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应用语言学思想_缘起_变化和发展

应用语言学思想_缘起_变化和发展

举报
开通vip

应用语言学思想_缘起_变化和发展 2010 年 5 月 第 42 卷  第 3 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 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 hly) May 2010 V ol . 42 N o. 3 应用语言学思想 :缘起、变化和发展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桂诗春   提要 :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讨论应用语言学思想的缘起、变化和发展 :从广义应用语言学与狭义应用 语言学之分 ,到应用语言学的支撑学科与子学科的分别 ,再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不断延伸 ,从而导 致...

应用语言学思想_缘起_变化和发展
2010 年 5 月 第 42 卷  第 3 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 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 hly) May 2010 V ol . 42 N o. 3 应用语言学思想 :缘起、变化和发展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桂诗春   提要 :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讨论应用语言学思想的缘起、变化和发展 :从广义应用语言学与狭义应用 语言学之分 ,到应用语言学的支撑学科与子学科的分别 ,再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不断延伸 ,从而导 致了 G. Brown、H. Widdowson、M . Halliday 三种不同的思想。最后文章论述了二语习得作为应用语 言学姊妹学科的出现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 : 应用语言学思想、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 ] H0206    [文献 标识 采样口标识规范化 下载危险废物标识 下载医疗器械外包装标识图下载科目一标识图大全免费下载产品包装标识下载 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0429 (2010) 0320163207 一、悠久的历史 新兴的科学 圣经创世纪 (1 :11) 关于通天塔 ( Tower of Ba bel) 的神话谈到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 ,他们 繁衍的后代只说一种叫做亚当语的语言 ,所以 能够和睦相处 ,后来他们合谋共建一个通天塔 , 直达天庭 ,因此触怒了上帝 ,遂把他们的语言搞 乱 ,以引起他们内部纷争。通天塔建不成了 ,而 人类因为有了不同的语言而散落到世界各地。 这个富有寓意的神话至今仍常为语言学家们 (如 J oha nsson 2005 等) 所引用 ,要说明的问题 不一 ,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 语言和人类一样古 老 ; 2) 语言的差异源于人种的差异 ; 3) 语言具有 强大的交际功能 ,可建立和谐 ,也可制造纷争 ; 4) 语言不断进化 ,它的差异性来自任意性。我 还想进一步引申 :语言教学和语言同样古老 ,语 言的差异是产生语言教学的动因。Kelly (1969) 写了《语言教学的 25 个世纪》一书 ,说 明语言教学历史悠久 ,语言差异导致语言选择 和它的各种政治、社会、经济和教育上的制度保 证。古希腊语 (公元前 824 世纪) 有几种方言 , 如 Ionic 语、Attic 语等 ,但民间通用语却是语 法比较简单的 Koine 语 ,传播到希腊化世界。 纯正论者认为它是 Attic 语的讹用 ,主张使用 “合适的言语”( glossa at t ike) ,这个词在希腊语 便是“Attic 语”。它成为正式书面语 ,延续到拜 占庭希腊时代 ( 5215 世纪) 。所以 Koi ne 语的 人就面临着学习正式书面语的问题。在中世 纪 ,由于罗马教廷的统治 ,教会办学校 ,拉丁语 成为欧洲操各种语言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 ( li ngua f ra nca) 。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 冲破中世纪的专断 ,发现了一个耀眼的古代世 界 ,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一起成为培养学生素质 的学校科目 ;拉丁语在欧洲更成为学术性著作 的语言。这两种语言都是“死的”语言 ,和现代 希腊语和意大利语不尽相同 ,必须到学校里才 能学到。这就是最早期的语言教学。在我国 , 早在周秦时期 ,就有人采集方言 ,到西汉杨雄作 《方言》,标明“通语”、“某地语”、“转语”等 ,说明 社会上已有通用语。我国虽然方言众多 ,但文 ·361· 3 本文系在作者“应用语言学 :历史、发展和新视野”(载庄智象 (编) ,2009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文的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 字却是统一的。所以识字教育 (使用《急就章》、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识字读本) 在 统一社会用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可说是早期 的语言教学。 到了 16 世纪末和 17 世纪 ,由于资本主义 世界的民族主义抬头和社会人群接触与交往的 需要 ,现代语言 (主要是法语、 英语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英语高中英语词汇下载高中英语词汇 下载英语衡水体下载小学英语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题 、德语、意大 利语) 逐步取代拉丁语 ,开始进入学校的课堂。 到了 18 世纪 ,现代语言1 正式成为学校教学计 划的一门课程。可是使用的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仍然是教 古典语的传统语法 翻译法 ,难以培养学生语言 运用的能力。教师和学生日益不满 ,终于引来 19 世纪末 (从 1880 年开始 ,延续 20 年) 的一场 语言教学的改革运动 (简称改革运动 ,下同) 。 这场运动是国际性的 ,国际语音学会 ( I nte rna2 t 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提出 6 个条规 ,被 看成是教改的宣言。而语音学家 (如英国的 Sweet 、德国的 ViÄt or、法国的 Passy 和丹麦的 J esp e rse n ) 更是站在运动的 前 列。ViÄt or (1882) 发表的小册子《语言教学重新开始》,历 数当时德语、法语、英语乃至古典语教学的弊 端 ,“就算你能成功地把最好的语法和最广泛的 词典塞满在学生的脑袋里 ,他们仍然不懂得语 言”2 。1884 年 ,Sweet 做了一次演讲《论语言的 实用学习》(后以同名专著出版 (1899/ 1964) ) , 勾勒了他从语音开始的教学法。Passy 在课堂 教学中实验使用他自己开发的字母音标取得成 功 ,带头成立一个语音教师协会 ,这就是国际语 音协会的前身。J esp e rse n (1904) 发表了《怎样 教外语》, 算是对改革运动的一个总结。Ho2 wat t (1984 :171) 曾经把改革运动的原则归结 为三条 :1) 把言语放在首位 ; 2) 连贯的文本是教 学过程的核心 ; 3) 口语教学法在课堂里占绝对 优先地位。可见运动的根本目的是适应社会需 要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上面提到的几 位语言学家应该说都是应用语言学 ( Applied L i nguistics ,简作 AL ,下同) 的先驱。 二、AL 思想的产生 AL 在二战后 ,经历多方酝酿 ,逐渐发展成 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很多文献都有介绍 ,事实 俱在 ,毋庸在这里重复。但我觉得要从思想的 角度来讨论 AL ,可称为 AL 思想 ,这是认识论 的问题 ,也是哲学的问题。只有梳理出 AL 的 产生和发展的思想脉络 ,才能更好地理解 AL 的内涵及其延伸。在科学哲学的启发下 ,已经 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如 Rajagop ala n (2004) 和 J oh nson (2004) 。Rajagop ala n 认为 , AL 哲 学可以理解为“对 AL 的性质或它在发展历史 中的重要的路标作一种哲学上的说明”,也可以 理解为“对作为研究领域的 AL 的科学地位的 所有有关问题进行评估”。本文不可能对这些 问题一一展开 ,只是想集中说明 AL 思想产生 和发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客观现实世 界的反映。 如果以 1964 年首届国际 AL 大会 (Associa2 tion Internationale de Linguistique Appliquée ,简 称 A IL A ,下同) 作为 AL 建立的起点 ,那么整 个 20 世纪 AL 思想是改革运动推动下进行试 验和实践的“水到渠成”的结果。在建立这个学 科时 ,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是二战后期 ,美国 的语言学家 Bloomf ield、Fries 和 L a do 等参与 军队的外语培训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著名杂志《语言学习》 ( L a nguage Learni ng) 创刊于 1948 年 ,其副标 题为“A Q ua rte rly J our nal of Applie d L i n2 guistics”,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冠以 AL 的杂 志3 。二是人们对欧洲的语言改革运动中语言 学家参与改革的记忆犹新 ,被视为 AL 的第一 本教科书的 Halliday et al . (1964) 编的《语言 科学与语言教学》就花了很多篇幅来介绍语音 学 ,因为在那场改革运动中 ,推行国际音标和听 说法是一起提出的。 当时对 AL 的理解比较简单 ,把它理解为 “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Corde r 1973) 。 Alle n & Corde r (1975) 说得更为清楚 :“我们 在 AL 中的目的是 :利用从对语言本质的科学 探究中所获得的知识和启发 ,来解决在计划和 实行语言教学规划中的一些问题”。那么具体 来说 ,应用的是什么呢 , Halliday 和 Corde r 都 提出语言描述 ,就是北美盛行的结构语言学对 ·461· 2010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3 期 活的语言的准确描述 ,即按照它们共同的结构 特点进行分类 ,所以学习别的语言的核心是把 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即观察外语与学 习者语言的结构差别。在教学中的一个具体的 应用就是 L a do 和 Hor nby 所提倡的句型教学。 那么 AL 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呢 ? 1973 年在 美国迈阿密召开的 TESOL ( Teachi ng of Eng2 lis h t o Sp ea ke rs of Ot he r L a nguages) 大会组 织了一个主题为“AL 的范围”的圆桌会议 ,一 些著名的 AL 的专家和学者都参加了 ( Kap la n 1980) 。与会者集中讨论了理论语言学与 AL 的关系 ,有人认为 AL 是一种“问题求解的活 动”,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处理各种关系的过 程”,有人把它比喻作一个各种艺术综合在一起 表演的舞台 ;大家较一致地强调它的中介功能 , 但又认为这个词语比较含混 ,不是过宽 ,就是过 窄 ,容易引起误解。 三、AL 思想的发展 但是差不多和 AL 产生的同时 , Chomsky 的生成语法在北美崛起 ,打破了结构语言学的 一统天下。AL 要想依托结构主义 (包括描写 语言学) 也难以为继。但是 Choms ky 的理论用 来解决语言教学的问题却面临着不少问题。他 的语言观的核心成分是语言 (母语) 是无需学习 的 :语言是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自然成长的结 果 ,即所谓语言学习的逻辑问题 ( logical p rob2 le ms) 。而对二语学习 ,他自己就承认“对语言 学和心理学所取得的成果和启发对语言教学有 些什么意义有所怀疑”( Choms ky 1966 : 43) 。 人们也开始意识到要解决语言教学的问题 ,光 是语言学理论或语言描述是不够的。Wid2 dowson (1980) 指出 ,语言分析家的模型与语 言使用者的模型有根本的差别 ,分析要精确才 能有效 ,而交际则要不精确才能有用。另外要 解决语言教学的问题还必须依赖别的学科 ,如 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从 80 年代开始 , AL 开始系统地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向外延 伸到语言评估、语言政策和计划、语言在职业领 域内的使用、翻译、词典、多语制、语言和技术、 语料库语言学等。这些都可以称为 AL 的子域 (subf ields) 。另外为了开展对语言教学和语言 学习的研究 , AL 还必须依赖一些支撑学科 (supp orti ng discip li nes) ,如心理学、教育学、人 类学、社会学、政治学、英语研究、修辞学、文艺 学等等。子域是 AL 的分支 ,而支撑学科则是 它的“后盾”。只有把这两个基础结合起来 , AL 才能真正做面向现实世界 ,解决实际问题。这 种认识体现为 Richa rds et al . 的《朗文 AL 词 典》4 对 AL 所下的定义 :  1) 研究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和学的学科 ; 2) 联系实际问题来进行语言和语言学研究 ,如词典 学、翻译、言语病理学等。为了自己的关于语言 及其应用的理论模式 , AL 利用社会学、心理学、 人类学、信息论以及语言学的知识 ,并将这些知 识和理论应用于实践方面 ,如语言教学大纲设 计、言语矫治、文体学 ,等等。   一般认为这个定义的 1) 为狭义 AL , 2) 为 广义 AL 。其实 2) 还包含了子域 (如词典学、翻 译、言语病理等) 和支撑学科 (如言语教学大纲 设计、言语矫治、文体学等) 两层意思。应该说 Richa rds 的定义一方面继承 AL 学者早期的认 识 ,但是也开始意识到 AL 思想的延伸。 四、AL 思想的重新定位 随着视野的拓宽 , AL 所覆盖的范围也越 来越广。1964 年第一届 A IL A 大会只有两个 主题 :外语教学和自动翻译。到了 1969 年的第 二届 A IL A , 就有了 14 个专门的小组。后来 A IL A 索性成立了一批科学委员会 (scie ntif ic com missions) ,现已稳定在 25 个 :成人语言学 习、儿童语言、职业中的交际、对比语言学与失 误分析、语篇分析、教育技术与语言学习、外语 教学方法与教师培训、法律语言学、沉浸式教 育、口译与翻译、语言与生态、多语制背景下的 语言与教育、语言与性别、语言与媒体、语言接 触与语言变化、专门用途语言、语言计划、语言 学习中的学习者自主、词典学与词汇学、识字教 育、母语教育、心理语言学、修辞学与风格学、二 语习得、手势语。1984 年以后 , A IL A 还每年 ·561·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思想 :缘起、变化和发展 专门出版《A IL A 评论》,目的是在两次大会之 间还能够及时反映 AL 的新进展。《A IL A 评 论》在已出版的 20 期里讨论过的主题有三类 : 第一类是继续从全球的角度谈论 AL 的前景 , 如 AL 的国际前景、作为 AL 的语言学、世界 AL 、21 世纪的 AL 、21 世纪的语言教学 :问题 与前景、非洲与 AL 、拉丁美洲的 AL 等 ;第二类 是讨论一些语言教学中受人关注的题目 ,如词 汇习得、课堂教学研究、两种语言的阅读教学、 语言测试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学习者自主 ;二语习得主题 等 ;第三类是讨论一些支撑学科的相关题目 ,如 心理语言学、意识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论交际 能力、少数民族语言的个案研究、科学交际中的 语言不公平等。 为什么 AL 的范围会不断的延伸 ? 除了现 实的需要外 ,还有一个根本的理论上的原因。 这和语言的本质分不开 :语言是人类的属性之 一 ,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去看语言 ,“它可以是基因遗传、数 学模型、社会事实、个人认同的表达、文化认同 的表达、会话交往的结果、社会符号系统、本族 语者的自觉、验证数据的总和、记忆块件的集 合、受规则支配的离散集合系统、或是分布式网 络中的电子集合”( Cook & Seidl hof e r 1995 : 4) 。但是语言学家却把它简单化为两分法 (如 Saussure 的“语言和言语”, Chomsky 的“语言 能力和语言运用”) ,甚至把它看成是孤立的模 块 ,可是 ,“语言在心理表征里 ,不管它是否模 块 ,却不能那样互不联系”,“一种语言的习得不 可能是模块化的 ,因为成功的语言使用牵涉到 语言知识各个方面的运作 ,既要一致行动 ,也要 联系语境”(同上 :6) 。而 AL 的基本原理正是 重新建立语言的联系 ,不但要把语言与产生它 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 ,而且把它与许多与理解 语言有关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为了适应 AL 范围不断延伸的现状 , AL 需要重新定义 , A IL A 的官方说法是“应用语言 学是一个对待语言和交际中实际问题的研究和 实践的跨学科领域。这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应 用语言学现有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或发展语言 学的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来识别、分析和解 决”( A IL A 2010) 。而 B rumf it ( 1995 : 27228) 所提供的简洁说法 ———“对以语言为中心议题 的现实世界问题的理论性和实证性的考察”也 常为人所援引。 B rumf it 的这个定义隐含着对 AL 感到困 惑的两点回应 :其一是 AL 不仅是应用理论 ,它 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论。其二是在解决与语言有 关的问题时 ,应用的不仅是语言理论或语言描 述。它强调的是需要解决的现实世界的问题 , 并没有局限在语言或语言学研究的应用 (因为 社会生活中的语言问题从来都不只是关于语言 的 ,只局限于语言意味着研究的具体应用是有 缺陷的、局部性的) 。所以在 AL 里 ,问题首先 是根据外部需要来定义的。 但是对上述说法 , AL 家的认识远非一致。 于是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 : 1) 1999 年 ,英国 AL 协会在 Edi nburgh 大 学召开了以“AL 的变化和延续”为主题的年 会 ,主题发言人之一的 Gillia n B row n 认为 AL 已经 成 为 一 个 广 大 的“群 言 堂”( broa d c hurc h) ,变得支离破碎 ,很多在 A IL A 上提交 论文的人并不认为他们自己是 AL 学者。究竟 AL 的心脏地带在哪里 ? 她认为心脏地带是有 的 ,对多数人来说 ,语言教学仍然是核心。她列 举了一些依赖于语言理论的输出的学科 ,如教 学语法、参照语法、语料库语言学、对比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评估、语音教学、 词典编纂学、应用语用学 (包括语篇研究、翻译 研究和风格学) 。最后她还有一个富有说服力 的理由 ,我们不要忘记世界上有许多国家 ,从俄 罗斯到中国、印度、非洲和南美洲 ,它们的外语 教师和教育领导仍然把 AL 看成是语言教学的 辅助物。 2) Widdowson (1984 : 21227) 提出要区分 “AL”( Applied L i nguistics ) 和“语言学应用” (li nguistics app lied ,简称为 L A , 后同) 5 。AL 是一种类型的分类 ,例如有历史语言学、大众语 言学 ( Fol k L i nguistics) ,也可以有 AL 。而 L A 则不是类型。在 AL 里 ,它的实践者无须简单 ·661· 2010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3 期 地参照语言学说过一些什么东西 ,而独立地对 一般的语言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 ;但是 L A 却 没有这种选择 ,不管我们怎样对待和使用语言 学 ,它的原则已经是预设的 ,不能更动。我们所 提出的其他什么原则 ,必须是辅助性的操作原 则 ,它们与应用技术有关 ,而与理论无关。所 以 ,在 L A 里 ,语言理论和语言模型都是来自语 言学的 ;作为一种活动而言 ,它主要是遵奉主义 的。相反 , AL 可以有它自己的非遵奉主义的 理论、发展它自己的有关的描述模型。Wid2 dowson 认为两者都各有危险 :L A 随着流行理 论风向的调子跳舞 ;而 AL 则没有调子围着圆 圈跳舞。对 L A 而言 ,核心问题是 :现存的语言 学描述模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来解决我们所 关心的语言使用的实际问题。对 AL 而言 ,核 心问题是应该怎样设计有关的语言描述模型 , 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它们的有效性 ? Widdowson 自己赞成 AL ,而不赞成 L A 。 这也是对当时北美语言学一统天下的 Chom2 s ky 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反抗。当时很多 AL 学 者 (特别在美国) 相信生成语言学是了解语言形 式、表达方式和习得的唯一的基础 ,致力于应用 普遍语法 ( U nive rsal Gra m ma r , 简称 U G , 后 同) 来说明所有的语言习得现象。 Widdowson (2000) 进一步认为 , AL 与 L A 的关系本来是很清楚的。语言学是首要的、定 调的 :要使用语言学必须首先有语言学 ,语言学 改变了 ,它的考察和应用的范围也就跟着改变。 语言学使语言从现实世界的语境中剥离 , 而 AL 则使它重新语境化 ,重建现实。L A 认为通 过直接的、单向的应用来自语言观察本身的概 念和术语 ,语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而 AL 则认 为必须经过中介 ,才能把现实的 (包括语言的) 各种表征联系起来 ,加以调协。所以不管语言 学的范围延伸到多广 ,只要应用未经中介 ,就不 可能变成 AL 。 Widdowson (2005 :12225) 也不赞成跨学科 的说法 ,因为它比较片面 ,所产生的混合体往往 有损学科的完整性 ,且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 3) Halliday 在 2002 年由于他在 AL 中的 突出贡献被 A IL A 授予金质奖章 ,他在颁奖大 会上做了题为“作为一个不断进化的主题的 AL”的讲话 (参见 Halliday 2007) ,认为 AL 的 范围不断扩大 ,说明 AL 不是一门学科 ,因为学 科必须有其研究对象 ,而且在任何时候 ,必须有 一套原则和方法来观察与解释对象。所以语言 学可以看成是一门学科 ,而 AL 则应该看成是 一些不断进化的主题 ,即使用语言学的发现来 处理别的问题。这“不断进化”不但是意味着范 围越来越广 ,而且意味着越来越复杂 ,不但是问 题本身 ,而且是它与环境的关系 ,它所反映 AL 实践所处的情景变化的方式。Halliday 既是一 位语言学家 ,又是一位 AL 学家 ,他关心的是语 言学 (作为研究对象) 和 AL (作为主题 :和语言 打交道) 之间的渗透性。两者的共同点是 :通过 这些活动 ,语言得到认真的对待 ,从专业的角度 来进行研究 ,而且在我们构建经验 ,建立人际关 系的关键因素而受到尊重。但是很多 AL 学者 认为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用的不仅是语言学 , 还有其他的科学 , Halliday 并没有做出回应。 五、AL 思想另发新枝 在上面所介绍的《A IL A 评论》主题里 ,有 一个领域常被提到 ,那就是二语习得 (Second L a nguage Acquisition , 简称 SL A , 下同) 。在 某种程度上 ,SL A 研究的领域与狭义的 AL 相 同 ,也是广义 AL 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 ,SL A 出现的时间在上世纪 60~70 年代 ,与 AL 大致 相同。二是它同 AL 有一定的渊源 ,它的提出 与 AL 的奠基人之一 Corde r (1967) 的文章“学 习者失误的意义”有关 (见 Gass 2000) ;而且被 列为 A IL A 的 25 个科学委员会之一。三是它 也与 AL 一样 , 概念不甚清晰 , 备受争议。 L a rse n2Free ma n (1991) 在她的关于 SL A 研究 现状的综述里也提到两个足以作为 SL A 特征 的主题 :一个是 SL A 的视野交替地扩大和缩 小 :扩大是因为研究者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缩 小是因为需要做更深度的分析。另一个是从描 述 (学习者做什么) 转移到解释 (学习者是怎样 学会做的) 。 ·761·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思想 :缘起、变化和发展 那么 AL 与 SL A 又是一个什么关系 ? 一 种看法是 SL A 是 AL 的一个分支、子域 ,另一 种看法则是 SL A 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们的 研究对象很相似 ,所以我们不妨把它们看成姊 妹学科 ,它们有不少研究课题往往“此中有彼”、 “彼中有此”。但是“姊妹”也可略作区别 : 1) 两者的出发点和延伸的方向不尽相同。 AL 的出发点是考察怎样把语言学应用到与语 言有关的问题 ,它延伸的方向是各种与语言有 关的问题 (特别是外语教学的问题) 。而 SL A 的出发点是考察怎样进行语言教学 (特别是二 语和外语) 的问题 ,其延伸方向是语言教学的各 种问题。困惑着 AL 学者的语言学在语言教学 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在 SL A 研究者中并不 很尖锐 , 他们对语言学无须承担什么义务。 Davies ( 1999 : 117 ) 认为这两者的关系是源 (source ,指语言学和语言研究) 与目标 ( t a rget , 指英语作为二语的教学) 的关系 ,必须在两者间 取得平衡。强调“源”会使 AL 学者受到语言学 的控制 ,而强调“目标”会使 AL 学者只注意当 时当地的实际问题 ,忽略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 从发展的角度看 ,在外语教学里 , AL 的 侧重点是“教”,回应着 19 世纪中叶欧洲改革运 动以来各种教学方法此起彼伏的历史 ,而 SL A 的侧重点是“学”,回应着 Choms ky 以来所提出 的习得语言能力 (语言知识) 问题所做的各种努 力和尝试。SL A 研究较侧重于考察学习者的 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 ,由于两者的延伸 , 自不免出现很多彼此重叠的地方。我们对比了 近来出版的几本 AL 手册和 SL A 手册 ,发现里 面文章的覆盖面确有许多重叠。 3) Corde r 当初拘泥于 AL 中的“应用”,把 AL 学者定位在理论的消费者、使用者 ,而不是 理论的产生者。他心目中的理论是语言描述和 语言理论。SL A 则没有这样的约束 ,可以从语 言“习得”和“学习”过程的角度 ,探索各种理论 框架。按照 Ellis (1994 : 125) 的看法 , SL A 研 究与语言学理论的关系得到加强 ,而且还增加 了不少以理论主导的“实证性”研究 ,“SL A 研 究再不是语言学的消费者 ,而是语言学的贡献 者。” 大概是为了弥补 AL 概念不清的问题 ,又 出现了教育语言学 ( Educational L i nguistics ) 的说法。英国的 St ubbs 写了一本《教育语言 学》(St ubbs 1986) ,以色列的 Sp olsky 编辑了一 本《简明教育语言学百科全书》( Sp ols ky 1999) 。欧美的一些大学也有把它作为一门课 程或作为一个专业而设置的。St ubbs 和 Sp ol2 sky 对“教育语言学”的理解其实不尽相同。 St ubbs 的书深受 Halliday 的影响 ; 对他来说 , 教育语言学无非是对教师提供一种关于语言的 教育 ,用以指导他们的实践。而 Sp olsky 则认 为“教育语言学是一个以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 会学为模型而建立的术语。它描写的是一个学 术科目 (语言学) 和一个实际学术职业 (教育) 的 混合”(同上 : 1) 。Davies (1999 : 90) 观察了《简 明教育语言学百科全书》的 200 多个条目 ,认为 很难说另一本 AL 百科全书不会有同样的条 目。 注  释 1 . 现代语言 ( moder n la nguages) 在美国至今还是指外语。 2 . 原文为德文 , Howatt (1984 :347) 将其译为英文。 3 . 该杂志编委根据新的认识 , 于 1993 年把副标题改为 A J ournal of Research in L anguage St udies。 4 . 辞典在 1992 年改版并更换名称为 L ongma n Dictionary of L anguage Teaching a nd Applied Linguistics ,但是定义并没 有改变。 5 . 在英语中 , applied li nguistics、linguistics applied 和 applica2 tion of linguistics、applying linguistics ,几个词在不同场合 有不同的含义 ,为了在汉语中也做出一点区分 ,我们分别译 成“AL”、“L A”和“语言学的应用”与“使用语言学”,请读 者留意。 参考文献 A IL A . 2010 . What is A IL A ? [ OL ] . ht tp :/ / www . ai2 la . inf o/ about . ht m (accessed 10/ 01/ 2010 ) . Allen , J . & S. Corder . 1975. Edit orspi p ref ace [ A ] . In J . Allen & S. Corder ( eds . ) . Papers in Ap2 plied Linguistics . The Edinburg Cours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 Vol . 2) [ C ] . Oxf ord : OU P. xi2xii . B rumfit , C. 1995. Teacher p rof essionalism and re2 search [ A ] . In S. Cook & B . Seidlhof er (eds . ) . ·861· 2010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3 期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 inguistics [ C ] . Oxf ord : OU P. 27241. Chomsky , N . 1966 . L inguistic t heory. L anguage teaching : Broader contexts [ A ] . In Rep ort of N E conference on t he Teaching of Foreign L a nguages [ C ] . Wisconsin :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 orma2 tion Center . 43249. Cook , G. &B . Seidlhof er . 1995. A n applied linguist in p rinciple and p ractice [ A ] . In G. Cook & B . Seidlhof er (eds . )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2 plied Linguistics [ C ] . Oxf ord : OU P. 1226 . Corder , S. 1967. The signif icance of learnerspi er rors [J ] . I 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 inguistics 5 : 1612170. Corder , S. 1973. Int roducing Applied L inguistics [ M ] . Harmondswort h : Penguin Books . Davies , A . 1999. An Int roduction to Applied Lin2 guistics :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 M ] . Edin2 burgh : Edinburgh U niversity Press . Ellis , R . 1994 . The St udy of Second L a nguage Aquisi2 t ion [ M ] . Oxf ord : OU P. Gass , S. 2000 . Changing views of language learning [ A ] . In H. Trapp es2L omax ( ed. ) . Cha nge a nd Continuity in Applied Linguistics [ C ] . Clevedon : Multilingual Mat ters . 51267 . Halliday , M. 2007. Applied linguistics as an evolving t heme [ A ] . In J . Webste r (ed. ) . L a nguage a nd Education [ C ] . Beijing : Peking U niversity Press/ L ondon : Continuum. 1219 . Halliday , M . , A . McInt osh & P. St revens . 1964.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 nd L anguage Teaching [ M ] . L ondon : L ongmans. Howat t , A . 1984 . A History of English L a nguage Teaching [ M ] . Oxf ord : OU P. J espersen , O . 1904 . How to Teach a Foreign L an2 guage [ M ] . L ondon : Allen and U nwin. J ohansson , S. 2005 . Origins of L a nguage [ M ] . A m2 sterdam : J ohn Benjamins . J ohnson , M . 2004 . A Philosop hy of Second L a nguage Acquisition [ M ] . New Haven : Yale U niversity Press . Kaplan , R . 1980 . On t he Scope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M ] . Rowley , MA . : Newbury House . Kelly , L . 1969 . 25 Cent uries of L a nguage Teaching [ M ] . Rowley , MA . : Newbury House . L arsen2Freeman , D . 1991 . Second language acquisi2 tion research : Staking out t he ter rit ory [J ] . TE2 SOL Quarterly 25 : 3152350. Rajagop alan , K. 2004 . The p hilosop hy of applied lin2 guistics [ A ] . In A . Davies & C. Elder ( eds . ) . The Ha ndbook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C ] . Ox2 f ord : Blackwell . 3972420 . Richards , J . et al . 1985. L ongman Dictionary of Ap2 plied Linguistics [ Z ] . L ondon : L ongman. Sp olsky , B . ( ed. ) . 1999 .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L inguistics [ Z ] . A msterdam : Elsevi2 er Science . Stubbs , M. 1986. Educational L inguistics [ M ] . Ox2 f ord : Blackwell . Sweet , H. 1899/ 1964 . The Practical St udy of L a ngua2 ges [ M ] . L ondon : Dent/ OU P. ViÄt or , W. 1882 . Der Sp rachunterricht muss umke2 hren ! Ein Beit rag zur Uberburdungsf rage [ M ] . Heilbronn : Henninger . Widdowson , H. 1980. Applied linguistics : The p ur2 suit of relevance [ A ] . In R . Kaplan (ed. ) . The Scope of Apply Li nguistics [ C ] . Rowley , MA . : Newbury House . 7220 . Widdowson , H. 1984. Models and f ictions [ A ] . In H. Widdowson ( ed. ) . 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2 [ C ] . Oxf ord : OU P. 22229. Widdowson , H. 2000. O n t he limitations of linguis2 tics applied [J ] . Applied L inguistics 9 : 3225. 收稿日期 :2010 —01 —25 ; 修改稿 ,2010 —02 —08 通讯地址 :510420 广东广州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961·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思想 :缘起、变化和发展 2010 年 5 月 第 42 卷  第 3 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 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 hly) May 2010 V ol . 42 N o. 3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The concep tion of Applied Linguis tics : Its origin , changes and develop ment , by GUI Shichun ( Center f or L inguis2 tics & Applied L inguistics , Guangdong U 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 Guangzhou 510420 , China) , p . 163 This p aper t races t he origin , changes and develop ment of about t he concep tion of Applied L inguistics f rom a hist orical p ersp ective , f rom t he division between macro and micro Applied L inguistics t o t hat between t he sub2 f ields and supp orting disciplines , and f inally t o t he broadening of t he scop e of applied linguistic research , leading t o t hree diff e rent app roaches t o it developed by G. Brown , H. Widdowson and M. A . K. Halliday. Second L an2 guage Acquisition t hen emerged as its siste r discipline . On t he develop 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st udies in China : Const raints and st rategies , by DAI Weidong & WU Fei (Shanghai Inte rnational Studies U niversity , Shanghai 200083 , China) , p . 170 Af te r analyzing t he cur rent conditions of and const raints on t he develop ment of f oreign languag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 t he aut hors of t his p ap er p rop ose ten st rategies f or t he develop ment of t his discipline in t his new era , w hich include making a medium2 and long2te rm plan of its develop ment , establishing t he academic norms of t his discipline , set ting up a certif ication system f or f oreign languages teachers , making macro2level readjust ment of t he discipline t hrough academic assessment , st rengt hening t he studies of less2widely used f oreign languages , in2 creasing outp ut of original research , f inding gaps f or develop ment breakt hroughs by integrating f oreign language studies wit h Chinese studies , and st riving f or greate r room f or develop ment by p roactively docking f oreign lan2 guage studies wit h t he national develop ment st rategy. Transforming t he Englis h curriculum for humanis tic education —A report on t he reform at Dep art ment of Englis h , B FSU , by J IN Limin (School of English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 niversity , Beijing 100089 , China) , p . 176 This p aper rep orts on t he p hilosop hy , measures and initial results of t he English cur riculum ref orm t hat has been going on at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 niversity over t he p ast f ew years . The ref orm is based on ref lections o2 ver t he conf usion and survival crisis t hat English dep art ments have experienced f ollowing t he rapid develop ment of double subjects such as English and journalism , English and law , English and inte rnational relations and English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f oreign studies universities and t he doubts students have about t he emp hasis on lan2 guage skills t raining. The ref orm aims at creating a cur riculum t hat ref lects t he humanistic t radi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 integrates subject studies wit h t he t raining of language skills , and p rovides a f lexible course selection system t o cate r f or diff e rent individual needs . Contemporary language evolution as reflected in ret ronyms , by ZHAN G J ianli &SHAO Bin (School of Inte rnational Studies , Zhejiang U niversity , Hangzhou 310058 , China) , p . 184 A ret ronym is a special comp ounding const ruction in t he f orm of a noun wit h an unnecessary modif ie r , as in “p aper book”. It p rovides new evidence f or language evolution , especially lexical semantic change . This p aper ex2 plores t he origin and comp ositions of t he const ruction and , by f ocusing on p rot otyp e shif t and split , makes an in2 dep t h analysis of t he complex inte ractions between t he world , cognition and language . Our research shows : (1) as natural objects do not change abrup tly , t heir categories tend t o remain stable ; (2) ret ronymy usually occurs in ar2 tif icial object categories and it does so during t he p rocess of p rot otyp e shif t ; (3) t he sub2categorization in relation t o ret ronymy indicates an exp ansion of t he w hole category in question ; (4) af te r a p rot otyp e shif t in a category wit h its subcategories well rear ranged and underst ood , a new p rot otyp e stability is reached and t he ret ronymy dis2 solves ; (5) t heref ore , diachronically , ret ronymy , w hich occurs
本文档为【应用语言学思想_缘起_变化和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530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4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1-04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