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肌力训练法与冲击式肌力训练法对上肢肌力

传统肌力训练法与冲击式肌力训练法对上肢肌力

举报
开通vip

传统肌力训练法与冲击式肌力训练法对上肢肌力传统肌力训练法与冲击式肌力训练法对上肢肌力 傳統肌力訓練法與衝擊式肌力訓練法對上肢肌力、動力 訓練效果之比較 侯鴻章、陳全壽、林政東 國立體育學院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利用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從事仰臥推舉訓練與傳統等張仰臥推舉訓練在上肢最大肌力、肌耐力、動力訓練效果上之差異。以12名男性大學生為受試對象並將其隨機分配為實驗組:各6名:與對照組:各6名:,實驗組以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 ,(Chens Power Machine)為訓練工具,對照組則利用史密斯仰臥推舉機:Smith p...

传统肌力训练法与冲击式肌力训练法对上肢肌力
传统肌力训练法与冲击式肌力训练法对上肢肌力 傳統肌力訓練法與衝擊式肌力訓練法對上肢肌力、動力 訓練效果之比較 侯鴻章、陳全壽、林政東 國立體育學院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利用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從事仰臥推舉訓練與傳統等張仰臥推舉訓練在上肢最大肌力、肌耐力、動力訓練效果上之差異。以12名男性大學生為受試對象並將其隨機分配為實驗組:各6名:與對照組:各6名:,實驗組以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 ,(Chens Power Machine)為訓練工具,對照組則利用史密斯仰臥推舉機:Smith press station:為訓練工具,經為期六週,每週兩次之訓練。以仰臥推舉及推鉛球之前後測成績作為訓練效果之比較依據,結果如下: 一,最大肌力方面:實驗組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 二,肌耐力方面:實驗組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 三,動力方面: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P<0.05: 關鍵詞:衝擊式訓練、肌力、動力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追求高水準的競技運動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現中科學化的訓練已經成為一個趨勢,而在科學化的訓練參與中肌力訓練成為一個重要環節,肌力訓練對任何的競技運動都是一項重要的訓練課題,也是近代競技運動決定勝負的一個關鍵點:陳全壽、相子元,民87:。肌力訓練亦成為增進運動表現的重要領域之一:劉宇等人,民85:,為了達到增強肌力的目的各種增強肌力的訓練儀器及方法也不斷的推陳出新如Cybex、Kincom等儀器,但對一些追求high power 或top gear power登峰造極表現的動作卻無預期的效果,因為競技運動的肌力必須在很短暫的動態中將其發揮,目前以發展肌力為目的的各種肌力訓練手段均難達到上述肌力的要求,:陳全壽、相子元,民87:因此本實驗主要目的就是要驗證由陳全壽與相子元博士所研發的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與傳統史密斯仰臥推舉機在肌力、肌動力方面訓練效果之 1 差異,進而找出適合競技選手做為high power 或top gear power 肌力訓練的儀器與方法,做為提供日後從事訓練之參考。謝素貞:民87:以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對優秀全能選手訓練結果顯示在最大肌力、動力及運動表現方面都有顯著增加效果,Crowed等人〔1993〕亦對34名大學女生分配為實驗組進行衝擊式訓練方式的伏地挺身動作,而對照組則進行一般的伏地挺身動作訓練經過為期八週的訓練後進行前後測比較,實驗組在動力、肌力增加方面都明顯的優於對照組。 二,研究目的 比較「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與傳統等張仰臥推舉訓練對上肢最大肌力、肌耐力、動力之差異。 三,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及國立體育學院學生為受試對象並將其隨機分配為實驗組,各6名,及對照組,各6名,。實驗組進行「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訓練,對照組則接受傳統式重量訓練,所有受試者訓練動作均為仰臥推舉動作,並且接受為期六週,每週兩次,每次約30分鐘之訓練,經過為期六週的訓練後,進行比較訓練前與訓練後之差異。 :一:本研究對於受試者上肢,肌力、肌耐力、動力上訓練 效果之評估,傴以訓練後的效果評估。 :二:本研究上肢肌力訓練效果評估傴做仰臥推舉動作訓練 效果探討。 四,研究限制 :一:因本儀器之設計問題,因此對於受試者從事上肢訓練時無法對 不同身材做統一訓練關節角度之設定,傴能調整到關節彎曲角 度盡量接近90度。 :二:本研究在訓練時選手的配合度傴能以口頭方式去督促。 :三:本研究在經過預備實驗後,對於訓練的速度調整上傴 2 能訂定到85R.P.M,若速度再加快會對受試者造成不 必要的運動傷害。 五,操作性定義 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是一種由高速馬達驅動的被動性高速反覆衝擊訓練儀器。其設計主要是能充分符合彈跳訓練,Counter movement jump,抵抗訓練等被認為增進High power、Top gear power有卓越效果的肌力訓練法加以組合改進。運用本儀器之優點是能使負荷強度定量及可調整活動踏板上下移動幅度、頻率、速度,並具有安全橫桿之保護,可較有效的防止受傷的發生如圖一。 安全橫桿 躺椅 活動踏板 碼達 圖一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 六,研究假設 本研究之研究假設如下: 經陳氏被動反覆衝擊肌力式肌力增強器訓練的受試者在動力方面效果顯著的優於接受傳統等張肌力訓練的選手。 3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實驗對象以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及國立體育學院學生共計12名為受試對象,受試者皆未接受過正式的重量訓練,並將其隨機分配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各6人。 受試者基本資料如表2-1、2-2所示: 表2-1 實驗組基本資料表 :n,6: 性別 年齡:歲: 身高:公分: 體重:公斤: M?SD M?SD M?SD 男 20.00?2.2 173.25?4.7 71.16?5.3 表2-2 對照組基本資料表 :n,6: 性別 年齡:歲: 身高:公分: 體重:公斤: M?SD M?SD M?SD 男 21.16?3.1 173.41?5.3 69.16?6.8 二、實驗時間與地點 :一:日期 正式實驗之前測時間定於民國八十八年二月八~十三日,固定下午時間實施,實驗訓練期間定於民國八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至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十八日為期六週,每位受試者每週訓練兩次,實驗組訓練時間為一、四或二、五,中午十二點三十分至兩點實施訓練,對照組訓練時間則訂為三、六,中午十二點三十分至兩點,後測時間則定於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十九~二十四日,固定下午實施。 4 :二:地點 本實驗,實驗地點分為前後測地點以及訓練地點,前測地點於國立體學院體適能中心及國立體育學院室外田徑場,訓練地點則於國立體學院體適能中心實施。後測地點亦於國立體學院體適能中心及國立體育學院室外田徑場。 二,研究工具 本實驗所運用到的儀器與設備分為兩大部分計::一:測驗用器材及設備:二:訓練儀器兩大部分詳細如下: :一:測驗用器材及設備 1.肌力部分: (1) Cybex仰臥推舉機:Smith press station: (2) 槓片 (3)碼表(SEIKO) 2.動力部份: (1) 鉛球 (2) 木箱 (3)25M皮尺 :二:訓練儀器 (1)仰臥推舉機:Smith press station: ,(2)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Chens Power Machine) (3)碼表(SEIKO) (4)槓片 三、訓練計畫內容 本實驗所訂定之訓練計畫內容經先前的預備實驗後認為受試者在上肢肌力方面明顯小於腿部,因此在訓練計畫上及儀器訓練速度經過審慎安排,且本實驗主要是針對上肢進行訓練因此,在訓練時無論在實驗組或對照組均接受仰臥推舉動作訓練。本次實驗訓練計畫分為兩部分,為實驗組訓練內容及對照組訓練內容詳細內容如下: 5 一、實驗組訓練內容 本研究經預備實驗後將活動踏板上下訓練速度速度訂為80 R.P.M 及85R.P.M.兩組,儀器下方的尺表固定於105mm,受試者上肢訓練活動範圍從肘關節為屈:活動平台最低時:至上臂屈曲約85度:活動平台最高時:,每次的訓練計為四組均會有兩種不同的速度變化,前兩組為80 R.P.M 後兩組為85R.P.M.,重量增加原則採用週為單位每週增加5%,本實驗的起使訓練強度為最大肌力的30%,每組訓練持續時間為25秒,為期六週每週進行兩次訓練,詳細訓練內容如表2-3。 表2-3實驗組訓練內容:第一週: 內容/組數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負荷(kg) 最大肌力最大肌力最大肌力最大肌力 30% 30% 30% 30% 速度(RPM) 80 R.P.M 80 R.P.M 85R.P.M 85R.P.M 持續時間25秒 25秒 25秒 25秒 (sec) 休息時間3~5分鐘 3~5分鐘 3~5分鐘 3~5分鐘 (min) 二、對照組訓練內容 本實驗對照組受試者從事仰臥推舉肌力訓練,動作是由肘關節伸直狀態之預備姿勢彎曲至肘關節彎曲至85度再恢復為預備姿勢為主,稱為一反覆(1RM)每次訓練四組組與組間休息3~5分鐘,若於第四組可完成4RM則下一次訓練時增加訓練負荷5kg,本訓練亦進行為期六週,每週訓練二次,訓練內容如表2-4。 6 表2-4對照組訓練計劃表 組數 訓練負荷 反覆次數 備註 第一組 最大肌力之55% 6 RM 第二組 最大肌力之60% 5RM 第三組 最大肌力之70% 4RM 第四組 最大肌力之80% 3RM 三,資料處理 本研究採用SPSS for Window 之統計套裝程式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其顯著差異水準之考驗皆定α為.05。並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考驗;不同訓練方式,對兩組之間訓練效果之差異。 參、結果 本研究中,考驗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與傳統等張仰臥推舉訓練對上肢最大肌力、肌耐力、動力之差異,採獨立樣本t考驗,經比較後結果如下: :一: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與傳統等張仰臥推舉訓練經六 週後對上肢最大肌力效果之差異 表3-1實驗組與對照組最大肌力訓練效果t檢定表 (n=12) 實驗組 對照組 t值 M?SD M?SD M?SD 最大肌力(kgW) 17.50?6.89 12.50?6.12 1.75 ,P<0.05 7 由表3-1結果得知,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六週訓練後,經前後測比較結果得知在最大肌力表現方面,實驗組平均進步17.50公斤;對照組則平均進步12.50公斤,但兩組間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二: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與傳統等張仰臥推舉訓練經六 週後對上肢肌耐力效果之差異 表3-2實驗組與對照組肌耐力訓練效果t檢定表 (n=12) 實驗組 對照組 t值 M?SD M?SD M?SD 肌耐力(次) 7.83?6.08 5.66?5.16 0.14 ,P<0.05 由表3-2結果得知,實驗組與對照組經六週訓練後,比較其前後測結果後得知在肌耐力表現方面,實驗組平均進步7.83次;對照組則平均進步5.66次,但兩組間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三: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與傳統等張仰臥推舉經六週訓 練後對上肢動力效果之差異 表3-3實驗組與對照組動力訓練效果t檢定表 (n=12) 實驗組 對照組 t值 M?SD M?SD M?SD 動力 左手(m) 0.40?0.26 9.83E-02?0.21 2.86, 動力 右手(m) 0.53?0.33 0.26?0.27 2.49, ,P<0.05 由表3-3結果得知,實驗組與對照組經六週訓練後,比較其前後測結果後在動力表現方面,實驗組左手平均進步40公分,右手平 8 均進步53公分;對照組右手則平均進步26公分,但在兩組間表現實驗組則顯著優於對照組。 肆、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由表3-1,3-2,3-3結果得知,利用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與傳統等張仰臥推舉訓練,經為期六週每週兩次的訓練後,對上肢肌力、肌耐力訓練效果上兩組均有顯著提升,在動力方面傴實驗組有達顯著差異,最後經資料分析後這兩種訓練方式在最大肌力、肌耐力之間並無顯著差異,在提升動力方面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之效果顯著優於傳統等張仰臥推舉訓練,動力右手後測所得值t,2.49(P<0.05);動力左手t,2.86(P<0.05)。 二,建議 由以上結果得知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在動力訓練效果上顯著優於傳統等張仰臥推舉訓練,但在最大肌力及肌耐力上無顯著差異,因此建議日後在訓練肌力時可先以Free weight訓練作為肌力基礎訓練再配合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訓練,以便在較好的一般性肌力基礎上建立,可使激烈競技運動中有效的發揮肌動力及附和動作要求的高檔肌力Top gear power。 參考文獻 謝素貞:民87::陳氏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對優秀全能選手馬 君萍肌力肌耐力、爆發力與運動表現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 陳全壽、相子元:民87::反覆衝擊式肌力增強器對肌力、肌動力訓 練效果之探討。1998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文化大學, 105-117頁。 劉宇、江界山、陳重佑:民85::肌力與肌力診斷的生物力學基礎。 台灣師大體育研究,2期,151-179頁。 Crowder V.,Jolly,SW.Collins B.Johnson J.(1993)The effects of plyometric pushups on Upper body power.Track 9 technique(124)Summer3959-3972 10 Effect of Upper Arms Muscular Strength and Power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Weight Training Machine and Chens Power Machine Hou , Hung-Chang Chen , Chung-Show Lin , Jeno-dong N.C.P.E.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strength and power ,trained by traditional weight training machine and Chens power machine. subjects were 12 college studen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training period were six week, after the training period the training effect were compared by using bench press and shot-put throw. Some finding from this study could be summarized briefly as fallow: 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both training method in maximum muscle strength. 2. The muscle strength endurance found no different between both group. 3.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both group in dynamic muscle ,strength or called top gear power in using Chens power machine as with the traditional weight training machine(P<0.05). Key words : Plyometric , Strength , Power 11 12
本文档为【传统肌力训练法与冲击式肌力训练法对上肢肌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8-03-02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