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经济学课件

宏观经济学课件

举报
开通vip

宏观经济学课件nullMacroeconomics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整个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提。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学习中的困难学习中的困难 本课程具有是逻辑体系十分严密的特点,前后连贯性很强。 因此,需要一开始就要从理解入手。 在正确的思维和推理过程中, 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功底。 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方法 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力求达到理解。 需要有好的学风,并形成相互深入讨论的习...

宏观经济学课件
nullMacroeconomics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整个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提。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能力。 学习中的困难学习中的困难 本课程具有是逻辑体系十分严密的特点,前后连贯性很强。 因此,需要一开始就要从理解入手。 在正确的思维和推理过程中, 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功底。 学习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学习的方法 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力求达到理解。 需要有好的学风,并形成相互深入讨论的习惯。 多做并且要认真做习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独特视角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独特视角   经济学,按照通常的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作如下简要的表述。设:(1)社会经济资源一定;(2)整个社会只生产X,Y两种产品,社会生产可能线如图所示:如果将社会资源全部用于生产产品Y其产量为OA;如果将社会资源全部用于生产产品X,其产量为OE,用一条曲线连接AE,AE线为社会生产可能线。线上的任意一点如表明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线内的任意一点,则表明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可能的产品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ButterGuns生产可能性继续继续依据对这一问题研究角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理论经济学分为三大块:1.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中的质的问题。在目前大学的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把市场经济当作既定的已知的制度前提,对制度经济学不作专门深入的探讨,其教学的主要内容限定在经济活动的量的方面。       继续继续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假定前提是整个社会的资源已充分利用,因此,其资源配置点落在生产可能线上,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有无数个点,每一个点代表一种资源的配置方式(X,Y两种产品的不同组合),哪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最优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显然在生产可能线上的每一点所利用的资源的总量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资源利用的结构问题。要增加一种产品的产出,就必须相应地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出,生产可能线上的点的移动只是资源利用结构的调整。因此,微观经济学不研究资源配置中的总量问题,而是研究其结构问题,个量问题。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别消费者,个别企业和个别市场,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是研究“森林中的一棵棵树木。”因为结构问题可以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价格的自发调节下解决,所以,整个微观经济理论可以概括为价格理论。    继续继续3.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假定前提是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因此,资源配置点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它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资源配置点从生产可能线以内调节到生产可能线之上,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就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所不同的研究经济问题的独特视角。在资源配置点的移动过程中,社会对资源利用的总量在变化,社会总的产出水平在变化,但资源的利用结构和社会产出结构可以不变。因此,宏观经济学不关心经济活动的个量问题,结构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资源利用的总量问题,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整体。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可以说它是研究“由无数棵树木所构成的森林。”宏观经济学正是要探讨这种总量变化的内在机制,并由此得出相应的政策结论,其整个研究体系可以概括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模型的构造宏观经济模型的构造   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原理,宏观经济学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表示。用Y表示国民收入,用a、b、c……n表示决定国民收入的各种因素。则国民收入决定的经济模型可表示为: Y=f(a、b、c……n)   其中,Y为函数的因变量,a、b、c……n为函数的自变量。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因此,国民收入决定函数是一个多元函数。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线索: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线索:   对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宏观经济学基本上依据凯恩斯定律进行回答,即认为社会总需求决定社会总产出水平。整个宏观经济理论基本上是按这一原理展开的,其展开的线索主要有三条:   (一)横线:从二部门到三部门到四部门下面以简单模型为例对这条横线进行勾画。                继续继续1.二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在一个只有企业和家庭的两部门经济中,其社会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用公式表示是: AD=C+I (1) 用Y表示社会总产出则有: Y=AD=C+I (2) C=a+bY (3) 其中C为内生变量,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I为外生变量。将式2与式3联立,得: Y= a+I/ 1-b(4) 式(4)即为两部落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继续继续2.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三部门经济在二部门之外加入了政府部门,其公式相应变化如下: Y=AD=C+I+G (5) C=a+bYd (6) Yd=Y-T0-ty+Tr (7) G为政府购买支出,T0为定量税,Tr为政府转移支付,三者均为独立变量。t为边际税率。三式联立,可得: Y=a-bT0+bTr+I+G/ 1-b(8) 式(8)即为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继续继续3.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四部门经济三部门之外加入了国外部门,其关系式相应变化如下: Y=AD=C+I+G+(X-M) M=M0+my (9) 其中,X为出口,M0自发进口,二者均为独立变量,m为边际进口倾向,其余与三部门相同,其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为: Y= a-bt0+bTr+I+G+X-M0/ 1-b(1-t)+m(10) 式(10)即为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继续继续(二)纵线:从简单模型到扩展模型再到总供求模型 1.简单模型已经回答了国民收入决定问题,但是在这个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中投资被当作了外生变量,没有得到解释。理论研究的线索是: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决定,总需求受投资调节,那么投资又由什么决定呢?更深入的研究要求把投资由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用利率(r)解释投资,                I=e-dr .(11)   投资方程的引入,使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开始由简单模型转化为扩展模型。 继续继续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以用两种方式推导:一种是消费函数,前面的模型推导都是使用这一方式。另一种是储蓄函数。其推导方式是: S=-a+(1-b)y (12) I=S (13) 两式联立,可得Y=a+I/1-b。这两种推导方式是完全等价的。现在在简单模型的推导中再加入投资方程,即将式(11)、(12)和(13)联立,可得: r=a+e/d-1-b/d×y (14) 在三部门经济中为: r=a+e/d-1-b(1-t)/d×y (15)    继续继续2.LM曲线:IS方程表明产品市场的均衡。利率因素的引入,解释了投资,更进一步的研究则需要对利率本身作出解释,将利率由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M)和货币的需求(L)决定的,这样,研究的进程又将货币因素纳入了模型之中。货币的交易需求是: L1=KY (16) 货币的投机需求是:L2=-hr (17) 货币市场的均衡方程是:M/p=L1+L2 (18) 将以上三个方程联立得:r=KhY-M/ph (19) 式(19)即为LM方程,LM方程表明货币市场的均衡,将IS方程与LM方程联立,可得:Y=a+ed+M/ph1-b1-t)d+kh (20) 式(20)即为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继续继续3.AD曲线在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实际货币的供给(M/P)调节利率的高低,而价格水平(P)又调节着实际货币供给。为了说明实际货币供给的变动,必须将价格水平的决定纳入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范围。价格水平是由总需求(AD)曲线和总供给(AS)曲线决定的。如果将式20看作一个Y关于P的方程,那么,这个方程就是AD曲线的方程,它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继续继续4.AS曲线:A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由以下方程推导而来: (1)名义工资方程:W=(W/P)·P (21) 给定P,可求出W/P (2)劳动需求方程:LD=LD(W/P) (22) (3)劳动供给方程:LS=LS(W/P) (23) 给定W/P,可求出L。L=min(LD,LS) (24) (4)生产函数Y=F(L)(25)给定L,可求出Y。从式21———25的推导表明,Y与P存在着一种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AS曲线就是对这种函数关系的概括。AD线与AS线相结合,构成总供求模型,它决定了均衡的产出水平和均衡的价格水平,为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最完备的理论工具。    (三)立线:从理论到政策。 (三)立线:从理论到政策。   宏观经济模型纵的线索与横的线索交织,延伸,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平面,其他各宏观经济学原理,如加速原理,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都是对这一理论平面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因而,把握好这两条线索,我们就可以提纲挈领地总揽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但是,宏观经济学体系,不仅包括理论部分,而且还包括政策部分。如果说宏观经济理论揭示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机理,那么,宏观经济政策则是国家为一定的经济目标依据宏观经济理论对国民经济采取的宏观调控行为。每一条宏观经济原理都能引伸出相应的政策结论。例如,IS曲线是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所谓财政政策就是国家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支出(G),转移支付(Tr),税收(T)和发行公债等参数,移动IS曲线以影响国民收入继续继续水平。若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即为扩张财政政策,若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又如,LM线是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等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移动LM曲线引起国民收入变化。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即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即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最后,总供求模型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总的理论基础。国家通过宏观需求管理,改变AD线的形状或位置,通过宏观供给管理,改变AS线的形状或位置,使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实行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可见,从理论到政策就形成了宏观经济学整个体系的一条立线。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对应教课书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GDP的核算。 主要教学内容: GDP的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本章的教学重点: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讨论。  第一节绪论第一节绪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akros),表示“大”的意思。宏观经济通常是指一国的国民经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见诸如一国的总产出水平和就业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引起一国经济的波动,是什么导致了失业,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全球经济体系对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有何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才能改善一国的经济运行状况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换句话说,宏观经济学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学问。 null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 [资料]: 2002年拉美经济乌云密布 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拉美经济今年 将出现0.8% 的负增长,人均产值负增长2.4%。报告称拉美地区的经 济前景“令人沮丧”。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拉美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3%。 今年的失业率将超过9%,上半年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8%,“从80年 代以来还没出现过这样的逆境。”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今年的出口将下降1.5%。外来资本 流入量依然很少,今年是连续第4年出现资本流出超过资本流入….. 结论:总产出,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等指标能反映    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null四大宏观问题:(A)总产出(GDP) =>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例:(1)经济增长的源泉       (2)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     =>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     例 :(1)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       (2)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 ( 3 )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 ( 4 )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 (B)失业 例: (1)失业水平的决定有素 (2)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3)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C) 物价水平 例: (1)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2)通货膨胀的成本(D)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 水平和价格水平(C) 物价水平 例: (1)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2)通货膨胀的成本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其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系统总量的考察,特别是通过对一国经济系统的国民产出总量、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的分析,说明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研究怎样使一国的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研究制约一国国民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规律以及长期增长趋势中为什么会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研究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因素,以及它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就研究方法而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从现实经济运行角度看,宏观经济变量的基础是居民户和单个厂商在各种市场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不与微观经济个体行为相一致,宏观经济学就缺乏现实基础,就有可能脱离实际。因此说,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微观的有效不一定能实现宏观的有效。所以要进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 (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Say’s Law 萨伊法则 (法,1767 -1832 )《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 “一种产品一经创造出来,它马上就会为其他产品提供一个与其自身价值完全相等的市场。 ……因而,单是创造一种产品这件事就会 立即为其他产品打开出路。” 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法则。 (2)充分弹性假说(2)充分弹性假说工资具有充分弹性,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是自动实现均衡的,不存在失业; 价格具有充分弹性,意味着商品市场是能够自动实现均衡的,既不存在生产过剩,也不存在生产不足; 利息具有充分弹性,由于,储蓄是利息的正函数,而投资是利息的负函数,利息具有充分弹性意味着“储蓄必然全部转达化为投资”。 这是萨伊法则的另一种说法。凯恩斯学派的基本观点凯恩斯学派的基本观点(1)刚性工资假说 工会的集体谈判,使工资向下是刚性的; 劳动者关心的是工资的横向比较, 由此,而产生了所谓“货币幻觉”; (2)储蓄不等于投资的分析(2)储蓄不等于投资的分析由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因素作出的不同决策,一般 不会相等;(3)有效需求的分析(3)有效需求的分析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有效需求的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有效投资的不足; 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手持货币而不购买,有效需求不足;本课程的内容设置本课程的内容设置 本课程的关键性总概念是:总需求、总供给、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1、绪论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它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特点和各经济总量极其相互关系。 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讨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如何确定真实GDP和价格水平。 3、总需求曲线的基础——IS—LM模型,从总需求角度探讨国民收入的决定。 4、宏观经济政策,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在基本模型中加入国际贸易,并进一步研究国际贸易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 6、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原因、代价和期间的取舍关系。 7、经济周期理论,探讨一国经济波动的周期性问题。 8、经济增长理论,阐述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说明:⑴ GDP 是一个市场概念。 1、 GDP的概念及说明(2)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2)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接上页接上页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 作为发电与炼钢 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接上页接上页产出=新增价值 产出=收入 产出=支出(3) 仅计算期内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以前产出。(3) 仅计算期内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应计入当年GDP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 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GDP中。 (4)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4)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如:某企业年生产100万产品,只卖掉80万,应计入GDP的是100万。(5)计算的是流量(5)计算的是流量 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存量和流量与时间密不可分。有注明时间才有意义。 有些变量既有存量又有流量,比如储蓄、投资等; 有些变量只有流量而没有存量,比如工资、社会保险等。 流量指某一段时期内数量。如2000年共存款2万元。GDP是一个流量。 需求量和供给量,注入和漏出都属于流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数量。如,在2000年12月30 日存款1 万元;2000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统计出我国大陆人口是12亿8000万,这些数字都属于存量。 (6) GDP是个国土概念(6) GDP是个国土概念 GDP按照国土原则。 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按照国民原则。 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或GNP= 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例如例如 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 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的原因:(1)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2)GDP的数据较易获得。(3) GDP更能反映一国经济的就业潜力。(7)GDP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7)GDP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讨论讨论非生产性市场交易。 生产性非市场交易。2、名义GDP和实际GDP2、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计算的GDP。 关系: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 3、实际GDP和潜在GDP3、实际GDP和潜在GDP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实际发生的国内生产总值。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当生产资源在其正常使用强度下得到充分利用时一国经济能够生产的总产值。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也叫充分就业国内生产总值,意思是说在此产出水平上达到了充分就业。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GDP的核算表 接上页接上页 总支出(E)总需求(AD )总供给(AS)总收入(Y)个人消费支出(C) 国内私人总投资(I) 厂房设备 住宅 存货变动 政府购买(G) 净出口(出口-进口)(X-M)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税 利润 社会保险税 间接税 股息和红利 折旧 未分配利润 接上页接上页 表中的一些基本关系和概念: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 存货视为企业购买自己的产品。 折旧:企业销售收入中用于补偿设备消耗的部分。 间接税:对卖者所征的税,通过加价转嫁给了买者,实际上是间接对买者征税。 表中的一些概念和基本关系:表中的一些概念和基本关系: A.Consumption 消费(C)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 劳务 住宅的房租 B.Gross Investment 总投资(I)B.Gross Investment 总投资(I) (I)构成: 厂房设备 房屋(包括住宅)建设 企业存货的变动量; I接上页接上页 【I】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 )=居民住房投资+企业固定投资。 固定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的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2】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 宏观经济学假定折旧为零,即把投资和净投资看作同一个概念。 举例举例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 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支出法应计入国内总投资的是: A.个人购买小汽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C.Government Expenditure 政府购买(G) C.Government Expenditure 政府购买(G)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称为政府购买。 它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 国债利息支付与其他转移支付。 国债利息与企业贷款利息是不同的, 后者是要素支付,而前者不是。 支付是一种单方向的转移, 不同于政府购买的交换过程。 D.Net Export 净出口(X-M)D.Net Export 净出口(X-M) 一国的出口减进口之差。 2、GDP的核算方法2、GDP的核算方法 ⑴、支出法:即GDP核算表左边的计算方法。GDP=C+I+G+(X-M) ⑵、收入法:即GDP核算表右边的计算方法。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 ⑶、生产法:按部门加总计算增值的方法。 收入法项目收入法项目A. 工资与雇员其他补贴 B.净利息 C. 个人的租金收入 (包括房屋的租金) D.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 E.折旧 F.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G.税前公司利润 股息 未分配利润 公司所得税 H.统计误差的调整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及其关系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及其关系⑴、国内生产净值(NDP):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净产值。NDP = GDP - 折旧 ⑵、国民收入(NI):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参与生产的生产要素所得收入的总和。NI=W工资+r利息+π利润+R租金 NI = NDP - 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 ⑶、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PI = 国民收入 - 公司未分配利润 - 企业利润税 - 社会保险税 + 政府转移支付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收入,即个人收入纳税以后的余额。 DPI = PI – T(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 = 消费 + 储蓄 例题:例题:计算GDP 、NDP、NI、PI与DPI 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GDP =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 NDP =16000-500=15500 NI =15500-2000=13500 PI =13500+500=14000 DPI =14000-(3000-2000)=13000 讨论讨论1、下列情况的变化对GDP核算有何影响? (1)企业为每个职工配备一辆小轿车以及企业为每个职工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们自己购买一辆小轿车。 (2)某人买一辆国产轿车而不是买进口轿车。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支出= C+I 收入 = C+S C+I = C+S 所以I = S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循环:居民、厂商、政府 支出= C+I+G 收入 = C+S+T C+I+G = C+S+T 所以I+G = S+T I=S+(T-G)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居民、厂商、政府、国外 支出= C+I+G+(X- M) 收入= C+S+T+Kr C+I+G+(X- M )=C+S+T+Kr I+G+X=S+T+M+kr I=S+(T-G)+(M +Kr -X) 有关GDP的讨论有关GDP的讨论1.GDP的不足 应加上的:(1)GDP没有衡量一部分产品和服务 GDP的统计核算,必须是经过市场的商品或劳务。 没有统计入内: 家务劳动。 志愿者的社区活动。 B.由估算而统计的: 自己动手修房屋。 农民的生产物。 (2)GDP没有能全面评价人们的真实福利状况(2)GDP没有能全面评价人们的真实福利状况 没有反映社会成本。 没有反映收入结构。 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应减去的应减去的 负福利,如污染和城市的拥挤世界各国的GDP(2010年)世界各国的GDP(2010年)01----美国--------14.624,184 亿美元--人均-47,132 美元(9) ; 02----中国---------5.745,133亿美元--人均-4,283 (95)美元 03----日本--------- 5.390,897 亿美元--人均-42,325 (17)美元; 04----德国---------3.305,898亿美元--人均-40,512 (19)美元 05----法国---------2.555,439亿美元--人均-40,591 (18)美元; 06---英国--------2.258,565 亿美元--人均-36,298 (21)美元 07----意大利---------2.036,687亿美元--人均--33,828 (22)美元 08---巴西---------2.023,528亿美元--人均- 7737 (60)美元 09---加拿大---------1.563,664亿美元--人均-45,888 (11)美元 10---俄罗斯---------1.476,912亿美元--人均--5827美元 11----印度----------1.430,020 亿美元--人均---1,033 (139)美元 12----西班牙----------1.374,779 亿美元--人均-29,875 (25)美元 13----澳大利亚----------1.219,722 亿美元--人均-54,869 (6)美元 14------墨西哥---- 1.004,042 亿美元--人均-9,243 (61)美元 15------韩国--------0.986,256 亿美元--人均-- 20,165 (33)美元 16-------荷兰-----0.770,312 亿美元人均--46,418 (10)美元 17----土耳其----------0.729,051 亿美元--人均-8427 (58)美元 18---印度尼西亚---------0.695,059 亿美元--人均- 2,224 (116)美元 19--瑞士--------0.522,435 亿美元人均-67,074 (4)美元 20----比利时----------0.461,331 亿美元--人均-42,596 (16)美元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接上页接上页 中国2010年GDP总量是397983亿元,按国际汇率计算的GDP已经超过日本名列第二,相当于美国的39.3%。中国2010年人均GDP大约在4283美元,排名全球第95位,2009年是第106位。 中国内地以国际汇率记的人均GDP仍旧相当落后,低于世界平均值,位于所统计的182个国家中的第95位。  香港以国际汇率记的人均GDP与欧盟平均水平持平。 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二是喜是忧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二是喜是忧一方面,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标志着中国世界经济地位的提高,这也是当代世界经济史上自1968年日本超越联邦德国晋级世界第二以来,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这一历史性变化的背后,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多少代中国人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迅猛发展势头的一个自然结果。即便在2000年左右时,中国经济的规模还仅为日本的1/4,其时外界认为中国需要25年才能赶超日本。但中国仅仅用了10年就赶上来了。30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对于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在世界经济排名榜上的每一次跃进,都有着近乎“挟泰山以超北海”的神奇。   另一方面,更应冷静地看到,这个“世界第二”,还是一个成色不足、水平较低的排名成绩。从中日比较角度而言,总量超越并非全面超越,差距和不足依然存在甚至醒目。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人均GDP是3566美元,而日本人均GDP为39573美元,是中国的10倍以上。两国之间富裕程度还有很大差异,同等购买力下,日本人均收入是中国的五倍。中国的产业结构明显落后于日本,即使是同一产品在产业链上的结构和地位与日本也存在着较大差距。此外还有创新研发能力、劳动力综合素质、能耗水平……中国的差距与不足,与其成绩一样也是显而易见的。   接上页接上页从中国自身发展来说,达到GDP总量世界第二这么一个高度,可以说是负重奋进、步履艰辛。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的转型阶段,高速发展过程中依然较多地依靠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发展方式仍未彻底告别粗放,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资源还相当高,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民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老百姓期待“做大蛋糕”,更加关注“分好蛋糕”。日本法政大学王敏教授说:“GDP犹如一本存折。存款的加减本身并无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国民能否安居乐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努力让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对日本是这样,对中国更是这样,而且已经成为决定发展前途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总需求、总产出、消费函数、乘数、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主要教学内容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投资乘数; 本章的教学重点: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本章的教学难点:投资乘数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  接上页接上页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么”、“是多少” 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 “简单”——考察“两部门”、“产品市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追根溯源:Keynesian Law (一)前提 1、短期分析:技术不变 2、价格刚性(price rigidity):价格一经形成,就不易变动。 接上页接上页二)背景(background) 1929~1933年“大萧条” 1、资源闲置 2、AD↑→闲置资源被利用→产量↑、价格不变 (三)Keynesian Law: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衡,达到AD=AS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国民收入 又名: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的意愿支出。 (二)模型 1、列表法 2、公式法:y=c+i 3、图解法 (1)45°线法 (2)储蓄恒等于投资法 均衡国民收入表均衡国民收入表均衡国民收入图均衡国民收入图图解简单国民收入 c+ioy45°线C+iy0oS,iS曲线I总供给y是横轴,无法与纵轴c+i相交。我的每个点都表示y=c+iyY0第二节 消费理论第二节 消费理论组成GDP的排头兵,“三驾马车”的第一驾 一、消费函数 因变量——消费,自变量——DPI、P、生命周期、消费意识、利率、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等等。 (一)一般表达式:c=c(y) 1、y与c正相关 2、APC与MPC (1)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APC=c/y (2)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MPC=∆c/∆y=dc/dy 继续继续(二)线性表达式 1、诠释:c=α+βy α——自发消费,不依存收入变动 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 β—MPC,直线斜率 βy—引致消费,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 2、新解APC与MPC APC=c/y=(α+βy)/y=α/y+β=α/y+MPC (1)APC>MPC (2) α/y→0,所以APC→MPCy消费曲线消费曲线如果消费函数是 线性的,可表达 为AE-NI图中的一 条直线: 备注: 1、A点为自发消费点; 2、D点是负债消费的点, 此时,消费>收入,也即APC>1; 3、E点是收支平衡点,此时,APC=1; 4、F点是消费外尚有储蓄的情况, YCC45°ADEF消费曲线的移动消费曲线的移动a)由β的变化而产生的移动:曲线以A点为轴心旋转; b)由a的变化而产生的移动:曲线上、下平移; 继续继续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的影子 (一)表达式:y=c+s→s=y-c→s=y- α-βy=-α+(1-β)y (二)APS与MPS APS=s/y, MPS=∆s/∆y=ds/dy=(1-β) APS=s/y=[-α+(1-β) y]/y=-α/y+(1-β),所以,APSy, s<0,负父母的债 t2—青壮年期,c0,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储蓄,放债。 t3~∞—老年期,c>y,s<0,他有两件事要做:消费(用青年期的储蓄),讨债。 Y,cott1t2t3cy继续继续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Milton Friedman) 1、 cp=βyp, β为消费倾向 2、 Yp=ΘY+(1- Θ)Y t-1 cp = β ΘY+ β(1- Θ)Y t-1 3、应用: (1)萧条阶段,政府减税,现实收入>恒常收入,现实消费=恒常消费,所以现实MPC<恒常MPC,现实MPS>恒常MPS (2)繁荣阶段,正好相反。 所以,政府税收政策失效。 布什的智囊团也无可奈何 案例 案例案例:我国的储蓄问题 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 年底余额(亿) 总计 2000年 64332.4 2001年 73762.4 2002年 86910.6 2003年 103617.3 2004年 119555.4 2005年 141051 2006年 161587.3 2007年 172534.2 2008年 217885   为了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使大量的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我国央行多次降息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的居民储蓄还是呈不断上升的势头。 接上页接上页问题:   1、解释下列名词:消费函数、储蓄函数   2、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决定一国储蓄率的原因,并简要说明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案例的解答案例的解答一般来说,一国的储蓄率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决定的:   (1)资本市场状况。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居民会把相当大部分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从而降低储蓄率。   (2)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一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就会增加消费比率,从而储蓄水平会较低。   (3)将来收入的保障情况。如果一国居民的将来收入有较强的保障,则储蓄率就会较低,反之较高。   (4)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 案例的解答(续)案例的解答(续)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2)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3)将来收入没有保障。我国居民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将来的收入没有保障,只能靠储蓄积累资金。   (4)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由于总体收入水平低,所以要考虑将来的各种支出,必然要提高储蓄率。 (5)消费习惯使然。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将第一章中的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中的C具体化。 一、两部门模式 二、三部门模式 1、政府征收定量税 2、政府征收比例所得税 三、四部门模式 两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两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建立方程组: 求解此方程组,得: 所以, y=c+i c= α+βy S=i S=-α+(1-β)y y= α+βy+iy= α+i 1- β两部门模式的几何方法两部门模式的几何方法由总支出和总收入决定 Y0之左:Y<C+I, UI (Unintended Inventary)<0, 生产扩大 Y0之右: Y>C+I, UI>0,生产缩减. 由投资和储蓄决定 由投资和储蓄决定I>S,产品供不应 求,存货缩减,价格 上升,增雇工人,Y上 升并使S上升,直到I=S; I<S,供给过多, 产品积压,存货增加, 价格下降,解雇工人, Y下降并导致S下降, 直到I=S;isyc,s,iE三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三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1、政府征收定量税 C= α + β yd, yd=y-t(净税收) t=tX0-tr0 由此:C= α + β (y-t) =( α - β t)+ βy 在现有假定下,与二部门模型比较,消费函数有相同的斜率,而截距不同;由于存在税收,消费曲线下移β t 。 由于: C= α + β (y-t) , 所以:S= - α +(1- β) (y-t) =- α +y- β y+β t-t =-[ α +(1- β )t]+(1- β )y c+i+g=c+s+t t=tX- tr c= α+β(y-t) S=- α+(1-β)(y-t)接上页接上页由此得:i+g=-α+y-t-βy+βt+t 整理,得(1-β)y=α-βt+i+g 所以 y= α+i+g- βt 1- β α+i+g- βtx0+βtr0 = 1- β 几何表达:几何表达:如图:YC,s,i,g,ty eI+giS+tS0St接上页接上页2、政府征收比例所得税: 从而:y=c+i+g=a+ βy- β ty- β t0+ β tx0+i+g, y- β y+ β ty=a+i+g- β tx0+ β tx0, 所以, y=c+i+g c=a+ βyd yd=y-tX+tr tr=tr0 tX=tx0+ty c= α+β(y-tX+tr) = α+β(y-tx0-ty+tr0)y= α+i+g- β tx0+ β tr0 1- β(1-t) 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1、定量税: t↑→(S+t)左上移 →y0↓ 2、比例所得税: t↑→S+t(Y)的斜率↑ →y0↓ Oi+gs+tOi+gs+t(Y)四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四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模型为: y= α+i+g- βtx0+ βtr0+x-m0 1- β+γ 得:y=c+i+g+(x-m) c= α+β(y-tx+tr) x=x0 tr = tr0 tx=tx0+ty m=m0+γy y= α+i+g- βtx0+ βtr0+x0-m0 1- β(1-t)+γ(定量税)四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四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如图: c+i+g+(x-m)45度线O计算:计算:假如:c=50+0.8y i=50 试用y=AE法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消费量和储蓄量。 ②用S=I法验证上述结论。 ③作图验证上述结果。 ④如I=100,均衡的国民收入变化多少? 第四节 乘数理论第四节 乘数理论 一、投资乘数——两部门经济 含义: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Ki=△y/△i 投资量的增加,会引起宏观经济的连锁反应,从而引起比初始投资量更大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这就是乘数原理。推导: 1、投资乘数的直推法推导: 1、投资乘数的直推法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100,意味着收入增加100,形成△y1=△i=100。 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用收入去购买棉布,使收入增加。形成△y2=β×△i 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用他们的收入去购买自行车,使收入增加。形成△y3=β2×△i 4、加总:△y=△y1+△y2+△y3+…△yN=△i+β△i+β2△i+…βn-1△i=△i(1+β+β2+…βn-1)=△i× [1/(1-β)] 所以ki= △y/ △i=一个例一个例假如有β=0.75,即有:C=a+0.75Y 那么,100万元的投资效果的总和为: ΣΔY=100万元+100万元×0.75+100万元×0.752+100万元×0.753… =100万元×1/(1-0.75)=100万元×4 =400万元 推导:2、几何方法推导:2、几何方法I=S的方法: Ki=Δy/Δi=1/1- β该距离为Δi该线段为Δy该角为(1-β )推导: 3、代数法推导: 3、代数法 Δy=Δi+Δc;Δi=Δy-Δc Ki=Δy/Δi=Δy/(Δy-Δc) =(Δy/Δy)/[(Δy/Δy)-(Δc/Δy)] =1/(1-Δc/Δy)=1/(1-MPC) =1/MPS推导:4、导数的解释推导:4、导数的解释i=s;i=-a+(1- β )y; y=(a+i)/(1- β ); Ki=dy/di=1/(1- β )自发消费乘数自发消费乘数 Kc=dy/da=1/(1- β ) 继续继续1、作图说明自发消费乘数。 2、作图理解MPC增大,乘数变动如何。注意注意投资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 作用:双刃剑——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反之亦然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一)基本表达式:y= α+i+g- βt 1- β 将均衡国民收入的公式分别求导,即可分别得出相关的乘数: (二)政府购买乘数Kg=△y/△g=1/(1-β) (三)税收乘数:Kt=△y/△t= -β /(1-β) 可得以下结论:(1)Kt对y的影响为负;(2)(-β)/(1-β)的绝对值小于1/(1-β)的绝对值,所以税收变动对y的影响程度小于g对y的影响.为此,政府需重视政府支出的作用。 y= α+i+g- βtx0+βtr0 1- β 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四)平衡预算乘数:政府同时增税、增支的影响。 △t= △g △y= -β
本文档为【宏观经济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1682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3-01-12
浏览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