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探究—基于教育的视角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探究—基于教育的视角

举报
开通vip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探究—基于教育的视角 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探究 ——基于教育的视角 孔冰清 (苏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本文在回顾了近十年国内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相关研究,基于教育的视角,从认知和学校两大方面总结和凝练国内流动儿童的研究现状、问题以及给予我们的教育启示,试图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探究,以期对日后的延伸性研究做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市适应 流动儿童 教育视角 所谓城市流动儿童是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至16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并且有学习能力的儿童。然而,在城乡二元...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探究—基于教育的视角
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探究 ——基于教育的视角 孔冰清 (苏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本文在回顾了近十年国内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相关研究,基于教育的视角,从认知和学校两大方面总结和凝练国内流动儿童的研究现状、问题以及给予我们的教育启示,试图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探究,以期对日后的延伸性研究做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市适应 流动儿童 教育视角 所谓城市流动儿童是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至16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并且有学习能力的儿童。然而,在城乡二元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影响下,不同于乡村的城市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的排斥与冷漠以及一系列针对性的教育门槛无时无刻不在对这些孩子们造成着巨大的身心创伤。因此,城市的适应问题成了许多研究流动儿童的学者所关注的话题。 从教育的视角,提供给他们优质的教育,不仅是体现教育公平化、全面化、均衡化,还关系着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去认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并思考在教育领域可以做些什么?这不仅对改善当前流动儿童的现状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也是自身的一种成长历练。基于Lysgaard的U型理论[3]从教育的视角把社会适应分为两个方面、五个维度来进行探讨。两个方面是指认知方面、学校方面;五个维度是指自我认知、个体城市认知、教育体制、学校主体的建设以及教师主体的角色转变。 一、认知方面 1、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 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研究主要涉及儿童的歧视归因、自尊发展以及对压力性事件的消极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等。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他们来说,其所属的群体成员身份会增加他们的歧视归因的倾向,也就是说外来人口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动儿童的歧视认知,让他们对自己的户口身份变得更为敏感。因而流动儿童的歧视归因倾向显著地要高于城市儿童[4]。同时较高的歧视归因倾向将会导致流动儿童在人际关系以及学习上频繁出现压力性事件,压力性事件的影响又体现在其自尊水平的降低[6]。但同时有些学者扩展了对自尊认识的理解域,认为自尊在流动儿童应对压力的过程中起到的保护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流动儿童对于压力性事件的消极评价,从而得到了心理的补偿,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7]。 2、流动儿童的城市认知 相对于流动儿童的父辈们,他们对城市的认知迥然不同!主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他们没有对于原来生活的经验,因此缺少父辈们那种对于生活的满足感,相反,当他们来到城市,体会到了那种生活地位的差距时,在心理上产生了更多的歧视归因倾向和剥夺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流动儿童的这种对于城市的认知是多方面的,同时所带来的冲突也是有层次的。 针对流动儿童内卷化关系认同的问题[9],在教育的层面要充分调动流动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与城市儿童共同的完成某一项可以获得成就感的任务或活动,使得他们在获得成就感的喜悦中相互接受彼此。 二、学校方面 1、教育体制探讨 1)社会排斥视角 社会排斥起源于对贫困问题与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站在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上,狭义的社会排斥是指教育主导群体在教育意识和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社会劣势群体的一种边缘化和漠视。它是一种被抛弃、被隔离和被边缘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非短暂性的、局部性的现象[11]。 有些学者把社会排斥进行了相关的分类:制度性排斥、文化排斥以及经济排斥[11]。我们国家,针对社会劣势群体的制度性排斥现象集中表现为户籍制度的排斥,而由户籍制度所衍生出的导致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两个具体的制度是教育财政投入制度以及升学制度。在教育制度的牵制中,户籍制度、教育财政投入制度和升学制度贯穿着流动儿童教育过程的始末,具体来讲就是,户籍制度的排斥从整体上导致了流动儿童的教育起点的不公平,这从制度层面上可以解释流动儿童入学难的实质原因;教育的有关部门在资金的投入方面,更多地关注于那些城市中公立学校的运行与发展,从支付教师的工资以及支持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然而对于打工子弟学校几乎没有任何的支持。这就引发了流动儿童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升学制度导致了流动儿童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在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阶段中因为有了教育部门的一些政策的规定,即中考、高考报考必须具备本地户籍,否则返回原籍。这使得相当一批流动儿童群体束手无策!对他们来说,考家乡的大学并非是他们的那个“梦”,进退两难的困境往往使很大一群流动儿童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从而有了转学或者放弃学业的想法,致使义务教育的无法完成。这是国家的损失、一个民族的损失! 2)义务教育制度视角 以《义务教育法》为基础构建起的我国义务教育体制是以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它以城乡分割、区域封闭为基本特征[12]。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一下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可以得知,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国务院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后两者所谓的“地方”、“分级”,无非是有适龄儿童的户籍所在地的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负责和管理,因此是以户籍为依据的。有研究显示,在国内的九个城市中近20%的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13]。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在现今的义务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流动儿童上学难(尤其是想上流入地的重点中小学难)的实质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 3)重视教育的多重功能 教育的力量一方面可以提高流动儿童积极融入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其接触社会的平台,整合社会公众、政府政策、同伴支持及家庭教育等资源。同时既有效地引导儿童接触社会,又为流动儿童的融入起到了缓冲保护的作用,对其可能基础到的一些身心伤害起到了过滤或修复的作用[14]。基于教育功能的多重性,我们的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可以在如下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多元身份的认同性。在我们今天的多元化社会里,人们在不同的领域、环境和场合担负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即使是在同一场合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在教育领域里更是如此,我们的教育应该秉承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去包容流动儿童由于个体的差异所造成的身份认同的差异,因此在制定有关流动儿童的相关教育政策时应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点;再者,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角度来看教育的多重功能时,我们就要强调教育的一种引导功能,除了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效能外,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次与流动儿童接触的机会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对其人生认识的引导,使之内化形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以便可以应对城市社会中的种种问题。教育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要有明确的引导功能,少一点限制性多一点在宽松体制下的某种制度上的引导;随后是关于教育功能的社会融入和参与功能方面,由于在流动儿童周围被一种完全陌生和迷茫的状态所时刻笼罩着,在这样一所城市中生活和学习难免会在社会融入和社会活动的参与方面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使得流动儿童的社会认知进一步恶化和消极化。因为根据布劳(P.M.Blau)的社会交往理论可知:个体的社会交往总会受到行动者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和特定情境下建构因素的双重制约[15]。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社会认知受主观建构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对于上述的分析,一个能够对培养流动儿童正确的认知观和价值观有显著影响的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很有必要了! 2、学校主体的建设 学校的类型(教育安置方式) 学校不仅是儿童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氛围直接受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此,可以说儿童对学校的评价是反映了他们社会认知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的。目前流动儿童的教育安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借读生身份就读公立学校;二是进入由社会力量创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打工子弟学校[18]。总体上可以说,目前流动儿童入住公里学校的人数要远远地少于打工子弟学校,而何谓打工子弟学校?即那些得不到政府的资金和人员以及制度的支持,在办学的条件上较为简陋,教师的流动性较大,教学机制相当不完善的这么一种学校。试问,有更多地流动儿童在这样的一类学校中如何能保证有效的接受知识,实现人生的成长呢?我们说,相对于城市儿童,教育上的这种不公平待遇对于流动儿童的身心影响是非常之显著的。有相关的研究统计表明,同样是流动儿童的身份,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的积极评价(96人,98%)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73人,70.2%)[16]。究其原因,我想无非在以下几方面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对学校的评价,首先感触最深的应该是学习的环境,这包括校址的地理位置、校园内部的绿化覆盖率以及整洁度等;同时对流动儿童的评价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与教学的条件,甚至相对学习的环境来说,后两者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不同的学校类型对于儿童的心理与认知的影响也是显著的[17]。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校际差异,混合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并且在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各种维度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7]。这样的研究结果足以得出结论:公立学校所实行的正规式教育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影响了流动儿童今后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如果说教育安置方式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的话,那么面对着流动儿童的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家庭经济地位以及来城市的时间等因素),教育安置方式与之又有着怎样的一种联系呢?有相关的研究指出,性别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年龄对社会文化适应方面有着正想的预测作用;良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城市适应也起着正向的预测作用;来城市的时间越长对城市的社会适应也就越好[19]。 在对于上述个体差异因素进行恒定或者不考虑的话,教育安置方式对其个体社会文化和心理适应的影响是显著的,也就是说公立学校更有助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进程化。根据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当群体身份显著时,个体将会把个体的差异最小化并归入群体身份中[20]。也就是说,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身份认知上更容易将自己认为是城市人,属于城市中的一员,因此在各个方面都逐渐地向城市儿童靠近,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的城市适应。因此,社会认同可能在教育安置方式及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水平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3]。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就是希望有关的教育部门多多地关注那些打工子弟学校,多多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困难,在教育体制上,尽量地减少两种类型学校在环境、设施条件以及师资配置上的差距,最大可能的为流动儿童创设一种更加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使他们在心理认知与社会认同方面得到充分地发展。 班级结构——学生的编排 目前在某些公立学校中,部分班级的学生构成是绝大多数的本地城市儿童、少部分的外地入住的流动儿童;而在另外的一些公立学校中却完全由流动儿童学生组成。这两种的编排方式揭示出学校在体现班级的学生构成上的不合理性,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流动儿童的个体-群体身份认同的缺失、自尊发展受到阻碍、伴随着更高的孤独感和一些列的心理问题的出现等。显而易见,这样的一种学生编排的班级结构是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的。因此,在今后制定教育安置方式相关的一系列制度时,要特别地考虑班级的学生编排结构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以及城市适应的影响。 3、教师的角色转变 流动儿童的问题涉及到一个基础教育的问题,当今我国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在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配合流动儿童学习的相关特点,教师的教学方式首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渐渐地对整个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和推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21]:第一,从只是罗列式教学到探究式教学的转变。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的主动认知和探究问题,课堂教学应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从教育探究的角度去思考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的启示,即用探究的理念来指导学习和认知的全过程;探究问题的具体和深入是前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认知是关键。第二,基于合作学习理论框架,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彼此之间的差异存在最大限度的融合[22]。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的活动,它更重要的是一种培养团队意识的活动,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一种链锁式结构,从中发挥着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作用。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我们曾经提到流动儿童的群体意识薄弱,无法恰当地、很顺利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和讨论并且伴随着诸多的适应问题。如果要想解决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就必须从基本的课堂入手。充分施展合作学习的魅力,让流动儿童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中得到学习和生命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上述的探究式,发展为一种合作式的探究问题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运用,不仅在个体主动认知和建构知识来达到社会适应的目的,而且在互动中增加彼此的信任度、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性格得到补充和完善,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第三,从直接教授知识到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转变。第四,教师本身也是一名学习者,更是一名自省者。教育是需要反思的!教师在每天的反思中进行学习、总结经验,从而能力上得到了提升。教师得到提升之后,流动儿童相应的加快了城市社会适应的进程。 笔者以教育的视角,从自我认知、个体城市认知、教育体制、学校主体的建设以及教师主体的角色转变等五个维度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进行了探究。并结合相关的研究与理论的架构提出了自己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笔者认为,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1、从积极地方面来看待流动儿童的适应情况,现有的研究很少从公立学校中那些适应状况良好的流动儿童出发,探讨他们对于城市适应的成功经验以及所能给予那些还没适应的流动儿童以什么样的帮助和启示。2、现有的研究缺乏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对比研究和分析,这方面的探索有利于促进教育的相对公平化以及指导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工作。3、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该如何加以解决。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够细致,涉及的心理层面不很齐全。有待进一步地探讨! 参考文献: [24] 段成荣 杨舸. 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J]. 人口学刊,2008,6:23-31 [2] 刘杨 方晓义 张燿方 蔡蓉 吴杨.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研究 [J]. 应用心理学 2008,14:77-83 [3] WAED C. The U-curve on tria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98,22:227-291 [4] 刘霞 申继亮. 流动儿童的歧视归因倾向及其对情感的影响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 8:599-604 [6] 申继亮 王兴华. 流动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J]. 教育探究 2006,2:27-31 [7]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自尊及其稳定性和保护作用的研究 [J]. 华东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2:64-70 [9] 白文飞 徐玲.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3:18-26 [10] 石长慧. 我是谁?:流动少年的多元身份认同 [J]. 青年研究,2010,1:25-41 [11] 冯帮. 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 [J]. 江西教育科研,2007,9: 97-100 [12] 李玉雪.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透视 [J]. 政府法制,2006,(8) [13] 范亮.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J]. 今日教育,2005,21: 32-35 [14] 崔丽娟 丁沁南 程亮.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特点、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 [J]. 思想理论教育,2009,16:25-29 [15] 彼得.布劳. 不平等与异质性 [M]. 王春光、谢圣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94-395页 [16] 雷有光. 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 [J]. 教育科学研究,2004,6:27-31 [17] 李小青 邹泓 王瑞敏 窦东徽. 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J]. 心理科学 2008,31:909-913 [18] 蒋国河 阎广芬.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76-83 [19] 袁晓娇 方晓义 刘杨 李芷若. 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5-32 [20] Tajfe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European Monographs in Social Psychology [M]. London: Academic Press,1978: Page 14 [23] 袁晓娇 方晓义 刘杨 蔺秀云 邓林园.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J]. 教育研究,2010,3:37-45 [21] 王娟.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刍议 [J]. 教育教学论坛,2010,5: 23 [22] 杜舜卿. 有效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中学教学工作 [J].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11:63 Adapt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to explore in the city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ast decade to adapt to migrant children in domestic liquidity related research, based on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and school and concise summary of the two major aspects of the domestic liquidity situation of children, education issues and give us inspiration to try for now .Some research results to explore problem-solving style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tension of the future to do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adapt to city migrant children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1
本文档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探究—基于教育的视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660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1-10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