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析_史记_之_本纪_与_汉书_之_本纪_

析_史记_之_本纪_与_汉书_之_本纪_

举报
开通vip

析_史记_之_本纪_与_汉书_之_本纪_ 上饶师专学报 (社 ) 1 9 8 7 年第 3 期 析 《史 记 》 之 “本 纪 ” 与 : 汉 书》 之 “本 纪 ” 张 晓 松 司马迁在 《史记 · 太史公自序》中说 . “先人有言 :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 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 有能绍明世 , 正 《易 传》 , 继 《春秋》 , 本 《诗》 《书》 《礼》 《乐》之际 ? ’ 意在斯乎 I 意在斯乎 ! 小子 何敢让焉 。 ” 斯言不虚也 。中国史学的发展 , 在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下 , 《春 秋》 《左传》相继问...

析_史记_之_本纪_与_汉书_之_本纪_
上饶师专学报 (社 ) 1 9 8 7 年第 3 期 析 《史 记 》 之 “本 纪 ” 与 : 汉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之 “本 纪 ” 张 晓 松 司马迁在 《史记 · 太史公自序》中说 . “先人有言 :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 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 有能绍明世 , 正 《易 传》 , 继 《春秋》 , 本 《诗》 《书》 《礼》 《乐》之际 ? ’ 意在斯乎 I 意在斯乎 ! 小子 何敢让焉 。 ” 斯言不虚也 。中国史学的发展 , 在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下 , 《春 秋》 《左传》相继问世 , 史学的发展达到一 个高峰 。 之后历四 、 五百年 , 到汉武帝时 , 海内一统 , 汉帝国繁荣昌盛 , 一代大师司马 迁 “究天人之际 , 通古今之 变 ” 推 出 了史 家绝唱的 《史记 》, 使中国史学一下子走到 了令人眩目的高峰。 这就给以后的史家提出 了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此后的中国史学会怎样发展 ? 能否 在司马迁的旗帜下继续前进 , 走出新的路子 来 ? 但不过一百多年 , 这个难题便得到了解 决 , 东汉史学家班固以其卓越的 才 识 写 成 《汉书》 。 《汉书》 比之 《史记》 , 多有难 及之处 , 但在许多方面却有所继承发展 , 不 仅创立了断代史纪传体 , 而且在体例上有所 创新 , 如去 “世家” , 改 “书” 为 “志 ” , 扩 大了书志的记事范围等等, 这里 不 一 一 叙 及 , 本文要论述的是 《汉书 》中的 “本纪” 与《史记 》的 “本纪” 的异同。 司马迁创 “本纪” 并不专记帝王 , 而班 周却改内帝王专纪 。 对于这一做法 , 目前史 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 有以为是 , 有 以 为非 为。 以为是的 , 认 为 《汉 书 》与 《史记》 比 , 严其体制 , 事 皆 载 于传 , 而撮其要于 纪 , 抬高了帝纪对全书的统率地位 , 增强了 纪的纲领性 ( 见刘节 《中国史学史稿》 ) 。 以为非的 , 认为司马迁创 “本纪” 是为全书 之纲 , 有纲纪天下政治之意 , 凡当时在政治 上起主导中心作用的人物均可立纪 , 而班固 只 以天子入本纪 , 则违背了司 马 迁 立 “ 本 纪” 的原意 (见仓修良、 魏得良 《中国古代 史学简编 》和 《中 国 要籍介绍及选读 》) 我认为 , 《汉书 )} 的 “本纪 ” 和 《史记 》的 “本纪 ” 其不质和作用都是一样的 , 只是由 于两书所记载的范围不同 , 时间不同 , 故决 定了它们形式上的不同而已 。 下面试析之 。 先说 “本纪” 的由来 , 南朝 刘彦 和 在 《文心雕龙 。 史传篇》中说 : “子长继志 , 甄叙帝德 , 比尧称典 , 则位杂中贤 。 法孔题 经 , 则文非玄圣 。 故取式 《吕览》 , 通号日 纪 。 故本纪以叙皇王” 。 他认为 , 《史记》 的 “本纪” 乃宗法 《吕氏春秋》 。 清代史学 家邵晋涵 、 章学诚等人 也承袭此说 , 邵晋涵 《南江文抄》卷三 《史记提要》 说 : “迁文 章体例 , 则参诸《吕氏春秋》, 而 稍为变通 ” 。 章学诚在 《文史通义 · 水清县志 · 皇王 · 纪 叙例 》也说。 “纪名策于 《昌氏春狄》十二 析 《史记》 之 “本纪 ” 与 《汉书》 之 “本纪” 一- 一一一 — 一 : ~一 【 ~一 . -一一一一 . 一—— 一一一 一 4 1 月纪 , 司马迁用以载述帝王行事 , 冠冕百三 十篇。 ” 其实情况并非如此 , 正 如 赵 翼 在 《陕涂丛考 》中所言 : “《文心雕龙》曰 , 迁 取式 《吕览》著本纪以述皇王 , 则 迁 之 作 纪 , 固有所本矣 。 今按 《吕览 》十二纪 , 非 专述帝王之事 ” 。 所以我们说司马迁是在前 人的基础上独创 了 “本纪” 。 那么司 马迁立 “本纪” 的作 用 是 什 么 呢 ? 司马迁《史记 . 太史公自序》中说 : “著 十二 本 纪 , 既 科条之突 。 ” 也 就 是 说 在 《史记 》中 “本纪” 是起 “科条” 即纲纪的 作用 。 司马贞 的 《史 记 索 隐》 的解释是 : “纪者 , 记也 。 本其事而记之 , 故日本纪 , 又纪 , 理也 , 丝袋有纪 。 ” 张守节的 《史记 正义 》的解释是 : “本者 , 系其本系 , 故曰 本 ; 纪者 , 理也 , 统理众事 , 系之年月 , 名 之曰纪 。 刀 可见 , 在这里 , “本纪” 是起着 统理全书纲纪一代政治的作用 。 那么 , 依此看来 , 则班 固改 “本纪” 为 帝王专纪是违背了司马迁的原 意 , 削 弱 了 “本纪” 的作用了。 其实不然 , 我们知道 , 在封建社会里 , 皇帝是 国家的象征 , 是政权 的代表 , 是政治生活中的中心 , 一般说 , 抓住 了皇帝这一条线 , 基本上就可以 纲纪一代政 治了 。 当然 , 分裂混乱时期除外 。 这一点实 际上司马迁也认识到 了。 我们看 一 下 《史 记》就清楚了 , 秦代是以 “秦始皇本纪 ” 为 纲铺展开的 。 西汉到汉武帝都是以皇帝为本 纪 ( 其中包括一个吕太后木纪 ) 的 。 至于其 他本纪不是帝王专绝则是由 《史记 》的记事 范围所决定的 。 我 们知道 , 《史记 》记事 , 上起黄帝 , 下至汉武帝 , 约三千年的历史 , 在这段漫 一求的历史中 , 许多史实都已经湮没 或者残缺不全了 , 黄帝等只是 传 说 中 的人 物 , 即使是夏商周三代也显得 一I一分遥远了 , 只能 “略推三代 , 录秦汉 , 上记轩辕 , 下至 于兹 , 。 (《史 已 · 太史公 自序》) 这就给《史 记 》的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困 难 , 要 想 详尽 地写出前面几代的历史显然不可能 , 所以司 马迁匠心独运创立了 “五帝本 纪 ” “ 夏本 纪 ” “商本纪” “周本纪 ” “秦本纪 ” , 这 样才能使得一部通史巨著 首尾连贯 , 浑然一 体 。 秦末天下大乱 , 楚汉争霸 , 这一时期活 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主要是项羽 、 刘邦 , 所以 司马迁以其超人的胆识把项羽立为 “本纪” 这就是由这个时期特殊 的历 史环境所 决定 的 , 也只有如此 , 才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一时 期历史的面貌 。 司马迁以其卓绝的才识推出了通史巨著 《史记 》 , 使后人难以超越 。 但班固却能在 继承《史记》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 变纪传体通 史为断代史 , 写出了 《汉书 》 。 正因为 《汉 书 》是断代史 , 仅记载两汉一代的历史 , 而 西汉历史可以说是比较整齐的 , 从 汉 高 祖 始 , 文景武昭宣元承哀诸帝 , 一脉相承 , 一 线贯穿 , 在政治上起主导作用的中心人物基 本上都是皇帝 , 所以 《汉书 》的本纪也 自然 而然地成为帝王的专纪 。 到东汉 , 出现了外 咸宦官专政的局面 , 所以范评在 《后汉书 》 中增补了 “皇后本纪” , 这实际上仍是继承 了司马迁立 “本纪” 的宗 旨。 所以 , 我们说《史记》的 “本纪” 和 《汉 书》的“本纪”并没有什么不同 , 它们的实质和 作用都是一样的 , 只是 由于各司介记载的范 围 、时间的不同 , 而略有形式上的不同而已 。 ( 审稿人 : 黎心祥 )
本文档为【析_史记_之_本纪_与_汉书_之_本纪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01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5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2-12-26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