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反腐监督机制完善的思考

网络反腐监督机制完善的思考

举报
开通vip

网络反腐监督机制完善的思考网络反腐监督机制完善的思考 积极惩治和预防腐败,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不仅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保证,更是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我党在长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完善工作制度,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网络反腐监督机制完善的思考
网络反腐监督机制完善的思考 积极惩治和预防腐败,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不仅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保证,更是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我党在长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科学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完善工作制度,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使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一、“网络反腐”的由来及其现状 近些年来,我党在对惩治和预防腐败问题上,适应当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许多新的探索。1998年,中央组织部成立举报中心,专门负责受理反映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2004年3月开通了全国组织系统“12380”专用举报电话,2009年2月,又正式开通“12380”举报网站,主要受理反映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从而形成了网上举报、电话举报和信访举报“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为了加大监督力度,中央纪委监察部继2008年6月开通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88后,也于2009年10月统一开通了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进一步拓宽了信访举报渠道。这充分说明,网络反腐已经正式纳入到全国组织、纪检监察系统反腐工作的程序,我们正在大踏步进入反腐败信息化时代。而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收录了“网络反腐”一词,更成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正如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指出的,“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比之传统手段,互联网能够更加迅速地反映民意、倾听民声、集中民智。正因为如此,刚刚兴起的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已经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变化,更是我党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斗争新成效的必经之路,体现了我们党对待腐败问题的坚决态度,体现了我们党在反腐问题上的坚定信心,体现了我们党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问题上的高度智慧。 二、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 传统的反腐手段或途径主要是通过信件、电话或直接到监察机关、信访部门等。这些手段或途径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形成了稳定、完善、高效的反腐体系,但由于其存在着先天性的公开、透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并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利用网络来进行腐败的惩治和预防,则恰恰弥补了以上的不足。 网络反腐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受众广泛,利于公开透明。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网络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普及率持续稳步增长。互联网基本不受时空限制,能够全天候的播报即时信息,只要有条件上网的网民,打开电脑便可以方便快捷地浏览海量信息并发表评论。由于受众率极高,某一事件或人物一旦进入到网络,便会产生极强的放大效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而这种关注和讨论,甚至会引发“人肉搜索”的方式,为事件的调查审理提供更多的证据和线索。二是隐蔽性强,风险成本低。最近有媒体公布的一项网络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 愿意选用的反腐渠道中,75.5,的人选择“网络曝光”,远远高于其他渠道选项。究其原因,则在于目前传统的举报渠道并不十分畅通,对举报人的保护措施也不到位,举报者的身份一旦暴露,被举报者往往会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公权,对检举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这无疑会大大挫伤民众参与防腐反腐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增加参与防腐反腐斗争的成本。而网络的虚拟身份,会降低检举人的心理负担,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三是传播速度快,震慑力强。传统的防腐反腐手段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只有相关部门掌握相关信息,处理的形式和进度只有当事人才清楚,查处过程中一旦遇到干扰和阻力,往往最后不了了之。而互联网则不受地域限制,且传播迅速,一旦事件被曝光,网民会出于某种目的而不断进行转载,产生极强的加速效应,短时间内便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鉴于巨大的舆论压力,会加大对事件的查处力度,加快对事件的查处速度,增加了对事件查处的透明度。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利与弊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网络反腐工作也不例外。网络反腐有着传统防腐反腐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它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容易造成对他人隐私的侵犯。网络匿名举报可以起到保护检举人的作用,但由于网络的“泛媒体”传播特性使得网络舆论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可能会泄露他人的隐私,对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甚至由舆论监督演化为网络暴力。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出台法规,严令禁止“人肉搜索”。二是容易出现情绪化和虚假信息。举报者往往是在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通过传统举报检举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才在网上曝光的,因此,往往不能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头脑清醒地进行判断,情绪化倾向明显,夸大事实、提供假信息也就不足为奇。对这些举报材料的甄别和采用,是以付出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为代价的。三是容易造成举报信息过早暴露。反腐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保密性。但由于网络举报的公开性,很容易过早暴露举报信息,为被举报人销毁证据、转移财产、订立攻守同盟等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无形当中加大了案件查处的难度,势必会造成查处成本的增加。 三、网络反腐的对策思考 网络反腐作为我国传统的五大监督体系中群众监督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公民参与廉政建设的一种新途径。然而要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提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网络反腐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据笔者调查,部分机关中的领导干部缺乏上网技能和设备,对网络快速、便捷等特点的认识不够充分、不够明确,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更谈不上运用网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对网络民意反应迟钝,甚至对网民和网络民意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网民表达太过偏激,多属发牢骚,网络已经成为宣泄情绪的渠道,从而对于网上举报的内容的真实性、来源的可靠性表示怀疑。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跟上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潮流,要敢于和善于利用好网络这个便利、快捷的沟通平台接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吸取群众的智慧;必须以一种宽容、平等、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网民的“牢骚”和“宣泄”,以一种理性精神去分析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健全网络反腐工作制度、完善网络反腐工作机制。网络反腐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对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中的规律性、特殊性认识不深、研究不透,对网上举报的受理、查处、反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程序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期限规范,比如网上的举报信息达到什么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可以启动调查,由谁来决定进行调查,由谁来具体负责调查,因此,如何使个人反腐行为变成组织反腐行为就成为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把制度建 设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任务抓好做实,真正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并用以指导网络反腐工作,规范网络反腐行为,保证网络反腐工作向纵深发展,将网络反腐的特殊优势最大化。同时,要建立起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规范网上举报材料的收集研判工作,完善线索运用和反馈制度。 三是加强对网络反腐工作的指导,做好资源与人员的整合。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真正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每个网站都是信息集散地,每个网民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他们发布的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每一位读者甚至更大的人群。但由于我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新的态势,存在着重网络建设、轻网络应用的现象,信息更新缓慢,内容千篇一律,成为“形象工程”,形不成官民的双向交流与良性互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反腐工作的正确而有效指导,整合现有资源,围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建设统一的行政权力梳理与运行平台,让人民群众能够顺利而且有效地进行监督,保证人民群众“说话”的权力;必须丰富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方式,通过举报台、电子信箱、网上论坛等方式,多种渠道沟通民意,让人民群众在政务监督方面能够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思想好、能力强、业务精、技术高、善管理,既熟悉政府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技术专家,保证网络的正常维护与运行,让人民群众上得去网、说得上话。 四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大防腐反腐工作宣传力度。长期以来,我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创新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工作方法上存在着事后查处多事前监督少的问题,在工作机制上存在着主动查处少被动查处多的问题,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工作方法不当的原因。因此,在预防和惩治腐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灵活便捷的优势,加大防腐反腐工作宣传力度,将网络宣传教育与传统形式相结合,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腐败现象,增强自身“免疫力”;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形成威慑力。 网络监督是把“双刃剑”,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和不足。首先,网络仅是反腐败的一种工具和载体,在提供真实、有效信息的同时,还会掺杂许多无效、虚假、甚至恶意的信息,网民很容易被大量虚假信息误导。其次,在网络反腐的过程中,部分网民往往缺乏自律意识,不负责任地发布不实信息,煽动社会不满情绪。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在网上捏造事实,散布谣言,侵犯公民权利。三是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不健全。例如在如何界定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法规。因此,政府应对网络监督这种新型反腐模式认真研究,积极面对,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对网络反腐的有效治理,实现网络、网民、治理腐败职能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 具体做法: (一)科学定位网络反腐问题,高度重视网络反腐建设 只有在思想上得到认可,网络反腐才能在更顺利地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加强对干部的培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跟上信息时代的潮流,要敢于和善于利用好网络这个便利、快捷的沟通平台接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吸取群众的智慧;必须以一种宽容、平等、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网民的“牢骚”和“宣泄”,以一种理性精神去分析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加快立法,推进网络反腐制度化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关于网络反腐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常处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境地。因此,当前必须加快立法,促成《网络反腐法》等法律早日出台。同时,必须加快网络反腐制度化建设,明确网络监督的基本原则,完善进行网上举报、曝光、发表评论和报道的基本要求,和网络监督事件受理、查处、反馈的程序规范以及网民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的保证等规范。同时,要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对于违反有关网络管理,侵犯公民人身权、隐私权等行为,有关机关应依法追究 其法律责任。 (三)建立网络伦理规范体系,规范网民言行,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系统、完整的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民自律,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网民认识到,网上反映腐败问题要有事实依据,理性表达,要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内,履行自己监督权力。要注重科技创新,完善网络舆论监控系统,将恶意攻击他人、社会或国家及其他违反法律的不良言论过滤在网络之外,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四)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做好资源与人员的整合,在推动网络反腐过程中,各公权部门既是执法的力量,也是被监督的对象。这就要求公权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反腐正确有效的指导,公开自己的职权范围、执法程序和目的,整合现有资源,围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加强廉政网站建设,及时更新和丰富网站内容,创新举报方式,把廉政网站打造成具有强大号召力、广泛影响力的廉政文化教育警示平台,让人民群众能够顺利而且有效地进行监督,保证人民群众“说话”的权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思想好、能力强、业务精、技术高、善管理,既熟悉政府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技术专家,保证网络的正常维护与运行,让人民群众上得去网、说得上话。 总之,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不仅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面对花样翻新的腐败和违规行为,我们应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技术水平,积极推进网络反腐走向成熟理性。 12届—法学—田亚红 学号:1511120217
本文档为【网络反腐监督机制完善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01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