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琴棋书画诗酒花【免费3天-doc】

琴棋书画诗酒花【免费3天-doc】

举报
开通vip

琴棋书画诗酒花【免费3天-doc】琴棋书画诗酒花【免费3天-doc】 琴棋书画诗酒花 琴 相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俗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被认为是文人雅事。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是精神需求,毫无疑问,应该首选满足物质需求,饿着肚子是无法弈棋操琴吟诗作画品酒赏花的,唐伯虎曾有诗云:“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在某种程度上,精神上的需求更不可或缺。明朝王德章曾口占一绝云:“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多在别人家。寄语老妻休聒噪,后园踏雪看梅花。”穷得揭不开锅了,照样雅兴不减。更有人撰联云:“柴米油盐酱醋茶...

琴棋书画诗酒花【免费3天-doc】
琴棋书画诗酒花【免费3天-doc】 琴棋书画诗酒花 琴 相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俗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被认为是文人雅事。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是精神需求,毫无疑问,应该首选满足物质需求,饿着肚子是无法弈棋操琴吟诗作画品酒赏花的,唐伯虎曾有诗云:“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在某种程度上,精神上的需求更不可或缺。明朝王德章曾口占一绝云:“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多在别人家。寄语老妻休聒噪,后园踏雪看梅花。”穷得揭不开锅了,照样雅兴不减。更有人撰联云:“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不要;琴棋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横批:活得像人。” 闲话休提,且说说位居雅事第一的“琴”。琴是很古老的乐器,《诗经》中即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许多与琴有关的诗句。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说时是战国时期的故事。孔子的琴艺娴熟,据说还自谱琴曲,他教授的“六艺”中就有操琴的课程。 在许多历史故事中,琴都曾是非常重要的道具。 琴与爱情。汉代临邛大富商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寡居在家,司马相如应卓王孙之邀来做客,文君久慕相如才名,于是躲在帘后听相如弹琴。相如心有所动,便弹了一曲《凤求凰》,以表对文君的爱慕之情。于是二人以琴为媒私订终身,夤夜相携出逃至成都,结百年之好,虽然生活清贫,文 1 君以千金之身当垆卖酒,却生活得很幸福。“剑胆琴心”中的“琴心”即指卓文君。 琴与悲壮。战国时的韩王命聂政之父为其铸剑,聂父延误了日期,被韩王杀害。聂政发誓为父报仇,入山学琴十年,成了著名琴师。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趁机刺杀了韩王,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著名琴曲《广陵散》,其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汉魏时名列“竹林七贤”第一的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索琴奏一曲《广陵散》,神色自若,从容赴死,成千古绝响。 琴与谋略。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后,司马懿率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西城当时已是空城,诸葛亮令士兵大开城门,自己则稳坐城楼,披鹤氅,戴冠巾,焚香操琴,竟唬得司马懿掉头而退。真是“瑶琴三尺胜雄师”。 琴与思乡。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之女蔡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12年,与左贤王结婚并生了两个孩子,后被曹操赎回。蔡文姬有感自己的凄惨遭遇,创作琴曲《胡笳十八拍》,乡关万里,悲笳呜咽,令人潸然泪下。 最早的琴为五弦琴,1978年,我国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战国初期)出土了一张五弦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琴。“目送飞鸿,手挥五弦”,名士嵇康的这句名诗,是文人雅士追求向往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看似漫不 2 经心,却透露出一种潇洒和散淡。“四壁图书三尺剑,半肩行李一张琴”,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 古琴别名“丝桐”,因为琴身面板用梧桐木、背板用梓木,琴弦用丝,通体髹漆制成。春秋时卫文公迁往楚丘,重建卫国,规划城市时,就安排了种植桐、梓、漆树,以备制琴。传说桐树有灵性,能知闰年,一般年份生十二个叶,但遇闰年时生十三个叶。它还能知秋,每到立秋这天,树叶必落。其实用桐木制琴,是因为它具有质轻、与大漆粘合性好、易产生共鸣等特性。古代人认为一张好的琴应该具有以下十六字特征: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 蔡文姬的父亲、著名音乐家蔡邕隐居在常州高邃山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听到隔壁的灶间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其音嘹亮激越,原来是女主人烧火做饭,将一块桐木塞进了灶膛里。蔡邕从火中抢出了那块已经烧焦的桐木,精雕细刻,做成了一张琴,其音色如天籁绝音,这就是著名的“焦尾琴”。嵇康也曾有一张非常名贵、价值连城的琴,他用一块河轮再珮玉裁成薄片作琴徽,用玉帘巾单、缩丝作琴囊。有一次,他的朋友山涛喝醉了,要用刀子剖琴,嵇康以死相威胁,才保全了此琴。 古琴音质别致,琴声给人安祥寂静、洒脱自在的感觉,听琴能使人躁动的灵魂安静下来。古人把弹琴作为修炼品性的手段之一,讲求弦外之音。五柳先生陶渊明善于演奏无弦琴,《晋书》上说他“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 3 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素琴”者,无弦无徽之琴也。有弦琴是用手指弹,而无弦琴是用心来演奏的。 苏东坡写过一首这样的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个哲学问题,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其实琴声既不在弦上,也不在指上,而是在心里。好的音乐应是心声、心曲的自然流露。琴上虽无弦,心里是应该有弦的,要不为什么有一个词叫心弦呢?能把观众的心弦弹响是最高的演奏技巧。 古代文人与琴有着不解之缘,写下了大量与琴有关的诗文。“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唐代诗人刘长卿通过琴曲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孤高清傲的心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在这首诗中,营造出空灵的禅境。岳飞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写出了民族英雄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苏东坡在《醉翁操》中吟道:“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超然物外,宠辱皆忘,如入仙境,笑看红尘。 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与琴有关的词语都已融入了社会生活之中。如“断弦”为丧妻,“续弦”为再娶,“琴瑟”喻夫妻和谐,“高山流水”喻指知音,“焚琴煮鹤”指煞风景、“一琴一鹤”喻为官清廉,还有“对牛弹琴”、“乱弹琴”等妇孺皆知的成语或俗语。 4 古代的琴是指由弦和共鸣箱组成的乐器,右手弹拨左手抚弦,现代广义的琴包括许多种类,如以空气压缩为发声动力的手风琴、口琴,以敲击琴弦发出声音的扬琴、钢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电子琴等等。此外,还以弓弦摩擦发出声音的大提琴、小提琴。 有 小提琴在现代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历史也很悠久,究竟何人发明不可考,只知中世纪时由英国移民带入美国。人们在1550年的一幅壁画上找到了一把有三条弦的小提琴,这是至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小提琴样子。那时小提琴的形状并没有一定之规,17世纪,意大利的制琴大师阿玛蒂才将小提琴定形为现在的形状、尺寸和4条琴弦的定制。现存17、18世纪(小提琴制造的黄金年代)的意大利名琴,全世界只有几十把,每把的价值都在数百万美元。由于小提琴演奏时用弓子在弦上摩擦,因此可以演奏持续的长音,再加上揉捻弹拨钩挑抹等指法,大大丰富了这一乐器的表现力,可以演奏出抒情、动听的旋律,也适合演奏热情、激越的曲调和活泼、欢快的音乐。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缠绵悱恻,哀怨动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有极强的感染力,已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经典名曲。 “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琴是精致的,琴声是优雅的,操琴的人应该是高洁的。一袭青衫,焚香净手,于空寂中铮然一声,琴弦响处心弦也在响,这应是操琴的最高境界吧。 摘自2005年11月28日~12月9、16日《燕赵老年报》陈立君 5 棋 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人情如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且不论人情世事,只说这棋的确是“局局新”,自棋诞生以来,无数人对弈了无数局,在这天文数字的棋局中,没有出现过两局完全一样的棋局,这大约也是棋的魅力之一吧。 棋是博弈的一种,是对抗性、竞技性的体育娱乐活动,它不像拳击、足球等运动项目,以拼体力为主,弈棋拼的是智慧,比的是谋略,斗的是心计,因此它的局限性更小,全民参与的空间更大,常见田间老农或工地民工在休息时,就在地上画几道线为棋盘,拣几根草棍和土块为棋子,玩一种民间称之为“下六”或“憋茅坑”的游戏,其实这也是棋的一种。 说起棋的种类来,目前还未见到权威的统计,有一篇文章说有188种之多,这恐怕是个很保守的数字。常见的或主流的有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军棋、跳棋以及网上流行的五子棋。至于民间杂棋的种类,则不可胜数,如潮州地区就有厕棋、脚区棋、旋回棋、策反棋、赶虎棋等等。 棋不仅是竞技或娱乐,还是一种文化,与棋有关的一些词语都已渗入生活中,如“星罗棋布”、“棋逢对手”、“举棋不定”、“丢卒保车”、“丢车保帅”等等。弈棋和网络一样,也是虚拟的人生,这个人生与真实人生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规则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即使你是高官名人或亿万富翁,也不能“马走田,象过河”,这就给了在现实中不得志者一个释放情结的窗 6 口。白天老总把你训了一顿,晚上你可以在棋盘上把他杀得丢盔卸甲,痛痛快快地出一口恶气。 世事如棋,棋亦如世事。精于算计,巧妙布局,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弃子取势,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这都是生活中用得着的智慧。破釜沉舟、绝地反击是人应该具有的勇气,稳健持重、深思熟虑、步步为营是成功的要素。不计后果、一味猛冲或优柔寡断、痛失良机都是人生之大忌,山重水复忽又柳暗花明是人生经常遇到的境遇,“一步错,步步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事在现实中也并不罕见。下棋不仅是棋艺的较量,也是智慧、谋略、心理素质的较量。如能从棋理中悟出做事之理、做人之理,则不但是棋坛高手,也算是生活中的智者了。 下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气度、秉性脾气。有猛打猛冲不顾后方的,有小心谨慎以守为攻的,有兵临城下仍镇定自若的,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被对手抄了后路一败涂地的。还有悔棋的、赖棋的,就剩一个相一个老将仍然死不认输的,有得势不饶人说些风言风语气对方的。真是棋中可见众生相。 在淝水之战中,众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统帅谢安指挥若定,在家中与客人下棋,捷报传来,谢安接过捷书草草看过,随手放在一边。客问战况如何,谢安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小儿辈遂已破贼。”便继续下棋。等下完了棋客人离去,谢安入内室跨门槛时,“不觉屐齿之折”,把木屐上的齿 7 碰断了,虽是大将风度,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 作为休息和娱乐,下棋能怡情,但若过分迷恋于此,则也误事。曾国藩爱下围棋,甚至有些痴迷。他意识到长此下去会玩物丧志,影响读书,便在34岁那年端午节立下重誓,要戒掉围棋,否则“永绝书香”。但立誓不过一月,他便禁不起诱惑,又拿起了棋子,气得他在日记中破口大骂自己没出息,“全无心肝矣”。后来他索性开了戒,终生再未离开过黑白二子,据说他临死前一天还下了两盘棋。意志坚强如曾国藩者戒棋尚且如此之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围棋的魅力之大。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想请陈抟老祖出山,陈抟说咱们下棋,如果你赢了,我就下山。结果赵匡胤不仅把带来的钱粮输光了,还把华山也输给了陈抟老祖。当皇帝的就是财大气粗,敢把华山作赌注,不过这位皇帝还算是没耍赖,说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当宰相的王安石境界就差了一层,他特别爱面子,不愿认输。每与人下棋,当他败局已定无力回天时,不等局终,便顺手把棋盘一翻,棋子一收,不下了,可谓永远不败。对方指责他耍赖,他还振振有词地作了一首诗:“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意思是这不过是玩,你较什么真呢,为玩伤了和气可不值得,干脆你就认输得了。等下完了棋把棋子都收到棋奁里,棋盘上加减乘除不都还是零?这首诗的后两句还有些悟透人生的达观意识,但用来为自己耍赖辩解却不是君子风度,有些贻笑大方。相比之下,苏东 8 坡就很有大家风范,他对下棋的态度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这也是他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借鉴意义。无论何事,经过努力,成功了固然好,失败了也要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 棋作为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文学创作中也留下了浓重的痕迹。 “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这都是唐诗中的名句。孟郊在《烂柯石》中写道:“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杜荀鹤在《观棋》中写道:“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算人常欲杀,颐己自贪生。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诗中“烂柯”典出梁任昉《述异记》,说的是青年樵夫王质入山砍柴,遇两童子(仙者)对弈,因观棋入迷,以至岁月流逝斧柄烂尽,待一局棋罢归家,方知同辈之人皆已作古,令人有“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之叹。 现代文学作品中与棋有关的当属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最为著名。故事讲述了二战时,一个犹太知识分子B博士被纳粹单独监禁,精神上倍受折磨。他费好大的劲偷了一本他极度渴望的书,却是一本象棋谱,为了战胜孤独,在被纳粹关押的几个月中他对着这本棋谱,日夜冥思苦练,自己和自己对奕,背棋谱,记棋局。他逃出魔窟后,在一艘 9 轮船上遇到了一个骄傲自负的以赢别人为乐的象棋大师和一位象棋世界冠军。在旁人的怂恿下,B博士接受了冠军的挑战,开始与之对弈,却也撕开了他心理上饱受纳粹折磨的伤疤,并因此精神错乱。作品深刻地揭露了纳粹对人进行精神摧残的残酷性。 当代中国作家阿城的小说《棋王》也很著名,故事发生在知青上山下乡的年代,小说中的主角王一生痴迷于象棋,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善良的母亲。母亲用拣来的牙刷把磨成棋子,临终之前将这副无字棋交给王一生。为了会尽高手,王一生要同时和县里大赛的头十名进行盲棋车轮大战。王一生把一切都置之度外,惟一牵挂的是母亲留给他的无字棋。结果他击败了所有敌手,逼和冠军。 台湾作家张系国也写过一篇名为《棋王》的小说,描写一个智力超常的少年神童,被人鼓动与一位教授到电视台的《神童世界》节目进行象棋比赛,而少年只会五子棋,组织者便教他背象棋棋谱。到比赛时,第一局,神童完全按背下的棋谱走棋,很快就赢了;第二局,神童坚持不按棋谱下,强调“自主意识”,结果输掉了;第三局,神童完全放弃背诵棋谱,也不依赖他的预测,要自己下这盘棋,结果却赢了。同时,少年能预测股票行情的特异功能也丧失了。这篇带有隐喻性的小说,歌颂了“一切靠自己”,不投机取巧的自立精神。 摘自05年12月30日, 06年1月20、27日《燕赵老年报》陈立君 10 书 “琴棋书画”中的“书”指的是书法,一般来讲,就是指以笔、墨、纸为工具,以汉字为内容的艺术。书法本是一种实用艺术,是用来表述、传达信息的工具,后来逐渐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先人为我们留下来的大量书法珍品,绝大多数都是实用性的,书写者并没有专门地、有意识地当作艺术来创作,所以有的作品连创作者的名字也没留下来。如多姿多彩的甲骨文,大部分是刻在牛胛骨和龟甲上,内容多是占卜。错落有致、古朴率真的金文大篆、小篆,都是刻铸在礼器或乐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记述帝王的政令或功绩。如著名的毛公鼎,内容即是周宣王让毛公管理国家政务的诏令。小克鼎是周王对克(人名)官职的任命状,以及赏赐给克大量田亩、奴隶和乐官的命令。石鼓文则是记述秦国帝王游猎的盛况。被后人学书奉为楷模的汉隶,大多出于碑文,内容是对死者的生平概括,类似现在的悼词。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实际上是他们的书信。 现在看到的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珍品、精品,大多是古人的政令、碑记、信札、文稿甚至便条,书写者并没当成艺术来创作,然而也许正是因为这“无心之作”,反而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因为创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不想获奖,不想卖钱,没有名缰利索的束缚,这是任何艺术创作时的最佳心态。今人在创作时,想着如何参展、获奖、出书,反而写不出好作品来。 11 世上的事很奇怪,无意者竟得之,刻意者遍求不来。 如果古人看到现代人把用毛笔写字当成艺术,并举办展览评奖,或搞笔会发红包,一定会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在古代至少在清代时,用毛笔写字就像现在用钢笔、圆珠笔写字一样,从十四五岁的童子试开始,考试时都是用毛笔答卷,如果不会用毛笔写字,那就等于现代人连小学都毕不了业。科举考试时如果字写得如同墨猪,文章作得再好,主考官也会立马把卷子扔一边去,看也不看,甚至卷子上掉上个墨点,这卷子就会按废卷处理。 不过时代总是在前进,古人也不会想到现在用键盘敲字。据记载古人书写速度最快的是赵孟頫,据说他一天能写工笔小楷一万字,算下来每分钟不过20多字,而现在录入员可达每分钟200多字。电脑确实提高了效率,但我们也看到,现在中学生甚至大学生能用毛笔写字的寥寥无几,书法艺术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后继乏人,这是很值得忧虑的现象。 古来书画家多长寿,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 据统计,历代书画家中,90岁以上者,隋朝智永活了100岁,明代文征明90岁,清代梁同书93岁,现代肖娴90岁,郝世襄92岁,孙墨佛100多岁,齐白石97岁,苏局仙100岁;黄宾虹92岁,何香凝94岁,刘海粟百岁高龄还去画黄山,肖龙士103岁还能作画,朱屺瞻105岁,舒同93岁。“颜柳欧赵”四大家中,欧阳询活到85岁,柳公权88岁。虞世南81岁, 12 杨凝式82岁,董其昌82岁„„ 何故?首先,写书法不仅仅是艺术创作,还是轻度的健身运动。因为写书法要求身直,头正,臂开,稳脚。悬肘松肩,指实掌虚。凝脑中之神,脑达于臂,臂达于指,指达于毫端。在这个过程中,肩、肘、臂、指都要协调运动,同时,端坐时要坐正,站立时双足双腿要做支撑,这都有利于身体健康。写书法时或徐或疾,或急或骤,字形的横竖撇捺折勾挑点,要求关节肌肉按一定的轨迹曲线运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整个过程酷似打太极拳,所以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 其次,更重要的是,在写书法时不仅要在大脑指挥下协调运动四肢,还须屏息静气,意念集中,心无旁鹜,绝虑凝神,心正气和,这类似一种气功状态。写书法也须“运气”,伏笔疾书,必用丹田之气,久而久之,气血贯通,百骸舒畅,四体通泰。有书法家谈到写书法的体会时说,能明显感到有一股气在体内周游不止。对健康影响最大的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外,就是各种烦心事对心灵的干扰,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啦,儿子不孝顺啦,孙子不听话整天泡网吧啦等等,而写书法时一门子心思集中到笔画之中,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暂时屏蔽烦恼的安静空间,使躁动不安焦虑忧伤的灵魂平静下来,这对于精神健康是大有裨益的。书法还是艺术创作,当废稿三千,池墨尽染,经历了多次失败,终于写出一幅自己得意的作品时,其欣喜愉悦之情岂可言表,创作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快乐,能治愈心灵的创伤。 13 另外,在读帖或临帖时,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汉碑的古朴自然,方正平整;魏晋书法的浑整简远,庄重静穆;篆书的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狂草的惊风泣鬼,汪洋恣肆,都给人极高的精神享受,使灵魂得以净化,对体、精神都有好处。 身 老年朋友们在辛劳大半生后,赋闲在家,“自此光阴为已有”,有了空闲时间,以前有书法基础的,不妨重拾旧艺;以前没练过书法的,也可以做一回老年学童。在夕阳的温馨余晖中,临池搦管,寄托情怀,既可打发无聊,还可怡情健身,何乐而不为? 讲几个书法家的小故事。 颜真卿为唐代三朝元老,忠正刚直,名重海内。他为官廉洁,两袖清风,绝不接受不义之财。公元765年,时任刑部尚书、知省事、封鲁郡公的颜真卿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李太保,信中说:“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当时正值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业欠收,粮食虽紧张,但总不至于紧张到省部级官员的身上,不说大鱼大肉,衣食无忧还是应该能保证的吧。但颜真卿偏偏就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说到原因,他直言不讳说自己“拙于生事”,也就是除了俸禄,没有别的生财之道。这封信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乞米帖”,颜真卿的书法被世人推崇,除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外,还因为他的清白家风、浩然正气和人格魅力。 14 宋代“米黄苏蔡”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十分敬仰颜真卿的品格,黄庭坚字鲁直,即取仰慕颜鲁公(世人对颜真卿的尊称)耿直之意。他任国子监教授时,常用所写的书法换米以补贴家用,并自嘲地称自己的书法是“乞米帖”,其生活之困顿和性格的耿直乐观可见一斑。 当代大贪官胡长清也喜欢颜真卿,能写一手几可乱真的颜体,但他却用书法来换钱,题一块牌匾几万元,真是对颜真卿的极大亵渎。这个贪官还长于“生事”,善于敛钱,贪污受贿数百万,最终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书法与其他艺术一样,其灵魂在于创新。唐代另一大书法家柳公权就是学颜而又有所创新的。宋代的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等名家都是从颜体入手,自成一家的。其后有元代的柳贯,明代的李东阳和邵宝,清代的刘墉、钱沣、何绍基等等,无不是从颜体汲取营养。 颜体的特点是结体以拙为巧,风格雍容大度,宽博雄伟。颜体用于题写牌匾最为合适,因其气势宏大,能与高大的建筑物或名胜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塞外雄关大镜门上的“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每字足有一米见方,气势豪放,笔力苍劲,是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于民国十六年所写。中山陵碑亭高9米的碑上所镌“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颜体大字,出自谭延闿手笔。近人华士奎学颜体形神俱似,天津劝业场即其所题匾额。华士奎曾在北洋政府时期当过内阁总署,传说他应人写字,必须要两刀毛边纸,写完后从中选张最好的。一般人求他写 15 字很难,和平门城楼上的“和平门”三字,是北洋政府花了300元大洋求他才答应写的。但他对经营艺术品的门店却情有独钟,他为琉璃厂“虹光阁”古玩店题写牌匾,一文钱不要。 24日、3月10日《燕赵老年报》陈立君 摘自2006年2月10、 画 画的出现应该早于文字,当文字未出现前,我们的祖先想记录下一些重要事情,想表达自己的恨或爱,就用手中的工具在地上、树上、山崖上刻上图画。那些地上、树上的图画被风吹走,随水湮灭,与树一起枯死,只有刻在摩崖上的那些牛、羊、人,还在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远古先民的生活和感情。现在有些识字不多的农村妇女,在给远在城市打工的丈夫写信时,遇到不会写的字,也会画个图形代替。 当文字逐渐成形后,图画表情达意的功能开始减退,怡情抒志的功能开始加强。随着历史的发展,画形成了专门的艺术门类,其功能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没有画,人类照样能生活;但没有画,人类的生活质量就会降低。所以,在食不饱衣不暖的情况下,棋琴书画诗酒花都是奢侈品;当温饱解决后,这七样就成了生活重要的装饰品甚至必需品。最简单的例子是,当你乔迁新居时,其中必须考虑的一项是在墙壁上挂一幅什么样的画:油画?国画?横的长的还是方的?茂林修竹,飞瀑千丈,晴雪满汀,幽鸟相逐,身不能离红尘,看着墙上的画,心可以到山野。寄情烟霞,抒志丹青,缓 16 解工作的疲劳,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修养,从这个意义上讲,说画是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此言不过。 中国人一般都喜欢挂幅国画,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需要说明的是,文化传统还包括建筑文化。中国古代堂屋的建筑格局适宜悬挂中堂、条幅和匾额、楹联,与建筑相得益彰,再配以古色古香的紫檀木家具,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美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谐调,即一件物品放置到一个环境里不显得唐突,大小形状色彩都与环境浑然一体。从这个角度讲,现在城市里一般的民居已经不适宜悬挂条幅了。何故?现在房间高度一般都是两米七八左右,甚至还有更低的,高者超不过3米,而一幅中堂画心高度至少为1(3米,装裱后加上画心上下的天头、地头、上隔水、下隔水,成品总长度一般为2米多。这样一幅中堂或立轴挂到墙上,就显得太大了些。所以应该因地制宜,改挂一些横幅、斗方,或改用画框。当你乔迁新居装饰房间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画的内容也要与环境相匹配,客厅配画应稳重,大气,古典装修风格的应以风景、人物、花卉为主。现代简约装修可以选择现代题材的风景、人物、花卉或抽象画。餐厅配画以恬静、协调为主。可配一些花卉、水果、静物等题材的挂画。卧室配画要凸出温馨、浪漫的氛围。书房配画画幅应小一些,可选一些自己喜欢的特殊风格画作。儿童房可以选择卡通题材或轻松明快的题材。卫生间也可配上一两幅别具特色的画,画幅一定要小, 17 内容可以选诙谐幽默的题材或精致的小风景画。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的山水卷轴画是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展子虔,渤海(今河北河间县)人,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善画故事、人马、山水、楼台。《游春图》以描绘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内容,原藏故宫,因时局动荡,失落他乡,不知所踪。1946年以后,这幅画才出现在长春市一家古玩店里,被北京琉璃厂一家古玩店老板发现。花很少银子便买下了这幅无价之宝,并与琉璃厂的玉池山房经理马霁川合计,想将此画转手洋人,以获暴利。爱国人士、收藏家张伯驹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经与马霁川讨价还价,马霁川同意以20根金条的价格把画卖给张伯驹,张伯驹以2(1万美元卖掉房子,又卖了太太所有的首饰,东拼西凑,终于将《游春图》买到了手。解放后,张伯驹把他收藏的《游春图》、陆机的《平复帖》、唐伯虎的《三美图》等价值连城的书画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唐以前的杰出画家还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顾恺之,东晋画家。兴宁二年,高僧慧力在建康(今南京)城南修建瓦棺寺,顾恺之绘《维摩洁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顾恺之不愿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中,经常假作痴呆,时人称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顾恺之作画特别强调人的眼睛,注意表现人物特点,有个人脸颊上有三根长汗毛,别人为他画像时,都不画出来,颐恺之却把这三根汗毛画得特别突出,以此 18 强调他的特征。颐恺之传世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 )被八国联军图》,均为唐宋摹本。《女史箴图》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掠走,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画眼睛最传神的是张僧繇。张僧繇,南朝梁画家。传说他为金陵安乐寺(也有说是苏州昆山的华严寺)画四条白龙,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他回答说:“点睛即飞去。”人们都认为他在胡说八道,就非让他点睛不可,张僧繇点了两条白龙的眼晴,结果雷电破壁,两条龙果然乘云腾雾飞上天空。成语“画龙点晴”即源于此。还传说润州兴国寺经常有鸽子栖于大殿梁亡,把佛像都弄脏了,张僧繇便在东壁上画一鹰,西壁上画一鹞,都是侧首向檐外看的形象,于是鸽子再也不敢来了。这些传说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张僧繇绘画之传神。 介绍历史上两个特殊的画家。 皇帝画家赵佶,即宋徽宗。他能画花鸟、人物、山水,描绘工细入微,尤善花鸟画,设色均净,富丽典雅,笔墨精妙,造型生动,神形兼备。据说他画鸟雀,常用生漆点睛,像小豆一样凸出在纸绢之上,十分生动。赵佶书画作品现存世19幅,中国博物馆藏有9件,另外10件分散在海外收藏机构或个人手中。中国嘉德2002春季拍卖会上,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长卷以2530万元成交。赵佶还兼善书法,其“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他还喜好诗词、音乐、戏曲。赵佶重视对文物书画的收藏鉴赏和整理, 19 大力搜罗历代书画,加以品评,集为《宣和睿览集》,又编纂了《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 只可惜这位风流皇帝只知玩乐,不理政事,任用蔡京、童贯等奸臣。他在位期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激起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水浒传》描写的就是这段历史,书中的“生辰纲”、“花石纲”都是给宋徽宗进贡的贡品。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进都城汴梁,这位只知吃喝玩乐的皇帝既无治理国家的才能,也无军事指挥的经验,结果赵佶和他的弟弟钦宗以及赵氏宗族亲属等三千多人,都做了金人的俘虏,被掠往“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受尽折磨后死在那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耻”。 宋徽宗的遭遇,不禁让人想起另一个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皇帝最后被赵匡胤毒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千古绝唱。赵佶是个好画家,李煜是个好诗人,但他们都不是好皇帝。 中国绘画史上还有一位特殊画家,即八大山人朱耷(公元1626-1705),江西南昌人,是朱元璋第十六子、江西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代孙。明亡后,他心情悲愤,便装哑扮傻,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和人说话。他23岁削发为僧,由于长期积忧抑郁,患颠狂之疾,整日蓬头垢面疯疯颠颠。八大山人专工水墨画,善书法,能诗文。其山水、花鸟作品,画风雄奇隽永,狂 20 怪不羁,造型夸张,鼓腹的鸟、瞪眼的鱼,地寒天荒、残山剩水、老树枯枝;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鸟多栖一足,悬一足;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其署款”八大山人”,似“哭之”又似“笑之”。他的画作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是明朝灭亡的日子)。八大山入对后代画坛影响极大,其强烈的个性特征和极高的艺术成就,给观赏者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有人评价他开创了中国画从写意到抽象变形的先风。 摘自2006年3月31日~4月14、21日《燕赵老年报》陈立君 诗 所谓诗,就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和文字。根据这个定义,大部分人认为,诗歌起源于文字产生之后,这是一种想当然的误解。在文字产生之前,我们的先民在祭祀或庆祝丰收时载歌载舞,这歌就是最早的诗歌。劳动时要喊劳动号子,为了协调动作一致,必须有节奏,否则劲儿就不能往一处使。鲁迅曾把这种喊着“杭育杭育”声音的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并风趣地说这就是“杭育杭育”派。 这些诗歌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代代相传,一直到文字出现,有人把它记录下来。一般认为,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一首诗只有八个字:“断竹续竹, 21 飞土逐宍。”“宍”即是“肉”字。大意是:把竹子砍下来做成弹弓,用它把泥制的弹丸发射出去猎获禽兽。传说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但现在已经无法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 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押韵,人们在说一些句子的时候,发现如果押韵就读起来顺口,并且易于记忆,否则就拗口。所以,押韵是从生活实践中来的,并非诗人的创造。诗歌的押韵标准,走过了一个戏剧性的否定之否定的“之”字型道路。唐朝以前的诗,是按人们日常说话的口语为标准来押韵,唐以后到五四运动白话诗出现之前,写诗必须以钦定的专门的韵书为标准,科举考试中如果不按这个标准写诗,考生的卷子就会被扔到一边去。而白话诗和现代诗,又以口语为标准来押韵了。 说到诗,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即提到近体诗时,指的并不是近代的诗,而是形成于唐代的律诗。近体是相对于古风而言,古风就是唐代以前的自由诗。 我们用普通话读一些律诗,好像不那么顺口,譬如被奉为“千古第一律诗”的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以普通话来读,似乎并不押韵,但在《平水韵部》和《词林正韵》这两部通用的韵书里,哀、回、来、台、杯同属一个韵部“十灰”。这可能与不同地域同字不同读以及同一字的古读和今读 22 不同有关。 律诗创作有很严格的要求,并非只要押韵只要是五七言就可以称为律诗。一首诗只能押一个韵部,即使这个韵部字很少即所谓险韵,也不能与其他韵通押。苏东坡当年与王安石“斗尖叉”,就是专用“六麻”和“十四盐”两个险韵,以炫耀才华,也成就了一段诗坛佳话。还有一些字,读起来很顺口,却不是一个韵部的,如“东”、“冬”就分属于“一东”、“二冬”,不得通押。此外还有平仄和对仗的要求。现代人写律诗觉得太受束缚,像戴着镣铐跳舞,所以诗界一直存在着格律派和反格律派的争论。中华诗词学会曾制定过《中华新韵》,但一直未被广泛认同。 说到诗,不能不提到《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影响巨大。“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即指《诗》、《书》、《礼》、《易》、《春秋》,可见《诗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可概括《诗经》的内容:三星日月光,四诗风雅颂。《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颂》是对商、周帝王的歌颂,记载先祖的丰功伟绩,《雅》分《大雅》、《小雅》(这也是前边那副对联称“四”的原因),《大雅》多数是西周公卿列士的献诗,主要用于朝会、宴会等,《小雅》以讽刺诗为多,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下层人士对当权者昏庸腐败的不满和憎恶,诗中多含讽刺与批判,指责时弊、揭露黑暗,反映了人民的某些疾苦。 23 《诗经》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巨大,许多语汇都溶入了社会生活中。略举数例如下。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和对玉器的精细加工,现在“切磋”引申为学术上的商讨研究,“琢磨”比喻思索、考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桃报李”意为相互赠答,礼尚往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比喻于恶劣环境中不改变气节操守,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吹”引申为宣扬、宣传、吹嘘、吹捧。“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仰”比喻对道德崇高、行为正大光明的人物的仰慕。 其他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及人言可畏、乔迁、逍遥、邂逅等常用词语都源于《诗经》。 最让人心动的是那些描写感情的诗篇,位于《诗经》第一篇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大胆纯真的爱情宣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情景交融,像一幅洁无纤尘、令人伤感的图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远古先民不经污染、不加限制、不受约束的生命张力与情感,常常让后代的读者向往、羡慕不已。 《诗经》多为四言诗,这与后代的五言、七言相比,在诵读的时候节 24 奏感不同,所产生的美感也不同,因而别具一种独特的韵味,这也是后代诗歌无法企及、更无法超越的。 介绍几种特殊形式的诗。 排律。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除末句可以不用对仗外,其余各句必须对仗。排律实际上是普通律诗的延长,平仄要求等规则与普通律诗相同。排律韵数多用整数,从十韵、二十韵以至一百韵(即二百句)不等,如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元稹《春六十韵》、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自唐代中期开始,科举考试的试帖诗都是五言排律,拈帖限韵,限定为十二句。清代改为五言八韵,即十六句。 联句。即长篇排律,二人以上各说一句,联成一首诗。到后来演变成第一个人先说一句,第二人说二、三句,第二句与上一句对仗,第三句给下一个人出上句,最后的人说一单句结尾。这种联句很具趣味性,每一个人既是答题者也是出题者,很能考验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红楼梦》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写黛玉与湘云联句,拈到险韵“十三元”,并吟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名句。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从李纨“一夜北风紧”到李绮“凭诗祝舜尧”,洋洋洒洒七十句,黛玉、宝玉、湘云、等十余人联句,几乎把“二萧”的韵脚用尽,显示了曹雪芹深厚的文学功底。 柏梁体。联句的一种,有三要素:七言平韵句句押,即每一句都必须 25 用平韵押韵。其他要求则相对宽松,可以不必对仗,韵脚也可以用重字。据说这种诗体起源于汉武帝,他在柏梁台上与群臣共赋七言诗,人各一句,每句用韵,后人谓此体为柏梁体。杜甫的《酒中八仙歌》就是典型的柏梁体。 仄韵诗。律诗一般都押平韵,但也有押仄韵的,如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浮石濑》:“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古风和排律押仄韵的情况比较普遍。 限韵。一种是科场考试中限定用某韵,一种是诗友间互相限韵。有限韵兼限某一字,还有把全诗的韵脚都限定。我们常见题目中有“得某字”的字样,即是此诗限定了某字。传说梁曹景宗凯旋,梁武帝设宴,群臣吟诗庆祝,韵脚用尽,只剩难度极大的“競”、“病”二字,才思敏捷的曹景宗吟道:“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競。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一时传为佳话。 和诗。二人或多人一唱一和,有不用对方原韵的,有用对方原韵的,有用对方原韵原字的。第二、三种情况称“次韵”或“步韵”。用古人某诗的原韵称“用韵”。步韵自己的诗称“叠韵”,可“再叠”、“三叠”以至“八叠”,才华横溢的诗人往往用这种难度很大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才华。 摘自2006年4月28、5月12、26日《燕赵老年报》陈立君 26 酒 “酒”字在甲骨文中作“酉”,据许慎《说文解字》:“酉,洒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像古文酉之形。”以此推测,“酉”可能是装酒的器物,其形如小口大肚底尖的坛子。 酒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从与“酉”有关的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在古人记时纪年的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就有“酉”,一般认为是老、收缩、成熟的意思,这也符合酿酒的过程。 据查,以酉为部首的字有上百个之多,如酝酿、酩酊、酗、醋、酎、酹、酥、酷、醉、酱、醇、醚、醒、醴、醚、酤、醐、酋、酣、酶、酚、醢等。繁体的“医”字也有“酉”,这说明酒与医疗保健是有关系的。酒精可以消毒,许多中药材用酒作配伍制成药酒。古人认为,小酌杀百邪,通血脉,厚胃肠,消忧愁。国外也有研究认为,少量饮酒可减少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发病概率,但大醉伤身,少饮为佳。总的说来,还是要因人而宜,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患者,还是少饮或不饮为好。 酒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饮品。高兴的时候举杯庆祝,烦闷时借酒浇愁;结婚生子有了喜事要喝,死了人办丧事也要喝;古人结盟时要饮鸡血酒,诀别时要饮壮行酒;老友相见对酌叙旧,结识新交以酒为媒。皇帝祭天要用酒,老百姓祈雨也用酒。以酒饯行,以酒接风。在历史上, 27 酒成就过许多好事,却也坏过许多大事。书圣王羲之微醺之后,写下了“千古第一行书”《兰亭序》,诗仙李白在酒的作用下“斗酒百篇”。商纣王酒池肉林亡了国,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巩固了赵家天下。在宫庭政变的阴谋中,酒是重要的工具,为了让天皇贵胄们死得体面些,对手往往用鸩杀的方式取其性命。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毒鸟,其羽剧毒,以酒浸泡即成毒酒。那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就是被赵匡胤鸩杀的。北魏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被权臣宇文泰鸩杀的。 在成语和口语中,有许多都与酒有关。讽刺只会吃喝不能干事的人为“酒囊饭袋”;由于误会代人受过为“张公吃酒李公醉”;生活腐败糜烂是“花天酒地”;别有用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知好歹不识抬举为“敬酒不吃吃罚酒”;“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乞浆得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在与酒有关的成语、口语、俗语、歇后语中,大多是贬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酒是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饮品。 在我国四大名著中,有许多与酒有关的精彩章节。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搅乱王母的蟠桃宴,闯进瑶池,偷饮仙酒,醉后又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痛快淋漓地大闹了一回天宫。猪八戒本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却因在蟠桃宴上喝多了,竟要嫦娥仙子陪他歇一歇, 28 被玉皇罚到凡间。这厮却还是旧习不改,时常吃得烂醉,念念不忘喝酒,见了青毛狮怪还嘲笑他“糟鼻子不吃酒,枉担虚名。” 《红楼梦》更是酒的百科全书,有人统计全书共出现“酒”字580多次,饮酒的各种名目有二三十种,如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等。酒的种类有黄酒、惠泉酒、屠苏酒、合欢酒、西洋葡萄酒、果子酒等。还写到了赋诗、划拳、击鼓传花等酒令形式。其中“史湘云醉卧芍药圃”、“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等场景更是脍炙人口。 《三国演义》开篇词就是“一壶浊酒喜相逢”。刘关张三结义后,在桃园“痛饮一醉”;猛张飞经常贪杯,以至贻误军机,最后因关羽死后整日借酒浇愁,烂醉如泥,鞭挞部下,被末将范疆、张达所杀。赤壁大战前夜,曹操命左右行酒,饮至半夜酒酣,横槊立于船头,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千古绝唱。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时,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青梅煮酒论英雄”说的是刘备归附曹操后,韬光养晦,整天在后花园种菜,曹操想试探刘备有无政治野心,前去看望并一起饮酒,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掉了筷子。“温酒斩华雄”更为精彩,曹操热了酒让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一会儿,“云长提 29 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水浒传》几乎每一章都离不了酒。鲁智深、李逵都是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梁山好汉,“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都是酒后所为。宋江喝了酒“怒杀阎婆惜”,又是在醉后浔阳楼题反诗,把自己逼上了梁山,最后又被朝廷赐以毒酒鸩杀;智多星吴用把蒙汗药放到酒里“智取生辰纲”;武松在“三碗不过冈”的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都仗了酒精的力量。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酒也是重要角色。电影电视剧中,酒更是不可或缺,很难找出一部没有饮酒场面的电视剧来,可见酒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之大。 介绍几个与酒有关的典故。 玉山倾倒。“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字叔夜)身长七尺八寸,容貌气质俱佳,时人叹为“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山涛则赞之为“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玉山倾倒”遂成为形容某人喝醉的高雅说法。 青州从事。东晋大将桓温部下有个幕僚很善于鉴别酒,桓温有酒就叫他先尝,类似现在的品酒师。他尝到好酒就说“青州从事”,尝到次酒就说“平原督邮”。青州有个齐郡,平原有个鬲县。“从事”和“督邮”都是官职。“青州从事”意思是说酒已到肚脐(谐“齐”),“平原督邮”是说酒还在胸腹间的横膈(谐“鬲”,本读l ,此处应读g )膜上停留。这是对酒的 30 一种拟人化幽默的评价。 l y j )高阳酒徒。刘邦带兵过陈留时,高阳乡有个叫郦食其(读音为的人通过他的老乡向刘邦自荐,称可帮刘邦成就霸业。刘邦生来讨厌书生,就让部下回复道:我现在很忙,没功夫见什么儒生。郦食其十分生气,以手按剑喝道:“你再告诉刘邦,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什么儒生~”刘邦见郦食其气度不凡,便接见了他,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不少主意,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攻克陈留,说服齐王归汉。后来韩信攻齐,齐王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他,将郦食其烹死了。后人将“高阳洒徒”用来形容好饮酒而狂放不羁的人。 金谷酒数。晋代石崇于金谷园宴请宾客,要求每人赋诗以助酒兴,赋不出来的罚酒三斗。“金谷酒数”就成了罚酒三斗的隐语。 狗恶酒酸。语出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说的是有家酒店出售的酒甚醇美,但酒都放酸了却没人去买。店主十分纳闷,问别人是什么原因,有人告诉他:你们家的狗太凶猛了,只要有人去沽酒,狗就蹿出来咬人,谁还敢去买酒呀。这个故事说明,产品不能只要质量好就可以了,如果销售的环境气氛和服务态度不好,再好的酒也会成为酸酒。 还有人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酒局,姑妄听之。依次是:一、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杜甫曾为此留下了“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名句。二、刘邦项羽鸿门宴。三、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四、三国江东群英会。五、乾隆 31 千叟宴。指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官邀请约三千名老人举行盛大宴会。六、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七、东晋新亭会。指西晋末年,北方士族为逃避战乱纷纷举家南迁,经常心怀故国,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长江边的新亭饮宴,寄托故国之思,激励士气。八、杜康美酒醉刘伶。九、贵妃醉酒。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十、醉打金枝。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在家宴后,借酒壮胆而痛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 据2006年6月2、9、16日《燕赵老年报》 花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这14个名词中,“花”是惟一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花”究竟何指? 据查,汉语中“花”字共有20多解。用的最多的、最通用的解释是指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通常由花托、花萼、花冠、花蕊组成。花的形状千奇百怪,颜色绚丽多彩。对于植物而言,开花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蜂蝶和昆虫为其授粉,以繁殖后代。对于人类而言,花的观赏性大大高于其实用性。人们在说“花”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指花朵,往往是在说整棵植物,譬如“我到花市买了一盆月季花”,其实是一株月季。因此,“花”还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植物的花是美丽的,但在社会生活中,“花”绝不仅仅与美丽有关,由 32 “花”而衍生出来的词汇可以说是褒贬参半。 先说美好的。凡是形状与花类似的物品或现象也被称为“花”。如节日放的烟火,在夜空中如绽放的花朵,所以称为“烟花”。往河塘扔一块石子,溅起的波纹涟漪称为“水花”。由于花的美丽,人们也比喻美丽的女孩为“花”,“如花似玉”、“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古代妇女贴在面颊上的一种装饰叫“花黄”,《木兰辞》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句子。 由于花的形状和色彩十分繁复,“乱花渐欲迷人眼”,人们把一些容易迷惑人的现象也称为“花”,如买东西时左挑右拣,“挑花了眼”,形容乱糟糟的世俗社会为“花花世界”,穿得过于艳丽称“花里胡哨”,种类繁多为“五花八门”。“花名册”也是取其繁多之意。看不清楚也叫“花”,如“老花眼”,物品划上了痕迹也叫“花了”。 “花”还与消费有关,如“花销”、“花费”、“贴花税”,“花了两天的时间”。在古代,“花”曾是货币单位。再就是与风流、轻浮有关了,当说某人“很花”或“有花心”时,绝不是在赞扬他。“花街柳巷”不是什么好地方,“拈花惹草”不是什么好事,“花花公子”、“花花太岁”也不是什么好人。鲁智深被称为“花和尚”,是说他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在过去,凡是与妓女有关的出称为“花”,如“吃花酒”, 最恐怖的是打仗受伤叫“挂彩”、“挂花”,“彩”当然是指血的红色,“花”应该是指伤口的形状如花一样。还有“天花”,满脸疤痕怎么能与美 33 丽的花儿联系起来呢?看来人类还是很会自嘲,很有点黑色幽默感呢。 由此看来,“琴棋书画诗酒花”中的“花”,应是仅指怡情养性的种花、赏花,与琴棋书画一样,是一种高雅脱俗的爱好和情趣。 野生植物,登堂入室成为人类的精神需要,应是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饿着肚子是无心赏花的。先秦和两汉典籍中,很少有赏花的记载。到了唐代,社会生产力空前发达,百姓生活安定,人们有了闲情逸致,于是也有了赏花的心情。仅以唐诗三百首为例,写到花的诗句很多。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城无处不飞花”、“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云想衣裳花想容”、“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不计其数。 诗人们用花来比喻美人,“名花倾国两相欢”、“美人如花隔云端”、“梨花一枝春带雨”、“雪肤花貌参差是”。用花来抒发得意的心情,“一日看尽长安花”。用花咏叹与朋友的情谊,“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 34 长”、“惟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用花寄托相思之情,“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过去的启蒙课本第一课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民间有花朝节,即百花生日,时间大约在农历二月中旬。其时,人们郊游雅宴,饮酒赋诗,醉卧花丛,赏花探春,扑蝶放鸢,人面桃花相映红,心情也如绽放的鲜花一样美丽而舒畅。据说花朝节起源于武则天,女皇爱美,每到二月十五,即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赏赐群臣。上好下行,于是就有了花朝节。可见在唐朝时,花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们是不会欣赏花的,在食不果腹的年代,人们是没有心情赏花的。花进入人们的生活,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安定、衣食富足、审美情趣提高的结果。总而言之,对于现代人,花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却是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养花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高雅爱好。 从运动的角度讲,浇水、剪枝、倒盆都是轻微的体力劳动,能活动筋骨,流通血脉。从科学的角度讲,包括花在内的一切植物都要进行光合作用,植物释放出的氧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美好的事物都能使人心情愉快,观赏那些美丽的花朵,有益于心理健康。大部分的 35 花都有着正面的、积极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是风骨和高洁的象征,红玫瑰象征爱情,牡丹象征富贵,雏菊象征清白,百合花和马蹄莲象征纯洁,紫丁香象征初恋,康乃馨象征母爱„„ 更重要的是,种花的过程是体验生命的过程。从播种、发芽到开花,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艰辛和顽强,也感悟到了人生的许多道理。当看到一粒弱小的种子在你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成长起来,并为你奉献出美丽的花朵和清新的香气时,成就感和愉悦感会油然而生。“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人生亦如此,刻意为之往往与成功擦肩而过。一味地浇水会使根烂掉,一味施肥会把花烧死,总在温室里的花永远不会枝繁叶茂,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启示。 种花还不能怕麻烦。不能想起来忙一阵子,过后多少天不管。俗话说“勤人养不好花,懒人养不了花”,勤人总浇水,烂根,懒人不浇水,旱死。还要懂点科学技术,该蹲苗的时候就不能浇水,该施磷肥就不能施钾肥,该倒秧换盆就不能犯懒。 我国对于花文化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三国时张翊曾著有《花经》一书,别出心裁地以官制的九品九命来定花卉的品第高下,如山茶就是“七品三命”。明代王象晋著《群芳谱》广为搜罗,收录了大量花木,仅菊花就收录了270种,分黄、红、粉、白、异品等类。《群芳谱》还记录了一些有关花的传说,如斑竹是娥皇和女英的泪痕形成的花纹。高濂的《遵生八笺》 36 记录菊花185种,并总结出种菊八法。到清代,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对花木的研究更为深入,康熙曾下旨命汪灏对王象晋《群芳谱》进行增补,撰成《广群芳谱》,其中记录的仅菊花品种就超过300种。 据2006年6月30日、7月14、28日燕赵老年报》 37
本文档为【琴棋书画诗酒花【免费3天-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88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7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