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举报
开通vip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学号:1111011023 姓名:涂友彬班级:11应用心理学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潜能和人木身具有的积极力量,把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使命"这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借鉴,对于培养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大学生不良心...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学号:1111011023 姓名:涂友彬班级:11应用心理学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潜能和人木身具有的积极力量,把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使命"这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借鉴,对于培养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大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主要表现,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从积极心理学理论和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依据"第三部分从培养大学生建立积极的认知图式!形成积极的情绪品质!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以及鼓励大学生尝试积极的行为转变等方面探一讨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大学生女权主义倾向的相关心理学研究_陈洋 【摘要】 现代社会女性越来越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女性被赋予了与男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角色要求,这压抑了女性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越来越注重公平,同时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相应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是真正做到男女平等还需要很多的努力。为了更好的了解现在社会对女性的态度,本研究初步编制了《大学生女权主义倾向量表》,并做了进一步的相关心理学研究,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女权主义倾向。本文以曲阜师范大学、长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三所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查阅文献和做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编制出了问卷的初稿,并经过两次的预测和因子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删除不合适的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目,最后得到包含 19 个题目的《大学生女权主义倾向量表》,该量表共包含四个因子:享有权利、角色地位、男女等同和特殊言语行为。对编制好的问卷施测,用LISREL8.70 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量表结构良好,与《自尊量表》、《成就动机量表》一起施测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大学生女权主义倾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大学生的女权主义倾向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性别上的差更加的显著。 (3)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享有权利这一维度上都和自尊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男性在特殊言语行为维度上与自尊呈显著的负相关。 (4)女大学生在角色地位这一维度上与成就动机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男大学生则在享有权利这一维度上和与成就动机呈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女权主义倾向;因子分析;自尊;成就动机 感恩的心理学理论研究 【摘要】 感恩这种普世的现象被人类关注以来,古今中外众多思想者、哲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甚至经济学家都对其发生发展、过程背景等进行了观察、总结和猜测。也产生了许多或同或异的感恩思想。感恩的心理学研究一直是积极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感恩在积极心理学中被看做是一种可以构成美德的优秀人格特质。而在道德心理学中,感恩反被认为是一种道德情绪。McCullough综合了两方的观点,把感恩心理作为情绪特质、心境、以及情绪体验分别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另有学者更全面的总结了感恩的概念,认为感恩是个体在接受他人、社会、自然给予恩惠后内心自发产生的感激和认同,并欲与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本论文假设感恩是受惠者在觉察到恩惠后产生的一种期望回报的情绪情感。并引用许远理教授的情绪三维理论进行较深入的解析。众所周知,感恩的个体更容易知足,会更多的回忆积极的生活事件。感恩的活动也同样增加人们的易接近性。感恩的独特性质——对有益于他们的恩人的指向能力;触发了人们坚持善意对待他人的动力;增加了人们报答恩人的力量,激发了人们“让爱传出去”的动机。感恩的人对于别人的成就抱有更多的信任,这种对别人的成就持有信任的意愿是社会交换中及其重要的润滑油。感恩因促进陌生人或者熟人之间产生更密切关系的能力而被认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友谊的信任使无血缘关系和非亲属的合作具有了可靠性。上述的感恩的心理效果有助于解释感恩是如何促进慷慨和帮助的。当然感恩也被很多人体验为温顺的情感和消极自我感觉的混合物。通过消极的自我感觉,感恩者相对于给予者更容易自我感知到自卑。感恩更得承认其在“道德黑暗面”扮演着某些角色——在征服的道德中,摧毁或羞辱别人被视为是一种道德责任。本论文在详尽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感恩心理产生的背景、思想渊源、语义内涵、心理学观点、存在的争议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力求客观而系统地展现出感恩心理的真实全貌,并对感恩的功能与培养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感恩;情绪;理论研究;功能; 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及对策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摘要】 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我国高校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由660万增至680万仅用了一年时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与严峻使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始终突出。伴 随这种状况而来的不仅仅是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加,更有甚者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焦虑的情绪,常伴有紧张、茫然、不安、心慌等症状,因此关注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焦虑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硕士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其就业焦虑不仅仅会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更会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稳定等。1998年积极心理学被塞 里格曼博士正式提出,至今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但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还未满十年。积极心理学虽起步晚,但其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界限,研究人的积极面,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并引起了各行各业人士的兴趣,加入了研究的队伍。本文即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对广西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调研,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1)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存在就业焦虑,而且处于严重焦虑层次; (2)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各个细分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细微差别,基本上还是处于一个等级的焦虑层次;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原因上倾向于归于外I因; (4)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在面对就业焦虑时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并大多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5)积极心理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焦虑,但是,目前而言,硕士研究 生对于积极心理学以及其效果的认知度比较低。针对其存在的焦虑及原因分析,从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出发,提出通过幵设课程、建立网站等增强积极情绪体验;老师课堂引导、学校就业辅导等提升乐观品质;学校招聘会等渠道施展、国家辅助政策实施等增强积极社会组织氛围的对策建议来降低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本文对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的 就业焦虑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硕士研究生存在的就业焦虑进行了描述,阐释了积极心理学在消除就业焦虑上的重要性,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积极心理学对策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至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还是主要定位于防治性,以解决少数学生的问题为目标,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性功能应该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心理发展,而积极心理学在这一方面恰巧能提供较大的帮助。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下的理论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为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实证支持,同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可能性、必然性给予解释,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特征、功能进行阐释;第二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第三部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去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团体辅导——以罗湖区泰宁小学为例 【摘要】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已呈广泛与深远之势,把积极心理的理念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必然之势,而学校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与策略,更是首当其冲地结合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挖掘积极心理品质与美德的理念而展开。本文把塞里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小学团体辅导,激发教师、家长、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建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对逆境的应对能力,提升幸福感,以构建积极的个人环境、组织系统与社会环境,促进师生、家校的和谐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生团体辅导层面,我们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入手,从挖掘学生的潜能着力,让学生在积极情绪体验中发挥潜能,增加幸福,最终使学生的积极潜能与优势成为其成长的最佳助力。在积极心理教师团体辅导层面,构建教师的积极力量,使教师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让教师体验主观幸福感,享受教师这一职业的乐趣,感受生活的满意度,从而更积极地投身工作,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培养积极乐观的个体。在积极心理亲子团体辅导层面,我们把家长也纳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塑造积极向上的家长力量,让家长用积极的视角去发现孩子积极的潜能,用积极的教育手段去培养孩子积极的品质,积极的心态去参与孩子的积极健康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校;团体辅导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_戴倩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美好因素研究的心理学的新视角,20 世纪末在美国被心理学家们提出。积极心理学一反传统心理学关注人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诊治而把 视角转向人类固有的美好品质上来,研究和挖掘人类的积极品性及潜能并使之最终在 生活中得以展现。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个人特质和主观体验,如乐观、个性力量、 兴趣和愉悦等。积极心理学认为一切美好的关系和信念都可以帮助人类进一步完善, 可以使生活和人的情感更加健康和美好,如友情、婚姻、家庭、教育、宗教等。这一 理论给各行各业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借由对积极心理学的广泛研究笔者希望能给当 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的现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分为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一,明确研究目的、意义及思路的基础上厘清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如积极心理 学的含义、相关理论、渊源及国内外研究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现状。二,分 析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当前思想政治教 育需要借由积极心理学改进的内容。文章借助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并发放“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调查” 问卷收集学生眼中的教育现状和希望改进的内容,其中通过调查教学中的积极内容和 积极干预的运用情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难点。三,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三块主要 理论即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个人特质和积极组织机构的内容探索思政教育教学借鉴 的途径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通过以上研究证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可能性和理论前景,发现思政教育必须彻底改变现有的治疗思想问题的思考方式,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另外,思政教育应加入积极的教学内容,改变沉闷的教学氛围同时以人文关怀的视角 走入学生内心,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和验证的实践之旅。本文通过创新思考突 破传统程式,从具体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如幸福、成就、兴趣、乐观、个性力量、积极 的人际关系、积极组织等切入,并以更微观细致的角度阐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的途径和方法,富有更具体的指向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心理学,人文关怀,情绪 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研究 【摘要】 如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一直是教育界乃至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研究希 望能为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教育培养提供指导建议,同时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毕业生 可能的就业单位提供选拔人才的参考依据。最后,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自我发 展及提高提供参考。本研究遵循“文献综述——理论建构——编制研究工具——调查研究——应用研究”的思路开展研究。以师范类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经过理论构想建构出全新的师范类心理 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结构图。并提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的最核心和 最顶层的能力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不同工作情境中体现出的共情能力。在理 论建构的基础上,通过访谈专职和相关专业人士,编制了一份适合测评我国师范类高 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预测问卷”;经过对 问卷的项目分析、题项筛选、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得 出正式问卷。同时利用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师范类高等院校的心理学本科生进行测评,考察我国师范类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的现状与特点。主要结论如下: 1. 编制的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共情量表,共有三个维度:心理认知、情绪识别、 行为反馈,与理论结构相一致,量表共 16 道题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54,分半信度为 0.808,效标关联效度 0.295,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量表的信效度达到测量学要求。 2. 所测 797 名被试的年龄在 16~24 岁之间,平均年龄 21.52,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差 1.579;其中男134 名(占总人数 16.8%),女 663 名(占总人数 8 3.2%);大一学生 212人(占26.6%),大二学生 181 人(占 22.7%),大三学生 183 人(占 23.0%),大四学 生 215 人(占 27.0%)。其中独生子女 401 人(占总人数 50.3%),非独生子女 392 人(占总人数 49.2%);有 471(59.1%)名学生来自于城镇,324(40.7%)名学生来自于农村。 3. 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对于专业喜欢程度与共情能力得分和共情能力各因子得分都显著 相关,心理认识和情绪识别因子在不同性别的学生中得分无显著差异。但行为反馈因 子和共情能力总分男生显著低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中,其的共情能力各因子得分及 总分则显示了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生;核心能力;共情能力 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_宅_现象探析_陆明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人们物质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高涨。这就促使着当前社会形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等局面的出现,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重大的变化相应地使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 生在自主意识、竞争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增强,但同时也无法避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的滋生,而其中更是产生了一种新的生活 方式、新的生活态度,即出现了大学生“宅”现象。这种“宅”现象的出现,表面上 是大学生兴趣与动机的展现,实则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了双重困扰。本文主要 以大学生“宅”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 编制了大学生“宅”现象调查问卷,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90,深入分析大学生“宅”的行为与心理活动特征。并通过访谈研究,总结了大学生“宅”现象产生的心理成因。结果发现: (1)在 1008 名被试中,有 76.4%的学生以前听说过“宅”现象,67.3%的学生认为寝室同学中有“宅男”或“宅女”,同时,认为自己可能是“宅男”或“宅女”的比 例也达到 31.7%; (2)课余时间的 10%-50%,62.3%大学生都会选择“宅”在寝室,从“宅”在寝室的时间上看,74.6%的学生选择了 2 天以内; (3)大学生“宅”的类型分为“浅”宅族,“半”宅族,“深”宅族,这三个类型的人数与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 18.1%、14.9%、3.3%; (4)“浅宅族”与“半宅族”比较,二者差异不显著,但都与“深宅族”差异显著,“深宅族”人数显著少于“浅宅族”与“半宅族”; (5)三者在性别方面差异不显著,在年级方面,“浅宅族”的年级比较与“半宅族”的年级比较差异均不显著,但是“深宅族”的年级差异显著; (6)在心理特点方面,“深宅族”的负向情绪占 75.7%,而这个值在“浅宅族”和“半宅族”中下降到 20.3%和 44.8%,三者的负向情绪差异显著; (7)“深宅族”、“半宅族”和“浅宅族”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8)与普通大学生、本次调查的非“宅”大学生相比,“深宅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半宅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差异不显著;“浅宅族”大学 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好。 (9)关于“宅”现象的原因调查,大多数学生之所以“宅”,是因为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缺乏计划和目标、满足个人兴趣、从众、不喜欢当面与人交往、生活方式 便捷等。最后,根据笔者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学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宅”现象,并从尊重“宅”生的心理诉求、倡导“宅”生参加课余学生活动、鼓励“宅”生强化 组织的归属感、培养“宅”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宅”现象的教 育对策加以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宅现象;心理特点 大学生幽默感问卷的编制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陈世民 摘要 在当代文化中,幽默感己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富有魅力的人格特质"幽默感强的人被认为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与他人相处!身心更为健康"弗洛依德将幽默作为一种健康的防御机制之一,马斯洛将幽默感作为自我实现者的15种人格特征之一,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幽默在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方面都引起了更广泛的重视与研究"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所作的研究都表明中国大学生认为幽默很重要,但自己不够幽默,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幽默些"因此,幽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研究者对幽默有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解: (1)幽默是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是一种思想游戏,人们以一种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交往,其目的在于在群体内创造欢乐与笑声,缓解人际紧张,逗乐他人,提升人际关系" (2)应对型幽默:幽默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一种应对方式"幽默的态度就是认识到世界的不足和缺陷,并能够接受它,从中取乐,苦中作乐;就在于以游戏心态看待世界,从不幸中见到所幸,在失意中寻找乐趣" (3)沟通型幽默:幽默是一种人际沟通方式,这种方式以一种间接含蓄的方式传达某些信息"由于幽默采用失调的方式,同时包含多层含义,因此幽默在那些采用严肃!直接的方式将会产生对抗!尴尬或其它风险的场合(如冲突!批评等)中特别适用"以往研究中将幽默感定义为个体欣赏和创作幽默的一种习惯性倾向,本研究中将幽默感定义为个体欣赏!创作幽默并应用幽默来逗乐他人!应对困境!委婉沟通的习惯性倾向"在进行本研究时,查阅了70多篇外文及多篇中文论文,对幽默感下了操作性定义,进行了3次开放式问卷调查,在己有的4份幽默感问卷的基础上,构建了幽默欣赏!幽默创作!幽默娱乐!幽默沟通!幽默应对五个维度,编制了幽默感初测问卷"用初测问卷调查了262名大学生,然后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析,形成再测问卷"用再测问卷调查了471名大学生,然后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了正式问卷"正式问卷由幽默欣赏!幽默学习!幽默娱乐!幽默沟通和幽默应对五个维度组成,包括23道正式测题和2道测谎题"用正式问卷调查了646名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力,西昌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内部一致性Cronbaeh系数为0.823,表明问卷测量稳定可靠"相关系数矩阵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符合量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对107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5幽默风格问卷6进行相容效度验证!采用5焦虑自评量表6!5生活定向量表 6!5Rosenberg自尊量表6进行相关研究验证,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对幽默感进行特点分析,本调查表明幽默感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家庭所在地差异,但存在年龄差异"在讨论中结合以往研究对这些差异作了讨论分析"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l)幽默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按照幽默的产生过程和幽默的功能分为幽默欣赏!幽默学习!幽默娱乐!幽默沟通!幽默应对五个维度" (2)根据幽默感的理论构想编制的大学生幽默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幽默感的适宜工具" (3)幽默感存在年龄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和家庭所在地差异"对这些差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幽默感幽默娱乐幽默沟通幽默应对问卷编制 大学生幽默感与抑郁: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摘要】 马斯洛将幽默感作为自我实现者的15种人格特征之一。在当代西方文化中,幽默感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富有魅力的人格特质。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幽默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幽默感作为一种积极的个人特质,与个体创造力发展、压力应对、人际能力等密切相关。而幽默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研究者尤为关注的。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是一种常见的不良隋绪体验。探讨大学生幽默感与抑郁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幽默感强的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与人相处,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获得更多社会支持的个体更不容易抑郁。根据“幽默感一社会支持一健康”的理论假设,幽默感通过提高人们的社会支持水平来间接地增强身心健康,即社会支持在幽默感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运用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00tstraP方法,探讨幽默感与抑郁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采用幽默感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3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幽默感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显著正相关,幽默感与抑郁显著负相关,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与抑郁显著负相关;(2)幽默感通过社会支持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具体而言,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在幽默感与抑郁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家庭支持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果提示,社会支持的不同维度在幽默感与抑郁之间具有不同的影响,幽默感更多通过提升朋友和其它的社会支持来减轻个体的抑郁水平,家庭支持在其中的作用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随着个体自主性的发展,个体与父母及朋友的关系也在发展变化,家庭和同伴两个系统之家的距离也可能增大。对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在生活地域上还是心理发展上与父母的关系都逐渐脱离;大学生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集中在朋友、同学中。 关键词幽默感,社会支持,抑郁,中介作用 南北方幽默感表现的差异及分析 【摘要】: 中国南北方具有文化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饮食,建筑,语言,习俗等等。本文 从南北方幽默感的差异着手,通过田野调查法,对以重庆为代表的南方地区与以北京 为代表的北方地区进行深入地参与式观察,记录并分析南北方幽默感的差异表现在哪 些方面,并对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如语言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人际交流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进行深层次剖析。 关键词:文化差异;幽默感 浅析幽默感对身心健康的作用 【摘要】 近年来,幽默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幽默感与人的身心健康之间有着密切且复杂 的关系。幽默感可以让人有更多笑容,心情愉快。使人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幽默感 可以在情绪调节、压力处理等方面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幽默 感不一定有益于身心健康。本文就这些方面探讨了幽默感对身心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幽默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幽默感研究综述 [摘要] 幽默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它是人们在幽默情景中表现出来的惯常的行为、经验、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差异,是一种人格特质。目前解释幽默感的理论主要有失 谐理论,优势理论和释放理论。在幽默感的研究中编制出一些测量工具,并在研究中 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幽默感在表现风格上是多维度的,不同的维度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不同。 [关键词] 幽默;幽默感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团体辅导 【摘要】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已呈广泛与深远之势,把积极心理的理念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必然之势,而学校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与策略,更是首当其冲地结合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挖掘积极心理品质与美德的理念而展开。本文把塞里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小学团体辅导,激发教师、家长、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建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对逆境的应对能力,提升幸福感,以构建积极的个人环境、组织系统与社会环境,促进师生、家校的和谐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生团体辅导层面,我们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入手,从挖掘学生的潜能着力,让学生在积极情绪体验中发挥潜能,增加幸福,最终使学生的积极潜能与优势成为其成长的最佳助力。在积极心理教师团体辅导层面,构建教师的积极力量,使教师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让教师体验主观幸福感,享受教师这一职业的乐趣,感受生活的满意度,从而更积极地投身工作,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培养积极乐观的个体。在积极心理亲子团体辅导层面,我们把家长也纳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塑造积极向上的家长力量,让家长用积极的视角去发现孩子积极的潜能,用积极的教育手段去培养孩子积极的品质,积极的心态去参与孩子的积极健康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校;团体辅导
本文档为【论文摘要及关键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9-07-20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