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舌尖上的中国_背后的乡村情怀

_舌尖上的中国_背后的乡村情怀

举报
开通vip

_舌尖上的中国_背后的乡村情怀 87 [ 摘要 ] 视觉盛宴是当代人娱乐休闲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山大水,感 人的故事情节,细腻的画面,组成了影视作品的关键因素。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 尖上的中国》彻底地把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以及乡村情怀完全搅动起来。 [ 关键词 ] 乡村情怀 地域风格 风味 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数 不胜数,这对于食物有着特殊的形 成和保存,并发展成了地域风格和 独特的口味。在刺激味蕾的同时, 许多观众感动万分,思念亲人和对 家乡的情怀久久不能平息。一部关 于食物的纪录片何以有如此魔力? 这大概跟中国 30 年来...

_舌尖上的中国_背后的乡村情怀
87 [ 摘要 ] 视觉盛宴是当代人娱乐休闲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山大水,感 人的故事情节,细腻的画面,组成了影视作品的关键因素。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 尖上的中国》彻底地把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以及乡村情怀完全搅动起来。 [ 关键词 ] 乡村情怀 地域风格 风味 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数 不胜数,这对于食物有着特殊的形 成和保存,并发展成了地域风格和 独特的口味。在刺激味蕾的同时, 许多观众感动万分,思念亲人和对 家乡的情怀久久不能平息。一部关 于食物的纪录片何以有如此魔力? 这大概跟中国 30 年来城市化的进程 密切相关,跟中国社会传统道德和 人文气息分不开。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 部高清拍摄的纪录片。导演费尽心 思,走南闯北,挑选了全国各地具 有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的食物,向观众展示了一 幅富饶朴实的中国饮食画卷。中国 人在饮食的概念上有两个特性,一 是对熟悉食物的定格,这个就是家 乡菜;二是尝鲜。 食物,维持着生命动力的能量。 食物,也意味生存和生活状态的某 种感慨,意味着人生的历程,意味 着家和爱。都市中充斥着丰富的各 种食物,琳琅满目,然而,食物的 选择,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跟自己 习惯的口味有着重大的关系。味觉 是在我们身体里保存时间最长最能 触动心灵的一种记忆,这种特殊的 记忆随时可以调动我们的情绪包括 笑声和泪水。中国的各大菜系中, 北方菜炖、煮、大酱,川菜麻辣、 多油、爆炒,江浙一带甜腻精致, 粤菜以焗、蒸、味鲜为主。城市中 迁徒的人,每每到了吃饭的时间, 无意识的家乡味道就会侵袭着口腔, 身不由己地向着熟悉的味道奔去。 食物本身不带任何情感,它只 有味道。而细细去体会食物的时候 就产生了情感,这种通过味道传递 的情感,你感触到的不仅仅是厨师 的手艺、大自然的馈赠,还有关于 你的那些丝丝情怀。你记忆中的味 道也许只是奶奶的年糕,妈妈腌制 的泡菜,街角大叔的毛豆腐,还有 那一声“黄馍馍”。中国人对食物 味道的追求,也是人生境况际遇的 一种特殊表达方式。食材不一定是 珍贵的,但是食物的味道却是能够 贯穿你的心扉。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中国人一向勤劳朴素,不忘本。不 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的智慧, 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 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 对上天的敬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 的唯有农耕民族。城市化进程中的 中国,许许多多的人背井离乡,带 着乡村的味道奔向城市,他们辛勤 劳作,在城市的水泥钢筋中默默无 闻的耕耘着,不时涌上心头的乡愁, 伴随着逐渐走远的岁月脚步声,越 显得沉重。即使大部分人在城市中 立足,养育过他们梦想的那块土地, 是心灵中永远的烙印。城市中大街 小巷的家乡菜馆,厨师们用尽心思 把家乡最原始的味道搬上桌面,都 满足不了城市新移民的嘴里最简单 的要求。那山,那水,是任何新环 境都代替不了的,是永恒的精神寄 托。 乡村,我们已经陌生的道路和 熟悉的土地气息,不规则的树木和 静静流淌的小河,善良天真的父老 乡亲,还有伴着袅袅炊烟扑鼻而来 的饭香,是儿时的记忆,是生命中 最美丽的一幅油画。那里有皎洁的 月光,茂密的森林,碧绿的湖水, 有野花点缀的草地,有虫鸣鸟叫, 清脆的吆喝声,那是任何华丽的文 字和优美的赞歌都表达不了的情怀。 乡村的土地,是我们食物的源泉, 乡村的水,是孕育我们的甘露。我 们用舌尖去感受味道,用时间去积 累情感。 如今我们生活的年代,快餐式 的生活节奏,高强度的压力和脆弱 的食物链,强烈的回归愿望像一把 熊熊的烈火在每个人心中燃烧着。 近年来在城市的郊区出现了一个新 的饮食名词:农家乐,这种派生的 饮食概念,是中国人向往健康纯粹 食物的最好例证。然而,家乡的味 道在心中始终呼唤着,这种现实的 矛盾也许是中国城市人的不治之症, 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就不难理解每 年春运中壮观的人潮和澎湃的心情。 这大概,也是乡村的土地才能酿造 荧屏广角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35 蔡卓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乡村情怀 88 作者简介 蔡卓楷(1980-),男,汉族,广东潮州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任动画学院教师。主要 研究方向是动画基础教学及动画衍生产品。 的奇迹。落叶归根,在中国人的思 想里是一颗生生不息的种子。它传 播的不仅仅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 味道,这种味道是对乡土的眷恋, 对生命的礼赞。 第四集的最后旁白这样表述: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 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 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 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 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 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 怀。 流年岁月,承载着我们深沉感 情的唯有食物,但凡能感动人心灵 的东西,都跟味道有密切的关系, 酸甜苦辣。但凡我们情感波动的时 候,都跟我们的记忆息息相关,喜 怒哀乐。 参考文献 [1] 乔治 • 布鲁斯东 .《从电影到小说》. 中 国电影出版社,1981.156。 [2] 李晓光 .《解析林芙美子文学的流行符号 _ 贯穿一生的平民情怀》,2011 .69。 [3] 林芙美子 .《浮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275。 [4] 同⑶,109。 [5] 林娜 .《林芙美子小说的女性写作》. 知 识经济,2011(01).175。 [6] 同⑶,113。 [7] 同⑶,224。 [8] 同⑶,31。 [9] 同⑶,88。 [10] 同⑶,40。 [11] 郑宝香 谭姗姗 .《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 的反战观——以 < 浮云 > 为中心》. 天津外 国语学院学报,2008(5).78。 [12] 金山 .《从 < 浮云 > 看林芙美子的战争 观》.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4).352。 [13] 王劲松 .《侵华文学中的“他者”和日 本女作家的战争观——以林芙美子 < 运命之 旅 > 为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132。 [14] 同⑾,80。 [15] 谭姗姗 .《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的战争 观》. 安徽文学,2007(11).232。 [16] 卫西谛 .《林芙美子与成濑巳喜男的女 性》.http://book.douban.com/review/4619148/, 2012 年 3 月 24 日访问。 [17] 于丽娜 .《直面现实困境的银幕女性—— 成濑巳喜男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当代电影, 2010(2).140。 [18] 赵瑞青 .《< 闪灵 >:从小说到电影》. 剑 南文学,2011(2).100。 作者简介 杨秋濛(1989—),女,汉族,北京人,首 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本科生,研究方向: 影视文学。 结婚后又面临丈夫的背叛,而林芙 美子同样在《放浪记》中用“花的 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生的痛苦却是 漫长的”比喻女性的悲惨境遇。“无 论评论者从影片中读出了怎样深刻、 宏大的历史叙述,成瀬将镜头对准 的是一个处于情感世界中的女性内 心经历的煎熬和折磨,对现实的接 受和承担。” [17] 这也成瀬通过《浮 云》所影射出的创作意图。 三、结语 综上,本文以《浮云》为中心, 在分析了成瀬电影与林芙美子小说 的异同之后,深入探讨了导演和作 家创作意识的差异,以及形成这种 差异的根本原因。成濑巳喜男和林 芙美子关于人生虚无观和对生活消 极的看法来源于二人相似的成长经 历,颠沛流离的生活、拮据的经济 状况、多样的工作经历以及不曾停 止过的对于文学和电影的梦想使二 人在人生观上的创作上达到一致。 但林芙美子为侵华战争撰写文章的 经历改变了她后半生的创作意图, 日本战败后的社会状况使她重新用 作家的视角审视社会,使她后期的 作品充满了反战观念,谴责战争对 百姓的迫害是她作品中所突显的中 心思想。而成濑巳喜男的创作意图 则不尽相同,从女性视角看待社会 和生活是成瀬电影一贯的叙事方式, 在成瀬的作品中,不论是挣扎在社 会底层的女性还是生活在平凡家庭 中的女性,都拥有着“逆流而上” 的可贵生命力,她们有尊严的同命 运抗争、施展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 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 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 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 是当两条线分开时,它们就不仅不 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 之点。” [18] 成濑巳喜男对于林芙 美子小说的电影改编,基本以林芙 美子小说的基本情节为框架,加入 了导演独特的创作思想,通过电影 这个独特的影像介质,体现了日本 战后时期的社会境况、普通百姓的 生存状态和悲凉虚无的人生观念。 虽然与林芙美子小说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思想相 比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两部作品在 文坛和电影界都前后造成了较大的 影响。鉴于以上,可以把小说《浮云》 与电影《浮云》比较欣赏,也可分 开研究,去各自领略作品中对社会 及人生的诠释。 (上接 79 页)
本文档为【_舌尖上的中国_背后的乡村情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406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1-04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