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举报
开通vip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2014年第11期(总第150期) 长春大学教学研究信息 ?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纪要 ? 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 ?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探路"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务处编制 2014年05月19日 0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会议纪要 —教育部网站 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及时协调有关问题,高质量按时完成“标准”研制任务,2014...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2014年第11期(总第150期) 长春大学教学研究信息 ?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纪要 ? 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 ?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探路"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务处编制 2014年05月19日 0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会议纪要 —教育部网站 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及时协调有关问题,高质量按时完成“标准”研制任务,2014年4月1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组织召开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对“标准”研制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同志、副司长刘桔同志出席了会议,高等学校92个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或秘书长、代表共计1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韩筠同志主持,高教司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张大良同志讲话。他指出,当前,教育系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等教育司将深入推进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为基本导向,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改进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介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意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合同工程项目管理培训总结 方式、改进本科教学评估,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以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主要目标,引导高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更加适应人民群众接受优质多样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研究制定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教育部2014年的重点工作。这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重要体现,是科学理顺“管、办、评”三者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关系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关系高等教育改革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研制“标准”的 1 主要任务是组织相关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行业部门(协会)和高校联合制定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标准来规范、监管高校的办学,规范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引导高校推进改革、提高质量。 “标准”研制工作自2013年7月启动以来,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依据高等教育司拟定的框架方案,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多次会议进行讨论。截止到2014年3月,已经有15个专业类的教指委完成了初稿起草工作,取得了研制工作的阶段性成绩。但从总体进度看,工作进展还很不理想,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教指委委员认识不统一,高校、行业等各方协同性不强,少数教指委“闭门造车”,组织工作比较薄弱,经费投入特别是参与工作同志的精力投入和时间投入不足。 张大良同志要求相关教指委,一要把握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框架要素和基本内涵。在“标准”研制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把握专业建设的基本规律,明确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要把握工作进度,确保此项工作在年底之前全面、高质量地完成。抓紧落实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计划有序推进相关工作。要明确几个时间节点,各教指委在今年7月1日之前,要充分调研、起草完成“标准”的初稿,并面向所有教指委委员征求意见;9月1日之前,修改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面向本专业类标准涉及的所有高校广泛征求意见;10月20日之前,将经过教指委主任委员签字的“标准”文本提交高教司汇总整理。年底,高教司将合成的各专业类“标准”提交有关部门编辑出版。 2 与会人员分组进行了充分研讨,大家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并作为此专项后续工作的遵循:1)明确“标准”的定位是本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不能把目前已经开设专业的现状作为标准的底线;2)“标准”要力争成为专业准入标准、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评价标准,若有困难,也要成为专业准入标准和专业建设标准,最低要求是作为专业准入标准;3)准入标准中应有一定的定量指标;4)“标准”应根据专业类建设现状、专业改革要求,以及国际通行标准确定课程体系;5)“标准”应在各专业类教指委内部达成共识,并征求高校、行业等各方的意见;6)“标准”研制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要有广阔的视野,既与国际前沿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 会议要求,全体教指委委员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标准”研制工作,统一思想、全力以赴,研制“政府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学生满意”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让“标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后人评价。 3 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 —人民日报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正酝酿出炉——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普通本科高校为什么要转型,如何转型,面临哪些困难,国际上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版今天开始连续两期刊发记者采写的深度报道~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重大改革。 为大量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上) 我国2400多所大学中的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其余的主要归省级政府管理,中央部门与地方共建的高校一般以地方管理为主,通俗地说,地方高校占了大学的绝大多数。地方高校怎样为所在区域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这既是政府的需要,也是学生及其家长的期盼。但是,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很好解决,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数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准。 4 4月底,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论坛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转型的大学主要是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为啥要转型 产业结构升级之需~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需 今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727万人,他们的就业广受社会关注。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找不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现象虽然由多种因素造成,但是,许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按照国际统一口径,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即18岁—22岁年龄段的青年在接受各类大学教育的比例达到26%,进入大众化阶段,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教育部规划司副司长陈峰认为,按照社会需求,可以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其他类型,大学不能都是研究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批应用技术型的大学。 然而,现实需求和大学定位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地方高校追求“高大上”的冲动普遍存在,专科升本科、学院更名大学,贪大求全,却忽视自己脚下的沃土,以至于迷失了办学方向。 虽然研究型人才对国家非常重要,但是,社会发展需求量更多的是应用技术类人才。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说,我国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他举例说,在电信行业,现有高端人才占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有0.14%;在海洋领域,我国在世界海洋专家数据库中登记的专家不足百人,不到全 5 球总量的1%;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仅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40%之间。 “产教融合,把‘产’字放在前面,我很兴奋~”参加“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用友软件公司副总裁郭延生说,这表明政府和高校更加重视企业、产业的角色和需求了。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目的是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使毕业生既接受系统的理论训练,又有一定的技能。有了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就连接了已有的中职、专科层次的高职和侧重应用性的专业硕士,构建起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通上升通道,使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格局得以打破。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说,通过转型发展,能够推动地方高校科学定位,全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这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特色问题。 教育部有关部门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进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国家竞争力、实体经济的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高等 6 教育的结构高度相关。德国、瑞士、芬兰、荷兰等应用技术类大学多的国家,不仅竞争力在世界上排名靠前,而且失业率较低。 欧洲许多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创办应用技术型大学,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对华高等教育中心主任来汉瑞说,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高校体系中一个自成一体的支柱,德国7所著名的应用技术大学组成了精英联盟。荷兰斯坦德大学副校长戴豪易克说,荷兰70%的大学生就读于职业技术类大学。美国24个州的社区学院允许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 转型面对哪些挑战 观念和师资不适应~管理和利益需调整 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大学,各方已经达成初步共识,但是,转型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障碍。其中,凸显的矛盾是观念跟不上、师资队伍不适应,没有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大学既得利益的阻碍。许多专家认为,转型的最大障碍在于观念。 观念的冲突来自多方面。比如,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宁愿选择三本类院校,也不愿意选择就业看好的职业技术学院,普遍认为学习实用技术低人一等。现实中,用人单位包括一些企业在选聘大学毕业生时,盲目追求名校及高学历,忽视对毕业生实际技能的考察。 据参加“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业内人士介绍,对于转型,高校反应不一,“痛快”“痛苦”“彷徨犹豫”,这些态度都存在。他们为记者举例:一所民办专科院校刚刚升为本科,校长在学校大门口附近挂上一个“办成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大牌 7 子,结果却受到校内众人的质疑:“都成本科了,还要追求应用型,”校长只得摘掉这个牌子。 观念不适应固然有历史传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观念背后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差距。观念不会凭空产生,它与目前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经济收入不高、社会地位偏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中专或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技术精湛、勇于创新、表现突出,完全达到了工程师的水平,可是仅仅因为学历低而不能评工程师。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非常普遍。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袁振国认为,在用人机制上,政府和社会尚未给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待遇、职称、职务等方面仍存在政策性歧视。一些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宠爱过度”,而对职业教育却看不起、甚至漠不关心。这些现象和问题,都严重阻碍着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需要切实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社会经济地位。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师资队伍非常关键。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缺乏实践经验,自己本身没有技术专长。这样的师资怎么适应学校的转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认为,只有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进教学改革,高校才能追赶、适应、引领产业发展。师资队伍的高端是校长,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应用技术、职业技术”这8个字不被许多大学校长所接受。 目前,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始探索分类管理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大学。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分类管理大学的体制机制,比如,应用技术大学的标准是什么、该如何评价这类大学等等。 应对好这些挑战,转型之路才可能通畅。 8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 —光明日报 教师是大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样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会有什么样水准的大学。我国当今教师队伍的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又将如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和没有“近亲繁殖”的教师队伍呢, 教师水平决定大学水平 自大学诞生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全世界大约有45000所大学,中国大约有4000所,几乎占了世界的十分之一。当然,这些大学的水准参差不齐,但其中的一批顶尖的大学,它们对各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漫长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步积累了办学的经验,其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是一个战略性的任务,因为教师水平决定了大学水平。 首先,教师的质量与水准直接影响其在世界大学中的地位,它们就犹如学校的金字招牌。现在,世界最著名的大学大多数都拥有最著名的教师。詹姆斯•B•柯南特是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是该校历史上颇有建树的校长之一。他曾深刻地指出:“高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素质优良的教师,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 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索洛夫斯基曾对我说:“从教育规律来说,哈佛大学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聘请高素质的教师。在美国流行一句口头禅: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因此,挖人、选聘最好的教师和评定终身教授,就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哈佛大学面向世界招聘教授,要求聘任的教授在其学术领域里位 9 居世界前三名。很显然,有了这样的著名教授,就不愁没有领先于世界的研究成果,他们决定了哈佛大学在世界大学名列前茅的学术地位。” 其次,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这就是名师出高徒的道理。我国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深刻阐明了教师的职责,他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是迄今最全面诠释一个合格教师的职责,他们既要传授做人的伦理道德,又要讲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设疑和解除疑惑,做到循循善诱,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 再次,大学教师的水平不仅关系到对国家当前的贡献,而且还肩负着为国家长远的发展储备基础理论。大学中的每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都会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教师队伍现状 应当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教师队伍,基本上满足了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需要。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回避矛盾,敢于面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求量不求质,教师编制过大,导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其次是教师队伍“近亲繁殖”严重,一个教授在一所大学工作一辈子。大学教师的近亲繁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个学生在一所大学学到底,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然后再留校工作,以至于导致教师队伍“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有些名校甚至规定:在研究生的招生中,招收本校的保送生的数量,要占到计划招生数的50%到80%。这些政策曾遭到普遍的质疑,这是研究生招生不公平的表现。 10 再次,教师队伍的构成,基本上是小农经济式的自产自销,没有校际之间的交流。目前,各校教师的招聘,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公开性、竞争性和公平性。第三,在科学研究中,“夫妻店”、“父子兵”的课题组,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儿子读父亲的博士生或博士后。这是典型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既得利益的表现。这些弊端,是与现代大学精神格格不入的。 最后是教师队伍没有激励机制,教师队伍成了一潭死水。众所周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因此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源头活水”。这里的激励机制正是优胜劣汰,唯有淘汰,才能促进流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最根本的是要端正指导思想,制定既是理想的又是可行的目标。根据我对高等教育的研究,认为要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应当采取以下几个重大的措施: 第一,必须学习和研究教育学,钻研教材和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现在,大学中有一个通病,就是只重视专业知识的训练,以为有了专业知识,就可以教好书。大量的事实说明,不懂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专业理论和教育技能,犹如一架飞机的两翼,缺少任何一翼是不能翱翔的。 第二,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所谓合理是包含多层意思,如年龄、职称、学位、师生比例等。但是,不拘一格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则,现在各大学都把博士作为招聘教师的门槛,这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其实,以学位高低论人才,助长了懒汉思想,不愿下工夫去鉴别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在年龄上,一定让最优秀的青年教师挑大梁,不要等到垂老才当上教授。 11 第三,一定要剪断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的“基因遗传链”,广开才路,做到兼容并包和博采众家之长。为了铲除“近亲繁殖”的“土壤”,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取消研究生免试推荐制,这对于校外其他的考生是极不公平的。这个制度的设计者,美其名曰是保证“尖子人才”不外流。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既然是尖子人才,那就不应该怕考试。这是在考研上的“马太效应”,即所谓的优秀生免试推荐,而非优秀生还必须考试,这是哪一家的政策,在现行考研制度没有改变以前,任何人都没有免试的权利,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取消免试推荐,还有利于堵塞开后门和某些“潜规则”的不正之风; (2)博士研究生不得在其指导教师名下做博士后,导师也不得把自己的博士生留下做助手; 3)教授夫妇不得在同一课题组做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必须实行亲属回避政( 策; (4)教师招聘必须公开、公平,需要在3种以上的媒体上公布招聘条件。必须是从多名申请者中,通过竞争择优录用,如果只有一个人申请而被录用,这是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是违法的行为; (5)教师队伍的构成,实行“三三三制”,即本校毕业生占三分之一,国内其他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占三分之一,招聘有国外留学背景的占三分之一。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发扬锐意改革的精神,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浮夸和攀比。我们必须看到,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远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下工夫,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持久努力,方可能建成一支包括有学术大师的、符合一流水平大学的教师队伍~ 12 北京交通大学探路"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国教育报 整体推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内部治理机制等多项举措—— 北交大探路“试点学院”改革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自2012年开展“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以来,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其效果日益受到师生的认可,也吸引了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小班授课,双语课程,与教授互动的机会,还有书院式的住宿环境。”在北京交通大学日前举行的自主招生面试考场外,一名考生向记者细数自己报考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原因时说,“最重要的是,听说这里是一块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自2012年开展“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以来,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其效果日益受到师生的认可,也吸引了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试点学院”改革究竟给这所百年老校带来了什么,近日,记者来到北京交通大学一探究竟。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选苗与育苗并重 “我是越学越有兴趣~”两年前,张元浩通过自主选拔,搭上了“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头班车。 13 承担“试点学院”改革任务的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本科阶段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课程结构、培养方法及学分要求,推出了全新培养方案。 上课不分专业、宿舍变成书院、大课变成小班、“一言堂”变成与中外学者的交流对话„„这些变化,让张元浩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和期待。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改革赋予“试点学院”的核心使命。如何让真正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这是摆在改革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和以往不同,这次改革从源头开始。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张秋生介绍说,学院开展国家统一考试基础上的多元选拔录取招生改革试点,建立经济和管理方面人才选拔综合评价体系,选拔综合实力突出、具有经管类专业培养潜质的学生。 选好才的目的是育好才。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推动协同育人、实行国际化培养等途径,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北交大校园里,记者看到,经管学院学生集中的2号学生公寓增加了阅览区、学生讨论室、开放讨论区。张秋生说,他们正在探索“新书院”培养模式,以相对集中的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建设为载体,以团队式学习和管理为组织构架,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为基础,将思政教育、德育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实施全程德育、学业双导师制。 让张元浩印象最深的是大一就有的双语课经济学原理,教师王雅璨和美国一所大学建立联系,将外教请到课堂上。“提前接触国外经济学前沿,而且美国教师和学生交流特别多,就像在电脑上看到的国外大学公开课一样。” 14 张元浩说的正是经管学院的另一项人才培养改革举措——推进本科生英文授课,提高国际交流能力和视野。在本科层次实施国外商学院课程引进计划和国际课程建设计划,推进本科生海外研修计划。 经过两年的悉心培养,拔尖创新的苗子正在试点学院这块教改“试验田”里茁壮成长。“现在,学院里学习氛围浓厚,年级不及格率为1.57%,较之前有较大下降。有50%以上同学参加了学业导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张秋生告诉记者。 改革教师管理机制——园丁要有真本领 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据经管学院统计,去年在本科学生参与的各项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全院教师参与率达90%,本科生教授授课率达100%。 教师的动力何在,“靠制度。”张秋生说。教师的人事聘任、考核和薪酬制度历来是改革的难点。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支持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措施就有7项,这被北交大的改革者称为“尚方宝剑”。 有了政策上的支持,经管学院迅速行动起来。经管学院经过调研,实施了全员聘任制,建立以岗定薪的薪酬体系,确定了以“AB轨”为核心的人事聘任、考核与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张秋生解释说,“A轨”岗位采用现行的学校考核和薪酬体系,“B轨”岗位的要求更高,考核在“入门门槛”的基础上,增加人才培养等方面一定数量的标志性成果,实行年薪制。新进教师全部进入“B轨”,现有教师则自行选择。教师晋升晋级时,“B轨”人员优先考虑。 15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惯例,但问题是,往往只能调动少数人的积极性,对大多数‘老’教师影响不大。”张秋生说,经管学院改革的步子更大一些,在实施全员聘任、差异化考核、建立退出机制的同时,打通了AB轨通道。也就是说,“A轨”教师如果聘期内完成了“B轨”岗位所有考核任务,经学院考核聘任委员会研究,可在聘期结束时补齐B轨待遇。张秋生同时强调,无论哪一轨,四年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在下一个聘期时都将面临降级、转岗聘用或解聘。 为了培养具有竞争优势的团队,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经管学院还建立了团队考核模式。团队考核强调了以能力和专业为中心的团队考核的思路,“按团队设岗聘任、按团队考核、按团队分配”。一方面,整合力量做大事,另一方面,通过团队的实力提升带动教师个人的发展。 2013年年初,经管学院190名教师全部顺利完成了新聘期的签约,其中19名教师签订了B轨,有两个教师团队签订了团队考核任务。 改革内部治理机制——激发学院活力 对于有着百年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来说,试点学院改革的真正魅力在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办学活力。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试点学院改革的重点之一。按照“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原则,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自2011年开始探索实行“分院制”。 所谓“分院制”,即按照“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建立3个分院。各分院领导无行政级别,选拔采取“自主报名、学院审核、公开投票”的办法进行。在职能分工上,学院主要集中于宏观规划、资源调配、组织 16 建设、人事管理、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学生管理、专业学位培养和创收、评估评价等工作;分院主要集中于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等相关工作。 张秋生表示,分院制的改革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有助于各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更为有效地将学科发展与学院发展结合起来,探索了按照一级学科开展学科建设的新模式。教师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的热情也大大提高,9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分院院长选拔的民主测评。 此外,北京交通大学还在研究试点学院章程的修订和完善,建立社会支持监督机制,组建社会多方参与的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开展政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办学,建立多元化社会资源支持办学的机制。 作为整个高教改革的一块“试验田”,试点学院的改革被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因而,改革的范围是学院,而功夫更在学院之外。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告诉记者,目前学校还承担着“探索行业特色高校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探索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用人机制改革”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而这些全校性的改革,恰恰是试点学院生长的环境和土壤。 曹国永表示,试点学院改革并非要出台多少全新的政策,而是要吃透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唯有如此,改革“特区”才能转变为高教改革发展“示范区”。 17
本文档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082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4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23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