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

举报
开通vip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一、单选 小炒 1.公共政策是( A .政府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 B.惩罚性 )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倾斜性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 C .拉斯韦尔 ) 最早提出的。 5. ( C .政府主体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伙伴 )。 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
一、单选 小炒 1.公共政策是( A .政府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 B.惩罚性 )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倾斜性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 C .拉斯韦尔 ) 最早提出的。 5. ( C .政府主体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伙伴 )。 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A. 权 力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个人负责制 )两种具体形式。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 D.外 脑 ) 。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 立法、司法、( C.行政 )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1. 在政策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 D.排斥 )。 12.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C.共 识 )。 13. 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C. 正常状态 )的失效。 14. ( B. 史密斯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15.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C.浴盆模型 )。 16.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 A.四 )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 17. 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内化 )。 18.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C.价 值 ) 判断。 19.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B.理性因素 )和超理性因素 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20.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A. 效果 ) 所做的判断。 21. 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 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22. 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强调( A. “公事公办”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23. 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灵感思维 )。 24.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 25.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A.贝塔朗菲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26.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B.兰德公司 )提出并使用的。 27.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社会组织层级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型政策理念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公共决策。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公共利益是公众共享的资源和条件。 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社会组织扁平化政策信息公开化民主参与大众化社会主体知识化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扶植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民主观念公平优位观念创新超前观念人本观念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多者博弈决策体制民主参与决策体制网络化决策体制 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教育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信息化民主化高效化科学化 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公共性管理性 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完全公共政策案例未来公共政策案例实时公共政策案例 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管制性公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 。 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的法有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各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 的方向到达目的地;?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3)重点关心两类因果问题。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词。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主人与再输入过程。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责任制、拟定政策方案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15. 公共政策评价:是指论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6. 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善的评价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7.非正式评价: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8. 完全理性思维: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9.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更改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0.渐进思维: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21.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 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 22.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 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23.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24.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部门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25. 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26.系统方法: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千丝万缕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7.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28.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29.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 30.扁平式组织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散、公共决策体制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 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46.智囊系统的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47.决断系统的职责:?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方案。 48.监控系统的职责:?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 际;?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 四 、简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合法性。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规制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者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 5、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即非政府公共组织,我们把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统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因在管理中的地位不同,这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也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在我国还是从属关系。只不过从属关系并不构成两者关系的全部内容)。实际上,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 6、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政策主体能力是各政策主体的能力与整个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的综合体。(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答:提升政策主体的能力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政策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影响着公共管理的进程。最关键、最核心的是政府能力的提高。具体有:(1)从实践来看,公 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公共政策主体在现实社会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引导公众观念和行为、调控各种利益、公平分配社会资源。但从实践来看,由于受与政策相关的利益、素质和信息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主体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明显存在能力不足或不佳。(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普及等因素的影响,公众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公共政策主体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引导公众观念行为、调控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和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需求。(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能否应对“入世”新环境的挑战直接决定了公共政策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到公共管理进程,要求公共政策主体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观念,对市场经济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以迎接入世的挑战。同时,经济全球化过程充满矛盾和问题,客观上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知识经济的发展,既为建立灵活、高效、透明的政府以及其他公共政策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可能,又对公共政策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要求。 8、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一)公共政策主体转变政策理念。政策理念包括:(1)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而不是对立者;(2)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应是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支持、鼓励准政策主体的发展;(4)要具有前瞻性,注重“预防”而非“治疗”,掌握政策主动权。(二)改善和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1)提倡公共道德,强调公共责任,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2)加强公共政策程序化、公开化的法制建设;(3)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9、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是否及时得到准确而有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是进行有效公共决策活动的必要前提。?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决断系统是由拥有公共决策权力的领导者集体所组织的中枢机构,是公共政策活动的组织者,领导政策的全过,是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对政策过程的监控,既有助于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也有助于政策方案的贯彻实施与评估,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力保障。这四个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10、简述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历史上出现的公共决策体制类型。 11、简述信息系统的职责。答: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包括: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所馈。12、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现代政府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政策。在各个国家中,政府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1)西方国家中央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西方国家的政府主要采取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两种形式,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 中,中央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一样。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中,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的政策都直接出自总统之手。实行议会制的国家,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掌握了巨大权力,特别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但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如总统制下的政府首脑的地位突出。(2)西方国家的地位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的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中享有很大的权力。在立法权上,美国采取二元结构。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英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英国的中央政府拥有着全国的立法、行政、军事、财政等决策权力,各郡、区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中央政府,国会以法律规定各地方政府的权力。13、试论述中国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现代政府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政策。在各个国家中,政府的政策数量很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我国中央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我国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结构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它一方面要为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所辖地域内的事务进行决策,因而在地方一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活动中拥有相当的实14、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答: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 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只有英、美等国家实行两党制。西方国家的政党执掌政权,是通过选举争夺议会多数席位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方式来实现的。西方国家政党活动的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党的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人和议会党团手中。党的地方组织大多只参与组织选举活动,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活动。经过选举上台成为执政党之后,党的领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再以党的名义活动15、试论述我国政党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答: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中的人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为了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党还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统一、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次。党的地方各级组织是与各级地方国家机构基本配套设置的,它们大致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各级党委。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中,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同共产党合作,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参政党,它们以参与者的地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试论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答: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 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17、试论述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公共政策的影响。答:结合中国的实际,可将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划分如下:职业团体;群众团体;工作团体。我国的群众团体,除了要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党和国家的政策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获取他们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党和政府在制定有关的政策时,总要征求有关群众组织的意见。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由于传统的全能政治的影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育是不太成熟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各种利益团体也将进一步形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将对公共政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19.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20.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效益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21.追踪决策具有哪些特征,答:回溯分析。一般决策是在分析当时条件与预测未来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选优。而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回溯分析开始,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之上。非零起点。一般决策是 以零为起点的。而追踪决策所面临的对象和条件已经不是处于初始状态,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非零起点。双重优化。一般决策的优选是从几个并列的方案中一次选优即可。而追踪决策的方案选优,必须具有双重优化的特点。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在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于追踪决策的影响更为强烈。因为,追踪决策是在已经实施而又要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改变原有决策时,各方面人员的心理变化。所以,当改变原决策,进行追踪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决策对象的内部和外部人员的各种利害关系?1979年,国内对办特区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特区建设面临重重障碍。即失效的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目标实现的可靠性较差。?90年代特区建设飞速发展,发挥了任何其他地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证明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是相当成功的。这是第二阶段,偶然失效,政策功能的设计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1998年以来,特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发展活力逐步下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沿用了2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显然急需改进。这是第三阶段,耗损失效,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重新制定新政策。这种政策失效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模型也称为“浴盆模型” 23. 简述史密斯模型。 答: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都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史密斯模型与以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他三个因素。人们习惯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想化 政策的制定上,似乎政策执行是简单地照章办事,不太注意目标群体,更少考虑到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初中证明,执行机构、电影票群体和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对政策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4. 简述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 答: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服从是接受政策的最低层次反应。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中间层次。内化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 25.简述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 答: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是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个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 26. 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人口因素;自然资源因素;生态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人口因素;?自然资源因素;?生态因素;?心理因素。 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多样性;?动态性;?交叉性;?突发性。 28.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来看,我国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哪些类型,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有哪几种态度, 答:(1)抵触型。政策执行者采取多种手段拒绝执行政策,其招术大致有硬 顶与软拖两种,后一种更为常见,其结果是政策执行落空。(2)僵化型。政策执行者对政策内容不加分析,盲目机械照搬,搞不清楚政策的实施范围和对象,因执行方法过于简单同样使政策不落实。(3)滞后型。政策执行者因观念、思想上的落伍,在一项政策执行中犹豫不决,从而使政策落不到实处。(4)折扣型。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执行,“政策不到位”。(5)结构型。因政策执行机关与各部门之间,以及执行人员在分工合作中发生误会、矛盾及不协调而导致政策执行失败或中断现象。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实际中有三种态度: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传,执行中“上下一般粗”;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公共政策主人可检验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公共政策主人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公共政策评价监督着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30.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概括起来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哪些因素:答: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因素:?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政府外部动力。?政府内部动力。?技术手段的完备。 31. 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的区别:答:?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 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32. 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2)绩效。即依据具体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绩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3)效率。即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4)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共政策的类型不一样,所反映的公平性的角度与观点也不一样。(6)适当性。即公共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具体地说,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否是社会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8)社会发展总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向,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举例说明简单矩阵思维法在使用简单矩阵法时,决策者要做的是挑拣出那些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满足的几个至关重要的性能。没有这些性能,这个决策将会失去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如政府针对市民养狗要进行决策,基本上可以有如下三中选择:1)严格禁养,2)有条件的养狗,3)任意养狗。那么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究竟采取那种政策,在决策过程中便可以采用简单矩阵思维法: ? 社会安全卫生问题 文化论理需求 严格禁养 ? 有条件的养狗 ? ? 任意养狗 ?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严格禁养,满要对“文化伦理需求”支付高昂成本,因为社会上有很多人确实需要宠物狗慰藉心灵,而且有很多人已经和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旦严格禁养,“打狗”过程将要受到很多抵触,成本高昂。如果任意养狗,也就是政府对养狗不介入,任其发展,那么将对社会安全和环境卫生产生严重影响,同样要支付高昂成本。狗咬人的事件,遛狗过程产生的垃圾等等,都是政府需要考虑的成本范畴。有条件的养狗,对于社会安全和卫生问题和社会伦理需求问题,都可以较好的解决,只要这个“条件”设计恰当,而且执行有效,那么就将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所以我们只需要通过一轮矩阵的筛选就可以得出结论,而现实中很多政府觉得中,需要重复几次的矩阵思维法判断筛选,才能够最终得出决策的结果来。 1 无为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其实是一种有为。 2 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时,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3 这里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 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至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 基本方案有: (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 (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 (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并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 (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 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39.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内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可行性。 40.系统分析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1 系统分析首先把所研究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看 2 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3 系统分析积极大胆地将现代应用数学引入公共政策决策领 4 系统分析绝不忽视非计量因素,反而往往把它作为“难点”待。 5 系统分析在给定系统的想与现实、计划与实施之间建立一 41.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通常包含 1 政策性指标; 2 技术性指标; 3 经济性指标; 4 5 资源性指标; 6 时间性指标。 系统分析 1 系统研究; 2 系统设计; 3 系统量化; 4 系统评 43.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 1 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 2 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 3 在决策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超理性因素的问题; 4 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 偏好 和实际价值( 效用、 之间加以权衡的问题; 5 解决问题时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平 6 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的机构去贯彻执行其政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还应看到,公共政策系统是动态的,系统的未来状态部分取决于过去状态;观察目前的行为和结果,是为了进行目前和未来的调节。因此,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如应明确研究的目标和价值准则,提出众多的可行方案或替代方案,一般了解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有应急的计划等等,以供决策时参考。这些 作业内容都需要由系统分析工作来完成。因此,系统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在公共政策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应明确问题和目标,并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再由政策主体通过政策分析选用一个满意的或最佳的方案。 目前来看,系统分析已在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应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以在宏观的国家整体系统分析、部门系统分析、地区系统分析、企业的系统分析和单项工程的系统分析等五个层次的公共政策中应用系统分析。 简述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通过公共 2 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知经济的发展有赖 46.简述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 1 知与信息化; 2 民主化; 3 科学化; 4 高效 47.论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1 人本观念; 2 公平优位观念; 3 科学化观 4 民主化观念; 5 法制化观念; 6 创新超前观念。 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以中间 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义。 1 引入案例分析,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 2 引入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 3 引入案例分析,有助于促进MPA教育质量的提高。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 1 弄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 2 选准公共政策案例 3 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你如何燃油税的迟迟未出台,开征燃油税是为一般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路“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其长期目标是,从根本上减轻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理顺税费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燃油税政策迟迟不能出台的主要原因在于:油价居高和波动,导致燃油税实施条 件的不确定。 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联系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53.为什么说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 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 包括客 ; 2 公共机构的特性。 公共机构的特性 1 公共机构有存在的必要性; 2 公共机构有维护公共利 3 公共机构产出的独特性。 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现实挑战 1 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 2 公共 3 公共政策的特性与 56.如何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民主化一直都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我们的理解中, 1 民主化首先是指对公众权利和利益 2 民主化也可以指代公共政策的公开化和开 3 民主化也意味着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和遵循。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并不单是指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 1 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 2 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 如何全面地认识公共问题 1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 2 公共问题的本质特征:影响的广泛性;不可分性和公共性。 3 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 如何培育公共文化?从本质上来说, 1 对公共利 2 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 3 对公共这些维度的共同点都在于,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 59.简述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 1 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 2 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 3 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 4 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 5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走向。?1981年刚出台该政策时,国内对土地承包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政策的执行面临重重障碍。即失效的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目标实现的可靠性较差。?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农村飞速发展,联 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证明这一农村改革政策是相当成功的。这是第二阶段,偶然失效,政策功能的设计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9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发展活力逐步下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沿用了近20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显然急需改进。这是第三阶段,耗损失效,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重新制定新政策。于是中央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完善“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这种政策失效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模型也称为“浴盆模型” 61.简述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答:有三种态度: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 62.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答: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 63.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有社会主体知识化政策信息公开化民主参与大众化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 65.试论述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答: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投入工作是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绩效。即依据具体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绩效即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效率。即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共政策的类型不一样,所 反映的公平性的角度与观点也不一样。?适当性。即公共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具体的说,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否是社会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执行性。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社会发展总结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向,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66.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职责: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1)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有:?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2)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3)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方案。(4)控系统的作用:?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 67.政府、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答:(一)国家:1、西方国家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1)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中,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的政策都直接出自总统之手。特别是在行使行政权时,总统作为最高行政长官, 可以主持联邦政府日常工作和各种决策会议,决定国家的战略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发布对联邦机关有法律约束力的政令。(2)实行议会制的国家。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掌握了巨大权力,特别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但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如总统制下的政府首脑的地位突出。2、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1)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的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中享有很大的权力。在立法权上,美国采取二元结构。中央与各州的权力范围皆由宪法规定,受宪法保护。(2)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英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英国的中央政府拥有着全国的立法、行政、军事、财政等决策权力,各郡、区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中央政府,国会以法律规定各地方政府的权力。3、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它除了具有一般国家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以外,还具有领导、组织经济的职能;与此相关,其社会管理职能方面涉及范围甚广。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实际权力大,政策内容广、职能部门多。同时,作为一个大国,由于管理层次多,各地差别大,地方政府也拥有相当的权力。 (二)政党:1、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西方国家的政党执掌政权,是通过选举争夺议会多数席位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方式来实现的。执政党一般不再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它所掌握的政府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同时,在野的政党虽然未能参加政府,但他们通过在议会中的各种活动,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或制造障碍,使政府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接受他们的主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活动。2、我国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 作用: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党的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党还决定和影响了 各级政权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员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以实现组织上的领导。同时,党还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统一战线内部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政治机制。各民主党派经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形成的有关决策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按规定程序审定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送达有关部门,从而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 (三)其他组织:1、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2、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我国的群众团体,除了要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 五、案例分析 1. 阅读材料“三峡决策中的六大悬念”,回答问题:从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公共性角度分析六大悬念的各自原因。 答:一大悬念:革命先哲孙中山从公共利益出发,断定三峡的建设必将改变中国的面貌,让中国变贫为福,这既是一种灵感和直觉,同时也是一种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历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大悬念:缺乏整体思维和立体思维。 三大悬念:思维的校正。通过思想的碰撞来进行思维方法的校正,避免由于决策的失误而损害公共利益。 四大悬念:立体思维,将建设三峡放在一个宏观的中国大背景下考虑。 五大悬念:渐进思维。 六大悬念:集体决策,渐进决策。 二、多选 1.政策的导向是的 行为、观念 的导向。 2.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3.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 。 4.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核心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社会公众。 5.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6.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 信息、智囊、决断、监控 等子系统。 7.外部监控体系是由 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社会团体 等组成。 8.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选择政策方案、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界定政策问题。 9.有人认为,集权的决策体制有利于 政治控制、社会稳定、集中资源 。 10.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排 斥 。 11.决策目标的标准是:目标具体明确;目标有效协调;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12.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是:多方案原则;排斥性原则;多要素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13.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交换、说服、强制。 14.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 15.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16.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抵触型、僵化型、滞后型、折扣型、结构型。 17.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多样性、动态性、交叉性、突发性。 18.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内容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信息、分析、建议。 19.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20.公共政策效果有几种类型: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象征性效果。 21.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各类人员通过协商、平衡利益关系中产生。 22.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对政策效果评价的态度有 支持和反对 。 23.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24.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直觉、灵感、判断、顿悟。 25.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26.按照性质不同,可将公共决策分为程序决策、非程序决策。 按照重要性不同,可将公共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策略决策和执行决策。 27.决策支持系统由基恩、斯科特提出。 28.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体知识化、社会组织扁平化、政策信息公开化、民主参与大众化 29.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是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扶植、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 30.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超前观念、科学民主观念、公平优位观念、人本观念 3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多者博弈决策体制、民主参与决策体制、网络化决策体制 32.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教育政策、科技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33.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民主化、高效化、科学化、信息化 34.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公共性、管理性 35.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未来公共政策案例、实时公共政策案例、完全公共政策案例。 36.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37.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管制性公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 。 38.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的说法有: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 39.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1)抵触型。(2)僵化型。(3)滞后型。(4)折扣型。(5)结构型。 三、名词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4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5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 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6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7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8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9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各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3)重点关心两类因果问题。 10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词。 11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12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 了政策的主人与再输入过程。 13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责任制、拟定政策方案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14政策协调:是指在政策实施中,采取适中方法调节各项活动,解决或消除各种矛盾与冲突,引导各行政机构内部与各行政机构之间,或者与政策对象之间的互相配合协作,和谐一致地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种行为。 15追踪决策:决策调整方案也是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进行比较分析,从而选择出的一个最佳方案。选择方案的过程,实际上是做出决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称为追踪决策。 16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善的评价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7非正式评价: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8公共政策评价:是指论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9完全理性思维: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 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20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更改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1渐进思维: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22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 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 98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23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24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部门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25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26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27系统方法: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千丝万缕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8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29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30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31扁平式组织: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32公共决策体制: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3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理念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判断。90年代罗尼.莱森提出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管理理念,与这三种管理类型相对应,必然存在基础型、理性型、发展型三种公共政策观念。 34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3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 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36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37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38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39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现实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及其行为方式,从而塑造着社会公共生活的形态。 40公共道德:是一种非正式软约束力量,它既调节着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它既有历史沉淀的结果,也具有普遍持久的效力。 41、浴盆模型: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 41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42简述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包括?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研究分 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43智囊系统的职责:?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44决断系统的职责:?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方案。 45监控系统的职责:?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 四、简答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结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整体性不仅表现于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 作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2)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 除目标外,相关的政策内容,也能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样具有超前性。 政策的超前性,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 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3)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不同规格。尽管不同的政策间是相互联系的,但这种关系并非“平起平坐”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 (4)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导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事务的日益增多,总的说来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是日益丰富、复杂和扩大,那些在过去不太需要政府管理的问题,均被列入现代政府的管理范围内。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 (5)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它的规范作用,与道德规范不同。它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政策的合法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 (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 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要主动地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它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既有调节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 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 3、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3.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答: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 (1)政策问题。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它们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 等。 (2)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的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 (3)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它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分析。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 (4)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基本掌握,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易于基本掌握、操作、模拟与优化。 有几类模型在政策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它们是图标、物理、符号和形象模型。 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 (5)政策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尤其在执行中。政府的“作为”,以能否提供多少资源为基础,这是政策分析的前提条件。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可以用货币表示费用。但政策分析中,大量的是非货币支出的费用。如生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因素等,无法用货币来衡量。 资源消耗分析,有许多因素不能用货币衡量。人、财、物、时间、信息都是资源。除此之外,权力、地位、名誉等,也可能是资源。 (6)政策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无论是从系统评估、投资评估、推测评估、方案评估,还是执行评价或总评价等,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政策制定是政治过程,离不开政治上的评价及其标准。政策评价,往往是综合性评价,因为不同方面的标准,无法用较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 (7)政策效果。效果是达到目的时所取得的成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效益大体有三个方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政策效果基本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是政策执行的成本;二是政策执行的结果。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效果是有效的。二者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政策效果的有效性越高。反之政策效果是无效的。 (8)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多种要素,而且还包括外在环境。这些制约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结果的外在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所构成的政治文化,在社会变革时期,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9)政策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即输入关于社会各方面要求与需要的信息,经过转换(领导层的决策),输出作为所制定的政策内容的信息,其中也包括政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政策信息原则上应该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信息闭塞而造成政出多门,互相抵消、不同步、不配套等问题。 获得政策信息应是多渠道的,既有来自大众交流媒介的各种社会渠道, 也有来自机关内部渠道。因此,要加强各种信息渠道的沟通。 4、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即非政府公共组织,我们把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统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因在管理中的地位不同,这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也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在我国还是从属关系。只不过从属关系并不构成两者关系的全部内容)。实际上,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 5、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政策主体能力是各政策主体的能力与整个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的综合体。(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6、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答:提升政策主体的能力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政策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影响着公共管理的进程。最关键、最核心的是政府能力的提高。具体有:(1)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公共政策主体在现实社会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引导公众观念和行为、调控各种利益、公平分配社会资源。但从实践来看,由于受与政策相关的利益、素质和信息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主体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明显存在能力不足或不佳。(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普及等因素的影响,公众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公共政策主体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引导公众观念行为、调控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和公平分配社 会资源的能力,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需求。(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能否应对“入世”新环境的挑战直接决定了公共政策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到公共管理进程,要求公共政策主体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观念,对市场经济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以迎接入世的挑战。同时,经济全球化过程充满矛盾和问题,客观上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知识经济的发展,既为建立灵活、高效、透明的政府以及其他公共政策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可能,又对公共政策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要求。 7、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一)公共政策主体转变政策理念。政策理念包括:(1)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而不是对立者;(2)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应是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支持、鼓励准政策主体的发展;(4)要具有前瞻性,注重“预防”而非“治疗”,掌握政策主动权。(二)改善和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1)提倡公共道德,强调公共责任,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2)加强公共政策程序化、公开化的法制建设;(3)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8.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各自的职责: ?信息系统: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情报信息资料;及时向决策者反馈;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智囊系统: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决断系统: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的方案;选择政 策的方案。 ?监控系统: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 9、简述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历史上出现的公共决策体制类型。 五、论述 1大众化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2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3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效益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4举例说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和调整。答: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和调整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1981年刚出台该政策时,国内对土地承包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政策的执行面临重重障碍。即失效的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目标实现的可靠性较差。?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农村飞速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证明这一农村改革政策是相当成功的。这是第二阶段,偶然失效,政策功能的设计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9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发展活力逐步下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沿用了近20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显然急需改进。这是 第三阶段,耗损失效,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重新制定新政策。于是中央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完善“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这种政策失效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模型也称为“浴盆模型” 5简述史密斯模型。 答: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都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史密斯模型与以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他三个因素。人们习惯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想化政策的制定上,似乎政策执行是简单地照章办事,不太注意目标群体,更少考虑到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初中证明,执行机构、电影票群体和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对政策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6简述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 答: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服从是接受政策的最低层次反应。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中间层次。内化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 7简述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 答: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是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对任何一个政策 对象来说,都有个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 8简述政策环境因素及其基本特征:答: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人口因素;?自然资源因素;?生态因素;?心理因素。 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多样性;?动态性;?交叉性;?突发性。 9举例说明浴盆模型。答:20多年前的特区建设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1979年,国内对办特区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特区建设面临重重障碍。即失效的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目标实现的可靠性较差。?90年代特区建设飞速发展,发挥了任何其他地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证明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是相当成功的。这是第二阶段,偶然失效,政策功能的设计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1998年以来,特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发展活力逐步下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沿用了2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显然急需改进。这是第三阶段,耗损失效,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重新制定新政策。这种政策失效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模型也称为“浴盆模型” 10简述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答:有三种态度: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 11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答: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 12公共政策评价在公共政策运行中发挥什么作用,答:?公共政策主人可检验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公共政策主人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公共政策评价监督着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政策评价能 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13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概括起来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哪些因素:答: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因素:?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政府外部动力。?政府内部动力。?技术手段的完备。 14 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的区别:答:?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15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有哪些: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和“公共性”的双重特征。 16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答:?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17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内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可行性。 18系统分析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1 系统分析首先把所研究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确定给定系统的边界范围,把它从周围的系统中划分出来;同时,鉴定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必要时逐级划分,确定各子系统。 2 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3 系统分析积极大胆地将现代应用数学引入公共政策决策领域。 4 系统分析绝不忽视非计量因素,反而往往把它作为“难点”而认真对待。 5 系统分析在给定系统的理想与现实、计划与实施之间建立一种“中介”环节,使人们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在认识上逐步接近给定系统的实际,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使它按照人们规定的目标和利益运行。 19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通常包含: 1 政策性指标; 2 技术性指标; 3 经济性指标; 4 社会性指标; 5 资源性指标; 6 时间性指标。 20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含以下四个步骤: 1 系统研究; 2 系统设计; 3 系统量化; 4 系统评价。 21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 1 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 2 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 3 在决策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超理性因素的问题; 4 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 偏好 和实际价值( 效用、价格 之间加以权衡的问题; 5 解决问题时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平衡,而是要对现存系统进行剧烈的改变; 6 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的机构去贯彻执行其政策时。 22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有:社会主体知识化、政策信息公开化、民主参与大众化。 23简述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答: 1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通过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体制、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内容的变革与调整,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 2 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植和推动。各 国政策创新的实践说明,政府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4简述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 1 知识化与信息化; 2 民主化; 3 科学化; 4 高效化。 25论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1 人本观念; 2 公平优位观念; 3 科学化观念; 4 民主化观念; 5 法制化观念; 6 创新超前观念。 26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答: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以中间为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政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创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的“赶超战略”。这些需要调整与创新的公共政策主要有:教育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能促使本国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 27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义。 1 引入案例分析,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2 引入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3 引入案例分析,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教育质量的提高。 28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1 弄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 2 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 3 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29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联系: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可见,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公共问题是指那 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这就是说,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并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30为什么说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 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 包括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 ; 2 公共机构的特性。 31公共机构的特性: 1 公共机构有存在的必要性; 2 公共机构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 3 公共机构产出的独特性。 32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的现实挑战: 1 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 2 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与系统开放性的矛盾; 3 公共政策的特性与传统方法论之间的矛盾。 33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答:民主化一直都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我们的理解中,民主化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 1 民主化首先是指对公众权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维护; 2 民主化也可以指代公共政策的公开化和开放性要求; 3 民主化也意味着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和遵循。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并不单是指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还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1 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 2 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 34如何全面地认识公共问题: 1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2 公共问题的本质特征:影响的广泛性;不可分性和公共性。 3 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 35如何培育公共文化?答: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的。一般说来,公共文化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以下认识和观念之上: 1 对公共利 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 2 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 3 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这些维度的共同点都在于,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它们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36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 1 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 2 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 3 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 4 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 5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走向。 37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38试论述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答: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投入工作是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绩效。即依据具体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绩效即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效率。即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共政策的类型不一样,所反映的公平性的角度与观点也不一样。?适当性。即公共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具体的说,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否是社会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执行性。即探求影 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社会发展总结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向,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39渐进思维和剧烈思维是矛盾的吗,答:渐进思维和剧烈思维不矛盾。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当今绝大多思维不等于优柔寡断,有的时候同样需要“当断则断”,同时,渐进思维具有条件性,当社会需要根本性变革时,渐进缓行似乎就不太适用了,因为这样会丧失许多机遇和造成更大的变革阻力,这时,剧烈的变革思维或称革命性思维就更加符合实际。 剧烈变革思维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制定剧烈变革性的决策方案,有得于对问题的迅速解决。 40、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职责: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1)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有:?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研 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2)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3)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方案。(4)控系统的作用:?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 41、政府、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答:(一)国家:1、西方国家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1)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中,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的政策都直接出自总统之手。特别是在行使行政权时,总统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可以主持联邦政府日常工作和各种决策会议,决定国家的战略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发布对联邦机关有法律约束力的政令。(2)实行议会制的国家。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掌握了巨大权力,特别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但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如总统制下的政府首脑的地位突出。2、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1)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的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中享有很大的权力。在立法权上,美国采取二元结构。中央与各州的权力范围皆由宪法规定,受宪法保护。(2)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英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英国的中央政府拥有着全国的立法、行政、军事、财政等决策权力,各郡、区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中央政府,国会以法律规定各地方政府的权力。3、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它除了具有一般国家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以外,还具有领导、组 织经济的职能;与此相关,其社会管理职能方面涉及范围甚广。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实际权力大,政策内容广、职能部门多。同时,作为一个大国,由于管理层次多,各地差别大,地方政府也拥有相当的权力。 (二)政党:1、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西方国家的政党执掌政权,是通过选举争夺议会多数席位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方式来实现的。执政党一般不再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它所掌握的政府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同时,在野的政党虽然未能参加政府,但他们通过在议会中的各种活动,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或制造障碍,使政府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接受他们的主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活动。2、我国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党的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党还决定和影响了各级政权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员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以实现组织上的领导。同时,党还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统一战线内部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政治机制。各民主党派经过政治协商、民 主监督形成的有关决策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按规定程序审定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送达有关部门,从而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 (三)其他组织:1、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2、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我国的群众团体,除了要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 42.举例说明简单矩阵思维法。 在使用简单矩阵法时,决策者要做的是挑拣出那些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满足的几个至关重要的性能。没有这些性能,这个决策将会失去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如政府针对市民养狗要进行决策,基本上可以有如下三种选择: (1)严格禁养;(2)有条件的养狗;(3)任意养狗。那么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究竟采取那种政策,在决策过程中便可以采用简单矩阵思维法: 关键性能 方案 社会安全 卫生问题 文化伦理需求 严格禁养 × 有条件的养狗 任意养狗 ×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严格禁养,那么要对“文化伦理需求”支付高昂成本,因为社会上有很多人确实需要宠物狗慰藉心灵,而且有很多人已经和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旦严格禁养,“打狗”过程将要受到很多抵触,成本高昂; 如果任意养狗,也就是政府对养狗不介入,任其发展,那么将对社会安全和环境卫生产生严重影响,同样要支付高昂成本。狗咬人的事件,遛狗过程产生的垃圾等等,都是政府需要考虑的成本范畴; 有条件的养狗,对于社会安全和卫生问题和社会伦理需求问题,都可以较好的解决,只要这个“条件”设计恰当,而且执行有效,那么就将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所以我们只需要通过一轮矩阵的筛选就可以得出结论,而现实中很多政府决策中,需要重复几次的矩阵思维法判断筛选,才能够最终得出决策的结果来。 43.有人认为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试简述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答:无为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其实是一种有为。 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 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时,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这里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44. 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运用。 答:“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至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 基本方案有: (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 (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 (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并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 (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 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45. 试论述如何将系统分析应用于公共政策, 答: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还应看到,公共政策系统是动态的,系统的未来状态部分取决于过去状态;观察目前的行为和结果,是为了进行目前和未来的调节。因此,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如应明确研究的目标和价值准则,提出众多的可行方案或替代方案,一般了解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有应急的计划等等,以供决策时参考。这些作业内容都需要由系统分析工作来完成。因此,系统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在公共政策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应明确问题和目标,并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再由政策主体通过政策分析选用一个满意的或最佳的方案。 目前来看,系统分析已在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应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可以在宏观的国家整体系统分析、部门系统分析、地区系统分析、企业的系统分析和单项工程的系统分析等五个层次的公共政策中应用系统分析。 46. 论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答:(1)人本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应致力于输出这样一种政策,这种政策能够创造一种促进人不断学习的组织气氛,帮助人们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使人们得到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 (2)公平优位观念。效率和公平一直就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本目标。但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的。而事实上,公共管理作为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其价值观念不应当只片面追求效率,更应追求公平。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连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都从注重经济目标转向更注重社会目标,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当然应当是公平优位。公共政策作为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价值目标也应当是公平优位。 (3)科学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策主体一定要树立科学政策理念。应及时搜集、整理、编辑、存储与传输有关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得以运用到公共政策过程中来,从而减少了信息搜集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传输的失真机率;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为现代化的公共政策提供了许多专业化的管理人才,这更使得公共政策主体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遵循科学程序进行决策成为可能。 (4)民主化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民主参与的大众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政策信息的公开化以及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大众参与经济、社会、政治决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不仅仅指政策方式方法的民 主化,而且指政策目标的民主化。 (5)法制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确保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还需要政策主体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依法决策意味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以法律、公共管理职能和法定的政策权限为依据,公共政策的内容不能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违背,不能超越法定政策权限,同时要避免沿用行政命令或强制性手段来解决公共问题,避免超越法律
本文档为【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0KB
软件:Word
页数:5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1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