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戎昱诗歌的内容与成就

论戎昱诗歌的内容与成就

举报
开通vip

论戎昱诗歌的内容与成就论戎昱诗歌的内容与成就 挥别骨气端详、气高韵长的盛唐,以安史之乱为界,我们可以发现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气骨顿衰、萧索冷寂的中唐。大历诗人的诗歌创作便是这种风格转变的明证。无论是在当时集结了一大批踌躇满志、寻求谒引的士子的长安、洛阳,还是在远离京邑、山崎谷幽的巴蜀、荆楚,当时的诗人普遍是浅斟低唱,徘徊吟哦。诗歌内容多为游山玩水、田园隐逸、寻仙访道,感情多为离愁别恨、自伤自悼、叹穷哭悲。 当时的诗人群体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以长安洛阳为根据地进行诗酒唱和的“大历十才子”,如钱起、郎士元、卢纶、司空曙、李端、韩翃、夏侯审...

论戎昱诗歌的内容与成就
论戎昱诗歌的内容与成就 挥别骨气端详、气高韵长的盛唐,以安史之乱为界,我们可以发现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气骨顿衰、萧索冷寂的中唐。大历诗人的诗歌创作便是这种风格转变的明证。无论是在当时集结了一大批踌躇满志、寻求谒引的士子的长安、洛阳,还是在远离京邑、山崎谷幽的巴蜀、荆楚,当时的诗人普遍是浅斟低唱,徘徊吟哦。诗歌内容多为游山玩水、田园隐逸、寻仙访道,感情多为离愁别恨、自伤自悼、叹穷哭悲。 当时的诗人群体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以长安洛阳为根据地进行诗酒唱和的“大历十才子”,如钱起、郎士元、卢纶、司空曙、李端、韩翃、夏侯审等人。其次是刘长卿、李嘉祐、严维、朱放、秦系、皇甫曾、李秀兰(女)、章八元等,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以吴、越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再次是韦应物、顾况、戴叔伦等,他们的活动范围,或南或北,行踪不定。 戎昱属于其中的第三类。戎昱,《唐才子传》中记载:“昱,荆南人。美风度,能谈。少举进士不上,乃放游名都。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爱湖湘山水”在他的诗歌中,亦有一层当时普遍存在的凄凉冷寂的色彩,但是不同于上述大历诗人,戎昱却是因其反映现实、抒发入世豪情的诗作闻名。蒋寅《戎昱的诗品与人品》认为:“他的全部作品自始至终都贯注着一股刚气,一种骨力,显出诗人多感激,重意气的豪侠性格。”正是这样的一种个性风采使戎昱在中唐显得鹤立鸡群、格格不入。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计穷荒报国难 “题材不够广泛,境界不够开阔,现实性不够强,从中很少看到当时社会的疮痍和统治者的荒淫,也很难听到民众的、中小地主阶层的声音”,“思想意境一般显得不够高远,气势一般显得不够雄伟,语言一般显得不够自然浑成,风格一般显得纤小、卑弱。”①这是人们对大历诗歌的普遍评价。 与此相反,戎昱关注社会现实、用诗写政治、社会大事,或婉转讽喻,或辛辣鞭挞,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这种源自儒家积极用世、心系天下的意识思想继杜甫薪火,事实上,戎昱也以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为自己的创作典范,这种创作最突出的成绩是他的《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习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然而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 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 1 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时政的要害,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除此之外,戎昱还有反映战争为人们带来的苦难的诗作。安史之乱是盛唐衰落的起点。唐朝军队之所以最终打败史朝义,平定安史之乱,是借了回纥的力量,当时唐军与回纥军约定,收复都城后,土地、封邑归大唐,而金钱、子女归回纥,所以回纥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回纥人东京,肆行杀略,死者万计,火累旬不灭。朔方、神策军亦以东京、郑、汴、汝州皆为贼境,所过虏掠,三月乃已。比屋荡尽,士民皆衣纸。回纥悉置所掠宝货于河阳,留其将安恪守之。”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由洛阳往西,写出名篇千载的“三吏”、“三别”。而四年之后,青年诗人戎昱又以沉痛的笔调,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苦难的人们,那就是他的《苦哉行五首》(《全唐诗》卷二七O)。其中的两首如下: (一)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生为名家女,死作塞垣鬼。乡国无还期,天津哭流水。 (二)妾家清河边,七叶承貂蝉。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亲戚不相识,幽闺十五年。有时最远出,只到中门前。前年狂胡来,惧死翻生全。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铤。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弯弓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弯弓猎生人,百步牛羊膻。脱身落虎口,不及归黄泉。苦哉难重陈,暗哭苍苍天。 戎昱的这几首诗虽然比不上杜甫的沉郁顿挫、气韵沉雄的诗作,但也是精工刻画、悲惋沉雄,反映了他对下层贫苦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深深同情,与当时的大历诗人普遍自伤自嗟、沉浸于个人狭小天地相比,更显他的忧国忧民、心系万民苦难。 傅璇琮曾对戎昱的诗歌做了一些评价,他认为戎昱是顺着当年杜甫写出“三吏”、“三别”的那条道路走,“又以沉痛的笔调,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苦难的人们”。②这是对戎昱此类诗歌一个很好的概括。 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盛唐已远,戎昱终究还是不得不与现实妥协。国力衰退,经济严重摧残,贪官污吏横行,这样的社会催生的只能是凄怨感伤、冷寂淡然。虽然有盛唐余韵,但是这样的呐喊终归是底气不足。即使写“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的军事大捷,也是“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的无尽荒凉;即使“秋宵月色胜春宵”的月华如水,也是“万里天涯静寂寂”的长久孤独;即使“成器虽因匠,怀刚本自天”的少年意气,终归是“未入英髦用,空存铁石坚”的英雄迟暮。登山而又感到孤寂,望水又叹岁月流逝。无论怎样美好的景色和怎样轰动的事件都不能让人像李白那样“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像杜甫那样“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有才而怀才不遇,有志而壮志难酬,积极进取、心忧天下的戎昱比其他人更深的体会了这种反差,其感之深,其用笔之沉,其情思之悲苦,让我们看到戎昱的另外一面:即一心求仕又在南北奔波中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即追求雄浑壮阔之境界又无时无刻坠入自我的悲苦嗟叹中。这类诗歌和当时的大历诗风一致。在这一点上,戎昱又回到了他所在的那个群体。 这种精神上的失落多表现在他的思乡之作中,将怀念家乡亲人的深情与自责自疚的苦闷融合在一起,却用淡然萧索的笔调表现出来,呈现出无法言说的压抑 着的悲凉幽怨。如《桂州腊夜》: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戎昱在广德至大历年间,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瓘幕下任职,大历后期宦游到桂州(州治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此诗是他到了桂州第二年的岁暮写的,抒发腊夜怀乡思归之情。 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直坐到三更已尽。这是在离乡万里,思归无计的处境中独坐到半夜的。三更以后诗人凄然入睡,可是睡不安稳,进入了一种时梦时醒的蒙眬境地。雪飘落在竹林上,借着风传进一阵阵飒飒的声响,在不能成眠的人听来,就特别感到孤方凄清。这把南寂寒夜的环境气氛渲染得很足。“寒梦不离家”,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是梦到家里的情景。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长时间地望着那盏孤零零的昏暗油灯掉落着断碎的灯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结全诗。骠骑,是骠骑将军的简称,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官至骠骑将军,此处借指戎昱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那雪落竹林的凄清音响,回归故里的断续寒梦,清晓号角的悲凉声音,以及昏黄孤灯的断碎余烬,都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表现了此诗含蓄隽永、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然而戎昱的愁苦悲凉之作却还没有达到那种含蓄隽永、深情绵邈的境界,当时的大历诗人个个都是精于这种题材的高手,戎昱与他们相比,缺少了一种表现这种个人幽情的细致与贴切。五言长城刘长卿的“秋风”“夕阳”与“百草”更能代表中唐一代诗风。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难得的是,戎昱在学杜仍欠气度,写愁却乏才思的境况下,还有一些清新活泼的自然山水、田园隐逸之作。如《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又如《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梅花一般在仲春二月先于百花开放,而早梅的花期更早,在冬至前后就能见花了。它盛开在冰封雪盖的银白世界,因而特别为国人所喜爱、敬重。这首诗通篇围绕着“早”字来写梅花。首二句写早梅的品格、色态和生长环境。那在村路外、小溪旁凌寒独放的“一树寒梅”,吸引了诗人的全部注意力。三、四句写诗人远望这树梅花时产生的错觉。梅花性喜空气中湿度较大,故而近水先发。但此时冬尚萧条,原无花的踪影,所以诗人从村中远远望去,还以为是冬雪挂在梅枝上,待走近后仔细辨认,才看出是“一树寒梅白玉条”。至此,诗人的疑惑排除了,那出人意料的早梅之“早”也点明了。早梅的形态、习性在诗中表现得栩栩如生。 当社会黑暗,个人怀才不遇时,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往往是封建士子们最好的避难处和疗养所。戎昱的山水田园之作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给人一种怡然自 得、心旷神怡的感觉。就像曾经收容了颠簸流离的杜甫一样,自然山水也让一生飘零、一生穷困的戎昱得到了人间的幸福与心灵的慰藉。 关于戎昱的创作成就,我们应该给出一个怎样的评价呢?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对于戎昱来说,他至少面临了三个困境: 一、学杜甫,写反映国计民生之作,和盛唐的宏伟气象相比,胸襟气度不足,境界不够开阔;二、抒情言志、写景状物,和卢纶、钱起、刘长卿相比,才思技巧不够,抒情欠自然熨帖;三、山水隐逸、清新活泼之作,和韦应物、顾况相比,缺乏一种虚静淡远的心态和意趣。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戎昱在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矣。戎昱之诗,有绝似晚唐者。”③戎昱在严羽笔下竟然沦落到最下。客观评价戎昱的诗,不得不承认单从上述三点来看戎昱在很多方面确实比不上很多大家。但是以戎昱之短比他人之长,对任何一个非足金足赤的人来说,这样的评价都不是公正的。 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在万马齐喑、众声沉寂的中晚唐,文人士子或汲汲于个人的功名利禄,或逃遁山林、埋首书斋,或沉浸于琴棋书画诗酒茶,只有戎昱,还追随盛唐诗人的脚步,写生灵涂炭,写政治腐败,尽管这种努力是悲壮的。他把诗当做发泄个人情感的工具,而不是当做一种审美作品来创作,因此造成了锤炼不足,流于粗糙,但是至少他的诗歌真切的传达了他的乡思哀情,在一生的风雨飘零中给了他慰藉与支撑。这样看来,戎昱着力处在学盛唐之诗,但这种努力终归是“时不利兮驹不逝”,戎昱戎昱奈若何?而写个人情怀、山水隐逸,他又不是有意为之,像其他同时代人那样苦心孤诣、研磨技巧,而是满心而出,随口发之,一挥而就,这样匆匆出来的作品自然流于轻率,但是在戎昱坎坷不平、漂泊无依的生涯中,有的是满腔激愤,又哪有闲情逸致去细细炼词造句呢? 蒋寅《戎昱的诗品与人品》认为:“他的全部作品自始至终都贯注着一股刚气,一种骨力,显出诗人多感激,重意气的豪侠性格。”“他的一些诗因直抒胸臆展现出诗人的自我形象而显得气体刚健,风力遒劲。那挺拔的形象、人格,在一味叹老嗟卑、委顿不振的大历诗中不啻鹤立鸡群,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可以说,戎昱是大历贞元之际胸襟最豪迈、气概最宏阔的诗人,然而同时也是功力最浅、技巧最粗疏的诗人,志大而不足起其词,乃至于诗到晚境也未能形成自己成熟的风格,令人惋惜!”④这个评价算是比较客观。 戎昱在送别好友苏参军时有诗句:“客来有恨空思德,别后谁人更议文。常叹苏生官太屈,应缘才似鲍参军。”对于那些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偶然发现戎昱并认真品读他的人来说,他们要哀叹的是戎昱的才华不为时人与后人所知。常叹戎昱名不显,应缘才似鲍参军! 参考文献: ①《二十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综述》,杜晓勤著,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②《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③《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④蒋寅《戎昱的诗品与人品》[J];中国韵文学刊;1993年00期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论戎昱诗歌的内容与成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1-20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