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畜共患传染病释义》讲义

《人畜共患传染病释义》讲义

举报
开通vip

《人畜共患传染病释义》讲义《人畜共患传染病释义》讲义 一、人畜共患传染病概述 (一)什么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如何判断是否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第一由共同病原体引起,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第二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疾病发生、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动物和人类对病原都具有易感性。第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可以自然传播。 (二)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如何流行的, 也就是它的流行基本条件,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传...

《人畜共患传染病释义》讲义
《人畜共患传染病释义》讲义 一、人畜共患传染病概述 (一)什么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如何判断是否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第一由共同病原体引起,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第二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疾病发生、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动物和人类对病原都具有易感性。第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可以自然传播。 (二)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如何流行的, 也就是它的流行基本条件,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或人群。包括传染病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大多数是动物作为传染源。 第一种传染源受是感染的动物。家畜和家禽。人类与家畜和家禽的接触最为密切。人们在放牧、饲养管理、挤奶、使役、乘骑、加工畜禽产品、打扫畜禽排泄物以及为病畜禽治疗疾病等过程中,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引起人类发病。常见的以家畜和家禽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禽流感、炭疽、结核病、布病、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鼻疽等。伴侣动物。主要是犬、猫等伴侣动物,如猫可传播弓形体病、犬可传播狂犬病、观赏鸟类可传播鹦鹉热等人畜共患传染病。另外,还有水生动物、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等。现在发现野生动物是鼠疫、布病、炭疽、钩端螺旋体病、埃博拉出血热及西尼罗河病毒脑炎等多种病的病原宿主,是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受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害程度,一方面取决于人类和动物接触的机会、密切程度和受感染动物的数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有传播条件或传播媒介存在,同时,还与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卫生科学知识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第二个传染源是受感染的人。受感染的人是指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人作为传染源,常见的有结核病、炭疽、流感等。如结核病人,特别是开放性结核患者,以吐痰、打喷嚏、咳嗽等形式排出病菌,污染空气、土壤、饮水、草地及饲料等,可引起生活在周围的动物被感染。用结核病病人的剩食喂猪,曾导致猪发生人型结核病。 2.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对象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很多,主要有直接传播、间接传播、虫媒传播等。 (1)直接传播:被咬伤、舔舐、抓伤等而感染,如狂犬病病原体主要经破损的皮肤而传播。 (2)间接传播:主要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传播。 空气传播:呼吸道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表面的粘液中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里,可随咳嗽、喷嚏喷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当人和动物吸入这些传染性气溶胶便可发生感染。耐干燥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炭疽芽孢可经尘埃传播。 经水传播:许多人畜共患传染病可以经水传播,如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经食物传播:所有的肠道传染病以及少数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如猪囊尾蚴病等。 经土壤传播:有些人畜共患传染病可经过污染的土壤传给人或动物,如炭疽等。 (3)虫媒传播:有些人畜共患传染病可以通过蚊、蜱、蚤等生物传播。其传播方式可以是虫媒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虫媒机械性传播指虫媒生物吸血后,血中的病原体污染其口器,病原体在其体内并不发育或繁殖,当它叮咬人或动物时,将病原体带入新的易感者。如蚊及蜱叮咬患炭疽病的动物后再叮咬健康人或动物,可将其口器内的炭疽杆菌刺入人或动物体内使之感染。生物性传播指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 3.易感对象 易感对象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易感的动物或人群。易感对象的感染性是有差异的,易感性是指动物和人群对某种病原体感染性的大小。 由于长期进化的结果,宿主个体间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即使某种疾病的病原体能使多种动物和人感染,但感染之后所表现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特征也不相同。有一些人畜共患传染病,动物多呈隐性感染,很少出现临床症状,但人感染后则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引起死亡;有些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多为隐性感染,很少出现临床症状,但动物感染后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常引起死亡;有些人畜共患传染病,人与动物感染后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引起死亡,如狂犬病等。易感性的高低,与病原体的种类、毒力强弱、易感对象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年龄等因素有关。 (三)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哪些基本特征, 人畜共患传染病具有传染病的一般特征,如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群发性,感染后有免疫性等,此外还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等典型特征。 1.病原体: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其特异的病原体,此病原体大多数有特定的侵犯部位,在机体内增殖、播散有阶段规律性。根据这些规律进行分离或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病原体并证实其性质。 2.传染性:人和动物感染后病原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粪便、尿液、唾液、血液、乳汁及鼻腔、生殖道或溃疡的分泌物中携带病原体排出体外,再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易感人群和易感动物体内。病原体感染力大小、致病性强弱、传播媒介、机体的免疫力及自然环境状况等是决定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条件。 3.群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是一个持续过程,易感对象容易出现群发感染,具有群发性。 4.免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痊愈后大多可获得对该病原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再遇该病原体侵入,可获得免疫保护而不再感染。这种免疫力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病原体抗原性强者,感染后免疫力持久,甚至可终身免疫。 5.职业性:从事饲养、加工、实验室检测、兽医临床等的人员是人畜共患传染病高发群体,表现出职业特征。如炭疽、布鲁氏菌病,既有农业型(饲养者),也有工业型(皮毛加工、屠宰工人)。法定职业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有炭疽、布病和森林脑炎。 6.地方性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与宿主动物和疫源地的分布密切相关,表现出区域性特征。如南方蚊子等生物媒介多,疟疾、登革热易于流行;北方牧区牛羊饲养量大,布病易于流行。 7.季节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生物媒介、动植物资源受季节影响大,畜禽数量变化也随季节变化,表现出明显季节性。如春季牛羊产羔季节,易引发布病;洪水季节,易引发钩端螺旋体病;夏天蚊媒传染病易于流行。 (四)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哪些危害, 1.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 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在古代和近代流行严重,就是今天,也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人类仍然无法完全控制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1415种人类病原体中有62%来源于动 物;616种家畜病原体中77.3%感染多物种;当前已知的人畜共患病多达250多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90种; 75%新出现的人类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80%的生物恐怖用病原是人畜共患病。据统计,全世界每年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95%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的传染病都是人畜共患病,仅结核病每年造成310万人死亡,25%的人感染弓形虫病,1万多人死于狂犬病。全国每年因人畜共患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多年高居各类法定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传染病的首位。狂犬病病死率高达100,,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疫情逐年增多,2007年全国报告狂犬病病例3300例;2005年,猪?型链球菌病在四川部分地区暴发,导致发病204人,死亡38人;我国人间布病发病数也持续上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发病水平,布病慢性化病例给患者造成了长期的身体损害和劳动能力丧失,2009年全国共报告布病发病3.7万例、。2003年以来,全球15个国家报告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共407例,死亡254例,病死率62,。自1985年在英国发现疯牛病以来,全世界已有超过100人死于该病。 另外,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是畜、禽产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世界上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已成为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1996年日本O157大肠杆菌导致出血性肠炎,10天内有6200名学生感染,死亡多人。 2. 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人畜共患传染病给畜牧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难以估量。主要包括因发病造成大批畜禽死亡、畜禽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而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采取控制、消灭和贸易限制措施而带来的巨大的间接损失。对畜牧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2004年发生H5N1禽流感,发病鸡群的死亡率高达100%,从而导致十几个国家约8000万只鸡死亡或被宰杀,并且还在继续威胁世界各国的畜牧业发展,给发病地区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2005年四川省发生猪链球菌病,死亡600多头猪,230多人发病,造成全国人民“恐肉风波”,全国生猪价格下跌30%,农民养猪损失惨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限制畜、禽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各国均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 3.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人畜共患传染病曾经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过巨大的灾难,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秩序,也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鼠疫是历史上危害最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曾发生过三次大流行,仅公元542年就死亡1亿人;2002,2003年,SARS以突如其来的方式迅速在我国传播开来,中国大陆发病5327人,死亡349人,我国被世卫组织宣布为SARS疫区,发出国际旅行警报,我国正常的国际交往和国际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新加坡航空公司4月份载客率同比下滑27,,我国杭州市当年二季度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80%以上。SARS疫情引发民众的心理恐慌,国内生产生活秩序被严重扰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4.生物战剂与生物恐怖的威胁 生物恐怖指恐怖分子利用生物战剂来制造恐怖事件,扰乱社会秩序、震撼社会,从而达到某种平常方式达不到的目的。因为少量生物战剂即可造成某些烈性传染病传播,导致人畜的突发疾病或死亡,经济财产损失严重,具有强大的惊恐效应。有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可以作为生物恐怖袭击武器,例如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和布氏杆菌。在我国抗日战争中,日本“731部队”就曾经利用鼠疫杆菌等作为生物战剂;美国2001年“9.11”之后发生的“白色粉末事件”就是恐怖分子利用炭疽芽孢杆菌制造的生物恐怖事件。 (五)我国法定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哪些, 一类2种: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 二类15种: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 三类9种:大肠杆菌病(O157 : 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二、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原则 (一)依法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卫生条例》、《国际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等国际通则,在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应做到“依法防疫,科学防控”。同时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成员国,必须履行条例中规定的各项义务。 (二)预防为主 鉴于人畜共患传染病自身的特点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必须采取各种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从传染源的消灭、传播途径的阻断、易感对象的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生的风险。 (三)综合防治 针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对象),采用免疫、消毒、检疫、隔离、封锁、治疗(动物扑杀或淘汰)等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四)因地制宜 人畜共患传染病种类繁多,流行病学表现复杂,但是每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都有自身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抓住这些特点和特征,针对最易突破的环节采取措施,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合作 人畜共患传染病涉及公共卫生问题,对这类疾病的预防控制不仅关系医学和兽医学问题,还与许多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卫生、农牧、商业、口岸检疫等相关部门必须通力合作,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支持防控工作,才能有效控制人畜共患传染病。 三、疫情报告及处置 (一)疫情报告 第二十六条 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 这项法律规定表明,任何单位、个人,如果发现动物疫情,都有义务报告,并且是要求及时报告,因为动物疫情不仅仅是涉及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应当及时报告政府。 第二十八条 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与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动物疫情。 这是明确了动物疫情统一管理和公布的法定部门,也明确了动物疫情统一管理和公布的原则,因为动物疫情与畜牧生产、人民生活有直接关系,不能任意处置,轻率对待,有必要强调统一管理。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不得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这是一项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作出的禁止性规定,即禁止瞒报、谎报、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而要求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如实地、积极地报告所发现的动物疫情,这是一种应有的社会责任,也是法定的义务。 (二)疫情处置 1.处置原则 (1)依法处置原则 处置突发重大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应防治技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规范的规定进行。 (2)早、快、严处理原则 一旦发生疫情,要做出迅速反应,根据相应疫病控制需要,采取封锁疫区和扑杀染疫动物、消毒等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3)人畜同步原则 建立联防机制,加强疫情通报,发生突发重大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时,兽医和卫生部门要密切协作,共同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和人间疫情的处置、疫情预测预警和扑灭工作。 2. 处置程序 (1)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的特别措施(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 由于一类动物疫病对人畜危害严重,对于发生这种疫情,动物防疫法中所规定的措施,具有高效率、强有力、严厉、周密等特点,适应了控制和扑灭此种动物疫病的需要,或者说从法律上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其主要内容为: 一是一旦发生一类动物疫病,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源。这项法律规定表明,发生疫情,管理部门有明确的责任,人员要立即到现场,做好最急需的几项工作。 二是及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这是由于对疫区的封锁涉及到当地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应当由人民政府决定,哪一级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的就由哪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只需同级,不必是由上一级审批,这样有利于及时作出决定。 三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并通报毗邻地区。在法律上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就是要责任明确地采取多种的、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扑灭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这项行动要由政府负责,各有关方面参加则是法定的职责,所采取的措施是强制性的,必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迅速见效。 四是确定对疫区封锁时采取的法定措施,包括:禁止染疫和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动物进人疫区,以防止染上疫病;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人封锁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这项法律规定中除了已明确的内容外,考虑到封锁疫区的复杂情况和扑灭疫病的实际需要,还授权实行封锁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其他限制性措施,这样可以运用必要的行政权力,以适应防疫的需要。 (2)发生二类、三类动物疫病时的措施 在动物防疫法中对动物疫病的发生区别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的规定,主要为: 一是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同样地要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以便于进行控制和扑灭疫病,但未规定实行封锁。 二是在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由于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仍然有必要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具体的则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决定。 三是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则与发生一类、二类动物疫病时有所不同,对它是由县级、 乡级人民政府按照动物疫病预防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四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为二类、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动物防疫法专门规定,应当依照有关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的规定办理。 四、防控措施 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牛结核病、狂犬病、日本血吸虫病等为例,具体讲解。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被更名为禽流感。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之后,此病引起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其后,本病一直在亚洲区零星暴发,在2003年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在越南、韩国、泰国等过严重爆发,并造成越南多名病人丧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约是60%。 1.流行特点 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鸡、火鸡、鸭、鹅、鹌鹑和雉鸡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禽流感。飞鸟或水禽常常成为传染源,引起家禽大批发病和死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冬春季节多发。人主要通过接触染病鸟类、病毒污染物而感染。2004年我国广西隆安县丁当镇首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防治 采取免疫、监测、检疫、监管相接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全国所有易感家禽实行全面强制免疫,目前,应用于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用疫苗主要有: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禽流感灭活疫苗(Re-4株和Re-5株)、H5-H9二价灭活疫苗,还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禽痘载体苗等。严禁从发生疫病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禽类及其产品。 饲养场应远离水禽、野生鸟类栖息地和交通干道;加强人流、物流的控制,采取全进全出和封闭饲养的模式,建立严格的防疫、检疫、隔离、消毒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科学的饲养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3.处置 人感染禽流感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一般是先有禽流感,后有人感染。发现疑似疫情,应立即对疑似患病家禽隔离,并上报动物防疫部门。一旦确诊,应按要求对患病及同群禽类全部扑杀。人间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后,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农业部门追查疫源。 4.人员防护 一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接触活禽、生蛋后必须用肥皂或清洁液彻底洗净双手,烹调禽类菜肴前后也需洗手。二是生食和熟食一定要用不同的刀和砧板分开处理,没有烹煮的禽肉最好存放于有盖的容器内贮存,以免交叉污染。三是处理活的、冷藏或已解冻的禽肉和蛋类后,所用的器皿需彻底清洁。四是烹调禽类时,禽肉中心温度须达至70摄氏度,然后持续烹煮至少两分钟;如禽肉烹煮后仍有粉红色肉汁流出,或骨的中心部分呈红色,应再烹煮直至熟透。五是蛋要彻底煮熟,直至蛋黄及蛋白都变得坚实才能食用。六是避免进食没有煮熟的禽肉、生蛋,也不要将熟食蘸上以生蛋混合的酱料食用。 (二)布病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母畜流产、不孕和公畜睾丸炎为特征。因人患病后全身无力,不能干活,整天懒洋洋的,人们将 其俗称为“懒汉病”。 1.人感染布病的途径 经皮肤粘膜接触感染常发生于下列场合: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及正常产;检查牲畜;饲养放牧病畜;接触病畜的尿、粪,如清扫羊圈;屠宰病畜、剥皮、切肉、分离内脏;剪羊毛或从事皮毛加工;挤奶或加工病畜乳制品;采取病畜、病人的血液和病理材料;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草料、棚圈、工具用品等;从事布氏菌实验操作及制备布氏菌苗、抗原、抗血清等生物制剂等。 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布氏菌经口腔、食道粘膜进人机体;有的人喜喝生奶,吃生乳制品(白油),;生拌肉或生肝,吃未熟的肉或者手不洁拿吃食物,容易患病; 病畜流产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草场、水源,是牲畜消化道感染的重要原因。 经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吸人被布氏菌传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易经呼吸道感染。畜圈内牲畜的活动,尘埃飞扬,易使畜群经呼吸道感染。 2.防治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饲养场坚持自繁自养和封闭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异地调运动物特别是种用、乳用动物的检疫,分地域、分畜种实施消毒、免疫、检疫、监测、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布鲁氏菌疫苗主要有牛布鲁氏菌19号弱毒菌苗、猪布鲁氏菌S2弱毒菌苗、羊布鲁氏菌M5弱毒菌苗 3.疫情处置 发现疑似疫情,应立即对疑似患病动物隔离。一旦确诊,应对患病动物全部扑杀。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可采用圈养和固定草场放牧两种方式隔离。隔离饲养用草场,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居民点或人畜密集的地区。对扑杀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畜舍中的粪便应彻底清除,院子里散落的畜粪应当收集,并作堆积密封发酵或焚烧处理;对患病动物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毒;用过的个人防护物品如手套、塑料袋和口罩等应集中销毁,用过的器械、用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并对同群动物进行检测。 4.人员防护 由于布鲁氏菌病是由家畜传染给人的疾病,所以预防布鲁氏菌病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接触有病家畜,不吃生肉,不喝生奶。 但饲养、管理、屠宰家畜的人员,畜产品(皮毛、肉类、奶及奶制品)收购、保管、运输及加工人员,畜牧兽医人员几乎每天都与家畜或病畜及其产品接触,所以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加强个人防护。屠宰或接羔时要戴胶皮手套,牛羊流产后对被污染的草地要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流产胎儿、胎盘、胎衣要深埋或焚烧,清除畜圈粪便要带口罩,在接触可疑病畜、病菌污染物或病菌时应穿戴工作服、胶靴(鞋)、口罩、橡胶或乳胶手套等。工作结束后所有防护装备应就地脱下,洗净消毒,及时洗脸洗手,按要求做好个人卫生。饲养人员每年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患病人员应调离岗位,并及时治疗。 (三)牛结核病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了,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人们称之为白色瘟疫。人们虽然对这种疾病的名称耳熟能详,但对牛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却不甚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结核病呢,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和多种家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1.人通过牛传染结核病的途径 人结核病与牛结核密切相关。全国3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人的结核病所占比例为4-10%。有报导,在英国有22.4%的结核病人患的是牛型结核。 牛型结核与人型结核相互感染。牛分支杆菌可感染给人,人结核分支杆菌也可感染给牛 和其他动物。调查显示结核病人家中饲养的牛其结核病患病率是健康人家庭饲养牛的2倍。可以说在流行有牛结核病的国家中,人间也始终受到该病的威胁,除非消灭了牛结核病,否则人间结核病的控制或根治是不会成功的。 主要呼吸道感染。牛结核分枝杆菌体外存活能力很强,可通过开放性病牛的鼻汁、痰液、粪尿、乳汁和生殖器官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呼吸道传播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次是消化道。 2.防治 主要采取以“监测、检疫、扑杀和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每年春秋两季对成年牛净化群各进行一次监测;初生犊牛,应于2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监测;所有的种牛、奶牛每年必须进行两次监测。加强种牛、奶牛调运的检疫,异地引进的种牛、奶牛,必须来自于非疫区;调出前,在装运前30天内,须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检疫;调入的种牛、奶牛,必须隔离观察45天以上,且经牛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查阴性者,方可混群饲养。 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卫生消毒制度,坚持自繁自养和封闭管理制度。如果饲养环境不好,也会造成本病的流行,如牛舍阴暗潮湿、光线不足、通风不良、牛群拥挤、病牛与健康牛同栏饲养以及饲料配比不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3.处置 发现疑似疫情,畜主应限制动物移动;对疑似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开展实验室诊断。确诊后,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扑杀、隔离和无害化处理。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可采用圈养和固定草场放牧两种方式隔离。隔离饲养用草场,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居民点或人畜密集的地区。场地周围最好有自然屏障或人工栅栏。 4.人员防护 对于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人员以及兽医、实验室人员等,在接触病牛或病菌污染物前,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工作结束后,所有防护装备应就地脱下,洗净消毒。必要时使用卡介苗(BCG)进行暴露前免疫。对于普通人来说,进行免疫接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说,不能随地吐痰,要保持手的清洁,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尤其是有疫情出现地区的人们,更要注意,发现病人,要及时隔离,并且要尽早到医院救治,防止传染他人。 (四)狂犬病 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很快,多数在3,5天即发生死亡,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可达100%,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极大。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世界防制狂犬病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狂犬病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狂犬病(又名恐水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和动物共患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1.人传染狂犬病的途径 被犬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或被其舔黏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宰杀或剥皮中不慎刺伤身体感染发病;实验室操作中,因气溶胶感染。 2.防治 免疫是预防狂犬病发生和控制或根除狂犬病流行的最好方法,应加强对城市、农村犬的免疫,确保70%免疫覆盖率,此外,加强对无主流浪犬猫的管理。目前,国内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均为注射剂型。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如非洲、南美、东南亚等,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犬多为散养,攻击性强,难以实施注射免疫,因此WHO推荐使用 诱饵弱毒疫苗进行口服免疫。 3.处置 发现疑似狂犬病动物后,应立即隔离患病动物,限制其移动。对所有感染、患病动物和被患病动物咬(抓)伤的动物采取不放血方式扑杀;隔离观察感染或患病动物的同群动物;对疫区内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扑杀动物的尸体、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对粪便、垫料污染物等进行焚毁;对栏舍、用具、污染场所必须进行彻底消毒。 4.人员防护 从事宠物门诊、狂犬病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和研究、疫情处置等工作的人员需要进行预防性接种免疫。一旦被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立即掰开伤口用大量流动的自来水进行冲洗,再用20%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速去医院诊治,注射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五)日本血吸虫病 一提血吸虫我们就会想起毛主席的那首著名诗词《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人又俗称“大肚子病”。 1.传播途径 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群众接触疫水,是三个重要的环节。带虫动物和人以及日本血吸虫病畜和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为本病主要传染源。猪、犬在传播血吸虫病中有双重作用,因为猪、犬能食人类野粪,虫卵经猪、犬消化道后,难以孵出毛蚴,因此在农村中可清除部分污染源;而猪、犬本身为宿主,可成为传染源。 人只要接触疫水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继而发病。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血吸虫病疫区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渔民、船民等人群更容易感染。 主要通过皮肤、粘膜与疫水接触遭受感染。感染钉螺逸出尾蚴污染水源,含有尾蚴的水称为疫水,人畜接触疫水而发病。经水传播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2.防治及处置 (1)治疗:在疫区进行病原学或血清学方法查病,或采用血清学方法筛查,对查出的阳性畜再用病原学方法确诊,查出的病畜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或在家畜(以牛羊为主)血吸虫病感染率超过15%的地区对所有接触疫水的家畜实施普治。 (2)预防措施: 实施农业工程灭螺(水改旱、水旱轮作、沟渠硬化、养殖灭螺)和家畜传染源管理(家畜圈养、以机代牛、建沼气池、家畜查治)等农业血防重点项目、保护水源及安全放牧,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 3.人员防护 在血防重疫区有螺地带,加强警戒标志,杜绝放牧家畜和人员接触疫水,如果非要接触,必须做好人员防护。上述人员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时应主动接受检查。少年儿童、家庭妇女要远离疫水。从事生产活动的农民朋友要穿戴防护器具及使用防护药物。要穿高筒胶鞋或防护服,戴手套;凡接触疫水的部位均要涂遍防护药物。做好粪便处理工作,防止粪便污染水源,杀灭粪便中的血吸虫卵。
本文档为【《人畜共患传染病释义》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