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四川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举报
开通vip

四川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四川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CR0602)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对建设内容、标准和优先序的分析 学 科 门 类: 应用经济 课 题 名称: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研究 批 准 日期: 2006.09. 报 告 日 期: 2010.10.20 目 录 引 言..............................................................................................

四川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四川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CR0602)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对建设内容、标准和优先序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学 科 门 类: 应用经济 课 题 名称: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研究 批 准 日期: 2006.09. 报 告 日 期: 2010.10.20 目 录 引 言....................................................................................................................................... 1 第 1 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意义及政策分析................................. 3 一、农村、新村与新农村基本内涵 ....................................................................................... 3 (一)农村 ....................................................................................................................... 3 (二)新农村 ................................................................................................................... 4 (三)新村与新农村的区别 ........................................................................................... 5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 ....................................................................... 6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 8 (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首要任务 ....................................... 8 (二)“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核心目标 ..................................... 10 (三)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新境界 ..................................................................... 11 (四)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 ................................................................. 12 (五)民主管理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 12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其时代意义 ................................................................. 14 (一)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 14 (二)我国已经具备建设新农村的条件及其可能性 ................................................. 15 (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 ..................................................................................... 19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与成功标志 ................................................................. 2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大难题 ..................................................................... 22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七大问题 ..................................................................... 23 (三)新农村建设的九大标志 ..................................................................................... 25 第 2 章 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其原则............................... 27 一、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 27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 28 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与模式选择 ..................................................................................... 30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 30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 31 第 3 章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内容与标准 ...................................... 34 一、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期间 ............................................................................. 34 二、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2020年标准 ................................................... 35 (一)农村经济新发展 ................................................................................................. 35 ii (二)农民生活有新改善 ............................................................................................. 36 (三)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 ..................................................................................... 37 (四)农村文明程度有新提高 ..................................................................................... 37 (五)村容村貌有新变化 ............................................................................................. 38 (六)基层民主政治有进展 ......................................................................................... 38 第 4 章 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先序的实证分析 .................................. 40 一、调查方法、数据与样本描述 ......................................................................................... 41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 ................................................................................................. 41 (二)样本村支书的描述性分析 ................................................................................. 42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 (一)“生产发展”建设内容和优先序 ....................................................................... 42 (二)“生活宽裕”建设内容和优先序 ....................................................................... 44 (三)“乡风文明”建设内容和优先序 ....................................................................... 44 (四)“村容整洁”建设内容和优先序 ....................................................................... 46 (五)“管理民主”建设内容和顺序 ........................................................................... 47 (六)总体建设顺序 ..................................................................................................... 48 (七)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48 三、政策性含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49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性含义 ............................................................................. 49 一、结论................................................................................................................................. 49 二、政策性含义 ..................................................................................................................... 49 iii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全面增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越过1000美元大关,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国民经济保持了20余年的超高速增长,城市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农业经受住了国际竞争的考验,农产品总体供求平衡,农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小康。但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地区内部收入差距都在拉大;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未能根本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但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却高于城镇居民,造成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比城镇居民滞后十年,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出现了恶化;具有比较优势或价格优势的农产品却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外对农村发展的研究非常多和非常系统。除了处理相应的业务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发展署、环境署、妇幼儿童署和教科文组织等综合或专业的世界性发展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发展问题(包括农村发展)进行调查、统计和研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等各方面的政策建议。国外“新村运动”始于对韩国,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对“新村运动”的调研和总结也以韩国为主要对象。Whang(1982)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指出政治因素和领导者个人的意志对于“新村运动”这样一场综合性社会运动是极端重要的,认为面对分散于全国的多个村庄,只有执政党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庞大行政组织体系做到这一点。政府作为启动者、组织者和主要出资者,首先必须自身动员起来,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整套组织领导体系,其支持性机构涵盖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Brandt(1982)研究了韩国新村运动能顺利进行的动力机制,认为当时韩国政府对新村运动项目的人力投入比资金的投入还大,涵盖了总统到政府机构、警察、教师、邮差和地方军队。Lee et al (2002)指出政府的投入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必须有广大乡村民众的积极响应,因此必须加强对民众的“训导”,对他们进行“精神启蒙”。 韩国东国大学名誉教授李秉东指出韩国新村运动是一次泛国民精神运动。从国外这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我们需要总结 1 和提炼与四川省省情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汇总分散于各种专题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为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领导人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设想,但当时只是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并非全面小康)并且工农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情况下,去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重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意义和新的内涵,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的目标或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围绕这个目标,不少学者从宏观和一般意义上提出自己的建设意见。林毅夫(2006)从政府角度出发,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由政府去扮演主角,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要靠乡及乡以上的政府组织实施。李水山(2006)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始终是农民,中央和各级政府应在人财物方面积极支持,但要始终突出和激发农民的自发、自助、协同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贺雪峰(2006)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方式。温铁军(2006)认为“新农村”应由三部分组成,即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相关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完善、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 然而,我国民族众多、生产方式多样、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文化、社会和民主意识等方面差别也非常大。迄今为止,已有文献中还没有发现专门对我国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办法、内容和标准,更没有有关四川省的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报告。已有的研究比较零散的观点和建议分布在四川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农村税费改革等专题研究之下。因此,为了保证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权威性,需要首先进行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 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规划需先作、试点需先行、样板需先树。建设新农村,必须解决好“规划先行和严格遵循规划”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规划既要具有前瞻性,又要具有可行性。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过程,既要规划好长期,又要规划好近期,具体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充分考虑其自身条件,并有所侧重。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当前,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注重规划的整体性,重点围绕解决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突 2 出问题,去研究制定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四川省是一个幅员面积广、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和文化习俗差别明显的多民族西部农业大省。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公共财力有限,各地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壮大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实力上,放在解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四川省内各类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内容和标准,确定各地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十分必要、十分紧迫。 第 1 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意义及政策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系统地把握我国农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活环境等全面发展目标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热切期盼的大事,是企业家寻求新发展的商机,也是各级政府在开展“三农”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更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它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更快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种主体如何认清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如何提高建设新农村的效率,避免步入建设新农村的误区等,都需要巨大的智力支持。本章主要界定新农村建设及其相关概念、介绍其背景意义和分析相关政策。 一、农村、新村与新农村基本内涵 (一)农村 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概念,是城市以外的地域,是由农村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组成的复合体。简单的说,农村是以农业、土地、村落为基本 3 内容的,即农村是基于土地农业生产为核心形成的、以村落为基本生活单元的、各种社会关系不断延深与扩展的集合体或生存空间。社会学家R.D.菲尔德[美]等说:农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人文生态方面,农村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彼此较隔绝;(2)行业方面,农村以农业为基本行业;(3)社会文化方面,农村社会文化是传统的、变迁缓慢的,人与人的关系多为初级关系,比较和谐。 中国的农村则有其自身特点: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生产规模小且分散、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生活环境艰苦、家族血缘观念重。综合比较“农村”的职业定义、生态定义和社会文化定义后,不难发现“农村”其实是一个复杂而模糊的概念,新农村建设必须清楚地重新认识这一事物。 (二)新农村 中国农村历经了传统农村、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几个发展时期。新农村是相对于传统农村、计划经济期农村和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是新时代背景下具有新内涵和新风貌的农村。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因此,新农村与过去任何时期的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其特征体现在“五新”,如图1-1所示: 图 1-1 四大新环境和一个新主体关系 说明:一是新居住环境。新居住环境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农村村域内和农户的房前屋后院内的环境整治,包括村内主要道路和通往各家各户的道路硬化、自来饮用水的供给、沟渠与水塘的修整、垃圾集中收集与处理、农户院内的院面硬化、沼气池的建造、改厕、改圈、改厨等。居住环境的好坏,是衡量新农村发达与落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是新技术环境。新技术环境指新农村进入信息化时代,拥有高效实用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新技术环境要求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 4 设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体系,建立覆盖县、乡,并广泛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农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站,推进农业信息和先进实用技术进村入户,帮助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理念,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增产增收。 三是新体制环境。新体制环境主要表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并且日益成熟,城乡户籍分割等体制正在打破,城乡统一的教育体制、就业体制和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制及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形成。 四是新分工环境。新分工环境主要表现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使得新农村建设开始处于全球分工体系之中;工业化快速推进迫使新农村建设必须参与工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城市化加速推进使得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城市化的基础上;区域分工的深化使得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新分工环境,导致农民收入结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五是新居民主体。农村居民应当具备时代的新观点,应当全面抛弃小农意识,个体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新型农民的特点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他们既是新农村的居住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主体。 上述四大新环境和一个新主体关系充分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它们是构成新农村各关键要素的有机整体,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新村与新农村的区别 有人说中国的新农村就是韩国工业化时期的新村。其实“新村”与“新农村”虽一字之差,两者却有至少三个区别。对两者的差异的认识,有助于认清中国新农村的实质意义。 一是两者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韩国新村运动起始于1970年,是韩国工业化起飞的前夜。而目前中国新农村背景,是总体上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起点明显高于韩国新村运动。当年韩国新村运动要解决的是农民基本生活问题,而我国新农村建设,是在解决基本生活基础上,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解决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农民与市民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与30年前韩国新村运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5 二是两者的内涵不同。“住草屋,点油灯,吃两顿饭”,是韩国新村运动掀起的大背景和韩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韩国的新村运动主要涉及经济层面的内容。因此,韩国的新村运动是从修路、改房等村庄建设开始的。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普遍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为全面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战略决策,内涵更为丰富与广阔。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不仅包含了农村基础设施、村庄等硬件建设,还包括了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软件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和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方向。 三是建设机制不同。韩国新村运动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当时韩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政府财力不多,除组织动员外,只能给每个村一些水泥、钢筋等实物,而建设所需的土地和劳动则由农民来提供。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来推进。这是一种“反哺式”的发展,它更加强调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凸显城乡一体化的导向。 韩国新村运动成功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近年来他们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韩国政府对农民、农业实施高额补贴后,导致其农业面对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无助;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在寻求新的对策。所以,新村运动并没能从根本上缓解农业的“三化”——农民老龄化、农业空洞化、农村破产化。韩国的新村运动经验,并不能简单地拿来为我国所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综合概念,它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政策的延续,同时也赋予其新时期的新内涵。 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是促成具有“新农村”内涵和特点的所有行为活动的总和,它的实质就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提升农业经济基础。它的独特性、时代性、渐进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是区别于任何时代农村建设,也是区别于任何国家的新村建设。 (1)独特性。一是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四个字决定了新 6 农村的性质,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必须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二是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新农村,即“不发达阶段”和艰难的爬坡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三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国情就是农村人口众多(9亿),超过了非洲人口总和(8.6亿),农业建设中的物力和财力有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依靠力量上,一切为了农民群众,一切依靠农民群众,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制定政策措施,实施具体工作,都必须作较长的打算,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2)时代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不同时期曾多次提出建设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对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方针的继承,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老命题以崭新的时代内容。新农村,一是“新”在有更明确的指导方针。强调建设新农村,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二是“新”在有更高的起点。强调“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三是“新”在有更全的工作布局。提出了“二十字“的总体要求,体现了有机统一的综合概念。四是“新”在更加关注城乡之间良性互动。从观念和行动上,改变了以往简单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倾向,坚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提法,而不是简单地强调“加快城市化”。五是“新”在有更大的扶持力度。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以工哺农、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六是“新”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让农民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真正成为建设家园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 (3)系统性。新农村的“五大建设”是一个有机系统工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设政治文明。新农村建设首次把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民主、自立、自强发展作为一个完整互动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和建设;它体现了建设新农村的总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与农村全面小康的总目标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南和方向。 (4)长期性。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步的历史过程。所以,长期性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反哺力度”、“工作难度”以及生产力不平衡导 7 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工业化进程正处在转向第二个趋向的拐点上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多地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决定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且劳动力要素的具有非同质性,直接影响和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国地域辽阔,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不一样,同一个地区的山区、丘陵、平湖地区不一样,城郊与边远地区乡村不一样,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全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状况差别很大,也增加了建设的难度。 (5)渐进性。新农村建设是在量的积累中实现质的飞跃。新农村建设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质的飞跃是建立在量的逐步积累基础上的。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和不平衡的状况,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正是一个通过渐进的量的积累进而实现质的飞跃的长期过程。锲而不舍地推进,扎扎实实地做好量的积累工作,积小胜为大胜,才能不断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用“五句话二十字”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怎样理解实现这五句话所包含的“四个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什么说这“二十字”既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也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要求, (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首要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没有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经济基础,农民生活就无法改善。所以,生产发展提供了建设新农村建设必须的物质基础。生产发展包括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新型工业化、农村生产服务社会化等的主要内容。 1、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包括 ?生产条件现代化。其含义是用现代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手段,在农业中广泛使用机械和电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园林化、水利化。 8 2、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技术科学化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新产品产量、提升新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包括: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遗传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先进科学技术,为种养殖业培育出高产、优质、种类多、适应和利用自然能力强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利用土肥科学的成就,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运用耕作栽培学、畜牧学和水产学等科学技术,建立先进的耕作制度,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积极地研究和运用其他各种现代化技术,诸如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遥感技术、激光技术等,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现代化水平。 3、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组织社会化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并逐步建立起农民自己的组织体系,经营管理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 4、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质量;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下决心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林业,真正把林业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重视和加强。 5、农村新型工业化。 农村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相促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 6、农村生产服务社会化。农村生产服务社会化是一个由政府职能部门、龙头企业、社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和其他服务实体组成的综合服务体系。其发展的方向是多元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换句话说,农村服务社会化应涵盖于工、农、林、牧、副、渔各业;涵盖于每个农村产业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产、供、销每个环节都形成有机供应链服务体系;涵盖于每个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中。从提高整个农民的社会化组织程度看,农村生产服务社会化应由三大板块组成。 一是政府行为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村基础条件建设服务体系,包括交通、仓储、运输、通信等;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包括农业、教育、培训、科研、试验、推广;三是农业的投资服务 9 体系;四是农业的信息服务体系;五是涉农政策和法律援助方面的服务;六是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服务。 二是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的自助服务体系。“专业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科技协会,农户”是目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形式,是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 三是企业型人才服务体系。企业型人才服务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分业的产物,以赢利为目的,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中介服务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目前农村闯市场有成效的经纪人和一些专业大户、科技大户,都是按照现代企业的法则运作的。这个板块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的牵动力量。 (二)“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核心目标 城市建得再漂亮,如果农村凋敝、农业衰弱、农民不增收,经济不繁荣,反而会拖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后腿。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005,2007年间,发达地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有较大程度增长。保持农民增收势头不减,是农村“生活宽裕”具体体现。 1、衣食无忧。衣食无忧是指吃饱穿暖、生活殷实。首先,衣食数量要充足,满足农户保护身体和恢复体力的需要。其次,衣食质量要优良,做到消费安全。 2、居住舒适。新农村对农民居住质量总的要求是:人均要有一间高质量的住房,住房外有硬质路面与村庄相连的道路,多数人饮用清洁自来水,使用卫生厕所和清洁能源,实现居民住房从满足生存需要向整洁舒适型的转变。 3、用品齐备。耐用消费品要齐全,实现更新换代,并且具有现代性。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基本普及,计算机普及率不断提高,绝大部分的家庭用上燃气、电等清洁能源。 4、医疗有条件。第一,医疗保健的基本设施齐备。第二,卫生院、医务室建立在社区中,一般性常见病不必出远门。第三,医疗保健费用合理,即农民能够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内承受医疗保健所必需的费用。第四,农村所拥有的医务人员比较充足,他们的服务半径要合理,每个医生服务的对象一般在1000人左右。第五,对常见病和流行病的防治有严格的制度和措施。第六,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重点解决农民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10 5、教育有保障。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逐步使适龄青少年达到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努力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这一比重达到农村总人口的10%以上;积极推广农村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持续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培训,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继续教育的普遍形式。 6、休闲有档次。农民休闲包括消遣娱乐型活动和提高发展型活动两类。前者包括看电视、阅读消遣书刊、串门聊天、看电影、打牌下棋等;后者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从事艺术和科学创造活动等。 (三)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新境界 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的需求。其基本内容见图1-2。 图 1-2 乡风文明结构图 1、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文化结构的内核,是一个由观念文化、知识文化和艺术文化组成的体系。观念文化包括思想、道德、观念、社会心理等。知识文化包括由教育和社会实践不断积累的关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各方面的知识。艺术文化包括审美情趣、艺术的创作与鉴赏等。精神文化在整个乡风文明中处于核心地位。 2、行为文化建设。行为文化是文化结构的中间层,是人的精神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的中介,是一个由生活行为、生产行为、管理行为及各种行为规范等组成的体系。生活行为包括饮食起居行为、日常交往行为、卫生健康行为、节庆礼仪行为等。生产行为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行为、经济往来行为;管理行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各种组织及其管理活动。行为规范包括各种法律、制度、约定、规矩等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11 3、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文化结构的外层,是一个由工具文化、建筑文化和环境文化组成的体系。工具文化包括各种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礼仪器物等;建筑文化包括房屋、道路、村庄布局、标志性建筑物、纪念性建筑物等;环境文化是综合改造自然、社会而形成的环境体系。 (四)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 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 长期以来,“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所以,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其基本内容是: 1、布局合理。布局合理是指农村的人居生产生活环境应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理布局,使生产环境高效、生态、安全,生活环境清洁、卫生、舒适。 2、设施完备。设施完备是指农村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要齐全配套,抗旱、防汛、排污、消防等防灾设施要比较完备。 3、巷道整齐。农村巷道规划合理、道通路平,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排乱倒现象。 4、庭院整洁。庭院要布局合理、绿化美观,建筑风格个性与共性相映成趣。 5、生态良好。山要青,水要绿,天要蓝,空气要洁净。四边(路、河、塘、宅)要绿树成荫,要保证农民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物。 (五)民主管理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民主管理,主要是指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其中: 1、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指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由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指定、委派村民委员会成员。 12 2、民主决策。村级民主决策是指在村级事务的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区领导人和村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村民自治归根到底是要求凡是关系到村民群众利益的大事,由村民自己当家,自己作主,自己决定。村级事务决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日常村务决策。主要是村社区治理活动中的一些日常性事务的决策。 第二,重要村务决策。主要是涉及重要人事安排、土地征用、农田水利建设、公益事业、公共福利和农民负担、以及其他对村民利益、社区稳定和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和事务的决策。这类村务的决策主体主要是村社区领导集团。第三,特大村务决策。主要是那些与全体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村级事务的决策。 3、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指村民参与讨论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财务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等的一种管理制度。 4、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指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由村民监督村中重大事务,监督村委会工作和村干部行为。民主监督的重点是村务公开,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为了避免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新农村民主监督机制应当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其一,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即建立大事报告制;其二,保证村民的参政权。即建立村民决定制;其三,保证村民的监督权。即建立定期审计制;其四,保证村民的发言权。即建立群众评议制;其五,保证村民的管理权。即建立责任追究制。 “二十字”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顾此失彼”;最重要的是必须尊重民意,统筹兼顾,作好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此外,在认识上要特别提示三点:一是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是不矛盾的,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农村经济发展能为工业化提供充足的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同样,工业经济的发展能反哺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与现代化推进目标一致。现代化目标的内容是产值增加、生产率快速增加,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强调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扩散和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需要以农村、农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为前提。三是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 13 民主体为中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以农民的利益为重,绝不做违背农民意愿的事情。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其时代意义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此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是有其重要的时代意义的。 (一)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类似不少别的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中国也需要从农业、农村中积累发展资金,因此城乡发展的差距在逐步扩大。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农村更快发展、农民收入更多增长,就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因此,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这样五方面的原因: 1、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虽然超过5亿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比历史最高水平还低近3000万吨。而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即生产发展。 2、认真对待还在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国情决定了要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这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200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4041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增至11,759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3 :1。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这是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的重大制约。 14 第三,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由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因此客观上影响了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部分只占总额的33.5%。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已经具备建设新农村的条件及其可能性 改革开放已经促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同时,国家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使农村“六小工程”(即指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因此,我国在多方面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 1、统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我国统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各主要指标均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特点。 第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左右,5年累计约增长67,。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 ,增长11.4% (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1%,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9%)。2005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沿海地区更高。按照官方汇率,以美元计算的人均GDP在过去25年间增加了9倍。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1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按照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标准计算,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6000美元;即使将其中的误差修正,也在3000美元以上。沿海地区一大批省份〔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达到2000—3000美元,北京、天津两市已达到3000—5000美元,上海市高达5000美元以上,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接近。 第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03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1700亿元。2004年在解决出口退税陈欠后,财政收入又突破2.5万亿元的门槛,达到26396亿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030元。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48177.12亿元。银行存款24万亿元(其中城乡储蓄11.9万亿元),并且仍然在持续增加。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表明我国已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了。 15 第三,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幅度下降。农业占GDP的比重,25年间下降了一半,目前不到15%。这表明,既不应当、也不可能继续要求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而工业却可以反哺农业了。另外的一个重要的支撑是,出口贸易对农业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已经由30%以上降低到了4%。 第四,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业就业比重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从不到18%提高到了40%以上;非农业就业从不到30%提高到了超过50%。这些指标,充分显示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大大不同于25年前,已经具备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2、政府对解决“三农”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并对解决“三农”问题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有利的政策环境。主要政策措施有6个方面:一是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两减免”政策。二是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三补贴”政策。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高于”的要求,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据悉今年全年安排资金3200多亿元,占全国财政的十分之一强点。四是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实行“两免一补”(即免交杂费和课本费、补助寄宿学生寄宿费),使更多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五是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状况;实行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使计划生育更能得到农民的欢迎和参与;六是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和产粮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了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这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与支农实践,为新时期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路径支持与物质保证。 3、城乡分割体制已有较明显的松动 所谓城乡分割体制,是指采取行政手段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户籍分开封闭固定管理,限制农村居民自由进入城市生活与居住,并对城乡居民在落户、通婚、就业、上学、生活物资供应、公共物品享受、社会保障及医疗等各个方面实 16 行的一种差别待遇的管理体制。近几年城乡分割体制已有较明显的松动,具体表现: 一是城乡二元税制开始打破。农村税费改革先是以“规范、减轻、稳定”为基本原则进行改革试点。到2003年,试点在所有省份推开。2004年,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先行免征农业税,其余省份降低农业税税率,当年共减轻农民负担302亿元。2005年,只剩下河北、山东、云南三省的部分地区还保留10多亿元的农业税,其余省份全部免征,年底又宣布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农民得到很大实惠。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每年减负总额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农村税费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表明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将彻底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税制,加速了城乡统一税制的实现。 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开始受到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农村阶层分化重组,部分农民融入别的阶层,产生了一些新的称谓,如“农民企业家”、“农民工”等,进城务工农民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现存的二元户籍制度。 三是城乡二元就业制度逐渐被打破。近年来,各地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待遇和政策问题陆续改善,给进城务工农民完全的国民待遇和真正的市民待遇,从观念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很重要,不把农民工看成“二等公民”,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要求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严格执行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切实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严格禁止使用童工;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进一步做好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农民工培训责任,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等。 17 四是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改革初现端倪。2004年农村教育“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3.6%,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4.1%;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五是城乡二元保障体制改革开始推进。国家开始拿钱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 4、农村基础设施有一定程度改善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有所改善。80.7%的行政村设置了卫生室;乡镇文化站和农村集镇文化中心达到66743个。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42.7万公里,全国99.6%的乡镇、9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96%的行政村已经开通了电话。 5、加强“三农”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既是“三农”问题认识的质的飞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政策定位的根本转变。主要表现在: (1)在工作布局上,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从强调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转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反映了中共对“三农”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在发展方略上,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而且将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 (3)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2004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 18 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4)在政策措施上,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举措。2004年“一号文件”确定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直接受惠451亿元。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上年又增加251.4亿元。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的转机。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实际增长6.2,。农民收入增长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 (5)在理论和实践探索基础上,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 5、我国从韩国“新村运动”成功实践中得到启示 韩国的国情、农情、人文、习俗与我国相通,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则让中国的高级智囊们形成了一种认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是可以避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拉美一些国家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在城市中形成大量贫民窟的现象,显然是中国必须设法避免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特别强调城镇化必须“健康”发展,即含此意。 (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重大意义可以多角度来理解。 1、从政治意义讲,是巩固执政之基的紧迫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强调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认为这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基础。列宁指出:“工农联盟是苏维埃政权的力量所在,是我们取得成就、取得最终胜利的保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时,告诫全党:“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邓小平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的稳定不稳定。”江泽民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的政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占总人口70%的广大农民共享 19 改革开放的成果、走上富裕文明的道路,这关系到政权的稳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从社会意义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先后作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侧重点不同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重大战略决策(前者侧重“发展”,后者侧重“社会”)。落实“五个统筹”关键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国际经验表明,能否保持工农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是平衡利益关系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关键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若不采取有力的调整措施,加快农民收入增长,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就会对社会稳定和谐带来重大隐患。贯彻落实这两个重要战略决策,必须有一个“依托”、“抓手”和“载体”。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其要义至少有三:一是找到了“从何处抓”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关键抓什么”的问题;三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是“三农中国”)。只要把“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新农村建设目标就实现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这两大主题就一定能落到实处。 3、从经济意义讲,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众所周知,国民经济发展是靠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动的。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面临着国内市场乏力、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这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11.4%,为13年来最快水平,3.6个百分点是由于净出口带动增加的,3.6个百分点是由投资拉动的,消费只拉动1.7个百分点。从长远来看,此种状况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内需求不足、消费不旺,关键是农村的市场没有培育起来。占人口近2/3的农村人口,占有的居民储蓄总额不到1/5,仅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3。农村是我国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韩国的“新村运动”是水泥构建的。新农村建设一头牵着9亿农民的手,农民要过上好日子;另一头牵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内需。9亿农民的需求将给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带来无限动力。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大大释放消费潜力,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 20 发展。可以说,推进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不仅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4、从理论意义讲,是对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都从农业的一般规律出发,充分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特别注意从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出发研究工农联盟问题,从社会主义建设高度出发思考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强调农民在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主张改造小农、实现农业社会化。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在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其重大理论贡献是:倡导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河;强调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问题是农业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发展农业要有“两个飞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江泽民针对新时期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其重大理论贡献是: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全局的根本问题;主张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强调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等等。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新的思想理论,其重大理论贡献是:完整地、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战略思想;工农、城乡关系存在“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决策。至此,我们党已确定了以农民利益为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以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理论。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与成功标志 为什么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怎样“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哪些原则,在建设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和难题,如何解决建设过程的“钱”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上述问题必须认真思考回答并赋予行动。 2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大难题 新农村建设在当前国情背景下面临哪些现实困难和制约,它能否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的契机,成为新农村建设能否科学规划有效推进的关键。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新农村建设的“钱从哪里来”几乎是大多数基层干部最先提及的问题。建设新农村,集体经济是基础,也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重要来源。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 2、农民增收乏力。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缓慢且困难。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农业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农户”和“协会+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或行政组织,其机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合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阻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6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等,“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22 3、村庄建设规划滞后。调查中发现,镇村建设规划,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这使新农村建设中的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如何协调尊重农民习俗与科学合理规划之间的关系,还需做更细致的工作。农民对村镇规划建设有着强烈要求。它可以开辟大量新耕地,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打造承担“工业反哺、城市带动”的平台。但村镇规划与建设面临仍然面临政策约束——土地调整问题。由于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极小。对此,国家和省应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政策。在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把村镇规划与建设用地调整问题纳入国家、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允许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实现占补平衡。 4、缺乏长期投入机制。“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已经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欠账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资金难以得到保障。 农村经济太薄弱,农民太苦,农村发展要有“推动力”,改变收入分配结构就是推动力,没有这一点,农业现代化还要走更加漫长的路。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七大问题 当前农村最需要关注七大问题:第一,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对全国2000个农户的访谈,每个家庭的教育开支平均值为5975元,占到总收入的30,,成为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在目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县级财政勉强能负担起教师工资,中央和省财政能补贴部分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资金,但留下的缺口全部都交给学校自己解决。一些农村中小学校长反映: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 第二,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程度低。据调查,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仍大量存在。农民一次大病平均花费7000多元,差不多是一个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自2003年下半年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病户的医疗负担。但大多数大病医疗费的补偿比例在20,到60,之间,病人自付费比例依然很高。目前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还很低。中央已经提出,到2008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 23 第三,财政支农资金难以统筹使用和管理。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十五”时期以来,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在逐步向“三农”倾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在大幅度增加,但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普遍;政府投入重农业“大动脉”,轻“毛细血管”。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多数地区还难以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农业投入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 第四,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目前,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已分别占68,、80,和50,。总的来看,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摆脱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工进得了城,但留不下来的问题仍很突出。 第五,低价征地是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最突出问题。低价征地已成为新时期“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一种新形式。来自江苏的调查表明,在全省农地转用增值的土地收益分配中,政府大约得60,,7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得25,,30,,而农民只得5,,10,。我国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据估计,目前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高达4000万,5000万人,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第六,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当前,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仍是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大约只有五分之一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目前调查结果表明,农户从农村信用社获得5000元以上的借款困难较大。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政策。进一步完善邮政储蓄政策,使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留在农村。 第七,市场谈判地位低,自我服务组织的发育缓慢。目前,农民在生产前签订购销合同(订单)的不多,多是先生产农产品,再寻找收购者。销售行为分散,随意性很强,能按经济规律组织和服务农民生产销售的很少。据调查,目前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不快、管理制度不健全、改组或解体过于频繁、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资金、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 24 (三)新农村建设的九大标志 根据中国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已走向小康生活的农村居民社区现状和世界发达国家农村的情况,可以从九个方面评价新农村建设水平程度。 1、农民居住集中化。新农村建设应以居住集中化为突破口,使各地农村的土地利用达到集约和节约的目的。只有实现农民居住集中化,才能提高住房质量,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农民集中化居住,可以加强农户之间的紧密性联系,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乡村文化,创造了条件;便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大大降低通电、通信、通气、通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和公共设施的管理成本;便于集中环境污染治理,便于发展循环经济;便于农民生产专业化分工,便于节约的土地进入农村工业用地流转。 2、生产方式合作化。农民生产方式从一家一户转向专业合作化,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的农民合作化,主要建立在产业化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基础上。产业化生产以规模化、商品化为特征,面向市场。实现商品规模化的产业化生产,必须靠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才能提高生产率,实现效益最大化。专业分工的产业化生产组织者,要靠面向市场的农业企业平台或农业专业协作组织进行市场运作,而不是靠传统的自然村、行政村自治组织集体领导行为来进行,这是当代新农村生产方式区别于过去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最大不同点。 3、生产工具机械化。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确保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的前提和依据。 4、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新农村要重点加强公共产品公益化建设。根据现代农民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制度所应承担的义务,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托幼、托老等公共产品设施的财政投入。同时,制定鼓励政策,在贷款、税收、财政上,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开拓公共产品投入渠道,建立健全公共产品管理机制和制度,全面构建农村公共产品服务保障体系。 5、农民素质知识化。重点包括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盲教育、职业教育等,全面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6、农民流动市场化。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化,主要是通过城镇化建设,让劳动 25 力资源在城乡配置上趋于合理,减少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和农民工受歧视现象,让农民在城乡流动中能安居乐业。国家应颁布《农民迁徙法》,从法律上保证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合法权益,明确农民工就业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劳保政策、医疗工伤、养老保险政策、户籍政策、农民工子女享受城市同等教育待遇政策等等。通过法律政策的保护引导,逐步使进城农民成为城市安居乐业的产业工人和永久性居民。 7、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通过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医疗、卫生、教育保障制度,使农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降低非正常死亡率,提高平均寿命指数;让农民人人都享受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平等条件。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村医疗、教育网点布局的规划和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教育设施的规模和档次。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实施全民教育制度,使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病不出县;农民扫盲不出村;农民子女幼教、小教不出村,中教不出乡,职教不出县。 8、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实现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才能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是稳定农村、繁荣农村、落实计划生育国策的根本保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追求的最终归宿。 9、城乡服务一体化。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服务一体化,使村民转为市民成为现实。 26 第 2 章 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其原则 一、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社会”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是低于介于“基本实现现代化”而高于“总体小康”的标准,它的目标任务是: 1、试点探索阶段(2006-2007年)。按照全国建设新农村统一规划和部署,根据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实际情况,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组织实施,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要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试点。在试点阶段,试点地区要按照全国统一的建设规划,制定适宜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框架,确定建设时间进度表,划定试点地区范围和人群,明确建设任务和项目重点,制定规范的组织实施方案,编制完整的财务预算。 试点阶段中的经济发达地区,可以确定相对多的试点农村,扩大试点范围和人群,增加试点建设投资,加快试点建设进程,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重点在改善农村人居和电气化建设中取得经验,特别是在探索现代生活方式、培育新型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发展新村镇社区等方面积累成功经验。 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试点地区,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关系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方面,谋求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探索和经验积累。在塑造新生活方式、新生产模式、新民主进程、新精神风貌、新价值理念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 2、推广普及阶段(2008-2010年)。由中央、地方政府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基层参与组织实施,采取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新农村建设。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制定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完善具体的、有指导性作用的、可操作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主要内容,推广普及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详尽的实施方案和实施主体,建立相应的检查监督机制。要加快经济发达地区的推广进程和速度,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把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生活理念和现代生活手段作为关键环节,尽快普及推广,成为全国新农村运动的表率地区。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要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选择地普及和推 27 进新农村建设,集中财力、物力解决好关系生产生活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在农民住房、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邮电通讯、人畜饮水、医疗卫生、社区建设、公共福利、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进展。为显著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做准备。 3、完善提升阶段(2011-2020年)。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朝着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目标努力,不断完善和提升我国新农村,实现新农村从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全面建设好我国富裕型小康社会。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继续加强和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同时,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民主政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新生活运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正面回答“怎样”建设新农村等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培养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1、坚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落实在:一政策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二在规划上,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三在教育工程上,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2、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 28 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尽快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29 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与模式选择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要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农村建设在规划的框架内有序展开。在编制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部门单项规划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厉行节约、便于生产、利于生活”的原则,重点制定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村内公益事业发展规划、村内产业发展规划和村民住宅布局规划。在制订过程中,既要接受专家的指导和论证,又要走群众路线,倾听村民的意见和呼声,确保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第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不尽相同,有的属于平原地区,有的属于山区。必须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体现农村特点,传承地方优秀历史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广大农村各具特色的“红色”资源特色、“绿色”资源特色和“古色”资源特色。 第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制定建设目标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第四,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府要加强领导和引导,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动员和吸引农民自觉自愿的参与到这场关系农民生产和生活改善的巨大工程中。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千千万万勤劳的农民,把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和主要参与者。防止出现强迫农民,违背农民意愿的事情发生。 第五,典型引路,示范总结、借鉴和带动。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搞好示范点。既要优先在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班子力量强、发展基础好的村布点,又要注重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村布点,真正体现选点的代表性。示范点要及时总结示范的经验,不断强化试点单位在制定规划、推进工作、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切实为推动面上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第六,建章立制,规范操作。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符合客观规律提炼形成制度和规范,建立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发展、 30 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究竟如何建设,各地都有自己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所以在模式选择上,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 1、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模式 一是资源型新农村。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要着力提高能源生产水平和消费方式,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建设。 二是工业型新农村。所谓工业型,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趋势。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的。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特别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现象,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分化很明显。 三是生态型新农村。所谓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四位一体”沼气应用、大中型能源环境工程建设、太阳能有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气化等能源生态工程,是建设能源生态型农村的主要模式。 31 四是农庄型新农村。所谓农庄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农家乐”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形态与模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是服务型新农村。所谓服务型新农村,也即城郊型新农村,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2、区位与新农村建设模式 一是城镇/都市型。所谓城镇/都市型新农村,主要是指在发达的城市地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通过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 二是城郊型。所谓城郊型新农村,就是利用城郊农村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致富农民。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 三是农庄型。所谓农庄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也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 3、发动主体与新农村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涉及诸多利益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动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新农村建设分为三种模式。 32 一是政府(包括市县政府、乡政府、村委会等)发动型:新农村建设只是才开始提出实施。在启蒙时期,当农民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时,政府必须加强引导,通过宣传、试点、抓示范村建设等工作来启发农民群众,使其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处和如何建设新农村。 二是企业和居民(包括外来企业、本地大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以农民为主体,这也是由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政府主导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且因过分强调政府的统筹作用和行政手段,助长了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削弱了部分参与者的自觉性,这就需要从政府主导逐步转变为企业民间主导。 三是非政府组织引导型:新农村建设最终要全部落到农民自己身上。要依靠农民自己加快农业产业化、居住社区化、服务社会化、环境生态化、农民知识化、乡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进程,建设自己理想的家园。 33 第 3 章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内容与标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与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一脉相承,又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的中心和主要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中共四川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从 8个方面32条措施更加具体地安排了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川新农村建设可以归纳为六新:即“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农村文明程度有新提高,村容村貌有新变化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进展”。 尽管党中央提出20字总目标和进行了总体部署。然而,由于我国民族众多、生产方式多样、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文化、社会和民主意识等方面差别也非常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界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确定适当的标准。四川省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力有限、农民基本生活仍然困难的西部农业大省。紧密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来界定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事求是地制定建设标准,为四川的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十分必要。 一、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期间 要界定新农村的建设内容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确定新农村的建设期间。笔者认为,确定新农村的建设期间至少有两个渠道:一是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二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协调。 韩国从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到扩散阶段(1974,1976年),再到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最后到转变为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使得农民的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已接近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准,人均 34 国民收入从254美元增加到5000美元,增加了近20倍,经历了18年时间。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进程,四川省新农村要建设到2023年。事实上,2005年末我国启动新农村建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达到1700美元,四川省的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经济实力远强于当时的韩国。因此,只要新农村建设目标明确、内容清楚、标准恰当和措施得力,我省多数地方能够在2023年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由于中国有13亿人口,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5,,并且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因此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考虑到党和国家的政策的内在一致性,笔者认为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之前党的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战略是一致的。因此,两者的建设期间也大体相当。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是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重要期间。 二、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2020年标准 由于全面小康社会概念提出较早,而且研究较多和较深入,我们在确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内容和标准时,可以参照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研究成果。笔者主要参考了四个单位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内容与标准。它们分别是2002年中国社科院研制的标准、2003年国家统计局研制的标准、2003浙江大学“卡特”中心研制的标准、以及2005年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合作研制的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一号文件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考以上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标准,运用科学预测的方法,笔者界定四川新农村建设内容和确定2020年的相应建设标准如下。 (一)农村经济新发展 由于四川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较弱,新农村建设应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发展农村经济既要讲投入,也要讲产出。投入是产出的必要条件,产出则是衡量投入的效果的指标。 农村投入主要从6个方面来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壮大农村产业和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关键要靠科技,力求到2020年达到“每万人拥有农业科技人员数” 35 40人,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用机械代替劳动,把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劳动解放出来是广大农民的根本愿望,通过新农村建设,要使 “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数”达到20千瓦/公顷;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只有实现了水利化才可以抗击旱灾和保障产量,通过新农村建设,要使“有效灌溉率”达到80,以上;尽管化肥的施用量不是越高越好,但目前化肥仍然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方法,因此要把“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提高到一个比较科学的水平375千克/公顷。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对淡水的消耗量非常大,四川又是水资源较贫乏的省份,而且《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把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10,以上,因此力求把“万元农业GDP用水量”降到1500方以下。由于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困难,为了反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更好地适应市场,我们希望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力求到2020年“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比率”达到70,。 农业产出主要从3个方面来体现。具体地说,要提高劳动力的第一产业生产效率和加强农村剩余动力转移,使“劳动生产率”达到16000元/人.年;由于耕地的稀缺性,一定要提高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的程度和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要使得“土地生产率”达到30000元/公顷;生产发展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不断专业化、不断加工增值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 (二)农民生活有新改善 由于党和国家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没有生活质量改善的农村经济发展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但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将没有物质保障。笔者将从农民收入与农民生活质量两个方面来界定和衡量的农民生活的新改善。 “农民收入”方面包括3项内容。首先,大力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达到8000元/人.年;其次,由于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增加非农收入,因此要增加“非农收入比例”,达到60,以上;最后,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带动农村,因此新农村建设要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别,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比”降到1.8以下。 “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包括4项内容。首先,要提高食物消费和改善消费结构。根据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越低,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因此,要降低“农 36 村恩格尔系数”到0.4以下。其次,健康和长寿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农村人均预期寿命”不但可以衡量农村居民的总体健康水平,而且也是对农村居民营养、医疗卫生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要在2020年把农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岁以上;第三,居住条件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钢木结构住房指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住房,因此要把“人均钢木结构房屋面积”提高到40平方米;最后,农村电话既是生产物资又是生活物资,可以方便农民迅速地获取各种生产和生活信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质量,要使得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三)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主要差距在社会事业严重落后。笔者主要通过农村文教卫体和农村社会保障两个方面来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农村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包括6个项建设内容。首先,让有线电视入户,改善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听到党和国家的声音和获取有用的农业生产信息,提高“有限电视入户率”到80,以上。其次,各村建立图书文化室、体育室和会议室,方便群众学习、锻炼和民主商谈,提高“建有图书文化室和体育室的村组比例”到90,以上。在教育方面,既要提高普通教育水平又要提高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率,分别用“高中阶段普及率”和“45岁以下非农技能培训率”来衡量,分别提高到95,和80,以上。在农村卫生方面,要改善乡镇医院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要增加乡村医生人数,使 “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达2人以上。 农村社会保障方面主要包括两项建设内容。最急需的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使农村居民病有所医、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也使农村居民老有所养和减轻计划生育工作的压力,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农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到90,和60,以上。 (四)农村文明程度有新提高 农村文明程度主要反映农村居民遵纪守法程度和道德风尚高低方面的建设成就。科学观念和法制意识逐步增强、爱国守法、勤勉自强、团结互助、孝悌和睦的文明风尚进一步树立。农村文明建设主要包括3项内容。农村社会安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由于万人刑事案件立案率没有区分农村和城市,笔者用“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来衡量农村社会治安情况,力求达到90,以上。除了刑事案 37 件外,要尽量减少村民纠纷发生,保持农村安详和谐的邻里关系也是反映农村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使“每年每千村民纠纷发生率”低于10次。随着农村文化娱乐提供能力的增强,要尽量杜绝村民参加黄赌毒等非法活动,使“村民参加黄赌毒比率”低于1,。 (五)村容村貌有新变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改变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扎实推进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从村庄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包括5项建设内容:全面进行村庄整治与规划,提高“村庄规划与整治率”到100,;建设乡村道路网络,使得“通硬化(水泥和柏油)公路行政村比率” 达到90,,普通公路入社率达到80,以上;大力建设包括水电、太阳能和沼气等清洁能源,使得农户 “清洁能源普及率”在60,以上;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提高“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比例”到80%以上。农村生态环境包括3项建设内容:要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到30,以上的全面小康标准;把农村厕所改造成冲水式或沼气池式厕所,卫生厕所比例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集中和妥善处理,最终使得“农村社区环境(卫生)达标率”达75,以上。 (六)基层民主政治有进展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使得我省基层民主政治有新进展,主要包括3项建设内容。首先,建设好村组织村支部,使得村委会和村支部“五个好”达标率达到90%;其次,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普遍推行,使得“村务公开满意度”达到90%以上;最后,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村民对基层党组织满意度”达90,以上。 38 表 1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和2020年建设标准(共37项) 新农村2020类 别 序号 新农村建设内容指标 单位 年标准 农村经济新发展 1. 每万人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数 人 40 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 千瓦/公顷 20 2. 有效灌溉率 , 80 3. 农村投入 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 千克/公顷 375 4. 5. 万元农业GDP用水量 方 ?1500 6. 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组织比例 , 70 农村产出 农业劳动生产率 7. 元/人 16000 土地生产率 元/公顷 30000 8.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 50 9. 农民生活新改善 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6000 农民收入 2. 非农收入比 , 60 3. 城乡居民收入比 — ?1.8:1 4. 农村恩格尔系数 — ?0.4 5. 农村电话普及率 , 80 农民生活质量 6. 人均预期寿命 岁 75 7. 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 平米 40 农村社会事业新进步 1. 广播电视覆盖率 , 90 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建有村图书文化室、体育室的比2. % 90 例 3. 高中段普及率 % 95 4. 45岁以下非农技能培训率 , 80 5. 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 人 2 6.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 % 60 农村社会保障 7.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 % 90 农村文明程度新提高 1. 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 % 90 2. 每千村民纠纷发生次数 次 ?10 3. 村民参加黄赌毒比率 % ?1 村容村貌新变化 1. 村庄规划与整治率 % 100 2. 公路入社率 % 80 村庄基础设施 3. 硬路(柏油或水泥)通村率 % 90 4. 清洁能源普及率 % 60 5. 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比重 % 90 6. 农村卫生厕所比例 % 80 农村生态环境 7. 森林覆盖率 , 30 8. 农村社区环境(卫生)达标率 % 75 基层民主政治新进展 1. 主要村干部公推直选比率 , 90 2. 村民对村务公开满意度 % 90 3. 对基层党组织满意度 , 90 注:2020年新农村标准中的正指标~都应是大于或等于某个值~表中略掉了“?”符号~但保留了逆指标的“?”符号。 39 第 4 章 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先序的实证分析 -基于387个村支书的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的中心和主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与各省省委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但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综合概念和宏伟的长远规划,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四川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力十分有限,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分步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根据农民实际需求,明确界定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确定建设优先序对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公共投资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管新农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不少争议,但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已是基本的共识。这一点被国外经验和国内一年来的实践所证实。韩国新村运动是由朴正熙政府亲自倡议、主导的,并且有效地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农民参与,农民则发挥“勤奋、自立和协作”的精神,成为新村建设的主体(朴振焕,2005)。在国内,林毅夫(2006)从政府的职能角度出发,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由政府扮演主角,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要靠乡及乡以上的政府组织实施。李水山(2006)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始终是农民,中央和各级政府应在人财物方面积极支持,但要始终突出和激发农民的自发、自助、协同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单位是行政村。韩国“新村运动”的基层单位是由25,70农户组成的乡村社区(village)。政府为每个社区任命一个公务人员作为其新村运动的领导人,并培训领导人(石磊,2004)。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20字总体要求,其中“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也暗示我国的新农村建 *设要以村为基本单位,各地的实践也是从行政村的试点和示范开始的。《中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书记则是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核心领导,对政府的主 *最近四川的实践也发现以自然村为作为基本单元来确定农村基本建设项目将更容易在社区成员中取得一致。 40 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协调和衔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支书具有农民和新农村建设的基层领导者双重身份,他们既能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又对政策具有较好的理解。因此,调查和了解他们对本村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优先序的看法,可作为中高层决策的重要依据。 2006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启动了对村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计划通过两年时间把全省约52000名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培训一遍,其中大约12000名村支书已经或将被选送到四川农业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技术和政治培训。利用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村支部书记在四川农业大学进行培训的机会,作者对第一期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取得了以下结果和政策建议。 一、调查方法、数据与样本描述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 本文研究主要依据问卷调查数据和村支书代表小组访谈结果。问卷调查采取的以下程序。首先,制作问卷。研究人员以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四川省委一号文件为依据,参考已有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研究成果,列举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内容,让各位村支书根据他们所在村的基本情况,选择最急需建设2-3项和最重要的2-3项。没有村支书选择的选项将不被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其次,组织调查。参加中共四川省委组织的第一批培训共有学员村支书约400人,安排在4个不同的农业技术专业培训班。调查组安排4个老师与8个研究生对村支书讲解问卷,然后现场填写。发出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7份,有效率达97,。最后,处理数据。问卷收集后,把数据输入电脑,采用Excel和SPSS两种格式存储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选择村支书代表参加小组访谈座谈的程序是先选样本县,抽样标准是成都平原县1个、盆中丘陵县3个、盆周山区县2个,被抽到是乐山市中区、五通桥区、邻水县、武胜县、马边彝族自治县、荥经县6个区县,然后在每个样本县随机抽取两个村,一共有10个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小组访谈。小组座谈会上研究人员主要提问“你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研究人员进行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和归纳,超过一 41 半村支书认同的观点和事实作为访谈结果。 (二)样本村支书的描述性分析 统计表明,参加本次调查的村支书都是汉族,性别不均衡,男性占91,;从地域分布上看,村支书来自平原的占2.6,,丘陵地区的占79,,盆周山区的占18,,高原的占0.5,;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6岁,最大的73岁;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平均9.7年,最小的1年;任职时间较长,平均为6.5年,最长的达26年。 村支书家庭平均有4.3人,承包土地4.6亩,平均距镇中心3.8公里。与本村其他农户相比,村支书的家庭经济状况稍好,属于比较富裕的占20.6,、比较贫困的只占4,;村支书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种植业占55,、养殖业占14,,打工、经商和其它分别占8,、14,和6.3,;通讯条件较好,87,的村支书家有固定电话。 就样本村的基础设施而言,饮用水来源中,井水占64.4,,自来水占28,,集体供水占6.4,;交通条件较差,只有26,的村有硬化公路;基本卫生设施缺乏,仍有44,的行政村没有村卫生室;生活能源缺乏,66,的样本村以薪柴为主要能源,34,以沼气、煤、电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小组访谈表明村支书的待遇偏低,有一半以上的村支书月工资不超过200元,且缺乏年轻干部储备。本村绝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缺乏且文化素质低。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生产发展”建设内容和优先序 生产发展是指农村投入不断增加,农业产出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调查显示,从提高农村投入水平和农村产出水平两方面着手发展生产得到村支书普遍认可的。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包含9项内容:提高资金投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增加农业机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适当增加化肥施用,节约农业用水,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良种(植物 42 和动物)供应。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包含4项内容: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的价值量,提高土地产量,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1),在提高农业投入水平方面,44,的村支书认为最急需的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超过资金投入,排在第一位;提高资金投入排在第二,11.9,的村支书认为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是最急需的;以后依次是增加农业机械、增加良种供应、转移剩余劳动力和保证耕地面积。 采用交叉表格进行的显著性分析显示,村支书的绝大多数个人、家庭和村特征变量对村支书的选择没有影响,但村支书的主要收入来源影响村支书的排序和选择比例。以种养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支书有较高的比例(31.5,)选择“增加资金投入”为发展生产最急需的,但仍没有超过选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比例(38.2,);而以加工业、外出务工和经商等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支书选择“增加资金投入”最紧迫的比例要小于以种养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组。通过计算可用于分类变量检验的“或然系数”(Contingency Coefficient)发现这个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1%)。由于不同地形特征地区具有不同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笔者比较了 “盆中丘陵与盆周山区”的村支书的排序(见表4-1),发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内容比丘陵地区的建设内容少4项,但优先序于丘陵地区的基本一致,前四者依次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投入和增加农业机械和。产生这个差别的原因可能在于山区的林地面积广,尽管耕地面积与丘陵地区相当,因此提高粮食产量所需的措施如保护耕地面积、适当增加化肥施用、转移剩余劳动力和增加良种供应都不再急需了。 村支书认为最急需提高的农村产出项目依次是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78.6,),提高劳动力生产的价值量(8.7,),三次产业协调发展(8.1,)和提高土地单产(4.6,)。采用交叉表格进行的显著性分析显示,村支书的个人、家庭和村特征变量对村支书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表 4-1生产发展之农村投入的建设内容和顺序 山区最急需 最急需 丘陵最急需 频数 比例(%) 频数 比例(%) 频数 比例(%) 提高资金投入 88 26.83 64.0 24.8 20 34.5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39 11.89 29.0 11.3 9 15.5 保证耕地面积 6 1.83 5.0 1.9 0 增加农业机械 25 7.62 21.0 8.1 4 6.9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145 44.21 117.0 45.3 24 41.4 适当增加化肥施用 3 0.91 3.0 1.2 0 节约农业用水 3 0.91 2.0 0.8 1 1.7 43 转移剩余劳动力 9 2.74 7.0 2.7 0 增加良种供应 10 3.05 9.0 3.5 0 合 计 328 100.00 258 100 58 100 (二)“生活宽裕”建设内容和优先序 生活宽裕是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农民生活,使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包括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两个方面。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包括以下三个内容: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非农业收入比重(比如外出打工收入)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民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提高饮食的数量和质量,电话入户,村民长寿和人均住房面积增加。 调查显示,就提高收入水平而言, 74.4,的村支书认为最急需的是要设法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16,的村支书认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最急需的,9.5,的认为最急需的提高非农收入。就农民生活质量而言, 58,的村支书认为提高饮食的数量和质量是最重要的,其次是18,的村支书认为村民长寿最重要,以下依次是电话入户和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因此,要达到生活宽裕,应优先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和提高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采用交叉表格分析和通过对分类变量计算或然系数、对连续变量进行卡方检验,研究发现村支书的各种个人、家庭和村特征变量与村支书在生活宽裕方面的调查结果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乡风文明”建设内容和优先序 乡风文明就是要通过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建设,使农村的精神文明有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和农村安全与社会保障两大方面。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包括安装有线(闭路)电视、购买彩色电视、增加文教娱乐项目、建设村图书室和体育活动场所、孩子能读完高中并有部分上大学、45岁以下者能接受非农业技能培训、乡镇卫生院条件改善和村卫生室改善等8个建设内容。安全与社会保障包括良好的社会治安、减少农业自然灾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民工工伤事故保险等6项建设内容。 调查显示,在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方面(见表4-2),农村卫生条件改善最为急需,27.5,的村支书认为村卫生室改善是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最紧迫的任务;排在第二的是建设村图书室和体育活动场所,26.7,的村支书认为该项最急 44 需;排在第三位的是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12.5,的村支书青壮年农民接受非农劳动技能培训是当前最急需的;再接下来是广播电视,8.7,的村支书认为应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最急需;以下依次是乡镇卫生院条件改善、增加村文教娱乐项目和孩子的高中及以上教育。交叉表格分析和对分类变量或然系数检验以及对连续变量的卡方检验表明所在村基本条件不同的村支书选择也不同,如所在村没有村卫生室的村支书比有村卫生室的村支书有更高的比例认为加强村卫生室是最急需建设的,但不具有统计意义。就安全和社会保障而言(见表4-3),35,的村支书认为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最紧迫的建设项目,22.5,的村支书认为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最急需,排在第二位,15.7,的村支书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急需发展,排在第三,以下依次是良好的农村社会治安(12.2,)、减少农业自然灾害以及加强农民工的工伤事故保险。通过对分类变量计算或然系数和对连续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发现村支书的绝大多数个人、家庭和村特征变量与村支书的选择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也有例外。收入水平对村支书的选择影响十分显著,家庭收入在本村属于比较贫困的村支书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是最急需建设的比例更高,两倍于非贫困村支书,而且差异在5,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意义。 表 4-2 乡风文明之农村文教卫体方面的建设内容和顺序 最急需 频数 比例(%) 广播电视覆盖 32 8.7 购买彩色电视 4 1.1 增加本村文教娱乐项目 28 7.6 建设村图书室和体育活动场所 98 26.7 孩子能读完高中并可能上大学 24 6.5 45岁以下劳动者能接受非农技能培训 46 12.5 乡镇卫生院条件改善 34 9.3 村卫生室改善 101 27.5 合 计 367 100.0 表 4-3 乡风文明之农村安全与社障方面的建设内容和顺序 最急需 频数 比例(%) 良好的社会治安 157 40.67 减少农业自然灾害 21 5.4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9 10.10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15 29.79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9 12.69 45 外出务工农民享受工伤事故保险 5 1.30 合 计 386 100 (四)“村容整洁”建设内容和优先序 村容整洁是指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洁。包括村庄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村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公路入社,硬路进村,修建沼气池,入电网,通自来水和房屋内外装修美观。农村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池三改(即结合沼气池改厕所、改厨房和改猪圈),绿化房屋四周,农村社区环境(卫生)达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修建用于排放污水的下水管道等)和植树造林。 调查显示,就村庄基础设施而言(见表4-4),村支书们认为建设重点在村社公路方面,41.7,的村支书认为硬化公路通村是最急需的,排在第一;38,的村支书认为公路入社最重要,排在第二;以后依次是修建沼气池、通自来水和加入电网,房屋内外装修美观排在最后。交叉表格分析和对分类变量或然系数检验以及对连续变量的卡方检验表明所在村基础设施现状对村支书的选择影响很大,如所在村现已有通村公路的村支书认为应最优先建设社道(48.5,),其次是改善通村公路(19.4,),而所在村还没有硬化公路的村支书认为应优先建设通村公路(49.8,),其次是进社公路(34,),两者的差异显著。此外村支书的主要收入来源也影响了他们对优先序的排列,以养殖业为主要来源的要求修建沼气池的比例最高,以加工业为主的要求通自来水的比例最高,外出务工的对通村公路和入电网要求均为最高,经商的对村路社道和房屋装修美观要求都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村支书小组访谈也证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或不到位导致了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差。首先许多村的公路条件很差;其次,由于政府的沼气池建设补贴没有到位,沼气池建设进度慢,以薪柴为能源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第三,山区还和丘陵地区都有饮水没有很好解决的村,如马边县大竹堡乡半边山村从高山引水解决饮水问题,户均成本高;第四,一些村还未入大电网,电费昂贵,如马边县半边山村的电费为1.8元/度。 就农业生态环境而言(见表4-5),56.3,的村支书认为“一池三改”最急需,24.2,的村支书认为农村社区环境卫生达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修建用于排放污水的下水管道等))最急需。小组访谈反映村民的公共卫生意识淡薄,只管自家卫 46 生,公共场所卫生很差。选择绿化房屋四周和植树造林为最急需的村支书分别占10.7,和8.8,。交叉表格的显著性分析表明所在村基础设施现状对村支书的选择影响很大,如所在村已没有村卫生室的村支书有62,的认为应最优先结合沼气池改厕、改厨和改圈,而已有村卫生室的只有50.5,的村支书这样认为,且差异显著;以薪柴为主要能源的村支书比其他主要能源组有更高的比例认为应优先“一池三改”。 表 4-4 村容整洁之村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内容和顺序 最急需 频数 比例(%) 公路入社 144 38.0 硬化公路通村 158 41.7 修建沼气池 32 8.4 入电网 20 5.3 通自来水 15 4.0 房屋内外装修美观 10 2.6 合 计 379 100.0 表 4-5 村容整洁之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内容和顺序 最急需 频数 比例(%) 结合沼气池改厕、改厨和改圈 205.0 56.3 绿化房屋四周 39.0 10.7 农村社区环境卫生达标 88.0 24.2 植树造林 32.0 8.8 合 计 364.0 100.0 (五)“管理民主”建设内容和顺序 管理民主是指农民能以主人的身份,通过村务大会或其他形式,对村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其它事务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它不仅包括政治民主,也包括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具体包括: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建立村党组织公推直选和村干部年度向村民述职制度,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好和农民普遍加入专业技术合作组织。 调查显示,29.4,的村支书认为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中最急 47 需的,其次是农民普遍加入专业技术合作组织,26.1,村支书认为该项最急需发展,然后是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18.4,),以下依次为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14.6,)和建立村干部公推直选和向村民述职制度(11.5,)。交叉表格及其显著性分析表明村支书的各种个人、家庭和村特征变量与村支书的选择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六)总体建设顺序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的优先序,86.1,的村支书认为生产发展最紧迫,6.2,的村支书认为生活宽裕最紧迫,5.4,的村支书认为村容整洁最紧迫,以下依次为管理民主和乡风文明,分别占1.6,和0.8,。访谈小组结果也证实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最紧迫的任务。交叉表格及其显著性分析表明家庭相对贫困的村支书比相对富裕的村支书有更高的比例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生产,而相对富裕家庭有更高的比例认为应该最优先考虑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而且该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七)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本研究隐含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村支书能够根据全村的基础设施情况及其所有村民家庭的实际情况而非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优先序作出正确的回答,调查结果及其显著性分析表明村支书的一些个人或家庭变量如主要收入来源和相对富裕程度对一些判断具有符合理性预期的显著影响,这说明村支书对问卷调查是认真的,且回答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村支书所在村的基础设施变量如是否有村卫生室和是否有硬化公路对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先序也有符合理性预期的显著影响,再次证实了前以观点。由于“管理民主”事关村支书自身的利益,村支书在该方面的排序可能有失公允,把“公推直选和述职制度”排在最后证明了这一点。 本研究隐含的另一个基本假定是新农村建设内容和优先序的确定要以村为单位。这对居住比较集中的平原和浅丘地区的村庄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但在居住比较分散的深丘和山区,各村民小组基本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很可能不同,村支书的选择到底能否代表本村的共同利益,有待于村民调查来证实。 48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性含义 一、结论 (一)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试点探索阶段、推广普及阶段和完善提升阶段。 (二)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经济水平和资源禀赋条件的模式。 (三)从2006年开始到2020年是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重要期间。 (四)新农村建设的2020年标准与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基本是一致的。 (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的优先序,生产发展最为紧迫。在发展农业生产提高投入方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最为紧迫,提高资金投入排在第二,以后依次是增加农业机械、增加良种供应、转移剩余劳动力和保证耕地面积等。 二、政策性含义 首先,西部目前的村支书很难胜任带领本村农民发挥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同时,西部地区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的高比率造成了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缺位或虚位。因此,如何大力培养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的村支书和组织好外出务工农民积极参与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劳务输出大省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新农村建设要以大力发展生产作为首要任务,发展生产又以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和发展现代农业最为最重要。在发展生产方面应以农民为主,政府适当引导。高比率的村支书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最优先的投资凸显了四川农业基础建设投资的严重不足,这也是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瓶颈。因此,中央和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公共投资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以提高农 †业抗自然灾害能力。此外,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均紧密相关的农村公路和村内道路也是需最优先建设的,在这方面乡及乡以上政府则应该发挥主要作用。 †本次调查在06年4月,而8月份四川就发生的重大旱灾,受灾面积达 ,这也证明了本次调查的预见性。 49 最后,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还应优先考虑事关农民基本生活的事情和农村社会事业。前者如村卫生室的建设和“一池三改”等,后者如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50
本文档为【四川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研究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31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7KB
软件:Word
页数:6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07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