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代后期北方人口考

元代后期北方人口考

举报
开通vip

元代后期北方人口考元代后期北方人口考 这里的元代后期,指的是1351年大起义爆发前夕的人口数,也就是元代的人口峰值。 对于元代人口峰值,不同学者看法不一,但大多数认为在1350年前后。笔者同意这一看法,因为元末起义前的数十年,北方虽然灾害和瘟疫甚多,黄河经常决口,但通常只是局部的现象,整个北方地区人口依然有缓慢增长,尽管增长速度比较慢。而元末大起义的爆发,直接将人口的缓慢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人口总数急剧下降。 人口增长率的估算:以明代为参考,明初河南、河北在人口稀少、负担较小、政治清明的情况下,年均增长率约0.7%—0.8%。...

元代后期北方人口考
元代后期北方人口考 这里的元代后期,指的是1351年大起义爆发前夕的人口数,也就是元代的人口峰值。 对于元代人口峰值,不同学者看法不一,但大多数认为在1350年前后。笔者同意这一看法,因为元末起义前的数十年,北方虽然灾害和瘟疫甚多,黄河经常决口,但通常只是局部的现象,整个北方地区人口依然有缓慢增长,尽管增长速度比较慢。而元末大起义的爆发,直接将人口的缓慢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人口总数急剧下降。 人口增长率的估算:以明代为参考,明初河南、河北在人口稀少、负担较小、政治清明的情况下,年均增长率约0.7%—0.8%。到了明后期,人口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增长率在0.5%左右。北宋年间、清朝“康乾盛世”,北方都大致是这个水平,最高不超过1.0%,和平年代最低也在0.4%左右。 户均人口:唐代、北宋、金代北方户均人口都在6人左右,1234年约5.44人,经过恢复发展,元代后期也应该在6人左右。明初河南户均6.9人。 一、河南 这里的河南,指的是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包括汴梁路、河南府路、南阳府,以及汝宁府一部分、归德府一部分。 1、汴梁路 元代辖38县。《元史.地理志》载,1252年户30018、口184367。 金代泰和七年汴梁路所辖区域有51万户。 《元史.泰定帝》载,1326年郑州、阳武一带有16500户因黄河大水而受灾。此次水灾范围大致有5-7个县,金代泰和七年这一带有4万户,1326年人口约为泰和七年的40%。 倘若整个汴梁路都是这个水平,则1326年有户20万,1351年约22万户。 明初开封府包括归德府的5个大县。1393年开封府人口126万,按照曹树基估计,明代开封府的土著人口约占50%,则有63万,其中汴梁路部分约50万,1368年约43.5万。 元末战争,汴梁路是战争中心,人口至少损失70%,以此估计,1350年汴梁路也有145万人、24万户左右,和上述估计的22万户相差不远。 2、河南府路 元代河南府路辖12个县,范围相当于金代的河南府、陕州、虢州一部分、嵩州一部分。这一区域在金泰和七年有户11.5万。 《元史地理志》载,1252年河南府路有9502.户,65751口。这显然与实际差别太大,诺大一个河南府路,不可能只有这么点人,否则也不会设为路。实际上,河南府路大部分是山区,居民可以逃入山区避难,金末战争人口损失程度要比汴梁路小一些。如果以剩余50%人口计算,1252年应有4.6万户,1350年可达8万户。蒙古国时期河南府接受了一些南方和其他地区的移民,估计元末至少有10万户。 明代河南府辖区在元代河南府路基础上又多了卢氏、洛宁2个县,1393年人口约67万。 按曹树基教授估计,明初河南府土著居民占68%,则有46万,1368年有40万。扣除栾川、卢氏县,则原河南府路辖区至少有土著35万。元末战争,河南府路人口损失要比汴梁路小一些,但出于豫陕通道上,人口损失至少也有50%。如此计算,则1351年,河南府路约有人口70万,12万户左右。 3、南阳府。 这里的南阳府,包括金代的唐州、邓州、汝州、裕州,和嵩州伊阳县、虢州卢氏县,一共。1207年这一地区总人口约9.7万户。 金末元初,这一带人口逃亡南宋的很多,但与此同时又是元代屯田的主要地区,有很多外地移民,故而无法以损失率估算人口数量。 《元史》记载,南阳府有692户,4892人。这显然太离谱,诺大一个南阳府,14个县,怎么可能每县只有300多人?果真如此,县早该撤销了。 按曹树基估计,1393年该地区土著约20万人口,1368年则有17万左右。考虑到元末战争南阳府是战争中心,人口损失较大,但南阳府西北部多为山区,又为百姓逃亡提供了避难所,所以人口损失率要比汴梁路小一些。倘若损失60%,则1351年人口约44万人,7万多户。 4、汝宁府 这里讨论的是汝宁府淮河以北部分,并且不包括现今属于安徽省的颍州。该区域大抵相当于金代的蔡州、息州,分别辖6个县、4个县。1207年有4.6万户。 蔡州是金代最后的都城,金末战争异常激烈。同时,该地区和南阳府一样,逃亡南宋的人口不少,元代又有很多外地人迁入。 1236年,息州有3000户被作为投下户;1266年,蔡州有3816户被作为投下户。由于投下户不是当地的全部居民,而且此后还有外来移民,所以无法以投下户估算实际人口。 按曹树基估计,汝宁府1393年有土著16.5万,扣除淮河以南部分,当有10万左右,1368年则有9万。元末汝宁府是战争中心,人口损失率不下于开封府,倘若也以损失70%算,则1350年有人口29万,约5万户。 5、归德府 这里讨论的归德府,不包括后来属于安徽的亳州、宿州和属于江苏的徐州、邳州,剩余的区域包括睢阳、永城等5个县。 按地理志所载,至顺年间(1330年前后)归德府有钱粮户23317户,由于只是钱粮户,故而数据不可用。 按曹树基在移民史中的估算,1393年归德府5县土著约有13万,1368年约11万余,1350年约37万,则有6万多户。 6、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1350年河南地区的人口数如下: 汴梁路 河南府路 南阳府 汝宁府8县 归德府5县 总计 145万 70万 44万 29万 38万 314万 二、淮北地区 这里说的淮北,指的是现今安徽、江苏淮河以北部分。元代分别属于属于归德府、淮安路、汝宁府、安丰路。 1、归德府 扣除属于河南的5个县,属于本区的一共有亳州、宿州、徐州、邳州所属的9个县。 由于缺乏该区在元代的数据,只能通过明初人口来推测。 明代初年,该区域分布属于凤阳府和徐州府。按曹树基估计,1393年徐州府土著人口14.5万,其中的萧县、铜山属于元代的归德府,人口约7.25万,1368年则有6.3万。考虑到该地区在元末战争中也有很大损失,但由于位置偏东,当地居民又尚武,故而土著保留多些,以60%的损失率算,则1350年铜山、萧县有人口16万。元末,王二在徐州发动起义,聚众10万多,可见当地人口不在少数。 睢宁、下邳、宿迁三县,明代属于淮安府,按曹树基的考察,明代下邳的居民以宋元甚至六朝的土著为主,睢宁有较多的山西移民。1393年淮安府淮河以北有土著35万,睢宁、下邳、宿迁约占30%,则有10.5万,1368年则有9万土著。元末战争该区域人口损失率与徐州相似,以损失60%计算,则1350年人口有23万。 宿州下属的2个县明初人口甚少。由于隶属归德府,估计每县人口也在7万左右,1350年约14万人。 综上,归德府淮北部分的9个县在1350年约有人口53万。 2、淮安路 这里要讨论的是淮河以北部分。该区在1393年有土著约24.5万,加上移民山东的3万海州人,一共37.5万,1368年则有33万左右。 该区域在金末一度归顺南宋,蒙古国时期还接纳了很多移民,故而元代人口应该不少。 元末战争,该区由于位置较偏僻,黄河以东区域人口损失不高,但黄河沿线损失率依然很高。 倘若全区以损失40%计算,则1350年有人口55万。 又按地理志记载,淮安路在1290年有547377人,淮安路辖12县,淮北8县若占三分之二人口,应该有36万人,1350年估计可达50万,与上述估计相近。 3、汝宁府 这里讨论的是颍州的三县。颍州是元末起义军领袖刘福通的老家,战争异常惨烈,故而在明初只剩下1700多户人家。 由于颍州隶属于汝宁府,每县人口可能与汝宁府相似,则约3.6万,颍州4县约14万人口。 4、安丰路 指淮河以北的下蔡、怀远、蒙城三县。 《元史.地理志》载,1290年安丰路有17992户,97611口。安丰路是元代屯田的主要区域,又是“路”的级别,人口不至于如此少。 参考临近的颍州的情况,淮北三县应当有人口10万人。 5、总计 淮北地区1350年人口情况入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 归德府(9县) 淮安路(8县) 汝宁府(4县) 安丰路(3县) 合计 53 55万 14万 10万 132万 三、山西 元代山西划分为晋宁路、冀宁路、大同路。 1、晋宁路 相当于金代河东南路(去掉孟州、怀州),金代泰和七年有66万户。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有120630户,270121口。 实际人口却不止这些。 按王恽《秋涧集》记载,1272年绛州有户3万,为河东之冠。考虑到驱口、匠户等人不纳入户籍,绛州的实际人口估计可达5万。元代绛州大约是金代后期的40%。如果投下户不在此列,则实际人口更多。 《元史.郑鼎转》里说,至元初(1264年左右),平阳府“地狭人众”,以至于需要泽州的栗子救济。平阳府在金末有14万户,虽然元代很多田地被蒙古侵占,但如果要达到“地狭人众”、靠外地救济的水平,恐怕至少有7万户以上,大约是金代后期的50%。 《紫山大全集》记载,平阳府临汾县“占籍者几万五千户”,临汾县在籍的就15000户,加上不在籍的,可能在20000户以上。 综合绛州、平阳府情况看,1270年晋宁路人口大约是金代后期的40%,约26万户。到1350年,估计可以达到40万户,240万人口。 实际上,金末元初山西的人口损失要比北方其他地区轻一些。 元好问《新修学记》之《寿阳县志》记载,蒙古兵进入河东,“泽、潞居民半为俘虏”。 李俊民《庄靖集》卷八里提到,蒙古军进入河东时,河东人“恃险不降,王师至则藏匿山谷,去则复出,众庶颇安”。 2、冀宁路 辖区相当于金代的河东北路。金代泰和七年该地区有45万户 《元史.地理志》记载,1270年有75404户,155321口。冀宁路为上路,1283年至少应该有10万户。 1236年,该路有47330户被作为投下户。由于投下户只是部分户口,无法用来估算全部人口。 该区由于和晋宁路相似,参考《庄靖集》所说,金末人口应该剩余不少。如果也以40%比率率估算,则1270年应该有18万户,1350年估计可达27万户,138万口。 洪武大移民以后,该区尚且有人口134万,可知元代人口估计数比较接近实际。 3、大同路 金代属于西京路,1207年有24万户。 按《元史.地理志》记载,1270年该路有45945户,128496口。 大同路地处山西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但人口主体分布在山西高原地区。 金末元初,该地区是蒙古人南下的通道,人口损失应该不小。但因为地处山区高原,避难的场所比较多,估计剩余人口依然比较多。 如果1270年大同路人口相当于金后期的40%来算,则有9.6万户。又大同路为上路,1290年应该有10万户以上。以9.6万户计,1350年可达14万户,约84万人口。 4、总结 1350年山西人口估测数如下: 晋宁路 冀宁路 大同路 总计 240万 138万 84万 462万 四、陕西 指的是元代陕西行省秦岭以北部分。 按《金史.地理志》,1207年该区域有90万户,约540万口。 该区域的大部分府州的元代户口数据失载,无法根据《元史.地理志》来估计实际人口。 但是,依然可以从一些记载来推测元代陕西的人口。 《元史.文宗纪》记载,1329年凤翔府的饥民有47000户,相当于金代泰和七年户数的74%。由此可见,元代陕西人口相比金代而言下降程度不算太大。 《牧庵集》记载,1235年秦州归顺蒙古时,有10万人口,估计有1.6万户,相当于泰和七年的40%左右。 如此来看,秦州在金末元初人口损失率为60%。倘若整个陕西都是这个水平,则1235年陕西应该有36万户,1350年估计可达60万户以上、300万口。加上元代该区域有部分外地移民(如蒙古国时期从南方掳掠来的人口、以及其他地方因屯田迁入的居民),估计1350年陕西人口在350万上下。 实际上,陕西同山西类似,北边是高原山区,南边是秦岭山区,居民避难的地方较多,人口损失程度也就比河南河北小一些。 1393年,陕西人口259万,1368年约225万。元末战争,陕西的人口损失率相比河南、河北要小很多,故而明初没有接纳山西移民。按前面的估计,1350年陕西人口350万,元末战争后还剩下64%的人口,损失36%,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五、甘肃 主要指元代的甘肃行省,该区域大部分是西夏的国土。 该区域的户口记载也大多缺失。 1、宁夏府路 《元史.地理志》记载, 1264年郭守敬、董文用在此兴修水利,招集流民,“民归之者四、五万”。蒙古国期间,又先后迁徙9000多户掳掠到的南宋居民到宁夏平原垦田,估计1290年至少有3万户、18万口居民,1350年可达4万户、24万人。 2、沙州路 该路的土著多在1291年以后迁入甘州路。 1297年该区有屯田军人1万多人,考虑到军人的家属,以及少部分土著居民,估计到1350年可达5万人以上。 3、甘州路 《元史.地理志》记载,1290年有1550户、23978人。 《元史.兵制》记载,该区域在1281年以后有5000军人屯田,1291年,又有沙州路土著居民迁入,估计1350年人口在8万人以上。 4、肃州路、永昌路 参考甘州路、沙州路,肃州路、永昌路在1350年至少分别有5万人口,合计有10万口。 永昌路是内迁少数民族主要定居区,1275年后,纽林的斤率领万人兵马去吐蕃宣慰司,后来又迁到永昌路。永昌路的畏兀儿人估计有数万。 5、西宁州、山丹州、瓦刺海路、亦集乃路 西宁、山丹州估计有5万人,瓦刺海路跨河套平原,大部分是沙漠,估计至少5万人;亦集乃路大部分也是沙漠,有河流和湖泊,估计有3万人。合计而言,此四州、路有13万人。 6、合计 综上所述,1350年甘肃行省总人口约60万人,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六、辽东 1、辽阳路 该路相当于金代东京路去掉广宁府以外的其他部分。 按地理志记载,该路在1252年只有3708户、33231口。而实际上,木华黎攻下东京路时,得到的人口远不止这些。 《元史.石抹也先传》记载,1215年木华黎攻占辽阳时,“不费一夭,得地数千里,户十万八千、兵十万”。 《紫山大全集》也记载,木华黎“兵不血刃而得一大郡,口数十万”。 蒙古军和平占领辽阳路后,当地居民就有10.8万户,此后即使有征兵等因素,也不至于下降到3708户。估计1252年辽阳路至少8万户,1350年可达13万户。 元末辽阳路蒙古族有3-4万户,算上这部分人,估计1350年辽阳人口在100万左右。 2、广宁府路 按地理志载,至顺年间有钱粮户4595户,算上其他民户至少有1万户。 1269年广宁府一度降为东京路属郡,后来1278年又升为路,原因是人口较多。 而金代泰和七年广宁府有43161户,估计1278年至少2万户,1350年可达2.7万户、16万人。 3、沈阳路 该路隶属于辽阳路,这里不讨论 4、大宁路 该路在金代泰和七年有户约21万。 按《元史.地理志》记载,该路在1252年有户46006,口448193。 实际上,1215年木华黎攻打此处时,锦州守将率领当地1万户居民和3000军人主动投降,北京路守将也率领12000户居民(主要是大定县居民)归顺蒙古。大宁路辖8个直属县、9个州,又是上路,人口应该不止45万人。 如果金末战争该路人口损失70%,应当剩余6.3万户,60万人左右。 1350年估计大宁路人口可达100万。 明代大宁都司的军人,还有很多迁往燕山以南的“山后之民”,很多就是大宁路人。 5、咸平府、宁昌路 咸平府在1207年有56404户,宁昌路在1207年约3万户。 金末战争以损失70%计算,咸平府、宁昌路在元初约2.5万户,元末可达4万户、24万人。 6、总结 按以上各路的估计值,1350年辽东人口可达240万人。 辽阳路 大宁路 咸平府、宁昌路 广宁府路 总计 100万 100万 24万 16万 240万 七、河北山东 之所以把河北、山东放在一起讨论,主要是这两个地区在元代都属于中书省,又位于黄河以北燕山以南,地理上连成一片。并且,金末汉族军阀严实的管辖区也横跨山东河北,曾今有过统一的户口数据,故而不得不放在一起看。 1、河间路 包括金代的河间府、莫州、清州、沧州、献州、景州,以及恩州的北部、德州之临邑县、淄州之齐东县、青城县。以上区域在金代泰和七年有户约38万。 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该路有79266户,168536口,等级为上路。户均口数明显太少,可能只是成年男丁数。 该路在1236-1257年间先后有5.5万户居民被作为投下户,这批人到1270年约增长到6万户,比地理志记载要少,说明该路尚且有不少居民没有沦为投下户,故而仅从投下户无法判断真实人口。 该路为上路,故而1283年应该在10万户以上,估计地理志数据不包括匠户、驱口、军人这类人。1350年该路约有15万户。 河间路在金末不仅受到蒙古的摧残,也是红袄军和金政府厮杀的主要地带,后来被汉族军阀、蒙古人控制,估计金末人口下降幅度为75%-80%。 2、保定路 该路在金代的区划为:易州、涿州(定兴、新城、容城)、保州、雄州、安州、遂州、安肃州、定州(曲阳、唐县、永平、庆都)、真定府(行唐县)、祁州(蒲阴、深泽)、深州(束鹿) 以上区域在泰和七年有户约35.3万。 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该路有75182户,130940口,等级为上。口数明显不对,或者也只是成年男丁。 该路1255年有6万户沦为投下户,到1270年这部分人约6.5万户,比地理志要低,可见该路还有很多民人没有成为投下户。 王恽《秋涧集》卷92《弹保定路总管侯守忠状》里云,保定路“军民约十万余户”。王恽死于1304年,而保定路1275年才得名,这篇文章可能说的是1290年左右的情况。保定路为上路,1290年估计至少有11万户,1350年可达15万户。 保定路在蒙古国初期为军阀张柔管理区域,张柔治理期间,安抚流民、招贤纳才、兴修农事,使当时的保定成为“燕南一大都会”。尽管如此,保定路在金末人口下降也极为严重,同河间路类似,估计下降了75%。 3、真定路 真定路辖区,相当于金代的真定府(扣除行唐县)、沃州、定州(新乐、安喜、无极)、祁州(鼓城)、深州(扣除束鹿)、冀州、潞州(涉县)之域,以上区域在泰和七年约有32万户。 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真定路有134986户,240690口。口数明显不对。 1236-1257年间,该路先后有10.5万户居民被封为投下户,到1270年这部分人约12万户,与地理志数据较接近但仍然低于地理志,估计还有部分人是自由民户。 参考保定路情况,该路也可能存在部分军户、匠户、驱口没有纳入统计,综合考虑,1270年实际户数为15万左右。1350年真定路人口可以增长到23万户。 明朝洪武年间(约1393年),真定路有70万口,这还是输出部分“枣强移民”后的结果,真定府是当时河北地区唯一一个向外输出移民的府,可见明初人口并不少,估计1368年可达80万人以上。由此可以见得,元末起义前的1350年,真定路人口一定非常多,估计可达200万以上,否则不会经历大乱破坏后还有这么多土著(真定府是元末战争主要区域)。 处于保守起见,依然采用上述估计的结果,认为1350年真定路人口为138万。 真定路在金末和保定路、河间路一样受尽摧残,但蒙古国前期是军阀史天泽管辖区域,史天泽和张柔、严实一样主动发展民生,同时也会有部分外来移民,这可能是元代真定路人口较多的原因。 4、顺德路 顺德路的辖区一直比较固定,唐代、北宋、金代为邢州,明清为顺德府。 该路在金代泰和七年有户80292。 《元史.地理志》记载,该路在1270年有30501户,124465口。 参考金代数据,以及金末河北地区大致的人口损失幅度,可知地理志数据大体符合实际,只是口数偏低。 以此估算,1350年该路约5万户,30万口。 洪武1393年,该路人口为12万,虽然不像真定府那样对外移民,却也是明初没有接纳山西移民的少数府州之一。如上估计,1350年顺德路人口30万,经过战乱后剩下10余万,是非常符合实际的。 5、卫辉路 该路大致相当于金代的卫州,但比卫州稍大,多了一个胙城县。 泰和七年,该路的大约有9.7万户。 地理志记载,1270年该路有22119户,127247口。由于缺乏其他资料,姑且认为这个数据是接近实际的,若是如此,1350年可增长到约3.4万户,20万口。 1393年,该路有人口10万,按曹树基估计,其中的土著大约有6万,山西移民占4万。 参考上述估计,经过元末战争,卫辉路人口从20万下降到6万,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6、怀庆路 相当于金代的孟州、怀州,但比孟州、怀州区域稍大。1207年,该路有人口约13万户。 按地理志记载,怀庆路34953户,170926口。由于缺乏资料,只好采用这一数据,估计1350年该路人口可达27万。 1393年,怀庆府人口21万,按曹树基估计,土著10.7万。元末战争,怀庆府人口从27万下降到10万,或许比较符合实际。 7、彰德路、广平路、大名路、濮州、冠州、高唐州、恩州、德州、曹州、东昌路、东平路、济宁路 之所以把这么多路、州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上述地区在金末蒙初都属于军阀严实的管辖区,并且区划上交错在一起。 严实是金末最富盛名的世侯,与史天泽、张柔一样,为北方汉族百姓做出了巨大贡献。严实非常注重保护汉文化,积极招募士大夫、流亡百姓,又着力恢复经济,使东平成为蒙古国时期北方文化最繁荣的地区。1240年严实死后,他的儿子继续管理这一片区域,求贤纳才,发展民生,使得大名、东平一带成为相对安定富庶的地区。 按《元史》载,1220年,“东平严实籍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滑、浚等州户三十万来归”。 这条记载为估测上述区域的人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需要说明一点:1220年严实管辖区不包括曹州、濮州,曹州和濮州是严实归顺木华黎以后才攻下的,此后一直属于严实管辖区,故而上述的“户三十万”不包括曹州、濮州。 又根据《元史.地理志》,上述州、路在1270年有户约36万,如果扣除濮州和曹州,则有户约31万,和1220年严实统计到的数据相当。但严实治理期间,该区域人口会有一定增长,并且严实也未必能统计到全部人口,估计这一带到1270年可达34万户,算上曹州濮州,应该达到40万户。地理志数据虽然与实际有差距,但较之北方其他地区的户口而言,已经是比较接近实际的了。 下面再分别讨论各个地区的实际人口。 ①彰德路 彰德路为金代的彰德府。1207年,该府有77276户。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彰德路有35246户,88206口。口数不对。 按《元史.食货志》记载,1257年该路有25056户沦为投下户,到1270年,这部分人可增长到27000多户,比地理志数据低不少,可知该路尚且有一些居民没有沦为投下户。 参照金代户口,该路在1270年的户数基本正确,估计1350年可以增长到5.5万户,33万口。 ②大名路 大名路辖11个县,分别由金代大名府、开州、浚州、滑州、曹州、开封府、德州的部分县组成。粗略估计,这些地区在金代泰和七年约有29万户。 按地理志记载,大名路在1270年有68639户,160369口。口数明显不对。 又按食货志记载,该路在1236年有7万余户被作为投下户,这部分人到1270年可以增长到8万多户,1350年可以增长到约13万户,78万口。 ③广平路 该路辖区包括金代的磁州、洺州(扣除丘县)、威州,上述地区在泰和七年约有13.5万户。 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广平路41446户,69082口。口数不对。 该路在1236-1252年期间先后有4.6万户民人被作为投下户,到1270年可增长到约5.5万户。 参照金代户口数据,该路可能全部居民都沦为了投下户。 由此,1350年广平路可增长到到约8.5万户,51万口。 ④冠州 冠州即金代大名府之冠氏县。粗略估计,1207年有3万余户。 按地理志记载,该州在1270年有5697户,23040口。由于缺乏其他资料,只能用这一数据来推算,到1350年冠州人口约5万。 ⑤濮州 濮州包括金代濮州全部和大名府之馆陶、恩州之临清,上述区域在1207年约有户11万。 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该州有17316户、64293口,口数偏低。但根据食货志,1236年该州有30000户居民被作为投下户。仅这批人,到1270年就可增长到3.5万户。估计1350年濮州可达5.5万户、33万口。 ⑥高唐州 辖三县,分别有恩州之武城县、博州之高唐县、大名府之夏津县组成。泰和七年约有8万户。 地理志记载,1270年有19104户,23121口,口数明显不对。 按食货志记载,1236年该州辖区有2万户沦为投下户,这批人到1270年可增长到2.4万户,1350年可增长到3.6万户、21万口。 ⑦恩州 相当于金代的历亭县。泰和七年约有2.5万户。 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恩州有10545户、37479口。 又根据食货志,1236年恩州有11603户沦为投下户,这部分人到1270年可增长到14000户,到1350年可增长到2万余户、12万口。 ⑧德州 在金代德州基础上,多了清平县、齐河县。泰和七年约有7-8万户。 按地理志,1270年德州有24424户,156952口。 按食货志,1236年德州有20000户成为投下户,到1270年可增长到24000户,可知地理志大致准确。 1350年德州人口可达24万左右。 ⑨东昌路 在金代博州基础上,少了一个高唐县。泰和七年约有户7万。 按地理志,1270年该路有33102户,125406口。又根据《元史.文宗纪》,1330年该路有饥民33600户。可知地理志数据大体正确。以此为基础,1350年可增长到5万户、30万口。 ⑩东平路 在金代东平府基础上少了肥城县(划给了泰安州)。泰和七年约有9万户。 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有户44731,50247口,口数明显不对。 又根据《元史.世祖纪》,1272年,元朝“以东平府民五万余户,复为东平路”,可知1270年前后东平路人口在5万多。地理志比实际数据略少些。 估计1350年东平路人口可以增长到7.5万户以上,约45万口。 东平路相比其他地区而言,金末战争人口损失不算大,主要原因是这里是严实的行台所在,金末元初受到了一定保护,可能还吸引了少部分移民。 ⑾泰安州 在金代泰安州基础上,多了肥城县、长清县。泰和七年约有8-9万户。 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该州有9540户、10795口。 又按食货志,1236年该州有20000户成为投下户,光这批人,到1270年就有2.4万户。 考虑到泰安州在1236年不可能正好有2万户居民,投下户应该仅仅是取整,实际户口比2万要高一点。 估计1350年泰安州可达4万户,约24万口。 ⑿济宁路 包括金代的济宁州、兖州,以及属于单州、徐州、归德府、滕州的6个县。 泰和七年约有户16万。 按地理志,1270年济宁路有10545户,59818口。 又按食货志,1236年该路有3万户成为投下户。 又按文宗纪,1330年该路有饥民44900户。可知1236年的投下户比较接近实际人口。 估计1350年济宁路约5万余户,30万口。 ⒀曹州 在金代曹州的基础上,划出了东明县,划入了楚丘县和成武县。 泰和七年约有3-4万户。 按地理志,1270年曹州有37153户,195335口。 估计地理志数据接近事实,到1350年曹州可达30万人口。 之所以曹州的人口接近泰和七年,估计是金代的户口有误。按《金史》记载,1207年曹州只有1.2万户,平均每个县只有4000户。另一个可能是,曹州在金代饱受黄河大水袭击,居民迁徙无常,等到黄河较为稳定时,又会聚拢较多人口。 综上所述,旧东平行台辖区在1270年实际人口约45万户,相当于地理志数据的1.25倍。 回溯至1220年,约36万余户,和严实籍到的数据相当(严实统计的30万户不包括曹州濮州,算上此二州估计有35万户)。 1350年该区域估计可达69万余户,416万人。 旧东平行台区1350年人口分布如下表: 广平路 彰德路 大名路 濮州 高唐州 恩州 德州 冠州 曹州 东 昌 路 东平路 泰安州 济宁路 合计 51万 33万 78万 33万 21万 12万 24万 5 万 30万 30万 45万 24万 30万 416万 8、大都路 地理志记载,1270年有户147590,口401350。 1272年,蒙元迁都于此,此后城市人口有很大发展。按韩光辉的研究,迁都以后大都城市人口在十几年内增长了18万户。迁都后,大都路大概增加了2.5万户军户、1万儒释道户、1万站户、数万匠户。据此,1290年大都路应该至少有30万户。 1321年,霸州有23300户居民遭遇水灾;1330年,怀来县有11860户遭遇兵灾;至顺二年,檀州、昌平、顺州等地有9万户饥民。上述一共5个县,平均每县1.6万户,而大都路有28个县级单位和警巡院,如果每个以1.6万户计,则有45万户,再加上城市居民,1350年大都路估计有50万户、300万人口。 元后期大都路瘟疫肆虐,加上水灾频繁,估计人口不含有多大增长。 9、永平路 地理志记载,1270年有13919户,35300口,等级为下。 1290年,该路发生饥荒,饥民15465户,估计当时全路人口有2万户。 1329-1330年,蒙古国统治集团在这里交战,永平路受影响很大,估计人口有一定损失。 1350年永平路大约有2.5万户、15万人口。 10、济南路、般阳府路(不包括莱州、登州) 按《元史.地理志》载,1270年济南路有63289户、164885口,等级为上;21530户,123185口,等级为下。 莱州、登州是般阳府路的飞地,这里不讨论。 济南路在金末元初是张荣管理区。蒙古军进入山东时,张柔“版其军民五十余万归款”(张起岩《张公行状》),说明蒙古国初期当地人口在十万户左右。 张荣的辖区相当于金代的济南府和淄州,而和元代的济南路、般阳府路有所差别:多了棣州、滨州,并且济南府割出了5个县。 又按《张公行状》,张荣献出的人口就接近10万户,即便扣除后来划出去的5个县,剩余人口也应该在7万户左右,再加上划入的滨州、棣州,1270年应该至少12万户,到1350年应该在18万户以上。 又根据《元史.泰定帝纪》,1337年政府“遣使赈济南饥民九万户”,光饥民就有9万户,总人口应该至少10万户,到1350年就至少有11万户,加上般阳府路,总人口至少也15万户。 再根据济南路的等级,1283年济南路应该在10万户以上,1350年可达到15万户以上,算上般阳府路,总人口可达20万户左右。 综上,1350年济南路、般阳府路(不包括登州莱州)大约有20万户、120万口。 11、益都路 按地理志,1270年有户77164,口212502。 该路比较特殊,金末是红袄军起义发源地,后来被军阀李全占据。李全归顺南宋后,益都路又被南宋名义上“收复”,后来李全与南宋交恶并且死于南方,他的儿子李璮继续掌管益都、淮北之地。李璮名义上归顺蒙古,实际上周旋于南宋和蒙古之间,暗地里发展个人势力。李璮治理山东淮北期间,表面臣服蒙古,实际上却和南宋保持贸易往来,蒙古派遣李璮发兵攻宋,李璮以各种理由推脱。忽必烈继位后,李璮自知朝不保夕,于是公开叛蒙,并将涟水、海州三城献给南宋,以表归宋之决心。但仅仅两个月,李璮就兵败被杀。李璮死后,涟水、海州继续在南宋掌控之下,直到南宋灭亡。 按胡袛遹1285年所著的《益都新修庙学记》记载:“益都控辖郡县六七城,户二十余万”,差不多是地理志数据的3倍。 吴松弟认为,这里的“户”可能是“口”之误,否则不会和地理志差距如此悬殊。 吴松弟显然没有考虑到明代益都路的人口情况。 殊不知,洪武二十六年青州府人口就达到160万以上(曹树基考证为190多万),而青州府区域比元代益都路还要小,划出了潍州、沂州、胶州和滕州,如果算上这四个州10个县,洪武时期益都路人口至少200万以上,扣除外来移民后也应该有150万以上,元末战争之前至少有200万人口。 由此可见,《益都新修庙学记》所说的“户二十余万”,并没有出错,而是道出了当时益都路的实际人口。倘若以21万户计,到1350年,这部分人应该增长到30万户左右、180万人口。而胡袛遹所说的人口,未必包括匠户、驱口,如果考虑这部分人,1350年益都路完全可以达到200万人口以上。 12、莱州、登州、宁海州 元代属于般阳府路。般阳府路包括淄州、莱州、登州之地,按地理志记载,1270年只有21530户,与实际相差太大。 按地理志记载,宁海州1270年有5713户。实际上,1236年该州有1万户居民沦为投下户,可见地理志数据根本不可用。 这里只能根据明初人口来推断。1393年,莱州府、登州府有人口161万,其中土著约125万,外来移民36万。 明代莱州府、登州府包括元代的莱州、登州、宁海州,以及潍县、昌邑、高密、胶州、即墨5个县(元代属于益都路),总共有15个县。其中5个县是从益都路划入的,剩余10个县为原来莱州、登州、宁海州之域,倘若人口占2/3,则有80余万。 该区域受元末战争影响较小,倘若损失20%人口,则元末战争前估计有100万人口。 综上,1350年河北、山东的人口情况大体如下: 保定路 真 定 路 河 间 路 顺 德 路 卫 辉 路 怀 庆 路 东平行台区 济南 总管 府 大 都 路 永 平 路 益 都 路 胶东三州 合计 90万 138万 90万 30 万 20 万 27 万 416 万 120万 300 万 15 万 200 万 100万 1546万 八、代北 指燕云以北、蒙古高原以南区域,为华北平原、山西高原向蒙古高原的过渡区。 元代该区域包括上都路、全宁路、兴和路、净州路等路。 1、上都路 地理志记载,1270年户41062,118191口。 该路在1272年前为蒙元都城。除了登记人口之外,该路还有至少1万户怯怜口,数千户工匠,一万户军人,以及数量不少的蒙古人。考虑到这些人,1270年上都路至少7万户,到1350年可达10万户、60万人口。 2、德宁路、泰宁路、净州路、集宁路、应昌路、全宁路、宁昌路、砂井总管府 这些路分别辖有1个县,该路有较多屯田的汉族军人,又有不少蒙古人,还是汪古人居住区。 1329年,赵王马扎罕部(汪古部)有55400饥民不能自存,汪古人一共约1万户,每县约1200户(实际上汪古人并非平均分布在每个县)。 1330年,砂井总管府、德宁路、净州路一共有1.6万户蒙古人需要赈济,平均每县5300户。 1292年前后,蒙元将9000户汉军迁入代北屯田,加上代北原有的汉族土著居民,估计每县的汉民不下3000户。 综合考虑,估计元后期上述八个单位每县约1万户,总计8万户, 48万人。 综上,1350年上都路总人口约108万。 九、总结 按前面的讨论,1350年北方的人口分布如下: 总计 河北 山东 山西 河南 淮北 陕西 甘肃 辽东 代北 3212万 1546万 462万 314万 132万 350万 60万 240万 108万 因为辽东以北和岭北行省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区,这里所说的北方自然没有包括在内。 实际上,岭北行省(即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也有相当数量的汉人居住。 比如:1213年,永清县的富户史秉直率领投降的汉民10万余户到漠北,是有记载的较大一次。《榘庵集》卷5载,蒙古兵攻占洛阳后,“渠帅尽驱(当地百姓)于北”。《黑鞑事略》记载,蒙古国时期,漠北“牧者谓之瓦剌赤,回回居其三,汉人居其七”,可见汉人在漠北数量之多。1219年,丘处机在镇海城,“喜见此地庄稼已成”,这些庄稼自然是汉族俘虏种植的。 估计岭北的汉人不下百万之数,元朝灭亡后,这部分人去向如何呢?洪武年间,明朝曾今接纳了少数“沙漠遗民”,可能就是当年迁居漠北的汉民。只是真正回到明朝的毕竟是小部分,估计剩余的大部分都融合进蒙古族了。 十、几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元代北方人口大多集中在河北、山东、山西,这是为何呢? (1)、金代黄河以北、燕云以南就是人口密集区,而陕西、河南、淮北因为毗邻南宋,是宋金战争的主要地带,自北宋末年人口大幅下降以后,到元朝也没有恢复。实际上,靖康以后南下的北方人也大部分来自河南、陕西、淮北,而山西、河北人南下的较少,甚至还有很多河南人被强迫迁到河北。 (2)、黄河以北在金末战争中较早被蒙古国控制,此后又多被汉族世侯管辖,人口有一定恢复;而黄河以南一直到1234年才被蒙古征服,人口大量死亡、流失(逃到南宋)。此后,这里又是宋蒙对峙的前线,恢复速度也比较缓慢。 (3)、元代河南受黄河水灾影响,人口恢复幅度有限。1272-1363年间,黄河决口将近70次。实际上红巾军起义就爆发于这里,导火索也是修黄河带来的沉重徭役。 2、金末元初官方统计的户口为何那么少? 1235年,蒙古在华北统计人口,只统计到110万户约600万人。 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纳入官方统计。 (1)驱口。按时人记载,当时驱口“凡居天下之半”,估计达百万户。即便这一说法有所夸大,也至少50万户 (2)匠户。蒙古入侵过程中,工匠往往能够幸免,有些人为了生存而冒充工匠,最后也被蒙元录用。参考《元代匠户散论》,当时的匠户不下百万户,1236年蒙古人括中原民匠得72万户,可见华北地区的匠户至少70万户,每个工匠即对应一个户。 (3)游徙之民。金末元初有些人为了逃避战乱而进入大山中,李俊民《庄靖集》卷八里提到,蒙古军进入河东时,河东人“恃险不降,王师至则藏匿山谷,去则复出,众庶颇安”。 估计山西、陕西有很多人逃入山中。 (4)山寨居民。民间扎寨自保的传统悠久,金代初年,曹勋出使北方,看到相州以北的太行山沿线有山寨50多座,每座不下3万人。1160年海陵王侵宋时,北方再次陷入混乱,山寨又大批涌现。金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山寨势必又要兴起。 (5)军阀控制区。山东东部在李璮控制之下,李璮表面臣服蒙古,实际却和南宋交好,户籍统计时未必能统计到全部人口。 (6)没有统计到的地区。1235年籍户时,陕西部分地区和辽东并没有纳入统计,沿淮淮北也有少部分地区没有统计到。1238年张子良率泗州以西10万多人归顺蒙古,就是其中一例。 综合以上因素,金末元初北方实际人口应该在1600万左右,1280年估计增长到1900万,加上后来从南宋掠夺的人口、南方的匠户、内迁的蒙古人、色目人,估计1280年可达到2100万人,正是如此,到1350年北方才增长到3200万人。 金末元初,因为战乱、屠杀、瘟疫、饥荒、逃亡等因素,北方人口大约下降了70%,堪称历史上降幅最大的一次。 3、大都路在元朝后期接近300万人口,这么多人后来怎么消失了呢? (1)、元后期大都路瘟疫严重,元朝好几个皇帝都死于瘟疫(类似于同时期欧洲的黑死病),估计元朝后期大都路死于瘟疫的不在少数。 (2)、大都路有很多人在朱元璋北伐军到来前就撤退到了漠北,不仅包括绝大多数蒙古人,也包括很多汉族军人、官员、工匠等。撤退的人不下百万口。 (3)、剩余的居民,有部分被朱元璋迁到了开封府。这部分不会太多,至多几万人。 综合考虑,蒙元的撤退和鼠疫是大都路人口骤减的主要原因。 4、元朝有多少其他民族融合进汉族了? (1)、蒙古人 虽然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但蒙古人主体依然在漠北居住,漠南汉地分布的主要是蒙古的官员、军人,且分布很分散,北方、南方都有。 《蒙古源流》卷五:方大乱时,各处转战蒙古人等四十万,内惟脱出六万,其三十四万俱陷于敌。 元末战争,人口损失较大,蒙古军人作为元朝的主力军,势必也损失惨重,到明初,留在内地的蒙古人估计还有十几万。 这十几万蒙古人有部分被朱元璋编入军队,有部分逐渐汉化了。 (2)、色目人 元代色目人是迁入中土的外国各族人总称,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数目最多。这些来华的中亚人是回族的前身,因为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上同汉人有显著差异。 中亚色目人主要有:畏兀儿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哈喇鲁人、钦察人等 边境的色目人主要有:西夏人、汪古人、 回回在建国以前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更具宗教意义,因为它的认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是伊斯兰教而不是血统,后来的发展中还融合了很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族人,旧称汉回,新中国建立以后也是回族。 元代色目人主要包括畏兀儿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西夏人、汪古人等。 (3)、契丹人 金代契丹军民由于多次叛乱,后期又有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内地的契丹人可能不增反减。 按照一些记载,元初的契丹人应该有4-5万户,20余万口。相当一部分被纳入蒙元的军籍。 元代契丹人分布地区:东北,河北、山西、陕西,南方的江浙行省 元末战争,契丹人不少是军籍,势必人口损失很多。 剩余的契丹人的流向:东北、华北地区的契丹人部分随着蒙古人撤退到漠北,逐渐融入蒙古人,剩余的契丹人逐渐汉化;东北的一些契丹人演化为今日的达斡尔族;西北、西南的部分少数民族据称也是契丹演化而来的。 (4)、女真人 金朝末年,女真人口损失惨重。 按照刘浦江在《金代猛安谋克人口状况研究》的论述,1183年猛安谋克正口有355万人,其中女真人有284万,渤海人、奚人、契丹人、汉人有71万。猛安谋克中的奴婢有280万,主要是汉人,也有少量契丹人和奚人、渤海人。 到1207年,猛安谋克人口增长到771万,按之前的比例算,其中女真人约355万,汉人约310万,其余是渤海人、契丹人、奚人。 金朝末年华北汉人发起的红袄军起义,专门屠杀女真人。元好问《临淄县令完颜公神道碑》载:华北地区的红袄军,主要攻击目标是女真人的猛安谋克村寨,“ 眶毗种人,必杀而后已...寻踪捕影,不遗余力,不二三日,屠戮净尽 ”。 经过汉族红袄军、蒙古人的屠杀与战争,黄河以北的女真人损失过半,其余绝大部分跟随金宣宗迁往河南。史载贞佑年间南渡的猛安谋克有百万之众,加上河南原有的50多万猛安谋克,一口还剩下150多万口。如果扣除猛安谋克中的汉民、渤海、契丹等,女真人还剩下70万左右。 河南的剩余女真人,相当的一部分被金宣宗、金哀宗用来戍边,分布在以开封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各地,以达到保卫开封的目的。从1214年金宣宗南渡,到1234年金国灭亡,女真人在蒙古、汉族起义军的仇杀、战争下,势必损失过半人口。加之河南瘟疫肆掠,开封城内近四成人死于瘟疫,女真人死亡比例还要高于汉人。 估计金朝灭亡后剩余女真人不到30万。 (5)、高丽人 蒙古人在征战过程中,也俘虏了不少高丽人,多居住在辽东。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部分高丽人被遣返回朝鲜。《明史.朝鲜传》记载,灭元的当年,朱元璋就给朝鲜国王送去玺书,遣送高丽人回朝鲜。 明代辽东都司境内还有少数高丽人,估计只占明代辽东人口的1/10。明末高丽人是满族的来源之一。 (6)、总结 如果色目人以百万计,元代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加起来估计有200多万,扣除蒙古、色目、高丽人,剩余的女真、契丹、党项人估计有50万-60万。 色目人大部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西亚人,后来大部分发展为回族。 蒙古人在元末战争中死亡不少,剩余人口大部分退回漠北。 高丽人在明初被朱元璋遣返回朝鲜。 综上,元代真正融合入汉族的,不过是几十万女真、契丹、党项、渤海等民族,占北方人口比重不足5%,这些人对北方居民的整体风貌所带来的改变是很小的。 5、元末战争,北方人口下降幅度几何? 按之前的讨论,1350年北方达3200万人口,扣除后来逃亡漠北的蒙古人及其下属军人、私口,实际北方有3100万人口。明初北方约1650万人口,加上没有统计的军户,估计明初北方有1800-1900万人口,占元末峰值的60%。 实际上,元末战争虽然河南、河北破坏甚大,但山西、陕西、胶东受影响相对小些,同时还有200多万的华北人迁入山西避难,故而整个北方的人口降幅在40%左右。 40%的人口降幅和北宋末年相当,而相比东汉末年、十六国、唐朝末年,则要小一些。 6、洪武年间的“大槐树移民”,是山西土著,还是元末逃难到山西的外省人? 笔者推测,大槐树移民既包括土著,也包括元末战争逃难入山西的外地人。 根据前面的讨论,元末山西可达460万人口,即便在战争中损失20%,也还剩余370万人口,完全有能力对外移民。而洪武大移民之前,山西人口接近600万,估计元末有超过200万的华北人逃难进入山西。 那么,这些在山西避难的华北人是否就是后来大槐树移民的主体? 笔者参考当今一些山西人的家谱,发现不少人是元末从河南河北迁到山西的,说明当时逃难到山西的外省人,很多选择永久定居在山西。 而后来的大槐树移民,肯定既包括了山西土著,也包括了避难山西的外省人。 实际上,很多人逃难到山西后,在当地购置了家产,从而落地生根。洪武时期这部分人自然不会加入移民团队。而很多山西土著因为无田少田,反而积极往河北河南迁徙。当然,元末避难山西的外省人,很多还是没有产业或者产业较少的,洪武时期自然会往外迁。 既然洪武移民中包括很多元末避难山西的外省人,为何他们都自称大槐树移民呢? 首先,元末战争持续了十几年,而洪武大移民也断断续续持续了几十年,当年逃难到山西的外省人,他们的下一代已经长大成人,自然对山西有认同感。 再者,即便后来这些人迁回河南河北,也未必是迁回到原籍的乡村,因为这是政府组织的移民,去那里屯田要按照政府的安排,这样看来,大槐树倒成了他们的根。 其次,永乐年间还有规模不小的移民,这批移民基本上无一例外都自称来自山西,即便是当年逃难到山西的外省人,如今他们的后来也都完全山西化了。 7、明代有无南方人向北迁?规模有多大? 洪武年间北方的很多军户是南方人,而南方的很多军户又是北方人,总体而言南北流动相抵消。 永乐迁都北平后,从南方调入几十万军人,又迁南方富户充实京城,这是一次规模不小的移民。 南方人自发性地向北迁,主要是迁入河南淮北地区。河南的陈州、汝州、南阳府、汝宁府,淮北的亳州、颍州、宿州、泗州、海州,有不少南方移民,大多来自江西和苏浙。由于气候和地理位置原因,南方人主要迁入的是靠近南方的河南、淮北地区,而黄河以北涉足较少。 另外,临清、北京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也有部分南方人迁入,比如临清有很多经商的徽州人。
本文档为【元代后期北方人口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394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5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2-23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