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学资料]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导

[心理学资料]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导

举报
开通vip

[心理学资料]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导[心理学资料]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导 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导 (泰国) Cavivat Puntarigvivat 前言 本文的目的是将泰国比丘隆波田(Luangpor Teean)的一生以及他所教导的“动中禅”做一个简要的介绍。隆波田(1911-1988)是本世纪泰国佛教界一位非常重要的导师。因为他将一种与传统的“静态禅坐”(Static Meditation)方式所不同的“动中禅”(Dynamic Meditation)做为禅修方法。他以一种非常生动鲜明的方式阐明佛教徒修行的目的。在当代的佛教界里,他教导的“动...

[心理学资料]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导
[心理学资料]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导 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导 (泰国) Cavivat Puntarigvivat 前言 本文的目的是将泰国比丘隆波田(Luangpor Teean)的一生以及他所教导的“动中禅”做一个简要的介绍。隆波田(1911-1988)是本世纪泰国佛教界一位非常重要的导师。因为他将一种与传统的“静态禅坐”(Static Meditation)方式所不同的“动中禅”(Dynamic Meditation)做为禅修方法。他以一种非常生动鲜明的方式阐明佛教徒修行的目的。在当代的佛教界里,他教导的“动中禅”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修行法门。 隆波田教导的“动中禅”是透过规律的肢体动作来培养“觉性”(Sati),让觉性去直接面对我们的念头或心理意识活动——人类痛苦烦恼的根源。隆波田的教法指出了培养觉性的方法,让觉性来切断如溪流般的念头。一旦觉性变得强大有力,便可超越念头及心理意识活动,从而灭除由念头引生的贪、瞋、痴。 隆波田的生平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当他还是一个在家人时就已体证了法,这在泰国这个一向以出家到寺院学习佛法为重的国家来说是一件极不寻常的(甚至有点难以置信)的事。他对佛法的体验是一种顿悟的方式,这在中国与日本的禅宗史上是很常见的。若以现代的南传佛教来看,隆波田可视为南传佛法中特殊“顿悟”法门的指导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生平事迹与中国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颇为相近,他也是以在家人的身份顿悟的。 隆波田的一生 隆波田于1911年9月5日出生在泰国东北部洛伊省(Loei)的偏僻的布宏Buhom镇,是清(Chin)及姗(Som)的第五个小孩,名字叫做“潘?印塔佩悟”,他有四个兄弟、一个姐妹。由于父亲早逝,童年的隆波田必须花很多时间帮忙母亲辛苦的照顾农田。 由于当地没有学校,潘?印塔佩悟并没有接受正式教育。十岁时,他在当地的寺院剃度成为沙弥,他的叔叔是该寺的常住。在寺院里,潘?印塔佩悟很努力的学习经典,精进修行,十八个月后,他还俗回家。二十岁时,根据传统他受戒成为比丘,再次跟着叔叔学习经典与禅修,由于佛陀的教导有了坚定的信心,因此他对禅修的兴趣不断增长而持续修行。六个月之后他再度还俗。 在恢复在家生活二年之后,潘?印塔佩悟(22岁)结了婚,他和妻子虹(Hom)有三个小孩:南姆(Niam)、田(Teean)、特立安(Triam)。长子在五岁时过逝,由于当地传统都以家中健在的最大的小孩来称呼家长,于是大家从此都改称他为“波田(Por Teean)”,意即“田的父亲”。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波田辛勤地耕作农场及果园,并在村里做小生意。在村子里,波田经常是举办一些佛教活动的负责人,并提供给僧侣食物、袈裟和医药以及筹建当地寺院的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项目等。他深受当地人民的景仰,并且三度被推选为村子的领导者。 后来他移居到同省内的一个较大的江翰(Chiangkhan)镇,并成为一位成功的贸易商,他经常驾驶着自己的船沿着湄公河(Mekhong River)往来于泰国与老挝间做买卖。在这段时间内,他接触到许多不同的禅修老师,也修行他们教给他的方法,更增强了他对探究真理的决心。在四十几岁时,他发觉到他多年努力的积善去恶以及用着不同的方式打坐,并没有消除他的嗔心,所以他认为全心全意的去寻求真理的时机到了。在他四十六岁这一年,波田安顿好妻子的经济生活及生意之后离开了家,并下定决心若不找到真理,他就不回家。 波田踏上了寻求真理的旅程。他先来到泰国东北部农蓋(Nongkhai)省的摩尼光寺(Wat Rangsi mukdaram),决定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雨安居禅修。在这那,他遇到了一位来自老挝的禅师——阿姜潘(Achan Pan)。阿姜潘教他一种觉知肢体移动的禅修方法。一次觉知肢体的一个动作,动作之后稍停,同时心里默念“动”、“停止”。后来阿姜潘要回老挝去雨安居。寺院请另一位师父指导。这位师父教导静坐默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波田发现刚开始还可以专注练习,但是练习一阵子后就没有了兴趣。 波田在此之前早已练习过各种禅法超过三十五年(10-46岁),而且所有这些禅法也都包含有专注呼吸并且大都还有默念,他发现自己只能获得暂时的平静。因此,他决定舍弃所有这些专注呼吸的方法,而一门深入练习他最近跟阿姜潘学到的”觉知肢体移动」的这个方法,不过——他舍弃了默念“动”和“停”。在接下来一天的禅修中,他一直使用这个方法,自然而轻松地练习着。 在禅修会的第三天,大约清晨五点左右,当他正在练习着手部动作时,有一只母蝎身上载着好几只小蝎子,突然掉到他的腿上,这些蝎子立即散爬在他腿上或地上。而奇怪的是,隆波田并没有感到惊慌或害怕,就在这一刻,突然智慧在心中生起:取代他原本应有的反应,他看到了身心(Rupa-Nama),看到了身的变化、心的变化,他看到身体的疾病和心的疾病。而且在那时,他清楚的了解了身心的苦、无常和无我,通过这种洞察,他看清了实相和假名的区别。由于看到了身心,他对宗教、佛教、罪业和功德的看法也完全地改变了。过了一会儿,那些小蝎子回到他们母亲的背上,波田就用一根树枝把他们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此时他心绪激动,感慨万千。但是终究又恢复到了他的练习。一旦觉知到自己身心的变化,他的心很快恢复了正常。一直到了傍晚,隆波田的觉性仍然持续且敏锐透彻,他不仅“知道”,且能“看到”念头。当他看到念头,念头就停止了。这样练习没多久,他就看到了念头的根源而生起智慧,他的心发生了彻底改变,此时的波田不再需要依靠经典和老师了。 那一天,他一直练习“动中禅”,内心一次又一次的发生改变。在往后数年中,他的许多教导都是与心在灭苦的的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细节相关。 在晚上洗完澡后,隆波田继续练习经行,走在一条林间的小径上,有一阵子后,他觉得像是被什么人推了一下,四处看看,并没有什么人。这时一个念头生起,他立即“看见”这个念头,而且清楚的看见这些念头及其他念头的起伏。这时他的内心有了第二次的改变。第二天清早,当他经行走着,他的觉知又更深入了一层。这时他的内心有了第三次的改变。而后很快的又达到了知“生——灭”的境界。借由这个体证,隆波田的人性根本束缚和执着已全部消除,原味尽失:即身心归回本来面目。 几天以后,阿姜潘从老挝回来检查禅修者的进展,隆波田最后一个去小参。 阿姜潘问:“你知道了什么,” 隆波田说:“我知道自己。” 阿姜潘又问:“你是怎样知道自己,” 他说:“我在行、住、坐、卧时知道自己的。” 阿姜潘说:“只有死人才不知道自己。” 波田回答:“我已经死过并重新活了过来。” 阿姜潘说:“怎么说呢,” 接着他解释说:““我已经由污秽,邪恶,痛苦,黑暗,昏昧中死去,而又重新活了过来。” 师父又问他:“盐咸不咸,” “不咸。”波田答。 “为什么,” “盐不在我舌头上,怎么会咸呢,” 师父又问他:“辣椒辣不辣,糖甜不甜,”隆波田都有着类似的回答。 师父又问他:“在黑的颜色中,哪一个黑色比较黑,” “黑色就是黑色,没有哪一个黑色比其他黑色比较黑;白色就是白色,没有哪一样白色比其他白色较白;其他的东西没有哪一个是会超过它自己的。” 听到了这些答复,潘师父沉默了好一段时间又说道:“假如这里有一片森林,有一个人来看我,又返回家去。在返家的途中,他拿了一支枪,看到了一只老虎并举枪射中老虎。老虎中枪受了伤,变成非常野蛮。我要求那位朋友回去后告诉你到我这里来,你会来吗,”师父用着故事的比喻,问着这么个意味深长的问题。 “会的。我会来的。因为是你要请我来的,我当然会来。如果我不来,是对你极不尊敬的。” “但是如果你来的话,那只老虎会咬你的。” “嗯~我并没有看见老虎。” “你会走相同的路径或是会绕道而行,或另走捷径呢,” “我不会另走捷径的。我会走相同的路径,当我走在相同的路径,老虎冲着我来,我会看到老虎而躲避它;如果我不走同一路径,老虎来时,我看不到,就不能躲避它。” 听过这样的回答,潘师父就没再说什么了。 隆波田继续练习培养自己的觉性直到这次禅修结束后,才返回了家乡。此后,他开始教他的妻子练习“动中禅”。有着对隆波田崇高的敬意,他的妻子依照着他的指点刻苦地练习,两年以后也悟到了“法”。那是在一天的上午,当她正在院子里摘菜,而隆波田听到她叫道“我怎么啦~”,“什么事,”波田问。“这个身子原样尽失,它就像腌渍的牛肉干收缩了一般。”隆波田告诉她不要管这个身子的变化,就让它顺其自然就好。事后,她告诉隆波田,她已不再有任何苦了。 隆波田又同样指导着巴南(Par Nom)和侖南(Loong Nom),他的妹妹及妹夫,直到他们也同样的悟到了“法”。他还教他的亲戚朋友,邻居及村民们练动中禅。因为大家对他相当尊敬,都愿意照着练,所以许多人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有了这些信心后,他在家乡举办了第一次公开的为期十天的禅修。他用个人的钱去供养前来的三四十人,并从此竭尽全力地弘扬“动中禅”。很快他在家乡建了两个禅修中心,在附近也建好几处。但是在泰国如果要成为老师指导他人,如果不是出家身份,是很难广为人接受的。所以在他四十八岁时(1960年2月3日),他又再次剃度成为比丘,在家乡荣成寺(Wat Srihunmueng)出家。 剃度师是个年长的比丘维吉塔马卡力亚(Vijutdhammacariya)。隆波田的巴利名为慧心(Cittasubho)但是人们还是尊称他隆波田(Venerable Father Teean)。因为当时他就已是以此名而广为人知。成为方丈比丘的隆波田,在寺内寺外教导人们这种“动中禅”有一年多,而后就到江翰(Chiangkhan)另建了两个禅修中心,一个是在和平林寺(Wat Santivanaram),另一个在胜利山寺(Wat Phonchai)。另外还到老挝去建了一个禅修中心。 因为隆波田所教的禅法有别于传统的修行方法,没有经典作为依据,又与传统有别,所以曾经有一度还被人误认为他是外道比丘,而泰国当时是非常反外道的,有一位年轻的警官因为怀疑他而混入出家人当中来监视隆波田。隆波田悉心的指导他动中禅,就在练习了一段时日后,这位年轻人开始认识到什么是“法”,什么是“实相”,而服气的皈依于其坐下,并忏悔自己的原本来意。从此以后,有关隆波田的各种错误流言和指控,都不攻自破而销声匿迹。 隆波田奉献余生,专心一意的传授正法。他辛勤不懈地工作,吃得少,睡得少,而且避免掉所有会转移焦点和让他分心的事务,坚持为其他寻法者尽一切可能找到“法”——那几乎垂手可得之“法”。 身为动中禅的领导者,隆波田的名声遍及泰国的东北部。1966年他在洛伊(Loei)城的附近建立了一个重要的禅中心。1971年又在解脱林寺(Wat Mokkhavanaram)城郊建立另一中心。他也同时去到老挝弘扬“动中禅”(在1961年到1963之间),并于1974年再次 前往柬埔寨首都金边指导。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的指导下练习后,有一些比丘也达到了能够指导人的能力而在各个禅中心帮忙隆波田指导人。譬如隆波甘恬(Achan Khamkhian)及阿姜达(Achan Da Samma-khato)都是他的助手。 曾经是泰国东北“精神医师”的隆波甘恬于1966年在他三十岁时,来到隆波田的禅修中心佛乘林寺(Wat Paphutthayan),经过他的指导,一个多月后,他体验到了所谓的“色一名”,超越了他的巫术及迷信的境界。之后他决定在此中心出家并继续练习动中禅。在经过三年的修行,他回归了本性而成为动中禅的一位导师。他在胜境省(Chaiyabhum)建立了一个禅中心于圆寂林寺(Wat Paukhto),发誓要帮助贫苦无助的乡间百姓,并从事于保护环境的各项工作。 另一位来自东北部的僧侣阿姜达,也是练习过很多禅修方法却得不到任何真正的结果,他听到有关隆波田的教导后,经过长期的寻访,终于遇见了隆波田并在他的指导下练习。阿姜达只花了三天就了悟名色(身心),然后他的修行快速向前进展而证得苦灭,成为一位动中禅导师。他目前在解脱森林寺(Wat Mokkhavanaram)当住持并指导禅修。 1975年隆波田被邀请到曼谷近邻诺布里省(Nonburi)的润生寺(Wat Chonlaprathan)去指导禅修。对当地的修行者而言,尚没有人知道这么一位乡下来的,不识字的和尚会懂什么道理。但在那里有一位知名的学者僧人科维?摩难陀(Kovit Khemananda),颇受知识分子及学生的欢迎,刚好也在此寺教学。他在对隆波田所说的话以及所教导的法怀疑了好长一段时间后,终于心领神会的认识到隆波田是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悟道僧人。隆波田被“发现”之后,他随即受到了曼谷的知识界及学生们的欢迎,也遍及整个泰国。 1976年底,隆波田在曼谷近郊建了一个禅修中心——南来寺(Wat Sanamnai)。在此道场,受到各地的邀请,到大学、医院、各地的学校及各级机构的佛学社(包括政府的部门和隶属)去演讲,指导“动中禅”。1986年底,隆波田指定隆波通(Achan Thong)为南来寺寺(Wat Sanamnai)的住持。1939年隆波通出生于泰国的东北部,父亲于七岁时过世,由母亲抚养成人,隆波通遵照习俗在二十二岁时出家。在1968年他前往布宏(Buhom)镇去见隆波田,并请求在他的禅修中心进行密集的修行。在那里他希望可以在小茅屋里修行,避免掉寺院里的仪式仪规,专心修行。他的请求为隆波田同意。往后这种安排也就成为修行者来这禅修的陈规。 隆波田到全国各地区指导“动中禅”,他的名气广为人知,他的演讲均被编译成书或录音带。他也前往泰国南部的哈叶省(Hatyai)传授“动中禅”,该地的栓?塔玛色空(Suan Thammsakon)禅修中心就是为修练动中禅而建立的。 1982年隆波田应某一佛教社团的邀请去了新加坡两次。6月8日至24日在他第一次访问新加坡期间,遇见了来自日本的山田(Yamada Roshi)禅师,写下了历史性的一刻。这两位大师在相会期间谈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顿悟’”以及“什么是获得这种‘顿悟’的真正方法”的问题。山田罗西强调禅定和参公案;不过隆波田则是强调觉知身体的动作和看念头(不需要专注或默念)。山田认为顿悟是藉由参破《无门关》中记载的一系列公案逐渐达到的 (satori)。在这一传统中,如果一个人终此一生无法参究完所有的公案,他们可以在下一生中继续参究,直到达成最终的顿悟。相反,隆波田不依任何经典或历史记载的资料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一系列“内观所缘”。他主张,人们应该就在今生精进地培养觉性,直到证悟生灭的状态(即最后的顿悟)。不像许多其它佛教宗派的导师,他从不曾提及有关来生的事。专注的修法和公案的参究与藉身体的动作培养觉知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这一系列公案的内容与动中禅一系列“内观所缘”的内容也相当不同。 10月日至31日隆波田再度访问新加坡,为当地一些感兴趣的人教导动中禅并主持了一次禅修。在这两次拜访期间,隆波田生病而且必须住院诊疗——这是后来更具威胁的一场重病之前兆。 1985年底时,隆波田成功的指导了一位女性修行者,安嘉立?泰雅农老师(Anchalee Thaiyanond)。她是一位有两个女儿中年妇女,住在曼谷。安嘉立不同于一般女性,她从来对宗教,积善消业等没有什么兴趣。她只是无意中读了隆波田的书,而对他生起信心。她去参访隆波田并依照他指导在家里专心的练习。安嘉立在曼谷那样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也悟到了“法”,而成为隆波田的女继承人。 在1983年年中隆波田的健康状况很差,经过诊断得知罹患了癌症(Malignant Lymphoma)。从1982年11月到1983年3月,这期间隆波田进行了多次的手术和放射药物治疗,尽管病情严重,但他还是在生命最后的五年完成了超量的工作,奉献了相当多的精力做单独的指导、公开的演讲及主持禅修。1983年隆波田在洛伊省大明光寺(Thapmingkhwan)建立了最后一个禅修中心,而且在1986年该中心附近又增加了很大的一块地佛法岛(Ko Phutthatham),他还是积极而勤快地指导禅修,一直到他疾病的末期。 当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不多时,隆波田申请离开医院,回到洛伊省佛法岛的禅修中心,由他的弟子们轮流照顾他。在返回后的第五天,他宣布自己即将过世,然后用自己的觉性反观入内,那原本不太灵活的身体变得柔软而轻松,圆满的觉性充沛,没有依附,没有任何的执着。一个小时之后他的呼吸完全停止了,如同风吹着树枝,风吹过后树枝逐渐恢复宁静一样。当天1988年的9月13日下午6点15分,隆波田非常平静的离开此世。他所留在世上的是没有一刻间断的指导、珍贵的发现和他的非同一般的“动中禅”。 他的教导 隆波田教导的动中禅通过觉知身体的动作来唤醒和培养觉性(sati)。练习这个方法,身与对身的觉知(心)是和谐一致的。依隆波田的教导,身与对身体的觉知二者之间的和谐一致,是看念头的基础。 通常人在日常活动当中会累积许多的思维和想象,而这些思维和想象会在我们思考的过程中以念头的形式展现出来。依照隆波田的教导,通过对身体动作的觉知,可以让觉性变得强大,然后自然地就能够直面整个思维过程并清楚地看见(see)念头。隆波田认为,念头是人类活动的根本,也是痛苦的根源。 在隆波田的教导中,念头和觉性是人的两种基本元素。当觉性弱时,念头会把我们拉到过去和未来而形成强大的环链(思维的环链)。而当觉性强时,思维的环链就会被立即打破。在动中禅里,禅修者努力唤醒、培养及增强觉性就是为了看见念头并打破它的束缚。 隆波田认为,念头是引生贪瞋痴三大烦恼的根源。如果我们想要克服贪瞋痴,仅够持戒去抑止它们或者靠某些基于专注的禅修方法保持平静而来抑止它们是不够的。虽然这些方法能够得到暂时地平静但都不究竟,我们必须直探烦恼的根源——念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要用觉性去看念头并打断念头的环链;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让觉性逆念流而上,这样才能了解和看见念头的真实本质。 隆波田时常告诫修行者不要以任何形式的定来压抑念头,这一点在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这样做能得到平静,但是我们还是不 能够看见念头的本质。相反,他教导我们应该让念头自然地生起,让觉性去看念头。如此一来,念头自然会被打断。我们必须做的只是好好地安下心来并透过规律的身体动作(一次一个动作)来发展觉性。 练习动中禅,透过对身体动作的觉知来唤醒觉性,让觉性看见并打断念头的环链,从而使得内六根与外六尘断开而不再连接。但是,这种断开并不是由我们的思维所能左右的,而是正确修行的自然结果。当觉性打断了念头的环链时,念头就会失去主导的力量;而当觉性成为主导力量时,觉性就能超越念头以及念头引生的贪瞋痴三种烦恼,从而达到灭苦。练习动中禅能够让我们如实看到实相,自然生起智慧。 任何时候当念头生起时,我们就会看见,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睡觉时移动身体我们也会知道。这是因为我们有圆满的觉性。当我们能够随时看见念头时,我们就能每次都战胜它们,不论那是什麽样的念头。能够看见念头的人便趋向于涅槃(nibbana)。之后我们将会到达某种境界,某种内在事件将会突然升起。如果念头很迅速,智慧也会很迅速。如果念头或情感很深沉,智慧也会很深沉。假使此二法同样深沉而互相撞击,那麽某种潜藏于每个人之中的状态就会突然出现。此时眼、耳、鼻、舌、身、意会脱离色、声、香、味、触、法。就好像拆卸汽车的驾驶机械装置一样,因为零件已经彼此独立了,所以车子虽然还在,却已无法再被开动。 隆波田将动中禅的内观所缘概述如下: 世俗谛所缘(从所缘知道世俗真相) 1. 身-心(Rupa-Nama) 2. 身动-心动;身病-心病 3. 苦-无常-无我(无法忍受的,易变的,无法主宰的) 4. 假名(Sammati) 5. 宗教、佛教 6. 过失、功德 胜义谛所缘(从所缘看见胜义实相) 1. 事物—胜义—状态 2. 贪,瞋,痴 3.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4. 烦恼-渴爱-执取-业 5. 戒(正常) 6. 戒蕴,定蕴,慧蕴 7. 奢摩它和毗婆舍那(内观) 8.欲漏、有漏、无明漏 9. 身、口、意等恶业的各自果报以及三种恶业的组合果报 10.身、口、意等善业的各别果报以及三种善业的组合果报 11. 生灭的状态 动中禅这些次第的“内观所缘”也是一系列次第的修行体验,透过这一系列次第的修行体验能够让我们的心一步步地趣向苦灭。这些都是隆波田当年修动中禅时亲身的体证,今天它们成为动中禅的行者修学过程中的指南。兹说明如下: (一) 从世俗谛所缘知道世俗真相 1. 我们首先应该要知道“身-心”(rupa-nama;色-名),身动-心动,身病-心病。所谓知道身和心,就是指我们的身(rupa色)和对身的觉知(nama名),此时每一个动作都只是身心和谐共存的动作。隆波田说:身体的疾病需要(外在的)医生或医院来治疗;而心病像苦恼、挫折、瞋怒、贪爱、愚痴等等则需要(内在的)觉知以及唤醒与培养觉性的方法来解决。 2. 练习动中禅,我们的心渐渐会知道身心苦、无常、无我(dukkham-aniccam-anatta)的特性。 3. 修到这里,我们会知道假名(sammati)与实相之间的区别。我们应该知道宗教、佛教、罪业和功德这些世俗假名的真实意义,用世俗的观点来看,这些名相在学者和宗教人士的诠释之下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可是实际上,它们全都指向一种对于觉性的直接体验。因此,隆波田解释说: (1)“宗教”就是我们自己——所有具有身体且对身体有觉知的人。 (2)“佛教”就是能引导和发掘“本自具足的智慧和止息痛苦的“觉性”。 (3)“过失”就是指缺乏“觉性”的状态,因此它完全是苦。 (4)“功德”就是指解脱痛苦的有“觉性“状态。 当我们能知道这些所缘的假名,就能破除一切世间的迷信或知见而回归其本然。 从胜义谛所缘看见胜义实相 (二) 在第二阶段,禅修行者被教导要注意的觉知看念头的过程要能在觉知中看见念头。当你有圆满的觉知自然能直面(encounter)和看见念头,就像猫看见老鼠立刻就会迅速去捕捉。 1. 看见念头时,行者应该看见一切事物(vatthu)、心触及到的一切事物(paramattha)、一切变化无常(akara)。隆波田解释: vatthu意指在我们心内外的一切事物。 Paramattha意指心触及的一切事物。 Akara意指内心体证变化无常。 2. 继续修学动中禅,接着我们的心便能进一步看见“瞋,痴,贪”和“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3. 继续用功,应该看见烦恼-渴爱-执取-业(Kilesa,tanha,upadana,kamma)。隆波田比喻说,当我们看见这些现象时,内心的压力和还没修以前比起来,就像突然减少了60%一样。 4. 然后我们的心进一步看见戒(sila),再接着看见戒蕴,定蕴,慧蕴(silakhandha,samadhikhandha,panna)。此时便能了悟奢摩它(samatha止)和毗婆奢纳(vipassana观)两种定的区别。依照隆波田的看法,奢摩他的定是压抑念头的,它是不究竟的、不自然的,是一种虚构的定而非真实的定。而毗婆奢纳定则是超越念头的,本来就一直存在着的,是充满觉知和观照的定。 5. 接着进一步会看见欲漏、有漏、无明漏(Kamasava,bhavasava,avijjasava) 6. 再接下来就是看见身、口、意等恶业各自的果报以及三者组合的果报;身、口、意等善业各自的果报以及三者组合的果报。 7. 至此,就能看见生灭(koet-dap)的状态,即内六根与外六尘断开不再连接。隆波田比喻说:“这种根尘断开的情形就像将一条两端绑在柱子上而又绷紧的绳子,突然从中间把它切断。它再也无法重新连接了。” 所以,这种生灭的状态就是苦灭,也是修学动中禅的最终目标。
本文档为【[心理学资料]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7-12-25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