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基本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基本要求

举报
开通vip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基本要求 附件9 四川省普通高中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前 言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主要是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标准”进行细化,结合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实际,针对“标准”提出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帮助教师恰当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课程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 本“教学要求”涵盖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三个必修模块(即“地理1”“地理2”“地理3”)和...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基本要求
附件9 四川省普通高中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前 言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主要是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标准”进行细化,结合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实际,针对“标准”提出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帮助教师恰当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课程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 本“教学要求”涵盖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三个必修模块(即“地理1”“地理2”“地理3”)和两个选修模块(即“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的“标准”内容。“教学要求”以模块为单位进行编写,每个模块由“模块课程教学目标”和“模块教学要求”两部分内容组成。“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三维”课程目标为准则,对模块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作了介绍和说明。“模块教学要求”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等内容,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格形式呈现。“学习要求”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各项“标准”而提出的具体学习要求。其内容涉及相关模块中应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并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学校的教学实际,对“学习要求”中列出的个别知识和能力要求,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较高要求的“发展要求”(不作为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教学建议”主要是针对各项“标准”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建议和教学说明,并对某些“标准”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深度进行了限制。教学活动建议中所涉及到的讨论、辩论、观测、实验、考察、撰写小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等活动,目的是创设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提高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有较多的“标准”是要求运用地理图表来说明有关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或规律的。运用图表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一种具体体现,包含着阅读地理图表和绘制地理图表两个层次的要求。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培养学生地理技能的目标要求,“教学要求”对运用图表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有的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地理图表来描述、分析、运用有关地理事物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有的则是要求学生绘制地理图表来说明有关地理问题。此外,“标准”中还有一些内容是要求运用案例或者有关资料来阐述有关地理问题的,而不同版本的教材选择的案例不尽相同。针对这一情况,“教学要求”也给予了具体说明。案例教学并不是要教师拘泥于案例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单纯就案例讲案例,而是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来分析、评价地理问题的方法,能在分析其他案例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必修《地理1》 一、模块课程教学目标 本模块主要阐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个部分。必修模块“地理1”内容是高中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习方法,形成地理思维,培养地理素养,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有机整合、相互渗透。应按本“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每一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以确保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模块教学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宇宙中的地球 ·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级别和层次,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分析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3.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科学的宇宙观,增强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1.通过天体照片、视频或天文观察,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宇宙中的天体及其类别。 2.结合天体系统图及有关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3. 运用太阳系模式图与八大行星的结构、运动特征图表,通过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4. 运用日地距离、地球质量与体积以及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有关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的行星。 5. 从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这三大生命存在条件,运用合作探究或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地球上适于生命生存与繁衍的条件和原因。 6. 指导学生查阅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信息,激发其探索宇宙奥秘、地外文明的兴趣。 ·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说出太阳活动的标志和周期。 4.结合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通过图文材料或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太阳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 2.用手电和地球仪演示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帮助学生掌握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 3.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与感受出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结合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和太阳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外部结构及主要活动类型。 5.结合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6.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 3.理解昼夜更替的形成,并能区别晨线与昏线。 4.了解地方时、区时的概念及国际日界线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5.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6.理解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7.知道四季的天文含义,了解五带的划分。 1.学会晨昏线的应用 2.学会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1.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 通过地球自转运动的模拟演示,解释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3.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掌握时区的划分及区时的简单计算方法。 4. 运用多媒体演示或图示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引导学生建立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空间概念。 5.指导学生绘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6.通过生活体验、实验观测、媒体演示、光照图阅读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在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共同作用下,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 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知道岩石圈的范围。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1.指导学生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剖面简图,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分界面。 2.运用各圈层的图表资料,比较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的主要特点。 3.指导学生读取相关的地理图像信息,了解岩石圈的范围。 4.从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中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及相互关系。 5.列表比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主要特点。 6.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物质处于不断运动和循环中,地球外部圈层相互联系与制约,人类与环境要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了解岩石的成因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了解常见的矿物及岩石名称。 1.通过观察岩石标本或图片资料等途径,认识岩石的分类及其成因。 2.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讲述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其各环节所表示的地理意义。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实例,理解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 4.结合实例,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比较内、外力作用的差异。 2.运用图片、视频等材料,组织学生结合实例说明地质构造、地表形态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引导学生阅读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掌握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说出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 2.知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通过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4.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5.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相关地理现象。 6.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1.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板图或多媒体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三者的关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及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 3.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4.通过实验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 5.用图示法讲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并阐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转力、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 ·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能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理解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 4.理解东亚季风的形成。 1.归纳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综合分析某地气候形成的原因。 1.采用板画、动画等方法,演示地球表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2.结合示意图分析说明海陆分布对风带、气压带的影响,掌握北半球不同季节的气压中心分布状况。 3.利用教材活动和实例,采用问题探究法,结合本地区的季风现象加深对季风形成及冬、夏季风性质的理解。 ·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了解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锋面对天气的影响。 3.理解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状况及对天气的影响。 4.知道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5.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主要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并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1.举例讲述冷暖气团的物理性质,利用板图和动画,区别锋面类型,理解锋面天气特征。 2.绘图对比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的水平和垂直气流运动方向、状态及其形成的天气特征。 3.利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相关图表数据,分析天气系统,预报天气状况。 4.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影响本地区的常见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天气特点。 · 运用示意图,说出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说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1.通过板图或动画,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2.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 运用地图,归纳世 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季风洋流不作考试要求)。 2.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运用盛行风(风带和季风)及地转偏向力知识分析洋流分布的形成过程。 1.通过实例(如漂流瓶等)引入洋流的概念。 2.指导学生绘制洋流分布模式图,掌握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3.组织学生收集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理解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 2. 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分析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以学生熟悉的区域为例,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组成。 2.以生物等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为例,根据图文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 ·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改变某地理要素而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领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 4.结合案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以学生熟悉区域的案例,说明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 2.通过土壤冲刷实验或运用相关图表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及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 3.以家乡的某条河流或地下水等为例,分析其相关特征(如水量、含沙量、水质等)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开发与治理的设想。让学生领悟保护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 4.指导学生收集人类修建重大水利工程的相关资料,组织一次关于修建水利工程的利与弊的讨论,探讨修建水利工程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3.运用地图理解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运用实例探究陆地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 1.组织学生收集相关图片或结合学生在旅游活动中的亲身体验,谈谈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2.通过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及相关的景观图等图像资料,引导学生归纳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并解释其成因。 3.通过设计旅游路线引导学生掌握由赤道向两极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以喜马拉雅山等山地为例,运用图像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5.引导学生从山区农业开发利用实例中,领悟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地理图表和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分布、成因和形状等方面的影响。 2.运用区域地形图、人口与城市分布图、交通分布图以及相关图表,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的影响。 ·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了解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中。 2.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列举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全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并探究近代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原因。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工业、人居环境、人体健康等的影响。 3.组织学生观看全球气候变暖的科教片,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对策,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在全球或我国的分布。 2.分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3.举例说明人类合理利用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的措施,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分类。 2.运用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类的影响。 3.以典型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并交流学习成果。 ·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结合材料,分析常见自然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1.运用相关知识及地理图表、数据资料等,引导学生探究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纳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及危害。 2.以当地常见自然灾害为例,收集相关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认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及行动策略。 必修《地理2》 一、模块课程教学目标 “地理2”侧重于人文地理,主要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模块包括“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内容。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口、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背景,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人类活动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有机整合、相互渗透。应按本“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每一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以确保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人口与城市 ·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含义。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结合实例,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4.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1.运用人口年龄结构资料,分析某地区人口增长特点、变化趋势及人口问题,并探究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1.利用有关人口材料,引导学生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2.运用相关图表资料,如“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归纳出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类型和特点。 3.组织学生讨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有利与不利之处,以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 4.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资料,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5.引导学生运用四川省或本地有关人口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归纳区域人口增长特点。 6.介绍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2.说出目前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结合实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及主要类型。 2.组织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归纳目前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3.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运用学生熟悉区域的人口迁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2.说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承载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区别。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影响环境承载量的主要因素。 ·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1.了解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与主要功能区的形成。 2.知道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 3.知道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1.利用学生熟悉城市的土地利用图,引导学生判识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归纳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 2.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结合学生熟悉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结构图,引导学生说明城市空间结构及变化。 ·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3.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的特点。 1.利用案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图”,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比较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的特点及服务功能的差异。 ·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知道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 2.简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4.举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理解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1.联系学生熟悉城市的相关材料,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及主要标志。 2.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3.收集我国城市发展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4.收集并整理学生熟悉城市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运用资料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异。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了解区位的含义。 2.知道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4.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 5.结合案例,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 1.联系当地实际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结合实例,归纳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并分析形成的区位条件。 ·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知道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的影响。 4.了解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及工业地域的形成。 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1.组织学生走访本地工厂,了解生产过程,认识其投入与产出,归纳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掌握影响不同导向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3.运用图表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的影响。 4.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5.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分散的表现,理解工业分散形成的原因。 ·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1.组织学生调查或收集本地相关资料,探究本地农业或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说出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2.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与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1.提供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重要性。 2.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缺点。 3.结合实例,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确定最佳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交通线、点布局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5.指导学生调查本地重要交通线和点布局的情况,用所学知识解释布局的原因,并做出简单评价。 ·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运用相关图表资料,归纳聚落分布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2.结合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聚落形态、发展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3.运用相关图表资料,说明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密度、分布位置的关系。 4.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商业网点布局,分析它们与交通运输线路、居民区布局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知道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几个阶段。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 1.设计表格,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表现。 ·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知道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表现。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不同区域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结合资料,分析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认识环境问题的含义、类型及主要表现。 2.结合图表资料,了解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收集本地环境问题相关资料,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危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将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联系“21世纪议程”,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2.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评价某种人地观和人类活动的合理性。 3.联系“21世纪议程”有关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因地制宜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1.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2.结合实例,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3.根据材料,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1.结合我国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2.以我国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为案例,引导学生领会实施循环经济的意义。 3.通过社会调查、环境保护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或联系本地实际,撰写一篇有关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强化学生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 必修《地理3》 一、模块课程教学目标 《地理3》包括“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三部分内容。本模块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理1”“地理2”的基础上,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环境特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认识典型地理区域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相关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逐步建立区域的概念,强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充分认识区域开发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以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有机整合、相互渗透。应按本“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每一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以确保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了解区域的含义。 1.了解区域的含义。 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地理所学习的区域,加深对区域含义的理解。 ·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说出两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比较的主要方向。 2.根据材料,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 结合学生的旅游经历,让学生描述这些地区的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感受区域的差异。 2.选择学生熟悉的两个区域,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区域的分析比较,注意应兼顾相同点的归纳。 3.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不同地区服饰、饮食、住房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结合材料,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收集当地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地理环境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实例(如鲁尔区的兴衰),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树立科学发展观。 ·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结合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 4.结合案例,说明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及对产业迁出区、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1.分组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之间居民的模拟对话活动,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不同区域的利弊影响,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2.以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工程的基本概况,引导学生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梳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结合材料,分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了解森林、湿地等的生态效益。 3.结合材料,说明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以某生态问题严重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治理保护措施。 2.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地理信息技术了解我国森林、草场、湿地等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危害及治理保护措施。 3.结合本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分析产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并提出合理的治理保护措施。 ·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案例,说出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结合案例,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收集有关流域综合开发建设的成功事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总结其经验,加深学生对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收集本地区某流域相关资料,了解开发背景,评价开发现状,探究综合治理的对策,在全班展示、交流。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结合案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 2.以某区域为例,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收集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新型农业的资料,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并在全班交流。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区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 2.结合案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3.结合案例,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以某区域为例,了解资源开发的背景条件,分析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调查学校所在地区优势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状况,了解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撰写一篇小论文。  ·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结合材料,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探讨城市化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2.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3.以学生熟悉的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条件,以及在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结合实例,说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收集展示一些遥感图像,加深学生对遥感技术的感性认识。 2.结合案例(如长江流域洪涝监测),采用资料分析和图表对比方法,了解遥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遥感技术的功能。 3.对于遥感工作原理不作要求。 ·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1.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1.结合具体实例,介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GPS应用领域。如给学生展示GPS接收机,参观装有GPS导航系统的交通工具,以加强学生对GPS特点及应用的了解。 2.对GPS工作原理不要求深入分析,着重介绍定位、导航的主要功能。 3.了解我国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的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1.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1.组织学生参观走访相关单位,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让学生领会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2.对GIS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 ·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1.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2.了解GIS、 GPS和RS三者之间的区别。 1.收集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有关数字地球的材料,加强学生对数字地球的认识。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认识“3S”技术之间以及“3S”技术与数字地球之间的关系。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模块课程教学目标 本模块主要阐述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国情。,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国的自然灾害”“防灾与减灾”三个部分。该模块内容是高中“地理1”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与选修6“环境保护”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和现实意义。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探求环境、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进一步提高生存救助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求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尝试专项研究与实践活动;学会灵活运用地理图表、数据和文字等资料比较差异、归纳规律、分析成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灾害与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有机整合、相互渗透。应按本“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每一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以确保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形成条件及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 2.结合实例辨别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 3.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利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归纳形成条件,了解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的联系与区别。 2.结合实际,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 3.展示各类自然灾害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识别自然灾害及类别,并能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结合实例,了解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危害及特点。 2.结合人口、经济分布图及相关灾情资料,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1.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主要自然灾害的危害,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2.结合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灾害的特点及可能诱发的其他自然灾害。 3.收集并整理本地区常见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分析其特点。 ·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结合区域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灾害的影响。 2.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观,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的科学发展观。 1.收集相关资料,组织课堂辩论,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收集近年来本地区所经历的自然灾害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讨其造成的损失与人类的活动的关系。 3.配合“世界防灾日”,出一期板报。 · 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1.了解世界地震、干旱、洪涝、风暴潮、热带气旋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2.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1.了解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1.运用世界自然灾害分布图,引导学生总结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运用灾害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1.结合相关统计图表,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的影响区域。 3.知道我国自然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种类。 1.利用教材相关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运用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六大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 3.收集近年来本地区常见自然灾害的资料,指导学生绘制自然灾害分布图。 ·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1.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2.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关联上,理解地质地貌灾害的链发性。 1.比较滑坡、泥石流的区别。 2.理解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1.结合图片、视频资料或模拟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地震、滑坡、泥石流的产生机制、过程、危害。 2.结合地质地貌灾害分布图,引导学生探讨地震、泥石流、滑坡的关联性。 ·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形成原因。 1.阅读数据统计图表,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 2. 分析我国旱灾、台风、寒潮、洪涝等灾害的形成原因。 1.结合我国主要气象和水文灾害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形成原因,了解主要危害。 2.围绕沙尘暴、洪灾等自然灾害,指导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实验,从中理解并说明灾害的成因。 · 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1.了解我国主要生物灾害及其危害及地理分布。 2.理解洪涝、旱灾与生物灾害的关联性,及其对我国农业灾情的影响。 1.理解严格控制有害生物入侵的重要性。 1.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主要生物灾害及其分布与危害。 2.组织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当地常见的生物灾害及主要危害,并在全班交流。 自然灾害与环境 · 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1.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 2.运用资料,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3.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缩小”及“放大”作用,树立正确、科学的“防灾减灾观”。 1.结合实例,分析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差异的形成原因。 1.结合实例,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比较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组织学生收集某常见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比较同一灾害给不同地区造成的灾情差异并分析原因。 · 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1.结合资料,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多发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1.结合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实例,通过对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归纳其自然环境特点。 防灾与减灾 ·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1.初步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其作用。 2.结合案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明确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1.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并在全班作交流。 ·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1.了解救灾过程,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 2.了解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分布和国家灾害紧急救援队的作用。 3.了解应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4.增强防灾意识,重视生命价值,提高生活与生存能力。 1.分析我国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安置理由。 1.以家乡某种主要自然灾害为背景,运用相关知识,思考所需救灾物资的种类,拟定灾害应急预案,模拟一次救援演习。 2.针对家乡常见的某种自然灾害,掌握一些个人紧急应对策略,如避险、救助知识,并进行一次模拟演练。 ·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1.了解非工程性防御的含义及工程性防御措施的三种方式。 2.阅读材料及案例,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模式。 3.运用地图,了解我国主要减灾工程的分布。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成就。 1.组织学生收集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编写一份手抄报。 2.组织一次以“自然灾害与我们”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 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1.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热情。 1. 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并展示人类利用高科技手段趋利避害的实例。 2. 启发学生畅想运用新的高科技手段监测、预报自然灾害和趋利避害的远景。 选修6《环境保护》 一、模块课程教学目标 本模块以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为主题,重点阐述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人类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本模块主要包括“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五部分。本模块是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和资源观的重要依托内容,也是地理学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了解人类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更深刻地认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理解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有机整合、相互渗透。应按本“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每一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以确保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环境与环境问题 ·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1.了解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2.结合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1.利用环境景观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2.结合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认识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 1.针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 ·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 2.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1.提供有关资料,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环境问题。 2.利用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当代主要环境问题的特点。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 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2.结合案例,分析资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运用图表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及产生原因。 2.组织学生收集当地主要资源问题的相关信息,分析对当地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1.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其特点。 2.结合材料,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1.结合相关区域地理知识,说明主要化石燃料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贸易特点。 1.组织学生收集某种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2.组织学生讨论非可再生资源日趋匮乏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创新性应对措施。 ·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了解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说出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以某区域的非可再生资源为例,收集
本文档为【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基本要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924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3-01-02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