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

举报
开通vip

鉴真东渡鉴真东渡在中国航海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李德鹏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151班 201510320031 【摘要】在有中国人的时候,就有了中国人的航海。在中国的航海史上,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其中最先开创了海洋精神的时期,应该是郑和那个时代。中国人自古就是海洋上的勇者,最具有代表性要数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也许留给今天的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是他那刚毅执着的精神品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但是,对于他赴日途中的航海行径,对中国航海史有着怎样的意义,并未有多么深入的研究。所以本文从鉴真东渡的航...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在中国航海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李德鹏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151班 201510320031 【摘要】在有中国人的时候,就有了中国人的航海。在中国的航海史上,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其中最先开创了海洋精神的时期,应该是郑和那个时代。中国人自古就是海洋上的勇者,最具有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要数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也许留给今天的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是他那刚毅执着的精神品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但是,对于他赴日途中的航海行径,对中国航海史有着怎样的意义,并未有多么深入的研究。所以本文从鉴真东渡的航海技术和航海发展史的角度,对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鉴真东渡、航海、意义、影响 一、事件背景和过程: 唐代的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能自给自足的体系,经济发达,地域辽阔,科技先进,各方面都处于世界的前列。所以,唐代的人民,在世界面前很有自信和底气,在与海外交流时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鉴真大师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普度众生的使命感,11年6次东渡日本,最终完成了他的夙愿。 鉴真,是唐朝扬州德高望重、闻名遐迩的受戒大师。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日本来了两名留学僧荣睿和普照,受日本圣武天皇之命,约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法受戒。笃信“普度众生”的鉴真大师,不顾路途的遥远与艰险,毅然率领弟子们踏上了六次东渡日本的艰难历程。 第一次东渡,开始于唐天宝二年(743年),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来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却因受到官府的干涉而失败。因为按照当时的法律,僧人私渡日本是犯法的,故鉴真还没有动身起步,就被别人举报,因此初次东渡因此而终;第二次东渡(744年),鉴真买了一艘军船,带好了准备的粮草等物品,师徒一行再次由扬州出发,顺长江举帆而下。这次虽然没有走漏风声,却遇上了狂风恶浪,巨浪滔天,船体破损,所以无法继续行驶了,虽然及时抢修了,但时节正值隆冬,寒风刺骨,其艰险程度难以想象,因此,第二次东渡也宣告流产;第三次东渡,在鉴真的亲自组织下,欲取大盘山直驱日本,扬帆起航,然而到达大盘山后却无法靠泊,又因风向不对,在那儿呆了一个多月才继续航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他们行驶到乘名山(今舟山到北)时,船体却因触礁而再次破损,之后好不容易得到援救,却又被地方官软禁在寺庙中。所以,第三次东渡也再次夭折;第四次东渡,原本做好了相关准备,但因鉴真弟子灵佑怕师傅冒死生莫测的风险,牒告官府,极力阻拦。于是,官府派人到寺庙中捉拿他们并将其护送回扬州。所以,第四次东渡又被迫中断。第五次东渡(748年),日僧荣睿、普照再次到扬州谒见鉴真,迅速商议再赴日本。鉴真没有动摇,继续出海,但船行驶到狼山附近时,经历风急浪高的考验,之后横渡东海时遇到了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却到达了振洲(今海南岛南端),远远偏离了正常的航线,由此,第五次东渡也未能达到目的。 第六次东渡,由于鉴真的游历遍于大半个中国,名声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东渡。虽然这次东渡又遭到了外界的阻挠,但鉴真意志更加坚定,趁他人不备之时,迅速登舟启程。这次同样是历尽千辛万苦,但终于到达了日本,实现了自己多年来宏伟的夙愿。在到达日本之后,他已是六十六岁高龄,且双目失明了,但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交流,他还是应允了日方的要求,他设立戒坛,传播佛法,虽然双目失明,但能凭记忆校对佛经。他还精通医术,他最后留下的《鉴上人秘示》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对日本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受鉴真弟子的委托,在鉴真圆寂后的16年,日本奈良的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写了《唐大和上东征传》。详尽描述了鉴真六次东渡航海的艰苦历程,这对于后人了解中国、日本的造船术和航海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多次失败的原因分析 鉴真东渡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它已成为了中日交往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例,但是,它既然发生在科技发达的唐代盛世,为什么还历经这么多次 的失败?它是不是代表了唐代的航海技术的发展水平?鉴真可不可以称得上航海家?对此,我们还得做一些探讨。 首先,在出海政策方面。唐代虽然海外贸易较为发达,但它贸易的对象只是限于今印度、阿拉伯等东南亚地区。而对于当时的日本,尚处于封建经济文化兴起时期,因此唐朝不注重与日本的交往,甚至在海外政策上对其也有一定的禁律,尤其是坚决阻止平民出海日本。因此,鉴真在第一、第四次东渡日本时,发生了被人告密、官府逮捕的情况。鉴真也是极力遮蔽耳目,减少影响。由此可见,由于政府政策的影响,给鉴真东渡带来了不少的阻挠。 其次,由于唐代的造船工业有着很大的发展,但这些造船工厂往往都是集中式的,全国有好几家大型的造船厂。正是由于这种高度集中的船厂,几乎把民间中优秀的工匠和造船材料都搜刮殆尽了。因此,处于民间阶层的鉴真凭自己的有限力量是不可能找到优秀的造船能手和良好的造船材料,也就不可能造出结实的船舶。这也是他们多次遭遇风浪就发生船舶损坏的原因。再者,从船员的技能水平看,那些有良好素养,有丰富经验的船工早已被政府招之任用了,留在民间的只是一些普通的、缺乏丰富航海经验的人。鉴真每次东渡,不免都是大量的这种人来滥竽充数充当船员。他们在航行时,不会掌握天气和海洋的规律变化,比如,在第一、二次出海时,当时海洋上恰有来自北太平洋的强大的东北季风,有航海经验的人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海的,出海必然遭到重创。同样第三次出海,也是由于东北风的影响,船被吹的远远地偏离了正常的航道,被吹到南海去了。第六次虽然鉴真本人到达了日本,但同行的几艘船早已不知被吹向何方,甚至还大大遇难受伤…然而这些船工们并不懂得这些,只是单纯的凭借一股勇气出海,致使鉴真一行险些葬身大海。 三、意义和深远影响 鉴真怀抱着兴隆邻邦佛法的态度,普度众生的心愿,不畏沧海险阻,历经十年时间,出生入死地六次东渡,最终以六十六岁的高龄东渡成功,并且在日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带给日本的先进文化是流芳百世的。但是,单从鉴真航海这一方面,我们对鉴真东渡的评价,还得有着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正确得出它在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等航海方面的影响,正确确定它在航海史上的研究地位。 在唐代之前,我国的航海史有三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奴隶社会时期,人们从单一的木板船发展到了带有简单风帆的船;之后在秦朝时,可以设计出了有多重甲板的楼船;再往后就有了更高楼层的较大型船舶,如隋唐时的载有八百人的“五牙舰”,甚者有着先进的水密隔舱。所以说,唐朝时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是相当先进的了,在世界的海运史上有着极为重大的参考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唐朝较为发达航海技术并没有在鉴真身上得以全部体现,鉴真东渡也并没有真正反映当时的造船水平,目的也并不是进行海上探险活动,而航海家是以海上探险为主要目的的。所以,鉴真固然不能称得上是航海家了。鉴真为实践佛法而与之斗争的对象是大海,为了超越海洋,达到海之彼岸,他几乎花费了半辈子的时间,其精神固然可嘉,但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说浪费时间和精力,单是最后一次成功也是非常侥幸的,倘若天公不作美,鉴真也只好抱憾终生了。不过,我们从这个事件中倒是可以得到一点有关唐代的航海状况,这对与航海史的研究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鉴真第六次东渡偏离所走的是南岛航线,史料中就曾记载了南岛上有各种标牌、岛名、泊船处等各种标志,这就可以说明当时的南岛航线是一条非常繁忙的航线。 总之,不管鉴真东渡对航海史研究是否有着重大的参考意义,鉴真大师能够不顾个人的安危,在条件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普度众生,这一点是永远值得赞扬和肯定的。鉴真的航海事迹,真实地反映了中日人民世世代代的友好关系,并且他的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品质,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是在未来的航海生涯中,能够有鉴真大师的这种大无畏勇气,才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鉴真东渡 2.作者张静芬著鉴真东渡日本 3.中国励志网古代航海大事迹
本文档为【鉴真东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5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1-14
浏览量: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