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余诚评点《前赤壁赋》

余诚评点《前赤壁赋》

举报
开通vip

余诚评点《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苏轼著 余诚评点 (选自【清】余诚编《古文释义》。《古文释义》是一本和《古文观止》齐名的古文选本,它选文更加浅近精良,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里的精华。与此同时,它注重文章脉络结构,一针见血的评点,独特新颖的编排方式,又是《古文观止》和其他选本所不及的。) 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追刘备,顺流东下。备求救于孙权,权将周瑜请兵三万拒之。瑜部将黄盖建议,以艨艟巨舰载以燥荻枯柴,先以书遗操,诈言欲降。时东南风正急,盖以十船著前,余船继进。进二里许,同时发火。火烈风猛,烧尽操船。曹兵大败。石壁皆赤,...

余诚评点《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苏轼著 余诚评点 (选自【清】余诚编《古文释义》。《古文释义》是一本和《古文观止》齐名的古文选本,它选文更加浅近精良,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里的精华。与此同时,它注重文章脉络结构,一针见血的评点,独特新颖的编排方式,又是《古文观止》和其他选本所不及的。) 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追刘备,顺流东下。备求救于孙权,权将周瑜请兵三万拒之。瑜部将黄盖建议,以艨艟巨舰载以燥荻枯柴,先以书遗操,诈言欲降。时东南风正急,盖以十船著前,余船继进。进二里许,同时发火。火烈风猛,烧尽操船。曹兵大败。石壁皆赤,故曰“赤壁”。东坡年四十七,谪居黄州。寓居临皋亭,游赤壁而作是赋。曰“前”者,别于后也。江汉之间名赤壁者三焉:一在汉水侧竟陵东,即复州;一在齐安郡城下,即黄州;一在江夏西南二百里许,属汉阳县。破曹赤壁,乃江夏西南者。东坡赤壁则系黄州,与复州赤壁皆是天生赤石之壁,非犹江夏西南缘火攻而赤者也。东坡特借景以吊古耳。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5],徘徊[6]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7],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8],凌万顷之茫然[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10] [11] “壬戌”八字从游之年月日赋起,确是敷陈其事,直言之体。“苏子”二句赋客、赋舟、赋游赤壁。以上四语,题面点清,下面全皆从此生出。“清风”句点出风,“少焉”句点出月。“风”、“月”二字一篇张本。着“少焉”二字,妙!恰是既望之月。“徘徊”句亦妙,见月之迟迟而出也。“白露”八字恰是秋夜之景,读此等处,当悟篇首着年月之妙。 [1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13],击空明兮溯流光[14]。渺渺兮于怀[15],望美人兮天一方[16]。”[17]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18];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0]。[2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2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4]?方其破荆州[25],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26]安在哉[2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28],驾一叶之扁舟[29],举匏樽以相夸[3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1],哀吾生之须臾[32],羡长江之无穷[3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34],知不可乎骤得[35],托遗响于悲风[36]?” “于是”句紧接上来,前“属客”句已点饮酒,此又借以生出“乐”字,伏后“悲”字。“桂掉”四句从楚词脱化来。“客有”段极摹其声之悲,以起下“悄然”之间,当知此是借客作波,是实事,是妙文,会心人自能得之。“月明”一段触景生情,却借客发出,是立言最妙处。 [37]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8]。盖将[39]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40],而又何羡乎[41]?[4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43],耳得之而为声[44],目遇之而成色[45]。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46],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7]” “逝者”说水,“盈虚”句说月,二句“而”字上是客所知,“而”字下是客所未知。“盖将”下则皆客所未知。旧评以“变者”二句为客所知,终未思其为更推进一层也。东坡有此一段见解,才借曹操事感发。“且夫”句又宕开一层,“苟非”二句说来最有身份,最有见地。既以自况,又对赤壁。妙!妙! [48]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49] “客喜”句收前“悲乐”二层,“相与”二句结得悠然。 【总评】起首一段,就风月上写游赤壁情景,原自含共适之意。入后从渺渺予怀,引出客箫,复从客箫借吊古意,发出“物我皆无尽”的大道理。说到这个地位,自然可以共适,而平日一肚皮不合时宜都消归乌有,那复有人世兴衰成败在其意中?尤妙在江上数语,回应起首,始终总是一个意思。游览一小事耳,发出这等大道理,遂堪不朽。若不是此篇妙赋,千载以下,谁知赤壁曾为苏子游耶?篇中凡韵十三易。 [1]此一段赋初游情景。 [2]明点出游,伏末“共适”语。 [3]二语写初登舟之景。 [4]此时月尚未出,舟尚未行。 [5]点出月,并点出山。 [6]“徘徊”二字属月。 [7]点出江。 [8]舟行矣。 [9]一望无际。 [10]二语极状胜游,以起下“乐”字。 [11]以上总写舟中所得情景。 [12]此一段赋自己乐而作歌。 [13]歌所驾之舟。 [14]歌舟行之景。 [15]歌因景兴怀。 [16]歌所思之人。 [17]此一段赋客和箫之悲。 [18]此三句正写箫声,五“如”句形容曲尽。 [19]此二句写声之余韵。 [20]此二句写声感通。 [21]此一段赋客发明箫声所以悲之故。 [22]因“赤壁”追记古人之诗。 [23]诗即《短歌行》。 [24]又因赤壁再记人之事。 [25]细读“方其”二字,何等声势。 [26]“而今”二字写尽黯然。 [27]自“月明”至“安在哉”是悲之 所由来,乃吊古之意,悲尚浅。“况吾”以下因正言可悲处,乃伤今意,悲极深。 [28]对上“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29]对“舳舻”二句。 [30]对“酾酒”二句。 [31]对“一世之雄”。 [32]“哀”字收上意。 [33]“羡”字起下意。 [34]庶可长存人世而不可朽。 [35]此正可悲处。 [36]归到“箫声之悲”上收。 [37]此一段从“水”、“月”赋出正意,以破客论。 [38]现前指点,说出大道理来,奇绝。 [39]又进一层。 [40]《庄子·德充符》篇云。 [41]应上“羡”字,此四句是一篇归宿处。 [42]此一段承上“物我皆无尽”句,赋现在之可领取,以回应起处。 [43]应“风”、“月”、“江”、“山”等句。 [44]顶“清风”句。 [45]顶“明月”句。 [46]四句将“物我皆无尽”意发得透彻之至。 [47]应上“况吾与子”收。 [48]此一段更赋“痛饮”、“醉睡”、“终游赤壁”情事作结。 [49]正是其适处。 PAGE 1
本文档为【余诚评点《前赤壁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15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3-01-28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