 10% ;复合驱先导试验可提高15%~20%。这表明 三次采油可大幅度增加可采储量,并将为我国老油田稳产提供条件。 4 油 气 采 收 率 技 术 1998 年 12 月 4 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发展我国三次采油技术 理论和现场试验均说明,三次采油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但从总体上说,世界三次采油 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至今未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其主要原因,一是三次采油机理复杂,涉 及多学科、多专业;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投入高和风险大。 我国今天重视并发展三次采油技术,是对比了多种可大幅度增加可采储量的方法而确定 的。 我国原油年产量已高达 1. 4亿吨, 全国陆上油田综合含水已达 82% ,进入了高含水采油 阶段,年产量综合递减 800多万吨,仅做到稳产,每年就需增加近 8亿吨地质储量。目前,我国 新区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单纯靠新区增加可采储量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而老油田剩余近百亿 吨储量靠二次采油又采不出来。大庆油田曾对其外围新区未动用低渗透新油田和老油田每采 100万吨原油所需总费用进行了对比:老区继续水驱加密井网总费用 4. 22亿元; 老区聚合物 驱 3. 93亿元;外围新区 8. 3亿元。这些数字表明老区挖潜所投入的经费是较低的。在老区挖 潜方法上,以北一区中块为例, 进行了开发指标的经济评估(按三次采油八年有效期)对比, 见 表 1。 表 1 大庆油田北一区中块几种挖潜开发方案经济评估对比 方 法 平均单井日产油 ( t) 提高采收率 ( % ) 采 1t油需注水量 ( m3) 采 1t 油需产出液量 ( t ) 继续水驱加密井网 4. 1 3 16. 5 9. 2 聚合物驱 20. 7 12 5. 8 6. 6 复合驱 34. 5 20 2. 8 2. 7   上表反映了大庆老油田采用三次采油是经济有效的。根据我国三次采油矿场试验粗略的 经济评估,一般聚合物驱每吨原油成本比水驱增加 200~300元,复合物驱将增加 300~500元 左右,每个企业受经济效益制约,都有一个可承受的原油成本极限。因此,以提高三次采油经济 效益为中心, 进一步发展三次采油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三次采油工业化的应用。 4. 1 深化油藏研究,最大限度地降低三次采油的风险性 我国这些年所实施的每个三次采油矿场试验,小到不足 0. 5km 2,大到 1~3km2 ,都要投入 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资金, 应用的失败, 不仅使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将使油田丧失对 三次采油技术的信心, 直接关系老油田稳产和国家石油资源的利用。美国一些油田开发专家认 为,这些年美国一批三次采油矿场试验的失败, 主要是对油藏认识不足。三次采油对油藏条件 有很强的针对性, 小型矿场试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 三次采油对油藏描述的要求远比二次 采油深入。在油藏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大庆油田萨尔图中区西部三元复合驱配方就不能用 于南部杏树岗五区,配方中所用表面活性剂与杏五区原油不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我国这些年 矿场试验表明,深化油藏地质条件研究,直接关系三次采油的成败。深化油藏的认识应发展水 淹层密闭取心技术、水淹层内及薄层精细测井与解释技术、井间岩性和物性变化预测技术、示 踪剂测试技术以及室内微观物理模拟技术等。 5第 5 卷 第 4 期 冈秦麟: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4. 2 因地制宜、经济有效地发展三次采油技术 美国马拉松公司 70年代就已取得表面活性剂驱油试验成功, 但由于需注入大量昂贵的表 面活性剂, 经济上无法承受工业化应用而停止。一些专家预言, 只有当国际油价达到 30美元/桶时, 才能考虑表面活性剂驱。在当前油价情况下,世界三次采油均处于停滞状态,室 内研究已转向高效率、低成本方向发展。 美国国内油田已采出可采储量 86%以上,老油田大量产水,一大批油田接近枯竭, 甚至废 弃。但经三次采油信息系统模拟潜力分析,地下还有大约 450亿吨剩余油。因此,在当前油价 低的情况下, 他们在深化油藏描述研究基础上, 转向深度调剖和CO 2混相驱。 目前美国深度调剖剂的研究十分活跃。特奥柯公司对 31个凝胶调剖区和 24个水驱开发 区对比,相同采收率下,凝胶调剖区可少注水 28% ,每增加 1桶原油成本仅增加 1~3美元; 怀 俄明州波特布夫克油田,每增加 1桶原油成本仅增加 0. 57美元;菲利蒲公司在堪萨斯西部老 油田上应用, 取得注 1t调剖剂增油 760t 的好效果。 美国发展 CO2 混相驱,主要是美国中南部有多个巨型或大型 CO 2气田, 而且已建成三条 CO 2输气管线。在CO 2便宜、供应充足及油田具备较低混相压力条件下,近年来 CO 2混相驱得 到了很大的发展。如美国中南部Wasson San Anr os油田的 Willard区 CO 2混相驱,使采收率 比水驱提高了 12. 2% ,总采收率达 53. 1%。目前CO 2混相驱已成为美国三次采油最主要的方 法, 1996年有 60个矿场进行 CO 2混相驱油,年总产油达 855×104 t。 我国CO 2、天然气探明资源不足,大多数油藏混相压力高,不具备混相驱条件。因此,我国 三次采油主要发展化学驱。大庆在好油层进行化学驱油(尤其是聚合物驱油) ,已取得大幅度增 加可采储量的好效果, 差油层投入化学驱油,技术和经济效果都将发生变化。进一步开发新技 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仍将是三次采油工业化推广应用的重大课题。1996年大庆开始在 萨北、喇南,在注聚合物前进行了深度调剖井组试验,后来的聚合物驱增产原油高于其他井组, 聚合物产出浓度大幅度降低。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大庆化学驱油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 高,推广规模更大。胜利油田化学驱油地质条件远比大庆复杂,孤岛、孤东油田,地下原油粘度 高达 60mPa·s 以上,油层温度 65~80℃, 长期注水开发,使特高渗透疏松砂岩已形成错综复 杂的大孔道,再加上地处淡水缺乏地区, 这些不利因素, 直接影响三次采油开发效果和经济效 益,为此给三次采油的应用提出了一批需要攻克的新课题。如以搞清水窜大孔道分布为中心的 油藏精细描述新方法; 针对特大孔道的封堵和深度调剖新技术;油田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提高 粘度新技术; 以及抗温、抗盐、廉价的聚合物研制等。这些技术的突破,将会大大降低化学剂用 量和提高驱油效率,从而为三次采油应用创造更广阔的工业化应用条件。我国还有些更为复杂 的油田,有经济条件更为困难的老油田,应根据企业的条件,地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三次 采油技术,如区块整体深度调剖技术,有气源地区注气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 4. 3 进一步提高三次采油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次采油是系统工程, 某一环节增加投资可能会使其他环节更少投入和更多产油。因此, 要从三次采油整体工程经济效益出发,进一步优化、完善和发展新技术。 美国虽然是海相沉积砂岩油田, 他们仍然十分重视三次采油前进行调剖作业。我国陆相沉 积储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河南双河砂砾岩油田,在进行聚合物驱前和聚合物驱过程中,根据动 态反映的情况,多次进行部分井调剖,从而控制了聚合物的早窜和产出高浓度聚合物。这样尽 6 油 气 采 收 率 技 术 1998 年 12 月 管增加了因调剖作业而增加的费用, 但可有效地提高化学剂利用率和驱油效率,从总体上增加 了效益。三次采油在水驱基础上,增加了新钻井费用、购买化学剂费用和地面工程费用三部分, 根据我国近年来三次采油各矿场试验发生费用情况,购买化学剂费用占总费用 30%~50%; 地面工程费用占 30%~40%。降低三次采油高投入,应主要从这两部分进一步改进技术,发展 新技术和优化技术。 关于降低化学驱油剂费用, 一方面要使驱油剂立足国产,开发高效廉价的系列驱油剂, 另 一方面要优化驱油体系段塞尺寸,使驱油剂的用量减少, 最有效地发挥驱油剂的作用。 降低地面工程费用,需要尽可能地简化目前的工艺流程。如大庆将聚合物分散配制、分散 注入的地面流程改进为集中配注、分散注入,大大降低了地面建设投资; 在产出液处理上,开发 了高效破乳剂等。另一方面也可从总体效益出发来优化、优选技术,如聚合物是选用粉剂还是 乳剂。粉剂聚合物,不但生产过程中要增加技术难度大的干燥和造粒工序,而且在油田注入时, 又需将固体粉剂聚合物再进行分散、溶解和熟化,使其成为溶液,使生产和使用都增加很多装 置和流程,增加了投入。因此,很需要从三次采油系统工程总体经济效益出发,结合油田实际, 具体分析,对可供选用的各项技术进行优化决策。 我国三次采油技术,经过十年左右重点攻关,取得了很大发展,目前聚合物驱油开始走向 工业化应用。三次采油技术是复杂的,目前仍是世界性高新技术。驱油机理有待认识,适应不 同类型油藏地质条件的新方法有待开发,围绕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有待发展,任重而道远。减少 石油储量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将是油田开发工作者的终身职责。让我们为我国石油 工业的发展, 为石油开发的经济效益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编辑 闵家华 7第 5 卷 第 4 期 冈秦麟: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OIL & GAS RECOVERY TECHNOLOGY Vol . 5 No. 4 1998 ABSTRACTS Gang Qinl in. A dissertation on Chinese tertiary recovery technology. OGRT, 1998, 5( 4) : 1~ 7 Tert iary recover y is a g reat leap in oilf ield development . Compared to secondary recover y, it improves the sw eep volume and eff iciency of o il displacement by the aids of phy sical and chemical dual ef fect . T hr ough 20 years' study and pr act ice, Chinese chem ical-f looding tech- nique occupied leading place in the wo rld on technolog y, scale and ef ficiency . Through about 30 f ields pract ice, it show s that oil r ecovery can be enhanced 10% by polymer-flo oding and 15%~20% by combinat ion flooding . T he incremental oil by polymer-f looding in China at- tained 303×104 t in 1997 and the predicted product ion w ill be 1500×104 t in the“Ninth Five- Year”period. M ost of Chinese oilf ields are nonmar ine deposit and nonmarine origin, the esti- mated secondary oil recovery is about 34. 2% and there is about ten billio n tons of o il w ould be remained underground, then supply vast potent ial to Chinese ter tiary recovery . Fr om now on, Chinese ter tiary recover y must make further study on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 , the know ledge of o il reservo ir, reducing o il displacement agent's cost and quant ity, deep pr e-por- file-control and improving overall engineering economic benef it etc. , and improves oil r ecov- er y and economic benefit in full play. Subject words: China, tert iary o il recover y, chem ical flo oding, economic benefit Xu Guiying, Min Juping,Wang Youbao et al. The absorption loss of oleic acid and sodium oleate on oil-sand. OGRT, 1998, 5( 4) : 8~12 The absor pt ion isothermal curve of 100% and 75% neutr al degree w ith or w ithout 0. 4% Na- Cl o f oleic acid on Daqing oil-sand has been determ ined, it s absor pt ion loss mechanism has been researched. T he r esult show s that the absorptions of o leic acid and sodium oleate on oil- sand are not only non-polarity but also hydro gen bo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is that the oleic acid and sodium oleate in its micelle react w ith the hydrogen bond on oil-sand sur face to make the surfactant absorbed on oil-sand in the fo rm of micelle and tur n the oil-sand fr om oil-w ettabil ity to w ater-w et tability. The hydrophobicity of oleic acid and sodium oleate is in- creased fo r the existence of NaCl, the abso rpt ion becomes more easy . Because the br idge and flocculat ion of the larg e molecules of HPAM in m icelle and oil-sand, the absorpt ion loss o f oleic acid and sodium oleate w ill increase further . Subject words: oleic acid, sodium oleate, oil-sand, abso rpt ion, hydrogen bond 80 Oil & Gas Recovery Technolog y: Eng lish Abstr acts      December 1998
本文档为【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948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4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1-29
浏览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