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举报
开通vip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nullnull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null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null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的关键抉择null &国内背景: “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巨大的差距和竞争压力国际环境:巨大的差距和竞争压力 新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特点,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等也迅速发展 。 ...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nullnull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null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null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的关键抉择null &国内背景: “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巨大的差距和竞争压力国际环境:巨大的差距和竞争压力 新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特点,新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技术、海洋技术等也迅速发展 。  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美欧日经济实力得以大发展、大提升 ,中国周边原来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十一届三中全会“一锤定音”  十一届三中全会“一锤定音” null全会正式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 全会发表的公报提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 null2.改革的性质(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改革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致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null (2)改革是社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体制。 §第二,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null(1)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 2)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的目的null 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两条结论:null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1.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null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null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null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null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行全面改革null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改变落后的生产力,这就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null 我国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首先是农村改革。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1.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 1958年下半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取消乡建制(一乡建立一社);1983年以后,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在人民公社的基础上重建乡体制,乡重新被确立为农村基层行政单位。null1958年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null※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之夜惊天动地小岗之夜惊天动地 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20名农民代表聚在村里一间屋里,神态极为严峻地写下了一纸契约,全文如下: 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此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关廷珠 关友德 严立苻 严立华 严国昌严立坤 严金昌 严家芝 关友章 严学昌 韩国云 关友江 严立学 严俊昌 严美昌 严宏昌 严付昌 严家其 严国品 关友申 每个姓名之上,均覆盖一片血红,其中有17个指印,三方图章。 这个惊天动地的契约,现作为中国当代史的珍贵文物,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号为GB54563。null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从紧急程度上来讲,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中国的一切改革才有基础。 但同时也绝不应忽略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的改革。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只有跟得上去,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否则,可能会出现经济是有了巨大的发展,但社会文明沦落、资源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恶劣情况,那是与我们的改革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的,改革的意义将不存在。2.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null3、“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得失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 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 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null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把握两点: 一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上,要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这一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null 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的、本来没有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 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制度属性、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 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所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注意:null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有了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4、中国改革的成就null GDP总量 世界排名 占世界经济的份额 1978 2683亿美元 第15位 1.8% 2008 33700 亿美元 第3位 7.14% 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3位 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第2位 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1位 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nullnull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nullnullnull(1)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 不同收入阶层之间 5、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发展不平衡 null(2)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 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 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null 经济发展与社会null(3)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平衡 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 null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改革的部署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4)进一步推进改革null 发展是目的,只有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既要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又要为经济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史目的,稳定是前提。null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1、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应遵循的经验和主要原则nullnull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null 毛泽东在建国前指出:中国不能是闭关主义者,也不能闭关。建国后又说:我们坚决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但也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nullnull2、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思想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通过总结中外经济发展历史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 年的“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 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1979年1月1日出版 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的《时代》周刊说,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null 江泽民指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把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 null 第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是开放世界形成的基础。 第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形成开放世界的推动力。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一,这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第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null汉代通西域唐朝加强对外交流明朝郑和下西洋明末海禁清朝闭关锁国(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这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3)既不能闭关自守,也不能崇洋媚外。 4、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这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3)既不能闭关自守,也不能崇洋媚外。 null 创办经济特区 开发沿海城市和地区 开发海南和上海浦东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开放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nullnullnull中关村高科技园nullnull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国家的性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发展程度,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他们实行开放政策。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含义null 所谓多层次,就是通过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等,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null 所谓宽领域,即从市场来说,对各种国际市场开放。如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从部门来说,拓宽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如能源、交通、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 服务业等。 null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入世后中国的表现: 履行承诺 改革外贸管理体制 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代表签署入世协定书2、对外开放新阶段nullnullnull入世后中国对外经济的变化: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占世界贸易 进出口总额 全球排名 总额的比重 2001 5096亿美元 6 3.9% 17580亿美元 3 7.5% 2008 25616.3亿美元 3 8%null利用外资数量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 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加快“走出去” 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增强null2005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 起数居世界之最nullnull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主要是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发展和提高服务贸易的层次和水平等。null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 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 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为企业 “走出去”创造条件。 nullnull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经济全球化既给对外开放带来机遇,也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因此在开放过程中,要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国家各种安全的能力。既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null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本文档为【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14072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12-19
浏览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