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

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

举报
开通vip

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 姓名:王颖超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指导教师:邢莉 20050501 摘要 Y716336 本文选取辽西走廊作为调查与研究的个案,采用田野作业方法与 文献法,把清代马政和这一地区的民俗文化联系起来考察,力图从现 实性的存在状态去追溯历史因素如何发生作用的视角对这一区域性 文化展开论析,主要从物质生产民俗、交通商贸民俗及精神信仰民俗 三个方面来探讨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

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
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 姓名:王颖超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指导教师:邢莉 20050501 摘要 Y716336 本文选取辽西走廊作为调查与研究的个案,采用田野作业方法与 文献法,把清代马政和这一地区的民俗文化联系起来考察,力图从现 实性的存在状态去追溯历史因素如何发生作用的视角对这一区域性 文化展开论析,主要从物质生产民俗、交通商贸民俗及精神信仰民俗 三个方面来探讨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 正文包括绪论、四个章节及结论三大部分。 绪论部分交待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与选题相关的研究概况、研 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章主要交待了选题研究的个案??辽西走廊的概况,对辽西 走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及辽西走廊在清代的地位作了简单介绍, 以便为下文的研究作铺垫。 第二章从农业和牧业两个方面探讨了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物质 生产民俗的影响。指出由于清代满族皇庄和大凌河马场的设置,关内 汉族流民的不断涌入,使辽西地区的人口迅速增长,逐渐聚集成村落。 这些中原汉人在带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形成 适合当地环境和条件的农业生产习俗惯制。在畜牧业经济的生产上, 吸收借鉴了国家养马场先进的养殖和管理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牧业生 产习俗,并一直传承至今。 第三章探讨了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交通商贸民俗的影响,指出驿 路的开辟和建设,不但有力地推动了整个交通事业的发展,而且促进 了经济的繁荣,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 第四章主要从马神庙的历史变迁这一角度来探讨清代马政对辽 西走廊精神信仰民俗的影响,对如何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特别是如 何正确看待信仰民俗及庙会的复兴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结论部分从历史性与地域性的角度对清代马政与辽西走廊民俗 文化的形成关系做了总结。指出上层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扶植、倡导与禁止能 够影响民俗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同时,民俗文化也会以其自身的特点 和上层文化发生互动,从而形成该地域所特有的民俗文化。 本选题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说,可 以为研究辽西走廊这一地域文化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因为本文掌握 有大量的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研究的是普通民众的生 活史,因此,本选题具有民族志的意义。其次,从民俗文化的应用角 度来说,本选题对辽西农牧业、商业及新时期庙会复兴等问题的探讨 具有为现实服务的意义。 关键词: 清代,马政,辽西走廊,民俗文化,影响 Abstract ThispapertakestheWestLiaoningCorridorastheindividualcase forstudy.ConcerningthepolicyabouthorsesinQingdynastywiththe folkcultureinthisarea,ittriestoanalysishowhistorymakeinfluenceo thecultureinthisareabytracingbacktothepassingdays. ChapterOnemainlyintroducesthegeneralpictureoftheWest LiaoningCorridor.Itgivesthebriefintroductionofge graphicalposition andecologyenvironmentoftheWestLiaoningCorridoranditsimportant roleinQingdynasty. ChapterTwodiscussesthinfluenceofthepolicyabouthorsesin QingdynastyontheWestLiaoningCorridor’smaterialproductivefou customsthrougha ricultureandlivestockfarming.InQingdynasty, someloyalfamiliessetheirhomeshereandestablishedDalingriver horsefarminthisarea,sothatmanyHanimmigrantswhoncelivedin southgreatwallpouredintothisregionandmadethepopulationincrease rapidly.Accordingly,somev llagesraduallyppearedandeveloped Asforlivestockfanning,theylearnedtheadvancedfarmingand managerialexperiencefromthestatehorsefarm,shapedtheirunique productiveustomsfstockraisinga dpassedthemonfromtheoldays tilltoday. ChapterTh eediscussesthinfluenceofthepolicyabouthorsesin QingdynastyonheWestLiaoningCorridor’St ansportationcust msa d commercialcustoms.Itpointsouthattheopenningofpostroadgreatly promotedboththewholetransportationandeconomicprosperityand strengthenedexchangesandintegrationind fferentnationalities. Ontheangleofhistoricalvicissitudesofhor egodtemple,Chapter fourmainlyprobesintotheinfluenceofthepolicyabouthorsesinQing dynastyonpeople’SbeliefintheWestLiaoningCorridor. Thelastpartistheconclusion.Thispartmakesa urmnaryabout therelationsbetweenthepolicyabouthorsesinQingdynastyandfolk customsftheWestLiaoningCorridorontheangleofhistoryand geographicalposition. Inaword,thesignificanceofchoosingthistopicslistedasfollows: first,ontheangleofculturalhistory,thispaperp ovidesthevaluable materialforstudyoftheWestLiaoningCorridor.Second,itdealswith thelifehistoryfordinarypeople,SOfortheapplicationoffolklore,this topichastherealisticignificance.Theproblemssuchastheagriculture andstockfanningnWestLiaoning,commerceandre?thrivingoftemple fairin ewtimes,discussedinthispaperwillservetoday. Keywords:Qingdy asty,thepolicyabouthorses,theWest LiaoningCorridor,Folkcultures,Influences 绪 论 我出生在大凌河畔的一个小村庄,对辽西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我 因求学而离开了家乡,但却更关注家乡的变化,也力图从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 角度来探询它的历史。不知从何时开始,家乡一系列与“马”相关的地名引起了 我的兴趣,促使我不断地想弄清其中的奥秘。在清代官方修订的史书中,在地方 文人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的民族志中,在老人们VI传的故事中,我渐渐揭开了迷雾。原来这里曾 经一马平川,水草肥美,是清代著名的三大马场之一??大凌河马场的所在地。 图1大凌河马场是专为八旗马军和官用驿道而建立的,从顺治五年1648年 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凌河马场走过了257年的历史,无疑会给当地民 众的民俗文化带来不小的影响。 马政,是“掌王马之政”的缩语,出自《周礼?夏官?校人》。。所谓马政, 就是与马有关的行政或政治制度。从历史上来看,马匹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 着国家的兴衰,因而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马政。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设立过与 马有关的官职,颁布过牧养、征集马匹的政令,有的还采取购买、刷刮等手段 增 加马匹。因为马而产生一大批官僚政客,因为马而设立了许多衙门机构,也因为 马而形成了诸多法令条文。。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者主要为满族贵族。满族为我 国古代游牧民族女真后裔,经济以畜牧为主。满人人关前,在东北就特别注重马 政,承袭辽金旧制,广兴群牧,马匹数量大增,再加上八旗子弟精于骑射,所以 军力迅速增长。可以说,满族的发展壮大,清朝统一和统治中国,除了历史潮流 外,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马。 “马上得天下”的清代统治者也很注重马政。清代官马养殖被视为重要国策, 生产和经营管理更趋于完备合理,开创了我国马政史上的新时期。清朝统治者吸 取了前代强令传统农耕地区农民养马而激起民愤这一教训,废止了明朝遗留下来 的一些农区牧场,而主要把牧场定在察哈尔、辽西、西北等传统的畜牧地区。设 在辽西的大凌河马场即为国家养马场之一,乾隆皇帝在一次东巡途经此地时曾赋 诗赞颂说:“我朝养马无须多,上都盐泽大凌河”。@ ?文会堂《“马政”源流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第51 页。 国宋长宏著:《骐骥驰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94页 ?《锦县志略》卷二十四《艺文下》,清高宗《观大凌河养息牧》o 2 后人对历代马政的研究并不多。195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养马史:》谢 成侠著是在《中国马政史》1945年的基础上加以取舍增订的,其中涉及到 了历代马政的机构及其历史沿革,也提到了清代大凌河马场的一些情况。马俊民、 王世平著的《唐代马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介绍分析了唐初统治者 对马政的认识与决策、马政机构、国家牧场的分布、组织及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皇室的御 马饲养、胡马的引进、牧马人的身份及劳役方式、有关马事的法律以及唐代养马 业的盛衰等问题。 国外研究马政的专著,目前笔者仅知韩国学者南都泳的《韩国马政史》1996 年,韩文版。书中分八篇介绍论述了马的由来、初期国家时代的马政、古代的 马政、高丽时代的马政、朝鲜时代的马政、牧场的发达、马政与交通、马政与通 信等问题。这是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一国马政史的著作。 而对清代马政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一些史书中的零星记述。此外,邢亦尘的 《清代察哈尔马政》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王东平的《晚 清新疆马政述论》载于《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分析了清代马政在特 定地区实施的状况及马政的特点与作用等问题。 纵观学者们关于马政的研究,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多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 马政对维护和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起了哪些重要的作用,主要着眼于马政在政治上 与军事上的意义,很少关注到马政会对下层民众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这 些恰恰是民俗学者所应给予关注的,因为民俗学所研究的是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 生活文化,“历史”与“地域性”的内容是一种文化生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对于 辽西走廊这一特定地域来说,清代马政对民俗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笔者选取辽西走廊作为调查与研究个案,把清代的马政和这一地域的民俗 文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此透视清代马政对辽西民众生活文化的影响。 本选题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说,本文可以为研 究辽西走廊这一地域文化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因为本文掌握有大量的第一手的 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研究的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史,因此,具有书写该地 域 的民俗志的意义。其次,从民俗文化的应用角度来说,本选题还具有一定的现实 意义。因为追溯影响辽西走廊民俗文化形成的历史因素,目的是捕捉到历史运行 的轨迹,找出历史和人的对应关系。历史连接着未来,历史也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诚如前人所说的“以古为鉴”而“知兴衰”,本文对辽西农牧业、商业及新时期 庙会复兴等问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田野作业方法与文献法。从文献、传统和现实 民俗事象的调查等方面人手,将历史的与现实的民俗研究结合起来。在进行田野 调查对,由于本人的时阐和能力有限,加之大凌河马场在今辽宁省凌海市东南部, 所以把田野调查的范围集中到和“马”有关的几个村庄。2004年1月至2月的 调查侧重于当地流传的关于马场、地名及马神庙的传说;2004年7月的调查侧 重于牧马人的身份、生活及马神庙和庙会的现状等。在调查中主要采用参与观察、 无结构访谈的方法。这些调查内容,除了在正文中有所显示外,还以附录的形 式 附在论文之后。 文献研究就是对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文献记载进行系统的查阅和分析。其 中包括到目前为止的、与本选题相关的各种文献的整理、归类和分析。笔者在对 清史中有关马政资料的搜集、整理时,主要查阅了《清实录》、《清通鉴》等史书, 采用翻阕、逐条记录的方式,同时加以适当分析。关于地方志资料,主要查阅了 《辽海丛书》、《锦县志略》、《锦县志》等。 在文章结构安排上,本文没有把清代的马政制度单独列为一章,而是把马政 制度的内容穿插到各个章节中,在适当的地方加以介绍和说明。这主要是出于对 文章总体结构的考虑,因为本选题所进行的毕竟不是历史学的研究,而是民俗学 的研究,所以,一是要突出“民”与“俗”的内容,二是把“民”与“俗”和历 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本文把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分为物质生产的 民俗、交通商贸的民俗和精神信仰的民俗三个方面。这样划分主要基于两条原则, 一是辽西走廊地区至今仍然存在的为俗民们取得共识的形成习俗惯制的民 俗,二 是这些习俗的形成与传承确实有马政的影响因素,或直接或闺接,或是由此生发 的习俗。当然,这几方面不是完全割裂的,更多的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台。所以 本文所涉及的民俗不是辽西走廊这个地域的所有文化现象,而是富有特色的、与 马政相关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是以“俗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为基础”的,因为“俗 民的生存愿望与生活需求是民俗得以产生、传习、保存、应用的基本动因”。?因 此,本文力图从现实性的存在状态去追溯历史因素如何发生作用的视角来对这一 。乌丙安著:《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4 区域性文化展开论析,有意识地从民俗风情、民俗传承、民间文化等大众日常存 在状态及隐于其后的精神思想、观念意识、文化心理等来进行思考,加强对辽西 走廊地域文化的关注与理解。在行文当中,较充分地引用史料及田野调查资料, 研究了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图补充以往民俗志在这方面 的空 白。 第一章辽西走廊??地域文化研究个案 在这一章里主要交待选题研究的个案??辽西走廊的概况,对辽西走廊的地 理位置、生态环境及辽西走廊在清代的地位作一简单介绍,以便为下文的研究作 铺垫。 第一节辽西走廊概念的形成? 在我国历史上,有三条重要通道连接着中原与边陲、中国与东西方,这便是 辽西走廊、河西走廊和台湾海峡水道。而辽西走廊无论是在开通启用,还是在中 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都早于其他两条通衢。 辽西走廊北依山峦起伏的燕山山脉,南临风光绮丽的渤海湾,境内河流纵横, 林茂草繁,气候宜人。巍巍闾山,雄峙东端;蜿蜒长城,连亘西陲。 辽西走廊这一地理概念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伴随着历史的更迁也有所改 变。古今走廊有过两条通路。一为“辽西故道”。唐代地理学家贾耽曾在《古今 郡国县道四夷述》中记述的由营州今朝阳市入安东今丹东市之路。这条 通道可分为两条路线。一路从燕北蓟州进入滦河下游冲积平原,出榆关、抵碣石, 而后北越松岭,进白狼河谷地,再沿白狼河谷下行,穿柳城,到达昌黎,折南由 医巫间山麓东行去辽东。三国魏时司马懿讨伐公孙渊,十六困时慕容鲜卑人 入主 中原,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多次远征高丽国,以及契丹人进击大宋都走这 条路。另一条路,是在秋水泛洪之际,榆关外积水塞道,不能通行,而改行沿滦 河谷地北上白檀城今河北滦平,东折到平冈今河北承德附近,顺七老图山 麓进入白狼河北源谷地,再奔柳城、昌黎。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原定走 傍海捷径,受阻以后就改行这条路线。不过此道要迂回五百余里,而且山岖路狭, 荆棘横生。现今的锦承线铁路由锦州至承德就是大体沿这条古道修筑的。 到了辽、金之后,开启了沿海一线交通,即现用的走廊路线。至明代,辽西 故道逐渐废止而专用沿海通路。现在所说的辽西走廊,是指由内地出山海关沿渤 海湾东行,过绥中,走兴城,经葫芦岛,越锦州,涉大凌河而穿过医巫闾山南麓, 抵辽河之畔,进而达辽东各地。这条傍海而行的通路,早在二千多年前已被人们 发现。公元222年,燕国太子丹为逃避秦国大将李信的追杀,曾走此路。他沿海 岸西行,先到桃花浦今菊花岛,然后又乘船经葫芦岛半岛、大笔架山,进入 。本节参考了《辽西走廊史话》的部分内容傅金纯、纪思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o 6 辽河口逃到衍水今太子河。 本文所涉及的“辽西走廊”这一概念,实际上包括了它的内涵和外延,既指 辽西走廊这一连接关内外的通道,又指辽西走廊所在的行政地域,为区分方便起 见,有时便用“辽西”或“辽西地区”等概念来指代后者。 第二节辽西走廊的历史沿革及在清代的重要地位 自古以来,辽西走廊就是关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这 条大走廊上,奔驰来往的有旌旗猎猎,刀戈蔽日的军旅,也有轴辐相连,满载货 物的商贸军队;有封建帝王东巡的威严銮驾,也有大批背井离乡来闯关东的关内 饥民。几千年来,辽西走廊可以说是狼烟不断,战火不熄。 在史前时期,辽西走廊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辽西走廊 早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曾 断言说:“辽西一带的社会分化早于中原”。在此后的人类历史上,伴随着中原社 会与辽西东胡人的交流,汉民族对辽西走廊进行了早期开发,尤其秦皇汉武、魏 主唐宗先后十几位历史名人的活动,为辽西走廊历史留下深深的足迹。公元三世 纪后期,鲜卑族迁徙进入辽西地区,并以辽西走廊为根据地,建立了一系列慕容 鲜卑政权,成为雄踞北方的强大势力,在中国历史上延绵300年左右。隋朝统一 中国后,汉民族恢复了对辽西走廊的控制权。隋唐九次东征高丽国,虽给两个民 族都造成了深重的苦难,却在客观上强化了两国人民的交往与融会。自十世纪起, 在近460年中,先有契丹人进入,后有女真人和蒙古人占据辽西走廊,为这里留 下丰厚的文化层,成为该地域历史文化中最生动的内容之一。 明代时,辽西走廊上已是城镇繁多、店铺林立,经常有山西、安徽、江苏、 浙江的客商随辽西军旅,贩卖内地的丝绸棉布,换取这里出产的大豆、粮食、兽 皮、玉石等土特产品运回内地销售。那时人们垦荒屯田,人口日增。据《锦州府 志》记载,明代广宁左中右三屯卫,共有户口25241丁,其中大凌河干户所城, 就有驻军夫役商贾3万多人。 清代,辽西走廊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盛京沈阳是清统治者的“龙 兴之地”,在政治上享有陪都的地位,而辽西走廊是连接关内外的咽喉,是清统 治者进军关内的前沿阵地,其政治地位可想而知。其次,皇太极在入主中原 时, 由于辽西防卫堡垒的坚不可摧,致使其遭受到严重挫折,尤其是宁锦之战失败之 7 后,他不得不采用迂回战术,绕过辽西明军的防线,进犯河北,直逼北京。清统 治者在夺取了天下之后,当然会更重视辽西的军事地位。再次,辽西走廊在经济 文化上的地位也很重要,特别是清代中期,关东的车辆,内地的脚夫,蒙古的骆 驼队和马帮都云集辽西,物资交易十分繁荣。最后,辽西走廊在清朝历代皇帝东 巡祭祖时的特殊地位也不容忽视。据《清实录》记载:康熙皇帝平灭吴三桂等逆 臣叛乱,在四海安定,国家统一之后,便去盛京今沈阳故都祭告祖灵。而去 盛京祭祖,辽西走廊是必经之路。辽西地区的许多地名传说都可作为明证。如《紫 荆山的传说》,说有一年,乾隆皇帝到盛京去拜祭祖庙,路过紫荆山,指着高山 头问大臣是什么山。一个县官急忙叩拜回答:“那山叫紫荆山,是日出紫荆、紫 气东来、紫微星高照的意思。”又一个州官说:“万岁爷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 刚才皇上御指此山,那就把这紫荆山改成指金山吧。”。不仅如此,还有史实为 证。 如“下午旗”这一地名的来历,据《东北古迹遗闻》载:“清圣祖出巡,曾于该 地下马,原名下御骑,又名下武旗,后改下午旗。” 相对来说,大凌河中下游地区开发较晚,在清代时还几乎是荒无人烟,不过 却是水草丰美,广阔无垠,特别适合大规模放牧。更由于辽西走廊在政治、经济、 文化上的特殊地位,因此清廷在实施马政、发展国家养马业时,选择在辽西设立 大凌河牧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大凌河马场对维护和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起到了重 要的军事作用,它的设立也使清廷对辽西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皇帝们不仅赋诗予 以赞颂,还敕建马神庙。这些都对辽西民俗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小结:由于大凌河马场和一些相关马政制度的存在,给辽西民众的生活带来 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人口的增多,习俗的相互濡染,使辽西走廊地区产生了 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但是由于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不是孤立的,总是要和其他 的制度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就不能把目光仅局限于马政 这一制度上,比如马场的放垦始终伴随着清代的或鼓励移民或封禁的政策; 对马 神的崇信不仅有官方的促进作用,还不应忽视民间信仰的根本特征,等等。只有 把马政放在清朝的大背景下、把民俗和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多角度地去研究, 才能具有学术价值。 o《中国民闻文学集成辽宁卷.锦州市卷上》,1988年。 8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民间村寨经济的民俗一般说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的主要民俗基 础;换句话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俗面貌首先要看它的民间经济特色如何, 而民间经济的主体绝大多数是村寨经济村落经济。”?不仅如此,村落经济民 俗事象,还“给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艺术的民俗展现出物质文化传承的面 貌,使民俗学所探究的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民俗事象找到了相应的物质 依据”。?因此,本文探究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首先从经济的民俗 角度来人手。为照顾到章节的平衡及行文的方便,把经济的民俗分为物质生产的 民俗和交通商贸的民俗两方面,本章主要探讨前者,下一章重点探讨后者。 第一节清代马政对辽西农业经济及习俗的影响 如今,东北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地,但是,在明末清初,整个东北地区 却是人烟稀少、荒凉凋敝,辽西地区的军民更是寥寥无几。笔者认为,造成这种 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明清大战使辽西的人口锐减。据史料记载: 明天启二年1622年,后金国主努尔哈赤攻占广宁,强追辽河以西9个卫所的 汉民迁往辽东金州、复州等地,为此,辽西地区的汉人纷纷逃进山海关。?以大 凌河城为例,到明崇祯四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后,原来城中的3万多入, 存活的尚不足12000人了,大半军民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后来,“皇太极命毁大 凌河城,后金兵班师盛京沈阳”。?其次,清朝人关引起了人口大规模迁徙。 清军人关时,原居东北的满族贵族、八旗将士及其家属都随之“从龙”入关。不 仅如此,在清军入关时,原拟留驻在辽西锦州、宁远和义州三城的八旗,没有多 久或未及安置就相继调入关内。@再次,大凌河改道所造成的水患也是不可忽视 的一个因素。?大凌河下游河身曾多次移动。明代以前主流经右屯卫人海;明代 后期主流经王段村,东南流经大有屯东至元宝坻西,折南人海;清代,主流又 北 w乌丙安著:《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攀乌丙安著:《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9页。 。《锦县志》,沈阳出版社,1990年。 o《锦县志》,沈阳出版社,1990年。 廿张玉兴等编著:《清代东北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69页。 。大凌河,亦名白狼河、渝水,辽名灵河,金、元易“灵”为“凌”,明始称大凌河。其河源分西、南两支: 西支发源于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乡张家营子南沟,河源高程1200米;南支发源于辽宁省建昌县要路沟乡 王技子村北沟.河源高程853.9米。两条源流在喀左县吉利嘎营子附近相汇后,流经朝阳、北票、阜新、 义县、锦县.于锦县的南圈河和南井子之间注入渤海,全长403公里,全流域面积23048平方公里。 9 移,自王段经古龙湾、狼坨子至鸳鸯沟人海。?由于河水的改道,使水患不断, 灾害频仍,不少村落也因此而被毁掉。因此,在明末清初之际,辽西大量人口被 迫逃亡关内,辽西走廊上人烟凋敝,田亩荒废,后来的大凌河马场所在地,更是 一片荒草甸,俗称“南大荒”。 清代辽西走廊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除了在整体上受清朝政府移民政策的影 响而具有和整个东北地区相似的情况外,还呈现出自己独具的特点。由于特殊的 经济环境和马政制度,大凌河马场在清朝封禁政策的大背景下,经历了“封而不 禁”、“时垦时禁”与“驰禁放垦”三个时期。与此同时,辽西的农业经济也在曲 折中得到或缓慢或迅速的发展。 一、“封而不禁”与农业的缓慢发展 清廷为了征战的需要,于顺治五年1648年设立了大凌河马场。到了康 熙二年1663年,清政府明令划定大凌河牧场,大体为东至右屯卫今凌海市 右卫镇,西至鸭子厂今葫芦岛市东青堡,南至渤海,北至荒山堡,计东西长 90里,南北宽18里至60里不等,占地17900多顷。并规定此地“留为牧马地, 不许民间开垦”。@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政府下令展拓大凌河牧场,其地 域范围东北到广宁管辖的间阳驿、小黑山等地,西到山海关外。乾隆十九年1754 年,裁山海关外牧场,把“养息牧口外牧厂留归大凌河牧放”。@至此,大凌河 马场的兴盛达到顶点。 最初,一方面由于大凌河马场广阔,另一方面又留有大片备用牧地,这就迫 使许多农民远迁别处垦荒,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锦县志略?卷二?地 理下》中也记载:“锦县牧场地系清康熙八年拨作大凌河牧群牧放官马之区, 久 禁开垦。” 但是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致使辽西人烟稀少、田亩凋敝。在这种特殊的经 济环境和地理环境下,马场官兵的生活补给就显得十分困难,因此在大凌河马场 设立之初,清政府便实行“以场养场”的政策,即拨给官兵荒地,发给耕牛耕具, 让马场官兵靠自己种地养活自己,以减轻朝廷的负担。史载,乾隆十三年1748 ?《锦县志》,沈阳出版社,1990年。 。《清通鉴》第一册,岳麓书社,2002年,第524页。 @《清高宗实录六》卷479,中华书局.1987年,第1180页。 10 年,清政府命令大凌河牧场裁减马群,于西界截出10里给官兵耕种。?这样, 一些官兵是带着家口进驻马场的,他们一边放牧,一边在这里耕种荒地,而人口 也在不断地繁衍增加,逐渐聚集形成村落。 除此之外,马群的饲养方法也促成了牧场“封而不禁”的局面。大凌河牧场 实行的是由牧场与官庄共养的政策。 满族皇庄的设置和大凌河马场密切结合在一起。雍正十一年1733年内 务府奏请增设锦州庄头百户,每户给地650垧每垧6亩共39万亩。据《锦 县志略》记载:“锦县官庄地系清初拨给锦州庄头之地,锦州管理庄粮事物衙 门 所属。有大凌河牧群养马庄头二百一十六名,纳粮庄头六十七名。”每年的“立 夏出圈入场,立冬出场人圈,所经之地,当地庄头接待,一切马群临时设备、草 料、棚舍和官马人的吃用所费均由庄头承担”。。 马场官兵一般都是满族八旗或是加入八旗的汉人。在调查中所找到的当年牧 马人的后代,都证实了即便是放马的“马嘎”也必须是满族这一点。@ 例案2.1:我大舅姥爷就是马嘎,对,是满族,姓刘。因为他是给公家放马 的,所以谁也不敢欺负他。? 例案2.2:我们家可是正宗的满族,说是“随龙”过来的。以前都姓的满 姓,一连串,到我爷爷那辈儿才定为姓‘陶’。以前家里有家谱来着,后来发大 水都丢了。家里头西墙还有祖宗板,过年过节要磕头上香。。 根据《锦州满族姓氏表》的记载,“陶”的满姓为“托和罗”,祖籍长白山; “刘”的满姓为“宁古塔”,祖籍赫图阿托。据《锦县志》记载,明代以前,辽 西地区境内没有满族人居住。自从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明军战败降清后, 满洲八旗进驻辽西地区,从此满族人开始在此定居。顺治和康熙年间,大批满族 旗人来到辽西各州县,他们看中了这块肥沃的土地。清政府特别优待八旗子弟, 他们可以占有大量的土地,也很容易踏上仕途。 清政府规定满族旗人可以占有大量的土地,建立庄园。可以想见,这些庄头 占有的土地该是多么广阔。此外,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满人占有的土地, 设 。《锦县志》,沈阳出版社,1990年。 。翟云生:《我的记忆》0 4’马嘎,方言,即最底层的放马倌。 固调查对象:张凤,ttl.男,55岁,汉族。访谈时间:2004年2月2日。 固调查对象:陶贵,男,82岁,满族。访谈时间:2004年7月12日。 ll 立的庄园,是属于国有土地,由国家无偿分配,不收租赋。这些满族旗人只有耕 种之权,不准私自买卖。但实际上旗地的很大一部分是采取买奴、雇工、出租等 方式进行耕种。地方官出于地方利益,放松查禁工作,即使查出也往往是呈请就 地安插,以便增加丁税及租赋。而清廷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无可奈何。二是满族 旗人虽然占有充足的耕地与广阔的牧场,清廷也鼓励旗人自己耕种,但是其中大 多数人或者缺乏农业生产技术,或者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因而不得不出租营利, 依赖汉人进行耕种。这些汉人有当地的百姓,更有大批来自内地的流民。因此, 清代大凌河马场的设立,不仅使大批满族人移居到辽西各地,而且由于满族 皇庄 招募大批的汉人耕种,使关内河北、山东等省的汉人大量涌进辽西地区,土地开 垦也日益增多。据《锦州志》记载,到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奉、锦两府 已“多系招来民人”。 这些关内来的农民虽然熟悉各种农作物的栽培,但由于他们大多是受雇于庄 头,因此并不能随心所欲地种植。他们在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上除了受新垦地的地 力条件限制外,还要以喂养马群的需要为中心。比如粟的种植,粟在北方直名为 谷,脱壳之后则谓之小米。清代奉天、锦州两府不但用粟来充赋,而且因为粟的 秸秆是上好的饲料,所以旗地多用此来充当交纳的马草。加之粟的适应性强,因 此,在新垦地区以种粟者居多。据《盛京通志》记载,当时锦州、广宁等地都以 粟为出产大宗,估计播种比例多在20%以上。再如黄豆的种植。凡豆均可仓储 济饥,制酱充蔬、饲养牲畜,用途十分广泛。其中黄豆因为其较高的产量和能榨 油做豆腐等功能而成为豆家族的首席成员,但是清初辽西各地黄豆的地位并不突 出,因为清政府要求旗地用黑豆来充赋,以供“官兵牧养马驼需用”。史料记载, 自雍正十年以来,就征收黑豆来喂养马匹,所征粟米不及原额一半。乾隆十八年, “因仓无存粟而价值日昂,黑豆已存六十万零六千石可供三年支放”,“且农民多 喜食粟,黑豆又不能久存”,才决定将“所征黑豆酌半改征粟米”。?这样,直到 乾隆以后随着民地的增加和对外联系的加强,黄豆的种植才得到大规模扩展,逐 步排挤了黑豆。? 由以上可见,私招私垦成为清廷推行封禁政策的一大阻碍,而辽西的农业经 济也在这种“封而不禁”中得到了缓慢的发展,相对于东北其他地方来说,辽西 。《清通鉴》第二册,岳麓书社,2002年,第523页。 ?李令福:《清代东北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第180页。 12 才没有陷入田亩荒凉、杏无人烟的绝境。 二、“时垦时禁”与农业的曲折发展 清政府对东北采取全面封禁的政策是在乾嘉时期。乾隆五年1740年上 谕云:“盛京为满洲根本之地,所关甚重。今彼处聚集民人甚多,悉将地亩占 种? 与其徒令伊等占种,孰若令旗人耕种乎?即旗人不得耕种,将地亩空闲,以备操 兵围猎,亦无不可。”。到了嘉庆时期,封禁政策更加严厉,山海关外的土地尽在 封禁之列。如嘉庆八年下令称:“山海关外系东三省地方,为满洲根本重地,原 不准流寓发人杂处其间,私垦地亩,致碍旗人生计,例禁有年。”?但即使是进入 全面封禁时期,也阻挡不住关内流民的脚步,由于中原地区人口的膨胀,广大贫 民及灾民,冲破重重阻力,历尽千辛万苦,不屈不挠地把农业垦区自南向北推进。 而为了安定社会生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这股涌向东北地区的由灾民、 流民组成的洪流,清政府常常是无法抵御,也无法阻遏。 一方面是旗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耕种,另一方面“违禁出关”和“违 禁开垦”的汉族人口仍在不断增加,因此,马场周围的荒地不断被开垦。而且, 清廷对民人的私垦也是禁而不止,不得不承认流民私垦的既成事实,将垦地开科 纳赋。如乾隆四十年1775年户部议准,山东流来民人偷垦地亩,所私造的 房间,“不必拆毁,令其入官仍著伊等居住耕种纳租”。@清政府对于马场牧地 的 放垦政策很灵活,禁止或准许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不能有碍马政以及不能损害满 族旗人的利益。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盛京将军弘晌奏称,大凌河马场西北、 杏山、松山一带,丈得泽田万亩,地甚肥美,请移闲散宗室分往居住。@到了乾 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于“流寓小民渐渐聚成屯落,势难禁其私垦”,清廷 也就准其耕种了,只是“惟实与游牧毗连者,仍禁私垦”。嘉庆十八年1813年, 清政府命垦大凌河东岸养息牧旷地。而一年之后,便命停止大凌河牧场试垦地亩, 原因是试垦者多为内地民人,于旗民生计无益。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清政 府又准许锦州新垦牧场荒地。同治八年1869年又以奉天大凌河西牧场开垦 地亩有碍政牧为由,下令封禁。@f旦是由于清政府政治的日渐腐败,禁垦政策往 。《清高宗实录》卷115。 。《东华录》卷32。 。《清朝文献通考》卷5。 。《清通鉴》第二册,岳麓书社,2002年,第938页。 。《锦县志》,沈阳出版社.1990年。 13 往是“禁而不止”,大凌河马场不断面临着被开荒垦种的命运,其范围也不断缩 小,竟出现了“牧场兵丁无处养马,每次木兰行围,兵丁等俱向民人等买马用” 的状况。到了1856年咸丰六年,总督书元奏请开垦闲荒马场疏道: 奏为经费支出,因时制宜,请将大凌河马场之闲荒,开垦输租,并通盘筹 划,仍期无碍牧放,以裕度支,而重马政事。窃查奉天锦州所属大、小凌河东北 两岸,地面辽阔,四方绵亘,不下数十里,内有额设宫马场一处,向来不准垦种。 自嘉庆年间,曾经钦差大臣松筠,勘得大凌河东界,于大道附近牧马不到之处, 招募锦属旗丁酌量试垦,奏奉部议。复准试垦征租,共开地十二万三千八百余亩。 中略嘉庆十七、二十一年,道光三年经大学士松筠等奏请开垦牧场荒地,将 马匹分拔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兵丁栓养等情。。 到了咸丰、同治以后,冒禁偷垦牧场地者愈加增多。咸丰六年1856年 四月,户部查出锦县民人穆亭扬偷垦大凌河牧场地达八千亩之多。。由此可见, 清廷对马场的放垦政策不断有所调整。 在清廷的“时禁时垦”政策下,辽西地区的农业生产也随之曲折而不平衡地 发展着。因为清廷为了解决旗人的生计问题,把大部分肥沃良田划作旗地,限制 了民田的发展。而且,内务府的庄头还有“地瘠退交之例”,即一些内务府的庄 头“动辄借VI瘠淤,纷纷呈请退交。然交官之后,招民耕种,复为沃壤,而以农 民垦熟之地,仍任庄头换回”。o这样就使辽西乃至东北的垦区长期局限于少数八 旗驻防地点和流民的安置区,大片的沃野由于被人为地封禁,而长期处于荒废状 态。但不管怎样,以内地进入辽西的汉族流民为主力的农民,不屈不挠地把农业 垦区自南向北推进,保证了辽西乃至东北的农业稳步向前发展。 三、“驰禁放垦”与农业的迅速发展 由于清政府的封禁政策,造成边疆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和国防都十分空虚。 清末,清政府遂以“安置流民”、“移民实边”为目的,逐渐放松了对东北的封禁。 大凌河牧场地全面开放是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年七月,盛京将军增祺 上《拟将大凌河牧厂招垦收价以裕饷糈一折》,之后,清廷派官员前往设局丈放, 察勘土地肥瘠,分别酌定荒价。到第二年“共丈放上则地十六万一千零五十八亩 ?《皇朝经世文汇编卷十九》,转引自谢成侠著:《中国养马史》,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238页。 @《清文宗实录四》卷195.中华书局,1987年,第109页。 o《清通鉴》第二册。岳麓书社,2002年,第823页。 14 八分一厘,中则地九万三千四卣二十七亩一分六厘,下则地十三万零六自i九十一 亩二分七厘,荒地八万四千八百四十二亩零一厘,全验地五万一千三百六十六亩 八分一厘”。?清政府奖励移民开垦,特别是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将大凌河 马场放垦、招民领购以后,移民辽西的人口日渐增多。 牧场地的放垦,不但标志着清廷首崇满洲封禁政策的失败,而且加速了皇庄 旗地向民地的转化,改变了土地占有关系,辽西的农业经济由此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乾嘉时期,清廷还问或减免奉天等处旗地本年应交纳的米豆草束,而到了道 光年间,“命奉天海运高粱、粟米,接济山东登州等府民食”。?可见这时东北地 区的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产品的富足,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个 时期,辽西的皮毛、油坊、烧锅、纸坊、什锦小菜铺等都十分兴旺,较大的工场 作坊有一、二百名工人,形成钱、粮、烧、当四大行业及以皮货、玉石、小菜为 主体的手工业生产体系。 四、农业生产习俗的传承 辽西的农业在清代得到了发展,不仅表现在地亩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提高, 还表现在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等方面。关内移民的农业生 产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及生活习俗,逐渐和当地的风俗相融合,使辽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生 产习俗惯制,并一直传承至今。 例如玉米的引进。据前人考证,明代时整个东北地区都没有玉米种植,直到 清前期才逐渐引进。@玉米一直是关内直鲁地区的传统粮食作物,移民们不但十 分熟悉玉米的种植技术,而且也吃惯了玉米加工而成的各种食品,因此,玉米在 辽西逐渐得到推广。到了清末,玉米因其产量较高,人们喜食而得到迅速普及, 发展成为辽西乃至东北地区的五大粮食作物之一。从地域分布上看,新垦地区较 之传统农耕区玉米的栽培比重相对较大。 在传播农业生产先进技术方面,中原汉族农民可谓劳苦功高。清初整个东北 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都很落后,不仅地力极易耗尽,
本文档为【清代马政对辽西走廊民俗文化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8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1-15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