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死亡、此在与存在死亡、此在与存在——论死亡问题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意义

死亡、此在与存在死亡、此在与存在——论死亡问题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意义

举报
开通vip

死亡、此在与存在死亡、此在与存在——论死亡问题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意义死亡、此在与存在 ——论死亡问题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意义 毛兴贵 [摘要]死亡问题保证了此在生存论分析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作为解答存在论问题基础的此在的阐释的源始性,是基础存在论的重要环节。死亡使此在摆脱异化状态获得向死的自由。死亡通过畏这种基本的现身情态开展出此在的生存,从而借此在之领会而对存在的意义问题发生作用。 [关键词]死亡;源始性;向死存在;畏 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是人类难逃的宿命,充分显示出人这根苇草的有限性和脆弱性。然而恰恰由于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帕斯卡尔语),托尔斯泰才说道:“如果一个人...

死亡、此在与存在死亡、此在与存在——论死亡问题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意义
死亡、此在与存在 ——论死亡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意义 毛兴贵 [摘要]死亡问题保证了此在生存论分析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作为解答存在论问题基础的此在的阐释的源始性,是基础存在论的重要环节。死亡使此在摆脱异化状态获得向死的自由。死亡通过畏这种基本的现身情态开展出此在的生存,从而借此在之领会而对存在的意义问题发生作用。 [关键词]死亡;源始性;向死存在;畏 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是人类难逃的宿命,充分显示出人这根苇草的有限性和脆弱性。然而恰恰由于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帕斯卡尔语),托尔斯泰才说道:“如果一个人学会了思考,不管他思考的是什么,他总会想到他自己的死亡,一切哲学家也都是这样。”[l]143海德格尔像哲学史上的很多哲学家一样对死亡问题极为关注,并从自己哲学本旨出发,把死亡问题也纳入到自己的哲学之中,花了大量的笔墨对死亡问题作了深入而与众不同的分析。桑塔亚纳对此如此评论道:“就生与死之间的辩证的或理念的(不是生物学的)关系而言,海德格尔的论述是无与伦比的。”[2]547本文拟阐述死亡问题在海德格尔的整个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死亡问题的切入 如果说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是要追问一般存在意义的话,那么在其前期思想中,此在作为存在的澄明之所,一切此在的生存论阐释都是为展露存在的意义服务的,即通过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向此在逼问存在的意义。他称这种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为基础存在论,并把它作为其他一切存在论的基础(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言”中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误解的不好的词[3]449)。而“追问存在问题无它,只不过是对此在本身所包含的存在倾向刨根问底,对先于存在论的存在领会刨根问底罢了”[4]18。由此足见存在之领会和生存论分析的重要性。在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中,海德格尔曾以先行掌握的方式把生存规定为此在的本质,把存在的领会视为此在的存在,并借操心这一现象得以洞见生存的具体状况,即先行、实际性和沉沦。但是由于此在本质上是一种去存在的可能性,而死亡则是包含于这种可能性之中的,它作为一种生存现象,对此在的存在之领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前此的生存论分析并未把死亡收入眼帘,因此在完成了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后把死亡纳入生存论分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海德格尔切入死亡问题的论述本身就显示出了死亡分析在其哲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关于生存论分析的源始性问题。海德格尔对生存论分析的源始性有着严格要求,这与他“面对事实本身”的现象学方法是一致的,他要求在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不允许把任何随意的存在观念纯凭虚构和教条地安到这种存在者头上来,无论这些观念是多么‘不言而喻’;同时也不允许未经存在论考察就把用这种观念先行描绘出的‘范畴’强加于此在”[4]19-20。海德格尔把存在论探索视为解释的一种可能方式,由此,此在的生存论也就成了一种诠释学。“在生存论上,解释植根于领会”,“是把领会中所筹划的可能性整理出来”[4]269。也就是说解释都是有所领会的解释,海德格尔把“先行具有”、“先行识见”和“先行掌握”这些解释的前提的整体性称为“诠释学处境”,这种诠释学处境使得基础存在论分析所要求的源始性得以保障,然而前此的分析并不是从这种诠释学处境中生长出来的,因而不能声称具有源始性,那么源始性如何得到保障呢?“此在之存在的阐释,作为解答存在论基本问题的基础,若应成为源始的,就必须首要地把此在之在所可能具有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生存上带到明处”[4]173。也就是说,阐释的源始性依赖于本真性与整体性。然而本真性与源始性如何得到保障呢? 其次,关于此在之存在的本真性问题。海德格尔在准备性的此在分析之初就已经明确了存在有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两种样式。就此在之在而言,本真状态指此在从自己的可能性方面去领会和筹划自己的存在样式;而非本真状态指存在从周围世界和常人方面去领会和筹划自己的存在样式。由于此在作为在世之在,其本质建构被揭示为操心,即“先行于自身的-已经在……中的-作为寓于……的存在”,所以此在首先与通常总是已经消散于世界和常人,在与存在者和其他的此在打交道中存在。“在先有之中曾经一直有的只是此在的非本真存在和不完整的此在的存在。此在之存在的阐释,作为解答存在论基本问题的基础,若应成为源始的就必须首要地把此在之在所可能具有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生存上带到明处”[4]269。前此的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只是从此在的日常状态入手揭示了日常此在的结构与状态,最多也只是借畏的分析展示了本真状态的可能性,本真性还没有得到确保。 第三,关于此在的能整体存在即整体性问题。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要求从整体上穷尽此在的各种可能性。操心虽然被把捉为此在结构整体的整体性,但由于此在总是在生与死之间存在,此在之在既是生存,又向来尚不是某种东西,正是这种尚不是的东西作为“亏欠”(Ausstand)规定着此在的整体性。所以在阐释之初并没有把此在作为整体收入眼帘。此在的整体性问题一方面使此在存在论阐释的源始性得以可能;另一方面,它“既是一个追问某种可能的能整体存在的生存上的问题,又是一个追问‘终结’与‘整体性’存在的生存论上的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一项任务,即积极地分析某种前此一直悬置未定的生存现象”[4]273 通过以上问题的揭示,海德格尔要在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借死亡分析解决的问题已经明确。 二、生存论的死亡概念及其对此在本真性与整体性的确证 海德格尔死亡分析的最大特点即在于这种分析是生存论上的(existenzial)而不是生存状态上的(ex-istenziell)。正如施皮格伯格所说:“海德格尔感兴趣的并不是死亡这种现象,而是死亡这一事件在‘完成’人的实存(Existenz)上所起的作用。”[2]547通过这种分析,他使自己与心理学和人类学相区别,又与存在主义划清了界线。 死亡分析奠基于前此的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之中,尤其是奠基于操心之中。操心作为此在的本质建构已经被展示为三个环节:“领先筹划着自身的”即先行,“已经在……中的”即被抛状态,“已经寓于……的”即沉沦。由于死亡是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的可能性,因此海德格尔根据此在的本质即在于它的去存在(Zu-Sein),又把人的存在视为向死存在(Sein zum Tode)或向终结存在(Sein zum Ende)。根据操心的结构,人总是先行领会着这种他一生下来就会被抛入其中的死亡,从而领会着这种向死存在,而这种此在之领会首先与通常都是在沉沦之中、在此在的平均日常状态之中进行的。海德格尔的分析正是从这一“过去和现在都在对此在的解说中一再被跳过”的平均日常状态入手。因为“凡在存在者层次上以平均日常状态的方式存在的东西,在存在论上都满可以在一些适切的结构中被把捉到,而这些结构同此在的本真存在的种种存在论规定在结构上并无分别”[4]52。 1.日常的向死存在或非本真的向死存在闲言。日常中的此在对向死存在的领会的特点在于以种种方式闪避死亡这种可能性。此在首先是作为常人存在,它总是在通过闲言道出的公众讲法中组建自身,因此“闲言就必定会公开出日常此在以何种方式向自己解释其向死存在”[4]52。在闲言中,此在总是把死亡领会为摆在公众眼前的死亡事件,因此在此在的经验中,尽管死亡是确知而确定的,但它总是别人的死亡,总是被经验为现成的,从而掩盖了死亡的向我属性,把自己与死亡隔离开来。 心理习惯。由于作为常人的此在在它的经验中经历了许多被视为公众事件的死亡,而这些死亡都与自己没有干系;在此在的生命历程中也出现过多次自身面临死亡的可能性。因此随时随地此在都可能因为某种不确定的原因而终结。也恰恰因为此在认为自己在以前那些无数的可能性面前都平安无事地过来了,自己一直都活着而没有死去,因此也就轻易地也是无根据地相信自己能够像过去一样顺利地越过那种可能性。正因为如此,马克•吐温在75岁高龄时仍然说他不怕死,因为在他一生中有许多灾难曾经使他胆战心惊,可后来这些灾难都没有变成现实川8,。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人皆面临死亡,不过既然我们不知何时会死,也就这样活下去了,仿佛死亡根本不会到来一样。作为有生之物,我们本不相信死,尽管死对于我们来说是千真万确的事。”[6]153 操持与操劳。正是出于上述这样一种对待死亡的日常观念,此在持续不断地操劳于他所寓于其中的世界而沉沦于日常生活,从而不去想象死亡,以此获得一种“对死亡的持续的安定”。这样,死亡就进一步地被遮蔽了。所以海德格尔说,在日常的向死存在那里,“理所当然的事就是对人总有一死这件‘事实’漠然处之。这种‘优越的’、淡漠的教养使此在异化于其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能在”[4]292。 2.作为终结的死亡海德格尔把一般的有生命的东西的结束称之为完结(verender),把此在在其存在中走向死亡的存在方式称之为死亡(sterben),而把这两种现象之间的现象称之为亡故(Ableben)。此在并不是简单地完结与亡故,死亡后的此在虽然不再在此,但它却以另外一种方式来照面,即还作为现成存在物来照面。尽管如此,死亡毕竟意味着此在不再在世。照维特根斯坦的话说:“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我们不会活着体验死亡。”[7]91然而此在究竟能否作为整体存在呢?这里似乎出现了一种两难境地。因为,“只要我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想象事情,我就还没有达到我的整体性;反过来,当我达到我的整体性时,已经没有了借以经验那种整体性的立场了。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当我还活着的时候,我之所是在原则上还没有结束,因此我还不知道‘这就是我的一生’是什么意思,除非我把自己的死亡作为对他人照面并由他人阐释的事件来解释。但这样一来,我又放弃从自己的立场来看待我的死亡了”[8]197。这样说来,此在的能整体存在还是一个问题。 3.生存论上的死亡概念及此在之在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之可能平均领会的死亡观念揭示了此在非本真的向死存在,使此在的整体性陷入两难境地。要摆脱此在作为常人沉沦于世的异化状态而获得本真的生存,摆脱此在整体性的两难境地而在此在的整体中获得整体性,我们就必须抛弃把死亡领会为现成在手的公众事件的观念而获取一种生存论存在论上的死亡概念。为此海德格尔这样界定死亡:“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4]290这样,海德格尔就转换了问题的视角:重要的不是作为终结的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对此在之在的组建作用,也就是此在如何作为向死存在而存在。此在向来就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这种作为集中表现为存在之领会和筹划。正是对这种被抛入其中的向死存在的不同领会和筹划造就了此在生存的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之别和整体性与非整体性之别。对日常此在的死亡分析虽未能获得此在生存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但却从禁阻方面对此作了标画。而生存论上的死亡概念既已获得,本真地、整体地向终结存在应能对之有所作为的那个东西也就随之确定下来了。 先行作为此在本质建构即操心的一个环节,对本真地、整体地向死存在具有基础性作用。海德格尔如下两段论述集中地体现了先行的这种重要性: “先行于自身的存在就是向最本己的能在的存在。在这种存在中,就有为本真的各种生存的可能性所需要的自由存在之可能性的生存论条件。”[4]292 “向死存在,就是先行到这样一种存在者的能在中去: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就是先行本身。在先行着把这种能在揭露出来之际,此在就为它本身而向着它的最极端的可能性开展着自身。把自身筹划到最本己的能在上去,这就是说:能够在如此揭露出来的存在者的存在中领会自己本身:生存。先行表明自身就是对最本己的、最极端的能在进行领会的可能性,换言之,就是本真的生存的可能性。”[4]297 这两段看似晦涩的话至少包含了以下凡层意思。第一,先行作为操心的一个环节,它首先是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作为能在的此在总是以种种方式领会与筹划着自己的可能性,即在自己的存在中先行于自身,同时也在它的种种可能性中开展自身。第二,此在的存在在本质上就是此在之领会,而先行具有、先行识见、先行掌握共同组成的诠释学处境构成了领会的前提。不管此在是本真的还是非本真的存在,都有赖于先行,所以先行既是“领会的可能性”,又是“本真的生存的可能性”,没有先行,领会与本真生存以及此在整体性都不再可能。第三,向死存在要求此在先行领会自己的死亡,即让死亡在自己的生命中提前照面(当然不是要把死亡作为现成在手之物来把握,因为这样一来此在恰恰就不再在此了)。第四,对死亡的先行识见与先行把握有利于此在领会自己的存在即生存(这一点将在下文详述)。 正是由于先行有这样的作用,死亡的本己性、无所关联性、不可逾越性、确知而不确定性才得以进入此在之领会,使此在个别化,从常人与世界中抽身出来,从它自己出发,主动承担起自己最本己的存在,从而使此在之生存摆脱异化与沉沦,获得本真性。“先行到无可逾越的可能性中去,把一切排列到这种可能性之前的诸种可能性也一起开展出来,所以在这种先行中就有在生存上先行拿取整个此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就有作为整个能在来存在的可能性”[4]297。也就是说,此在可以作为整体而存在。与此同时,此在“为自己的死而先行着成为自由的,这就把此在从丧失在偶然拥挤着各种可能性的情况中解放出来,其情形是这样:这使此在可能本真地领会与选择排列在那无可逾越的可能性之前的诸种实际的可能性”[4]223。这样一来,此在就获得了向死的自由。 三、死亡与存在 海德格尔把死亡视为生存现象而把它纳入此在之生存论分析。他在后来写的“《什么是形而上学?》导言”中这样说道:“因为生存问题任何时候都只是服务于那个唯一的思想问题,即那个首先要展开的关于作为一切形而上学的隐蔽根据的存在之真理问题。”[3]443由此海德格尔透露出其生存论分析的本旨。死亡分析无疑也是服务于这一本旨的。海德格尔本打算要回答一般存在的意义问题,但在《存在与时间》这部未竟之作中,他实际上只回答了此在的存在的意义问题。事实上,死亡问题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此在之意义的追问中,也表现在对一般存在的意义的追问之中。 死亡与此在的存在。海德格尔为什么对死亡这一生存现象如此关注呢?这与其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分不开的。在《存在与时间》的已完成部分,核心问题实际上是此在之存在的意义问题。而此在的存在即是生存,此在的不再存在就是死亡。表面看来似乎人首先生存着,到一定的时间才死去,生存是死亡的否定,死亡则是生存的结束,除此以外两者就没有瓜葛。然而海德格尔这是把死亡视为此在的一种生存论上的可能性。一方面,生存即是死亡的开始,“刚一降生,人就老得足以死去”[4]301-302。另一方面,对死亡的先行领会以及把死亡视为随时随地都可能来照面的生存现象这种方式恰恰通过畏这种基本的现身情态使此在个别化,从而向此在明晰地敞开出自己的生存,即存在。所以在海德格尔那里,与其说“不知生,焉知死”,不如说“不知死,焉知生”。生蕴藏着死,死揭示着生。“如果操心作为此在的基本建构与死亡作为这一存在者的最极端的可能性联系起来,那么,我们自己向来所是的那一存在者的可能的整体存在问题就有道理可言了”[4]297。此在的存在就是操心,所以海德格尔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说,只有把死亡同此在存在之意义问题相联系,这一问题才可以得以解决。也正是因为如此,它在得出了操心这一此在之意义之后仍然需要花大量的笔墨来阐释死亡问题。 死亡与一般存在者的存在。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并没有明确透露死亡问题与一般存在之意义问题的相关性。但在关于畏的分析中,这种关系已经初见端倪。“没有对象的忧虑(又译作畏——引者注),有一种非对象的对象:虚无。……在死亡中,虚无是可以被想到的。在死亡中刺激海德格尔的东西,正是它找到这种能想象虚无的可能性”[9]75。也就是说,海德格尔对死亡的分析就其直接目的而言,乃是要展示出虚无。死亡是什么呢?它并不“是”什么,不是一种存在者,毋宁说它什么都不是,而是虚无(das Nichts)。在各种生存现象中,唯有死亡不可以以存在者的方式被把握,同时它又意味着其他各种生存现象的终结。所以,畏,作为没有具体对象的现身情态,实际上就是面对虚无而畏,面对死亡而畏,畏但又不知畏之所畏者为何。但如果没有死亡,也就没有了这种畏。“在畏中,此在就现身在它的生存之可能的不可能状态的无之前。畏是为如此确定的存在者之能在而畏,而且就这样开展出最极端的可能性来。……向死存在本质上就是畏”[4]305。此在的存在就是面向死亡存在,也就是面向虚无存在,但这种虚无只有在畏中才照面出来。然而这一切又如何服务于存在之意义的问题呢?海德格尔在1929年题为《什么是形而上学?》的教授就职讲座中对此作了回答。 在这篇文章中,海德格尔提出了一种展开存在之真理的途径,即通过虚无来揭示存在。“无乃是对存在者之全体的否定,是绝对不存在者”[3]124。所以它不可能用逻辑的方式得以通达。同时由于此在在平均的日常生活中总是操劳于各种存在者,消散于世界之中,因而也就遮蔽了作为不存在者的无,或者说遗忘了无,正如遗忘了存在。但是人在一种现身情态中可以通达无,这种现身情态即畏。“畏启示无。……畏使存在者整体脱落了”[3]129。在畏中,此在就从各种存在者及存在者全体中抽身出来,无所操劳。“在畏之无的明亮黑夜里,才产生了存在者之为这样一个存在者的源始的敞开状态(Offenheit),原来是: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源始的不化着的无的本质就在于:它首先把此之在带到存在者之为这样一个存在者面前”[3]132。正是在由畏敞开的无面前,存在者之为存在者才成为可能,而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在于存在,正因为存在者不是无,才存在。作为什么都不是的虚无一团漆黑,然而正是在这一团漆黑的澄明之中,存在者才作为不是无的存在者明敞开来。在1949年为《论根据的本质》第三版写的序言中,海德格尔直接说道:“无是对存在者的不,因而是从存在者方面被经验的存在。”[3]142所以存在之“真理’夕就这样通过畏而展示出来。这样,死亡与存在之“真理”的关系就明确了。 苏格拉底一句“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l0]12-13道破了死亡问题在哲学和哲人的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这句话对海德格尔及其哲学无疑是适用的。在海德格尔那里,死亡并非在时间之流中某个等着人到来的时间点,而是寓于人的整个生存之中的不确定的可能性,它是生存论存在论意义上的。它使人得以摆脱日常生活的无根基状态,从常人和世界中抽身出来,面对自己本身,从而获得生存的本真性与整体性(这实际上是海德格尔为现代西方社会开出的一剂药方)。它把存在揭示出来,并使此在获得源始的时间,从而提供了阐释存在之意义的视域。海德格尔对死亡的分析在哲学史上无疑是新颖的、反传统的,这种分析整个也都是为其哲学的根本问题即存在之意义问题服务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l]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海德格尔.路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艾温•辛格.我们的迷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贝克勒.向死而生[M]北京:三联书店,1995 [7]麦基思想家[M]北京:三联书店,1987 [8]Charles B Guignon The Gllllbridge Colllpanion to HEIDGGER,Edited[M].G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9]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7 [l0]柏拉图.斐多[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毛兴贵(1978-),男,四川成都人,西南大学哲学系教师。
本文档为【死亡、此在与存在死亡、此在与存在——论死亡问题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9324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1-10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