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举报
开通vip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韩晓峰1,郭金山2 ( 1.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长春 130012; 2.吉林大学 社会心理学系,长春 130012) 摘 要: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 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通过对 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得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 进而提出自 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 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 ( 1)最基本的层面,即 ego- iden...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韩晓峰1,郭金山2 ( 1.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长春 130012; 2.吉林大学 社会心理学系,长春 130012) 摘 要: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 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通过对 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得归因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 进而提出自 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 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 ( 1)最基本的层面,即 ego- identity; ( 2)个 人同一性; ( 3)社会同一性。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 ;概念;整合 中国分类号: B840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3- 5184( 2004) 02- 0007- 05 同一性( identity)几乎是当代社会科学无所不在 的概念,它遍及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政治科 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 1]。埃里克森( Erik H Erikson) 1946 年将同一性概念引入心理学, 1963年 首创自我同一性概念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心理 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 学和文化心理学。Kovel认为 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 概念是 20世纪系统描述人类发展的最有影响的概 念之一[ 2]。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普遍 接受的定义,这种状况影响了自我同一性这一重要 概念潜在的解释力量, 从而制约了自我同一性理论 和应用研究的发展。 1 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的归因分析 1. 1 Erikson自我同一性概念边界不清 Erikson被称为自我同一性之父, 其自我同一性 概念起源于自我的精神分析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 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Erikson在5同一性: 青 少年与危机6中, 将他 20年来所写的有关同一性的 文章进行汇编, 认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 的角度来定义, 在不同的层面上来使用以强调不同 的问题: ( 1)从主观的方面以同一感来界定同一性为 /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 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 的内在内信0。强调同一感的三个重要的组成要素: 连续性 ( continuity )、一贯性 ( consistency ) 和一致性 ( sameness) [ 3]。这就是说, 其一, 人必须体验到内部 一致性, 才能保证行动和决定不是任意的, 获得确定 一致的价值观、原则和社会期望, 进而指导和规范着 一个人的行为;其二, 内部一致感是跨时间连续的, 即过去的行动和对将来的希望被体验为与现在的自 我相关。( 2)以结构的术语,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界定 自我同一性, Erikson把心力内投( projection)、自居作 用( identif icat ion)和同一性形成看成是自我成长的步 骤,认为同一性产生于对儿童期各种自居作用的有 选择的抛弃和相互同化, 并将其吸收为一个新的结 构中[ 4]。( 3)从功能的层面界定自我同一性概念, 指 出自我同一感是最佳的心理功能的一个方面, 是同 一性危机解决的精神和谐状态。即如果躯体、自我 和社会都运行良好, 个体将有一种心理的幸福感 (well- being) ,并伴随有一种内在的把握感、一种何 去何从的方向感和确定的预期感以及自我的整体一 致和连续之感[ 5]。( 4)从社会、文化、历史的环境的 角度考察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把自我同一性扩展为 一个心理社会现象,认为同一性植根于个体和其共 有的文化之内,注意到同一性的性质是由三部分组 成的,即生物学状态、个体的经验组织和社会、文化 背影都共同给予一个人独特的意义、形式和持续性 的存在,提出了同一性的世代的问题并将群体中组 第 24 卷 总第 90 期 心理学探新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2004 年 第 2期 织经验的基本方式称之为集体同一性的东西[ 6]。 ( 5)从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来理解自我同一性概念,他 在借助/ , ,感0这个词界定自我同一性时, 认为它 渗透于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层和深层, 包括了我们体验到的意识内容 或潜意识。 由上可见, Erikson赋予自我同一性概念多方面 的含义。它有时指过程, 有时指功能;有时指个体独 特的意识感,有时指经验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一个 时期指个体自身的独特性,用以表示比较的差异性, 另一个时期指集体理想的一致,用以表明所属的群 体 ) ) ) 民族、种族、宗教、性别、职业、阶级、政治和国 家的同一性。加之他是以印象派的风格、艺术家的 气质运用富有哲理而颇具文学性笔调呈现了一个不 固定的概念,没有把概念边界表达清楚,造成了许多 理解上的困难, 致使后来的研究者可以抽取片断的 自我同一性定义来支持和论证自己的理论和实证研 究,成为自我同一性研究发展的一个障碍。 1. 2 自我同一性概念操作定义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不一 玛西亚( James Marcia)克服了 Erikson的自我同 一性概念的困难,超越内在心理或现象学的描述, 将 自我同一性作为可以被观察的事情来研究, 被称为 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Marcia根据个体应对 自我同一性形成任务所采用的策略(各种可能性的 探索)和结果(承诺的类型)来给出自我同一性的操 作定义。探索是指在达到个人同一性的不同方面 (如职业选择,宗教信仰、性别角色等)的过程中努力 奋斗、主动探询的过程;承诺是指在上述领域中所形 成的坚定和牢固的决定以及对实践活动的投入。因 此,Marcia是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和承诺 的行为特征为变量或定义标准提出对自我同一性的 定义。从而改变了 Erikson 弥散的精神分析的自我 同一性概念,也使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过渡到 明确可验证的理论, 为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但Marcia 的操作定义受到了一些新 埃里克森定向( Neo- Eriksonian)的自我同一性研究 者的批评。认为Marcia的操作定义没有全面地包含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 将自我同一性等同于选 择和做决定。Waterman认为Marcia 定义只关注同一 性过程而忽视了对各领域同一性的理解, 从而提出 了/个体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表现出同样的同一性 状态吗?0的挑战, Waterman将表现感( expressiveness) 作为自我同一性操作定义的第三个变量; Archer 提 出了自我同一性概念定义标准的排他性和主观性问 题; Josselson从性别同一性的视角对 Marcia 的操作 定义提出挑战,主张应将联系( connectedness)作为第 三个变量引入自我同一性的操作定义。 1. 3 自我同一性研究者理论框架的不同 一方面,从 20世纪 80年代末期出现了从内在 心理结构或现象学方面把握同一性的努力[ 7]。如 Blasi作为主体自我( self- as- subject )的自我同一性 概念, McAdams 强调叙事取向( narrat ive approaches)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 Kroger 强调自我与客体平衡的 自我同一性概念, Grotevant、Bosma、Berzonsky 强调自 我建构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及 Darid Moshman 的综 合。从研究立场上看,现象学取向企图超越自我同 一性的实证研究, 认为Marcia 建立的自我同一性的 操作定义以简单化的策略对青少年在具体的意识形 态和人际关系领域的态度和选择进行描述, 将自我 同一性作为片断的、分离的而不是整体的心理现象 来描述,歪曲了 Erikson 自我同一性观点, 把自我同 一性简化为问题的解决行为和生活中重要选择的决 定,没有把握自我同一性的全部本质。另一方面则 在于后来的同一性研究者,沿不同的理论传统, 抽取 Erikson自我同一性概念的一部分或不同层面的内 涵来作为自己的理论假设。例如Waterman 以幸福 论哲学强调本质先于存在的观点, 提出一个人对自 我同一性的寻求是一种确认那些与 /真我0 ( true self)一致的潜能的努力, 同一性形成的隐喻是发现 的而不是创造的。而 Theodore Sarbin 怀疑发现/ 真 我0的可能, 认为自我同一性是创造的而不是发现 的。激进的建构主义否认任何种类/真我0存在的可 能性,并因此视同一性为创造的 ) ) ) 没有限制的自 由意志的行动。 1. 4 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交叉 自我同一性概念自提出后就面临着与相关概念 的边界划分问题。Erikson 指出/同一性最为含混的 8 心理学探新 2004 年 意义被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形式中暗示为自我 ( self) , 如自我概念 ( self- concept) , 自我系统( self- system) ,或如希尔德和费登所描述的动摇不定的自 我经验( self- experience)等等0, Erikson进一步指出 /如果让人格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经常等同于同一性 或同一性混乱的某些名词(前者如自我概念、自我意 象或自尊, 后者如角色模糊性、角色冲突或角色丧 失)把有待研究的领域接了过去, , ,那也是明显的 错误。0 [ 8] Erikson认为只有精神分析和社会科学站 在一起才能最终地描绘出个人生活在变化多端的社 会中的进程。但 Erikson 没有说明自我概念和自我 同一性的边界, 后来的研究者也很少注意到二者的 区别,有时交互作用。 2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最近, 很多同一性研究者 (如 Grotevant、John Heaa、Darid Moshman、Kroger、Sech Schwartz等)已经意 识到自我同一性概念整合的重要意义并做了一些尝 试。Schwartz提出将各种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和理论 组织为一个更综合的框架是可能的, 指出了整合的 两种努力方向: 一是按结构,二是按过程来比较多种 自我同一性理论模型的关系, 进而使各种不同的观 点和研究能够沟通, 形成一个总的自我同一性观点, 加强当代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研究的效度[ 9]。本文认 为对自我同一性概念整合需关注几个范畴。 2. 1 自我同一性自身多维度的整合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具有多维度的性质, 他将自我同一性视为自我同一性( ego- identity )、个 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三个层面, 强调自我与环境、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他持有个人 ) 社会两因次发展平行论的观点,将个人成长和社 会的进化视为两个独立而平行的系统[ 9]。因缺乏对 心理社会同一性中社会方面的研究而停留在自我 ) 个人同一性的描述。后来的研究者(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年代初)多以主观的倾向忽视 Erikson的 理论或选择其中的某些成分作为基础或作为理解自 我同一性概念的框架, 依然停留在自我( go) ) 个人 同一性层面, 仅是对 Marcia 同一性状态理论的延 伸[ 10]。例如Grotevant对探索过程做了深入的考察, Berzonsky 基于人们问题解决和决策的特征创建了同 一性的个体差异的观点, Waterman给自我同一性增 加了自我发现的成分。到 20世纪 90 年代后期, 则 出现了关注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的自我同一性 概念的进一步发展,真正地研究同一性发展的社会、 文化的作用。例如, Adams强调个人同一性与社会 同一性的相互作用, CÉt†详述了指导同一性发展的 社会、文化过程。Kurtines 集中在社会、文化中个人 同一性的研究[ 11]。另外, 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对 同一性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很少与 Erikson定向的 自我同一性研究搭界,主要集中于角色同一性和社 会同一性的研究。 因此,本文认为要建立明确一致、整合的自我同 一性概念,就必须整合 Erikson建立的三个层面(维 度)的同一性,整合各种研究传统的研究成果。要忠 实于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含义, 以发展 ) 社会的取 向整合自我同一性的内在和无意识方面(即 ego- -i dentity)、目标、信仰和价值观(个人同一性)与社会、文 化环境的嵌入(社会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 合实际上是包含了实际从未整合的个人与群体,内部 与外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人类古老的命题, 它是整 合自我同一性概念的难点,也是前提性的条件。 2. 2 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内容、过程和功能的整合 Erikson分别从过程(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内容 (自我同一性领域)、功能(同一感)、结构(整合投射 和自居作用为新的完形)来界定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Marcia认为可以从结构、现象和行为的方面来理解 自我同一性, 以可观察、描述的成分对自我同一性进 行操作定义,后来 Marcia 也以结构的术语定义自我 同一性: /愿提出另一种解释同一性的方式, 同一性 是作为内在的动机、能力、信息和经验的自我组织结 构。0Waterman特别关注内容变量和过程变量的自我 同一性, 并强调自我同一性的功能,对Marcia的操作 定义提出质疑。Josselson 的操作定义引入了内在心 理领域和人际关系领域的对峙。强调自我与客体平 衡与自我建构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企图以内化、同化 与顺应的视角解释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和功能。叙事 取向的自我同一性关注结构、内容、功能却忽略过 9第 2 期 韩晓峰等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程。由此可见, 自我同一性概念没有整合的一个重 要原因则在于仅仅关注过程、内容、功能、结构的一 个或几个方面。Grotetvant 用音乐的隐喻意在关联 自我同一性过程、内容、功能和结构, 寻求自我同一 性整合的本质[ 12]。 本文认为, 整合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必须首先关 注自我同一性结构。因为结构的整体性特征并不排 斥元素,这为实现自我同一性跨领域的整合提供了 可能; 而结构的转换性就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 展提供了基础和标志。正如建构主义的观点: 同一 性是个体与世界互动的结构或框架, 这一同一性结 构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不断地进行同化和顺应 的辩证交替,自我同一性才能得以发展。另外,结构 为转换关系的整体, 其有序的转换规则,是保证结构 发挥功能的前提。对于同一性而言, 正是这一结构 最终提供了自我的一致感和连续感, 如果没有形成 跨时间存在的自我结构, 个体则产生无目标感和无 意义感,甚至出现障碍性的行为症状,这也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了自 我同一性结构的实体性存在。因此, 只有从结构的 方面去关联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内容、功能, 才能理 解自我同一性, 进而把握自我同一性的本质。 2. 3 自我发现的同一性与自我创造的同一性的整 合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着赋予的同一 性与建构的同一性, 或称为指定的同一性和选择的 同一性,或称为发现的同一性与创造的同一性之争。 这一争论实际上是遗传论与环境论、先天论与经验 论之争的延续。Waterman以幸福论哲学强调本质先 于存在的观点, 提出一个人对自我同一性的寻求是 一种确认那些与/真我0 ( true self)一致的潜能的努 力,同一性形成的隐喻是发现的而不是创造的,认为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未被认知的自我同一性, 需要变 成明显并起作用的同一性, 而实现这一过程是不容 易的, 这可由与同一性危机相联系的压力证明[ 13]。 同样 Blasi& Glodis提出同一性形成必然地是由发现 的组成。而 Theodore Sarbin 怀疑发现/ 真我0的可 能,认为自我同一性是创造的而不是发现的。激进 的建构主义否认任何种类/ 真我0存在的可能性,并 因此视同一性为创造的 ) ) ) 没有限制的自由意志的 行动。Marcia 和 Grotevant认为自我同一性既包括发 现的成分,也包括创造的成分,只不过同一性研究的 主流更关注创造、建构的同一性。 当代的同一性理论者认为这些争论是不合适 的,至少自我同一性是从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 相互作用中出现。Kit Welchman认为同一性既有稳 定的成分,是由出生的环境和生物遗传固定的; 又具 有可塑的成分, 是由个体在生活中建构和创造 的[ 14]。因此,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也应关注这一 争论,实际上, 自我同一性包含相互作用的两种成 分: 多为创造的,也有发现的成分。 3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 自我同一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 也是 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 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 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 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 ( 1)最 基本的层面, 即 ego- identity。此层面的自我同一性 为自我综合和个人性格的连续性, 指儿童期自居作 用的私下或无意识的综合的基本信念; ( 2)个人同一 性, 即自我( self)与环境相互作用下, 个体表现出的 一套目标、价值观和信念。个人同一性包括职业目 标、交往偏好、词语选择等确定个体的独特性并与人 区分的自我的其它方面的事实; ( 3)作为环境定向层 面的社会同一性, 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 和团体的归属感。因此, 自我同一性( self- identity) 包括 Erikson最初意义上的自我同一性( ego- ident-i ty)以及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三者的不同在于 赋于自我( self)的水平不同。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理解自我同 一性的概念: ( 1)自我同一性是对/我是谁0内隐和外 显的回答,它兼具意识的一面和无意识的一面, 它包 含着/我已经是什么0、/我想成为什么0和/我应该成 为什么0,同时也包含/我不是什么0、/我不想成为什 么0和/我不应该成为什么0。( 2)自我同一性是人毕 生追求的核心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是通过自我的 综合作用,形成的关于一个人自己的个性、信念、目 标、价值观的内在、主观、统一、连续、成熟的自我概 10 心理学探新 2004 年 念,并成为自我发展的标志和动力。( 3)自我同一性 是内在自我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平衡。一 方面与自我发展相联系, 是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个体 本质存在的内在状态)、现实自我(个体存在的外在 状态)和理想自我(个体存在的理想状态)一致性关 系的建立,是自我内在张力的适度;另一方面又是自 我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性反应, 产生经 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使个体生活在过去、现在、将 来的自己无论在哪一个时间和空间都能在意识和行 为的主体方面实现自我的统一。在主观上则表现为 互为关联的存在感(明确我是谁和我的位置)、一致 感和连续感(人格跨时空的一致性)、心理的成熟感、 生活的意义感和方向感(自我导向的目标意识) ;客 观上保证人与社会的有效整合。( 4)自我同一性作 为结构是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它是个体描述、关 联和解释相关特征、经验和选择合适的行为的理论 或原则。它不是机体自然的成熟,而是一个主动寻 求的过程。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不断地同化和 顺应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参照框架和关于自己的理论 的发展,使个体在矛盾的现实中保持人格的统一, 标 志着自我的发展和人格的成熟。 参考文献 [ 1] Sheldon Stryker, Peter J Burker. the Past, Present, and Fu- ture of Identity Theory [ J] .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 63( 4) : 284- 298. [ 2] Kit Welchman. Erik Erikson: His Life, Work and Singif-i cance[ M ] .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7 - 128. [ 3] Kit Welchman. Erik Erikson: His Life, Work and Singif-i cance [ M] .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50. [4] [ 10] [ 13] G R Adams.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 M]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2. 123 - 124, 57- 58, 37. [ 5] A S Waterman.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Processes and Con- tents [ M] . London: Jossey- Bass Social Inc, 1985. 60. [ 6] [ 8] (美 )埃里克#H#埃里克森. 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 机[ M] . 孙名之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38, 10. [ 7] Daniel K. Lapsley, F. Clark Power. Ego, Self and Identity: Integrative Approaches [ M] .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1988. 227- 228. [ 9] 车文博. 弗洛伊德主义论评[ M] . 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 社, 1992. 1069- 1070. [ 11] Seth J. Schwartz. The Evolution of Eriksonian and Neo- Eriksonian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A Review and In- tegation [ J] .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2001, 1( 1) : 7- 58. [ 12] Jane Kroger. 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 [ M ] .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 1993. 121- 147. [ 14] Richard D Ashmore, Lee Jussim. Self and Identity: Funda- mental Issues [ M ]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5- 8. The Integration on the Concept of Self- identity Han Xiaofeng 1 , Guo Jinshan 2 ( 1. The Administration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2.The Social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Jin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Abstract:Self-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western psychology , but have not been a commonly accepted definition. Through the at- tributive analysis on the disagreeable concept of self- identity, and pointing out some categorie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order to in- tegrate the concept, it is suggested that self- identity is a multilevel and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that is clos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and personality. Essentially, self- identity is the continuity , maturation, and integrity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t contains three- level connotation that is ( 1) the basic level, ego- identity; ( 2) personal identity; ( 3) social identity. Key words: self- identity; concept; integration 11第 2 期 韩晓峰等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本文档为【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6621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7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2-12-17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