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 第二章 构造地貌

2 第二章 构造地貌

举报
开通vip

2 第二章 构造地貌《地貌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地貌学的性质 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本章内容: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动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研究、以及组成地貌的沉积物等的研究。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脱胎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是...

2 第二章 构造地貌
《地貌学》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地貌学的性质 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本章内容: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动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研究、以及组成地貌的沉积物等的研究。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脱胎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是属于二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另外,任何一种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貌形态的同时,也形成第四纪堆积物。因此,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常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同一对象。 (四)地貌学的研究目的 是揭示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作用时间三方面影响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便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合理地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地貌条件。 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 (一)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 地貌形成的营力主要是两种——内力和外力。 1.内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内力指由地球内能所发生的作用。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地表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外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流水和生物等外力所起的作用。 按照外力的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以及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等;按照外力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块体运动等。 由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因而外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另外,在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常常不是由单一的外营力起作用,而是由多种外营力组成一定的外力组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时起作用,这属于气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外力在地貌形成过程中是不断地把高地上的风化物质搬运到低地,逐渐夷平高地和填平洼地,使地表的起伏平坦化。所以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夷平地表。它能破坏高地形成侵蚀地貌,也可在洼地堆积形成堆积地貌。 3.内、外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内力和外力在地貌发育过程中始终是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作用效果相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 岩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抗蚀力,因此,在同一外力作用区,岩性差异也可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三)内外力作用时间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亦会出现不同的地貌形态,显示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三、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一)我国古代地貌知识的积累: 有关地貌学知识反映在我国的一些古典文献中,如《禹贡》、《水经注》、《梦溪笔谈》、《徐霞客游主记》等。 (二)近代地貌学的发展 地貌学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此期在地貌学理论上贡献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人物是美国学者W.M.戴维斯和德国学者W.彭克,他们是当代地貌学的奠基人。 1.侵蚀循环学说 侵蚀循环学说是戴维斯于1899年创立的关于地形发育的主要理论。 他认为地貌的发育要素有三个——构造、时间和营力,地貌的演化体现了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一提法抓住了地貌演化过程的实质。 他通过对外营力作用下的地貌的研究,把地理循环分为“风蚀循环”、“冰蚀循环”、“水蚀循环”、“海蚀循环”等。而在每种循环中,又把地貌的发育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一个短暂而起伏迅速增加的青年期,一个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的壮年期,起伏微弱而时间无限长的老年期。指出了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地貌发育的因素,是地貌学中第一个系统阐述地貌发展的古典理论,对地貌学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不足之处是,在思想方法上过于简单化,忽视了地貌发育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变化。实际地貌的发育是非循环模式,而是旋迴性的;同时,他把地壳上升和侵蚀作用人为地分开,也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其次,他只注意到河流的下切作用,而忽视了其它形式的流水作用。 2.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 该学说与戴维斯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地貌是内外力同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研究地貌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地貌形态去了解内外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确定地壳运动的性质。地貌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分析斜坡形态。 他把内外力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自然界常见的山坡形态联系起来,但没有考虑气候、岩性等对山坡形态的影响。 (三)地貌学的现状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分支地貌学科发展较快。 3.与相邻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4.研究手段和方法提高很快。 四、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一)农业生产方面 (二)工程建设方面 (三)矿产普查方面 第二章 构造地貌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板块构造学说对全球构造地貌成因之分析 2.海底构造地貌类型 3.陆地构造地貌类型 4.不同构造型式的地貌特征 本章内容: 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即通过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分为三级: 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是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表现。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是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有的是地质构造经外力剥蚀出露的产物。 第一节 全球构造地貌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为一接近扁率1:298的旋转椭球体(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二、大陆与洋底 洋底——水深一般超过3000m的大洋底部。占地球总面积的55%。洋底地壳厚度薄,是玄武岩质,上覆薄层深海沉积物或缺乏。 大陆——大陆地壳密度小、厚度大、二氧化硅含量大。表层为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其下为花岗岩质的基础,再下面为玄武岩质层。大陆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9%。 大陆边缘——洋底与大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m的海底,占地球总面积的16%。大陆边缘的地壳具过渡性质,大部分地方接近陆壳。 三、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 (一)特点 根据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点,可将地球表面分为带状分布的构造活动带和位于构造活动带之间的相对稳定区。 1.构造活动带 全球有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 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 ③洋脊裂谷带 共同特点是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形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等。 2.相对稳定区 在构造活动带之间是相对稳定的区域。地形起伏较缓,新生代岩层形变错位不强,很少有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弱。这种稳定区内最稳定的是洋底深海平原区和大陆上由古老地盾构成的高原和平原区。 (二)成因 勒比雄将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除太平样板块完全属洋壳构成外,其它五个板块范围兼包陆壳和洋壳部分。板块之间的边界活动带是由上述三大构造活动带组成。这些边界地貌反映了两侧板块性质与活动的特点。洋脊裂谷带的生成反映了两侧洋壳板块的分离,环太平洋大陆边缘主要反映了洋壳板块与陆壳板块的汇聚,喜马拉雅山突出反映了两侧陆壳板块的碰撞过程。 板块的分离与汇聚运动是以地球内部物质对流运动为基础的。整个地壳和上地慢组成的岩石圈板块是随地球内部物质对流运动而运动。由于对流运动在大洋中脊轴部上涌,使二侧板块发生平移分离运动,而在对流下沉区则发生板块汇聚和碰撞,以致形成三种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不同的构造和地貌特征。 第二节 海底构造地貌 一、洋底构造地貌 (一)大洋中脊(洋脊) 大洋中脊是洋底的重要地形,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脉,全长约80000公里。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均有分布,并相互连通。其上水深约3000~4000米。 洋脊的地形较为复杂,由两列平行脊峰和中间的洋脊裂谷构成,并被一系列横向转换断层切断成不连续的段落。 洋脊裂谷是地慢物质上涌地方,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新生代玄武岩岩浆喷发溢流活动带,是新洋壳形成地带,伴有频繁的浅源地震。当地幔物质上涌时,洋脊顶部受拉张而形成纵向的洋脊裂谷。同时,岩浆溢出,新洋壳不断地在中脊顶部形成,并不断向两侧扩展,因而离洋脊越远,洋底年龄越老。洋脊上缺乏深海沉积物,保存了熔岩溢流、火山喷发及转换断层所造成的原始地形。 (二)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两侧,向外与大陆边缘相接。它是洋壳从洋脊向外迁移过程中形成的。这里构造运动相对平静,岩浆活动微弱,缺少地震活动。其中主要地貌类型有: l.海岭 海岭是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称。 其成因类型有火山海岭、断裂海岭和陆壳海台等。 2.深海平原 大洋盆地中被海岭分隔开的低地,又称海盆。平均水深5000~6000米,其原始状态为大约300米起伏的丘陵地形,主要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速率较慢,约0.2厘米/千年。 3.海沟 海沟在构造上是岩石圈板块相撞的产物。洋底一侧的洋壳以一定角度向大陆边缘一侧陆壳下面俯冲,在俯冲带位置上形成了海沟。与岛弧伴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 二、大陆边缘构造地貌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水深在0~3KM。包括大陆架和大陆坡两部分。 根据新生代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可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二大类。 (一)稳定大陆边缘 稳定大陆边缘以大西洋两侧的美洲与欧洲、非洲大陆边缘较为典型,故又称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在其复杂的断块构造的基底上通常有几千米以上的中、新生代陆源碎屑沉积物,形成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的外侧至大洋盆地为大陆坡。此类大陆边缘基本上无火山活动,也极少有地震活动,反映了新生代构造运动相当平静的特点。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这种稳定大陆边缘过去是大陆裂谷两侧的陆壳。早期它作为板块边界具有强烈构造活动特征。后期则随洋底扩张逐渐远离,中部形成大洋盆地,其两例接受来自陆地的大量沉积,成为稳定的大陆边缘。 (二)活动大陆边缘 在太平洋周围最为典型,故又称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整个大陆边缘由海沟与岛弧或边缘山地组成,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世界上 60~70%的活火山以及绝大部分深源地震都分布在这个地带,同时还有频繁的中、浅源地震。靠大洋一侧震源深度较浅,靠大陆一侧较深。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这里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冲撞挤压的地带,当大洋板块自洋脊向两侧移动时,由于洋壳板块的岩石密度大,位置较低,遇到大陆板块时,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俯冲带上形成深海沟以及与其平行的山脉成岛链。根据活动大陆边缘的地形特征,可分为以下二类: 1.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以太平洋的东岸最为典型。由海沟与边缘山脉组成,大陆架非常狭窄。 2.东亚型大陆边缘 以东亚的大陆边缘最为典型。自海向陆依次出现海沟、岛弧和弧后盆地,构造复杂多样。 第三节 陆地构造地貌 一、陆地构造地貌分区 (一)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的构造地貌 1.新生代褶皱山带 新生代板块的碰撞俯冲作用形成的。这里构造活动强烈,有频繁的地震,某些地段还有近期的火山活动。 2.大陆裂谷带 陆壳受拉张作用正发展为新的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地震显著,裂谷低地有火山喷发与熔岩溢流活动,它与洋脊裂谷相同,都处在地球内部物质对流上涌的张裂地带上。大陆裂谷的存在预示着新洋壳和新大洋盆地的生长。 (二)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带的构造地貌 1.褶皱块断山脉 2.断块山与断陷谷 (三)板块内部稳定区的构造地貌。 该区长期以来构造宁静,新生代构造运动大多表现为大面积的拱起和拗陷。 如果大面积的拱起区内缺少构造差异活动,经长期侵蚀形成高原或低山丘陵,形态单一,起伏不大;如果在大面积的拱起区内有一定的构造差异活动。则地形起伏较为复杂。 大面积的拗陷区经长期堆积则形成广阔的堆积平原。 二、陆地构造地貌类型 (一)山地 山地是一统称,是由山岭及其间的谷地或山间洼地组合而成。“山脉”仅限于带状延伸的山地。 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较大,山地的顶部常有古老的夷平面存在,而阶段性抬升,又致使山地出现多层地貌的特征。 山地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外力切割而形成。 由于内外力作用强度的不同和变化,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均有很大的差异。据此将山地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据相对高度大小可分为深切割、中切割和浅切割或高起伏、中起伏和低起伏的高山、中山或低山。 丘陵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均较上述小,我国一般是指海拔高度500m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m的高低起伏的低矮山丘。 据作用营力的不同,可将上述山地分为火山形成的、流水作用的、喀斯特作用的、冰川作用的等类型。同时,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山地上,叠复着有关外力作用形成的次一级地貌类型。 (二)平原与高原 平原是一种广阔的平缓的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一般20Om以下。多是在内力产生的沉降和外力发生加积条件下形成的。 据作用营力的不同,可分为熔岩平原、溶蚀平原、冲积平原和海成平原等;按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剥蚀-堆积平原、堆积平原等。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比附近低地高出500m以上的广大平坦的地面。规模较大的高原是新构造运动大面积抬升的结果。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平缓的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 盆地是一种复合地貌类型,由周围的山地或高原和中部的平原(或低矮的丘陵)所组成。它是构造差异运动的产物,周围的抬升和盆地内部的相对沉降形成明显的对照。 三、地质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地貌是指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差别抗蚀力而形成的地貌。 (一)水平岩层构造地貌 当地面未受切割时,地貌上表现为同一岩性构成的平原或高原;在受切割的情况下,顶部岩层较硬时,常形成桌状台地、平顶山和方山。 软硬岩层互层时,在差异风化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常形成层级状山地。 在我国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和安徽等地,在老第三纪红色砂砾岩组成的水平岩层地区,经流水沿垂直节理的侵蚀、重力作用、溶蚀作用等,常形成陡崖、深谷、平顶山地组合的丹霞地貌。 (二)单斜地貌 发育在构造盆地的边缘、穹窿高地的边缘、褶曲两翼等的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统称为单斜地貌。地貌形态上表现为单斜山(或猪背山)与单斜谷。 单面山的形态特征:顺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 单斜构造区的水系特征:顺向河、次成河、逆向河和再顺向河。 (三)褶曲地貌 背斜山和向斜谷是构造与地形相吻合的称为顺地形;向斜山与背斜谷是构造与地形相反的称为逆地形(或倒置地形)。 由短轴背斜和短轴向斜组成的倾伏褶曲,经外力侵蚀破坏后,地表出现之字形转折的单面山和单斜谷。 (四)穹窿构造地貌 成因上有二种类型: 1.侵入岩体上升或拱曲运动 2.由塑性盐体、粘土组成核心的穹窿构造 (五)断裂地貌(断层地貌) 1.断层崖 是指断层活动所形成的陡崖。 ①断层崖壁表面的岩石风化侵蚀,使崖壁后退、坡度变缓,最终可使断层崖消失。 ②在断层崖破坏的早期阶段,由于受横切断层崖的沟谷和河流的侵蚀,完整的断层崖被分割出许多三角形的断层崖,称断层三角面。与此同时,这些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在下降盘堆积,形成沿断层线分布的一系列洪积扇。这种由一系列断层三角面和洪积扇交错分布的地貌特征,往往是断层存在的地貌特征之一。 2.断层线崖 除活动断层直接形成的断层崖以外,还有一种是沿夷平的古老断层线位置发育的断层崖称为断层线崖。这种断层崖不是断层活动造成的,它们的形成是断层崖夷平之后,由于两盘岩石的抗蚀力不同,一侧被蚀为谷,另一侧残留成山,古老断层被揭露出来,并沿断层线发育成断层崖。 3.断层谷 断层带是岩层的破碎地带,河流等外力常利用这种软弱地带发育成谷地,称为断层谷。断层谷两侧地层不对应,地形也不对称,谷地在平面上较顺直。 4.断块山与断陷盆地:是在地垒和地堑的构造基础上形成的。 (六)火山与熔岩地貌 1.火山地貌:火山口、火口湖、火山锥。 2.熔岩地貌:熔岩丘、熔岩垄岗、熔岩台地和熔岩高原、熔岩隧道、熔岩堰塞湖等。 第三章 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风化及风化壳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2.崩塌的发生条件 3.滑坡的地貌特征及发生条件 第一节 风化作用与风化壳 一、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和矿物受温度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影响所发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称为风化作用。它是一切外营力作用的先导。 通常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而生物风化作用就其本质而言,可纳入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之中。 (一)物理风化作用 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份的改变。产生物理分化作用的原因有: ①岩石卸荷释重而引起的剥离作用 ②外来晶体在岩石裂隙中的挤压作用 ③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岩石体积发生膨胀与收缩作用 ④生物活动对岩石机械风化作用的影响 (二)化学风化作用 岩石、矿物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的各种化学组分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了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这种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影响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水、大气和温度。 化学风化作用的类型有: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碳酸盐化作甩、氧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等。 以上各种风化作用在自然界不是单独进行的,往往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加大孔隙度,岩石表面积增加,有利于水、空气、微生物的侵入。因此,物理风化作用促进了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而化学风化作用不仅改变了岩石的化学成分,而且破坏了其结构,减弱了矿物之间的凝聚力,又有利于物理风化的进行,它也是物理风化作用的继续和深入。 二、风化壳 (一)风化壳的概念及其特征 残留在原地基岩之上的风化物称为残积物。 被风化了的岩石图的疏松表层称为风化壳。 风化壳按其平面形态特征可分为面状、线状、囊状和复合型风化壳等几种类型。 风化壳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 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土壤层、风化土层(全风化带)、风化碎石带(强风化带)、风化块石带(弱风化带)、风化裂隙带(微风化带)以及原岩。各带之间都是逐渐过渡的。 (二)风化壳的发育阶段 1.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岩(碎)屑型风化壳 2.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 ①化学风化的早期阶段: 硫酸盐常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富集,形成硅铝一硫酸盐型风化壳;碳酸盐常在原地富集形成硅铝一碳酸盐型风化壳,故又称富钙阶段。 ②化学风化的中期阶段: 硅铝酸盐分解为各种粘土矿物。在这些风化物中,硅铝相对富集,故又称富硅铝阶段。组成的风化壳称为硅铝粘土型风化壳或高岭土型风化壳 ③化学风化的晚期阶段: Al2O3.2SiO2.2H2O+nH2O →Al2O3. nH2O+ 2SiO2.H2O 最后残留的多为铁、铝、锰的氧化物及耐风化的石英,在这些风化物中,铝铁相对富集,故又称为富铝铁阶段。所形成的风化壳称为铁铝型风化壳或砖红壤风化壳。 (三)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 1.气候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水热条件,风化壳的发育阶段和风化壳的类型均不一样,使得风化壳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 ①极地和高山寒冷气候区:岩屑型风化壳 ②温带半干旱和沙漠地带:硅铝-氯化物-硫酸盐型风化壳 ③温带草原气候:硅铝-碳酸盐型风化壳 ④温带森林气候,硅铝-粘土型风化壳 ⑤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砖红壤风化壳 2.地貌条件 不同的地貌条件,影响到风化作用及残积物的分布。在地面起伏较大、新构造运动较强烈的山区及地势低洼的地方均不利于风化壳的发育,只有在准平原上、分水岭的鞍部以及较平坦的地区,才有可能发育成巨厚的残积型风化壳;高大山区会形成风化壳类型的垂直分带性。 3.岩性和时间:母岩的成分影响风化壳的发育。风化作用时间直接影响到风化壳的发育阶段。 第二节 坡地重力地貌 坡面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并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地貌,即坡地重力地貌。 一、崩塌 (一)崩塌及其特征 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石块和碎屑层等,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地向坡下崩落,在坡麓形成倒石堆,这一过程称为崩塌。 发生突然;速度块;破坏性大;形成倒石堆。 (二)崩塌的类型 1.山崩:山坡上规模巨大的崩塌。 2.坍岸:发生在河岸、湖岸、海岸的崩塌。 3.散落:岩屑沿斜坡向下做滚动或跳跃式的连续运动。 (三)崩塌的形成条件 1.地貌条件 崩塌只能发生于陡峻的斜坡地段。 崩塌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强烈切割、地势高差较大、地形破碎、坡度陡峻的高山峡谷区,特别是河流的上游、河流强烈侧蚀的凹岸,以及海蚀崖、湖蚀崖和水库的库岸等处。 2.地质条件 主要是受岩性、结构和构造的影响。 3.气候条件 崩塌是和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因而,在一些日温差、年温差较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易形成崩塌。 4.触发因素 暴雨、强烈的融冰化雪、爆破、地震及人工开挖坡脚等是引起崩塌的触发因素。 (四)崩塌地貌 坡上部为切入山坡呈围椅状的陡坎地形,一称为崩塌壁。其下为崩塌体位移时刨出浅的沟槽。坡下平缓地带为锥形的倒石堆或岩屑堆。 倒石堆由巨大的岩块、碎石和岩粉等崩积物组成,大小混杂,无层理,岩性成分与组成陡坡的岩性一致,碎屑呈角砾状,分选性极差。 二、滑坡 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它碎屑堆积物,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一)滑坡的地貌特征 ①滑坡体 ②滑动面与滑动带 ③滑坡壁与滑坡台阶 ④滑坡舌与滑坡鼓丘 ⑤滑坡湖与滑坡洼地 ⑥滑坡裂缝 (二)滑坡的形成条件 1.斜坡的地貌特征: 斜坡的高度、坡度和外形是决定滑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2.斜坡的组成物质与地质结构: 滑坡主要发生在由松散堆积层构成的较陡斜坡上。松散地层中的滑坡,多与粘土夹层有关;基岩滑坡较少见。基岩中的滑坡,多发生在页岩、泥质灰岩以及千枚岩、片岩等岩层分布区。 斜坡内的各种地质软弱面常构成滑动带的软弱面。 3.地下水的作用: 地下水丰富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4促使滑坡滑动的因素: ①斜坡形态的改变 ②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变化 ③震动影响 (三)滑坡的类型及其发育阶段 l.滑坡的类型 按物质组成可分为:①土质滑坡;②岩质滑坡 按滑动面与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关系可分为:①同类土滑坡;②顺层滑坡;③切层滑坡 按滑体厚度可划分为:①浅层滑坡。②中层滑坡;③深层滑坡 按滑动年代分为:①古滑坡;②老滑坡;③新滑坡;④发展中的滑坡 按运动形式可分为:①牵引式滑坡;②推动式滑坡 2. 滑坡的发育阶段 ①蠕动变形阶段 斜坡后壁开始形成拉张裂缝,地表水下渗加强,二侧出现剪切裂缝,滑动面逐渐形成。这一阶段的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几天,长的几年。 ②剧烈滑动阶段 滑动面已形成,滑坡体与滑床完全分离;各种裂缝相继出现,裂缝错距加大;滑坡后壁出露面积越来越大;滑坡体前缘形成滑坡舌与滑坡鼓丘;坡脚渗出大股浑浊泉水。此时预示滑坡即将滑动。在其他触发因素的诱发下,将产生剧烈滑动。 ③渐趋稳定阶段 土体压实,裂缝逐渐闭合,滑坡壁变缓,形成马刀树。 但滑坡体的稳定可以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久的,主要取决于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是否消失。 3.古滑坡的识别 辨别古滑坡的形态标志主要有: ①滑坡壁遗迹 ②反坡台阶、池沼或湿地 ③坡脚出现渗泉、大弧石或弧形突出的堆积体 ④斜坡上单沟转向与双沟同源 ⑤岩层倾向异常及埋藏高度的变化 ⑥滑坡泥、擦痕、滑动面和被填塞的裂缝 第四章 流水地貌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l.坡面径流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2.沟谷水流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3.河流地貌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其发育 4.河口地貌与流域地貌 本章内容: 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侵蚀,改变地表形态,同时将侵蚀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其它地方进行堆积,形成堆积地形。这类由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按其流动形式可分为: ①面状水流(坡面径流):通常由许多细小股流组成,无固定的流路,时分时合,多呈薄层片流形式,顺坡向下流动。 ②线状水流:是指在沟谷或河槽中流动的水流。按水流的持续性,又可分为暂时性水流和经常性水流两种。前者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为发育,后者在湿润气候区分布普遍。 第一节 坡面径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一、坡面径流的形成与作用 大气降水或冰雪融化时,在倾斜坡面上所形成的薄层状的水流。 坡面径流是地表水流形成的初期阶段,它具有水层薄、流路广、作用时间和流程短等特点。 坡面径流的形成受降水强度、蒸发量、土壤渗透率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其形成初期呈漫流状态,之后发展为无数细小股流沿坡度最大方向流动。 坡面径流对坡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三种方式。影响坡面径流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气候:取决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②地形: a.坡度:坡度愈大,流速加快,冲刷能力增强,但坡度加大却又使坡地单位面积上的受雨量减小,造成冲刷能力的相应减弱。据观测,在坡度小于200的范围内,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随着坡度的加大而迅速增大;大于200冲刷能力乃有增加;至400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冲刷能力就随着坡度的加大而递减。 b.坡长:一般坡长愈长,沿程流量不断增加,冲刷能力相应增强,但随着坡长的增加,水流搬运的泥沙量随之增多,水流因耗能而可能使冲刷能力变小,甚至产生泥沙的堆积。 C.斜坡形态 ③斜坡组成物质:影响到斜坡的抗蚀力和渗透率。一般松散物质组成的斜坡较基岩易冲刷。 ④植被:防止雨滴对坡面的直接冲击;减少坡面径流量;降低径流速度;根系和有机质固结土壤,增大抗蚀力。 二、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地貌 (一)不明显冲刷带 位于接近分水岭的斜坡顶部,地貌类型以浅凹地为代表。 (二)冲刷带 位于斜坡中部,冲刷作用最强,形成一系列与坡向一致的平行侵蚀纹沟。 (三)淤积带 在坡麓地带,由于坡度变缓,坡面径流流速减小,并有大部分水体渗入地下,水流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坡麓发生堆积。堆积下来的物质叫坡积物。坡积物围绕坡麓堆积形成形如裙边的堆积地形,称为坡积裙。 坡积裙的纵向剖面形态呈中部微凹的倾斜曲线,上部坡度较大,一般60~80,向下逐渐变缓。前缘常与河谷底部、山间盆地或山前平原相连接。 坡积物的岩性与所在坡地的基岩相同,机械组分一般由粉砂、砂和块砾等碎屑物质组成,自顶部向前缘机械组分由粗变细,碎屑物的磨圆度很差,分选性不好,在垂直剖面上稍具层 理结构。 斜坡在坡面径流的长期作用下,坡地不断后退,高度不断降低,坡麓的堆积逐渐增多,地势日趋和缓。 第二节 沟谷水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沟谷水流由面状水流发展而成,属暂时性线状水流。它是在暴雨或冰雪大量融化时形成的瞬时洪流。流速快,流量变化大,暴涨暴落,含沙量大,泥沙粒径大小不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或山麓地带分布尤为广泛。 一、侵蚀沟谷的发育 侵蚀沟谷是指暂时性线状水流侵蚀形成的深浅不一、长度不等的长条形负向地形。 侵蚀沟谷主要是暂时性线状水流不断冲刷、刻切斜坡而形成。根据侵蚀沟谷的纵横剖面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可把沟谷的发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切沟:由细沟发展而成。宽深约1-2米,横剖面呈V字形,沟缘明显,沟底纵剖面与所在坡面大致平行,沟底无稳定的堆积物。 2.冲沟:.由于向源侵蚀,沟头后退,沟谷增长,沟头产生陡坎和跌水。由于侧蚀作用,沟槽加宽,横剖面呈宽展V字形。沟底纵剖面与原始斜坡坡面不一致,呈凹弧曲线,沟谷下端有部分堆积物存在。 3.坳沟:沟谷不再下切加深,纵剖面坡度相当平缓,沟底有沉积物覆盖。沟坡平缓,没有明显的沟缘,横剖面是宽浅的U字形。这种宽浅的干谷称为坳沟。 在冲沟的发育过程中,若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冲沟就发育为具有经常性水流的河谷。 二、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组合 沟谷水流所形成的地貌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自上游到下游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集水盆 指沟谷上游的小型盆状集水洼地。 (二)沟谷主干 它是集水盆地水、沙的通路。具有谷深、坡陡、沟床纵向坡降大、跌水发育等特点。 (三)洪积扇 暂时性沟谷水流挟带的大量泥沙、碎屑物质在出山口处堆积的扇形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湿润地区小规模的扇形地称冲积扇或冲积锥)。 1.洪积扇的成因 沟谷水流在流出山口后,由于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并形成散流,加之蒸发和下渗,水量减少,搬运能力大大减弱,致使大量物质发生堆积,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向山前倾斜的扇状堆积地形。山麓地带的洪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互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洪积平原(或称山前倾斜平原)。 2.洪积扇的分布 洪积扇发育典型而广泛的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 3.洪积扇的特征: (1)形态特征:平面上呈扇形,规模较大;顶部与沟口相连,坡度较大,向边缘坡度逐渐减小;洪积扇表面发育有放射状散流,且不稳定,经常改道。 (2)物质组成与内部结构特征:自扇顶至扇缘可分为三个相带: 扇顶相:位于洪积扇顶部,通常表现为舌状叠覆的砾石堆积体,砾石粒径大,堆积层厚度大,分选差,透水性强,其间发育有砂、亚粘土等物质充填废弃河道而形成的充填构造。 扇中相:位于洪积扇的中部,组成物质比扇顶细,主要由砾石、砂和粉砂组成,扁平的砾石呈叠瓦状向上游倾斜,常见交错层理。 扇缘相:位于洪积扇边缘部分。组成物质较细,由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具有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地下水往往在该地带溢出地面,局部地段产生地表滞水和沼泽化等现象。 4.新构造运动与洪积扇的变形 洪积扇在发育过程中,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会发生各种形式的变形,形成不同类型的洪积扇。 (1)叠置式洪积扇:在洪积扇形成之后,山体断续上升,山前地带相对下沉,在老洪积扇前面可形成新的洪积扇,后者部分地覆盖在前者之上,形成叠置式洪积扇。 (2)念珠式洪积扇:当洪积扇形成后,山体发生大规模抬升,山前平原迅速相对下降,老洪积扇位置抬高,新、老洪积扇以沟谷相连,无覆盖现象,形成成串的洪积扇。 (3)不对称叠置式洪积扇:在老洪积扇的两侧,新构造运动不等量升降,暂时性沟谷水流所挟带的物质向上升量小的一侧偏离堆积,成为不对称形,在老洪积扇一侧形成新洪积扇。 气候变化会影响到沟谷水流流量的变化、含沙量的增减以及搬运颗粒大小等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洪积扇范围的大小。气候由干变湿,洪积扇面积变大,纵向坡度变缓;气候由湿变干,洪积扇面积变小,纵向坡度变陡。 三、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是由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特征:固体物质的体积含量一般超过15%,最多达80%;发生突然,运动速度极快,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大。 分布:温带和半干旱山区。我国主要分布在川西、滇北高山高原区、西藏东南部、西北地区。 (一)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1.要有大量松散的固体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是由风化、崩塌、滑坡等提供的,在高山地区还有冰川活动所提供的物质。 2.要有充足的水源:主要由暴雨、洪水、冰雪大量融化及湖泊、水库溃决时产生。 3.有利的地形条件:沟谷的上游为环形洼地,有利于固体物质和水的聚集,中游为沟坡陡峻、比降较大的沟床,有利于泥石流的快速下泻。 (二)泥石流的类型 按泥石流的物质结构和流态特点可分为: 粘性泥石流: 固体物质含量一般大于40%,最多达80%,尤其含有一定量的粘性成分;泥石流做等速运动;具有阵流现象;常形成沟谷阻塞现象;有高而陡的“龙头”。 稀性泥石流:固体物质含量一般10~40%,粘性成分少;泥石流做不等速运动;不易形成沟谷阻塞现象和阵流现象;也无明显的“龙头”。 按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可分为:泥流、泥石流和水石流 按泥石流的激发因素可分为:冰川泥石流、暴雨泥石流和地震泥石流等。 (三)泥石流作用形成的地貌特点 泥石流沟谷的上游为高山环抱的环形洼地,此区域以侵蚀作用为主。 泥石流沟谷的中游为峡谷地形。 泥石流沟谷的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粘性泥石流停积后,形成许多平行于主流方向的砾石垄岗;稀性泥石流的堆积体呈扇状(泥石流扇),沉积物粒径自上游而下游逐渐变小,有一定的分选性。 第三节 河流作用 一、河道水流运动特征 (一)层流与紊流 1.层流 2.紊流 (二)环流 在弯道河流的横断面上,表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所构成的一个封闭环流系统称为环流(或称横向环流)。 环流的特点是水流作环状运动,环流轴与河流方向平行。 1.弯道离心力作用 2.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 3.河床水位变化 (三)旋涡流 旋涡流是绕着垂直于流向的环流轴旋转的水流。根据旋涡流对河床作用的不同,可分为:①直轴旋涡流;②横轴旋涡流。 二、河流作用 (一)河流的侵蚀作用 1.河流的下蚀作用(下切侵蚀、垂直侵蚀、深向侵蚀) 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使河床高度不断降低的作用称为下蚀作用或称下切侵蚀、垂直侵蚀。 下蚀作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流的动能、含沙量、河床坡度以及河床组成物质的抗冲强度。 河流下蚀作用的总趋势是加深河谷,减小河床纵剖面的坡度,并使其向均衡剖面方向发展。 2.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 河流在下切过程中所形成的坡折、河流的源头,受到流水的侵蚀不断向上游或河间地地带推进,河流的这种侵蚀方式称为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它实际上仍是河流下蚀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产生溯源侵蚀作用的原因主要有:①河流的流量、流速增大;②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 溯源侵蚀作用的结果使河床伸长,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3.河流的侧蚀作用(旁蚀、侧方侵蚀) 流水拓宽河床和河谷的作用称侧蚀作用。 侧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河谷的弯曲而产生的横向环流作用,使得凹岸受蚀,凸岸堆积。 结果河床发生侧向迁移,河谷拓宽,并导致河曲的发育。 以上三种侵蚀作用方式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河段三者的侵蚀强度不同。 (二)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道水流携带泥沙及溶解质,并推移床底沙砾的作用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搬运物质方式主要有推移、跃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 在流水搬运物质过程中,各种方式同时存在;随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又可相互转化;河流的搬运量与流速、流量及流经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关;河流搬运的物质具有良好的磨圆度。 (三)河流的堆积作用 当河流的搬运能力下降时,其搬运的物质就要发生沉积,即河流的堆积作用。 引起河流搬运能力降低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流速减小、水量减少、河床坡度减小、泥沙增多及人工筑坝拦水等。 综上所述,河流作用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方式。三者是同时进行的,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河段,其作用性质和强度是有差别的。一般情况下,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凹岸以侵蚀为主,凸岸以堆积为主。 就某一河段而言,主要取决于水流的挟沙力与河流含沙量的对比关系。 第四节 河流地貌 一、河谷的基本形态 从河流的横断面来看,包括谷坡和谷底二部分。谷坡上常有阶地发育。谷底由河床和河漫滩组成。 从河流的纵向来看,上游河谷深窄,谷壁陡峭,呈V形谷,河床纵剖面坡降较大,谷底多急流、瀑布,两岸山嘴交错分布;中游谷地宽浅,表现为U字形,发育有河漫滩和阶地;下游河谷宽广,河床坡度较小,多曲流和分汉河道,有广阔的河漫滩或冲积平原发育。 从河谷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其发育初期,河流坡降较大,多为深狭的峡谷地形,谷底常有急流、瀑布和壶穴;之后,河床纵剖面坡度变小,侧蚀作用加强,发育曲流和河漫滩,河谷横剖面呈宽浅的 U字形;最后,谷坡在长期的侵蚀作用下,在宽广的河漫滩或冲积平原两侧,仅残留缓斜坡地或丘陵。 二、河床地貌 河流平水期河水所占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 (一)河床纵剖面 一条河流从河源到河口,沿河床最低点所作的剖面称为河床纵剖面。 一般河流的上游或山区河流河床纵剖面坡度较大,多坡折;而河流下游或平原地区河流河床纵剖面坡度较小,起伏小。多数河流的河床纵剖面从宏观上看是一凹形曲线,微观上是有坡折的曲线。 1.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水平面称为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侵蚀基准面可分为以下二种: ①终极侵蚀基准面:一般把海平面作为外流河的终极侵蚀基准面。 ②局部侵蚀基准面:是指局部河段下切侵蚀的界限。局部侵蚀基准面只是暂时地、局部地控制河流的下切侵蚀。 当侵蚀基准面上升时(海面上升或河流流经的陆地部分下降),河流中下游水面比降减小,河流发生堆积;而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海面下降或河流流经的陆地部分上升),新出露的河床坡度较大,下切作用加强,产生溯源侵蚀。若新出露的河床坡度较小,则堆积作用加强。 2.河床的均衡剖面 天然河流在水流与河床的长期相互作用下,发育一定的断面和一定的河床坡降,当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平衡状态时,这时的河床纵剖面呈现为一条圆滑均匀的凹形剖面,这条凹形剖面称为河床的均衡剖面。达到均衡剖面状态的河流,其冲刷力与河床的阻力相等,河流所具能量恰巧能够将来水来沙下输,床底不发生显著的侵蚀和堆积。 河床的均衡剖面是一条理想化的河床纵剖面,河床的实际纵剖面可能与之接近,达到暂时、相对的平衡。 由于影响河床纵剖面形成和发育的因素很多,且相互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许多其它因素发生一系列调整。因此,床底侵蚀与堆积间平衡关系只是暂时和相对的。一旦已有的平衡被打破,河床则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发生相应的调整,以求建立新的平衡。 (二)河床地貌的类型 1.沙坡 沙坡是冲积河床上常见的变化较快的一种微地貌。当推移质运动达到一定规模时,河床表面多形成起伏的沙坡。一般认为其形成与水流脉动有关。 2.浅滩和深槽 在冲积河流的河床上,分布着各种形态的泥沙堆积体,其高程在平水位以下者,统称为浅滩。浅滩的形态有边滩、心滩、沙埂(航道浅滩)等。浅滩之间,水深较大的河槽部分称为深槽。浅滩与深槽一般交替分布,使河床上出现纵向波状起伏的微地形。 浅难和深槽的位置通常是以缓慢的速度逐渐下移的。且浅滩高程和深槽的深度往往具有年周期变化的特性。一般来说,浅滩洪淤、枯冲,而深槽则洪冲、枯淤。 3.石质浅滩和深槽、岩槛与壶穴 (三)冲积河床的平面形态 1.顺直微弯型 河道曲折率小于1.5,河岸顺直或略有弯曲,其内部形态随河水水位变化而发生改变。平水期,两岸边滩犬牙交错,水流弯曲,深槽、浅滩交替出现;洪水期,洪水淹没边滩,河水顺直奔流,深槽、浅滩的位置也不断发生变化。此类河床横断面上边滩与深槽并列,纵向上深槽与浅滩相间分布。 此类河床一般分布在河岸很难冲刷的河谷或狭窄、顺直的河谷中。 2.弯曲型 平面上碗蜒曲折(曲折率>1.5),横断面上凹岸深槽与凸岸边滩相对应,纵剖面上为阶梯状,深槽与浅滩相间。 弯曲型河床的形成与螺旋流作用密切相关。在螺旋流作用下,凹岸受蚀,凸岸堆积,河床变得越来越弯,而形成曲流。在螺旋流的进一步作用下,曲流颈部愈来愈窄,最终可能产生裁弯取直。 根据地质条件和曲流发育状况,曲流可分为以下二类: ①自由曲流:形成在宽广的冲积平原或河漫滩上,河床不受河谷的约束,可以比较自由地迂回摆动。如下荆江河段。 ②深切曲流:山区河流由于受基岩河岸的约束,不能自由摆动,而形成的深深切入地面以下的一种河曲。 3.分汊型 平面上河身呈宽窄相间的莲藕状,窄段为单一河床,宽段则由一个或几个江心洲间隔成二股或多股汊道。各股汊道经常处于交替的发展和消亡之中。此类河床主要分布于束窄河段上下方的开阔河段。 4.游荡型(散乱型) 河身宽浅,水流散乱,槽滩高差不大,沙滩众多,河汊密布,无固定主槽。 此类河床是严重淤积型河床。主要分布在沙多水少、洪水暴涨暴落,河岸及河床的抗冲性很小,而河床纵比降较大的河段。如黄河孟津-高村段。 河床演变上,泥沙淤积严重,多发育地上河;主槽变化迅速,经常摆动。 三、河漫滩 河谷内,洪水期被淹没,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部分。宽广的河漫滩称为泛滥平原或冲积平原。 (一)河漫滩的形成和沉积结构 河漫滩是在河谷发展过程中,河床沿河谷谷底侧向移动与洪水泛滥加积形成的。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滨河床浅→滩雏形河漫滩→成形河漫滩。 河漫滩的沉积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下层为较粗的河床相冲积物,通常由砾石与砂层组成,它是河床侧向移动过程中沉积下来的;上层是较细的河漫滩相冲积物,通常为粉砂、粘土或亚粘土,它是洪水期的泛滥堆积物。 (二)河漫滩的类型 1.河曲型河漫滩 在弯曲型的河床中,凹岸被蚀、凸岸堆积主要发生洪水期,所以河床的侧向移动往往是跃进式进行的。一次洪水作用使凹岸发生强烈侵蚀,相应地凸岸发生强烈堆积,形成一条顺岸弯曲的沙坝,称为滨河床沙坝。平水期堆积物较少,成为分隔前后两次洪水期的两列沙坝之间的洼地。 在多次洪水作用下,随着河曲的发展,凸岸形成一系列弧形垄岗状沙坝与洼地相间的扇形地,称为迂迴扇。迂迴扇上垄岗的辐聚方向指向河流下游,向上游辐散。 2.汊道型河漫滩 分布于分汊型河床中。因泥沙堆积河床中发育众多心滩,其上形成一系列鬃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地形。 3.堰堤式河漫滩 在顺直或微弯河段,由于河水在洪水期漫溢河岸,大量悬移质在岸边附近沉积下来,形成天然堤。在多次洪水作用下,天然堤不断增高,河床也不断淤高,成为地上河。天然堤后是低洼地,常形成湿地、沼泽或湖泊。有时天然堤可堵塞两侧支流下游河床,而形成小型湖泊。当洪水冲决天然堤时,可在堤后洼地形成决口扇。此类河漫滩起伏较大。 4.平行鬃岗式河漫滩 顺直河段如作单向移动(受地球自转偏向力或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而在河床一岸形成一系列平行鬃岗,鬃岗之间为浅沟或湖泊、沼泽,另一岸却只有一条断续分布的砂坝。这种河漫滩称为平行鬃岗河漫滩。它是介于河曲型河漫滩与堰堤式河漫滩之间的过渡形式。 四、阶地 (一)阶地形态 阶地在形态上可分为阶地面、阶坡以阶地前缘、阶地后缘、阶地坡麓等。 阶地高度: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用阶地前缘和阶地后缘的高度表示,也可用平均距离表示。 阶地宽度:阶地前缘与阶地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河流谷地可以发生多次淤积和下切,从而形成多级阶地。阶地级序通常由下向上、由新到老标记。 (二)河流阶地的成因 阶地在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二个阶段:①河流以侧蚀作用或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宽广的谷底。②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床位置降低,两侧谷底位置相对抬高而成为阶地。引起河流下蚀作用加强的原因主要有: 1.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的性质不同,阶地形态也随之而异。 2.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能影响到河流中的水量和含沙量等,从而引起河流作用性质的变化,在河谷中形成阶地。 (1)干湿变化:气候变干时,河床堆积填高;气候变湿时,下切作用加强,下切干燥时期堆积的冲积层形成阶地。 (2)冰期、间冰期变化所形成的阶地:冰期时,上游加积,下游下切加强形成阶地;间冰期时,上游下切加强形成阶地,下游堆积或形成埋藏阶地。 3.侵蚀基准面下降:海面下降或局部基面下降 (三)河流阶地类型 根据阶地的结构和形成作用性质,可将阶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侵蚀阶地 此类阶地由基岩组成。阶地面上没有或残余零星河流冲积物。多分布于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或河流的上游。 2·堆积阶地 河流的中下游分布普遍,主要由冲积物组成。根据阶地间接触关系以及河流下切深度的不同,堆积阶地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上叠阶地; ②内叠阶地; ③基座阶地;④埋藏阶地。 五、河谷的不对称 1.地形总倾斜方向的影响 2.构造和岩性影响 3.构造运动影响 4.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 5.小气候的影响 第五节 河口地貌 一、入海河口的分段 1.近口段 2.河口段 3.口外海滨段 河口区的分段界线随河流、海洋的水文状况而变化。 二、河口区的水动力特征和泥沙运动 1.河口区是由河川水流与潮流相结合的双向水流作用作为动力条件。 2.咸淡水相互混合。 3.河口区的波浪作用 三、三角洲 通常把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而成的冲积平原叫三角洲。 (一)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 2.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 3.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二)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1.水下三角洲阶段: 2.沙岛与汊道形成阶段: 3.三角洲形成阶段: (三)三角洲的沉积结构 从沉积相的角度,按照河口区水动力、沉积物和生物组合等,一个完整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分以下三部分。 1.三角洲平原相 2.三角洲前缘相 3.前三角洲相 (四)三角洲的分类 按三角洲的形态特征。可分为:①鸟足状三角洲。如密西西比和三角洲。②扇形三角洲。③尖头状三角洲。如意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和西班牙的埃布罗河三角洲。④岛屿状三角洲。如恒河三角洲。 按河流作用与海洋作用的对比关系,可分为:①高度建设性三角洲;②高度破坏性三角洲。 按河口水流、波浪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可分为:①河流型,②波浪型,③潮汐型 四、河口湾 第六节 流域地貌 一、水系和水系类型 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其所属各级支流共同组成的河流系统。 ①树技状水系 ②平行状水系 ③格状水系 ④长方状水系
本文档为【2 第二章 构造地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06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0KB
软件:Word
页数:55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2-12-20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