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举报
开通vip

思修论文-中国儒家文化的生死观 生死观,即指对待生死的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主题部分,儒家学派在研究对待生死这一问题上面,提出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的看法。 儒家一向赞同积极入世,认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而为人,就应当为社会服务。《论语》中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认为,生命是一切的基础,如果连生命都没了,还有什么用?。《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看重人的生命的。对于从上古流传下来的陪葬这一制...

思修论文-
中国儒家文化的生死观 生死观,即指对待生死的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主题部分,儒家学派在研究对待生死这一问题上面,提出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的看法。 儒家一向赞同积极入世,认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而为人,就应当为社会服务。《论语》中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认为,生命是一切的基础,如果连生命都没了,还有什么用?。《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看重人的生命的。对于从上古流传下来的陪葬这一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孔子是深恶痛绝的,说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咒人断子绝孙可以看出他的态度。 孟子发扬了孔子对生命的爱护和尊重这一观点。这主要体现在他提出的“仁政”的政治理念中,这无一不是从人民的衣食冷暖出发,让人民安居乐业,“仁政”就是使人民“有粟如水火”,“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如此关注民之养,其目的无疑是使人民摆脱“饥色”、“饿殍”的非人状态,而其所依凭的价值观念,正是“善待生命”。有一件小事上,也可以表现出来。“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礼法虽然重要,但为了救人,可以从权,这比后世提出的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的看法进步的多。这与同时期受君主推崇主张重刑罚,重兵战的法家不同。 儒家认为,越是深处逆境越要平静乐观,努力保持自己的本性,不可自暴自弃,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深得孔子的赞许,“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推崇的事一种“不汲汲于富贵”,“君子固穷”的生活态度,这对后世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仁人志士在人生的不得志时期都能洁身自好,没有丢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在生与死的联系问题上,孔孟一致认为人有生必然有死。孔子说:“自古皆死,民无信不立。” 这段话说明了人的死亡具有必然性。关于死亡的必然性,孔子还提出了“死生有命”的命题。“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可见,“死生有命”的观念来自于孔子。但对于死亡,儒家的观念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而成仁”,即面对生存与死亡的选择的时候,要根据道义来选择。“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也就是说,要死得其所。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舍生取义”的命题:“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吾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毋丧耳。” 这是说,与生存相较,义是让人更为追求的东西。他主张人要舍生取义。 虽然孔孟主张人要死得其所,但他们并不提倡无谓的死亡。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空着手与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孔子是不赞成的 ,也就是认为这样的死没有任何价值意义,不符合儒家的成仁要求。那么在生死关头是否一定要选择死亡,不选择死亡就不能称为成仁呢? 孔子弟子子路、子贡就曾问: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殉死尽忠,而管仲却没有选择死亡,这样算不算是仁呢?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在孔子看来,选择生还是选择死,关键看目的是什么。如果在生死关头选择生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仁,还是要选择生的。可见,是否成仁要看最后的结果而定。 孔孟的生死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高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总有无数仁人志士补给个人利益,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囚大都,面对敌人的劝降,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恢复。在狱中,他写下慷慨激昂的正气歌以自勉自励。在他死后,人们从他衣襟中发现了他的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给后世的人以莫大的精神鼓励。戊戌变法失败后,有人劝谭嗣同暂避日本使馆,他说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变法而流血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正如,他的《狱中题壁》所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管是留下的,还是离开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变法事业,所以他们都如昆仑山一样伟大。
本文档为【思修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433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3-01-16
浏览量: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