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 s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庄福龄主编 导言 一、世纪之交的启迪与呼唤 马克思主义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般原理的原则的整体是正确的,但是它的实际运用要依据历史条件而转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作用,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得到发展,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的启蒙运动而实现的,也是通过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开辟道路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历史,总是同中国革命和中国过程发展的历史结合在一起的,也是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结合在一起的。中国近百年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哲学笔记pdf明清笔记pdf政法笔记下载课堂笔记下载生物化学笔记PDF s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庄福龄主编 导言 一、世纪之交的启迪与呼唤 马克思主义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般原理的原则的整体是正确的,但是它的实际运用要依据历史条件而转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作用,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得到发展,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的启蒙运动而实现的,也是通过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开辟道路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历史,总是同中国革命和中国过程发展的历史结合在一起的,也是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结合在一起的。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清晰地表明:凡是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的实践的结合上有所成就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航向拨正之时;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历史性飞跃之日,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真正活跃和兴旺之时;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品质是与时俱进,是理论上永不停顿和创新;党在指导思想上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与发展创新,总是同党所经历的从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到长期执政、从领导国家建设所经历的从外部封锁和实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到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历史经验表明: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理论上不能停顿。因此,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续发展和开拓新的境界,也是执政党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尊重历史潮流,尊重实践。尊重历史就是要坚持经过历史检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不能丢掉老祖宗;而尊重实践就要适应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在思想理论上搞僵化。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与时俱进就要作到四个一定:一是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二是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三是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四是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这也可看出它也是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质最有力的证明,也是与时俱进精神最丰富的载体。十六大要求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其根据也在这里。 早在十六大召开的一年前,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在全党进一步造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生动局面,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并具体地指出,要坚持和继承的,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一百五十年中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二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三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丰富和发展的,就是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 精神状态开展工作,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总结新鲜经验,积极进行理论概括,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二 与时俱进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第一个时期或奠基时期,从它的问世到9世纪末,大约50年,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为创立马克思主义而奠定基础和不懈战斗的时期。 这时期他们基本是围绕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而展开的。从写出《共产党宣言》 开始,他们就把自己的任务定为批判资本主义、揭露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推翻资本主义。他们所有的任务都是围绕这个事业展开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晚年总是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精神相依相伴的。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第二个时期或开拓时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最初的二十年,大约二十多年时间,是列宁活动的时期,是地球上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把书本上的理论变成社会主义实践的时期,是理论上向新的实践领域开拓的时期。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围绕的是如何对待资本主义而展开的,那么,这个阶段就是如何对待社会主义而展开的。列宁领导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他的话时代的历史功绩,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 列宁的又一个贡献是革命胜利针对当时俄国所处的国内外的状况,列宁果断地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实行了商品生产、自由贸易、市场经济等等,这一切就为后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 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第三个时期或发展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大体是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中叶,大概三十多年时间。这个时期社会主义从一到多,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成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种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相对立、相较量。社会主义成了许多国家追求的风尚。 在这里首先要谈的是作为列宁继承人斯大林有他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当然他也有严重的错误。他首先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抗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使社会主义的红旗不倒,而且影响不断扩大;对于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对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使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建设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当然,斯大林也有政治上的错误,比如说肃反扩大化,国内精神生活、政治生活与民主生活的凝固化与僵化;经济上片面地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使人民生活需要和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和提高;在宣传上和思想理论上大搞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这些都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而斯大林所推行的干部路线也使一部分阴谋家混入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像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之流成为后来社会主义变质和瓦解的隐患。 在这段历史时期,我们中国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另一突出表现就是在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上。 这一段中心问题是什么呢,中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结合上 下功夫没有,功夫下得深不深,功夫下得有没有成果。中国由于正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也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这两个历史性的胜利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胜利。 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四个时期或创新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这是社会主义经过曲折发展,马克思主义又有伟大创新的时期。 曲折表现在:一个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当历史进入70年代中后期,随着“四人帮”的覆灭和“十年内乱”的结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先后在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领导下,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崭新局面。新局面的开创,首先是在端正思想路线、推进理论创新的指导下取得的。 三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正确的看法。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和灵魂就在理论创新,在于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既要坚持又要创新,或者说在于与时俱进。坚持这种实质、核心和灵魂,就真正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那么我们怎样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呢,怎样用科学的武器——马克思主义观来武装自己呢, 第一,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态度,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二,要以不断学习、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永远发展、永不停顿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前进、不断延续的历史。 第三,用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四,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从事物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的规律看待马克思主义。 奠基篇 (1840——1895)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所表现的优秀品质和强大活力,是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所塑造和奠定的。他们的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对社会生活的两个伟大发现上:一是从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改变了几千年来用唯心主义解释历史的传统,第一次把历史的变迁和说明置于社会物质生产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历史观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二是从对资本主义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天然合理”的神话,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为科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作了科学的论证。 在科学道路上永不停留的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不仅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且以此为核心,向着历史的深处和科学的广阔的内容开拓。为了科学地阐明人类历史的来龙去脉,为了探索史学研究的薄弱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不仅探索了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共产主义的情景,揭示了它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而且探索了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社会形态,甚至史前时期的原始社会;同时,为了突破研究上以西欧为中心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还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扩及到东欧、美洲以至古老的东方民族,留下了巨大的笔记和史料;为了全面系统地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的革命,改造资产阶级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的科学领域,为了科学地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注和研究了众多的学科领域,确立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伦理观、宗教观、文艺观和军事观等等,为这些学科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科学说,马克思恩格斯以毕生的精力遨游在科学的海洋和实践的大地上,他们的研究集总结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于一体,其范围从人类社会的形成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从他们生活和战斗的西欧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从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学科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重要门类,他们建构了一个博大精深的 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史上还未曾有过内容如此丰富、体系如此广博、理论如此严整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以马克思恩格斯为核心,还有一批同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和学生,他们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充实、丰富和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当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19世纪,没有也不可能揭示一切真理。在他们身后的20 世纪,马克思主义又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创新,造就了辉煌的历史,但是也有曲折和迂回。历史告诉我们:凡成就都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奠定的基础上取得的,而失误和挫折则是后人在结合实际中认识和实践的偏差所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奠定的理论基础和根本观点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仍然是我们需要时刻回顾的 基本理论,仍然是我们永远不能丢的老祖宗和理论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19世纪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史需要永远学习、高度重视而不应遗忘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一章 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并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 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 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和法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拉开了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业阶段向大机器工业阶段过度的序幕。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革命,各个工业部门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建立了大机器的工厂制。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力的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革命,从而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引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充分显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辩证法,表明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历史的范畴,它的存在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工业革命使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日益明确显示了出来,阶级斗争和物质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以明确地暴露,这就为人们科学地说明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和变革的动力提供了可能。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迅速开拓和扩大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日益具有世界性,各民族间的多方面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日益加强,社会历史各民族的历史变为世界的历史。这种状况使得人们有可能突破狭隘的民族界限,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发现其中的常规性和重复性,从而发现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 总之,工业革命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二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飞跃性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激化,其具体表现就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所造成的生产下降和经济衰退。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社 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集中体现。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在剩余价值规律支配下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危机所造成的严重破坏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其自身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下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和发展,预示了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 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工业革命不仅造就了一个大工业资产阶级,同时造就了一个与近代大工业相联系的无产阶级,从而使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一切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三大工人运动宣告了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同时也说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工业无产阶级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出了创立无产阶级科学理论的时代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了这一时代要求,在积极参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上一切优秀成果,经过艰苦的理论研究和创造,创立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人类进步思想的发展及困惑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样它也离不开一定的思想理论条件。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吸取了上述伟大理论先驱的科学成就,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解决了由他们提出的而又没有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伟大思想的合乎逻辑的、必然发展的结果。 一 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发展与衰落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由革命阶级转化为反动阶级,它们也随着逐渐丧失其革命性。这种状况表明,在人类思想史上发生一场伟大的革命变革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德国的古典哲学体现了它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康德的二元哲学,并且提出了“伦理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但是他同时对这种理想社会能否实现持严重怀疑态度。 费希特和谢林对康德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进行了批判。前者从主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改造了康德哲学,创立了“自我非我同一哲学”;后者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改造康德哲学,创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辩证法思想是19世纪初人类哲学思维的最高成就。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全面而自觉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运动形式,他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但是黑格尔发辩证法是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他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都 看做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按照正、反、合的三段论模式构造出了一个绝对唯心主义的抽象体系。它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即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之间的矛盾,其结果,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革命的辩证法,导致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黑格尔在历史观上也大大超越了前人,提出了许多深刻和有价值的见解。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受历史内在规律支配的。他提出了天才的“世界历史”的思想,认为历史发展的进程经历了三基本个阶段:古代东方阶段,在这一阶段只有专制君主一人是自由的;古希腊、罗马阶段,这一阶段只有少部分人,即奴隶主是自由的;近代阶段,这一阶段中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黑格尔将人类历史归结为世界精神以民族精神的形式实现其自由的历史。他心目中的历史的终极目标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相互妥协,而又由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里,他就完全背离了他的辨证历史观,暴露了他所代表的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预示着资产阶级向保守和反动的转变。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他们的哲学都面对着资本主义发展变化所提出的时代课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对它的解答又必然与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相联系着。他们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但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作为最激进的代表费尔巴哈都没有能够解决,这说明,资产阶级哲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代表人物无论多么博学多才,也没有能力将自己再推进一步了。他们只是提出了要科学解答时代课题的重大使命。却无力来完成这一使命。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体系,它擦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其奠基者是威廉?配第,完成者是大卫?李嘉图。代表性的最高成就的作品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研究了看不见的手) 第二,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就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第三,古典经济学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但他们常常将利润和剩余价值混同起来,造成自己理论上的矛盾。 第四,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它们受历史局限即阶级立场和时代条件的制约,,其局限是非常明显的。最终变为庸俗经济学,坠落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的舆论工具。 二 解决社会矛盾诸多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破产 资本主义自产生起就存在着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端,特别是随着它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这些弊端就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贫富两极分化,导致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激烈反抗。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端,不同阶级从各自的利益和立场出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方案没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行,因而大多是昙花一现,在社会现实面前纷纷碰壁,陷入破产的境地。但其中也产生了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和积极意义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以及英国的欧文,史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的时候,就深刻地揭露了这一制度的重大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各自提出了自己社会改革的方案,描述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这些方案和设想虽然因为没有找到其实现的途径而陷入空想,但其中仍然有许多 合理的内容,包括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这一时代课题的深入探索。 首先,他们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圣西门认识人类历史是由一系列发展阶段所构成的过程。他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人类开化时期即原始社会,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从15世纪开始的破坏神学和封建体系的时代,以及未来的实业制度的社会等若干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只是由封建社会向实业制度即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短暂时期。傅立叶则更具体地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区分为童年、成年、衰落、凋谢4个阶段,32个时期。这种划分虽然不科学,但他的用意在于强调资本主义并非最后的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而只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而已。资本主义之所以必定要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是一种非正义的、反人民的和不道德的制度。 其次,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并肯定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第四,科学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中包含着许多天才的设想。如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协制度”,欧文的“合作公社”。 评价: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在9世纪30年代以前在工人阶级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其局限性很快暴露出来了。他们设想的社会改革方案和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都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找不到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的物质动因;虽然他们都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但都是以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抽象的“理性原则”和人性论为出发点的,更多的是从道义上对资本主义进行谴责,难以真正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虽然他们指出了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并具体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灿烂图景,但他们又找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虽然他们对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深抱同情,要求解除其苦难,但他们又看不到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革命力量,甚至反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从而把实现理想社会的 希望寄托在反动的统治阶级身上,主要这一切都注定了他们的社会改革方案成为无法实现的乌托邦,最终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他们的缺陷决定了它们最终走向历史的反面,但作为人类思想中的优秀遗产,他们成为人类最先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直接的理论来源。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们首先经历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洗礼,即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学习、批判和继承前贤的思想遗产,并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积极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在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后,终于实现了伟大的思想转变。 一 参加青年黑格尔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德国爆发了一场新的哲学革命,即青年黑格尔运动,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这一运动,并成为中心人物,因此他们的理论起点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在政治观点上则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 青年黑格尔派主要由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组成。他们在哲学上特别强调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反对其强制性的体系和老年黑格尔派(即黑格尔派中的右派)将黑格尔哲学视为绝对真理的观点。反对老年黑格尔派调和哲学与宗教的企图。在政治上,青年黑格尔派反对粉饰 现实,认识现存秩序与黑格尔所主张的那种理性与实在的统一还相差太远,因而他们主张彻底地批判和改造这个不合理的现实。 1941年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目,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论文表明马克思当时主要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他突出强调了自我意识是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但与黑格尔对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尤其是伊壁鸠鲁的哲学采取蔑视和否定的态度不同,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高度评价了伊壁鸠鲁哲学,特别是其中的自由思想和无神论观点,同时也指出了伊壁鸠鲁把人与周围世界对立起来,通过摆脱世界来保持自由的消极观点的局限。马克思突出强调了通过哲学批判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自我意识作为一种意志的力量,必然要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变成实践的力量。马克思十分重视自我意识与现实、哲学与世界、人与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的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重要观点,强调通过哲学的批判改造 现实世界,世界的合理发展只有通过精神和现实的结合才能实现。可见,马克思已在抽象的形态上开始涉及到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亦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而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对实践的观点进行了初步的论证。马克思的这些观点显然已超越了当时的其他青年黑格尔分子,也正是这些观点使他最终走向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 博士论文是一部研究古希腊哲学史的学术性著作,马克思不仅勇于突破旧说,第一次揭示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的翻版,而是它的创造性发展,首次指出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偏斜学说的哲学意义,解决了这个古希腊哲学史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他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伊壁鸠鲁无神论思想的充分肯定,宣扬了彻底的、战斗的无神论观点,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德国当时的封建统治及其精神支柱——宗教神学,表现出了他的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 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巴门市。1839年3月,他匿名发表了《乌培河谷的来信》一文,揭露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阴暗面,抨击了宗教虔诚主义的伪善,指出虔诚主义是工厂制度的精神支柱,成为工厂主的护身符。 《乌培河谷的来信》是他思想独立发展的开始,他对宗教虔诚主义的批判,推动他走向宗教信仰的彻底决裂。在这一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事特劳斯的著作《耶稣传》对他不仅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将他引向了黑格尔哲学,并最终脱离了青年德意志运动,投身于青年黑格尔派。 1941年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在那里他同博士俱乐部的核心成员鲍威尔兄弟、科本等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投身于并站在批判谢林哲学的最前列。他连续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哲学》、《谢林和启示》、《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等著作,尖锐地抨击了谢林对黑格尔的攻击以及所宣扬的非理性主义、蒙昧主义,捍卫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这起了很大作用,最终迫使谢林辞去柏林大学教授职务。 同马克思一样,他在转向黑格尔哲学时,所重视的也是其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并采取了辨证分析的态度。同时,他和马克思一样,克服了青年黑格尔派脱离实践的弱点,强调要实现黑格尔的辩证法,不能够仅仅依靠哲学自身,而应该通过政治斗争使哲学与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上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从事社会活动和理论活动初期,在政治上已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并且积极地参加了反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斗争。在哲学上,他们虽然都参加了青年黑格尔运动,但在一些重大原则上又与青年黑格尔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随着青年黑格尔派越来越脱离当时反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而沉湎于夸夸其谈的抽象哲学批判之中,他们最终与其分道扬镳了。 二 马克思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大学毕业后,进入 报刊工作,直接投身于现实斗争,由此开始了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进程。 1842年10月马克思受聘《莱茵报》主编。在此期间他遇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问题,是所谓的林木盗窃问题。他积极地参与了这一辩论,并在《莱茵报》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旗帜鲜明地捍卫贫苦群众的物质利益,猛烈抨击普鲁士国家和法律制度。但是,马克思对国家和法的理解仍然是以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为基础的,即认为它们乃是理性的体现。 如果说对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使马克思初步看到了物质利益对国家和法律的支配作用,那么他通过对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状况的调查研究,思想又有了新的重要进展,进一步转向了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指出,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封建官僚制度,而当权者却矢口否认农民的贫苦状况与政府的管理有关。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在人的意志和行动背后客观的社会关系的作用,看到了客观关系对国家制度和管理原则的制约性,进一步提出了探求国家生活客观基础的问题,这无疑是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了一步。 马克思 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同时,也开始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也是他在《莱茵报》工作期间开始的。在这一时期,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激化,共产主义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与奥格斯堡《总汇报》的论战性文章——《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中,马克思表明了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不赞同态度,但同时也从社会现实出发,指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即建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任务。为达成这一任务,马克思开始了对共产主义的研究。他一方面积极参加在科伦进行的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另一方面又深入钻研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性著作。这为他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莱茵报》被封,1843年5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小镇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他开始了对历史和黑格尔法哲学的深入研究,以求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着自己的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等问题。这一研究和探索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它为不久后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奠定了基础,也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铺就了第一块基石。 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指出了黑格尔的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的观点是头足倒置的观点,实际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这国家,是国家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私有制是市民社会的主体,私有制支配着国家权利。“国家制度在这里就成了所有财产的国家制度。”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表明他已经注意到了生产关系对国家的支配和决定作用,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的萌芽。 1843年他与卢格一起创办了〈德法年鉴〉只出版了一期,但是他在上面发表的两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却意义重大。在这两篇文章中他驳斥了鲍威尔等将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废除宗教、宗教是一切罪恶的源泉的谬论。他指出,宗教并非人间一切罪恶的源泉,而只是它的具体表现。因此,只能用人间的压迫来说明宗教的压迫。宗教这种颠倒的世界观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这种颠倒的现实世界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宗教起着维护剥削制度的作用。所以,只有消灭了人间压迫,才能真正消灭宗教的压迫。马克思对宗教的上述观点,表明他已确立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用社会的客观现实说话,一方面表明他接受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表明他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 鲍威尔等人在批判宗教时抽象地谈论人的解放,认为人的解放就是通过国家改革来实现的政治解放。马克思指出,必须区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政治解放的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其目标只是消灭封建制度,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政治解放并不谋求消灭私有制,也不可能消灭宗教。可见政治解放并不是真正解放,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使人类彻底解放,也才能真正消灭宗教及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任何能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阶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牙的特殊利益必须同普遍利益相一致(哪怕是瞬间的一致),以至被公认为是社会的普遍代表。第二,它反对的敌人必须集社会的全部缺点于一身,以至被看成是整个社会公认的罪恶。在法国,部分解放是普遍解放的基础,在德国,普遍解放却是任何部分解放的必要条件。那么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在哪里呢, 关键在于形成一个作为人类解放的实际承担者的阶级。这个阶级必须是:第一,它不拥有任何财产却构成市民社会的实际因素,因而是“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第二,它被剥夺了一切做人的权利因而具有普遍性,不要求享有任何一种特殊权利而只要求“人权”;第三,它必须解放一切社会领域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因而是现代社会彻底解体的结果,这个阶级,“作为一个特殊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人类解放就是无产阶级和新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还批判了鲍威尔等人用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做法,指出他们认为通过哲学的批判就能实现对社会的革命改造,只是脱离社会实际的唯心主义幻想。批判的武器不能够代替武器的批判“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对现存的私有制社会,只有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其彻底的改造。马克思在这里明确地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作用,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仅表明他完成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标志是:(1)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发现;(2)经济生活中的异化在全部非人化现象中的决定意义的发现。这为马克思打开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门户),而且表明他向唯物史观又大大迈进了一步。 三 恩格斯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和马克思相比,恩格斯转向共产主义立场更为迅速和直接。早在1842年底,受赫斯和魏特林的影响,他已明显地表现出共产主义的倾向。他是在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影响以后,通过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研究和分析而完成这个转变的。这时期他受到的费尔本哈的影响,主要是经过赫斯传播的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同时欧文、傅立叶等的空想社会主义对他也有重要影响。代表这时期思想发展水平的著作是〈伦敦来信〉和〈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 〈伦敦来信〉是他在研究政治经济学以后写的。其突出的进步在于他已经看到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并把共产主义理解为无产阶级现实要求的理论表现。 〈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是他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之一。在这里,他虽然还没有明确认识到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遍历史意义,但已经不再把英国看作比德国更落后的封建主义国家。并且,他已把原来认为只受一般英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所制约的共产主义革命看成是国际任务。他也把当时德国的共产主义称为哲学共产主义,并自称是这个党的一远。 哲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它把共产主义看作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直接结论。用他的话来说:“德国人要不抛弃使本民族感到骄傲的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就得接受共产主义。”第二,它把共产主义看作是包括有产者在内的一切人的事业。但是,哲学共产主义并 非统一的哲学政治派别,它只是德国激进的反动派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 1842年10月,恩格斯服役完来到英国曼彻斯特。他积极支持马克思和卢格创办〈德法年鉴〉,并在上面发表了天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现状〉等两篇文章。在这里他激烈地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和私有制的合理性问题,并试图从私有制包含的矛盾及其历史发展中论证其灭亡的必然性。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来,竞争是人类自由的表现,它可以消除垄断和其他经济弊端。他则把竞争作为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主要范畴,指出竞争和垄断相互补充,并且导致商业危机,激化阶级矛盾,证明“它是一个孕育着革命的规律”。文章中的观点表明,他和马克思同时完成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成了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的批判贯穿了下列原则。(1)革命批判原则。他敢于否定被资产阶级神化了的事物,因而能够超越市民社会的狭隘眼界。(2)历史主义原则。他用历史的眼光考察私有制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承认资产阶级和其学派的历史进步性。(3)矛盾分析的原则。他通过揭示经济范畴的矛盾和转化来阐述经济运动的规律。所有这些,都使马克思受到某种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实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之后,继续着自己的探索,进而开始了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唯物史观的发现有着极大的意义,它不仅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且为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他们凭借唯物史观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阶级结构,批判了唯心史观和其他的错误思潮,不断地阐发了社会主义理论。在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他们共同创作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伟大的理论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问世。 第一节 发现唯物史观的历程 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开始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使马克思朝着在劳动发展史中寻找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迈出了重要一步。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则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乃至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进行彻底清算工作的完成,也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 一 异化劳动理论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德法年鉴》停刊后,马克思开始了经济学研究,其成果就是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反映的虽不能算是马克思十分成熟的思想,但却是他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其中,马克思深入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阐明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他将异化问题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异化,论证了共产主义条件下异化的克服,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研究受到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但是与黑格尔将异化的主体看做是神秘的绝对精神不同,也与费尔巴哈仅将宗教视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不同,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社会生活他引申出异化,并将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异 化劳动是造成社会中的压迫、不平等及阶级斗争的根源。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有四个基本规定: 第一,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生产者相对立。 第二,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如果说,劳动产品的异化是物的异化,那么劳动的异化则是人的自我异化。 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异化。人的类本质就是指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本质。人是一种存在物,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又是异化劳动的结果,是一种互为因果的辨证关系。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尤其是造成了阶级之间的严重的对立。因此要消灭异化劳动就必须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没有私有制、没有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考察得出的基本结论。马克思的这个结论表明,他第一次在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论证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虽然这个结论还带有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的明显的痕迹,还不十分成熟,但显然是他创立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的新起点。 手稿对创立唯物史观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行到了针对“原本”的批判,即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行到了对市民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形成了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朝着发现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其次,关于社会历史的基础问题。《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由于深刻地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这就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再次,《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就为马克思后来全面系统地创立唯物辨证的实践观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理论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第四,《手稿》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通过对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仅说明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还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涉及到了生产劳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奠定了基础。 第五,关于社会历史的动力问题。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的动力的基本观点,是人类通过劳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考察劳动时,马克思指出,人在劳动中发生的社会交往,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变了社会环境,从而劳动发展的不同阶级,就是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人的本质的是劳动,通过劳动,人使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并发生了异化。复归人的本质,要通过异化再扬弃异化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可见,人类社会历史无非是通过劳动,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这样,马克思得出的结论就是:劳动是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这就探索到了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劳动和物质生产。 第六,关于社会历史的本质问题。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本质的基本观点,是认为社会历史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并且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在考察异化劳动时,马克思证明;人的活动及其后果的确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马克思得出结论就是:劳动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的基础,这就探索到了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劳动和物质生产。 最后,《手稿》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斗争的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暂时性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大大深化了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手稿》同样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手稿中已初步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统一的思想体系的雏形。 当然,《手稿》从总体上说,还只是马克思在形成自己科学理论体系过程中的最初探索,与后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相比,显然还不能算作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手稿》中还存留着较明显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的痕迹。现代一些西方学者片面夸大《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他说成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颠峰”,是马克思最高的思想成果,并进而将《手稿》与马克思后来的成熟著作对立起来,制造所谓“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之间的对立,这显然是错误的。 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无论对于他其后探索“历史之谜”还是“社会之谜”,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其一,它是现实的人道主义。它将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人”上,从而秉承了西方人道主义的传统。但是这个“人”不是资产阶级传统人道主义的意义上的抽象的、一般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即字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中的无产阶级;这个“人”也不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意义上的自然的、生物学上的人,而是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即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中创造财富的无产阶级。由此,在“异化劳动”概念中,马克思将“人”的学说,与时代提出的无产阶级命运、“人类解放”即无产阶级的解放问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就使传统的“人”的学说,具有极其现实的内容。 其二,它具有哲学的经济学视野。它将探讨的重点聚焦在“劳动”上,从而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理论研究的现实性。但是这个“劳动”不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只是创造私有财产的劳动,也不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精神活动,而是现实的、经验直观的、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这种劳动既具有肯定的方面,它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有否定的方面,它在私有制社会中异化了,使人变为自己劳动奴隶,私有制则是劳动发生异化的直接根源。这就使传统的哲学,具有极其实在的内容 政治一理论有独到之处和积极意义,但它仍然具有与德国古典哲学相似的理论弱点。 其一,出发点上的抽象痕迹。虽然与黑格尔异化理论的出发点是绝对精神即思辩的热病,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不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出发点是异化劳动。但是,由于门口的仍然是从具有自由、自觉的本质,这样一个抽象的主体出发,以它啊的异化及其复归,去解释和描绘人类历史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历史发展的动力,排斥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马克思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的时候,这种劳动,,不过是一种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理想化”的活动而已。 其二,方法上的思辩色彩。将这种抽象的主体作为出发点,决定了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采用的仍然是这样一种方法:从一个设定的、具有理性本质的人出发,按照“人的本质——本质异化——本质复归”的模式,揭示历史的发展。这就使历史有可能仍然继续笼罩在思辩的迷雾中。 这些使得它仍然没有摆脱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就这个意义 而言,《手稿仍然处于唯物史观的史前期。 二 清算青年黑格尔的唯心史观 1844年夏,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之后,这两位思想巨人变携手合作,开始了创立唯物史观的新时期。他们首先进行的工作,就是着手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这既是他们彻底清除旧哲学对自己的影响,进而创立新的科学世界观的需要,更是实际革命斗争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携手创作的《神圣家族》,朝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又迈进了一大步。 (1)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首先,揭露思辩哲学的秘密,揭示它的认识论根源,唯物辨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针对鲍威尔等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认为思辩唯心主义的秘密就在于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即把本来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当做独立存在的本质,并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创造者,而客观具体事物只是一般这个独立存在的本质的简单存在形式。马克思进一步揭露了青年黑格尔派宣扬“自我意识”哲学 或“批判哲学”的目的,就是要把一切外部的感性的斗争都变成了纯粹观念的斗争。 其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针对鲍威尔等人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指出,不是观念决定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决定历史。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生产总是以客观条件为前提的。 物质生产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市民社会的成员是依据他们的物质利益需要,形成现实的社会联系,并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础。 社会生活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从而说明作为一定社会意识表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因此,天上不能超出一定社会生活的范围。 再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鲍威尔等人将“英雄”等同于主动的“精神”,把“群众”等同于消极的“物质”,从而将精神与物质、英雄与群众根本对立了起来,甚至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英雄反对群众,精神反对物质的历史。针对这种英雄史观,马克思不仅强调了物质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证明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体。马克思特别强调了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恩格斯也在同一时期写作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此作了十分精辟的阐述。 (2)“生产关系”的范畴 他们在对物质生产的分析的基础上,接近了“生产关系”这个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他们通过“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是人为他人的存在,是他人对他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的论述,揭示了生产的社会关系。这段话包含了五层意思: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物是为人的存在”,这里的“实物”即商品,表明商品是为人的需要而生产的,从而揭示了商品的有用性。二、商品的价值。“实物是人的实物存在”表明商品中包含了人的活动即劳动,因而商品不过是人的劳动的物化形式,即实物存在。商品的社会性质。“实物”“是人为他人的存在”,表明商品不是生产者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他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而将自己的劳动物化的结果。四、商品的实质。“实物”“是他对他人的关系”,表明在商品身上体现出的虽然是人与物的关系,但它包含了人与人的关系。。五、商品折射 出的是社会的关系。“实物”“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表明在商品身上包含的人与人的关系,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商品(实物)、商品的实质(劳动),揭示了商品的劳动是联系人的纽带,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正是通过实物及其物化形式(商品)表现出来。这表明他们已经非常接近“生产关系”的范畴了。 (3)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其一,国家对市民社会的作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仅仅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在〈〈神圣家族〉〉中,他们认识到,两者不是单纯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辨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国家对市民社会同样具有反作用。 其二,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辨证性是一个历史过程。他们指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以及与它相适应的国家。国家虽然没有创造出它的基础即市民社会,但它一旦产生,就通过不断挣脱旧的政治桎梏,去保护自己的基础,在巩固基础的同时,使自己获得发展,从而达到两者的统一。 〈〈神圣家族〉〉评价: 〈〈神圣家族〉〉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是他们由人本学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接近的标志。在〈〈神圣家族〉〉中,他们既奠定了新世界观的基础,但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旧哲学的痕迹。 (1)奠定了新世界观的基础。 由于他们的上述思想已经涉及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唯物史观最基本的理论,这表明,他们已经为新世界观的诞生,作好了奠定基础的准备。 (2)未根本消除旧哲学的痕迹。 尽管有上述思想,但不等于他们已经形成了唯物史观。其一,在社会生活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他们还没有提出“社会存在”的概念。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其二,在对实物的考察中,马克思还没有制订出科学的“生产关系”范畴。因而在〈〈神圣家族〉〉中,他们不是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是继续沿用费尔巴哈的人的不变本质与外部现实的冲突,去说明历史发展的动力。其三,在对生产关系的考察中,他们还没有提出“经济基础”的概念。 “神圣家族”意即与世俗家庭相对的,由圣父(圣约瑟)、圣母(玛利亚)、圣子(耶稣),一其他诸神共同组成的宗教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取此书名,是借以讽刺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分子,自以为掌握了创造世界、批判一切的绝对真理。 〈〈神圣家族〉〉的副标题是“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批判的批判”,指的是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的批判哲学”。这些自我意识的哲学家们用头脑构造世界,把对世界的批判局限于认识领域和理论思辩。因此,它无助于社会现实的改变。它表面上气势汹汹,骨子里非常虚弱,表面上师傅激进,实质上非常保守。“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的批判哲学”的批判。 三 唯物史观的创立 在清算青年黑格尔派之后,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写出了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紧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二次合作,创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 观的基本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自始至终贯彻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科学实践观,因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意义: 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其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清楚地表明他继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以后,又开始了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清算。马克思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为自己全面创立和阐发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历史观找到了牢固而正确的立足点和生长点。正是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此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深入发掘和系统阐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进一步做了彻底的清算,并且系统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哲学,特别是他的唯心史观,从而使自己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与以往的一切旧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在批判旧哲学的过程中,他们从正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一,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阐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他们批判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考察历史,只能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们自己指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己考察历史的出发点。 第二,揭示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他们指出,人类生产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最初只是自然的分工,即性别的分工以及因体力和天赋差别而产生的分工等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社会分工。分工不仅使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彼此之间的矛盾成为现实,而且导致了对人的强制性束缚。与分工同时出现了对劳动及其产品分配的不平等。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财富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包含着财富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各种不同形式的区分。分工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通过对分工的考察,他们深刻地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之间的对立。 对社会分工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考察,使他们进一步深化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关系的认识,使他们看到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交往形式的改变,是通过分工和所以的发展表现出来的。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们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主要是指以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一般的发展规律。 第三,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规律。他们指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立即就表现为双重的关系:一方面是自然的关系,即生产活动首先是改造自然的活动,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即人们在生产中必然要结成一定交往形式,亦即生产关系。 在他们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着能动的反作用,当交往形式、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需要的时候,它是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在生产中的自主活动的条件,促进生产的发展;当交往形式、生产关系成了生产的桎梏的时候。就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辨证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 第四,揭示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这里的市民社会的含义实际上已经是经济基础。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运动规律的揭示,他们就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指出了社会有机体是各种关系和现象有机联系的完整形态。 四 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他们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完成。这一伟大发现不仅使他们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而且为他们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对一切历史科学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第一,就哲学来说,发现唯物史观的伟大革命意义就在于: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克服了历史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以近乎完美的形式修补好了唯物主义整个大厦的上层,从而将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 第二,就政治经济学来说,唯物史观的发现为门口可是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牢固的历史官能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使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他随后的〈哲学的贫困〉中得到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为马克思彻底批判蒲鲁东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哲学基础,探索和创立新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使他得以奠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正是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的创立开辟了道路,而且还孕育了剩余价值论的思想,从而完成第二个伟大发现奠定了基础。 第三,唯物史观的发现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革命性意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对共产主义的论证,已经使他们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对从对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运动的科学分析入手,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尖锐对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此导致了阶级斗争的空前激化,这样社会主义革命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这种科学认识使他们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划清了原则界限,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一道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没有正式出版,马克思于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公开阐述的重要文献。在这部书中,马克思在深入批判蒲鲁东错误思想的同时,对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较之《德意志意识形态》更为精确的表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马克思第二个伟大发现开辟 了道路。 一 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哲学基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蒲鲁东是法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他因为在1840年赤壁的《什么是财产》一书中宣扬“财产就是盗窃”而名噪一时。他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主张将资本主义大工业形式的私有制改造成为个体小生产者的私有制。他曾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过激烈的批判,鼓吹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马克思曾经对他批判资本主义给予过较高的评价。1846年他在拒绝马克思邀请他加入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活动的回信中明确对马克思的革命主张表示反对,主张不是通过革命,而是通过改良的途径来实现人人平等。这表明他已经完全站在了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立场。 1846年,蒲鲁东出版了《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在这本被马克思称为“小资产者社会主义法典”发著作中,蒲鲁东阐述了他用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的“互助论”,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蒲鲁东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它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传播。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消除它的影响对其进行了严厉的彻底的批判。 马克思于1846年底在致帕?瓦?安年柯夫的信中对蒲鲁东的新作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论。他说,这本书从整体上说是一本很坏的书。他还师傅深刻地分析了蒲鲁东学说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的错误,指出蒲鲁东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起源的无知,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伟大意义的无知。稍后恩格斯也对蒲鲁东的书进行了批判。继而马克思又写下了《哲学的贫困》这一著作对蒲鲁东主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批判。 在《哲学的贫困》这一著作中,马克思为揭露蒲鲁东经济学的理论的荒谬,着重分析了其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同时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 首先,在批判蒲鲁东唯心主义观点时,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蒲鲁东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出发,把人类历史看成是观念和永恒理性的历史,他认为,社会的经济关系是自古存在于人类理性中的经济范畴的体现。他把经济范畴看作是原始的原因,而现实的经济关系只是这些抽象经济范畴的体现。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根本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根据他的意见,创造历史的,正是抽象、范畴,而不是人。”蒲鲁东根本颠倒了客观的经济关系与经济学范畴的关系,实际的情形是“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经济学的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经济学的观念、范畴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思想的产生都是不断变动的,只有运动的抽象即‘不死’才是停滞不动的。”通过上述的关于经济学范畴与客观经济关系相互关系的论述,马克思不仅揭露了蒲鲁东经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而且将自己行将创立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完全建立在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确立了这种崭新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客观的、运动着的社会生产关系。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不仅是正确理解社会历史本质的前提,而且也是一切具体科学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 除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还几一步发展了自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使其更加精确和科学了。 第二章 马克思子恩格斯哲学世界观的第一次转变——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 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第一节 《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实践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 一、马克思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是“马克思写的第一篇政论文章,从此他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开始了政治活动”。他从作为真理的客观精神和理性出发,揭露了新书报检查令的自相矛盾,以及它反对理性、压制精神自由的实质。在马克思看拉,理性和精神自由是一致的。由于理性是独立于任何个人而存在的客观真理,它不属于任何个人所转悠,因而是普遍的、自由的。而书报检查制度却把精神的全部责任硬加在少数的书报检查官身上。这就势必无视理性自身的规律,以个人任性冒充理性,给精神施加暴力。在马克思看来,理性、精神自由和出版自由是一致的。由于精神自由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随意行动,而是意味着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自由探讨,因此,只有当这种探讨合乎对象本身的性质,并且能够引出合乎真理的结果时,它才真正体现真理。出版自由就是人们探讨真理的自由,出版物的任务只在于体现真理。它既不能表现个人的任性,也不能服从于一种指定的表现方式;因为精神本来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思想,它不为任何单一的方式所决定,而必须体现整个人类。书报检查令的出发点恰恰是对真理本身的完全歪曲和抽象理解:它否定真理应该用事物本身的语言来说话,应该表达事物的本质和同志;它不顾对象本身的性质,硬是给真理添上一种色彩,即“官方的色彩”。在马克思看来,理性和法是一致的。理性是客观真理,法是客观自由的形式。对于法来说,只有行为本身才是它的对象。因此,理性知识都具有确定的客观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而书报检查令却禁止发表“带有有害倾向”的作品,以人们的思想方式为对象。这不仅要惩罚人们的行为,而且要惩罚人们的思想。因此,这是最可怕的恐怖主义。最后,在马克思看来,书报检查制度同宗教是一致的,检查令保护基督教,严厉禁止对宗教的任何批判。但是对宗教的保护也就是对现存国家制度的保护。他指出,维护书报检查的人们想“使之成为国家支柱的并不是自由的理性,而是信仰;对你们来说,宗教也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肯定„„” 通过上述分析,马克思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书报检查所产生的恶果不应归咎于个别检查官的不法行为,而是书报检查制度本身的“客观缺点”。归咎于个人实际是专制主义的伎俩。第二,现实的普鲁士国家决不是理性和道德的国家,而是需要彻底改造的非理性的基督教国家。马克思虽然从黑格尔理性国家的概念出发,却得出了彻底改造现存社会制度的革命结论。马克思抨击书报检查令的文章,鲜明地体现了他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也反映出他和黑格尔思想观点的分歧正在扩大。这篇文章被禁止发表。 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也是关于出版自由问题的。这是他写于1842年5月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对理性的理解,已经不是停留在抽象的客观精神或人类精神上,而是具体化为“人民精神”。虽然对人民的理解比较空泛,但毕竟已明确指大多数人,尤其是广大贫苦阶层。由此出发,马克思对出版自由的论述有了更新的观点。 首先,马克思分析了出版自由的不同态度是同各阶级的利益相联系的,反映了等级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对立。 其次,马克思把自由看作是社会中不同等级的人的本质的必然表现,反映出版自由的争论反映了普遍自由和特殊自由的对立。马克思认为,自由确实是人们所固有的,各种自由向来都是存在的,它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没有一个人会反对一般的自由,他们 反对的只是别人的自由。对于等级来说,他们反对的就是人民的自由。 再次,马克思认为出版自由反映人民的呼声,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关于出版自由的争论反映了人民精神和反人民精神的对立。马克思认为,出版物对于人民来说,是揭示其精神存在的最一般的方式,因此,它必须是自由的。由于理性和道德的实质是人民精神,所以,只有表现这种精神的出版物蠢材是自由的出版物。 最后。马克思把争取出版自由同彻底变革现行国家制度联系起来,揭示了等级议会制同人民代议制的对立。马克思看到,争取出版自由不仅是要废除书报检查制度,而且要从根本上变革现存的等级代议制。 不难看出,马克思的上述分析仍然是把精神、理性看作是历史的决定力量,其几的哲学立场还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已经发现理性的国家和法的概念同它的经验存在是对立的。这一点导致了他对理性主义国家观的动摇,悄然开始了他向唯物主义观点的过渡。 二、马克思对经济问题的最初涉足 为什么强大的国家理性在私人利益面前竟显得如此软弱无力,这使马克思特别苦恼。但是他只能从理性和法的原有哲学信仰出发去解决理性和现实的矛盾。这从他在《莱茵报》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明显地表露了出来。这篇文章总的立场未变,但他对旧哲学的信仰危机在加深,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在加强。 首先,在国家和私人利益的关系上,马克思突破了单纯谴责私人利益,说他把国家利益变为自己的工具的伦理批判立场,开始正视国家本身的“缺陷”。不能设想,国家的管理原则是完美的,而它管理下的现实却是贫困的。马克思认为国家管理原则是客观关系决定的。“这些本质的关系就是管理机构内部的官僚关系以及管理机构和被管理机构之间的官僚关系。第三种关系是自由报刊和社会舆论的关系。 三、恩格斯的《莱茵报》时期:对国家信仰的动摇和对物质利益的再认识 恩格斯发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同客观现实之间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发现自由理性在专制主义面前的软弱无力。1842年10月恩格斯在《莱茵报》发表了《集权和自由》,他试图在不怀疑自由原则的前提下,解释这个事实。他把造成这个事实的原因归结为法国国家制度的缺陷:第一是由于法国宪法措词含糊,未对自由原则作出严格的规定。第二是由于集权。 1842年11月迁居英国是恩格斯的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连续在《莱茵报》发表5篇论文。他认为物质利益的统治是封建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已经过去的历史。因此,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都落后。在他看来,这种私人利益占统治地位的情况,正是英国发生革命的原因。人民日益觉醒的道德意识,将是推动消灭这种社会不公平的革命动力。虽然仍然是以唯心主义来解释英国的现象,但是他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思想进展。 首先,他把统治阶级的自私自利和无产阶级的物质利益作了原则区别。他看到,英国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大工业,而工业本身是包含这矛盾的。它造成了社会的分裂和无产阶级的“日益恶化“。 其次,他把物质利益冲突和政治上党派斗争联系起来。 最后,他把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作了明确的区分。 第二节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及其所引起的解放作用,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来说,1843年是令人困惑的一年。真正的理性何在,变革现实的真正根据何在,当他们正在苦闷的时候,费尔巴哈的两篇文章的发表鼓舞了他们。 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为他们重建哲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架设了新的桥梁。它自然地成了更高形态的世界观问世前的“中间环节”。马克思此后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批判,对各种空前想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研究,以及后来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文,都和费尔巴哈的思想有着方面的联系。 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是感性的人,他认为这“是一切东西都围绕其周围的要点。”他赋予这种感性个体的规定是:第一,精神和肉体、理性和欲望的统一,由此引申出人和自然相统一的哲学原则;第二,个体和类的统一,由此引申出人和人相统一的哲学原则;第三,作为认识主体和作为感性对象的统一,由此引申出理性和实践相统一的哲学原则。从 这些基本的前提出发,他得出了改革哲学的三个最重要的结论。(1)主宾颠倒。他认为,既然主体和本体是感性的、具体的、有限的事物,而普遍的理性不过是这个主体的属性和派生出来的东西,那么,批判思辩哲学的有效方法,就是把它的原则颠倒过来。(2)揭露和消除人的本质的异化。他指出,异化的实质是人的类本质和人的感性存在的分离。人的本质包含于人的共同体之间,当人和人相分离,成为孤独的原子时,他就处于异化状态。而消除异化、实现人的类本质的唯一途径就是重建人的社会共同体。(3)德法联盟。他预言,既然哲学的主要工具是思维和直观,只有两者的结合才是生活的真理,那么,善于生活的德意志民族就必须同善于实践的法兰西民族相结合。 这样,费尔巴哈就以其特有的方式,预示了德国哲学变革的方向:用“颠倒过来”的方法,批判改造黑格尔哲学;用人本主义异化的方法,论证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用德法联盟的方法,组织实践新哲学的社会力量。这正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部分青年黑格尔分子从中看到的希望和出路,成为他们此后一个时期的理论活动的主要方向。但是,实际上费尔巴哈哲学本身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这主要是唯物主义原则和历史主义原则的对立、人道主义原则和感性直观原则的对立。因此,它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取得的某些突破和前进,同时又伴随着失误和倒退。它不能真正地制服黑何尔哲学,更加不可能为共产主义提供科学的理论论证。这就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这一阶段显得十分复杂:他们借助于费尔巴哈取得的思想成果越多,推动哲学的真正进步的困难就越大。克服“费尔巴哈的迷信”很快将成为他们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初次批判 《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实践所产生的思想苦闷,使马克思萌发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最初动因。早在1842年春,马克思就开始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同黑格尔的观点相反,君主立宪制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完成,而是一种受历史限制的和暂时的国家形式。现在,马克思的目的是,通过继续批判和研究,从哲学上论证他在《莱茵报》时期提出的人民主权和人民国家的思想。写于1843年3月至9月的未完成的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这一批判的主要成果。 和以往的批判不同,马克思现在是把重点放在揭露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实质上,以期根据费尔巴哈所发现的原则根本改造黑格尔,从而为社会解放的新理论奠定基础。在他看来,国家理性决非是市民社会的先验基础,相反,市民社会本身即居民现实生活的不同的物质利益领域,才是国家的现实基础。这是把费尔巴哈的“颠倒过来的”方法具体地用来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学说的首次尝试,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从此,一个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方向开辟出来了。 马克思站在贫苦大众的利益的立场上,但是仍然建立新世界的人区分为“能思想的人”和“受苦难的人”,把前者看作人类理性的代表。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上他仍然持唯心主义的观点。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手稿大致完成时,表述了下述思想:“理性向来就存在,只不过它不是永远以理性的形式出现而已。因此,批评家可以把任何一种形式的理论意 识和实践意识作为出发点,并且从现存的现实本身的形式中引出作为它的应有的和最终的目的的真正现实。这是个含蕴深刻的转折,它已经蕴涵着这样的一种认识:冲破意识形态(宗教、哲学和政治)的幻想,从现实社会领域寻求产生理性的力量,用现实的普遍性代替黑格尔抽象的普遍性概念。后来发现,这个区别于黑格尔普遍性概念的现实普遍性领域就是市民社会中的无产阶级。为了不是从哲学而是从现实中发现理性的力量,就必须运用费尔巴哈的“颠倒过来”的方法,把黑格尔的国家学说翻转过来,并加以认真地改造。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国家学说的“颠倒”具有双重内容。第一,在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外部关系上,他否定国家是第一性的,是派生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精神力量的观点,认为国家只是第二性,是由家庭和市民社会派生出来的。第二,在国家的内部关系上,他否定使立法权从属于君主主权的观点,坚持人民主权高于君主主权的主张。 但是,这种“颠倒”并没有直接导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马克思在这里否定的是任何超自然的本质,任何脱离经验存在的一般。因此,这种批判主要具有反思辩的性质,还没有形成物质的社会关系第一性的思想。事实上,马克思仍然把家庭和市民社会看作“意志所具有的形式的精神实在性”。在他看来,抽象的普遍物只能存在于现实的有限物之中,而脱离有限物的普遍物决不是现实的,而仅仅是抽象的。抽象的普遍物是思辩神秘主义的表现,它必然导致虚幻主体和真实主体并存的二元论。实际上,费尔巴哈的“主宾颠倒”原则用于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是有效的,但对于解决历史辨证发展的问题却是丝毫没有用处的。因此,它不能成为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有效方法。必须找到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才能完全克服黑格尔哲学。 在发现历史的动力以前,马克思只能诉诸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方法。从人本主义的观点来看,历史中的普遍合理性的源泉不是现存的 有限物,而是人——作为“类”的人,它才是现实的、无限的普遍物。根据这个观点,一切的社会和政治组织,或者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即体现,或者是它的异化。 谈到异化,就不能不涉及黑格尔的思辩辩证法。试图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批判改造,是马克思从一开始就超出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方面。黑格尔的哲学是以国家同市民社会的分离为出发点的,并把它作为矛盾来把握。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一点。要揭露市民社会和国家对立的真正原因,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历史和经济分析。这是马克思行将解决的问题。 四、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和马克思相比,恩格斯转向共产主义立场更为迅速和直接。早在1842年底,受赫斯和魏特林的影响,他已明显地表现出共产主义的倾向。如果说,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改造和对彻底民主主义的深入探讨曲折地转向共产主义的话,那么,恩格斯则是在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影响以后,通过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研究和分析而完成这个转变的。在这一时期恩格斯所受到的费尔巴哈的影响,主要是经过赫斯传播的人道主义的共产主义。同时,欧文、傅立叶等的空想社会主义对他也有重要影响。代表恩格斯这一时期思想发展水平的著作主要有《伦敦来信》和《大陆上社会改造运动的进展》。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68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8KB
软件:Word
页数:4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