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doc】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举报
开通vip

【doc】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doc】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18卷第4期 2004年7月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JOURNALOFXINXIANGTEACHERSCOILEGE Vo1.18,NO.4 JULY.2004 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李景旺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作为孔子思想和实践的直接继承者,子夏毕生致力于传播儒学,并把儒学与战国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创立了儒之西河学派,使儒学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他整理六经,发明章句,促进了儒学传播,...

【doc】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doc】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18卷第4期 2004年7月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JOURNALOFXINXIANGTEACHERSCOILEGE Vo1.18,NO.4 JULY.2004 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李景旺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作为孔子思想和实践的直接继承者,子夏毕生致力于传播儒学,并把儒学与战国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创立了儒之西河学派,使儒学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他整理六经,发明章句,促进了儒学传播,并奠定了汉代经学 的基础. 关键词:子夏;西河之学;小道可观;六经 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13(2004)04—0022—04 子夏,姓卜名商,河内温人,春秋战国时期着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得意门生,曾追随孔子周 游列国.居魏期间,他广收门徒,传播儒家学说,成 为一代儒学大师.本文试就子夏对儒学发展所做出 的贡献略加探讨,以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早期儒学 的发展和传播. 孔子创立儒学,周游列国推行教化,力图改造当 时的中国社会,但终其一生也未能看到儒学的实施. 孔子逝后,战国纵横,井田制瓦解,礼崩乐坏,建立在 宗法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基础上的社会大厦坍塌.社会向何处去? 这是每一个关注时事的志士仁人不得不思考并解答 的一个重大问题.由孔子亲手培养的一批才俊之 士,沿着乃师所开辟的道路继续思考与探索着救时 济世之道.春秋战国之际,孔门儒学已分化为多个 学派,影响最大的是居于鲁的以曾参为代表的洙泗 之学与居于魏的以子夏为代表的西河之学,他们从 不同角度阐释并发展了儒学. 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博学,笃志,切问,近 .子夏直接继承 思,《论语》中有关他的言论有2l节 了先师的思想和实践,把儒学思想和魏国社会实际 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政治改革的思想,并积 极投身于改造社会的现实运动中. 小道可观思想.与作为宇宙本体,属于最高哲 22 学范畴的道家之"道"不同,儒家之道是一种政治理 想,政治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如"先王之道","天下有道","文武之 道".子夏在对"道"的思索中提出了"小道可观"的 主张,他指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c1j朱熹在 《论语集注》中认为小道乃"农圃医卜之属".综观孔 子的政治思想,他侧重于社会政治秩序理论的构建, 对当时可行性对策缺乏研讨,因而略嫌空疏的儒家 也就难免常被排斥于实际政治斗争之外.尽管孔子 孜孜以求,但终至幻灭.子夏总结了早期儒家社会 实践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小道可观的主张.其实,早 在孔子在世时,子夏的"小道"思想已初见端倪.《论 语?子路》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日'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里 的"欲速","见小利"当是孔子针对子夏为菖父宰的 施政方针而言,这实际上体现了子夏的"小道"思想. 子夏十分重视躬行实践,他经常教育弟子要不厌从 "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末节做起.虽然他不主张人们 拘泥于"小道"的探索,但对儒学实践的反思和重新 认识而总结出的"小道可观"思想,使儒家的政治理 论开始向更贴近社会现实方向转移,这是卜商对儒 学的重要发展. 纪纲既正,天下大定,这是子夏在同魏文侯讨论 音乐问题时而提出的主张.他指出:"圣人作,为父 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C2J他认为 礼乐之本在于强调父子君臣之义,这是治国纪纲,纪 收稿日期:2004—04—01 作者简介:李景旺(I963一).男.河南省原阳人.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副教 授,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第4期李景旺: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纲建立起来了,社会秩序也就稳定了.对于纪纲的 强调,具有以法治国的强烈政治色彩.子夏还指出: "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 上行之,则民从之."子夏强调了君主应当明智,严于 律己,善于行政,即所谓"善持势者,早绝奸之萌".L3] "持势"之说,完全背离了孔子的中庸之道,这里显露 出了鲜明的法家意识.无怪乎郭沫若先生认定:"前 期法家,在我看来是渊源于子夏氏."L4"钱穆先 生也指出,西河之学"舍礼而折人于法,是亦事势所 趋,不获已也".L5黎东方先生认为:"三晋的政治制 度与政治问题,引起子夏弟子们与再传三传弟子们 偏重于平民社会和大一统天下的实现,而不十分着 力以个人为本位,以家庭为范围的内心修养."L6]子 夏的儒中有法思想,把儒家偏重于个人素养的修为 和社会纪纲的规约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使以后儒学 成为主流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石,这是董仲舒外儒内 法,儒法合一思想的渊薮.韩非在《显学》中独摒子 夏之学于儒家八派之外,原因就在于此.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孑L子认为,学习的目 的在于完善自己,提高道德修养,成为一个持身严 谨,好学不厌,雍容祥和的君子,他虽然不反对弟子 们投身政治,但他更欣赏虽清贫仍坚守学术阵地的 弟子,他把颜回看作是真正的学者的典范.子夏拓 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从政者,有余力就去学 习,学习者,有余力就去从政,从政不忘学习,学习可 以从政,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但学习不能仅仅是 明理,应把学习和事业连在一起,进身仕途,以自己 的才效国家.而为仕也不是目的,要肩负起责 任,义务,道义,不能放弃学习,做到仕,学兼得."仕 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 后可以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 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L7子夏主张要辨证地 处理好学与仕的关系,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 春秋时的世族子弟,他们凭借家族门荫,少年即人 仕,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致使力不能及,子夏希望他 们从政以后,行有余力,学习文化知识,对于从政很 有帮助."此为世族子弟而设.有少年而仕者元不 曾学,故职事之暇可以学."L8而作为普通知识分子, 他们满腹经纶,却无施展才华之地,子夏主张学者有 余力即可出仕,实践所学,像子张,子路,冉有等.不 管先从政而后学,还是先学而后从政,子夏都强调了 一 个"学"字即学习的重要性.子夏对仕与学关系的 辨析,使学人从此名正言顺地走上了读书做官的道 路,也为儒学走出书斋,实践社会开辟了道路. 以乐治国思想.儒家重乐,孑L子曾指出:"兴于 诗,立于礼,成于乐."Lg]儒家用习礼,习乐的方式陶 冶性情,并达到伦理化人生的目的.子夏把这一思 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即在乐的伦理化功能的基础 上,进一步赋予乐以政治功能.子夏认为,君子"听 钟声则思武臣","听磐声则思封疆之臣","听琴瑟之 声则思志义之臣","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 臣","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所以,"君子之听 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Io]鲜明地体现了子夏良苦 的政治用心.他提醒魏文侯,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 将音乐与治国安邦紧密结合起来. 质先文后思想.子夏在向孑L子请教《诗经?卫 风?硕人》时,阐明了礼的内涵和外在的关系.子夏 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 也?"子日:"绘事后素."日:"礼后乎?"子日:"起予者 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Ln]子夏拘泥于"素以为 绚"的原文,认为"素"是"绚"的修饰,这颠倒了素和 绚的关系,即质和文的关系.孑L子认为绘事后素,意 思是白底子上画了图画,说明绘画完成以后更显得 素色的可贵,强调了质的重要.经孑L子启发,子夏理 解了由绚烂归于平淡的道理,并进一步地总结出了 礼的内涵和外在关系,得出"礼后"的结论,即"礼"先 有仁义之质,然后再饰之以礼,质先而文后,说明礼 的内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不能只看到礼的 表象,更应该看到其内在的实质.孑L子对此大为赞 赏,认为子夏的回答对自己很有启发.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子夏日:"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1]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 志向,以切己之事问于人,善于思考现实的问题,仁 德就在其中了.这是子夏教导学生为学求仁之道. "博学而笃志,广学而厚识之也.""切问者,切问于 己所学而未悟之事也.近思者,近思于己所能及之 事也.若泛问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学者不 精,于所思者不解也."[1子夏提出了四个为学求仁 之道,第一要博学,广泛地学习,积累深厚的知识. 第二要笃志,要有坚定的意志,永恒的信心.第三要 切问,以切己之事问于人,多听多问,解疑释惑.第 四要近思,要思考自己所不知道的事,这种思索,不 要驰心高远,就其近者而思之,朱熹曾写了《近思 录》,即取此意.做到这四点,也就得到了仁.子夏 在这里论述的四种学习方法,把孑L子提倡的学与思 相结合的方法更加深化,具体化,具有更普遍的适用 价值,特别是宋儒把这些学习方法概括为"道问学" 的修养功夫,使其更富于哲理性. 23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18卷 知过必改思想.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L1 小人对于错误,一定要加以掩饰.子夏告诫学生要 知过必改,不要文饰错误.对待错误,君子和小人有 不同的态度,君子有错就承认,勇于改过."君子之 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 之."L1日食,月蚀时虽有黑影遮住日,月,但不久依 然能放射出光明,过而能改,是谓无过,并不会影响 君子的伟大和尊严.而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要 想方设法说出一堆理由,把错误掩盖起来.后人把 这句话浓缩为成语"文过饰非",以示做诫. 由浅人深,持之以恒的为学之道.针对子游批 评子夏重视洒扫应对进退的观点,子夏认为:"君子 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13 君子的学问,哪一些先传授?哪一些后讲解?这好 比花草树木一样,应该区别对待,君子的学说,怎么 可以随便歪曲呢?能有始有终地进行教育,才是圣 人的作为.子夏在反批评子游的同时,指出教学应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在懂得了洒扫,应对,进退 的道理以后,就慢慢会达到内心领悟,由日常教育到 知识教育,由行为教育到思想教育,然后悟出道的真 谛.子夏强调了持之以恒的为学之道,"日知其所 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L1每天学习自 己所不懂的新知识,每月温习已经得到的知识,这就 是好学.孔子曾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子夏 则发展了这一思想."日知其所亡,是新知也;月无 亡其所能,是温故也."Ll胡一个人应该每天反省自己 的不足,不要认为自己有一点知识就满足了,应该不 断追求,充实,有恒地不忘所学,日积月累,才是有恒 心,好学之人. 作为孔子思想和实践的直接继承者,西河学派 与洙泗学派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洙泗学派 从大力提倡"孝道"人手,构建了孝的人生观,伦理观 和政治观,力图维护日趋松弛的宗法关系,它偏重于 伦理情感.而西河学派则从强化国家机器人手,以 积极的事功服务于时代,服务于新君,它强调了功 利,渗透着法家精神.这种貌合而神异,表明西河学 派对儒学进行了某些质的改造,儒中有法,是儒学的 异化.西河之学对儒学的改造,自儒学本位来看,这 是发展方向上的偏离,而从社会历史角度来看,由于 西河学派注重社会功用,谋求富国强兵之策,这比之 旧儒家更贴近社会实际,更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更易 被统治者所接纳.可见,孔学在这里经过西河学派 的改造,已扬弃了它博而寡要的主张和劳而少功的 夕4 实践方式,向适应时代,投身变革的新儒学转轨,后 经董仲舒的再改造,儒学终成历史上的主流学说. 子夏是孔子晚年最器重的弟子,他完全继承了 孔子的教育事业和教育思想,并注重于直接为社会 政治服务."孔子卒后,(子夏)教于西河之上,魏文 侯师事之,而咨国政焉."L1子夏居魏后,兴学授教, 创儒之西河学派,培养了大批人才,后来在历史上起 过重要作用的名士如田子方,段干木,李悝,吴起,禽 滑厘,公羊高,谷梁赤等都出其门下,"如田子方,段 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 师"o[iS]魏文侯非常欣赏子夏的真知灼见,经常向他 讨教国政,并以师礼相待.子夏师徒们也鼎力相助 魏文侯,使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强盛. 西河学派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积极实践西河 儒学.经济上,他们作尽地力之教,实践了子夏"小 道可观"的思想,经济的发展保障了变法的成功和国 家的富强;文化上,他们传授,整理古文献典籍;政治 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推行食有劳而禄有功,并为 士阶层参政开辟了道路.子夏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如 上卿翟璜,国相李悝,邺令西门豹,酸枣令北门可,西 河守吴起等士人,都是一时涌现出的布衣卿相,他们 积极从政,实践了子夏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随着战国纷争形势的发展,子夏门人选择了不 同的发展方向,传播,实践西河之学,并取得了辉煌 成就.公羊高,谷梁赤专事学术研究,公羊高作《春 秋公羊传》,形成了影响很大的《公羊》学,谷梁赤作 《春秋谷梁传》,形成了另一学派《谷梁》学.李悝,吴 起则致力于实际的政治活动.李悝作《法经》,这是 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也是秦汉以 后历代法律的范本.李悝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封建法 制,被称为战国时期法家的始祖,他主持魏国变法, 使魏国成为战国首霸.吴起主持楚国变法,沉重打 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促进了楚国的富强,所作《吴 子》是兵家的代表作.西门豹治邺,使邺地大治.西 河之学经他们的实践和发展,最终"流衍为兵农刑法 诸家".L1]西河之学的分离流衍,揭开了百家争鸣时 代的序幕. 在孔门弟子中,子夏素以"文学"着称,孔子曾亲 传他诗,书,礼等知识,颜回死后,他俨然为孔子学术 事业的衣钵传人,担负起了整理和传播儒家经典的 第4期李景旺: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使命,并取得了突出成就. 据先儒近贤考证,《诗》,《书》,《礼》,《易》,《乐》 和《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传授都与子夏有关.东汉徐 防认为:"《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 句,始于子夏."[】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考证的 更为细致:"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 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 一 云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 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一 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 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授之于子夏. 谷梁赤者,《风俗通》亦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 康成以为仲弓,子夏等所撰定也."近人周予同也认 为:"子夏曾受《春秋》,编《论语》,大约都是事 实."[.] 考古发掘也可以佐证孔学确曾兴盛于三晋.西 晋时,在汲郡魏王墓中出土了大批文化典籍,后整理 成《竹书纪年》,《易经》,《;~Lie》,《尔雅》,《论语》,《图 诗》,《国语》等,被称为"汲冢书",由此足见"魏人之 学,本无异于孔氏之业",I1这应是子夏及其门人传 播儒学的丰硕成果. 从历代学者的研究及大批儒书出于三晋的事实 可以推断,子夏及其所创西河之学对整理,保存,研 究儒学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对汉代经学的发展起了 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他注疏六经,创立章句之 学,奠定了汉代经学的基础.西河之学是经学发展 史上的重要一环. 子夏对于儒学的创立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前即获得了很高的声誉,魏文侯以师礼待之,"卫 以子夏为圣",["]西河之民疑为夫子.[.逝后,他也 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尊崇,唐玄宗钦定子夏为十哲 之一,赠魏侯,明世宗准称先圣先贤卜子,配位十哲 翰林官,清圣祖准其后裔为世袭五经博士,乾隆御定 其后裔与孔,颜,孟,曾家族世序非字相同,子夏开启 了卜氏圣门. 参考文献: [1]论语?子张[M]. [2]论语?学而[M]. [3]韩非子?外储说右上[M]. [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2. [5]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吴起去魏相楚考[M]. [6]黎东方.孔子(第十章)[M].重庆:重庆胜利出版社. 1944. [7]朱熹.论语集注(卷十)[M]. [8]朱子语类?论语.三十一[M]. [9]论语?泰伯[M]. [1o]礼记?乐记[M]. [11]论语?八佾[M]. [12]十三经注疏?子张第十九[M]. [13]皇侃.论语正义?子张第十九[M]. [14]孔子家语.卷九[M]. [15]史记?儒林传[M]. [16]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通表第二[M]. [17]后汉书?徐防[M]. [18]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着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3. [19]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经学抉原(第三卷)[M].巴蜀书 社.1995. [2o]礼记?檀弓上[M]. 【责任编辑李延明】 0nZiXia_,sHistoricalPositioninConfucianistDevelooment LIJing—wang (HistoryDepartment.XinxiangTeachersCollege,Xinxiang453000.China) Abstracts:ZiXia,asadirectinheritorofConfuciantheoryandpractice.devotedhiswholelifet othe disseminationofConfuciantheory,combinedConfucianismwiththesocialpracticeinWarri ngKingdoms, establishedtheConfucianXiheSchoolthoughts,madeConfuciusfittedintotheneedofsocialdevelop— ment.HesystematisedtheSixAncientChineseCategories,inventedthesyntastics.promotedthedissemi— nationofConfucianismandlaidaneconomicalfoundationinWestHanDynasty. Keywords:ZiXia;Xiheschoolthoughts:minorprincipleconsiderable:SixAncientChineseCatego— r;es 25
本文档为【【doc】论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2-26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