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

举报
开通vip

博物馆学第一讲 博物馆的基本理论 博物馆的研究对象 博物馆作为一种不同于其它事物的社会文化实体,有其特定的运动形式和内在规律,并且具有客观性和独立性,为人们提供了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人们的认识成果提供了检验的可能性。因此,博物馆所特有的运动形式及其内在规律是博物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中国大百科全书》 ...

博物馆学
第一讲 博物馆的基本理论 博物馆的研究对象 博物馆作为一种不同于其它事物的社会文化实体,有其特定的运动形式和内在规律,并且具有客观性和独立性,为人们提供了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人们的认识成果提供了检验的可能性。因此,博物馆所特有的运动形式及其内在规律是博物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中国大百科全书》 ★ 博物馆学的定义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 博物馆学即研究微观的博物馆系统,又研究宏观的博物馆事业。其中微观的博物馆系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 博物馆学的研究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和任务 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 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及各级博物馆之间的关系(内部联系);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外部联系)。 1、 理论博物馆学,主要探讨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和特点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又可分为:基础理论博物馆学结构体系,博物馆学方法论,博物馆学说史;和基本理论研究,博物馆的特征、社会职能,博物馆的社会条件及其未来的发展。 2、 博物馆方法学。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 3、 博物馆管理学。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和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微观上研究博物馆内部职能、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方法。 4、 历史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性质、作业和特点。 5、 普通博物馆学。以上分支学科的综合阐述。 6、 专门博物馆学。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和工作方法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 博物馆学运用的知识范围,包括和涉及自然科学知识,但主要还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因此,一般认为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博物馆学的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接受实践的检验。它不是纯粹理论性研究的学科,而是与博物馆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什么是博物馆 2003年6月召开的国际博协(ICOM)顾问委员会(AC)会议期间决定了关于“博物馆定义”修订问题的讨论。博物馆定义是对博物馆性质、职能、目的和任务的表述,是博物馆工作纲领的核心,是各国政府部门和组织认可博物馆的标尺。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语“Mouseion”,意即“供奉缪斯及从事研究的处所”。17世纪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正式定名Museum为通用名称。我国在19世纪开始接触和接受博物馆这一名称。 美国博物馆协会现行定义是: “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存在根本目的不是为组织临时性展览,享受豁免联邦和州所得税,代表公众利益进行管理并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教育和欣赏的目的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和展览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物体和标本,包括艺术的、科学的(无论有生命的或是无生命的)、历史的和技术的材料。此博物馆定义包括具备上述必要条件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文馆、历史社区、古建筑和遗址。” 英国博物馆协会现行定义(2002年) “博物馆能够使公众通过探究藏品获得启迪、知识和快乐。它们是承担着社会信托责任而征集、保护和展示文物和标本的机构。 英国博物馆协会期望所属博物馆做到: *  代表社会利益保藏文物 *  积极服务公众 *  鼓励公众通过探究藏品获得启迪、知识和快乐 *  指导和参与社区活动 *  诚实地和负责任地征集文物 *  为长久公共利益保护好藏品 *  为了公众的利益,承认谁制造的、谁使用的、谁拥有的、谁收集的和谁捐赠的藏品 *  支持保护自然和人类环境 *  研究、共享和阐释相关文物藏品的信息,并反映不同观点。 法国博物馆法中的博物馆定义(现行) 以服务公众知识、教育和欣赏为目的而组织藏品,代表公共利益保护和陈列藏品的永久性机构。法国的博物馆具有以下永久使命: a)保护、修复、研究和增加藏品 b)尽可能地将藏品向更多的观众展出 c)制定和执行教育和传播文化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和任务 d)为知识的进步、研究以及传播而贡献力量。 国际博物馆协会1946年11月成立后进行了不断的定义修订,分别于1951、1962、1974、1989年进行了规定。对于博物馆定义,是国际博协所面临的挑战, 她希望定义能够更加面向社会,因为社会是博物馆依赖的基础;博物馆定义应该条理明确,并能打动人类心灵;应该简单有效,知识完整,无论是政府、非政府,还是其它团体在任何地方都可参照。博物馆定义应该能容易地被外界认知,规定一个无可非议的博物馆价值的道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规范博物馆及其相关机构和人士,维护和保护公共利益。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1989年9月 ★我国: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场所的三重性质,应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两项基本任务。(三性两务) ——1956年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1979年6月) 博物馆机构的构成条件 1、有藏品(实物) 2、有基本陈列 3、要向社会公众开放 4、要有经营管理藏品、开展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 博物馆的特征 1、实物性,这是博物馆的主要和根本特征,博物馆是围绕“物”的运动-物的收藏和保存、研究和利用。 2、直观性,以实物例证向观众的各种感官多渠道的传送信息。对藏品的观察、触摸、实际操作或实验。 3、广博性。 ★博物馆定义变化的趋向 一、 “ 博物馆是个非营利机构”的观念开始变化。非营利身份(或者不以赢利为目的)机构由政府权利机构授予,可享受免交联邦税、州税、财产税和销售税。在美国,非营利机构包括慈善机构、基金会以及其它社会福利事业、宗教、卫生、公共事业、环境、教育、艺术和文化。它们通常都是私营的,自我管理,不发行股票。这些组织享受税收豁免的原因是他们履行服务社会的功能,补充了政府的职能。因此,政府鼓励这些机构支持公共事业。一个重要的限定是,这些机构聚集了公积金,但是它们本身不创造利润。非营利性机构,例如博物馆,不发行股票,也没有股东。他们的盈余,或多或少,将不需上交税金,只要政府权利机构批准他们享受税收豁免,他们可将盈余部分用于日后的相关事业中。除了需要支付员工酬金和合法支出,不能允许任何管理人员或者辅助管理人员,无论是创始人还是理事,将盈余据为自己的津贴或奖金。盈余只能再投入相关事业中。在美国,如果盈余用到了非相关事业中,将要被征收营业外收入税。什么是营业外收入?这说来有点复杂,例如你在别人捐赠给你的舰艇博物馆上卖电冰箱,这样你就需要支付营业外收入。位于博物馆内的餐馆从理论上讲是旅游服务设施,但是如果餐馆位于远离博物馆的独立位置,并赚取额外利润就需要交税,并且有可能被制裁和罚款。清楚地说,政府不想让我们和商业单位进行非公平竞争。(因为我们没有支付税款,而商业机构支付了税款。)更进一步说,你可以建立一个合法营利企业为博物馆赢利。很多成功的事例都说明,建立一个独立的公司,合法支付税款,将不会混淆和影响你的博物馆的非营利性机构身份。 世界范围博物馆的日渐增多和其他公共文化设施的挑战使博物馆越来越深地卷入市场的竞争中。即使世界顶级博物馆也难以完全靠门票收入维持基本运作。一直免费的大英博物馆,有一段时间靠关闭25间小展览室来缩减开放时间和以节省经费。在英国,发行彩票一直是博物馆重要的资金来源。历史遗产彩票基金会为威尔士耗资2100万英镑的艺术馆提供了1575万英镑;向伦敦泰特美术馆捐赠1875万镑以建现代博物馆。纽约正在建设新古根海姆美术馆,这个位于下曼哈顿的工程要筹资近10亿美元,私营赞助商已许诺解决一半经费。 美国人每年捐献于公益事业的钱很多,据统计,美国每年千亿美元的捐款,80%是个人捐的,其中70%来自普通人。绝大多数是美国捐款来自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每月几元、几十元的小额捐款。以1996年为例,那一年平均每户美国人捐出了1017美元。等于平均每户把一年全部收人的2.1%捐了出来。对今天欧美所有的大型博物馆来说,筹资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泰特美术馆负责筹集资金的全职人员一直不少于34人。新的泰特现代博物馆正在寻找24名“创馆合伙人”,这些合伙人必须在5年之内每年为其筹资25万英镑。募款和经营管理、公关行销、市场,以及未来可能因为授权和开发商品衍生的利益和经济活动开始拿到桌面谈。博物馆把自身视同一般商场来经营,礼品店、咖啡馆、餐厅逐渐扩大。大都会博物馆不仅馆内设有多家礼品店,在纽约高级百货公司还设有专柜营销纪念品。就教育性、趣味性、稀有性而言,这些纪念品不仅提供回忆,还有助于美的教育。包括精致的咖啡厅、餐馆开设在中庭或者花园角落,都可以增加体验博物馆的经验和享受。在建筑上全面释放建筑的想象力,吸引人们参观的目光,以及把礼品店设于入口或近大街的一楼,吸引观者。因此博物馆行销的是美,而不仅仅是咖啡。参观和消费是可以并重的。 二、强调博物馆是“人与物之间的结合”。 博物馆学是为了帮助博物馆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而产生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长期以来,西方博物馆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种重操作、重技术的风气,理论问题较少受到关注。在当代的博物馆学研究中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博物馆学向人文学科目标靠拢并加强与人文学科联系愿望和呼吁。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在《与博物馆观众交流》一书中写道:“博物馆的目标是使人类进一步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及这个世界”。类似的声明在前一任美国博物馆协会会长里查德·米克兰耐森的《美国博物馆》一书中也可以看到,他断言:“不管博物馆这一机构的性质如何———它是否对历史、科学、艺术或者物质文化史有贡献,它的收集物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博物馆的目的都是人文主义的。”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涉及到其指导方针时也指出:“任何一个历史性组织和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原则上都涉及人文科学……通过不断地赠予公众以智力和人类文明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和历史性组织的教育———促使人类进一步了解自己。”关于这一点,W·柯林斯主编的《博物馆、成年人和人文学科》一书中有着更为明确的表达。这种愿望是与上述文化氛围及其变化的趋势是吻合的,并且显然受到这种特征的影响。博物馆学在80年代出现了由技术主义向理论思维和人文关怀转变,正好与历史学界叙述主义复兴运动同步。为了加强博物馆和人文学科的联系,博物馆学界往往邀请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其他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专家来撰写博物馆学方面的论文。从《博物馆、成年人和人文学科》一书看,他们在强化两者的联系方面比以往大大地深入了。这些专家呼吁,博物馆展示不应当仅仅表现博物馆物的实证性和审美性,更要注重通过博物馆物及其历史变化来揭示人与其环境的关系,加深观众对自身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理解。比如,博物馆向观众展示某一地区历史建筑时,不仅要向观众介绍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特征,也应该揭示该建筑是怎样由环境来塑造,以及它们对居住者行为的影响。为什么来自北欧的美国人的住宅把16平方英尺作是最理想的,而美国黑人的住宅总是保持在11平方英尺左右,这种建筑面积上的差异是否会造成居住者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等等。总之,他们认为博物馆必须覆行一种人文主义的使命,通过博物馆的展示来揭示历史人物在制造、使用这些物时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的特征。这一点表现出某种对传统展示中过分科学主义的反感和修正。 三、主张博物馆新定义应反映博物馆的社会参与性,强调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关于强调博物馆发展要介入和参与社会及社区发展的问题,从70年代关于博物馆定义修正的努力中已可以看出。在公共博物馆自17世纪末形成以来的数个世纪中,各国的博物馆学家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博物馆必须彻底摆脱蜇伏在象牙塔对周围社会发展漠不关心的态度,积极参与到社会的现实发展中。但这种态度的变化在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的二十多年间并没有得到明确地表达,这从历届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会议以及所产生的博物馆定义中可以看出。但在1974年哥本哈根会议所制定的博物馆新定义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种变化。在这个定义中,“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博物馆的一种自觉地以法规形式确定的认识。然而,到80年代,这种认识才真正转化为校大规模的行动。这不仅表现在各国博物馆参与意识的增强,更集中地反映在“生态博物馆”概念的形成。安德瑞·赫恩施莱德在《新博物馆学》一书中呼吁博物馆更积极地参加到社会的发展中,并高度评价法国、加拿大的生态博物馆、美国的邻里博物馆和墨西哥的整体博物馆在这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和卓越成就,认为这是新博物馆的理想模式。在这种新的博物馆模式中,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紧密合作的关系。这种强调博物馆参与社会发展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博物馆学家所建立的博物馆学体系。例如,荷兰博物馆学家门施在《论博物馆学方法论》中提出了一种博物馆学体系,他将以实物为核心的博物馆学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其最外层探讨的就是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当然,传统博物馆学和新博物馆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目标都要实现实物的价值和人的系统结合,但按照索拉的说法,前者以实物为中心,从实物走向社会,而后者则是以社区为中心,从社区走向实物。 ★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 一、 “以人为本”为宗旨,“人与物相结合”,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博物馆收藏藏品不是强调其实用性,而是强调其意义。博物馆的物是物化的观念,物的博物馆化过程就是赋予其意义的过程。博物馆的本质是社会需要的、由博物馆机构反映出来的人与物的结合。或者说博物馆的本质是人与物关系的形象化。 二、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与信息博物馆学形成问世,信息化可分为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和知识工程3方面,涵盖保管、研究、陈列、教育和行政管理等各方面。 三、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生态博物馆: 1971年国际博协第9次大会上,乔治 亨利 里维埃第一次使用“生态博物馆”(Ecomuseum)。其文化内涵和特性始终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它不是将一定的藏品陈列或收藏于特定建筑中,而是将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居民的传统风俗的演示等原状地、自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的社区和环境中。1995年,经中国和挪威文博专家考察后,撰写了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7年10月23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王后宋雅出席了中国博物馆学会与挪威开发合作署《关于中国贵州省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协议》签字仪式。1997年,梭嘎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建设工程破土动工,挪威政府为此项工程提供无偿援助88万挪威克朗(折合人民币80万元),用于场馆建设和征集实物。1998年10月31日,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梭戛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特有的头饰,牛角头饰,现在只在妇女中保存完好。这个民族在上世纪60年代前不仅不通汉语,而且还没有文字。他们所有的历史都是靠脑子记,所有的文化都是靠口传心授。他们不懂得日历,不懂得数数,据说,他们直到现在还有结绳记事的习惯,而60年代以前,结绳记事、刻竹记事,是他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女孩子也学习文化,但和我们不同,我们学习文化是上学、认字、看书,她们是跟着妈妈绣花,因为纹饰里有很多历史信息,所以绣花的过程是在学习她们自己民族文化的过程。目前已有各种形式的生态博物馆超过十余个,成功地保护了苗、侗、瑶、汉等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听上去很学术味的、生涩的“生态博物馆”其实是“活”的博物馆,长角苗人活生生地住在其间,他们的生活、生产工具、穿戴,本身就是一种陈列。如果说传统的博物馆是关于过去的陈列、是过去时的话,生态博物馆不仅关乎过去,也关乎现在,是现在进行时,关系着当地人的吃穿用住, 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 杰斯特龙的图表定义: 传统/主流博物馆 生态/现代/非主流博物馆 藏品 遗产 建筑 社区 观众 居民 科学知识 文化记忆 科学研究 公众知识 生态博物馆的困境 1、社区、村寨在社会迅速发展、居民生活不断更新之中,使其生活方式和文化定格是困难的。如果坚持原有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原样展示,会出现现实生态与原有生态的分离,那么其展出和演示方式不得不回到一般或传统的博物馆模式中去;如果不把原有生态分离出来另行展示,那么原有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将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不停演变,直到被淹没消失。 2、于这些生态博物馆均位于相对封闭的山区,当地人很大程度上还面临解决温饱问题,在解决脱贫问题上,常常陷入保护与开发、封闭与开放的悖论当中。 加拿大于1978年建立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时首先就建立了指导中心,对居民进行三年的培训,美国史密森学院开发的亚克钦印地安生态博物馆建立的信息中心,也组织了与加拿大的互访学习和培训。中国广西则把民族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建成联合体,在专家与村民间建立了不断互动的机制。这种机制不仅使专家有了一块科研基地,而其科研成果又反哺着村寨。只有那些符合实际的方法不断创造出来,生态博物馆才会富有生命力地向前发展,才会真正得到巩固,显然,这决非朝夕之功。 ★“六枝原则”是中国和挪威合作建设贵州生态博物馆群项目的核心原则,是2000年由中挪专家及贵州4个生态博物馆的村民代表、地方政府管理层等,在六枝特区举办研习班时讨论提出框架后逐步完善的。 “六枝原则”具体内容包括:一、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尽量保持民族文化的真实性,不能以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为代价, 寨民的主人地位受到挑战,谁都可以指挥他们,谁都可以出主意,帮助寨民脱贫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他们从经济独立走向文化独立,他们才能带领生态博物馆抵制各种挑战。建立它主要是政府和专家的行为,而要巩固它则只有文化主导权回归到村民手中,村民从名义上的主人回归到事实上的主人,并由他们以民主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文化,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自己的文化造福于社会。 二、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今年4月,挪威大使路过一个称为生态旅游村的岜沙苗族村寨,看到村民竟然背着鸟枪、走着猫步展现他们的服饰,当地有关部门还教他们怎么微笑。挪威大使大跌眼镜,私下说他们根本不知道外来人要看什么。我们看了也很痛心,要保持民族文化首先要保持寨民的文化自尊,这种庸俗化的开发,不仅是短命的,也是对民族文化极大的不尊。博物馆的文化是与人的需要、人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割裂。 三、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以上三点体现社区居民参与的思想,让村民自己管理和认同自己的文化,并决定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 四、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从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来看,生态博物馆不应降低为旅游景点。如果按旅游景点来办,以谋利为目的,就失去了生态博物馆的先进性,也失去了它特殊的文化价值。有一个大省把古老的民族村寨办成旅游景点,充斥着商业气息,一位国外的文化官员告诉我,那里已经没有文化了。如果不能保持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高度,就会逐渐失去生命和竞争力,这个民族就不可能再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五、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六、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七、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八、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 九、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生态博物馆及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坚持“保护文化、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指导原则,我提出了生态博物馆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3—5年),建立资料中心,加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传播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收集整理民族文化遗产资料,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目前,生态博物馆在此阶段的工作并不理想;过渡阶段(10—15年),即大力发展经济,努力使生态博物馆步入小康;成熟阶段,生态博物馆社区完全消除贫困、消除文盲,由社区居民自己管理文化、捍卫文化,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以上六点强调政府主导、专家主导,一般原则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首先要准确界定文化遗产的精髓所在,让居民对自己的文化遗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后使当地居民独特的传统和生活方式得到有益的传承。 ★新博物馆学 关于新博物馆学的定义,一般来说,可以表述为:“是指具有一整套关于博物馆的目的和功能的侧重理论的探讨,并且在运用中与传统博物馆有较大区别的博物馆学。”由于博物馆的收藏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文化领域和人工制品,它本身正在成为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界对文化现象兴趣的增长,博物馆将成为最有前途的文化机构。 当然,还有1989年出版的《新博物馆学》一书的主编彼得弗格的定义:新博物馆学是一种对旧博物馆学,博物馆内部与外部专业普遍而广泛的不满的陈述,……旧博物馆学的疏失在于太过于重视博物馆的方法,而忽略了它的目的。博物馆学在过去很少被提及或受到重视……除非彻底地对博物馆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予以重新检验——这并非意味着仅仅以更多的增加收入或更多的观众作为标准来衡量博物馆的成败……否则博物馆将会发现自己到处被人看成是活化石。 另外,美国博物馆学家哈里森在90年代博物馆观念一文中指出:新博物馆学的观念是相对于传统博物馆学的观念而言的,并尝试对过去的概念作一番全面地检讨与批判。它的重心不再置于传统博物馆所一向奉为准则的典藏建档、保存、陈列等功能,转而关怀社群与社区的需求,成为博物馆经营的最高指导准则,这种理念在法国社区博物馆的运动中被诠释的最为透彻。博物馆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建筑空间内,它变成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以全方位、整体性与开放式的观点洞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生态博物馆的发起人之一的瓦里纳的定义:“新博物馆学的几条简明的原则。宗旨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实践和空间不是被锁在大门和墙壁之中;艺术不是唯一的人类文化的表现。博物馆职业是一项社会职业,它是改革的参加者,是社区的服务者;观众不是形同白痴的驯服的消费者,他们是创造者,能够并应参观与实现未来的工作——博物馆的研究工作。” 综合上述定义,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新博物馆学的一些特点和内容: 首先,毫无疑问的,它是与旧博物馆学相对应的。旧博物馆学忽视了目的,而博物馆的目的,一般归结为教育和文化传承,而二者的对象都是观众,也就是人。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新博物馆学在重视目的的同时,首先要树立的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一理念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的“以物为本”,成为新博物馆学最明显的标志。 其次,博物馆的价值问题。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博物馆的价值在于保存文物。而新博物馆学更在意博物馆对社会的服务,更具体的则是对某特殊阶层或某社区的服务。他们更希望博物馆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参与者,而不是置身事外。 再次,新博物馆与文化多元的理念密切相关。如果说传统博物馆是宣传和巩固主流文化的场所,那么新博物馆学提倡的是尊重多元文化,体现的文化平等的内涵。这一点在生态博物馆的兴起和发展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新博物馆学的实践 1、以人为本代替传统的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不是反对藏品的收集,而是指在收集物品时不能盲目,而是要以观众的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征集。博物馆不应该是物的仓库,而应该是人们学习交流的场所。收藏,不是博物馆的目的,而是手段,是“完成教育与为公众服务的手段”。 2、收藏与展示的内容应体现人与环境及多元文化。传统的博物馆是主流文化的宣传地,通常会忽视其他,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存在,这一点需要改变。博物馆要能对不同的文化特质进行解释。藏品征集的范围应扩大,也应将眼光投向普通的,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对日常生活史的关注,从上世纪70年代起已在史学界开始;博物馆界也应对此有所关注并积极实施。的遗产概念直接导致了对遗产管理者权力的反思和对博物馆作为“公共遗产”问题的反思。传统博物馆的血管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现在人们已经提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难道社会赋予博物馆职责就是保存和传播某一段冻结了的历史的某些碎片吗?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在物理尺寸上符合博物馆要求的遗产才能进入博物馆,而对那些在物理尺寸上不能进入博物馆库房或展厅的人类遗产,博物馆又有何作为呢?既然存在着选择,那么由博物馆专家来决定哪些遗产可以进入博物馆,而那些被排斥在博物馆之外的做法是否民主?由于专业学科的局限,博物馆所选择的文化遗产是否真的具有代表性,是否真的科学?如果再加上专业人员感情色彩,博物馆又怎能避免选择中的偏好和随意,这对人类遗产是否负责?一系列问题,已使博物馆界开始尝试被称为“开放型”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除建筑开放外,向多学科性开放和向批判性开放更是这种新型博物馆的主要特征。另外,出于对自然的保护,博物馆的藏品展示应避免误导,比如在某些野生动物的说明中写有“肉可食,毛可制衣”之类的文字。 3、博物馆与社区。受已有格局限制,传统博物馆不可能向社区博物馆那样,直接建于某社区并服务于此。但是如果博物馆将自己定位于社区服务者的角色上的话,还是可以为社区建设作不少工作的。比如与社区一起共建一些有特色的临时性展览等。在此过程中,应使社区人民积极参与。另外,这些展览不全是将博物馆的部分藏品搬到社区,博物馆要参与社会发展,不能只将观众导向过去,也要向他们展示社会正在或将要发生的变化。 4、展示手段的多样化。尽可能的利用最新的高科技手段,建设数字化博物馆,以扩大博物馆的观众面并提高博物馆的利用率。 5、给予观众更多的权力。在传统博物馆中,观众只是被动的接收者。博物馆从建馆设计到日常的征集、陈列等工作都是由专业人员一手操办的,在此过程中基本没有观众的参与。在新博物馆学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本着为观众服务目的的博物馆应给予观众更多的权利,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博物馆的工作,这样才能培养起人们对博物馆更大的热情,使博物馆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对新博物馆的不同看法 1、但是新博物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待完善和提高,比如“以人为本”的提法在博物馆工作中还要区别对待。在环保教育中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就不能以人为本,应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处理人与物(藏品)的关系时,强调藏品应该为广大观众服务的“以人为本”是正确的,但也要防止损害藏品或者把藏品当成商品去赚钱的倾向,要保护好不能再生的人文与自然遗产。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在实践上也并非一帆风顺。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建成600多座生态博物馆,但在1977年以后的法国经济萧条时期,首先由于经费没有着落,再加上在落实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时遇到一些困难,不能达到生态博物馆的要求,所以许多这类博物馆纷纷关门。据1999年出版的《生态博物馆》一书的作者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63座生态博物馆,分布在26个国家,以法国和加拿大数量最多。 2、博物馆要满足人们旅游、休闲、娱乐的要求是正确的,但要坚持“寓教于乐”,避免把博物馆变成娱乐中心,因为博物馆更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氛围的道德特性。 3、博物馆一定要使用高科技,但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用现代化手段诠释传统文化时一定要有分寸。展出科学知识时,要同时体现科学知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制约着科学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要加入人的思想,以免形成科学万能的误导。愿新博物馆学的理论在不断地实践中丰富、发展和提高。 ★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博物馆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具有很强的交叉性。 一、博物馆学与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向广大观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博物馆学与心理学 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的观众,根本说来就是要解决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问题。这就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各种不同观众的心理状态,剖析观众的心理特征和实质,探讨影响观众的心理性因素。 三、博物馆学与社会学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博物馆,其中主要应研究人们是什么思想支配下参观博物馆的,这种思想是怎样产生的,与其本人的其他社会行为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等等。 四、博物馆学与目录学 博物馆的藏品的编目,与图书编目基本原理一样。 五、博物馆学与管理学 博物馆学要研究博物馆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人员组成、职责及其活动方式,研究博物馆的管理目标、管理过程、原则和方法,就要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和理论。 博物馆担负着促进社会培养人才成长的任务,同时博物馆本身也需要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 六、博物馆学与公共关系学 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机构,始终必须与社会公众保持良好关系,它的需求和利益必须与其交往的各种公众保持良好关系,它的需求和利益必须与其交往的各种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结合起来,这就要借鉴和运用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和知识。 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博物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其研究方法往往与工作方法、技术密切联系。博物馆学方法论是一个集合概念。 1、哲学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与综合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 3、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和新科学方法论的运用。 4、建立博物馆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 ★博物馆的功能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藏品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基础,科学研究(首先是藏品研究)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工作基础,发挥着“物”与“人”(藏品与观众)之间的中介作用,博物馆教育是在藏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有效地使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 三E功能:Educate,Entertain,Enrich.(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 博物馆的类型 所谓博物馆类型,是指一定数量的博物馆依据某种共同的标准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类别。目前,国际上通常以博物馆的藏品和基本陈列内容作为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由此可以分为: 1、历史博物馆 2、艺术博物馆 3、科学博物馆 4、综合博物馆 5、其它类型 此外还有不再以实物收藏为基础的生态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等 我国博物馆类型的划分 1、综合性、纪念性和专门性三类。这是国家统计局和文物局的分类办法。 2、从隶属关系按主管部门和领导系统分类,包括文化系统、国家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军事系统、园林管理系统、民政系统,及其它有关政府部门主管或筹建的博物馆。 3、按照博物馆的性质和陈列教育活动内容划分,可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四类。 第二讲 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 博物馆学的早期发展  历史和现状  博物馆学和许多学科一样是从描述开始的。博物馆志 (Museogrophy)一词在西方语言中的出现早于博物馆学 (Museology)。17世纪出版了一批博物馆藏品目录,其中最著名的是1656年在伦敦出版的《特拉德斯坎特博物馆目录》。1727年第一部以博物馆方法学命名的著作在莱比锡出版,作者是C.D.F.尼克利乌斯。该书主要探讨藏品的分类、管理和补充来源。他认为博物馆应该根据便于学习的原则展出藏品。自然标本必须与人工制品分开。自然标本应从人体解剖开始,人工制品则应按时间顺序排列。1837年 G.F.克莱姆发表了第一部关于博物馆史的论著《论德国科学和艺术藏品的历史》。 博物馆学在19世纪的发展 19世纪中叶,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美国史密森学会的第一任会长J.亨利十分注意博物馆普及科学知识的功能。在他的影响下,G.B.古德于1888年起发表了《博物馆历史和历史博物馆》、《未来的博物馆》和《博物馆管理原则》,系统地论述了博物馆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知识水平、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1904年英国博物馆学者D.默里发表了三卷本的《博物馆的历史及其利用》,系统地论述了欧洲博物馆的历史和现状,肯定了博物馆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娱乐公众的功能,也强调了为研究服务的作用。   20世纪的博物馆学20世纪30年代博物馆学研究进一步发展。1934年国际博物馆事务局出版了两卷本《博物馆学》,并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促进了各国博物馆学的研究。博物馆在普及教育、传播文化方面的作用,日益得到普遍重视。T.R.亚当姆的《博物馆的公民价值》、《博物馆与大众文化》和G.F.拉姆齐的《美国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在西欧、北美和日本也有许多重要的博物馆学研究成果问世。A.S.维特林的《博物馆:它的历史及其教育任务》一书,对于收藏活动和博物馆的起源、博物馆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各种类型博物馆、博物馆在教育中的作用等都有较全面的论述。法国G.巴赞的《博物馆时代》是继维特林之后的一部重要博物馆史著作。1969年纽约出版的《神圣的园林,博物馆论文集》,作者是美国著名博物馆学家、史密森学会会长S.D.里普利。此书探索了博物馆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博物馆的现状,并有专门篇章讨论博物馆的未来。1970年在联邦德国出版的论文集《未来的博物馆》,在美国出版的维特林新著《寻求有用的未来博物馆》以及 1972 年在纽约出版的《危机中的博物馆》等著作,着重探讨了当代博物馆面临的种种问题,强调博物馆应该为大多数公众服务的思想。英国K.赫德森著《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以及其他著作则对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与博物馆面临的新任务进行了探讨。在日本,继棚桥源太郎之后,鹤田总一郎、仓田公裕等人都对博物馆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博物馆学的发展。历次大会和各专业委员会均以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会议讨论的中心。国际博协1974年哥本哈根大会的议题是“博物馆与现代世界”, 1977年莫斯科大会讨论了“博物馆与文化交流”,1980年墨西哥大会以“博物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职责”为题,1983年伦敦大会探讨的是“博物馆如何适应发展中的世界”,198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则着重讨论了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发展中国家的博物馆在保存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国际博协所属的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自1977年成立以来,举行过多次学术会议,先后讨论了“博物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博物馆的生态学与社会活动”、“博物馆学的分类与系统”、“博物馆学的专业培训”等问题,为发展普通博物馆学做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  中国博物馆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文物收藏与研究是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渊源。宋代形成、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得到发展的金石学,对后来博物馆藏品的鉴定研究、分类编目、保管修复,提供了可贵的传统经验,对中国的博物馆藏品学和普通博物馆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博物馆和科学文化一起介绍到中国。1849年刊行,由徐继畲所著的 《瀛环志略》 一书,即记载有西欧诸国博物馆的状况。近代最早倡导建立博物馆和论及博物馆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实业家张謇。1905年张謇的《上南皮相国(张之洞)请京师建设帝室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提出博物馆是政治和学术参考的重要部门、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性质、征集、保管、陈列、行政管理、人员选配及馆舍规划等都作了阐述。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认为:教育并不专在学校,学校以外,还有图书馆、博物馆。这些论述集中表达了中国对博物馆的早期见解。20世纪3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开始发展。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协会以“研究博物馆学术”为宗旨,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开始有了自己的组织。协会出版“会报”,刊登博物馆学论文, 介绍有关博物馆学的论著。1936年,中国第一部博物馆学著作《博物馆学通论》在上海出版,作者是陈端志。1943年曾昭燏、李济的《博物馆》出版,书中提出博物馆具有保存有价值之物品、辅助研究工作、实施实物和精神教育四大功能。这是博物馆收藏、研究和教育三重性质或三大职能的最早论述, 代表了当时博物馆学研究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博物馆事业发生了根本变化。博物馆学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有了崭新的发展。30多年来博物馆学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中国博物馆学新体系的初创与发展时期 (1949~1966) 。借鉴苏联博物馆学理论,确定中国博物馆基本性质和任务、探讨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是这一时期的特点。这时期翻译和出版了一些苏联博物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文章、专著,其中主要有《苏联博物馆学基础》(1957)、《博物馆陈列的组织与技术》(1959)、《博物馆的保管与修复》 (1959)和 《博物馆藏品的管理》等。苏联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的引进,促进了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博物馆性质和任务的确定,是这时期博物馆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1956年 5月第一次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中国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 “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 基本任务是“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也表现在藏品的征集、保管、陈列内容的设计、陈列艺术问题和宣传教育工作等方面的讨论。1957年傅振伦编著的《博物馆学概论》出版。1960年文化部文化学院文物博物馆干部学习班集体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0年来各地博物馆工作的经验,编写了《博物馆工作概论》,反映了这时期博物馆学的研究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间,博物馆学研究陷于停顿。②博物馆学研究恢复和发展时期(1976年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来,博物馆事业迅速恢复并得到很大发展,博物馆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 3月23日,中国博物馆学会在北京成立,并召开了首届学术讨论会,推动了博物馆学研究的开展。不少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地区的博物馆学会。各学会每年组织若干次学术讨论会。中国博物馆学会编辑出版有《中国博物馆》(原名《博物馆》)季刊和《中国博物馆通讯》。吉林省博物馆学会编辑出版了《博物馆研究》,有一些地区学会和博物馆也经常在自己刊物上发表有关博物馆学的文章。1985年出版了在1960年《博物馆工作概论》基础上重新编写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坚持博物馆学理论与事业发展、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注意借鉴外国先进的博物馆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基本理论体系,将是中国博物馆学研究中的基本课题。 第三讲 博物馆的历史 世界最早的博物馆 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和纪念意识,由此产生了对珍惜物品的收藏和对具有纪念意义的遗址遗物的保存和利用。 公元前3世纪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亚历山大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是西方最早的博物馆。公元前5世纪在山东曲阜的厥里孔子故居建立的孔子庙堂是中国最早的纪念类博物馆。 ★亚历山大博学园目前认为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也是西方公认的始建于公元前290年左右的亚历山大博物馆。它产生于亚历山大创建的当时最繁荣的城市——亚历山大里亚港口城市。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亚、欧、非三洲大帝国的战争中,从各地掠夺、搜罗了大批艺术珍品和文献资料,交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研究。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将托勒密 索托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为都城,在公元前3世纪初兴建了亚历山大里亚博学院。他所创办的最大的学术和艺术研究中心——亚历山大博学园。园中有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所、还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缪斯(MUSES)是古希腊传说中主管文化艺术的九位女神,西方博物馆一词(MUSEUM)即起源于缪斯神庙。亚历山大博物馆设有专门的大厅、研究室,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各地的学者、作家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大批来自各地的青年跟随他们学习。亚历山大里亚博学园公共权力机构资助学术研究的先例。阿基米德、欧几里得、阿里斯塔克、希罗菲卢斯等都曾在这里从事过科学研究。亚历山大博物馆的历史功能,与现代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极其相似,从这个角度上说,亚历山大里亚城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称得起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标准的博物馆。公元1世纪以后,几次蒙受战火全部被毁。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博物馆这一概念,但保存和研究文化遗物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商代起,王室和贵族已经重视文物的搜集和保存,以后历代都有文物的正式集藏之所。考察起来,公元前478年由孔子弟子们在山东曲阜创建的孔子庙堂,★藏孔子平生衣冠琴书车等遗物于其中,而后年年奉祀,供人们瞻仰,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纪念性博物馆。孔子庙堂比亚历山大博物馆要早188年左右,现今发展为“三孔”,即孔府、孔庙、孔林。继孔子庙堂之后,中国历史上不断建立类似的古代纪念馆,如:武侯祠、李白故居、杜甫草堂、岳飞祠、郑成功祠、林则徐祠等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纪念类博物馆。 近代博物馆的产生 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15世纪新航线的开辟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藏品的增长,收藏范围的扩大,激发了学者和收藏者更大的文物热情,提供了近代博物馆产生的思想和物质条件。 ★1682年开放的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是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博物馆。18世纪,博物馆事业迈出了重要的前进步伐。出现了欧洲一批重要的博物馆:爱尔兰国家博物馆(1731)、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1748)、伦敦不列颠博物馆(1753)、威尼斯艺术学院美术馆(1755)、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1760)、俄国爱尔米塔什博物馆(1764)、西班牙国立博物馆(1771)。 大英博物馆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汉斯·斯隆(Hans Sloane)爵士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9,575件,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在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Montague Building)成立并对公众开放。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冒险活动得到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大英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到了19世纪初,蒙塔古大楼已经显得不敷使用了。于是1824年博物馆决定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代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由于空间的限制,1880年大英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大英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1973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划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7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藏品2.5万件。  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但于1546年建筑师皮埃尔·莱斯柯在国王委托下对卢浮宫进行改建,从而使这个宫殿具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后又经历代王室多次授权扩建,又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的整体建设才算完成。继“贤王查理”建设了重要的图书馆而声名远播之后,16世纪的弗朗索瓦一世又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时期,卢浮宫的收藏已十分充实。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卢浮宫已经成为经常展出各种绘画和雕塑作品的一个场所。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这标志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对世界各国大博物馆的开放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一些王宫殿堂如西班牙的普拉多宫,罗马的梵蒂冈都开放了,一些皇家庭院也成了公园、植物园,私人收藏室也建成了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总之,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四十万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19世纪博物馆的发展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水晶宫展览)是世界第一次大型博览会,打开了科技和工业博物馆发展的序幕。 【 1849年底成立的世博会建筑委员会立即向各国发出展馆设计的邀请。尽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征集仅有三个星期,但是委员会仍收到245个方案,其中38个来自国外。委员会评选出68个荣誉奖,但却没有一个获胜者。因为所有方案都是古典、永久性的建筑形式。委员会将各方案中的亮点综合成一份官方设计方案,不料更引发了众人的批评。这个被嘘为“可怕的杂种”是个由砖石为材料,顶上带有金属圆顶的传统展馆大厦,它只能意味着在漂亮的海德公园内将产生一幢永久建筑。其实不管谁都知道即便是采纳这个方案,也根本没有时间能完成这样一幢庞大的建筑。就连建筑所需的1500万块砖石也是无法赶制。强烈的反对意见不仅使阿尔伯特等陷入困境,甚至有导致世博会流产的危险。帕克斯顿的设计方案在众人的关注下最终被敲定,记者Douglas Jerrold在报上将它称之为“水晶宫”,这个名称一直流传至今。1850年9月26日,水晶宫奠基。6个月不到就竣工了。在1852年出版的《为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而在海德公园内建造的建筑》报告书中,作者查尔斯·唐斯写道:这个伟大的建筑由钢铁,玻璃和木头制成。最重的铸铁是梁架,长24英尺,没有一样大件材料超过一吨;锻钢是圆型,平型的钢条,角钢,螺母,螺丝,铆钉和大量的铁皮。木头用于一些梁架或桁架,主水槽和帕克斯顿槽,顶部梁骨,车窗锁和横梁,底层走廊地板,指示牌和外墙;玻璃是平板或圆筒状,10×49英尺的长方型,每平方英尺重16盎司。3300个空心钢柱,同时作为平屋顶的排水管;为了解决玻璃上蒸汽凝结问题,帕克斯顿设计了专用水槽,长达34英里长的专利水槽并特别设计和制造了机器生产。窗条栏杆等也用发明的机器来上漆。在伯明翰的强斯兄弟生产了30万块玻璃,尺寸是当时最大的,他们设计制造了安装玻璃的移动机器车,使工人乘装玻璃车在敞开结构上进行快速安装…… 人们赞美这座通体透明,庞大雄伟的建筑,为英国人能开创世界建筑奇迹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水晶宫,这座原本是为世博会展品提供展示的一个场馆,不料却成了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水晶宫成为世博会的标志。水晶宫成就了世博会的举办,世博会的成功又为世界上第一次聚集众多国家,为了一个和平的目的交流不同文化、科技成果开创了先例。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 这次博览会展出了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成就和先进的工业品,如高校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气压机、起重机、机床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和桥梁模型,甚至武器装备等。日不落帝国在这次展览会上
本文档为【博物馆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37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MB
软件:Word
页数:41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1-27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