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保障(北航行管课件)

社会保障(北航行管课件)

举报
开通vip

社会保障(北航行管课件)null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社会保障理论界定及其差异的形成,掌握其学科性质、理论框架、特征、目标、功能、原则、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保障目标、功能、特点、原则 教学时间:3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线索:1601年英国济贫法——1883-1889年德国的社会保险法——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国外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港台地区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国外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国外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ILO:为某种风险提供保障 德国:为竞争不幸...

社会保障(北航行管课件)
null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社会保障理论界定及其差异的形成,掌握其学科性质、理论框架、特征、目标、功能、原则、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保障目标、功能、特点、原则 教学时间:3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线索:1601年英国济贫法——1883-1889年德国的社会保险法——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国外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港台地区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国外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国外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ILO:为某种风险提供保障 德国:为竞争不幸者提供保障 英国:消除贫困、生活保障 美国:保障谋生、特殊保障 日本:(广义)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狭义)提供生活保障 港台地区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港台地区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香港:(官方)仅仅限于官方非供款援助,(学者)非供款援助和供款性社会保险 台湾: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项生活保障 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共识:(广义)非正式和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次广义)国家强制再分配手段的正式制度安排;(狭义)社会保险中的退休制度 分歧:不同学者的观点 (1)陈良瑾:责任主体是国家、目的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条件是社会立法 (2)侯文若:保障基本生活,实现社会安定和生活安全 (3)郑功成:生活保障系统,包括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保障第二节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和理论框架第二节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和理论框架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独立的、交叉的、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 (1)交叉性: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若干学科相交叉 (2)独立性:单独学科难以包括、社会保障确实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运行规律,具备了独立的发展条件 (3)应用性:更多地倾向于政策学科而非理论学科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框架:未定型、但是基本可以把握 (1)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福利经济学、福利社会学、其他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较成熟的理论 (2)社会保障的政策理论:某一子系统运行规律,表现为政策研究,如贝弗里奇报告 (3)社会保障的管理理论:法制理论、管理体制理论、会计、财务、审计、监督等第三节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第三节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社会保障的目标 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目标 社会保障的目标 目标是动态的:早期主要是维护统治,现代是追求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平 总目标:改善民生(解决生存危机)、增进福利(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目标) 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保障的功能稳定功能:社会保障属于社会稳定机制之一,市场机制属于动力机制(举例各项目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稳定功能) 调节功能: (1)政治领域:各种利益集团较量的结果,如政党竞争 (2)经济领域:公平与效率、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国民收入调节,如自动稳定器。 (3)社会调节:调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缓和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 促进发展:见P14-15 互助功能:资金互助、物质互助、劳动服务互助 其他功能:防控风险、资本积累 第四节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第四节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社会保障的特征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的特征社会保障的特征公平性特征: (1)范围公平:普遍性 (2)待遇公平: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缩小收入差距 (3)过程公平:(见课本解释) 社会化特征: (1)制度的开放性:向公众开放并接受监督 (2)筹资社会化 (3)服务社会化:实施社会化 (4)管理与监督社会化:立法、行政与社会监督 福利性特征:收益大于支出(举例) 法制规范性特征:受到法律法规约束 多样性特征: (1)各国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自保公助型、国家福利型、中央公积金型 (2)同一社保制度在一国之内呈现出多样性 (3)项目结构多样化:有多个保障项目满足不同保障方面的需要 (4)水平结构多样化:保障程度有差别,低层次、基本、高层次和特殊保障 刚性发展特征 (1)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 (2)覆盖面持续扩大 (3)阶梯式持续发展:保障项目不是一个一个增加,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采取急剧膨胀发展方式。第一个膨胀,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保险膨胀期,第二个膨胀期,20世纪中叶(1945)后的社会福利膨胀期 补充:穆怀中教授的社会保障水平曲线发展理论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责任分担原则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 其他原则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见公平性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社会发展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工业社会前以济贫为主——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险——二战后的社会福利,还比如某些特殊的保障项目 社会保障发展需要财力支持:1970S的福利危机、社会保障发展适度水平理论 责任分担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结合:基本保险与补充保险相结合,低保与慈善事业的结合 正式制度内部责任的分担:政府、企业、个人、社会责任分担 非正式制度内部责任的分担:政府、企业、个人、社会、责任不同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原则: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对象、范围 选择性:保障项目、对象、范围,如美国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 说明:坚持选择性前提下的普遍性,实现二者的结合 其他原则其他原则互助原则:家庭—家族—社区—社会 法制化原则 第五节社会保障的意义第五节社会保障的意义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稳定,提高劳动者素质,分散社会风险,促进经济发展。 增进国民福利:学术界有分歧,如郑功成认为适当的社会保障能增进国民福利,哈耶克、弗里德曼、诺齐克等看法 为其他相关政策实施提供配套:国有企业改革、人口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对外开放政策 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社会产业结构、社保部门本身增加就业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教学目的:了解社会保障发展线索、规律,理解影响社会保障的因素、社会保障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掌握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改革进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划分社会保障阶段的标志、影响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因素、现代社会保障发展规律、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教训 教学时间:3学时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学术界的分歧:1601旧济贫法、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 郑功成划分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标志: (1)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因素 (2)一定时期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社会基础 (3)政府介入的程度: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分水岭 (4)社会保障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社会保障的发达程度 (5)一定时期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客观标志(不准确) 依据某些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对社会保障发展阶段划分 (1)政府介入程度:慈善事业阶段政府很少介入、济贫阶段政府部分介入、现代社会保障阶段政府主导 (2)一定时期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内容:社会救助阶段,救灾、济贫;社会保险阶段,化解社会风险;社会福利型阶段,提高生活水平。 李珍教授的观点: (1)形成期:1883-1934,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保障对象尚未普遍化,保障项目不全面,全国性的整体制度没有形成。发端标志是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2)发展期:1935-1947: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第一次有社会保障一词,德国建立了体系,而美国使社保全球化 (3)繁荣期:1948-1979,1948英国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1945年是分水岭:建立社保制度的国家增加;覆盖面和收益范围扩大;保障项目网络化;保障水平提高。 (4)改革调整期:1979后,福利国家危机,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道德伦理因素 政治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经济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完善 (1)古代,救灾、济贫 (2)工业社会,社会保险 (3)二战后,全面福利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社会因素:为克服一定社会危机而采取措施 (1)救灾:因为有灾害危机 (2)济贫:有贫困导致的生存危机 (3)社会保险:因为有社会风险(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等、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化等) (4)社会福利:有实现社会福利的需求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最初对社会保障发展影响较大,现在弱化 (1)西方宗教组织实施救灾、济贫 (2)中国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实施救灾、济贫(不够准确,儒释道三家都有关于慈善的思 想,比如儒家的仁爱、民本、大同思想,老子的善恶报应、《太平经》的替天行道与除恶 扬善、孙思邈《千金要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若有疾厄来求救,不得问贵贱贫富, 长幼研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 凶,护惜生命“。佛家的修善功德观”善恶是根,皆因心起“,”修三福,持五戒“,因缘业 报观的“现报、生报(来生报)、后报”。 伦理和道德的关系: “伦理”表明的是社会规范的性质;而 “道德”表明的却是生活本意的性质。道德是一个存在论概念,是一个作为伦理学 基础的特殊的存在论概念。道德问题是伦理学的根本性问题。伦理规范作为一些 禁令,总是为保护有意义的生活,而确立伦理规范只是依照道德要求的技术性处 理。因此,伦理学的主题是“道德”而不是“伦理”,道德主题引出两个问题:一个 是关于获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另一个是由获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去澄清建立伦理规 范的要求(参见赵汀阳:《论可能生活》,北京,三联书店,1994,16-17页。) 尧新瑜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 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 “西学东渐”以来,中西 “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 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政治因素: (1)开始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以前是教会负责社会保障,济贫法后通过政府来帮助教会负责社会保障 (2)几个与政治相关的标志性事件:济贫法、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障法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主要影响非正式制度,进而影响正式制度 结论:社会保障制度多样性,不可能完全国际化第二节慈善事业与济贫制度第二节慈善事业与济贫制度慈善事业时代 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 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 慈善事业时代慈善事业时代时间段:自发的救灾、济贫到国家以立法介入社会保障 社会背景:农牧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取决于举办者的意愿和财力 三大支柱: (1)宗教慈善事业:宗教教义和行善作为基本准则;宗教组织救灾、济贫、施医就药 (2)官办慈善事业:对宗教慈善事业的补充,非制度化的慈善事业(不准确,官办的一般是正式的制度化的慈善事业) (3)民间慈善事业:民间慈善团体、协会、组织,如18世纪的友谊社、德国的基尔特、中国的义仓、粥局 讨论: 对时间段的规定只是说明了该时间段是以慈善事业为主而已。 请思考对时间段的规定和第(3)民间慈善事业中的举例之间的关系。与 1601年《济贫法》出现的时间冲突。 什么是慈善?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济贫法的颁布与济贫制度建立 (1)时间:1601、《伊丽莎白济贫法》 (2)背景:社会动荡(人口流动、贫困、失业、流浪,英国处于封建社会);教权衰落、民族国家与王权兴起 (3)济贫制度的内容(见福利国家经济学):教区对教区内的穷人负责,并对三类不同的救济对象区别对待:第一,收容无劳动能力的穷人;第二,教养院为有劳动能力的穷人提供劳动机会;第三,对于哪些有劳动能力但是拒绝劳动的穷人在教养院中予以惩罚。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济贫制度发展: (1)英国:从旧济贫法到新济贫法(1834)(新济贫法三原则见福利国家经济学) 劣等处置原则:强调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提高其补 贴以激励他们从事劳动。 济贫院检验原则:强调使院内救济者的生活状况低于院外的 独立劳动者。 政府统一管理原则:避免地方性腐败以及地方管理不善,从 而保证制度的统一贯彻执行,提高效率以及促进劳动力的流 动。 (2)其他国家:1763年瑞典、1854年荷兰、中国的仓储后备制度 (3)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确立了基础;但是条件苛刻,具有惩罚性 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性质:施舍型,救济者和被救济者地位不平等 目的:防止被统治者反抗(不准确,因为宗教、慈善以及民间慈善事业不是) 项目:有限,主要是救灾、济贫 水平:低下,临时的,不是必行的社会政策,受到财力的限制 效果:不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第三节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第三节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产生的背景: (1)时间:19世纪80年代,德国 (2)背景:工业革命完成;工业化导致一系列风险 (3)产生的原因:新历史学派的推动(1871年社会政策协会)、马克思主义传播使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寻求社会稳定和帝国发展 (4)社会保险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产生标志的理由:制度化保障,实现了保障的稳定性和经常性;确定了风险责任共担机制;享受社会保障成为公民的法定权利,不再是施舍 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 (1)权利和义务相结合 (2)目的是解除成员后顾之忧:化解社会风险 (3)水平是基本保障:不是低保,不是福利 (4)强制化、规范化:立法作为保证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发展线索 基本内容 基本标志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发展线索:19世纪80年代社会保险——1935年社会保障——1945年普遍福利——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改革 基本内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发展标志: (1)性质:全民普遍性福利 (2)目的: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和谐发展(解除生活后顾之忧,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3)项目:日益完备(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4)责任:社会化,即政府、企业、个人、社会都要承担相应责任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立法先行:社会保险立法 (1)说明建立社会保障态度审慎 (2)说明国民要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表达意愿 (3)政府可以主导社会保障,但是不能决定社会保障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不能超越或滞后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1)不同项目协调:要有多个化解不同社会危机的社会保障项目 (2)各子系统协调:在内容、水平、程度应有差别,低保、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 多样化发展:三种保障模式,因为影响社会保障的因素多样化社会保障发展经验、教训与改革社会保障发展经验、教训与改革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 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 国外社会保障改革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本国国情发展相适应:多样化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保障发展的多重影响因素 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如英国的NHS2008年60年 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追求社会化:多方责任主体,筹资、发放社会化 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追求效率、个人责任分担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高福利导致财政危机:社会保障发展刚性——财政赤字——高税收 助长国民惰性,影响竞争:国民受到的激励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会恶化社会问题:如贫困(中国官方认为农村有1500万贫困人口,2008世界银行认为有2.54亿元,世界第二,仅仅次于印度)国外社会保障改革国外社会保障改革开源节流 福利国家改革: (1)消减支出:如撒切尔减少住房补贴、美国低保的家计调查、瑞典的最高养老金限制等 (2)调整结构:失业保险强调就业导向、英国布莱尔政府提倡的“工作福利” (3)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提高遵缴率、推迟退休年龄、发动民间捐款、福利彩票收入、对烟酒课税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等 (4)引入私营机制:强调商业保险、基金经营机构私营化、基金投资中增加风险投资等 国外社会保障改革国外社会保障改革美国的社会保障改革: (1)调整指导思想:国家干预下的自由发展,以自由为主 (2)目标:以中产阶级为主,照顾底层 (3)调整内容:内容逐步缩小,养老、医疗是主要内容 (4)重视私营机构作用:公共养老金替代率为40%,补充养老金替代率大约有30%第五节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第五节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掌握标志性条例(见课本58-59页)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色 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色 框架: (1)国家保障:财政拨款,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社会保障、军人保障、民政福利、救灾救济 (2)城镇单位保障:企业保障 (3)农村集体保障:五保户、合作医疗 特色: (1)国家负责:国家兜底,企业不破产 (2)单位包办: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是载体 (3)板块结构:国家保障、企业保障、农村集体保障使劳动力配置人为分割 (4)全面保障:保障项目全面,养老、医疗、教育、各种补贴、救灾、济贫等等 (5)封闭运行:只对本单位、本村居民负责、缺乏统筹互助 (6)缺乏效率:企业负担重、劳动力服务流动、劳动者积极性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革开始的标志 改革的原因与简要历程 改革的简要评论 未来发展改革开始的标志改革开始的标志穆怀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郑功成:1986年,七五计划 (1)首次在中国出现社会保障概念 (2)重大制度创新:社会保障社会化、劳动用工合同制度、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个人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3)国家开始注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求外资企业缴纳中方职工养老费 1980S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原因与简要历程改革的原因与简要历程原因: (1)经济体制改革动摇了原来社会保障的基础:国有企业可以破产,集体经济破产 (2)原有社会保障计划弊端多:前面讲到的特色主要是它的弊端 (3)符合国际上改革潮流 改革的三阶段: (1)1986—1993: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缓解了乡村贫困:实行社会化原则,原有保障在继续,新型社会保障项目开始生长 (2)1993-1997:配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存,力量此消彼长,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多层次、社会化,养老、医疗保障是重点 (3)1998年至今,成为基本社会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前人事部管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劳动部管理企业社保,民政部管理农村社保)、全面社会化、不再强调为谁配套,作为一项专门社会制度建设(2004年修宪) 改革的简要评论改革的简要评论成就: (1)社会保障观念变化:多方责任共担 (2)制度转型完成:企业保障到社会保障 (3)新型社会保障框架确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 不足: (1)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监督体系不完全,上海社保案;服务体制不完善,如老年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覆盖面窄。 (2)立法滞后:权力部门通过的关于社会保障的专门法律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3)责任模糊:历史与现实,如养老金负债,3万亿,10万亿;政府责任不清,公益商保未很好地引导,如私立非营利医院建设等;中央与地方政府责任不清,如新农合缴费等未来发展 未来发展 法制完善、体制完善、保障有力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教学目的:了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及目标,掌握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民间及市场主办的补充保险的结构、基本内容及差异,在把握国情及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把握不同国家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与区别。 重点与难点: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同保障子系统的特点、主要保障模式及特点 教学时间:3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社会保障体系的涵义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 社会保障体系的涵义 社会保障体系的涵义 涵义: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的组合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三阶段: (1)贫困人口与工业劳动者 (2)贫困人口与一般劳动者(农民加入了) (3)全体国民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完整性:应保尽保(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协调性:见P49协调发展 层次性: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 按照业务内容: (1)社会救助 (2)社会保险 (3)社会福利 (4)军人保障 (5)补充保障 是否与收入关联: (1)收入关联性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 (2)收入非关联性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政府介入程度、强制性:制度化社会保障和非制度化社会保障(划分不准确)第二节社会保障体系第二节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军人保障 补充保障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概念:依法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特点: (1)资金来源:财政、捐赠 (2)责任主体:政府(中国是民政部门) (3)对象:低于贫困线的居民(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4)目标:保障最低生活水平 社会救助的重要性: (1)最先、历史最长的救助形式:贫困长期存在 (2)最后一道防线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概念:面向劳动者、多方筹资、社会化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和主体 特点: (1)预防性: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2)补偿性:共保率、养老金替代率 (3)储蓄: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克服消费近视 (4)责任分担:多方筹资、社会化发放,国家组织、兜底 (5)互助共济:保险的特征决定的 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见课本P81-82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概念: (1)广义:等同于社会保障(丛树海) (2)狭义:社会保障的一个子系统(中国大多数学者的看法) 主要项目: (1)老年人福利 (2)残疾人福利 (3)妇女儿童福利 (4)其他福利:股权计划、企业利润分成 特点; (1)对象:全员化 (2)项目:广泛,见上面四个保障项目 (3)资金来源:渠道广泛,企业、个人捐赠、NPO赞助等 (4)保障水平:弹性,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单位也不太一样,尤其是单位福利多样化 军人保障军人保障概念:国家出面保障军人及其家属 项目: (1)军人保险 (2)军人福利 (3)军人抚恤 (4)军人复员转业、就业安置或者补偿补充保障补充保障概念: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保障(不准确,如企业年金是正式制度,但是是补充保障制度) 项目: (1)慈善事业,实质上是民办社会救助 (2)社区服务:1999年大力提倡(自主性、社会化、多样化) (3)企业年金:合格福利计划 (4)商业保险:同社会保险相区别 性质不同:盈利与非盈利 组织实施机构不同:企业、国家 对象不同:投保人缴费契约形成的被保险人、法定公民 资金来源不同:单位或者个人、多渠道 (5)家庭保障: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如新加坡的住房保障 第三节社会保障主要模式第三节社会保障主要模式社会保险型模式 福利国家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 国家保险型模式社会保险型模式社会保险型模式起源及特征: (1)起源:1883年、德国、新历史学派、马克思主义、俾斯麦主张 (2)特征:以劳动者为核心(工薪劳动者);责任分担(雇主、雇员共同缴费)、权利和义务相结合(享受保障与缴费相联系)、互助共济、筹资以现收现付为主(不够准确) 社会保险型模式代表: (1)德国:社会保险体系+雇员保护政策体系,雇主与劳动者自治,政府监督 (2)美国:社会保险(老、遗、残)+社会福利(现金、非现金)+社会救助,州政府管理为主,联邦政府管理为辅 (3)日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低保),决策、执行、监督、基金运营独立福利国家模式福利国家模式起源与特征 福利国家模式的代表福利国家模式福利国家模式起源与特征: (1)起源:英国(课本欠准确,见P92),旧福利经济学 补充:非商品化,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自由主义的福利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保守主义的福利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 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国家:丹麦、瑞典 (2)特征:累进制高税收;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缴费来自于政府、企业,政府兜底);法制健全;充分就业(把就业看成是最大的保障)福利国家模式福利国家模式福利国家模式的代表: (1)英国:医疗保健(卫生保健系统)+社会保险(通常的五险)+社会服务(个人生活照料系统),保健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 (2)瑞典:基本生活保障+与收入相关联的保障(这种划分不确切) 强制储蓄型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起源与特征 强制储蓄型模式的代表 强制储蓄型模式的起源与特征强制储蓄型模式的起源与特征起源:1955 新加坡 、“送人以渔” 特征: 责任自负,缺乏互济:个人缴费、雇主缴费或者二者共同缴费,记入个人账户。 完全积累:区别于部分积累制、现收现付制 与资本市场结合:强调基金运营 在内容上主要是养老保障:(不准确)新加坡的养老、医疗、住房、家庭四大保障 政府承担责任方式特殊:监督、财政责任 强制储蓄型模式的代表强制储蓄型模式的代表新加坡: 四保障:养老、医疗、住房、家庭 三账户:普通账户(占公积金总量的75%,购买政府组屋和其他住房产业,也可以用于投资、保险、教育及填补父母退休账户;特别账户(占公积金总量的10%,用于晚年和退休之用,以及用于投资和退休有关的金融产品;)、医疗储蓄账户(占公积金总量的15%,支付医药费用) 国家负责运营:中央公积金管理局 智利:完全积累制;私营公司负责基金运营;国家监管、兜底和承担转制成本。 国家保险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起源 特征国家保险型模式的起源与特征国家保险型模式的起源与特征起源: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特征: 制度保障:宪法提供保证,公有制是经济基础,社会收入再分配是实施手段 对象:全体公民 缴费主体:企业、政府 直接管理主体:工会 第四章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第四章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教学目的:了解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意义、价值、中国社会保障立法进程;掌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原则及管理体制 教学重点、难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教学时间:3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社会保障法制化 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法制化社会保障法制化概念:社会保障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依法办事的一种原则。可以理解为: 是一种民主宪政原则; 是一种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规范与约束是社会保障法制化的精髓; 价值: 社会保障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人民意志反映) 控制权利滥用的必然选择(上海社会保障案) 推动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途径(巩固成果,权变创新) 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具体化及实施社会保障立法社会保障立法社会保障立法的缘起与历史演进 社会保障法的本质与特征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形式与内容 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社会保障法的缘起与历史演进社会保障法的缘起与历史演进社会保障法的缘起及其历史社会条件 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历史演进社会保障法的缘起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社会保障法的缘起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缘起:1601《济贫法》 有劳动能力者自给 无劳动能力者救助 失依儿童抚养:孤儿院收养、家庭辅助、家庭寄养 产生:1883-1889,三部社会保险法 产生的历史社会条件: 工业革命完成:机器大工业导致社会风险增加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阶级矛盾加剧,需要调和 历史法学派潘德克顿学派的影响:主张统一立法,构建法律体系(潘德克顿学派的观点:一是对概念的分析、阐述非常完善;二是注重构造法律的结构体系;三是以罗马《学说汇纂》作为其理论体系和概念术语的历史基础 ;四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脱离现实、从概念到概念、从条文到条文的倾向。代表人物:温德海得 、耶林) 生存权思想、社会改良思想:平等、人权等,卢梭、历史学派、霍布森等(霍布森认为应以社会福利研究作为经济学新方向,考虑社会分配不均的问题,主张通过改良主义办法,如改革税收、实行国有化等政策解决分配不均,增进社会总福利 ) 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进程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进程济贫法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立法产生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立法成熟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立法完善阶段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进程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进程济贫法阶段 时间:1601-19世纪80年代 立法理念:救济、扶贫 立法内容:救济、扶贫事务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进程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进程现代社会保障立法产生阶段 时间:19世纪8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立法理念: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立法内容:社会保险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进程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进程现代社会保障立法成熟阶段 立法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 立法理念:社会公平、正义 立法内容: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化、责任主体多元化等社会保障立法的本质与特征社会保障立法的本质与特征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属于上层建筑(社会安全法、保护法、稳定法) 特征: 安全性: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安全 强制性:法律共性 普遍性:满足条件时普遍有权利享有社会保障 平等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激励性:激励与保护的统一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形式与内容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形式与内容社会保障法的原则 社会保障法的形式 社会保障法的内容社会保障法的原则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起点、终点、首要原则 公平原则:国民收入再分配,以追求公平为主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即普遍性与区别对待原则社会保障法的形式社会保障法的形式宪法:国家制定社会保障其它法律规范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依据;2004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法律:权力机关制定。中国目前仅有一部权力机关制定的社会保障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0.10.28)。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改正书上P113) 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条例、规定、办法、决定、命令、通知等 地方性自治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权力部门制定 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法律解释: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相关法律解释 条约与协定:国际间的协定和条约。社会保障法的内容社会保障法的内容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 社会保障法的主体 社会保障法的客体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定义:社会保障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调整对象:(主要的社会保障关系) 国家和企业、居民之间的关系 国家和社会保障具体实施机构之间的关系 社会保障具体实施机构和企业、居民之间的关系 企业和居民之间的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法的主体社会保障法的主体国家 社会保障具体实施机构: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企业、个人、家庭、社会社会保障法的客体社会保障法的客体定义:社会保障不同权力主体共同指向的目标 客体:被保障对象(人)(财物是社会保障顺利运行的间接客体)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宪法:社会保障其它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社会保障专业法律体系:专门规范社会保障事务的法律,如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 社会保障相关法律体系:包含社会保障内容相关的法律,如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历程 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现状 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历程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历程第一阶段:1950-1965,初建阶段,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险制度)、1952年《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的指示》(公费医疗制度)、1956年《高级农村合作社示范章程》(五保制度) 第二阶段:1966-1977,停滞阶段,1969《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社会保险变成企业保险) 第三阶段:1978-1989,重建阶段,修改补充原有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今,法规体系建设阶段,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现状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现状现状:法制建设滞后 表现: 社会保障立法缺乏合理理念:社会稳定、公正与国家长期协调发展战略之间的权衡 立法缺乏统筹规划,体系结构残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 法制建设层次低:缺乏人大立法 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次无序:行政立法主体多,而且地方行政立法往往先于国家行政立法 欠缺与国际劳工组织的社会保险规则相适应的法律规范:距离国际劳工组织的社会保险规则还有差距(国际劳工组织第102号公约,国家要帮助化解人人可能遇到的老、病、工伤、失业、生育和家庭困难等风险)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趋势完善的社会保障法的评价标准 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趋势完善的社会保障法的评价标准完善的社会保障法的评价标准有宪法依据:中国已经有了,2004年 有与不同社会保障子项目相对应的专门法律: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军人保障法等专门法律,中国目前仅有社会保险法 与宪法和专门法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项目条例、规章等:中国目前有一部分 不同层次的法律、规章等要相会协调、配套:中国目前没有做到,因为缺少专门法律 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趋势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趋势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集中:地方立法林立,影响社会保障法制化的统一推进,试点基础上的中央立法再推行 由分散立法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急需进行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专门立法 由行政立法向人大立法发展:提高立法层次 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属于执法范畴,不是立法范畴)第三节社会保障管理第三节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 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 分散管理模式 集散结合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定义:所有社会保障项目全部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内,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对社会保障事务统一管理。 特征:决策权统一于中央;编制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社会保障部门的组织结构类型属于直线-职能制 优点:统一管理,避免政出多门,提高了管理效率;集中管理社会保障资金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基金的互济功能;有利于降低社会保障管理成本;社会保障基金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接受监督 缺点:有些社会保障项目管理与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工作难以协调;社会保障事业受到行政干预较多 代表国家:英国、新家坡 分散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定义: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由不同机构分散管理和实施,各保障项目之间相互独立,资金不融通使用。 特征:政府和社会保障部门事权独立;各级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单独预算;政府对社会保障运行情况实施监督 优点:社会保障管理灵活,能够及时适应社会保障发展的需要 缺点:重复工作、管理机构多等导致管理成本高(德国的养老金成本占养老保险缴费的3%,日美为1%) 代表:德国集散结合管理模式集散结合管理模式定义:社会保障项目中共性较强的统一管理,特殊性较强的分散管理。 特征: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 优点:体现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要求,兼顾个别项目要求;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代表:美国、日本 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开、公正与效率 依法管理原则 属地化管理原则:同一地区社会保障事务适宜由该地区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财政系统、银行系统、保险系统、税务系统等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政策之执行 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基金收支、运营、监督 其它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五险) 民政部:社会救助(城乡低保、救济赈灾)、社会福利(妇女儿童福利、老年人福利)、社会优抚(伤残军烈优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计划) 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五章养老保险第五章养老保险教学目的:了解养老保险的特征、原则及影响因素,掌握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模式、筹资模式、基金运行模式、缴费与给付模式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重点、难点:掌握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模式、筹资模式、基金运行模式、缴费与给付模式、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教学时间:3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养老保险的特征 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 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养老保险的产生: 1889,德国,《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 产生的背景:社会背景(工业社会)、经济背景(社会化大生产提供物质财富)、政治背景(阶级矛盾),同P43、P107 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养老保险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家、雇主、雇员) 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普遍养老金制度(雇主、国家) 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雇主、雇员) 20世纪80年代智利私有化养老金制度(雇员,雇主不供款)养老保险的特征养老保险的特征普遍需求:人人会老,一般都会有老年风险。“天若有情天亦老”、“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 地位特殊:最重要的保障项目。美国狭义的社会保障就是养老保险计划、占社会保障支出的最大部分(30%-50%) 长期积累:从开始工作积累到生命结束(50-60年)。生命周期假说、绝对收入假说等。 管理复杂:需要的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文化传统、家庭结构和功能:价值取向(国家责任、费用承担主体、自助还是他助) 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人口类型和人口政策:养老保险模式 人口类型: 中位数小于20,65+人口比例小于4%,年轻型 中位数20-30,65+人口比例4%-7%,成年型 中位数大于30,65+人口比例大于7%,60+人口比例大于10%,老年型 注:中位数:大小排列,奇数,位置居中者为中位数,偶数,位置居中者相加除以2 人口政策:比如计划生育 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劳动就业制度、人均预期寿命:具体规定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管理体制、组织模式:养老保险的实施第二节养老保险模式第二节养老保险模式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 养老保险财务模式 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 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模式 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 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 政府负责型: 资金来源:一般税收 优点:体现公平性 缺点:财政负担重、有可能养懒人 代表国家:英国、瑞典等福利国家、国家保险型国家如前苏联、东欧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责任分担型:养老保险制度主流 资金来源:政府、雇主、雇员 优点:权力和义务相结合,有激励功能,财政负担较轻 代表国家:日本、德国等社会保险国家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个人负责型: 资金来源:个人缴费 优点:激励功能强,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储蓄 缺点:养老基金面临保值、增值压力 代表国家:智利社会保险财务模式社会保险财务模式现收现付模式 完全积累式 部分积累式现收现付式现收现付式特点:以支定收 优点: 短期平衡 互济功能强 横向平衡 没有基金积累:管理方便 缺点: 缺乏基金积累,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 没有长期规划,稳定性差:各种因素容易导致养老基金失衡 在代际之间进行分配:有代际矛盾 完全积累式完全积累式特点:以收定支 优点: 长期平衡 纵向平衡 不存在代际之间分配:没有代际矛盾 基金积累数额大 缴费率比较稳定:在确定缴费率前进行了科学的、期限较长的预测 缺点: 基金安全性容易受到影响:通货膨胀、挪用 基金管理和测算要求高:因为期限长 互济功能差 部分积累式部分积累式特点: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混合 优点: 长期平衡 互济功能较强 有不同代和同代间的分配 纵向和横向平衡相结合 基金积累数额较大 缴费率比较稳定:在确定缴费率前进行了科学的、期限较长的预测 缺点: 基金安全性容易受到影响:通货膨胀、挪用 基金管理和测算要求高:因为期限长 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社会统筹模式:公共账户,社会互济,现收现付 个人账户:私人账户,个人自助,完全积累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公共账户和私人账户结合,社会互济和个人自助,部分积累 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模式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模式养老保险缴费模式: 既定给付模式(DB):特点: (1)预先确定待遇。待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待遇水平。①固定金额:10万、20万;②目标替代率法:退休前的收入乘以替代率;③与工资、工龄相挂钩;④综合考虑法:考虑多种因素,如点数法,养老金=点数*点数值。第二,待遇期限。①定期年金。 ②生存年金。 ③保付生存年金。(过了定期年金期限自动转成生存年金) (2)不建立个人帐户 (3)雇主或者国家承担风险:投资风险、死亡概率风险 (4)支付方式复杂:和DC相比较复杂。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按年金方式发放,也可以通过税收对年金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方式进行调节。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模式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模式既定供款模式(DC):特点 (1)预先确定供款 (2)建立个人帐户 (3)个人承担风险:筹资收益风险、死亡概率风险 (4)支付方式简单:相对DB计划支付简单,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按年金方式支付。 DB和DC的区别:DC中雇主或者国家(举办主体)的风险只 限制在缴费,而DB计划中雇主或者国家要承担投资风险和生 存风险。有个人帐户不一定是DC,要看风险谁承担 混合式(MP):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相结合,部分积累制 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模式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模式养老保险给付模式: 普遍生活保险模式:国民待遇,标准均等 收入关联模式:与退休前的收入相关联第三节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第三节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覆盖范围:依据法定和约定而不同(国民、劳动者) 基金来源与筹资方式:雇主、雇员、国家、社会(捐赠)、基金运营收益,DC、DB 享受条件:退休年龄、缴费年限 退休年龄弹性化:身体差提前支取养老金,身体好推迟领取养老金 世界各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世界各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国家 男 女 国家 男 女 瑞士 65 62 波兰 65 60 丹麦 67 62 美国 65 阿根廷 60 55 加拿大 65 智利 65 60 墨西哥 65 日本 60 60 印度 55 英国 65 60 法国 60 意大利 60 55 瑞典 65 奥地利 65 60 挪威 67 待遇水平待遇水平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即养老金收入对某项收入的替代比例。通常作为衡量养老金计划支付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 替代目标和公式: 缴费工资替代率 缴费工资替代率=养老金/退休前缴费工资 个人退休前实际收入替代率 个人收入替代率=养老金/退休前个人实际收入 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 社平工资替代率=养老金/地方社会平均工资基金运营基金运营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管理体制(参考P121-123)管理体制(参考P121-123)政府部门直接管理:中央集权式管理:英国、日本(P92);分权式管理:美国(P91)、加拿大 政府监督下的自治机构管理:新加坡、德国(P91)、瑞典 私营基金公司管理:智利第四节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第四节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中国养老保险改革历程 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 中国养老保险改革历程中国养老保险改革历程改革起点:1986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开启了企业、国家、个人三方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先河,企业税前缴纳工资总额的15%,个人税前缴纳工资的3%。 1997(国发26):《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2005(国发38):《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依法建立的,参保人依法履行缴费义务和领取养老金,由政府确保支付的养老金计划。也称社会养老保险计划、政府养老金计划、强制性养老金计划和第一支柱养老金计划。 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企业职工(不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金来源: 企业缴费: 费基:企业工资总额 费率: 20%左右 税收待遇: 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列支 缴费公式:单位缴费工资总额×20% 个人缴费: 费基: 缴费工资 费率: 8% 税收待遇: 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前列支 缴费公式:个人缴费工资×8% 运营:计入个人账户,实账运营,个人所有 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基数最高为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为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无法确定月工资收入的,以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自由职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由本人直接向征缴部门缴纳,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缴费由其业主代扣代缴。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个人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左右缴费,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例子 例如某地2005年当月社会平均工资2000元,当年甲的月平均工资7000元,乙的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丙的月平均工资1000元,则甲、乙、丙2006年的缴费工资分别为6000、5000、1200 例如某地2005年当月社会平均工资2000元,甲是企业职工,其每个月收入是5000元,乙是自由职业者,其每月收入也是5000元,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假设缴费为30年),则甲乙记入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差异为: 甲:5000×12×8%×30=144000 乙:2000×12×8%×30=57600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方式: 社会统筹: 计入企业缴费和支付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 计入个人缴费和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 省级统筹:省级政府制定细则并管理统筹基金。社会保险法提出要逐步实现全国统筹。 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金运营: 2000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信托制度 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享受资格: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缴费满15年中国
本文档为【社会保障(北航行管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0084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1-18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