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doc】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举报
开通vip

【doc】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doc】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2009年5月 第24卷第3期 咸阳师范学院 JournalofXianyangNormalUnive~ity Mav.2009 Vo1.24NO.3 【秦汉文史研究】 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梁中效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汉三颂"产生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西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这 一 地区是东汉"得陇望蜀"的战略要地.羌人的进逼和地方官员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

【doc】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doc】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2009年5月 第24卷第3期 咸阳师范学院 JournalofXianyangNormalUnive~ity Mav.2009 Vo1.24NO.3 【秦汉文史研究】 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梁中效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汉三颂"产生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西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这 一 地区是东汉"得陇望蜀"的战略要地.羌人的进逼和地方官员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是"汉三颂" 产生的背景;"汉三颂"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不朽文献,是中国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法史上的不朽杰作.是中国文学史 上的难得佳作,其文化艺术成就受到千百年来中外学者和书法艺术家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汉三颂;《石门颂》;《西狭颂》;《郁阁颂》;艺术成就 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914(2009)03—0014—05 在雄奇壮美的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右高原, 四川I盆地鼎足而立,共同构成西部"金三角"核心战 略地带,这里是大西北与大西南两大文化板块的结 合部,是西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过渡带,是西部 开发最早,经济文化最繁荣的轴心地带,是周,秦,汉 三大帝国的发祥地和腹心地带.…因此,如何有效的 沟通关中盆地,陇右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经济文 化联系,就自然成为秦汉帝国的头等大事,从而产生 了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道路交通而文化艺术成就非凡的"汉代摩崖 三大颂"——《石门颂》,《西狭颂》,《部阁颂》. 一 "汉三颂"产生的时代背景 "汉三颂"形成于东汉桓,灵之际.陕西汉中褒斜 道入El处的《石门颂》产生于桓帝建和二年(148年); 甘肃成县鱼窍峡中的《西狭颂》产生于灵帝建宁四年 (171年);陕西略阳嘉陵江西岸的《都阁颂》产生于灵 帝建宁五年(172年).为什么在东汉日趋衰落的桓, 灵时期24年内,"汉三颂"相继产生在关中盆地,陇右 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 首先,东汉定都洛阳,为了巩固辽阔的西部,非 常重视秦,陇,川之间的三角地带.东汉建国之初,斗 争的焦点就在陇蜀之间.留下了"得陇望蜀"的历史 佳话.东汉初年,隗嚣据陇右,公孙述据四川,定都长 安的刘玄更始政权,以刘嘉"为汉中王,扶威大将军, 持节就国,都于南郑,众数十万.建武二年,延岑复 反,攻汉中,围南郑,嘉兵败走.岑遂定汉中,进兵武 都.为更始柱功侯李宝所破.岑走天水,公孙述遣将 侯丹取南郑.嘉收散卒,得数万人,以宝为相,从武都 南击侯丹,不利,还军河池,下辨.复与延岑连战,岑 引兵北入散关.至陈仓,嘉追击破之."[937刘嘉是刘 秀的族兄,后来投靠了刘秀.建武八年(32年).刘秀 命大将岑彭,吴汉围攻陇右隗嚣,"敕彭书日:'两城 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 蜀."[2]437后来东汉朝廷虽然平定了陇蜀间的割据势 力,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丝毫没有放松. 其次.东汉朝廷非常重视关陇与巴蜀之间的交 通道路的建设,严加防范羌人侵扰.从东汉安帝时期 开始,羌人对关陇和益州的威胁越来越大.《后汉书? 安帝纪》记载,安帝永初二年(108年)十一月,先零 羌滇零称天子于北地,遂寇三辅,东犯赵,魏,南入益 州,杀汉中太守董炳."圜m永初四年(110年)三月,先 零羌寇褒中,汉中太守郑勤战殁."翻安帝元初元年 (1l5年)九月,先零羌寇武都,汉中,绝陇道."四在 此背景下,加强川陕交通,使西北与西南声息相通, 有利于防止羌人的入侵.因此,朝廷"诏益州刺史罢 子午道,通褒斜路."12]东汉川陕之间的一些地方 官,也极为重视维修开凿道路.《后汉书?虞诩传》记 载,虞诩为武都(今甘肃成县)太守时."先是运道艰 险,舟车不通,驴马负载,僦五致一.诩乃自将吏士, 案行川谷,自沮至下辨数十里中,皆烧石剪木,开漕 船道,以人僦值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 余万."『2]这是在嘉陵江支流上开凿出一条至武都 郡的漕路."汉三颂"的产生正是这种川陕间地方官 及其地知识分子的壮举. 二"汉三颂"的文化艺术价值 《石门颂》,《西狭颂》和《邯阁颂》都产生在秦岭 山地南坡嘉陵江和汉江的支流河谷,这里是我国暖 温带和亚热带的交汇处,是南北文化的过渡带,是秦 陇文化与巴蜀文化交融地区,所以"汉三颂"蕴含着 收稿日期:2008—12—25 作者简介:梁中~gc(1961一),陕西汉中市人,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教授,主要从 事西汉,三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第3期梁中效: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15? 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邃的文化价值. (一)古代交通史上的不朽文献 秦汉时期的交通史虽赖"前四史"保存了相关文 献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但正史记录多着眼全国大局,对区域交通关 注甚少.特别是石刻资料是当时人记当代史,比正史 的价值更高,而"汉三颂"距今1800余年,都在380 字以上.这在全国保存不多的有关汉代交通文献的 石刻中弥足珍贵. 《石门颂》主要记载川陕间的官驿大道,其在交 通史上的价值居三颂之首.颂文日:"高祖受命,兴于 汉中,道由子午,出散人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后 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 垓隔尤艰,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 门."这段文字说明穿越秦岭山地,沟通秦蜀的四条 道路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即围谷,堂光道),褒斜 道.至迟到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已全部开通, 显示出东汉朝廷对川陕交通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世 界交通史上最早的交通隧道——石门,大约开通在 永平四年(61年)之后,这是《石门颂》最重要的交通 文化价值.但是,"中遭元二,西夷虐残,桥梁断绝,子 午复循."颂文的这一记载,恰好与前述羌人数次攻 陷汉中.杀了两任汉中太守相印证.由于战火的焚 毁,褒斜道遭到严重毁损,在杨孟文的坚持下,朝廷 下令修复了褒斜道,重新将其作为官驿大道."废子 由斯,得其度经.功饬尔要,敞而晏平.清凉调和,蒸 蒸艾宁.""八方所达,益域为充","自南自北,四海攸 通.君子安乐,庶士悦雍.商人咸喜,农夫永同."这 是现存所有汉代文献中,记录褒斜道为代表的蜀道 交通地位最为重要的文献. 《西狭颂》主要记载汉武都郡太守李翕开通西狭 栈道的经过.《金石萃编》卷十四《西狭颂》释文说: "西狭阁道通梁益."东汉武都郡的治所在下辨(今成 县西),今自成县西南行,经武都沿白水江可达四川 广元,再由广元经江油去成都.自成县东南行,经略 阳可至汉中.这两条路都以西狭为必经之地.其颂文 云:"郡西狭中道,危难阻峻.缘岩俾阁,两山壁立,隆 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厄芒促迫,财容车骑.进不能 济,息不得驻,数有颠覆陨隧之害.过者创楚,惴惴其 傈.君践其险,若涉渊冰.叹日:诗所谓如集于木,如 临于谷,斯其殆哉.困其事则为设备,今不图之,为患 无已.敕衡官有秩李瑾,椽仇审,因常繇道徒,馔烧破 析,刻舀确嵬,减高就埤,平夷正曲,柙致士石,坚固 广大,可以夜涉.四方无雍,行人欢诵.民歌德音,穆 如清风."西狭栈道修成之后,加强了陇南与川北,汉 中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繁荣.因 此,李翕之功可以与他的前任虞诩相媲美,二人前后 辉映.功着史册 《郁阁颂》主要记载武都太守李翕修造郁阁栈 道之经过.郁阁栈道是汉代故道中的一段,系由汉中 勉县经沮县(今略阳)溯嘉陵江而上至故道县越散关 到陈仓之道.颂文云:"沮县市民,或给州府.休谒往 还,恒失日晷.行理咨嗟,郡县所苦.斯溪既然,佤阁 尤甚.缘崖凿石,处隐定柱.临深长渊,三百余丈,接 木相连,号为万柱.过者傈傈,载乘为下.""遭遇聩 纳,人物俱坠,沈没洪渊,酷烈为祸.自古迄今,莫不 创楚.于是,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以建宁 三年二月辛巳到官,恩维惠利,有以绥济.""乃俾衡 官椽下辨仇审,改解危殆,即便求隐.析里大桥,于今 乃造."沮县(略阳县)是嘉陵江沿岸故道线上的交通 枢纽,这里不仅是南下成都,北上陈仓的要道,而且 也是西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的要冲.因此,郁阁 栈道及析里大桥的修建意义重大,不仅便利了商旅 交通,而且加强了西北与西南的交通联系. 《石门颂》,《西狭颂》和《郡阁颂》所记载的交通 史料是《后汉书》等东汉文献资料所缺略的,不仅可 以补正史之不足,更能为后人提供难得的蜀道交通 史资料,便于我们了解东汉中后期的西部交通和地 方文化. (二)中国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 "汉三颂"自北宋之后,逐渐引起了文人雅士的 关注,尤其是在南宋时期,川I陕间是南北对峙的前 沿,举国重视,许多文人墨客因宦游之便.前往"汉三 颂"故地观赏研习,"三颂"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得到 学人们的进一步认可,降及明清以迄近代,"三颂"在 书坛的地位更是扶摇直上.被奉为"汉隶正则","飞 逸奇浑","翩翩欲仙". "汉三颂"诞生在东汉的桓,灵之际,正是汉隶趋 于成熟的鼎盛时期;它们彼此又有一定的地缘关系, 以其相互邻近而共臻完美.【3J3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 楫》卷二《体变第四》中说:"吾谓书莫盛于汉,非独其 气体之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 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 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康有为认为,书法 艺术没有比汉朝更兴盛的.这不仅因为其气韵高雅, 而且其体制的变化之多也达到顶点.因此,他认为要 想超过晋,宋,魏,齐之际的书法大师,只有向上追 溯,学习汉代的书法.他在《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 第七》中指出:"自唐以后,尊二王者至矣.然二王之 不可及,非徒其笔法之雄奇也,盖所资取皆汉,魏间 瑰奇伟丽之书,故体质古朴,意态奇变.后人取法二 王,仅成院体,虽欲稍变,其与几何,岂能复追踪古人 哉!智过其师,始可传授.今欲抗旌晋,宋,树垒魏, 齐,其道何由?必自本于汉也". 康有为明确提出学习书法.尤其是楷书,必须从 ? 16?咸阳师范学院第24卷 汉代开始,原因是汉隶"体质古朴,意态奇变",是"瑰 奇伟丽之书".汉代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书法艺术成 就,关键是"汉人极讲书法","前汉风尚已笃好之,降 逮后汉,好书尤盛."而汉代的书法艺术在桓,灵之 际.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至灵帝好书.开鸿都之 观,善书之人鳞集,万流仰风,争工笔札.当是时,中 朗为之魁,张芝,师宜官,钟繇,梁鹄,胡昭,邯郸淳, 卫觊,韦诞,皇象之徒,各以古文,草隶名家.""书至 汉末,盖盛极矣.其朴质高韵,新意异态,诡形殊制, 融一炉而铸之,故自绝于后世矣."由此可见,"汉三 颂"正是汉代书艺流光溢彩,登峰造极的代表作.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汉三颂"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甚 高.卷二《体变第四》讲书法艺术变化的普遍性,作为 汉隶代表的"三颂"也是书法艺术变化的代表作,"至 《褒斜》,《郁阁》,《裴岑》,《尊楗阁》,《仙友》等碑,变 圆为方,削繁成简,遂成汉分,而秦分笔未亡.""三 颂"是由篆书向隶书过渡阶段的典型,不仅是我国文 字演变的活化石,更是书法石刻艺术演变的代表作. 卷二《分变第四》主要讲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则西 汉未有隶体也.降至东汉之初,若《建平郫县石刻》, 《永光三处阁道石刻》,《开通褒斜道石刻》,《裴岑纪 功碑》,《石门残刻》,《郁阁颂》,《戚伯着碑》,《杨淮 表纪》,皆以篆笔作隶者."康有为强调在由篆变隶的 过程中,《郁阁颂》等碑,都是以篆书之笔来作隶书 的,所谓"《褒斜》,《郁阁》,《裴岑》,《会仙友题字》, 皆朴茂雄深,得秦相笔意.""疏宕则有《西狭颂》,《孔 宙》,《张寿》.""《郁阁颂》为仇子长书","虽非知名 人士,然已工绝如此."在"三颂"中,康有为偏爱《部 阁颂》,他认为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主要得益于《部阁 颂》."后人推平原之书至矣,然平原得力处,世罕知 之.吾尝爱《郁阁颂》体法茂密,汉末已渺,后世无知 之者,惟平原章法结体独有遗意."他还多次将其它石 碑与《郁阁颂》相类比,"惟《樊敏碑》在熹平时,体格 甚高,有《邯阁》意.""《东海庙碑》体渐匾阔,然笔气 犹丰厚,有《都阁》之遗.""《耿勋》与《郁阁》古茂相 类."嗍康有为对《石门颂》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广 艺舟双楫》卷二《本汉七》中说:"《尹宙》风华艳逸,与 《韩劝》,《杨孟文》,《曹全碑阴》同家,皆汉分中妙 品."将《石门颂》推为汉隶中的"妙品"."《杨淮表纪》 润酵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 疏荡过之.""《杨孟文碑》劲挺有姿,与《开通褒斜道》 疏密不齐,皆具深趣.碑中'年'字,'升'字,'诵'字, 垂笔甚长,与《李孟初碑》'年'字同法.余谓隶中有 篆,楷,行三体,如《褒斜》,《裴岑》,《郁阁》,隶中之 篆也.""《冯府君》,《沈府君》,《杨孟文》,《李孟初》, 隶中之草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杨孟文》碑实 际上就是《石门颂》,因为《石门颂》的全称是《故司隶 校尉楗为杨君颂》,是东汉建和二年,汉中太守王升 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撰写的颂词,可简 称《杨孟文碑》或《石门颂》.卷四《体系第十三》中,康 有为又指出《石门铭》源出于《石门颂》,是《石门颂》 的继承和发展,"《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 欲仙,源出《石门颂》,《孔宙》等碑,皆夏,殷旧国,亦 与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笼也."康有为对《西狭 颂》虽着墨不多,但他也非常重视《西狭颂》在书坛上 的地位,在卷四《十家第十五》中,将正楷自成一体的 列为十家,"朱义章,贝义渊,萧显庆,释仙皆用方笔, 王远,郑道昭,王长孺,穆子容则用圆笔,崔浩,寇谦 之体兼隶楷,笔互方圆者也.九家皆源本分隶,崔浩 则《褒斜》之遗,……王远,郑道昭则《西狭》之遗,尤 其易见者也."王远是《石门铭》的作者,郑道昭是《玄 峰山四十二种》的作者.康有为对二人的评价是,"飞 逸莫如王远","神韵莫如郑道昭",他们都得自《西狭 颂》的遗风,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西狭颂》既"飞逸奇浑",又"神韵高 美".在卷二《汉本第七》中又指出:"《鲁峻碑额》浑厚 中极其飘逸,与《李翕》,《韩束力》略同."明确说明《西 狭颂》的风格是浑厚飘逸.这里的《李翕》就是《西狭 颂》,因为《西狭颂》的全称是《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 李翕西狭颂》,因此可以简称《西狭颂》或《李翕》. 作为近代学界的泰山北斗和书法理论家,康有 为对"汉三颂"不仅极为熟悉喜爱,而且纵览中国书 法艺术两千年的发展演变,以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 领悟,将"汉三颂"视为中国书法艺术巅峰时期的标 志.他在《广艺舟双楫》卷二《汉本第七》,于无意中对 "三颂"有一番比较评价:"《部阁》等,皆朴茂雄深, 得秦相笔意";"疏宕则有《西狭颂》";"高浑则有《杨 孟文》";"以今所见真书之妙,诸家皆有之." 作为康有为的弟子,开一代学术新风的梁启超, 虽然在书法理论上不如老师,但仍然喜爱收藏"汉三 颂"等碑石拓本.他在《饮冰室文集》卷四十四《碑贴 跋》中,对"汉三颂"有跋语评价.《邯阁颂》:"吾新得 端匀斋所藏一本,校致攻坚四字未损,校此固胜,然此 本椎拓极精,纸墨黝然,亦乾隆初年物也.丁巳十二 月."《汉西狭颂》:"西狭颂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兹拓宁未损.创之口未泐尽,当是乾隆前本.丁巳腊 年."《魏石门铭》:"石门铭笔意与石门颂相近,彼以草 作隶.此以草作楷,皆逸品也."梁启超虽不以书法 名家.但他对"汉三颂"的评价仍然是极其高明的. 对"汉三颂"书法的品评,前人着录甚多,笔者仅 引录康,梁二人以为例,但为更进一步说明问题,再 引用当代人的着作以证之. 范韧庵,李志贤《书法辞典》云: 《石门颂》:"隶书瘦劲恣肆,雄健舒和,趣味盎 然.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称: 第3期梁中效: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17? '命'字垂笔有长过一二字者,盖指此颂也.然此处特 因石理剥裂.不可接书而垂下耳,非可以律隶法也." 《西狭颂》:"隶法简深古朴,混然天成.近人杨守敬 《平碑记》称: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 《部阁颂》:"传为仇绋书,书近《西狭颂》,运笔古 朴,多篆隶意味.清万经《分隶偶存?汉魏笔考》评:字样 仿佛夏承,而险怪特甚,相其下笔粗钝,酷似村学堂五 六岁小儿描殊所作.而仔细把玩,一种古朴不求讨好之 致,自在行间,盖摩崖则书刻俱倍难于上石耳." 范,李二位先生在《书法辞典》中对"三颂"的评 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并非最终结论.笔者的一位师 友郭荣章先生,曾多次赴"三颂"原地考察,摩挲原 刻,所获颇丰,故将其在《汉三颂专辑》中的评论征引 于此:"'三颂'镌于桓灵之际,其时隶法已趋于精熟, 波磔纵横,气势磅礴.《石门颂》以放纵,飘逸称奇,最 富有时代精神,又有显明的个性.《西狭颂》方整雄 强,兼有洒脱跌宕之姿.《部阁颂》古朴厚重,敛峰隐 韬而又端庄俊美."阎 总之.在琳琅满目的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汉 三颂"是其中的"妙品","逸品","仙品". (三)中国文学史上的难得佳作 从文学角度审视《汉三颂》,我们突然发现两汉 赋颂文学的原生态就在眼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 种"颂"体文章.南朝萧统在《文选?序》中说:"颂者, 所以游扬德业,褒赞成功."与萧统同时代的刘勰在 《文心雕龙?颂赞》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 形容也."l7l74"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 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揄扬 以发藻,汪洋以树义,虽纤巧曲致,与情而变,其大体 所宏,如斯而已."这实际是讲"颂"是一种特殊的 文体,最讲究典雅,辞藻务必浏亮;虽然它也铺张描 画,有点像"赋",却不应走向华丽夸张的道路:虽然 它恭谨慎重有点像"铭",却没有规劝告戒的味道:它 要从一片颂扬声中显示出文采,在汪洋大度中表达 出意旨;虽然做"颂"的细微末节,随着作家的感情而 变化,但它的基本要求.只是这些罢了.可见"颂"既 不同于"赋"的华丽夸张,又不同于"铭"的规劝告戒. 是一种比较奇特的文体,正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为 颂".正因为如此,在西汉的赋颂文学中,流传下来的 "赋"颇多,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赋体文学,而保存至今 的"颂"却少得可怜,《文选》卷四十七《颂赞》中,只收 载了《圣主得贤臣颂》,《赵充国颂》,《出师颂》,《酒德 颂》,《汉高祖功臣颂》五篇,[8]3e~1-400而汉人的颂只有前 三篇,加之班固《汉书》和范哗《后汉书》中收录的 "颂"也不多,所以"汉三颂"弥足珍贵,更有意义的是 "三颂"不仅出自汉人之手,而且是东汉汉中郡和武 都郡的地方官将这种当时最为鲜活的文体以石刻文 字的形式传给后世,比累世传抄甚且经过后世文人 加工过的汉"颂"更具有"颂"体文学本真性的价值, 更值得我们珍视. "汉三颂"虽然刊刻于穷乡僻壤之地,远离长安, 成都等传统文化的核心地域.未能引起古今文学家 的重视.但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熠熠光辉是不能 被埋没的: 其一,"汉三颂"保存了最纯正的"颂"体文学形 态."颂"本是古代歌功颂德的文体.郑玄注《礼》与笺 《诗》,都以"美盛德之形容为颂",并不以刺过之诗为 颂.刘勰也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 也."也就是说颂主要是歌颂人们的伟大德业的."汉 三颂"都是颂美两位地方官凿崖修道,为民造福的历 史功德.《石门颂》赞颂的是杨孟文,"嘉君明知,美其 仁贤,勒石颂德,以明厥勋.其辞日:君德明明,炳焕 弥光."《西狭颂》赞颂的是李翕,"民歌德惠,穆如清 风.乃刊斯石日:'赫赫明后,柔嘉惟则.……三国清 平,咏歌懿德."'《郁阁颂》同样赞颂的是李翕,"勒 后示后,乃作颂日:降兹惠君,克明俊德,允武允文." 由颂辞可以明显的看出,"三颂"虽非出于一人一地 一 时,但勒石颂德一模一样一律. 其二"汉三颂"保存了最规范的颂体文学样式. 汉代颂体文学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和篇章结构,保存 在《文选》和两《汉书》中的颂体文学,由于经过文人 的润色DU_T_,已失去了颂体文学的原始形貌,幸赖 "汉三颂"石刻文的存在,让我们得以饱览汉代颂体 文学的真容.由"汉三颂"可以清楚的看到,颂体文学 在结构上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事.铺排文 字,类似于"赋",但重在叙事,没有赋的华丽夸张:第 二部分是颂辞,文辞典雅,四字一句,有点像"铭".但 重在纪功,没有铭的劝戒;第三部分是题名,包括官 员文人的官职,名字,时间.所以,"汉三颂"让我们大 开眼界,使我们对颂体文学样式有了真切而全面的 了解,为中国文学史保存了颂体文学的活化石. 其三,"汉三颂"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学特色.汉水 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方之间,古代的汉水不仅是"江, 淮,河,汉"并列的四大文化长河之一.而且是两汉王 朝的发祥地,这种厚重的地域文化正是"汉三颂"诞 生的文化土壤.古代的汉水包括西汉水(今嘉陵江) 和汉水(今汉江).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漾水》云: "漾水出陇西氐道县蟠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 注引常璩《华阳国志》日:"汉水有二源:东源出武都 氐道县漾山为漾水,《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 出陇西县蟠冢山,会白水经葭萌人汉,始源日沔."郦 道元对汉水水系源头段的评论是:"虽津流派别.枝 渠势悬,原始要终,潜流或一,故俱受汉,漾之名,纳 方土之称,是其有汉川,汉阳,广汉,汉寿之号,或因 ? 18?咸阳师范学院第24卷 其始,或据其终,纵异名互见,犹为汉,漾矣.川共目 殊,或亦在斯.今西县蟠冢山,西汉水所导也,然微涓 细注,若通幂历,津注而已."因此.可以说"汉三 颂"是古代汉水流域文化孕育的硕果.《石门颂》日: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谷 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高祖受命,兴 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 这里的斜谷之川即汉水支流褒河,"高祖受命,兴于 汉中",恰好是今汉水上游,汉水——汉中——汉 朝——汉族——汉文化的渊源关系,已得到中外学 者的认可.《西狭颂》和《部阁颂》都位于西汉水(今 嘉陵江上游)流域.《西狭颂》云:"缘岩俾阁,两山壁 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此溪今名响水河.自 西而东穿流于鱼窍峡之中,是嘉陵江支流的源头. 《酃阁颂》位于今略阳县附近的嘉陵江边,"惟斯析 里,处汉之右,溪源漂疾,横柱于道.涉秋霖漉,盆溢 涛涌,涛波滂沛,激扬绝道.汉水逆让.稽滞商旅." 这里的汉水即嘉陵江.正由于"三颂"都位于古汉水 流域,所以在"三颂"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大禹治水 的故事.《石门颂》说:"禹凿龙门,君其继踪."《西狭 颂》日:"继禹之迹,亦世赖福."《郁阁颂》云:"禹导 江河,以靖四海."由此可见,"汉三颂"与汉水文化有 不解之缘,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学特色. 其四,"汉三颂"是中国南北文学共同孕育的硕 果.汉水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方之间,是黄河文化板块 和长江文化板块的结合部,是北方以《诗经》为代表 的现实主义文学和南方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 文学的文叉辐射带.《诗经》文学地理的最南界限在 汉水流域,《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 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 可方思."I10]这里的的游女,即是《诗经》描写的汉 水女神.《楚辞》文学地理的最北界限在汉水流域. 《九章?抽思》:"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Do]695<<九章? 思美人》:"指蟠冢之西隈兮.与黄以为期."[101710这 里的"蟠冢"即汉水发源地蟠冢山.正是这种南北文 学与南北文化在汉水流域的交汇,"汉三颂"才逞现 出兼有南北文化的特色."三颂"虽都是写实的颂体 文,但都具有韵律感,其中不乏夸张的成分和一定的 浪漫色彩;而且"三颂"的书法艺术"奇纵恣肆","厚 重古朴""飘逸俊美",具有兼融南北艺术的特色.最 典型的是《郁阁颂》在颂辞中既有"克明俊德,允武 允文.躬俭尚约,化流若神"的北方文学文化成分.又 有"或失绪业兮至于困贫,危危累卵兮圣朝闵怜"等 十二句带"兮"的《楚辞》旬式,是一篇再美妙不过的 南北文学融合的华章. 参考文献: f1】梁中效.秦文化与西部时代U].西南师范大学,2002 (5):112-115.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高天佑.西狭颂研究在日本[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4]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郭荣章.汉三颂专辑[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7】刘勰.文心雕龙[M】.长沙:岳麓书社,2004. f8】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91郦道元.水经注f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 【10】余冠英.诗经与楚辞精品[M】.长春:时代文化艺术出版社, 】995 TheCulturalandArtisticAchievementoftheThreeBig CliffsideCarvingStelesforExtollingFeats LIANGZhong—xiao (DepartmentofHistoricalCulture,Shaanxi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Hanzhnng,Shaanxi723000,China) Abgtraet:"TheThreeCliffsideCarvingStelesforExtollingFeatsintheEasternHanDynasty"wereproduced inthe"goldendelta"regionamongGuanzhongPlain,LongxiPlateauandSichuanBasininWestChina.Thisre- gionwasastrategicstrongholdfortheEasternHanDynastyto"seekthetaking— overofSichuanaftertheconquest ofGansu".TheinvadingofQiangnationalityandtheemphasisoftheroadconstructionofthelocalO伍cialswere thebackgroundagainstwhich"TheThreeCliffsideCarvingStelesforExtollingFeatsintheEasternHanDynasty" wascreated."TheThreeCliffsideCarvingStelesforExtollingFeatsintheEasternHanDynasty''wasanimmortal bibliographyinthehistoryofChinesecalligraphyandararepieceofexcellentworkinthehistoryofChineseliter- ature,whoseculturalandartisticachievementshadbeenadequatelyaffirmedbyscholarsandcalligraphyartistsfor thousandsofyears. Keywords:thethreebigcliffsidecarvingstelesforextollingfeatsintheEasternHanDynasty;ClideCarv— ingSteleforExtollingFemsinShimen;CllffsideCarvingSteleforExtollingFeatsinXixia,"CI'iffsideCarvingStele 厂0rExtollingFeatsinFuge;artisticachievement
本文档为【【doc】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359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06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