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题]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试题]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举报
开通vip

[试题]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试题]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2013-201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期中生 物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10分) 1((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生态系统 2((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释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B( 人工选择 C( 生存斗争 D( 生物的适应性 3((2分)(2...

[试题]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试题]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2013-201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期中生 物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10分) 1((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生态系统 2((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释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B( 人工选择 C( 生存斗争 D( 生物的适应性 3((2分)(2015•扬州模拟)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自然选择 C( 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4((2分)(2006•江苏)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5((2分)(2011•崇明县模拟)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图中黑色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6((2分)(2015•安康二模)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7((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乳酸 B( 呼吸酶与消化酶 C( 生长激素 D(抗体 8((2分)(2008秋•扬州期末)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 A( ???? B( ???? C( ???? D(???? 9((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A(血浆的酸碱度平衡 B( 组织液水分和蛋白质平衡 C( 细胞中ATP和ADP的平衡 D(血糖平衡 10((2分)(2012秋•南阳期末)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 牛奶被饮入胃中 C( 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11((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 ) A(供给全面营养 B( 供能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 水 12((2分)(2014秋•红塔区校级期中)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A(感受器 B( 反射弧 C( 效应器 D(神经中枢 13((2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14((2分)(2003•广东)中枢神经系统中严重损伤后可以立即引起心跳和呼吸停止的部位是( ) A(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脊髓腰段 15((2分)(2001•天津)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6((2分)(2010•上海)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 ?突触?细胞体?轴突 B( 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 ?突触?轴突?细胞体 17((2分)(2010•临沂一模)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写字,也能看书看报,其受损的中枢( ) A( S区 B( W区 C( V区 D(H 区 18((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在促进新陈代谢时,下列器官相互作用的正确表示是( ) ABCD ( ( ( ( 19((2分)(2014春•乳山市期中)下列不属于下丘脑作用的是( ) A(对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B( 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C( 对人体内水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D(对语言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20((2分)(2012秋•河南期中)促胰液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分别是( ) A( 肠黏膜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B( 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C( 肝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D(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 21((2分)(2013秋•忻州期末)下列激素中,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的是( ) A(甲状腺激素 B( 胰岛素 C( 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 22((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当血糖含量发生变化时,神经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 脊髓 C( 上丘脑 D(下丘脑 23((2分)(2014秋•肇庆期末)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B(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C(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 24((2分)(2011•上海校级模拟)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 温觉感受器抑制 C(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25((2分)(2006•浙江)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A(大脑皮层 B( 垂体 C( 下丘脑 D(脊髓 26((2分)(2014•冀州市校级模拟)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 ?骨髓 ?扁桃体 ?淋巴细胞 ?抗体 ?红细胞 ?吞噬细胞 ?抗原( A( ????? B( ???? C( ????? D(???? 27((2分)(2013秋•集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毒破坏 B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 B(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C( HIV病毒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 D( HIV病毒侵入人体后,使人体发生多种无法抵抗的感染和肿瘤,导致死亡 28((2分)(2012秋•潮安县期中)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作用的物质 29((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 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 B( 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 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30((2分)(2015春•马鞍山校级期中)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 ?促进细胞的代谢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 B( ??? C( ??? D(??? 31((2分)(2014春•福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 A(生长素由 ?向?移动 B( 生长素由?向?移动 C( 生长素由?向?移动 D(? 处生长比?快 32((2分)(2013•天津校级模拟)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A、B不给照光,C、D照右侧光,能够向左弯曲生长的是( ) A( B( C( D( 33((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 A(植物的向光性 B( 根的向地性 C( 顶端优势 D(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田中除杂草 34((2分)(2013秋•临河区校级期中)在植物体内,生长素是由下列哪个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的( ) A( 乙酸 B( 丙酮酸 C( 维生素 D(色氨酸 35((2分)(2014春•濮阳期末)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 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 36((2分)(2008•徐汇区一模)下列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的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 ) A( B( C( D( A B C D 37((2分)(2014秋•邯郸期末)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 C( 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出生率下降 38((2分)(2013秋•长春期末)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 B( ?? C( ??? D(?? 39((2分)(2014秋•南安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 B( ?? C( ?? D(?? 40((2分)(2013秋•平和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tA( 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 数学 数学高考答题卡模板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测试卷数学作业设计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模型表示为:Nt=Nλ 0B(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 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41((2分)(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 ) A( 18%,82% B( 36%,64% C( 57%,43% D(92% ,8% 42((2分)(2008•南京二模)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 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43((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 pH B( 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C( 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分解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 中 44((2分)(2014秋•襄阳期中)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毒症、组织水肿、乳酸中毒、 “空调病”等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病症 B(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依赖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 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45((2分)(2015•长春一模)如图为反射弧曲部示意图,刺激C点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各位点的电位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 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 ?不偏转,电表?偏转两次 46((2分)(2008•海南)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 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 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47((2分)(2013•广西模拟)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 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B( 某种b的分泌物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 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c 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48((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人体缺水时水分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 通过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有关中枢产生渴觉,减少水的摄入 C( 通过激素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 D(水分平衡调节同时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使内环境的稳态得以维持 49((2分)(2008•潮州二模)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 自身兔疫病,肌肉痉挛 C( 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肌肉痉挛 50((2分)(2013秋•长春期末)如图为人体的某种特异性免疫图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 ?,?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 图示过程最可能表示的是某种抗原首次侵入机体时特异性免疫反应,物质代表的是抗体 或淋巴因子 C( HIV主要攻击细胞?,使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最终使人死亡 D(物质与细胞 ?均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保持对抗原的记忆性 51((2分)(2014秋•盐湖区校级期中)农业生产中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原理可进行疏花疏果(下列应用中与其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植株,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目的 B(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C(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瓜类单性结实,产生无子果实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52((2分)(2006•广东)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 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 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 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mg/L 53((2分)(2009•韶关一模)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 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C D(用 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54((2分)(2010•徐汇区一模)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 2央划一个大小为1m的样方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 B( ?? C( ?? D(? ? 55((2分)(2013•桃城区校级一模)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t,t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02 B( 若在t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时种群的数量 21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 2 D( 在t,t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2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56((4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 (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 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 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3)变异、自然选择和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三个环节( 57((4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虚线部分总称为 ,其中A代表 (2)正常人虚线部分内的pH通常维持在 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 ,+(3)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消化系统、 系统( 58((6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1表示与缩手反射相关的结构,图2、图3是图1中某一结构放大后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表示的结构是 ( (2)图2中1表示 ( (3)兴奋在图2中的传递特点是 ( (4)缩手反射属于 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 的控制( (5)若是手指被针刺,在发生缩手反射的稍后,机体还会在 形成痛觉( 59((5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代表的物质是 ((1)图中?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 g/L,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 、 和肾上腺素( (3)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 60((6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是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 免疫(与?过程相比,?过程的应答特点是 ,d是 ( (2)?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 ( (3)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细胞去裂解 ,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 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61((5分)(2014秋•南安市校级期中)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只((计算公式:N:[a]=[b]:[c])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构成如图(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2013-201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 期中生物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10分) 1((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生态系统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 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 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 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 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 ABC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ACD错误;B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 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 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 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2((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释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B( 人工选择 C( 生存斗争 D(生物的适应性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 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 ABCD、由于受当时科学水平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 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需要强调的是: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 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生 物个体为单位,而不是强调群体的进化,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在达尔文 的自然选择学说中,自然选择是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导致的,而不是将自然选择归结 于不同基因频率的改变,没有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也会进行( 3((2分)(2015•扬州模拟)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自然选择 C( 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 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突变和基因重组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向,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相互 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形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2分)(2006•江苏)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生物的变 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而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 解答:解: A、害虫的群体本身就有一些个体因为突变而具有抗药性,故害虫抗药性基因的 产生不是杀虫剂秀发的结果,是本来就存在的,A错误; B、当使用某种杀虫剂后,绝大多数害虫被杀死,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 繁殖;抗药性害虫大量繁殖后,再用该种杀虫剂,会有比以前更多的个体生存下来(因 此,杀虫剂对害虫起到一个定向选择的作用,B正确; C、使用杀虫剂后害虫不死,不是因为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而是因为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能存活的都是抗药性的个体,C错误; D、设抗药基因是显性A,那么Aa自交的后代可能有aa(不抗药),所以抗药性强的 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 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5((2分)(2011•崇明县模拟)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图中黑色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型频率的知识( 基因型频率指在一个种群中某种基因型的所占的百分比( 黑色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由图可知aa的繁殖成功率最高,AA的繁殖成功 率最低,Aa的繁殖成功率在它们之间(因此后代aa的个体数比例最大,其次是Aa 的个体,最后是AA的个体( 解答:解: ABCD、由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可知:aa的繁殖成功率最高,其次 是Aa,最后是AA(后代中aa的个体数比例最大,其次是Aa的个体,最后是AA的 个体,所以aa基因频率是最高的,Aa次之,AA的最低,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柱形图的分析理解能力(还要知道, Aa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 基因型频率越来越大,杂合子基因型频率越来越小,但基因频率不变( 6((2分)(2015•安康二模)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 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解答:解: A、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A错误; B、血浆不能进入淋巴,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B错误; C、该图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 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正确; D、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组织液,D错误( 故选:C( 点评: 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 查的重点( 7((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乳酸 B( 呼吸酶与消化酶 C( 生长激素 D(抗体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 胞内的物质不是保内环境的成分( 解答:解: A、肌细胞无氧呼吸可产生乳酸进入血浆,属于细胞外液成分,A错误; B、呼吸酶位于细胞内,消化酶位于消化道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生长激素分泌后进入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 D、抗体分泌后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 关键( 8((2分)(2008秋•扬州期末)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 A(???? B( ???? C( ???? 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外界的氧气和养料要进入内 环境才能被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要通过内环境排除体外( 解答:解:人体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氧气要 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也契合养料随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处,进入组织液,进 而供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组织液,再进入循环系统,通过循 环系统的运输,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通过泌尿系统随尿排出,二氧化碳和部分水 由呼吸系统排除,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通过皮肤随汗液排除,因此,人体细胞与外 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 系统等(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 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对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9((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A(血浆的酸碱度平衡 B( 组织液水分和蛋白质平衡 C( 细胞中ATP和ADP的平衡 D(血糖平衡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 化性质和各种化学组成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答:解: A、血浆的酸碱度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A错误; B、组织液水分和蛋白质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B错误; C、ATP与ATP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因此细胞中ATP和ADP的平衡 不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C正确; D、血糖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D错误( 故选:C( 点评:对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是解题的 关键( 10((2分)(2012秋•南阳期末)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 牛奶被饮入胃中 C( 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 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的媒介(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 属于内环镜(据此答题( 解答:解: A、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细胞内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肌肉注射主要是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消 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镜,并根据题干要求,选 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 ) A(供给全面营养 B( 供能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 供给水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关于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 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解答:解: 0.9%的生理盐水和细胞是等渗溶液,能维持细胞的渗透压,进而维持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状态,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 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 解层次的考查( 12((2分)(2014秋•红塔区校级期中)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A(感受器 B( 反射弧 C( 效应器 D(神经中枢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解答:解: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 应器五部分构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及其结构基础知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属于基础题,是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13((2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 解答:解:脊椎从胸部折断阻断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的路径,痛感需要传递到大脑才可感觉, 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但脊髓反射还存在,膝跳反射由脊髓控制,所以膝跳反射存在(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传导和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2分)(2003•广东)中枢神经系统中严重损伤后可以立即引起心跳和呼吸停止的部位是( ) A(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脊髓腰段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 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腰段 是调节下肢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解答:解: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 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比较简单,记住知识点即可,生物学的特点就是知识点比较琐碎,但是每 个知识点的难度不大,所以一定下功夫,掌握的知识点就越多也越牢固( 15((2分)(2001•天津)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本题突破口是在图中辨别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并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 的( 解答:解: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有效刺激后,改变了膜的通透性,钠 离子大量内流,刺激点变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在 细胞内是由刺激点向两边流动,在细胞外却流向刺激点,即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可以是双向的,C项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 解能力( 16((2分)(2010•上海)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 ?突触?细胞体?轴突 B( 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 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的过程( 分析:本题是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及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兴奋在神经元间 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由于兴奋在神经元 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也是单向的( 解答:解:膝跳反射中,只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两个神经元,膝跳反射的过程是:膝 跳反射的传入神经末梢为树突末梢,树突末梢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将兴奋传到细胞 体,然后再通过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 途径为:树突?细胞体?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膝跳反射的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不是树突末端,A 错误;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膝跳反射的兴奋由树突末端产生传向细胞体、轴突, 不是由轴突传向细胞体、树突,错误; 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突触由感觉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和运动神经元的树突 或细胞体组成,C正确;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膝跳反射的兴奋由树突末端产生传向细胞体、轴突, 由轴突传向突触结构,不能由树突直接传向突触,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和兴奋在该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对膝跳反射的反 射弧的结构和反射活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7((2分)(2010•临沂一模)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写字,也能看书看报,其受损的中枢( ) A(S 区 B( W区 C( V区 D(H 区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包括为 S区(说话中枢),W区(书写中枢),H区(听觉性语言 中枢),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患者不能说话说明S区(说话中枢)受损( 解答:解: A、该外伤病人不能说话,说明S区(说话中枢)受损,A正确; B、能写字,说明W区(书写中枢)正常,B错误; C、能看书看报,说明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正常,C错误; D、能听懂别人讲话,说明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正常,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脑皮层的功能区的各语言中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各语言中 枢的功能及受损时的症状( 18((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在促进新陈代谢时,下列器官相互作用的正确表示是( ) ABCD ( ( ( (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 分析:本题是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的考查,梳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和反馈调节过程,然后判断选项( 解答:解: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 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甲状腺激素的 含量过多使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是分泌活动,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弱,不至于 使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故选:B( 点评:对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9((2分)(2014春•乳山市期中)下列不属于下丘脑作用的是( ) A(对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B( 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C( 对人体内水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D(对语言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 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 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 ?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解答:解: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A错误; B、下丘脑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调节垂体分泌相关激素,B错误; C、下丘脑是水平衡调节的中枢,C错误; D、大脑皮层对语言的表达起调节作用,与下丘脑无关,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生理作用,考生要能够根据下丘脑的功能对 选项进行分析;识记大脑皮层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语言、学 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0((2分)(2012秋•河南期中)促胰液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分别是( ) A(肠黏膜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B( 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C( 肝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D(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本题是对不同动物激素的作用和激素调节的特点的考查,回忆相关激素的作用和激素 调节的特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促胰液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胰腺细胞,促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是甲状腺细胞( 故选:B( 点评:对于不同激素的作用的记忆及激素调节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是理解 是解题的关键( 21((2分)(2013秋•忻州期末)下列激素中,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 B( 胰岛素 C( 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 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 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 使血糖水平升高(据此答题( 解答:解: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对于幼儿会产生呆小症,对于成人会产生甲状腺肿 大,A错误; B、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B正确; C、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其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低血糖,C错误; 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时,对于幼儿会产生侏儒症,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体血糖调节,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内一些常考的激素的种类、 相应的分泌腺、生理作用及分泌异常时引起的疾病,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即可( 22((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当血糖含量发生变化时,神经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 脊髓 C( 上丘脑 D(下丘脑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大脑皮层为人体反射的高级中枢,脊髓为人体反射的低级中枢,构成二者的神经细胞 与器官的功能相适应,只能传导兴奋;神经细胞都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垂 体是人体内的内分泌器官,可以合成许多促激素以及生长激素等;下丘脑是大脑基部 相对较小的区域,是一高级植物神经中枢(神经部),也是一功能复杂的高级内分泌 中枢(分泌部),如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激素释放激素等,是内分泌腺的枢纽( 解答:解: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 相通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 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 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 23((2分)(2014秋•肇庆期末)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B(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C(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 时间短 暂( 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解答:解: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的时间长,A正确;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B正确; 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部分是激素,还有其它物质,如二氧化碳等,C错误;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等需要体液传送,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体液调节内容,关键是比较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24((2分)(2011•上海校级模拟)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 温觉感受器抑制 C(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解答本题需考生能够识记并区分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 解答:解: A、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应是温觉感受器兴奋,A错误; B、此时温觉感受器应兴奋,不是抑制,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是在寒冷环境中的结果,C错误; D、人处于炎热环境时,温觉感受器会兴奋,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掌握程度,属于 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比较简单( 25((2分)(2006•浙江)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A(大脑皮层 B( 垂体 C( 下丘脑 D(脊髓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 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它把内脏活动 与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和内分泌腺的活动等重要的生 理功能( 解答:解: 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不能分泌激素,A错误; B、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它分泌多种激素,如促激 素、生长激素等,但不能传导兴奋,B错误; C、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而且是体内水盐平衡、血糖平衡、 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能传导兴奋,所以说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激素,C正 确; D、脊髓是人体的低级神经中枢,它不能合成与分泌激素,D错误( 故选:C 点评: 下丘脑能分泌一系列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而且是体内水平衡、血糖平衡、 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而这些就需要下丘脑控制植物性神经,是传导兴奋的一种方式, 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激素( 26((2分)(2014•冀州市校级模拟)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 ?骨髓 ?扁桃体 ?淋巴细胞 ?抗体 ?红细胞 ?吞噬细胞 ?抗原( A( ????? B( ???? C( ????? D(????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 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解答:解:人体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骨髓属于免疫器官,?正确; ?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正确; ?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正确; ?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正确; ?红细胞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系统,?错误; ?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正确; ?抗原不属于免疫系统,?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 能,能准确判断各物质或各结构是否属于人体三道防线,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7((2分)(2013秋•集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毒破坏 B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 B(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C( HIV病毒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 D(HIV 病毒侵入人体后,使人体发生多种无法抵抗的感染和肿瘤,导致死亡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 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解答:解: A、艾滋病病毒破坏的是T细胞,A错误; 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B正确; C、HIV病毒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C正确; D、HIV病毒侵入人体后,使人免疫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使人体发生多种无法抵抗 的感染和肿瘤,导致死亡,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是对艾滋病方面知识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本 题的关键是明确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8((2分)(2012秋•潮安县期中)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作用的物质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 态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解答:解: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 骨髓中成熟,C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9((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 A(B 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 B( 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 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 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用人工方法将疫苗或免疫效应物质注入到机体内,使机体通过人工自动免疫或人工被 动免疫的方法获得防治某种传染病的能力称之为免疫接种( 此处灭活病毒具有抗原性,但不具有感染性,因此进入机体后会引起体液免疫反应, 从而在身体中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获得免疫能力( 解答:解: A、在体液免疫清除抗原的过程中,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 浆细胞,A正确;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B错误;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 D、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的相关过程;识记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释放的,而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识记在细 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30((2分)(2015春•马鞍山校级期中)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 ?促进细胞的代谢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 ?? B( ??? C( ??? D(??? 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能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 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解答:解: ?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正确; ?由?分析知,?错误; ?由植物激素的概念可知,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不一定是作用部位,?错误; ?植物激素的作用是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错误; ?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不一定是蛋白质,?错误; ?由?分析可知,?正确( 故选:A( 点评:对于植物激素的概念和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1((2分)(2014春•福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 A(生长素由 ?向?移动 B( 生长素由?向?移动 C( 生长素由?向?移动 D(? 处生长比?快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 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 态学下端运输(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生长素由?向?移动; 生长素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生长素由?向?移动( 解答:解: A、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可发生横向运输,即生长 素由?向?移动,A正确; B、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所以生长素不能由 ?向?移动,B错误; C、生长素又可进行极性运输,即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因此,生长素由 ?向?移动,C正确; D、由于生长素由?向?移动,又由?向?移动,所以?处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 大,因而生长比?快,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2((2分)(2013•天津校级模拟)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A、B不给照光,C、D照右侧光,能够向左弯曲生长的是( ) A( B( C( D(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胚 芽鞘向光弯曲和生长的部位是(生长素能横向运输,其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引起横 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 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生长素能通过琼脂但不能通过玻璃片(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A不给照光,琼脂块不会阻挡生长素的向下运输,胚芽鞘直立生长,A错误; B、B不给照光,左侧琼脂块不会阻挡生长素的向下运输,但是右侧玻璃片会阻挡生 长素的极性运输,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B错误; C、C没有尖端,即使照右侧光也不会感光,而右侧放含生长素的琼脂,胚芽鞘尖端 下部的右侧伸长区生长素浓度高,胚芽鞘会弯向对侧生长,C正确; D、D玻璃片会阻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没有生长素,所以 胚芽鞘不生长(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极性运输、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 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3((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 A(植物的向光性 B( 根的向地性 C( 顶端优势 D(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田中除杂草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 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 能抑制生根( 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解答:解: A、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多,生 长快,向光一侧少,生长慢,表现为向光生长,该实例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 用,未体现两重性,A正确; B、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是因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近地侧生 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 C、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 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错 误; D、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掉农田的双子叶杂草,同一浓度对小麦是促进作用,而 对杂草起抑制作用,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长素两重性的识记和理 解,难度适中(生长素的两重性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以及细胞的年龄等 有关;考生应能够识记体现两重性的相关实例( 34((2分)(2013秋•临河区校级期中)在植物体内,生长素是由下列哪个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的( ) A( 乙酸 B( 丙酮酸 C( 维生素 D(色氨酸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本题是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考查,回忆生长素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知识,然 后结合题干要求进行解答( 解答:解: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 知识的识记能力( 35((2分)(2014春•濮阳期末)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 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五类植 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功能 部位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集中在生长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 发育中的种子 旺盛的部位 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 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普遍存在于?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 幼根和幼芽 植物体内 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促进细胞分裂 裂素 部位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将要脱落的?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片 器官和组织 中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成熟的果实促进果实成熟 位 中较多 解答:解: 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不能促进过程成熟,故A错误; B、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故B错误; C、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故C正确; D、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是促进果实发育,因此不能用其诱导产生无籽果 实,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 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6((2分)(2008•徐汇区一模)下列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的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 ) A( B( C( D( A B C D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由图示可知, A属于衰退型,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BC属于增长型,种群密度可 能越来越大;D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可能变化不大( 解答:解: A、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 密度会越来越小,A正确; B、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 越来越大,B错误; C、种群中幼年个体数较多,老年个体数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C错误; D、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的年龄结构,根据各年龄段个体数,推测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得出种 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37((2分)(2014秋•邯郸期末)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 C( 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出生率下降 考点:动物激素的应用( 分析:昆虫的交配 求偶就是通过性信息素的传递来实现的(所谓性信息素是指雌虫分泌到体 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信 息素即性引诱剂,制成对同种异性个体有较大吸引力的诱芯,结合诱捕器(水盆式、 粘胶式)配套使用(在田间释放后,形成“假姑娘”(性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 的雄虫),从而使得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出生率),达 到防治害虫目的( 解答:解: A、雄性个体数量减少对雌虫的生殖能力没有影响,A错误; B、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 降,所以直接原因是种群出生率下降,B错误; C、题意中只说影响雄性个体数量,不会影响雌性个体,C错误,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 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 制害虫数量的目的,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性别比例的应用,即利用化学信息控制虫害,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8((2分)(2013秋•长春期末)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 B( ?? C( ??? D(??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是指在 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答:解: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和池塘中所有的 鱼不止一个一个种群,??错误; 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正确; 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错误; 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39((2分)(2014秋•南安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 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 B( ?? C( ?? D(??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 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 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 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 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解答:解: ?、J型曲线是在没有环境胁迫下的增长曲线,而S型曲线是在自然条件下的, 即存在竞争时的曲线,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环境阻力,?正确; ?、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是指环境的K值,?错误; ?、阴影部分表示通过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包括迁出的和死亡的个体,?错误; ?、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 J型曲线和S型曲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40((2分)(2013秋•平和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tA( 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λ 0B(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 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 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 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3、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 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解答:解: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A正确;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不适应该环境将逐渐减少甚至灭亡,如果适应该 环境,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会呈“J”型增长,但是由于环境资源是有限的,最终会呈现“S” 型曲线增长,B错误;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通过减少食物来源或减少生存空间等措施来尽量 降低其K值,C正确;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左右时,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值最大,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41((2分)(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 ) A(18% ,82% B( 36%,64% C( 57%,43% D(92% ,8%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本题是对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在一个种群中,已知不同 基因型的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 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AA=18%,Aa=78%,aa=4%,则A的基因频率是: A=18%+78%×=57%,a的基因频率是:a=4%+78%×=43%(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对于是根据种群的基因 型频率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公式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42((2分)(2008•南京二模)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 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物种形成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突变和重组产生可遗传变异,经过漫长年代的地理隔离 积累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是突变和基 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 解答:解: A、图中A表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 材料,A错误; B、只有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才能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 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所以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B正确;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 件,而不只是地理隔离,C错误;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能杂交不能产生后代或杂交产生不 育后代,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新物种形成的知识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现代进化理论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 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43((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 B( 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C( 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分解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中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关于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 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解答:解: A、缓冲物质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A正确; B、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 C、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C错误;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分解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中,维持血 糖浓度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过程、调节 机制及生理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 道、生殖道等是与外界直接相同的,不属于内环境( 44((2分)(2014秋•襄阳期中)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毒症、组织水肿、乳酸中毒、 “空调病”等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病症 B(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依赖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关于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 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 A、尿毒症是因为肾脏有问题代谢废物不能排除,组织水肿的原因较多,但大都 是因为内环境失调,乳酸中毒是会使血浆pH遭到破坏,空调病是机体在温度变化较 大的情况下导致内环境失调的病症,A正确; B、目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正确;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C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生 理意义等基础知识,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态的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 判断各选项即可( 45((2分)(2015•长春一模)如图为反射弧曲部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的电位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 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 ?不偏转,电表?偏转两次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 传导(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 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 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解答:解: A、图中b、c、d点在同一个神经元上,而a、e点分别在另外两个神经元上,刺 激c点,若b、d处测得电位变化就能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递的,A正 确; B、兴奋由c点传到e点,需要跨越一个突触,从而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 信号?电信号的变化,正确; C、由于突触的单向传导,刺激c处,a处测不到电位变化,C错误; D、因为兴奋不能传递到上一个神经元,则电表?两侧没有电位差,不偏转;兴奋先 传递到电表?的左接头,偏转一次,再传递到右接头,再次产生电位变化,共偏转两 次,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 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6((2分)(2008•海南)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 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 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由题意可知,该 反射弧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骨骼肌(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位于皮 肤表层的冷觉感受器,神经中枢包括感知寒冷的大脑皮层,支配机体释放甲状腺激素 的下丘脑和支配肌肉收缩的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寒冷刺激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 上传导,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间传递( 解答:解: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骨骼肌,A正确;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位于皮肤表层的冷觉感受器,B正 确; C、垂体不是反射弧的反射中枢,故C错误; 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间传 递(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及神经调节(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人脑特有的功 能及体液调节的作用机理( 47((2分)(2013•广西模拟)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 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B( 某种b的分泌物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 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c 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下丘脑的功能(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下丘脑是体温、血糖 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温度感觉、渴觉等的中枢( 由题图可知,a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垂体),b为下丘脑间接支配的腺体,c为 下丘脑( 解答:解: 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间接支配的腺体,a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A错误; B、若b为甲状腺,则它分泌物的甲状腺激素与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动物生长发 育的调节具有协调作用,B正确; C、c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错误; D、c下丘脑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还具有分泌功能,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 相通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 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 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 48((2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人体缺水时水分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 通过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有关中枢产生渴觉,减少水的摄入 C( 通过激素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 D(水分平衡调节同时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使内环境的 稳态得以维持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 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 水)( 解答:解: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A正确; B、通过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有关中枢产生渴觉,增加水的摄入,B错误; C、通过激素调节,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C正确; D、水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主要是抗利 尿激素,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 档题( 49((2分)(2008•潮州二模)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 自身兔疫病,肌肉痉挛 C( 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肌肉痉挛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 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该人血清中抗体把乙酰胆碱的受体作为异物进行攻击, 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中称自身免疫疾病,由于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突触后神经元 不能正常兴奋,结果表现为肌无力( 解答:解: A、该人血清中抗体把乙酰胆碱的受体(自身物质)作为异物进行攻击,属于自 身免疫疾病,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突触后神经元不能正常兴奋,结果表现为肌 无力,A正确; B、由于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突触后神经元不能正常兴奋,因此肌肉不会持续 收缩,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该过程中不存在过敏原,不是过敏反应,C错误; D、由C、B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题干准确获 取信息,并把获取的信息与所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是解题的关键( 50((2分)(2013秋•长春期末)如图为人体的某种特异性免疫图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 图示过程最可能表示的是某种抗原首次侵入机体时特异性免疫反应,物质代表的是抗体 或淋巴因子 C( HIV主要攻击细胞?,使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最终使人死亡 D(物质与细胞 ?均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保持对抗原的记忆性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可知,图示为体液免疫过程,细胞 ?、?、?、?、?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 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解答:解: A、?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B、物质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B错误; C、HIV主要攻击T细胞,使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最终使人患各种并发症死亡, C正确; D、抗体在体内不能长期存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51((2分)(2014秋•盐湖区校级期中)农业生产中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原理可进行疏花疏果(下列应用中与其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植株,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目的 B(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C(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瓜类单性结实,产生无子果实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分析: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其两重性 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以及细胞的年龄有关( 2、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而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3、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 (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 (4)生长素类似物还可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 解答:解: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植株,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目的,体现了生 长素的促进作用,A错误;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 错误;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瓜类单性结实,产生无子果实,是由于生长素类 似物促进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错误;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体现了生长素 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两重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 能力( 52((2分)(2006•广东)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 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 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 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mg/L 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分析: 分析表格:生长素及其类似物(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涂抹未受粉的子房,可以获得无子果实(表中数据显示不同浓度2,4,D对番茄子房 发育的影响,2,4,D浓度在0,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 增强;2,4,D浓度超过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解答: 解:A、2,4,D浓度为0的一组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均能促进果 实生长,所以2,4,D浓度超过25mg/L时,对果实发育仍是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 用减弱,A错误; B、本题没有将2,4,D和生长素对照使用,因此不能说明2,4,D与生长素的作用 效果相同,B错误; C、该实验没有涉及枝条生根,不能说明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错误; D、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性及应用,重点是考查学生分析表中数据的能力, 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得出正确结论(本 题的易错点是A选项,要求学生明确生长素类似物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与对照组相比较 得出的,而不能认为数据下降就会体现抑制作用( 53((2分)(2009•韶关一模)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 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C D(用 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 最适浓度的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回忆相关知 识点,然后结合题图分析解答( 解答:解: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则 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NAA的浓度,因变量是银杏插条生根的情况,A正确; B、因为银杏插条上侧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 响实验结果,B正确; C、由于图中NAA浓度大于c时插条平均生根数目不清楚,所以不能确定促进插条生 根的最适浓度,C错误; D、本实验可通过插条的生根数目或生根的平均长度来判断,无关变量有插条上侧芽 的数目及饱满程度、NAA处理插条的时间等,所以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以及促进NAA促进插条生根 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设计( 54((2分)(2010•徐汇区一模)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 2央划一个大小为1m的样方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 B( ?? C( ?? D(??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具体过程为:确定调查对象 ?选取样方(五点取样法或等 距取样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 解答:解:用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不能参入主观意识,且选取的样方大小要相同,?正确; ?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不能选取种群分布比较密集地块,且样方大小要相同,? 错误; ?计算种群密度时,要取平均值,不能以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错误;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重点考查样方法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样方法调 查种群密度的一般过程,能注意相关细节,特别是取样的时候,要注意随机取样,而 且样方的大小要相等,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55((2分)(2013•桃城区校级一模)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t,t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02 B( 若在t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时种群的数量 21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 2 D( 在t,t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2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和种群数量的 变化,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A、根据种群的增长率变化图,t时种群增长率为0,可以确定该种群的数量变2 化符合S型曲线,A错误; B、若在t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t时刻的种群增长率最大,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21 B正确; C、根据S型曲线的增长率,可知捕鱼的最佳时刻是超过K/2,即捕捞至K/2,因此此 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使鱼群获得可持续捕捞,C错误; D、由于增长率大于零,故种群的数量在t,t时逐渐增多,D错误( 1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意在考查 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56((4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 基因库 (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 突变和基因重组 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 基因频率 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3)变异、自然选择和 隔离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三个环节( 考点: 基因频率的变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是对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生物进化的实质和物种形成 的基本环节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群基因库的概念、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生物进 化的实质和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然后解答问题( 解答:解:( 1)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叫这个种群的种群基因库( (2)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突变和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等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 变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三个环节是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 故答案为: (1)基因库 (2)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频率 (3)隔离 点评: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 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57((4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虚线部分总称为 内环境 ,其中A代表 血浆 (2)正常人虚线部分内的pH通常维持在 7.35,7.45 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 ,+(3)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系统(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图中 D为消化系统,E为泌尿系统,A、B、C分别代表血浆、组织液、淋巴,结合 人体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分析作答( 解答:解:( 1)虚线部分总称为细胞外液,也叫内环境,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 中A、B、C分别代表血浆、组织液、淋巴( (2)正常人细胞外液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血浆内环境中的缓冲 物质调节的( (3)参与新陈代谢的系统主要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呼吸 系统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水等新陈代谢的废物(消化系统能吸收有机物,供新 陈代谢利用(氧气和有机物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分解,循环系统也 运输新陈代谢的废物(泌尿系统能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新陈代谢的废物(维持内 ,+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首先要要经过消化系 统的吸收,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相应的组织细胞( 故答案为: (1)内环境 血浆 (2)7.35,7.45 (3)循环系统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 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 58((6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1表示与缩手反射相关的结构,图2、图3是图1中某一结构放大后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表示的结构是 感受器 ( (2)图2中1表示 突触小泡 ( (3)兴奋在图2中的传递特点是 单向传递 ( (4)缩手反射属于 非条件 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 高级神经中枢 的控制( (5)若是手指被针刺,在发生缩手反射的稍后,机体还会在 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形成痛觉( 考点: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 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图1中A表示感受器,B、C表示突触,D表示效应器( 图2结构中,1表示突触小泡,2表示突触前膜,3表示神经递质,4表示突触后膜( 解答:解:( 1)分析示意图可知,图1中A是感受器( (2)图2中1表示突触小泡,由高尔基体形成,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 和抑制性两种,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其释放通过胞吐的形式,依赖细 胞膜的流动性( (3)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 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 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4)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 神经中枢的控制,所以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 手指缩回( (5)若是手指被针刺,在发生缩手反射的稍后,机体还会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形成痛觉(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2)突触小泡 (3)单向传递 (4)非条件 高级神经中枢 (5)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结构以及神经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9((5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代表的物质是 肝糖原 (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 0.8,1.2 g/L,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 胰岛素 、 胰高血糖素 和肾上腺素( (3)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反馈调节 (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 、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H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22 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 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 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解答:解:( 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 转化,则图中?代表肝糖原的分解(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 0.8,1.2g/l(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够促进?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变,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 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降 低( (3)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称为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肝糖原 (2)0.8,1.2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3)反馈调节 点评: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60((6分)(2013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是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 体液 免疫(与?过程相比,?过程的应答特点是 更快、更强 ,d是 记忆细胞 ( (2)?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 ( (3)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细胞去裂解 靶细胞 ,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 a 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图中表示淋巴细胞分 化和某种特异性免疫过程,其中a是T细胞;c、b是B细胞;c 是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因此Y是抗体、X是抗原;d是记忆细胞,其受同种 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而引发二次免疫应答( 解答:解:( 1)据分析可知,X是抗原,Y是抗体,该图表示淋巴细胞分化和体液免疫过程,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 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应答特点是更快、更强( (2)?过程的产物Y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本质为蛋白质( (3)若X是禽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内后则依靠细胞免疫起作用,T细胞增殖分化为 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结合后使其裂解(HIV病毒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 进而导致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故答案为: (1)体液 更快、更强 记忆细胞 (2)蛋白质 (3)靶细胞 a 点评: 本题考查淋巴细胞的分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 能力,属于中档题( 61((5分)(2014秋•南安市校级期中)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D 只((计算公式:N:[a]=[b]:[c])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B、C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构成如图(据图分析, 甲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增长 ,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解答:解:( 1)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种群个体的数量(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根据计算公式N:32=30:10,可解得N=96个/公顷,故选D( (2)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要使调查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数,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没有明显变化,故选B、C( (3)图示坐标图显示,甲有众多的幼年个体,乙的各个月龄个体数量相当,所以甲草原的田鼠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属于稳定型( 故答案为: (1)D (2)B、C (3)甲 增长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本文档为【[试题]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25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