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论文

举报
开通vip

混凝土论文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程的质量检验、分析与控制 摘要: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程如何进行质量检验、分析与控制。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原材料、配合比、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准备,遵循浇筑与振捣的基本原则,浇筑方法得当,按照不同构件的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浇筑方案。浇筑混凝土要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进行质量分析与预控。混凝土浇筑之后,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养护不当出现裂缝,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或停止增长,那么要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与寿命,所以控制混凝...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程的质量检验、分析与控制 摘要: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程如何进行质量检验、分析与控制。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原材料、配合比、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应满足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准备,遵循浇筑与振捣的基本原则,浇筑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得当,按照不同构件的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浇筑方案。浇筑混凝土要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对容易出现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应进行质量分析与预控。混凝土浇筑之后,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养护不当出现裂缝,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或停止增长,那么要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与寿命,所以控制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的施工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混凝土  浇筑  养护  质量检验  分析  控制 混凝土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位,也往往是建(构)筑物受荷载的主要部件,其质量好坏,常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危和寿命。因此,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特别重视,保证不出现任何足以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缺陷。施工时应根据特点、设计要求、材料供应情况以及施工部门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技术措施,按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认真进行施工,消除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和缺陷,以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如水泥)、水、细骨料(如砂子)、粗骨料(如石子)以及必要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质组成的混合材料,其按一定比列配合,通过搅拌成为塑性状态的拌合物,随着时间逐渐硬化而得的人造石材。建筑工程中用水泥、砂、石和水拌制的水泥混合物,简称为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浇筑 (一)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1、混凝土拌合物所用原材料品种、规格、质量等应符合施工配合比的要求。 2、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和易性的要求。 3、同批混凝土试块在标养28天的抗压强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4、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工作允许偏差不得超过配合比规定的±0.5倍,当坍落度要求大于6厘米时,其偏差不得超过3厘米。 5、混凝土拌合物净搅拌时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6、混凝土拌合物每盘材料的计量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二)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拌制的方法分为两种:现场拌制混凝土、预拌混凝土。 1、现场拌制混凝土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的混凝土强度,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配合比,即砂子、石子、水泥、水的用量(重量比)。在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为了省事,事先用粉笔在小车上划上印,不车车过秤,造成材料用量不准确,有的每车重量相差十几斤,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了结构隐患,所以要严格计量,加强管理,加强责任制的落实。 如何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主要控制搅拌时间、投料顺序、供水方法和外加剂的掺加方法等。选择合理的搅拌制度,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均有重要意义。搅拌时间是从原材料全部投入至混凝土拌合物开始卸出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搅拌时间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均匀、颜色一致,在保证拌合物的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根据搅拌机的类型、骨料的种类、拌合物的流动性等因素的不同来确定。投料的顺序是先放石子、砂子,再放水泥,掺用外加剂时,有掺外加剂干粉和掺外加剂水溶液,并有先掺和后掺之分。试验认为,在搅拌后至2~3min的干粉掺加效果最佳,掺加后需拌合一定的时间。 2、预拌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亦称商品混凝土,指在混凝土搅拌工厂集中搅拌制作而以商品形式供应用户的混凝土。由于商品混凝土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商品混凝土的输送主要采用塔吊及泵送两种形式。 泵送混凝土是通过专用混凝土输送泵和管道,借助于泵的压力将混凝土直接输送到灌注地点,一次完成水平和垂直运输的一项高效混凝土输送技术。 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 (1)现场应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140mm左右较为适宜,过小不易泵送,并有可能堵泵;过大易离析,也不易泵送或造成堵泵。 (2)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在30~50cm之内。 (3)地泵和泵车的冷却水槽要注满水并定时更换,防止砂、石磨伤液压缸活塞杆。 (4)施工过程中不宜长时间停机待泵,如停机时间较长,要每隔15~20min抽吸泵送几次,以防止堵塞,并在停泵前倒泵几次,以减小管道内混凝土压力。 (5)在管程较长或气温较高时,要向料斗加水进行泵送,必要时应在管道上铺盖麻袋片并浇水降温,防止砂浆在管道内失水而堵塞。 (6)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不宜把料斗内的混凝土泵送完,以防空气进入管道,使管道产生发热气堵或造成混凝土在管道出口处喷射。 (7)施工完毕清洗设备时应倒泵抽吸,将管内混凝土抽吸干净,抽吸完后放出混凝土,将海绵橡胶球塞入管中,料斗内注入尽力泵。发生堵泵时应先倒泵,防止伤人。 (三)浇筑的基本要求 1、浇筑前的基本要求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或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上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预先堵严;对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浇筑与振捣的基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起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入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槽等。 (2)浇筑混凝土使用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度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5倍,最大不超过50cm。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捣器(或称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之前部分边缘。 (四) 浇筑方法 1、梁、板、柱和墙的浇筑 (1)在浇筑与柱和墙边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停歇1~1.5h后再进行浇筑。 (2)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拱的高度大于1m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即指其结构尺寸很大,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来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由温度差而产生温度应力并控制温度裂缝开展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积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外,再加上工程条件较复杂、施工情况各异,混凝土原材料的材性差异较大,还存在如何控制温度变形裂缝开展的问题,因此控制温度变形裂缝就不光是单纯的结构理论问题,还涉及到结构设计、构造设计、材料组成和其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合理的分段分层的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性高,通常不允许留施工缝,根据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等具体情况,可选用如图1中的几种浇筑方法。 图1 1 全面分层浇筑方案。如图1(a)所示。他是将整个结构分成厚度相等的浇筑层,每层从一边向另一边浇筑,当第一层完全浇筑完毕,在初凝前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完全浇筑完毕。这种方案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不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也可以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 分段分层浇筑方案。分段分层浇筑方案,见图1(b)。他是将结构适当地分段,当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一段长度后,回头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同样当第二层混凝土浇筑一段后,又回头浇筑第三层。如此依次浇筑以上各层。每段的浇筑长度可根据混凝土浇筑到末端后,下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来确定。这种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3 斜面分层浇筑方案。如图1(c)所示。当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而混凝土流动性又较大时,若采用分段分层方案,混凝土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分层台阶,这时可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案。施工时将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让混凝土自然地流淌,形成坡度为1:3的斜面。这种方案适宜泵送混凝土施工。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水泥水化热大,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以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1 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来配制混凝土。 2 参加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 3 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降低水灰比;注意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4 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气温较高时,砂石堆场,运输设备上搭设遮阳装置,采用降低水温或冰水拌制混凝土。 5 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采用保温材料或蓄水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扩散及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降温速率,以避免或减少温度裂缝。 6 扩大浇筑面积、散热面、分层分段浇筑。 (五)混凝土质量检查方法 一般采用的检查手段可归纳为:“看”、“摸”、“敲”、“照”、“靠”、“吊”、“量”、“套”等八种方法。 1、“看”指外观目测,即对照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 2、“摸”指手感检查。 3、“敲”指运用工具进行敲击来检查。 4、“照”指对于人眼不能达到的高度、深度或亮度不足,借照明或测试工具进行检查。 5、“靠”指用工具测量表面平整度,有时应用“量”来辅助。 6、“吊”指用工具测量垂直度,有时用“量”来辅助。 7、“量”指借助于度量衡工具进行检查。 8、“套”指用工具对角及线脚进行检查 二、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控制 (一)表面缺陷 1、麻面 (1)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麻面,表面粗糙,无钢筋外露。 (2)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未清理干净、模板拼缝不严或拆模过早。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气泡未排出,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预防措施:模板表面粗糙,应清理干净,模板拼缝要严。支模后应有自检,所有缝隙,应用油毡纸、塑料条、纤维板堵严。拆模应控制好时间,尤其是冬季施工,要求有拆模申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排出气泡为止。 2、露筋 (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2)原因分析: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贴紧模板外露、构件结构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预防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如设计图纸中未注明,可参照下表执行。 环境与条件 构件名称 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于C25 C25至C30 高于C30 室内正常环境 板、墙、壳 15 15 15 梁和柱 25 25 25 露天或室内高温度环境 板、墙、壳 35 25 15 梁和柱 35 25 15 有垫层 基础 35 35 35 无垫层 70 70 70           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石子最大粒径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个钢筋净间距的3/4。截面较小的钢筋较密的部位宜用细石混凝土浇筑。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防止离析。 3、蜂窝 (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类似蜂窝状的大量空隙窟窿,使结构受力截面收到减弱,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2)原因分析: Ⅰ.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计量错误,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Ⅱ.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未搅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Ⅲ.混凝土下料不当,一次下料过多或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与砂浆离析。 Ⅳ.混凝土未分段分层下料,振捣不密实或靠近模板处漏振或使用干硬性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够或下料与振捣未很好配合,未及时振捣就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Ⅴ.模板缝隙未堵严,振捣时水泥浆大量流失,或模板未支牢,振捣混凝土时模板松动或位移,或造成振捣过度造成严重漏浆。 Ⅵ.结构截面面积小,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混凝土被卡住造成振捣不实。 (3)预防措施: Ⅰ.认真设计及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Ⅱ.混凝土应拌合均匀,坍落度应适宜。 Ⅲ.混凝土下料时高度如超过2m,应设置串筒或溜槽。 Ⅳ.浇筑时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如插入式振捣,浇筑层厚度应为震动作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5倍。 Ⅴ.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带浆下料方法或赶浆振捣法,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良好结合,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振动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Ⅵ.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支架、拼缝等情况,发现模板变形、走动或漏浆、应及时修复。 4、孔洞 (1)现象:在拆完模板后,发现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孔洞,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空隙特别大,局部钢筋或全部裸露,空隙深度和长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2)原因分析: Ⅰ.在钢筋较密集部位,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而在下部形成孔洞。 Ⅱ.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而形成特别的蜂窝。 Ⅲ.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高度,振捣器振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Ⅳ.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预防措施: Ⅰ.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易于充满模板,并仔细振捣密实,必要时辅以人工振捣。 Ⅱ.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垂直或成40~50度斜角振捣。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直径(R)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mm。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Ⅲ.控制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斜度不应大于2m(浇筑板时1.0m),大于2m时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 5、烂根、缩颈 (1)现象:柱子拆模后,柱子根部有麻面、孔洞、夹渣,梁柱交接处柱头有缩颈现象。 (2)原因分析:柱子根部未清理干净,未先浇筑1~2cm的同标号水泥砂浆,一次浇筑过高,超过2m未加串筒,箍筋及主筋过密,振捣未到位,柱头模板截面尺寸控制不好。 (3)预防措施:柱根部应清理干净,必要时应预留清扫口,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浇筑1~2cm的同标号水泥砂浆,一次浇筑不要过高,振捣到位,控制柱与梁交接处的模板尺寸。 6、酥松脱落 (1)现象: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脱模后,表面出现酥松,脱落等现象。表面强度要比内部强度低很多。 (2)原因分析: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度不够,混凝土表面水泥水化的水分被吸去,造成混凝土脱水酥松。拆模过早,表面强度过低,特别是冬期施工,强度增长较慢,结构混凝土表面受冻,造成酥松脱落。 (3)预防措施:木模板应浇水湿润,要控制拆模时间。 7、缝隙、夹渣 (1)现场:混凝土内部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或夹杂物,使结构受到破坏。 (2)原因分析: Ⅰ.施工缝或后浇带未经接缝处理,将表面水泥浆膜或松动石子清除掉,或未将软弱混凝土层及杂物清除,就继续浇筑混凝土。 Ⅱ.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在施工间歇时,施工缝处掉入锯屑、泥土等杂物,未认真检查清理或未清理干净,就浇筑混凝土,使施工缝处夹有杂物。 Ⅲ.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下料,造成底层混凝土离析。 Ⅳ.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密实,或浇筑混凝土接缝处留茬或接茬时振捣不足。 Ⅴ.柱头浇筑混凝土时,间歇时间很长,常掉进杂物,未认真处理就浇筑上层柱,常造成施工缝处形成夹层。 (3)预防措施: Ⅰ.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后浇带表面,接缝处的锯屑、木块、泥土、砖块等杂物必须彻底清理干净,并将接缝表面洗净。 Ⅱ.在施工缝或后浇带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浇筑柱、梁、楼板、墙、基础等应连续进行。如有间歇,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如接缝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可采取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方法是对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时间前后(4~6h)再振捣一次,然后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水泥薄壳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接缝处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辅以一层水泥浆或浇5~10cm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5~10c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良好接合,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振捣,使之密实。 施工缝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在表面上抹10~15cm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一层水泥砂浆。 (二)外形尺寸偏差 1、表面不平整 (1)现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甚至出现脚印。 (2)原因分析: Ⅰ.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Ⅱ.模板未支撑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撑面不足,或支撑松动,土层浸水,致使新浇筑的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Ⅲ.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尤其是冬季施工上人过早,混凝土表面脚印很多。 (3)预防措施 Ⅰ.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 Ⅱ.模板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支柱和支撑必须在坚实的土层上,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 Ⅲ.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 2、位移、倾斜 (1)现象:基础、梁、柱、墙轴线偏移、倾斜,其位移或倾斜值均超过允许偏差值。 (2)原因分析: Ⅰ.模板支设不牢靠或倾斜支撑支顶在松软的地基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或倾斜。 Ⅱ.门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固定不牢,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和预埋件产生较大位移。 Ⅲ.放线出现较大的误差,没有认真检查和校对,或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造成轴线累计误差过大,或模板就位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致使结构发生歪斜。 (3)预防措施 Ⅰ.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应支设牢靠,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Ⅱ.现浇框架柱群模板应左右均拉线以保证稳定,现浇柱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设斜撑或斜拉杆,用顶撑调节,保证其垂直度。 Ⅲ.测量放线后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积,并仔细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Ⅳ.浇筑混凝土时防止冲击门口模板和预埋件,保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柱浇筑混凝土时,每排柱子都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止柱模板发生倾斜。独立柱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一次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3、凹凸、涨模 (1)现象:柱、墙、梁等混凝土出现凹凸和涨模,偏差超过允许值。 (2)原因分析: Ⅰ.模板支架支在松软的地基上,不牢固或刚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局部产生较大的倾向变形,造成凹凸或涨模。 Ⅱ.模板支撑不够或穿墙螺栓未锁紧,致使结构膨胀。 Ⅲ.混凝土浇筑未按操作规程分层进行,一次下料过多或用料直接往模板内侧倾倒,或振捣混凝土时长时间振捣钢筋、模板、造成跑模或较大变形。 (3)预防措施: Ⅰ、模板支架及墙模板斜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 Ⅱ、柱模板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柱箍,底部混凝土地水平侧压力较大,柱箍还应适当加密。 Ⅲ、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松动应及时处理。 Ⅳ、墙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土浇筑厚度为50cm,然后均匀振捣,上部墙体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1.0m。 (三) 强度不够 1、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0.85或0.9设计强度等级,或同批混凝土中个别试块强度值过高或过低,出现异常。 2、 原因分析: (1)水泥过期或受潮,性能降低,砂石骨料级配不好,孔隙率大,含泥量和杂质超过规定或有冻块混合,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比不当,计量不准,有些商品混凝土到现场随意加水。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低温施工,未采取保温措施,拆模过早,混凝土早期受冻。 (5)试块没有代表性,试模保管不善,试验工没有上岗证,责任心不强,制作试块不规范。 3、 预防措施: (1)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相应的复试报告及试配。 (2)要严格计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3)混凝土应按顺序加料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 (4)冬季施工时,应根据环境、大气温度情况,保持一定的浇灌温度,认真做好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和测温工作,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在同期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在遭受冻结之前,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30%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上,但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Mpa。 (5)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的养护。 三、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正常硬化创造必要的温度、湿度条件,防止收缩开裂,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一) 自然养护 自然养护是指在日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下对混凝土采取的覆盖、浇水、挡风、保温等的养护措施。 1、覆盖浇水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 (2)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采用其它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用的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 浇水次数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4)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5)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塑料薄膜养护 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混凝土敞露的全部表面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如在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覆盖时,宜涂刷或喷洒养护层,如薄膜养生液,形成不透水的塑料薄膜,使混凝土表面密封养护,能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保证水泥充分水化。 (二) 加热养护 1、 蒸汽养护 蒸汽养护又称常压蒸养,是将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放在封闭的养护室内,如养护坑、窑等,然后通入蒸汽,使混凝土构件在较高的温、湿度条件下迅速硬化,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2、 热膜养护 热膜养护是蒸汽不与混凝土接触,而是喷射到模板后加热模板,热量通过模板传递给混凝土。此法加汽量少,加热均匀,可用于现浇框架结构柱、墙体或预制构件等的养护。 (三) 太阳能养护 利用太阳能养护混凝土制品,工艺简便,投资少,节约能源,技术经济效果好,适用于中小型预制构件厂的制造和应用。 混凝土养护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就是裂缝及强度受损。 裂缝存在是混凝土工程的隐患,例如表面细微裂缝及易吸收侵蚀性气体或水分。当气温低于–3℃时,水分结冰后膨胀,会进一步扩大裂缝宽度和深度。如此循环扩大,将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深度较宽的裂缝,受水分和气体侵入会直接锈蚀钢筋。锈蚀膨胀后的体积比原来体积胀大7倍,会加剧裂缝的发生,将引起保护层的剥落,使钢筋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深裂缝会使结构整体受到破坏。由此可知,裂缝的存在会明显地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持久强度和耐久性,有可能使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要求的荷载之前就造成破坏。 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由多种综合因素所构成,除承受荷载或外力冲击形成裂缝外,在施工过程中形成裂缝一般有以下几种: ◆ 塑性收缩裂缝 1、 现象:塑性收缩裂缝简称塑性裂缝,多在新浇筑的基础、墙体、梁、板暴露于空气中的上表面出现,形状接近直线,长短不一,互不贯通,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一般在浇筑后4h左右),当外界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很干燥的情况下出现。 2、 原因分析: (1)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过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 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3) 混凝土流动性过大,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4) 浇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有向下流动的倾向,也是导致这类裂缝出现的因素。 3、 预防措施: (1) 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捣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早期的抗裂强度。 (2) 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3) 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吹袭和裂日暴晒。 (4) 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力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分段浇筑的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在炎热的季节,要加强表面抹压和养护。 (5) 在混凝土表面喷一遍氯偏乳液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使水分不易蒸发。 ◆ 干燥收缩裂缝 1、现象: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它的特征为表面性的、宽度较细、没有规律性、裂缝分布不均。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结构成型后,没有覆盖养护,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很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2)混凝土结构长期裸露在露天,未及时回填土或封闭,处于时干时湿的状态,使表面温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3)采用含泥量较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 (4)混凝土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使收缩量增大。 3、预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提高粗骨料含量,以降低干缩量。 (2)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 (3)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但避免过度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4)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暴露在露天的混凝土应及早回填土封闭,避免发生大的湿度变化。 ◆ 温度裂缝 1、 现象:温度裂缝又称温差裂缝,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的规律性。 2、 原因分析:表面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在硬化期间水泥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并差较大。当温度产生非均匀的降温差时(如施工过程中注意不够而过早的拆除模板;冬季施工过早的拆除保温层或受到寒潮袭击),将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此时表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因而出现裂缝。 3、 预防措施: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的温度差在25℃范围以内,混凝土浇筑后裸露表面及时喷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拆膜时间,使其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而引起裂缝。 (1) 尽量选用低热水泥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粉煤灰或减水剂(木质磺酸钙、MF等);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90~180d),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量。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 (2) 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掺入不大于混凝土体积25%的块石,以吸收热量,并节省混凝土。 (3) 避开炎热的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如必须在炎热天气浇筑时,应采用冰水或搅拌水中掺加冰屑拌制混凝土;对骨料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进行喷水预冷却;运输混凝土应防日晒,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温度。 (4) 浇筑薄层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控制不大于30cm,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便于振捣密实,以提高弹性模量。 (5) 大型设备基础采取分块分层浇筑(每层间隔时间为5~7d),分块厚度为1.0~1.5m,以利于水化热的散发并减少约束作用。对较长的基础和结构,采取每隔20~30m留一条0.5~1.0m宽的间断后浇缝,钢筋仍保持连续不断,30d后再用掺有UEA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灌密实,以消减温度收缩应力。 (6) 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抗拉强度。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及时用塑料薄膜、草垫等覆盖,并洒水养护;深坑基础可采取灌水养护。夏季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对薄壁结构要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地降温。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控制不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基础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回填。 (7) 加强温度管理。混凝土拌制时温度要低于25℃;浇筑时要低于30℃。浇筑后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度差不大于25℃,混凝土本身内外温差在20℃以内;加强养护过程中的测温工作,发现温差过大,及时覆盖保温,使混凝土缓慢地降温,缓慢地收缩,以有效地发挥混凝土徐变特性,降低约束应力,提高结构抗拉能力。 参考文献: 1 作者  彭圣洁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  2002 2 作者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 作者  李业兰  《建筑材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作者  丁学文  《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作者  任崇明 《建筑技术》  2001.1(不同工况下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6 作者  林文虎  姚刚  《混凝土钢结构工程施工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文档为【混凝土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9-05-17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