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举报
开通vip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内主要含有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细胞。 1、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和营养神经元的功能。 二、突触传递 根据突触传递媒介物性质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化学性突触又可分为定向突触和非定向突触。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突触的微细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突触的分类:(根据神经元互相接触的部位分类) ①轴突-树突式突触:最为...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内主要含有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细胞。 1、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和营养神经元的功能。 二、突触传递 根据突触传递媒介物性质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化学性突触又可分为定向突触和非定向突触。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突触的微细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突触的分类:(根据神经元互相接触的部位分类) ①轴突-树突式突触:最为多见; ②轴突-胞体式突触:较常见; ③轴突-轴突式突触:是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前易化的结构基础。 3、突触传递的过程: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前膜上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2+进入末梢轴浆内,导致轴浆内Ca2+浓度瞬时增高,促使突触囊泡内递质经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即形成突触后电位(PSP)。 4、突触后电位(PSP):分为快突触后电位和慢突触后电位(主要介绍快突触后电位) 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概念:突触后膜在某种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 EPSP的产生机制: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使递质门控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由于Na+的内流大于K+的外流,故发生净的内向电流,导致细胞膜的局部去极化。 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概念:突触后膜在某种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 IPSP的产生机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上的递质门控Clˉ通道开放,Clˉ内流,引起外向电流,结果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此外,IPSP的形成还可能与突触后膜K+通道的开放或Na+通道和Ca2+通道的关闭有关。 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常与多个突触前神经末梢构成突触,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起整合作用,突触后膜上电位改变的总趋势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当总趋势为超极化时,突触后神经元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抑制;而当突触后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即可在轴突的始段爆发动作电位。 6、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 ①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递质释放量决定于进入末梢的Ca2+量。细胞外液Ca2+浓度升高和(或)Mg2+浓度降低、到达突触前末梢动作电位的频率或幅度增加,均可使进入末梢的量Ca2+增加,递质释放增加,反之,则递质释放量减少。 ②影响已释放递质消除的因素:凡能影响递质重摄取和酶解代谢的因素,均能影响突触传递。 ③影响受体的因素:在递质释放量发生改变时,受体与递质结合的亲和力、受体的数量均可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突触传递。 7、突触的可塑性:是指突触的形态和功能可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的特性或现象。 突触的可塑性的形式:①强直后增强;②习惯化和敏感化;③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压抑 突触的可塑性的机制:前几者是因一定的环境刺激,引起突触前膜Ca2+通道的改变,影响了递质释放量所致。长时程增强却是由于突触后(非突触前)神经元细胞内Ca2+的增加,引起后膜AMPA受体(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功能增强而引起。 (二)非定向突触传递 1、结构基础:曲张体。当神经冲动传来,曲张体释放出递质,经扩散作用于突触后成分上的受体,从而产生一定效应。该传递模式也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2、特点:①突触前、后成分无特化的突触前、后膜;②曲张体与突触后成分不一一对应,作用较弥散,无特定靶点;③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突触后成分上有无相应受体;④曲张体与突触后成分的间距大且不等,突触传递时间长,且长短不一。 (三)电突触传递 1、结构基础:缝隙连接。 2、特点:无突触前、后膜之分,一般为双向传递;电阻低,信息传递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 3、功能:促进神经元同步化活动。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指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1、递质的鉴定:①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②递质储存于突触囊泡内,受到适宜刺激时,囊泡内的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③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并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④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 ⑤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能分别模拟或阻断该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 2、神经调质: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不在神经元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只对递质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神经调质。 3、递质的共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的现象,称为递质共存。其意义在于协调某些生理功能活动。 4、递质的代谢:递质主要在胞质中合成,在突触小泡内储存,经Ca2+依赖性出胞方式释放,递质作用于受体并产生效应后很快被消除。消除的主要方式有酶促降解、被突触前末梢和突触囊泡重摄取。如:乙酰胆碱的消除依靠突触间隙中的胆碱酯酶将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酸;去甲肾上腺素主要通过末梢的重摄取及少量通过酶解失活而被消除。 (二)受体:是指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特异结合并诱发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配体:受体的激动剂和受体的拮抗剂,二者统称为配体。 1、受体的亚型:每种受体都有多种亚型,表明一种递质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多种效应器细胞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效应。 2、突触前受体:位于突触前膜的受体称为突触前受体或自身受体。通常,突触前受体激活后可抑制递质释放,实现负反馈控制。 3、受体的作用机制:受体与递质结合而被激活后,通过一定的跨膜信号转导途径,使突触后神经元活动改变或使效应器细胞产生效应。根据跨膜信号转导的不同途径,递质受体可分为两大家族:①G蛋白耦联受体;②离子通道型受体。 4、受体的调节 ①受体的上调:当递质释放不足时,受体的数量将逐渐增加,亲和力也逐渐升高,称为受体的上调。 ②受体的下调:当递质分泌过多时,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均下降,称为受体的下调。 (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神经元:以乙酰胆碱(ACh)为递质的神经元。其中枢分布极为广泛。 胆碱能纤维:以ACh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包括:①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②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③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除少数肽能或嘌呤能纤维外);④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温热性汗腺的纤维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胆碱能受体:能与ACh特异结合的受体。 类型 分布 效应 亚型 阻断剂 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受体) 主要分布于节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M受体激动呈现M样作用,主要表现为心脏抑制、血管扩张、一般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瞳孔缩小等。 M1-M5五种亚型 G蛋白耦联受体 阿托品 烟碱型胆碱受体(N受体)   N受体激动剂呈现N样作用。 离子通道型受体 筒箭毒碱 NN受体 主要位于自主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 NN受体激动时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节兴奋和肾上腺髓质分泌。 神经元型   NM受体 主要位于骨骼肌细胞膜上。 NM受体激动时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收缩。 肌肉型             2、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均属于儿茶酚胺类。 肾上腺素能纤维:以NE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多数交感节后纤维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NE和E结合的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 类型 分布 效应 阻断剂 α型肾上腺素受体(α受体)   α受体激动呈现α型作用。 酚妥拉明 (主要α1) α1受体 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瞳孔开大肌。 α1受体激动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收缩、瞳孔扩大等。 哌唑嗪 α2受体 主要分布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突触前膜上。 α2受体激动时表现为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负反馈)。 育亨宾 β型肾上腺素受体(β受体)   β受体激动呈现β型作用。 普萘洛尔 β1受体 主要分布于心脏、肾小球球旁细胞。 β1受体激动时主要表现为心脏兴奋、肾素分泌增加等。 阿替洛尔 β2受体 主要分布于平滑肌、骨骼肌、肝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突触前膜上。 β2受体激动时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平滑肌舒张、糖原分解、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正反馈)等。 丁氧胺 β3受体 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 β3受体激动时主要表现为脂肪分解。           3、多巴胺及其受体 多巴胺(DA)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中间产物,本身也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递质,也属于儿茶酚胺类。 多巴胺递质-受体系统在中枢主要分布:①黑质-纹状体系统;②中脑-边缘系统;③结节-漏斗系统。 脑内多巴胺主要由中脑黑质产生,沿黑质-纹状体投射系统分布,储存于纹状体,其中以尾核含量最多。 脑内多巴胺神经元位于:黑质、中脑脚间核、下丘脑弓状核。 多巴胺受体:分D1~D5五种受体亚型。都是G蛋白耦联受体。 功能:多巴胺系统主要参与对躯体运动、精神情绪活动、垂体内分泌功能以及心血管活动等的调节。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氏病、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等都与多巴胺能神经通路障碍有关。 4、5-羟色胺及其受体 5-羟色胺(5-HT)系统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于低位脑干的中缝核内。投射纤维包括三部分:上行部分、下行部分和支配低位脑干部分。 5-HT 受体:多而复杂,有5-HT1~5-HT7七种受体。5-HT3是离子通道型受体,其余为G蛋白耦联受体。 功能:中枢5-HT主要调节痛觉与镇痛、精神情绪、睡眠、体温、性行为、垂体内分泌、心血管活动和躯体运动等功能活动。 5、组胺及其受体 中枢组胺神经元胞体分布局限,集中在下丘脑后部的结节乳头核内;其纤维及受体分布广泛。有H1~H3三种受体。组胺系统可能与觉醒、性行为、腺垂体激素的分泌、血压、饮水和痛觉等调节有关。 6、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 ①兴奋性氨基酸:主要包括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谷氨酸是脑和脊髓内主要的兴奋性递质。 ②抑制性氨基酸:主要包括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 7、神经肽及其受体 神经肽:指分布于神经系统起递质或调质作用的肽类物质。 包括以下几类。 ①速激肽:包括P物质、神经激肽A等6个成员。 ②阿片肽:主要包括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三类。 ③下丘脑调节肽和神经垂体肽 ④脑肠肽:在胃肠道和脑内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主要有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神经降压素等。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神经系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9-05-17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