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三章 先锋精神

第十三章 先锋精神

举报
开通vip

第十三章 先锋精神null第十三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第十三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 第二节 马原的叙事圈套 第三节 洪峰的情感超越 第四节 格非:来自内在空洞的魔力 第五节 余华:先锋文学的转型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 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 ◆ 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源头可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直到1980年代中叶文学中激进主义的实验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 ◆ 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

第十三章  先锋精神
null第十三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第十三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 第二节 马原的叙事圈套 第三节 洪峰的情感超越 第四节 格非:来自内在空洞的魔力 第五节 余华:先锋文学的转型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 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 ◆ 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源头可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直到1980年代中叶文学中激进主义的实验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 ◆ 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冲击。null◆ 19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 ◆ 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 稍晚于他们被看作先锋小说家的有: 格 非 孙甘露 苏 童 余 华 洪 峰 北 村null◆ 到1990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作家的纷纷降低了探索力度,而采取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着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 换一种说法称作: 1990年代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转型。null◆ 先锋派对传统反叛,表面上似乎指向技巧、形式、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秩序的层面,但它最终的结果和真实的目标却归结于哲学、情感和历史。 ◆ 形式和技巧只是一个中介,被用来充当一道感觉藩篱,把人与其所处现实“疏隔”开来,造成人与物的分离,造成人们对于人生、世界的“陌生化”。 ◆ 作者从其文体上制造的晦涩、隔阂、冷漠,实际上也最终归结于对生活、对于周围人的类似的感觉。null ◆ 读马原、洪峰和格非的小说,会感到与作品任何交流、对话、沟通都不可能,也无意义 。 ◆ 要想把握生活的脉搏就不要去读他们的作品。他们只是提供了一个个“文本”,它首先应该由阅读者进行意念上的封闭。null ◆ 文本的意义既不向文本以外伸张,也不向文本内部深入,即对小说的理解既无法建立在小说与外部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的联系中,也无法建立在小说的语言与它所陈述的内容联系上。 ◆ 内容是供分析的,文本是供阅读的。或许小说有象外的深度,而文本如薄纸一张,它只是一个平面。附录:后现代写作模式附录:后现代写作模式◆ 杰姆逊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理论家,他将经历两百余年发展的资本主义分为三个阶段, 并分别对应于三种文化模式 : 市场资本主义 现实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现代主义 后期资本主义 后现代主义 ◆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null◆ 杰姆逊认为后现代文化表现为空前的文化扩张,文化完全大众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俗文学之间的界限消失。 ◆ 后现代文化还是一种“平面性”文化,意味着: 深度模式的消失 历史意识的消失 主体性的消失 距离感的消失null 后现代主义具体表现为: ◆ 消除二元对立,放弃对意义的解释和追求; ◆ 从时间的连续中断裂出来,转向空间并置,从有意识的蒙太奇到东拼西凑的拼贴成为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表征; ◆ 人不再拥有完整自我,以人为中心的视点被打破; ◆ 随着独创性、个性和风格的消失,后现代进入“复制”的时代。null ◆ 一切都在平面上操作,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没有主体,也没有真理; ◆ 同一性、整体性、中心性等概念纷纷失效。后现代文化不再追求和具有超越性。后现代写作的四种重要模式后现代写作的四种重要模式 一、碎片化 二、互文性 三、反体裁 四、迷宫小说一、碎片化一、碎片化◆ 后现代写作是一种平面化写作。切割、零散、重复、拼贴、罗列、排列组合等成为后现代文本的常用手法和重要特征。 ◆ 后现代小说或摈弃平铺直叙,或人为地中断叙事。有时,作者强行闯入,打破叙事可能营造的逼真氛围,把小说的虚构性及虚构技巧和盘托出,形成一种洛奇所说的“超小说”(元小说)文本。null◆ 文本的零散化使得叙事不再具有因果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既然没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确定性,也就没有了方向感、终极性。 ◆ 这样,后现代文本必然是开放性文本: 不仅表现为人物及故事的结局是不确定的或根本没有结局; 还表现为叙事的非逻辑性中断、矛盾、空白等,形成一种文本的自我解构。null [意大利]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 《命运交叉的城堡》 [俄]哈里托诺夫《命运线》 [阿根廷]博尔赫斯《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 [法国]基纳尔《游荡的影子》二、互文性二、互文性◆ 互文性也可译作文本间性,最早由法国批评家克里丝蒂娃提出,后由罗兰·巴特发展至极端。 ◆ 意在说明每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封闭的作品,而是处于一个由各种文本组成的巨大的网络之中,都与其他文本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此文本总是存在于他文本之中,所有文本都是用其他文本的素材编织而成。null◆ 在后现代文学中,互文性表现为: 移置、暗示、附会、引用、借用、改编、挪用、篡改、抄袭等多种形式。 ◆ 后现代写作中的互文手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戏仿,即文字游戏,其用意大多是借此形成一种解构功能: 既可能是对现代生活的解构,也可能是对这些文类和文本本身的解构。 ◆ 此外,后现代的互文还常常构成文本的扑朔迷离。null 1、乔伊斯《尤利西斯》 2、艾略特《荒原》 3、博尔赫斯《〈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 纳尔》 4、巴塞尔姆《白雪公主》 5、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6、纳博科夫《微暗的火》 7、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三、反体裁三、反体裁略。四、迷宫小说四、迷宫小说◆ 所谓迷宫小说是指作家借助迷宫手法、迷宫意象及迷宫主题构筑的一种特殊文体。 ◆ 从卡夫卡、乔伊斯到博尔赫斯、贝克特、罗伯-格里耶、卡尔维诺等,可以大致描述出一个热衷于建造小说迷宫的作家系列。null◆ 迷宫小说的流行是后现代文学中确定性缺失的结果。 ◆ 确定性的消失,也就意味着没有原点,没有中心,没有起始,没有终端,没有方向感,没有终极目标,这就是后现代人的迷宫体验,世界犹如一座迷宫,我们生活在迷宫里。 ◆ 迷宫小说的叙事或表现为扑朔迷离,或重复趋同,或循环往复,或首尾相接。 ◆ 另外,互文性和意义的含混也会让读者如入迷宫,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峰回路转,找不到出口。null 1、卡夫卡《城堡》 《审判》 2、乔伊斯《为芬尼根守灵》 3、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两位国王和两个迷宫》 4、卡尔维诺《命运交叉的城堡》 《看不见的城市》第二节 马原的叙事圈套 第二节 马原的叙事圈套 一、马原创作简介 二、“马原的叙事圈套 ” 三、《冈底斯的诱惑》 四、《虚 构》 五、《拉萨河女神》 六、马原小说的意义 一、马原创作简介一、马原创作简介 ◆ 马原,1953年生,辽宁锦州人。1970年中学毕业后到辽宁锦县农村插队。1974年入沈阳铁路运输机械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学习。 ◆ 1978年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进藏,任记者、编辑。这段时期的经历是他创作的重要素材。1989年调回辽宁,任沈阳市文学院专业作家。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首次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 ◆ 作品:小说集《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等,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null◆ 马原是“先锋派”重要作家,其作品在形式上作了认真的尝试,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特别是结构主义的影响。 ◆ 他把故事结构分解重组,时空关系不断跳跃,背景氛围有意抽空,造成阅读的陌生化,显示着小说观念的根本变化。 ◆ 他的“叙述圈套”名噪一时,用叙述人视点变化展示作品真实与虚构的转换,突出小说的叙述功能。 ◆ 在叙事形式的实验之外,他的行文中有不少隐喻,尤其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寓言设置。二、马原的叙事圈套二、马原的叙事圈套1、元叙事手法的使用在打破小说的“似真幻觉”之后又进一步混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2、作者及其朋友直接以自己的本名出现在小说中,并让多部小说互相指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效果。 3、设置许多有头无尾的故事并对之进行片断连缀式的情节结构方式似乎暗示了经验的片断性与现实的不可知性,产生了似真似幻的叙述效果。null 4、作为一个叙事革命者,马原保持着对神秘的煞有介事而又并不专心的爱好与探索——这些探索常常有头无尾,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不可知性与不确定性。 5、马原的这些叙述探索形成了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并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消解了此前人们所熟悉的现实主义手法所造成的真实幻觉,成为以后的作家的模仿对象和小说实验的起点。 元叙事手法元叙事手法◆ 所谓“元叙事手法”是指作者在小说中直接出现并揭露小说的虚构性。 ◆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第四节:第一级的叙事者“我”直接跳出来,向读者声明这里的故事不是爱情故事; 第十五节:叙事者“我”又站出来与读者直接讨论小说的“结构”、“线索”与“遗留问题”,如顿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断线,为什么不给他的未婚妻尼姆写信?叙事者以讨巧的态度粗暴地告诉读者,顿月“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等。他显然不回避这样设置结局是处于小说技术上的考虑。null◆ 这种自觉暴露小说虚构性的技法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明确地告诉读者,虚构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 ◆ 马原通过元叙事手法反讽传统现实主义的情节连贯性以及基于此基础上的现实的整体性与真实性,他还从根本上质疑经验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确实性,正是这一点,才动摇了小说的“似真幻觉”。三、《冈底斯的诱惑》三、《冈底斯的诱惑》◆ 意味着马原“西海的无帆船”驶过“拉萨河”而正式驶入朝圣地。那种清晰和干净的叙事性语言得到进一步发挥,叙述结构也被处理得更加天衣无缝。 ◆ 小说由三个故事组成: 1、猎人穷布的故事 2、说唱人顿珠和尼姆的故事 3、姚亮与陆高的探险经历 ◆ 这些大的故事框架内可划分为许多更小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涉及同一主干故事,很少有内在联系(或说因果关系)。 null 是什么将故事维系在一起? 小说最后一节里说到有人问姚亮“为什么要到这块号称第三极的不毛之地来”,姚亮、陆高用诗作了回答并结束全部小说(《牧歌走向牧歌》《野鸽子》)。null◆ “冈底斯的诱惑”纯然只是“冈底斯的诱惑”,没有任何逻辑与因果关系。 ◆ 故事间的联系成为纯技术性的问题。 ◆ 小说时空被放置到西藏高原,“在这块地球上最高也是最大的高地上”,“其间充满凶险和神秘、特异的气候和雪崩,还有深不可测的冰川裂缝”,于是你期待姚亮们能遇到惊天动地的故事来。 ◆ 结果恰恰相反,它们只是神秘莫测、闪烁不定,那些人物和故事又被更高的具象性和更深邃的偶然性所推动,作者、叙述者、人物层次分明地在叙述过程中次第排开、相互交织又自由穿插。四、《虚 构》四、《虚 构》◆ 马原试图从最基本的元素上去把握小说,剔除一切所谓小说更高级的艺术性、思想性,小说就是讲故事——叙事。 ◆ 他从两个轴上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 横轴:他认为小说应具有可读性,故事要讲得实在,不能在语言上故弄玄虚,一反马原曾一度很热中的神秘兮兮的叙述,而换上平实的语言来讲述那些神秘兮兮的故事。 ● 纵轴: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或他本人应该为故事写作做点贡献,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作家应精通小说的各种故事法,然后有点自己的招数。《虚构》故事梗概《虚构》故事梗概◆ “我”来到“虚无之乡”玛曲村(麻风病人聚集地)后,立即感到这地方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可怕,反之却有芳草如茵的山野峡谷,有妖冶诱人的年轻女子。这唤起了“我”的激情与爱欲,“我”甚至不顾一切地与一漂亮的女麻风病人做爱。 ◆ “我”眼中的玛曲村人: ● 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打篮球、晒太阳、做爱等; ● 有自己的偶像:路巴人的石雕刻; ● 有自己的礼拜方式:一群人围着大树转圈散步; ● 有自己的秘密:哑巴的那顶青天白日军帽; ● 有自己的意志:忘记肉体残缺的爱情。 ◆ 这是另一个世界。与正常世界最明显的区别是这个世界时间的消失,玛曲村是静止的,它全部的内容是一个造型,读者能看到的只是一些事象:病人脸上的黑洞、石像、大树、老狗、只穿上衣服晒太阳的女人。 五、《拉萨河女神》五、《拉萨河女神》◆ 小说共分七节,从第二节开始,每一节讲述一件事情: 1、河滩上的猪尸 2、野 餐 3、在河边洗衣服 4、由小院中人物讲的打猎故事 5、洗 衣 6、雕塑女神 ◆ 六个故事之间没有任何因果联系,如同在同一个舞台上由固定的几个演员连续演的几个小品,是一种漫不经心的拼贴,像是一串串数字的随机性组合,马原用这种结构造成心理机制的新的感应程序,这种方式无疑推翻了传统的叙事秩序及其背后的生活观念及思维惯性。 null◆ 《拉萨河女神》艺术的洗练表现为叙事的专注性,语言成为纯粹操作性的叙事语言。 ◆ 这种语言具有强烈的故事意识,一步步将读者引入故事,并时时告诉读者这不过是讲故事而已,它只是让读者介入故事而尽量不诉诸情感。 ◆ 他在叙述中,时不时加入一些“为了把故事讲得活脱,我想玩一点儿花招”之类的句子,将作者构思故事的方法与故事内容一并推到前台来,不带任何的情绪色彩,在叙事上也显得十分干净利索。在写景状物上注重的是物象的质感。这种语言带来了拼贴状的叙事结构。 六、马原小说的意义六、马原小说的意义 马原对小说结构的追求意味着在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全方位上对传统的革命。 ◆ 在观念上消解传统的功利主义文学观,文学不再是“载道”工具,文学的意义只在于文本的生成过程和阅读过程; ◆ 在形式上努力追求语言的游戏化、结构的迷宫化、叙述的感觉化等。 ◆ 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小说所反映的“生活”只是作家的一种想象,甚至完全打破小说原有的叙事规则,无限度地扩展小说表现的自由度。第三节 洪峰的情感超越第三节 洪峰的情感超越 一、洪峰创作简介 二、洪峰小说特征 三、《奔 丧》 四、《瀚 海》一、洪峰创作简介一、洪峰创作简介◆ 洪峰,1959年11月生;原籍吉林省通榆县,今居沈阳。 ◆ 1977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到白城师专(白城师范学院前身)中文系任教,1984年10月调入吉林省作家协会《作家》杂志社做编辑,1988年破格晋级副编审,同年离职就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创作学研究生,1994年破格晋级为文艺一级;白城师范学院中文系客座教授。 ◆ 1995年被沈阳市政府以特殊人才引进,离开长春到沈阳市文化局工作。 ◆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协辽宁省分会理事、主席团成员,作协沈阳市分会副主席。 ◆ 2006年12月2日退出中国作家协会作协辽宁省分会和作协沈阳市分会。null◆ 洪峰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 《生命之流》《湮没》《瀚海》《离乡》《和平年代》《东八时区》《生死约会》等。 ◆ 在中国当代文坛,“北丐”洪峰与“南帝”苏童、“东邪”余华、“西毒”马原、“中神通”格非一同被比喻为文坛射雕五虎将,被当作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 ◆ 他的小说被列为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 他的创作被称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先锋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新历史主义”、“新现实主义”、“新感觉主义”等,表明洪峰创作的难以界定。二、洪峰小说特征二、洪峰小说特征1、在“怎么写”领域纵横驰骋,大显身手 ◆ 马原在作品中为表达他的执著往往带着矫枉过正的固执,以至于读马原小说让人觉得很累,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能读下去不得不时时体谅作家创新的艰难,谅解那些颇嫌匠气的飞来之笔。 ◆ 在洪峰这里,你不必费力费神,煞费苦心地发挥你猜谜的本领和走出迷宫的信心,完全可以悠闲自在地阅读下去。null◆ 洪峰在小说中放弃了自己作为叙事者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地向读者表示他叙述的困惑,甚至把小说家们巧妙隐藏的自我赤裸裸地推向读者。 ◆ 他不再关注人物的性格和社会环境,而是关注自己的叙事如何进行下去以构造完整的故事,把那些本来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下去的故事弄得七零八落,扑朔迷离。null2、雍容大气地实现了对多种文学观念的超越 他的三篇代表作分别显示出这种倾向: ● 《奔 丧》:超越“现代派”小说对现代观念的沟通 ● 《瀚 海》:超越“寻根”小说对文化观念的认同 ● 《极地之侧》:超越马原“形式主义”小说对形式的迷恋三、《奔丧》三、《奔丧》 “我”奔丧的过程严格说来只是洪峰为了迷惑读者而设置的一道帷幕,他要展现出来的是主人公在奔丧过程中所表现的梦幻感和非真实感。正是主人公同时也是叙事者的虚幻感导致整个“奔丧”的虚幻。 它太容易让人想起加缪的《局外人》。 “我”在姐姐惊慌失措的报丧声中看到的是“我姐的两只大乳房跟屁股一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抖着”; 乘火车回家奔丧时,面对姐、妻的哀伤,“我”注意的却是窗外的景致; 当“我”的亲人们为如何安排父亲的后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时,“我”却在草地上与旧日情人重温旧梦; 当父亲尸骨投入炉中,“我”正在隔壁与旧日情人亲吻。 而无论是奔丧还是重温爱情旧梦,既无凄凄惨惨,也无如火如荼,一切都是漫不经心、飘飘忽忽。 null 小说把一种局外人的冷漠表现得老到通明。 尽管主人公意识到活得“多么艰难多么卑琐多么没有意义多么糊里糊涂”,但什么都不能改变,什么也没有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 洪峰把主人公推入到死亡和爱情的漩涡中,无意于炫耀观念的现代性,而是注重于一个人的生存困惑。他用一泻如注的笔调十分自然十分流畅地写出一个奔丧者的孤独和漠然,写出一个孤独者的痛苦和困惑以及包围着他的种种世态炎凉。这种处境造成他对世界,对自己那种深深的恐惧。 他已洗去刘索拉们“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表演铅华,小说就是小说,不是人生的舞台。由此可以看出洪峰在《奔丧》里与其说要表现生存的荒诞和无意义,倒不如说他是想通过主人公对待死亡和爱情的冷峻来表达他对于现实的态度: 现实是一场梦幻,故事本身就是一场虚假的陈述,因为他的主人公永远是游离于现实的一个旁观者。 四、《瀚 海》四、《瀚 海》 (一)一部虚拟的家族史 (二)叙事者“我”在文本中的作用 (三)《瀚海》对已有文本的超越(一)一部虚拟的家族史(一)一部虚拟的家族史 1、“我”姥爷、姥姥家的“历史” (1)“我”姥姥、姥爷的故事 (2)我舅舅、舅妈的故事 (3)舅妈家的故事null 2、“我”爷爷、奶奶家的“历史” (1)“我”爷爷、奶奶的故事 (2)“我”爸爸、妈妈的故事 (3)“我”大哥的故事 (4)“我”二哥的故事 (5)“我”姐姐的故事 (6)“我”妹妹的故事 (7)“我”自己的故事(二)叙事者“我”在文本中的作用(二)叙事者“我”在文本中的作用 这是一部不同于所有寻根作品的家族史。 也许可以透过这个家族的演变找到时代历史背景,但洪峰的叙事方式注定了对它进行文化批评的失败:null◆ 由于“我”的含含糊糊和闪烁其辞,小说所叙述的东西都失去了可靠性和确定性: 小说在叙述舅舅枪毙地主、土匪李学文的内在动因时故意用了这样的句子: ●“据说舅舅回到家里大病一场……” ●“据说那以后舅舅再没有提过生孩子的事” ●“据说舅母再没有提起过离婚的事……” 过多的“据说”使小说的现实关系被淡化了。 null◆ “我”的迟迟疑疑给故事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小说中每个故事都精美绝伦,各有自己的魅力,可以单独地欣赏,但却失去了通往故事核心的通道,因而丧失了历史感、真实感。 ◆ 洪峰就这样将关于历史、关于家族的故事使读者丧失了对历史的确然性把握,对民族历史庄严的思考被消解为对家族演变对生命个体轻松的调侃,那些一个个有关生命的故事都偶然地发生着、偶然地存在着,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三)《瀚海》的“互文性”(三)《瀚海》的“互文性” 1、对“伤痕文学”的互文 2、对“寻根文学”的互文 3、对伪“现代派文学”的互文第四节 格非:来自内在空洞的魔力 第四节 格非:来自内在空洞的魔力 一、格非创作简介 二、格非小说特征 三、《褐色鸟群》 四、《迷 舟》 五、《青 黄》 六、《大 年》一、格非创作简介一、格非创作简介◆ 格非,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留校任教,任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电影等课程。 ◆ 长篇小说:《敌 人》 《边 缘》 《欲望的旗帜》 《人面桃花》(第一部) 《山河入梦》(第二部) ◆ 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等。 ◆ 1995年出版有《格非文集》(三卷)。 ◆ 出版《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等。二、格非小说特征二、格非小说特征 1、故事意识最强 格非小说将人推入一个个故事的激流里面去,一旦进入格非小说就犹如船只航行到了百慕大三角区,在其底部有一种巨大的神秘的力量在干扰着你航行的方向,甚至将你湮没其中,你会感到莫名其妙却又恐怖异常。null 2、神秘、机智 ◆ 格非将那种痛苦的生存体验提纯为一个个梦幻般精美绝伦的故事; ◆ 显示出一种将愤怒抽象成智慧的成熟的小说家所具有的博尔赫斯式的机智。 三、《褐色鸟群》三、《褐色鸟群》◆ “我”隐居在一个叫“水边”的地方写一本书纪念“我”妻子; 一个叫“棋”的女人老是来打扰“我”; 妻子或棋两次出现在“我”面前时都不一样。 ◆ “我”在城中追踪一个穿栗色靴子的女人而迷失,后来见到她时正赶上其丈夫死亡,“我”虽同她结婚但她却说她不是那个穿栗色靴子的女人。null◆ 棋第一次同“我”见面,“我”熟悉得一如“我”妻子,当她第二次来时,“我”认出她,她很诧异,说她从不认识“我”。 ◆ 作品结尾指出,棋本是“我”诉说以上一切的对象; ◆ 故事回到开头,重新开始。null 这是个乱得不能再乱的事件的堆砌: ◆ “水边”是个没时间标志的地方,在这里回忆犹如一把刀,总是徒劳地抽刀断水,只有候鸟还算是季节的符号。 ◆ 回忆是寻求时间的一种绝望的努力,当时间感以妻、棋为标志时,记忆又消失了。 ◆ 两个女人与“我”相遇构成写作的时间感和连续性,“我”却无法把自己对她们的认识对上号,人物之间只有偶然性。 ◆ 也许“我”分别在梦里或真实中见过她们,结果总有一个是不真实的。 null◆ 小说里唯一时间是叙述时间,而没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小说以与棋相遇开始到与棋再相遇结束。 ◆ 这是一篇典型的“迷宫小说”。四、《迷 舟》四、《迷 舟》 1、小说情节梗概 2、“河流”的意义 3、死亡与爱情 4、时间与虚构1、小说情节梗概1、小说情节梗概◆ 孙传芳主力部队三十二旅旅长萧,大战前夕潜回故里,侦察敌情,参加父亲的葬礼,叫一老道预测生死。 ◆ 他与表妹杏私通,事发后杏被丈夫三顺痛打并休回娘家。 ◆ 萧得到三顺的宽恕,连夜前往榆关。 ◆ 归来时被深得自己信任的警卫员连打六枪。 ◆ 其间存在许多谜团,造成故事的神秘色彩,似乎只有用“命中注定”才能解开那些谜团。 2、“河流”的意义2、“河流”的意义 3、死亡与爱情3、死亡与爱情(1)死亡的阴影 ◆ 小说特意为萧安排了一次占卜生死的算卦 老道沉吟了片刻,然后咕哝了一阵谁也无法听懂的话,朝等着预知村舍未来的虔诚的村民挥挥手:天蝎南游,双鱼北走,摩羯安西,处女嫁东——战争已经过去。 当心你的酒盅。 ◆ 小说还设计了父亲这个形象以及留给萧兄长的书信 至于萧父亲写到:我不再奢望能见到他一面,他的军队不久就要覆灭,我现在不像以前一样担心,担心听到他的死讯。null (2)爱情 杏——性:语音学含混4、时间与虚构4、时间与虚构◆ 作为虚构,仅仅是作为虚构,《迷舟》使时间成为幻想的伙伴。 ◆ 然而一旦幻想成为时间的构造,这种虚构就变成了一个“迷宫”。 ◆ 我们无法探究《迷舟》的主旨,但小说的技巧确实精妙绝伦。五、《青 黄》五、《青 黄》 1、小说背景材料 2、小说文本解读1、小说背景材料1、小说背景材料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迷舟》“序” 记得1986年夏,我俩去千岛湖(名为考察)旅游。白天四处闲逛,晚上在旅馆里神聊。县文化馆长给我们介绍了当地风土人情,其中关于九姓渔户的故事使我们极好奇,特地到该渔户的所在地去了一趟,结果空无所获。那儿的人知道他们的祖先是陈友谅的部下,可这所谓的“知道”是因为县志上这么写的。他们矢口否认该船队的妇女史上有卖淫的传说,他们关于祖先所记得的是帮助太平天国打过胜仗,可是县志上并无记载。两年后格非把这次经历写成了《青黄》,可是现实的经历在小说只是一个引子,其余的天知道他是怎么弄出来的。一次上当的拜访在他的小说中竟变成了一个如此有滋有味、引人入胜的故事,真叫人惊叹!2、小说文本解读2、小说文本解读 格非小说个案特征在《青黄》里表现为两组彼此独立却相辅相成的踪迹: (1)虚构平面上的“意义”追寻(青黄) (2)幻想平面上的“自我”追寻(1)虚构平面上的“意义”追寻(1)虚构平面上的“意义”追寻(2)幻想平面上的“自我”追寻(2)幻想平面上的“自我”追寻 叙事者 “我”听任自己沿着一条意义的迷途走了下去。 ◆ 从《青黄》第二节开始,《褐色鸟群》中那种梦游经验又出现了,不过在这里它带上了某种“客观”的色彩。 ◆ 叙述者此后遇到、听到、看到的一切把“青黄”这个“充满魅惑”的词的探访变成了“意义”的“后现代”旅程。null◆ 在这里,一切都悬置起来,一个故事引向另一个故事,一个事件引向另一个事件,终结和确定性一样变得不可能。 ◆ 值得注意的是叙事者自身的位置。似乎可以说,对某种如烟往事的兴趣,或对某种意义或历史的确定性的追寻使他如坠五里雾中。 ◆ 但只需稍加留心便可发觉叙事者同那种“消解性”虚构间的一种默契。null◆ 在整个旅途中叙事者从容地,甚至是有意延宕地享用这种悬浮游荡的快乐。 ◆ 这已无法用那种虚构与时间的竞争关系来解释了。 ◆ 在对《青黄》本事的探访中,叙事过程像是一种蓄意的自我流放。 ◆ 格非在《青黄》中设计了一座精妙的“迷宫”。null 我的调查一无进展。时间的长河总是悄无声息地淹没一切,但记忆却常常将那些早已沉入河底的碎片浮出水面,就像青草从雪地里重新凸现出来一样。在麦村的日子里,我在白天像游魂一般四处飘荡,追索往昔的蛛迹,却把一个又一个的黑夜消耗在对遥远过去的玄想之中。null 一个黄昏接着一个黄昏,时间很快地流走了,在村落顶上平坦而又倾斜的天空中,在栅栏和窗外延伸的山脉和荒原中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我整日整夜被那个可怜的人谜一般的命运所困扰,当我决定离开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个村子——它的寂静的河流、河边红色的沙子、匆匆行走的人和他们的影子仿佛都是被人虚构出来的,又像是一幅写生画中常常见到的事物。六、《大 年》六、《大 年》略。第五节 余华:先锋文学的转型第五节 余华:先锋文学的转型 一、“先锋”的概念 二、“先锋”的性质与特征 三、余华创作简介 四、余华中短篇小说创作 五、余华长篇小说创作 六、先锋小说的溃散或“胜利大逃亡”一、“先锋”的概念一、“先锋”的概念先锋在世界文学与艺术史上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 ◆ 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形式创新运动 ◆ 一种精神 ◆ 一种姿态或一种倾向 ◆ 一种方法或过程null 先锋是指这样一批作家、艺术家: ◆ 他们以突破一切传统,不断“创新”为己任。他们认为,当一种艺术形式被认识、被接受之时,就已经陈旧、僵化,就应当反对并与之决裂,去创造“一种前卫风格”,“一种变化的方向”。 ◆ 由于一般读者与观众是愚蠢的,这种创新一时不会被接受,对此,严肃的艺术家不必考虑;终有一天,这种形式会被接受,而一旦被接受了,先锋派的任务即告终结。 ◆ 每次艺术形式和审美经验的嬗变,都有一次先锋实验过程,凡是新的艺术形式都具有先锋性。 null * 宋词相对于唐诗是先锋; * 元曲相对于宋词也是先锋。 * 朦胧诗相对于“十七年时期”颂歌和战歌是先锋; * 新生代诗歌相对于朦胧诗也是先锋。null * 1980年代初出现的以“意识流”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先锋; * 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小说形式探索为特点的“先锋小说”相对于1980年代初现代派小说也是先锋。二、先锋的性质和特点 二、先锋的性质和特点 1、反叛性 2、先导性 3、流动性 4、悲剧性 null1、先锋的反叛性主要体现在它对于一切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抗 ◆ 先锋具有尖锐的彻底的文化批判精神,它始终保持着对于主流文化的挑战者姿态,对一切现成的理想逻辑和社会秩序都抱以怀疑态度。 ◆ 这种反叛性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具有激进的革命性质和启蒙主义特征,在他们眼里,社会现实都是陈腐的,大众都是愚昧的,而他们自己始终走在时代最前沿。null2、先锋的先导性主要体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革命价值观念和创新文化精神 ◆ 它不但反对传统的文化,而且也要求不断地进行自我突破。 ◆ 先锋具有惊人的创造力,常常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先锋派的许多成果后来都成了经典,成为了推动文学艺术发展的动力和引导文学发展的方向。null3、先锋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一种不断探索的活力和不断替代的过程 ◆ 一旦他们的创新形式被社会认可和被大众接受,他们就失去了先锋的意义; ◆ 他们的创新就变成了陈旧,他们的使命宣告结束; ◆ 要么自己把自己作为革命的对象,要么被新的先锋所取代。null4、先锋的悲剧性主要表现为一种牺牲精神 ◆ 作为一个先锋,必须始终保持与社会和大众的距离,甚至于始终站在社会和大众的对立面,与传统和世俗为敌,因此,他们遭到了人们的误解便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境遇。 ◆ 他们必须忍受其他作家难以忍受的寂寞,而最终却难逃成为文学发展的牺牲品的命运。三、余华创作简介三、余华创作简介◆ 余华,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 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姓,是余华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 ◆ 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 ◆ 余华两度进入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在鲁院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陈虹。因陈虹在北京工作,余华后来迁居北京十余年。 ◆ 现居浙江杭州。null◆ 著有中短篇小说: 《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 《一九八六年》 《四月三日事件》 《世事如烟》 《难逃劫数》 《河边的错误》 《古典爱情》 《战栗》等 ◆ 长篇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 另有众多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null◆ 余华诸多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 ◆ 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 2004年获法国文学骑士勋章。 ◆ 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电影。四、余华中短篇小说创作四、余华中短篇小说创作◆ 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开始引起人们注意。 ◆ 在随后几年中,他连续发表大量的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形成了一个创作高潮。 null (一)《十八岁出门远行》 (二)《现实一种》 (三)《难逃劫数》 (四)《古典爱情》 (五)《鲜血梅花》 《十八岁出门远行》《十八岁出门远行》◆ 在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一位十八岁的青年在父亲的安排下,背起漂亮的红背包出门远行,去认识外面的世界。 ◆ 行走一天的他既没找到旅店,也没搭上汽车,黄昏时,才搭上一辆往回开的满载苹果的汽车。 ◆ 好景不长,汽车途中抛锚,一伙不知从何而来的乡民哄抢苹果,拆卸汽车。 ◆ 司机袖手旁观,他上前阻止,反而被打得遍体鳞伤,连自己的红背包也被加入抢劫者行列的司机抢走。 ◆ 他只好以破烂汽车作为旅店过夜:“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null◆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仿梦小说”的起点。 ◆ 小说中的人物一旦走到莫名其妙的荒诞世界,就再也回不去了,他们要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认识“人性之恶”,遭受“人世之厄”,承受“生存(命运)之难”,体验“存在(灵魂)之苦”。 ◆ 余华仿梦小说的第一个人物就这样懵懵懂懂地闯入荒诞的现实世界,他前面的路还很长。null◆ 大约在1986年春之前,余华一直迷恋川端康成。 ◆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卡夫卡的《乡村医生》,被深深地震撼了:“我当时印象很深的是《乡村医生》里的那匹马,我心想卡夫卡写作真是自由自在,他想让那匹马存在,马就出现;他想让马消失,马就没有了。他根本不作任何铺垫。我突然发现写小说可以这么自由,于是我就和川端康成再见了,我心想我终于可以摆脱他了。” ◆ 卡夫卡是一位用荒诞艺术表现荒诞现实的作家,他对待现实的态度被包括余华在内的中国先锋作家所接受。余华直言:“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和现实关系紧张,说得严重一点,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 ◆ 《十八岁出门远行》初见端倪,余华此后的创作一脉相承,渐成大势。《现实一种》《现实一种》◆ 初刊于《北京文学》1988年第1期。 ◆ 一种“沙漏”式小说布局,显示出一种刻意的对称性 *山岗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 *山峰杀死了皮皮 *山岗杀死了山峰 *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 ◆ 人物名字“山岗”“山峰”也显示出一种刻意的对称。null◆ 从故事情节的角度考虑,余华的贡献在于取消了故事的起因,将这种仇杀设计为一种盲目冲动,同时他将互相残杀的对象设计为传统五伦关系中的兄弟一伦,使这种仇杀的故事表现得触目惊心,而进一步在叙述上的革新使得他将一个古老的故事改编成一个新的故事。 ◆ 与传统的故事讲法不同,余华设计了一个冷漠的叙述者,并借助这个叙述者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另一种视角,这种视角极端而直截了当地使人看到另一副实际图景与人的兽性的一面。 null◆ 小说中山岗虐杀兄弟山峰的场面,小说将之描写为一种处心积虑的算计,但对这种算计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心理展示,而仅仅描写他的外部活动。 ◆ 呆板的叙述将我们带到山峰被捆绑在树上、山岗向他的脚底板上浇满了骨头汤、然后让一只小狗去舔时,我们才明白他的目的。 ◆ 即使在这种极端的场合,叙述者也决不对人物的意识活动进行描写,而仅仅展示人物的感觉与直接反应,小说中叙述山峰被虐杀的场面:…… ————详见教材第303页————null 他(指皮皮)就用手去摸堂弟的脸,那脸像棉花一样松软。他禁不住使劲拧了一下,于是堂弟“哇”地一声灿烂地哭了起来。 这哭声使他感到莫名的喜悦,他朝堂弟惊喜地看了一会,随后对准堂弟的脸打去一个耳光。他看到父亲经常这样揍母亲。挨了一记耳光后堂弟突然窒息了起来,嘴巴无声地张了一会,接着一种像是暴风将玻璃窗打开似的声音冲击而出。这声音嘹亮悦耳,使孩子异常激动。然而不久之后这哭声便跌落下去,因此他又给了他一个耳光。堂弟为了自卫而乱抓的手在他手背上留下了两道血痕,他一点也没觉察。他只是感到这一次耳光下去那哭声并没窒息,不过是响亮一点的继续,远没有刚才那么动人。所以他使足劲又打去一个,可是情况依然如此,那哭声无非是拖得长一点而已。于是他就放弃了这种办法,他伸手去卡堂弟的喉管,堂弟的双手便在他手背上乱抓起来。当他松开时,那如愿以偿的哭声又响了起来。他就这样不断去卡堂弟的喉管又不断松开,他一次次地享受着那爆破似的哭声。后来当他再松开手时,堂弟已经没有那种充满激情的哭声了,只不过是张着嘴一颤一颤地吐气,于是他开始感到索然无味,便走开了。null 医生们又在门口站了一会,然后才一个一个走了进去,走到各自带来的大包旁。他们开始换衣服了,换上手术服,戴上手术帽和口罩,最后戴上了手术手套。接着开始整理各自的手术器械。山岗此刻仰躺在乒乓桌上,他的衣服已被刚才那两个人剥去。他赤裸裸的身体在一千瓦的灯光下像是涂上了油彩,闪闪烁烁。首先准备完毕的一个男医生走了过去,他没带手术器械,他是来取山岗的骨骼的,他要等别人将山岗的皮剥去,将山岗的身体掏空后,才上去取骨骼。所以他走过去时显得漫不经心。他打量了一下山岗,然后伸手去捏捏山岗的胳膊和小腿,接着转回身对同行们说:“他很结实。” 来自上海的那个三十来岁的女医生穿着高跟鞋第二个朝山岗走去。因为下面的泥地凹凸不平,她走过去时臀部扭得有些夸张。她走到山岗的右侧。她没有捏他的胳膊,而是用手摸了摸山岗胸膛的皮肤,她转过头对那男医生说:“不错。”null 然后她拿起解剖刀,从山岗颈下的胸骨上凹一刀切进去,然后往下切一直切到腹下。这一刀切得笔直,使得站在一旁的男医生赞叹不已。于是她就说:“我在中学学几何时从不用尺划线。”那长长的切口像是瓜一样裂了开来,里面的脂肪便炫耀出了金黄的色彩,脂肪里均匀地分布着小红点。接着她拿起像宝剑一样的尸体解剖刀从切口插入皮下,用力地上下游离起来。不一会山岗胸腹的皮肤已经脱离了身体像是一块布一样盖在上面。她又拿起解剖刀去取山岗两条胳膊的皮了。她从肩峰下刀一直切到手背。随后去切腿,从腹下髂前上棘向下切到脚背。切完后再用尸体解剖刀插入切口上下游离。游离完毕她休息了片刻。然后对身旁的男医生说:“请把他翻过来。”那男医生便把山岗翻了个身。于是她又在山岗的背上划了一条直线,再用尸体解剖刀游离。此刻山岗的形象好似从头到脚披着几块布条一样。她放下尸体解剖刀,拿起解剖刀切断皮肤的联结,于是山岗的皮肤被她像捡破烂似地一块一块捡了起来。背面的皮肤取下后,又将山岗重新翻过来,不一会山岗正面的皮肤也荡然无存。null 失去了皮肤的包围,那些金黄的脂肪便松散开来。首先是像棉花一样微微鼓起,接着开始流动了,像是泥浆一样四散开去。于是医生们仿佛看到了刚才在门口所见的阳光下的菜花地。女医生抱着山岗的皮肤走到乒乓桌的一角,将皮一张一张摊开刮了起来,她用尸体解剖刀像是刷衣服似的刮着皮肤上的脂肪组织。发出声音如同车轮陷在沙子里无可奈何的叫唤。几天以后山岗的皮肤便覆盖在一个大面积烧伤了的患者身上,可是才过了三天就液化坏死,于是山岗的皮肤就被扔进了污物桶,后又被倒入那家医院的厕所。null 这时站在一旁的几个医生全上去了。没在右边挤上位置的两个人走到了左侧,可在左侧够不到,于是这俩人就爬到乒乓桌上去,蹲在桌上瓜分山岗,那个胸外科医生在山岗胸筋交间处两边切断软骨,将左右胸膛打开,于是肺便暴露出来,而在腹部的医生只是刮除了脂肪组织和切除肌肉后,他们需要的胃、肝、肾脏便历历在目了。眼科医生此刻已经取出了山岗一只眼球。口腔科医生用手术剪刀将山岗的脸和嘴剪得稀烂后,上额骨和下额骨全部出现。但是他发现上额骨被一颗子弹打坏了。这使他沮丧不已,他便嘟哝了一句:“为什么不把眼睛打坏。”子弹只要稍稍偏上,上额骨就会安然无恙,但是眼睛要倒霉了。正在取山岗第二只眼球的医生听了这话不禁微微一笑,他告诉口腔科医生那执刑的武警也许是某一个眼科医生的儿子。他此刻显得非常得意。当他取出第二只眼球离开时,看到口腔科医生正用手术锯子卖力地锯着下颌骨,于是他就对他说:“木匠,再见了。”眼科医生第一个离开,他要在当天下午赶回杭州,并在当天晚上给一个患者进行角膜移植。这时那女医生也将皮肤刮净了。她把皮肤像衣服一样叠起来后,也离开了。null 胸外科医生已将肺取出来了,接下去他非常舒畅地切断了山岗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又切断了心脏主动脉,以及所有从心脏里出来的血管和神经。他切着的时候感到十分痛快。因为给活人动手术时他得小心翼翼避开它们,给活人动手术他感到压抑。现在他大手大脚地干,干得兴高采烈。他对身旁的医生说:“我觉得自己是在挥霍。”这话使旁边的医生感到妙不可言。那个泌尿科医生因为没挤上位置所以在旁边转悠,他的口罩有个“尿”字。尿医生看着他们在乒乓桌上穷折腾,不禁忧心忡忡起来,他一遍一遍地告诫在山岗腹部折腾的医生,他说:“你们可别把我的睾丸搞坏了。”null 山岗的胸膛首先被掏空了,接着腹腔也被掏空了。一年之后在某地某一个人体知识展览上,山岗的胃以及肺分别浸在福尔马林中供人观赏。他的心脏和肾脏都被作了移植。心脏移植没有成功,那患者死在手术台上。肾脏移植却极为成功,患者已经活了一年多了,看样子还能再凑合着活下去。但是患者却牢骚满腹,他抱怨移植肾脏太贵,因为他已经花了三万元钱了。现在屋子里只剩下三个医生了。尿医生发现他的睾丸完好无损后,就心安理得地将睾丸切除下来。口腔医生开在锯下颌骨,但他也已经胜利在望。那个取骨骼的医生仍在一旁转悠,于是尿医生就提醒他:“你可以开始了。”但他却说:“不急。”口腔科医生和泌尿科医生是同时出去的,他们手里各自拿着下颌骨和睾丸。他们接下去要干的也一样都是移植。口腔科医生将把一个活人的下颌骨锯下来,再把山岗的下颌骨装进去。对这种移植他具有绝对的信心。山岗身上最得意的应该是睾丸了。尿医生将他的睾丸移植在一个因车祸而睾丸被碾碎的年轻人身上。不久之后年轻人居然结婚了,而且他妻子立刻就怀孕,十个月后生下一个十分壮实的儿子。这一点山峰的妻子万万没有想到,因为是她成全了山岗,山岗后继有人了。他等到他们拿着下颌骨和睾丸出去后,他才开始动手。他先从山岗的脚下手,从那里开始一点一点切除在骨骼上的肌肉与筋膜组织。他将切除物整齐地堆在一旁。他的工作是缓慢的,但他有足够的耐心去对付。当他的工作发展到大腿时,他捏捏山岗腿上粗鲁的肌肉对山岗说:“尽管你很结实,但我把你的骨骼放在我们教研室时,你就会显得弱不禁风。”null◆ 余华声称自己追求的是“真实”,那么,余华所追求的“真实”到底是什么呢? ◆ 余华说:“到《现实一种》为止,我有关真实的思考只是对常识的怀疑。也就是说,当我不再相信有关现实生活的常识时,这种怀疑便导致我对另一部分真实的重视,从而直接诱发了我有关混乱和暴力的想法。”null◆ 《现实一种》中的暴力可说是对这“另一部分真实”的象喻: 从古老的奴隶的角斗,到现在的拳击甚至斗蟋蟀,余华都从中看到了“文明对野蛮的悄悄让步”,意识到“暴力是如何深入人心”,“在暴力和混乱面前,文明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了装饰”。 ◆ 小说的结尾,山岗身上的大多数器官移植都没有成功,生殖器官的移植却成功了,死者的生命种子仍然极其荒诞地延续下去象征着混乱与暴力仍然会绵延不绝。null◆ 《现实一种》的形式是造作的,用余华的话说,是“虚伪的形式”,借助这种“虚伪的形式”,余华对他发现的这种“另一部分真实”作了成功表现。 ◆ 也许因为他为世界制造图像模型的艺术理想太过强烈,他这一时期的思维方式在《现实一种》中“已经成熟和固定下来”,趋于定型化。 ◆ 定型意味着死亡,逼迫他以后创作发生新的变化。五、余华长篇小说创作五、余华长篇小说创作 创作谈《虚伪的作品》(1989年)和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1991年)的发表,被人们看作他前期创作的一个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在这以后创作的《活着》《一个地主的死》和《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被看作是从“先锋”向“世俗”变化的开始: (一) 《呼喊与细雨》 (二) 《活 着》 (三) 《许三观卖血记》 (四) 《兄 弟》(一)《呼喊与细雨》(一)《呼喊与细雨》◆ 小说以一个被世界冷落的孩子“我”作为故事的目击者和叙述人。 ◆ 因为特殊处境,“我”只能成为故事的边缘人物,而无法在众多人物当中以主角身份出场,这就使“我”与周围的世界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 小说首句就已经为整个作品定下了生存绝望的基调:“一九六五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的不可名状的恐惧。” ◆ 在南门这个地方出生的“我”,6岁即被带到孙荡由一对名叫王立强和李秀英的夫妇领养。null◆ 当“我”12岁再回到南门时,“仿佛又开始了被人领养的生活”。父亲嫌弃“我”成了家庭的累赘,兄弟受父亲的影响也远离了“我”。 ◆ “我”被王立强夫妇领养的那段时光并非充满快乐和幸福,相反,还遭受了数不清的伤害和惊吓。 ◆ 养母李秀英对“我”诚实的考验,养父王立强对“我”的暴虐,同学国庆和刘小青对“我”的诬告,老师对“我”逼供的恫吓和惩罚,王立强死后李秀英出走对“我”的遗弃。 ◆ 饱受虐待的母亲忍辱负重,正是这个让“我”辛酸的母亲在“我”考上大学时,却更希望考上大学的是“我”哥哥。null◆ 现实中的一切是那样令人失望,但我还是努力从中寻找一些温情的回忆,以躲避现实中孤苦无助的精神处境。 ◆ 然而对过去的温情回忆毕竟不能真正为“我”疲惫破碎的心灵找到憩息修复的寓所,因为这些温情回忆仅仅是特定情境下的一个表象瞬间,如王立强轻微的慈爱,小学同学的慷慨支持,苏医生的一次偶然的病中的友爱,母亲的逆来顺受,等。 null◆ 这些温情不是发自人物的内心,因而像建立在沙漠上的房屋一样容易倒塌和转移,无力承担“我”将整个心灵托付给它的重负。 ◆ 与当下叙述同步的现实形态无法提供真正的发自心灵的温情,“我”只好把目光推到远处:祖父年轻时的威望和令“我”自豪的传奇经历。然而这一切又与当下祖父的猥琐和卑微构成了反讽。他仍然无法为“我”的精神伤口作温情的抚摩。 (二)《活 着》(二)《活 着》略。(三)《许三观卖血记》(三)《许三观卖血记》略。六、先锋小说的溃散或“胜利大逃亡”六、先锋小说的溃散或“胜利大逃亡” (一)余华创作的转型 (二)马原的“悲剧色彩” (三)北村、吕新的“先锋”探索 (四)对于先锋小说转向的态度 (五)先锋小说的“胜利大逃亡”(一)余华创作的转型(一)余华创作的转型 实际上,每个作家在他成为先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潜伏着走向背叛的危险,这个危险就是无处不在的世俗诱惑。对于一个作家,特别是一个初涉文坛的作家来说,这种诱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作家面临的世俗利益的诱惑 2、作家经历的世俗生活的诱惑 1、作家面临的世俗利益的诱惑1、作家面临的世俗利益的诱惑 任何作家,当他投身创作时,都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历史的认可,但历史离自己毕竟太远,所以更希望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完成了成功转向后的余华对此曾袒露心胸: “我觉得现在的许多年轻的作家不明白一个道理,你写的作品在你这个时代如果没有人接受你,以后永远也没有人接受。尽管现在很多例子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作家死后获得了盛名,如卡夫卡,但他死后的盛名也是他同一
本文档为【第十三章 先锋精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9017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04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1-20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