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

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

举报
开通vip

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解读 2009年11月06日 作者:吕宝君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大 中 小】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是对2000版指南的首次更新。在新版指南中,结直肠癌筛查试验被划分为癌症预防检测和癌症早诊检测。 关键字:ACG 结直肠癌 筛查指南 前言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恶性肿瘤的第二...

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
《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解读 2009年11月06日 作者:吕宝君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大 中 小】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是对2000版指南的首次更新。在新版指南中,结直肠癌筛查试验被划分为癌症预防检测和癌症早诊检测。 关键字:ACG 结直肠癌 筛查指南 前言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已跃居第3~4位,死亡率也位居恶性肿瘤死亡谱的第4~5位。有文献报道,我国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5%,但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只有37%,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也只有20%~25%,因此,在人群中进行筛查即作到早期发现就成为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关键因素。在很多西方国家都有完善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及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筛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因此,随着结直肠癌发病人数的日益增加,如何立足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及流行病学信息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就成为摆在每一个癌症预防相关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在此处我们对美国胃肠病学会(ACG)2008版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进行了解读,希望通过该指南的解读能对我国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制定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 徐志坚) 《2008版美国胃肠病学会(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是对2000版指南的首次更新。在新版指南中,结直肠癌筛查试验被划分为癌症预防检测和癌症早诊检测。首选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推荐为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从50岁开始,每10年1次。但指南同时指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结肠镜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也并非所有参加结直肠癌筛查的人群都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给筛查人群提供其他的结肠癌预防检测,如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10年1次)或CT结肠成像检查(每5年1次)或结直肠癌早诊检测——免疫化学便潜血试验(FIT)。 优先选择策略 同2000版指南一样,ACG2008版指南建议临床医师在制定结直肠癌筛查建议时应用“优先选择”策略,而不是提供一个“选择菜单”。根据结肠镜的有效性、效价比以及患者的接受程度,ACG推荐结直肠癌筛查每10年进行1次。 “优先选择”策略简化了与患者之间的讨论过程,并且增加了患者参与筛查的可能性。有研究显示,提供多项选择并不能增加筛查率,与提供“选择菜单”相比,应用“优先选择”策略可使患者更容易接受筛查。最近的证据也显示,医师常不遵从指南推荐的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筛查间隔,部分原因就是指南的表述较为复杂,因此应尽量保持指南的简单化。 癌症预防检测vs癌症早诊检测 美国癌症学会、美国结直肠癌多学会工作组、美国放射学会联合发布的指南将结直肠癌筛查试验划分为癌症预防检测和癌症早诊检测。癌症预防检测以检出肿瘤和发现腺瘤样息肉为主要目的,并能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癌症早诊检测以发现肿瘤和进展性息肉为主要目的,对结肠癌的预防价值有限。 ACG也作了同样的划分,优先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仍然是结肠镜每10年1次,从50岁开始。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患者不愿意接受有创性检查,则应给予另一种替代性的结直肠癌预防检测。 首推的结直肠癌预防检测:结肠镜每10年1次 ACG推荐对于>50岁的受检者应首先给予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指南强调了结肠镜的操作质量及技术水平,指出应由受过系统训练的有经验的内镜医师进行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前应进行完全的肠道准备。为了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改善肠道准备的耐受性,ACG推荐肠道准备的最佳方法是“分次给药”,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当天用半天时间作肠道准备,而不是在检查前一天作全天的肠道准备。另一项建议是从结肠镜麻醉前2小时开始禁饮,这与美国麻醉学会的指南一致。 结肠镜检查时应记录进入的深度,以及是否到达盲肠,并可摄影。 结肠镜专家应记录结肠镜检查时腺瘤的检出率。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男性检出率应≥25%,女性应≥15%。 在对未受损、未做活检或息肉切除的结肠进行结肠镜检查时,从空肠开始计算结肠镜撤出时间应至少达到6分钟。腺瘤检出率的高低与结肠镜撤出的时间有密切关系。 应通过圈套、嵌夹等技术摘除所有大于5mm的息肉。 逐步切除较大的无柄腺瘤后,须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 接受了完全肠道准备和充分的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应该遵循指南推荐的筛查和监督间隔。 替代性预防检测 乙状结肠镜:2000版指南描述了乙状结肠镜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原则,自此,美国乙状结肠镜的应用大幅下降,尽管在特定情况下仍会被采用。乙状结肠镜一般推荐5~10年进行1次,要求进行完全或部分的肠道准备,一般不应用镇静剂,仅对受检的结肠部分有保护作用,有阳性发现者一般须转至结肠镜检查。 CT结肠成像:新版ACG指南推荐CT结肠成像检查每5年进行1次,作为不能每10年接受1次结肠镜检查的替代措施,但CT结肠成像并不完全等同于结肠镜检查。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对于≥1cm的肠息肉或腺瘤,CT结肠成像检查的敏感性为90%,但不能检出≤5mm的肿块,而该部分肿块占结直肠肿块的80%,因此,CT结肠成像还是有很显著的限制,另外还存在一些假阳性现象,而且可能会有放射损害,尽管其确切的危险尚不明确。 钡剂灌肠:ACG不推荐应用钡剂灌肠作为结直肠癌的筛查或预防措施,该项技术已稍显过时,不同医疗中心的医技人员操作钡剂灌肠的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 首推的癌症早诊检测:每年1次FIT 粪便潜血检查:粪便潜血检查被归类为癌症早诊检测,而非癌症预防检测。免疫化学粪便潜血试验(FIT)被推荐为首选的癌症早诊检测。与愈创木脂法粪便潜血试验(gFOBT)相比,FIT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结果也更为准确。ACG赞同联合指南关于摒弃gFOBT作为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建议。 粪便DNA检测:粪便DNA检测也是以发现肿瘤和进行性息肉为主要目的,其敏感性为52%~91%,特异性为93%~97%,均优于粪便潜血检查,其优点是不须多次留取标本,避免了非特异性的干扰因素和病变间断出血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但因其检测费用显著高于其他粪便检查,且FIT又有大量的研究资料,因此,ACG推荐FIT为优先选择的癌症早诊检测方法。 普危人群开始筛查的年龄 ACG仍推荐普危人群,即没有结肠腺瘤家族史的人群从50岁开始接受筛查。另外ACG推荐非洲裔美国人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 普危人群人口众多且危险因素复杂,某些其他种族的普危人群要根据其危险度决定筛查起始年龄是提前还是推后。例如男性的散发性癌症和相关腺瘤的年龄校正危险高于女性。但如果推迟女性筛查的起始年龄,一旦她们在50多岁发现结直肠癌,预期寿命会比男性明显降低,因为一般女性的平均寿命要长于男性。因此,ACG推荐男性和女性筛查的起始年龄均为50岁,但非洲裔美国人筛查的起始年龄均为45岁。 ACG指南写作委员会认为,大量吸烟和肥胖与结直肠癌危险增高有关,大量临床证据也支持该结论。临床证据也支持将有大量吸烟史或肥胖个体的筛查起始年龄由50岁提前至45岁,但对于是否将其作为正式的筛查推荐,尚需要证据的支持以及进一步的评估。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不含HNPCC家族史)人群的筛查建议。 2008版指南还更新了与家族史相关的筛查建议,其主要变化在于,对于一级亲属有腺瘤家族史或年龄≥60岁时发生结肠癌或进展性腺瘤的人群,作如下推荐。 只有1个一级亲属在≥60岁时发生结直肠癌或进展性腺瘤(腺瘤≥1cm或高度异常增生或有绒毛成分):推荐的筛查方法与普危人群相同(从50岁开始,每10年1次)。只有1个一级亲属<60岁时被诊断为结直肠癌或进展性腺瘤,或者2个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或进展性腺瘤:推荐的筛查方法为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确诊结直肠癌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每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单个一级亲属仅患有小管状腺瘤并不增加结直肠癌罹患风险,其筛查方式与普危人群相似。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2008版指南建议对有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特征的人群进行遗传咨询,如可能,进行基因检测。对于FAP患者应进行APC基因突变检测,如为阴性,则进一步进行MYH基因突变检测。对于FAP患者或有FAP家族史的成员,应每年进行1次纤维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直到结肠切除术被视为最佳治疗时机时为止。在部分结肠切除术后每6~12月进行1次内镜检查,这要根据内镜下息肉的情况来决定。患者有不足100个腺瘤时应进行遗传咨询,并考虑APC和MYH突变检测,根据发现息肉的大小、数目和病理学情况决定如何进行个体化的结肠镜检测。对于FAP或MYH相关性息肉病(MAP)的患者推荐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 根据贝特斯达(Bethesda)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被诊断为HNPCC的患者或家族成员应当进行肿瘤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和(或)肿瘤错配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阳性的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如基因检测阳性,其有结直肠癌风险的家族成员也应进行基因检测,检测阳性者应当从20~25岁开始接受结肠镜检查,每2年一次,直到40岁,然后每年接受1次结肠镜检查。 重要危险因素:未来指南可能会据此提高筛查强度。 ACG指南指出,吸烟人群和肥胖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生危险增加,但并未推荐提前该部分人群筛查的起始年龄,仅指出临床医师应努力确保该部分人群接受适当的筛查。ACG还建议开展该部分人群早期筛查的潜在利弊及效价比的研究。 吸烟新版指南中提及,吸烟仍是结肠肿瘤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与非吸烟者相比,有超过20包/年吸烟史的人群,其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危险提高了2~3倍。同时也观察到在≤20包/年吸烟史的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和相关死亡风险也会增高。但指南并未推荐提前筛查,只是强调应努力确保该部分人群接受适当的筛查。 肥胖肥胖再度被强调为结肠肿瘤的危险因素,大量的证据均支持超重和肥胖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与非肥胖人群相比,肥胖人群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5~2.8倍。脂肪分布的模式也很重要,因为它与报告的结直肠癌风险有关。与向心性肥胖和体质指数相比,腹部肥胖是一个更强的风险因素。肥胖也与结肠腺瘤是否存在及其大小有关。总之,肥胖增加了腺瘤的相对危险,肥胖也与高危腺瘤(≥1cm,管状绒毛状腺瘤)的发生相关。但指南没有推荐提早筛查的起始年龄,只是强调确保该部分人群接受适当的筛查。 临床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临床动态  KRAS检测有助治疗结直肠癌 2009年11月09日  来源:人民网-健康频道  【大 中 小】 关键字:KRAS检测 结直肠癌 癌症 结直肠癌(CRC)属危害严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是西方国家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疾病。目前,中国CRC发病也逐年上升速,每年新增病例高达40万人。据第15届欧洲癌症大会(ECCO)暨第34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会议上公布的多项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证实,生物靶向药物爱必妥(西妥昔单抗)联合标准一线化疗用于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显著提高总体生存。 在昨日召开的介绍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教授说:“爱必妥(西妥昔单抗)通过高度特异性地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存活、新生血管生成和转移等来抑制或杀死肿瘤,降低CRC患者的死亡及疾病进展风险。” 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徐建明教授介绍,多项研究发现KRAS基因野生型的结直肠癌患者能够从抗EGFR单抗中获益最多。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深入了解癌基因分型,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对结直肠癌患者最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大幅减少过度治疗所导致的治疗费用增加和不必要的毒副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更为重要的是,检测能够帮助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结直肠癌患者尽早得知病情,实现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据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KRAS突变检测已经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接受爱必妥治疗前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目前在中国已有40余家医院和治疗中心开设了KRAS基因检测项目,患者可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全国20多个城市的正规医院进行该项检测。 名词解释 野生型基因 基因是一段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DNA序列。野生型基因是指自然状态下存在的、正常的、标准的基因序列。 2006年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情况   2008年4月29日,卫生部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情况。 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卫生部和科技部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为明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 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两次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基本摸清了当时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及其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流行规律及分布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饮食营养、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和疾病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21世纪初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全部死因的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为国家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并为建立健全肿瘤登记系统及研究重点疾病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奠定基础。 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主要结果有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城乡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为明显。本次调查地区标准化死亡率为4.0‰(男性为4.9‰、女性3.1‰)。调查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调查地区死亡率来看,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农村高于城市19%,不同区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西部城市分别高于东部城市22%和25%;中、西部农村分别高于东部农村13%和15%。 二是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死亡原因构成发生明显变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死亡原因的分类,我国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及母婴疾病死亡率比90年代初第二次调查死亡率下降了34.7%。从地区分布来看,农村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及母婴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西部地区死亡率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76.5%上升到82.5%。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其他慢性退行性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我国前两位死亡原因,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2.45%和22.32%,第三、四位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第五位是损伤和中毒,前五位的死亡原因累计占死亡总数的85%。我国城市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与国际比较表明:我国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居民死亡率水平明显偏高,慢性疾病尤为突出,脑血管病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恶性肿瘤与美国、英国、法国接近,却高于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和泰国);心脏病接近美国、英国,却明显高于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泰国。 三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不同性别、地区别差异明显。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而且呈持续的增长趋势。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死亡率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了22.5%。按性别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按地区分析: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恶性肿瘤是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农村为第二位死因(占21.0%)。从不同肿瘤死因来看,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农村较高。 四是我国部分恶性肿瘤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肿瘤呈现持续性增长势头。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发病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部分恶性肿瘤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肿瘤构成日益趋向发达国家的肿瘤死亡模式。我国恶性肿瘤变化的趋势有三个特征:1.食管癌、胃癌、宫颈癌、鼻咽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2.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尤其是肺癌上升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从城乡前十位恶性肿瘤构成来看,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比较我国城乡肿瘤构成,尤其是城市地区,呈现类似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 五是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部分原高发地区相应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三次全国死亡原因调查遴选了部分原肿瘤高发地区进行了重点调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与70年代中期相比,一些原肿瘤高发地区恶性肿瘤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高发地区肿瘤死亡率出现大幅度下降。多年来,我国在一些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建立了肿瘤防治机构和三级防癌网,开展了恶性肿瘤普查普治、抗癌宣传、综合防治和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工作,尤其是针对食管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等现场干预措施。高发现场肿瘤防治经验证明,肿瘤是可防可治的。比如说七十年代,我国河南的林州食管癌发病是十万分之150.3,到目前是十万分之40.4,下降了3-4倍。 卫生部认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健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癌症等慢性病仍未得到应有的控制,仍然是威胁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同时,我国多年卫生工作实践表明绝大多数癌症是可防可治的。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开展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率。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大力提倡戒烟。刚才看到了,我们肺癌上升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要大力提倡戒烟,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政策,另外这次建立无烟奥运,北京市要开展在公共场所戒烟等等一些措施、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推行乙肝疫苗注射等预防措施;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减少环境和职业致癌因素。 二是要针对我国确定的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等8种重点癌症,有计划地开展筛查工作。多年的科研与实践表明多数重点癌症在我国已有成熟的筛查技术,应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和经验开展有组织的筛查工作。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开始支持在部分农村癌症高发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工作,截止到2007年,已经涉及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8个县,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已经达4223万元,就是去年一年,中央用于转移支付,进行农村地区的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经费已经达到了4223万元,涉及到118个县。目前项目地区子宫颈癌和食管癌早诊率已分别达到95%和75%,远远高于项目开展前约30-50%和10%的平均水平。在城市要继续推广各种形式的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同时要积极探索筛查工作的多种筹资和运行机制。 三是要认真总结癌症高发现场工作经验,继续加强以病因研究、健康教育、环境治理、生活方式干预、早诊早治和肿瘤登记等为核心的综合防治,加大对高发区综合防治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 四是要深入研究环境因素对癌症的影响,开展危险因素动态监测。深入分析新发癌症聚集地区的高发原因,开展环境监测,确定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了解特征污染物从污染源到区域环境和人体的迁移转化过程和规律,为建立环境—健康监测指标体系、开展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主要危险因素动态监测工作,初步建立起与国际标准相符的我国癌症危险因素监测队列。 五是要加强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等基本信息的收集,提高死因登记质量;完善癌症登记系统,建立健全肿瘤登记报告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扩大登记范围;建立癌症患者临床诊治与生存资料的等级随访系统;建立统一的癌症信息库。    
本文档为【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3-25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