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发展史

中医发展史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发展史中医发展史 中医学概述 在中国古代科学的各分支中,未被近现代科学所融汇,且至今仍有强烈生命力的,唯有传统的中国医药学。其所以能够如此,原因之一是它拥有自己的理论、方法和内容,即形成为一个完善的科学体系。 中医药学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其间的关系,并将生理、病理、诊断、用药、治疗、预防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观念和独特的理论,作为医药学的基础。 其内容包括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的生理、病理学;以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诊断,以阴阳、表里、...

中医发展史
中医发展史 中医学概述 在中国古代科学的各分支中,未被近现代科学所融汇,且至今仍有强烈生命力的,唯有传统的中国医药学。其所以能够如此,原因之一是它拥有自己的理论、方法和内容,即形成为一个完善的科学体系。 中医药学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其间的关系,并将生理、病理、诊断、用药、治疗、预防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观念和独特的理论,作为医药学的基础。 其内容包括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的生理、病理学;以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诊断,以阴阳、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里、虚实、寒热“八纲”进行归纳治疗的一整套临床诊断和辨证施治的治疗学;以寒、热、温、凉“四气”和酸、甘、苦、辛、咸“五味”来概括药物性能的药物学;以“君臣佐使”、“七情和合”进行药物配伍的方剂学;以经络、腧穴学说为主要内容的针灸治疗学;此外还有推拿、气功、导引等独特的治疗方法。 这个体系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早期阶段的成就以《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著作为代表,经历代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伤寒论》后被分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合称中医四大经典。 从世界医药学史的角度看,中医药学不但体系独特,而且有着一系列卓越的贡献。其中突出的有:在医学理论方面,中医药学虽然以人体为对象,但是它把人体看作是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地研究人体,而是把人体放在自然界整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之中来进行研究。因此,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身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在临床治疗中,它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即把握住疾病的原因和本质,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同时,它又把人体本身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简单、孤立地研究疾病的症候,而是把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全面的考察。在用药方面,它讲究药物配伍的原则,即根据每个病人虚、实、寒、热的特性,因人施药,并注意主治药物和辅助性药物的配伍问题。这些理论和原则,即使用现代科学观点和方法来加以考察,亦是非常深刻和具有积极意义的。 脉诊,是中医药学上一项独特的诊断方法。据《史记》记载,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脉诊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反映了当时已掌握了脉诊的方法。从此,脉诊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脉诊的应用表明,中国古代的医生已掌握了脉象与身体各部分的关系的知识,亦即关于心脏、血液与血管的关系,血流速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呼吸和脉搏频率的关系等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现代医学表明,脉搏是循环机能的综合表现,脉象因循环系统的情况改变而不同。而且,由于循环系统与身体各内脏都有关联,组织代谢的任何变化,都会给血液循环以一定影响,机体的重要疾病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因此,尽管中国古代脉诊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但却是有着科学依据的。中国的脉诊很早就传到国外,除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国外,大约在十世纪时已传至阿拉伯,十七世纪时传至欧洲,对世界医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外科学方面,与西医只重视局部和体表的医治方法不同,中医坚持了整体的观念,既重视体表疾患的局部表现,更重视患者机体的内在变化;既重视手术、手法的治疗,更重视机体抗病能力的增强。这一思想,在骨科治疗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注意了局部的处理,而且强调适当的活动和功能锻炼,同时配合活血化瘀和调理脏腑功能的药物,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麻醉药物的发明,是中医外科的又一重大成就。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名医华佗已在外科手术中应用了麻醉药麻沸散。麻沸散的药物组成早已失传,据现代研究,它可能与宋代窦材《扁鹊心书》、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睡圣散、草乌散、蒙汗药相类似。这些方子的主要药物成份是曼陀罗花,具有麻醉作用。即使不算华佗的麻沸散,宋、元、明三代所用的麻醉药也是世界最早的发明。国外直至1805年,日本的华冈青州方使用以蔓陀罗花为主的麻醉剂,被誉为世界外科学麻醉史上的首创,实际上比中国要晚得多。 针灸是中国独创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特点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或用火的温热烧灼局部位置,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一疗法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周代以后逐渐形成为一项专门的治疗方法。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代古医籍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帛书,反映了当时经络学说已基本确立。在《黄帝内经》中,又进一步把人体的主要经脉总结为十二条,并对每条经脉的循行部位,以及经脉和疾病、治疗的关系进行了总结。经络学说认为,经络遍布于人体各部位,不仅分布在体表,而且进入体内与各脏腑相联结,并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担负着运送全身气血,沟通身体内外、上下的功能。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又演化出腧穴的认识。腧穴都处在经脉运行的径路上,分布于身体表面的特定部位,针灸这些部位,可经由经络对身体起刺激作用,进而调整人体内部的机能,增强防病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由于针灸疗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适应症广,治疗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又可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针灸疗法早在汉唐时就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宋元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至今仍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中国还是免疫学的发祥地,免疫思想很早就已萌发。公元四世纪初,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记有“疗猘犬咬人方”,即当人被狂犬咬伤后,把咬人的狂犬杀掉,取狂犬的脑子敷贴于伤口上,以防治狂犬病。十九世纪时法国著名医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防治狂犬病的疗法,也是基于利用狂犬的病毒以增强免疫力。隋代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又指出,服用“沙虱”(恙虫幼虫,形似小红蜘蛛,可传播恙虫病)研成的细末,可治疗恙虫病。国外直至本世纪初,才在感染该病毒的鼠类中获得病原,制成疫苗。中国古代在免疫学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天花的防治,发明了人痘接种法。该法是取少许天花患者的痘浆或痘痂,植入健康儿童的鼻孔中,使其感染轻度天花,而获得免疫力。种痘法发明于何时,现说法不一,有说是始于宋代的,有说是始于明代的,但至迟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已经使用,则是无疑的。大约在十七世纪末,中国的人痘接种法传到俄国,继之又传入欧洲,对保护儿童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Edward Jenner,1749—1823年)发明牛痘接种法后,方逐渐代替了人痘接种法。 在药物学方面,中药也具有非常显著的特色,它在药物的自然属性和在人体内的治疗作 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理论系统,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药物炮制和配方用药方法。中国古代关于药物和方剂的专著很多,其中唐《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发布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可堪称古代世界的药物大全。此外,在妇科、儿科、法医学以及食物医疗保健等方面,中国古代也都有着很多重大的成就。其中,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在法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 正文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为人民群众解除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更为喜人的是,这项古老的文化在今天已得到国际人士的普遍关注,中医独 特的医疗方法、神奇的医疗效果引起了世界医学专家和友人的极大兴趣。 中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为了保护自己、躲避野兽和风雨 雷电的侵袭,原始人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巢。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 为巢”。传说发明建造房屋人的名字叫“有巢氏”。建造房屋,有一栖身之 所,可以说是人类保健事业的萌芽。 原始人学会造火之后,火便很快地被应用到治疗方面,如用加温后的石 块温暖人体的局部可以消除某些病痛,这便是原始的热熨法。在热熨的基础 上,又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不断改进材料和技术,便出现了灸法。 原始人又在生产中发现了某些工具可以作为医疗器具使用。最早的医疗 器具有砭石、骨针。砭石不仅是外科用于剖割排脓的医疗工具,而且是我国 针刺术的萌芽。最初的砭石不过是石片经打磨而成的,以后逐渐有了较进步 的石针、骨针、竹针等,《帝王世纪》中关于“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记载, 便是使用医疗器械最早的传说。 人们在寻找食物充饥的过程中,因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而发生呕吐、腹 泻、昏迷等,因吃了某些动植物而减轻或消除了某些痛苦。经过长期的实践 体验,人们逐渐认识和积累了一些关于某些植物类和动物类药物的知识,随 后又发现了不少植物类和动物类的药物。 在夏禹的时代,人们学会了酿酒。酒的制作在医药上有着很大的意义, 因酒有舒经活血壮阳等作用,所以古人就利用它来治疗疾病。 到了商代,人们在单纯使用酒治病的基础上,发展成利用多种药物制成 药酒来进行治疗。《黄帝内经?素问》中有“汤液醪醴论”一篇,专门论述 了酒的药用价值,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在商代,药物品种的增多,用药经验的积累,使人们有可能根据不同的 病情选择多种药物配 制成复方,这样便有了“汤液”。所谓汤液,就是把生 药用水煮成药汤药水,这种剂型一直延续至今,中医学称之为“汤剂”。与 “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样,古人也把汤液的发明集于一人之身, 说是“伊尹创始汤液”(见本书“针灸奇人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周代,初步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这被引入到中医学中,用以解释人体 的诸多问题,为以后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药物方面,人工合成化学药品,取得了很大成就。《周礼》记载:“凡 疗疡以五毒攻之。”什么是五毒呢,是把黄堥放入石胆、丹砂、雄黄、礜石、 磁石之中,烧三天三夜,然后用大公鸡的羽毛扫取其烟尘而成,把这种烟末 撒到疮疡处,那些烂肉腐骨就会全部排出来。这种升丹、炼汞的制药方法, 给后世化学制药法开辟了道路。炼丹也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先驱。 这个时期开始有了医学分科和医事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在春秋战国至秦汉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医药学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其具体表现就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我国现存医药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医家之祖。 这个时期还有两部重要的中医经典之作问世,一部是《神农本草经》,另一部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作,后 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又经宋代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成为现在的《伤 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被中医学 奉为经典之作,倍受重视。 到唐宋元明清时代,我国医学在理论、药物学、方剂学、外科、妇产科、 小儿科、针灸、眼科、喉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 医学史上著名的各具特色的四家学说: 火热论派,以刘完素为先驱,后人称“寒凉派”; 攻下派,代表人物是张从正; 脾胃论派(补土派),代表人物是李杲(东垣); 养阴派,代表人物是朱丹溪。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也是这个历史时期中医学卓越的成就之一。清代,是温病学说蓬勃发展的时期,以叶天士和吴鞠通二人的学说为代表。 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刮痧、挑痧、拔火罐以及其他许多单方、验方。清代还出现了这方面的专书, 如《痧胀玉衡》、《串雅内外编》等。 在中外医学交流中,人痘接种法的传出,对人工免疫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阿拉伯国家药物的传入,也有利于丰富中国医药学的内容,促进了中 国医药学的发展。今天,中外医学人士一起在积极研究中医学,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医学会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无比巨大的贡献~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是它区别于西医的一些很突出的地方。它有两个 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也非常重视人与大自然的 密切关系。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 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配合、相互为用的, 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界有着的密切关系, 自然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影响着人的生理,也影响着人的病 理。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到中医生理、 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 人体是由许多组织器官组成的。每个部分的功能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 成部分,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中医整体观念是通过 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在人体中,五脏是最高的“统治者”, 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四肢百骸等联系成一个 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若这些脏腑发生病变,除了这个脏或腑本自的功能异常外,还常常影响别的 脏腑,甚至造成整体性功能紊乱。 重视整体,是中医学的突出优点,这样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造成的顾此失彼的弊端。这一特点在现代医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家的重视和研究。 中医学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辨,是辨别;论治,是构思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并实行之。什么是“证”呢,这里的“辨证”不是哲学上的“辩 证”,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之。感冒,是几乎每个人都患过的病,如某人在 下午打篮球后出了很多汗,为了图凉快跑到一个风口处休息,着了凉,感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关节痛,鼻塞,流清鼻涕,有些咳嗽,吐白色痰。到了晚上开始发高烧,体温达39?,不再恶寒,因高烧而面红目赤,呼吸急 促,咳嗽加重,痰色变黄,有汗,口渴。医生诊断此时的证为里(肺)实热 症,用清泻肺热法治疗。服药两天后烧退,但口干舌燥,舌质仍红,小便又 少又黄,大便干结难出。医生辨证为“热病后期,津液耗伤”,用清热养阴 法治疗,又二天痊愈。分析这个病例,第一个阶段由于风寒邪气侵袭肌表, 此时辨证,病位在表,病性为寒,病因是风寒邪气,即辨为“风寒表实症”, 应用辛温解表法治疗(病人未接受治疗)。第二个阶段,由于邪气较强,逐 渐入里,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十分剧烈,于是化热,此时辨证,病位在 里(在肺),病性为热,病因是热邪,仍是实证,即辨力“里实热证”,用 清泻里热法治疗。第三个阶段,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使正气终于战胜了邪气, 邪气基本上被战败了,但在疾病过程中,正气(津液)也受到了损耗,辨为 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液耗伤,病位仍在里,病性还为热(仍有些余热邪 气),此时证已属一个虚实夹杂症,以正虚(津伤)为主,用清热养阴法治 疗。根据这个病例,可以大致了解什么是“证”,中医是如何对疾病进行辨 证的。中医临床的任务是要根据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来 的资料,为患者辨出证来,再据证进行治疗。所以正确地辨证就成为医生的 第一要务。它既区别于见痰治痰、见血治血、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的局部对症疗法,也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的 治疗方法。 中医里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国 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属于古代哲学范畴。阴阳学说被引入到中医学中, 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阴阳的概念写成文字首见于《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凡是光明的、 温暖的、向上的、好动的、主动的、施以的、轻的、在外的、明朗的、兴奋的、具有温煦作用的。。。为阳,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或现象都属阳性;凡是 黑暗的、寒冷的、向下的、喜静的、被动的、接受的、重的、在内的、晦暗 的、抑制的、具有滋润作用的。。。为阴,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或现象都属阴性。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极广,几乎涉及到一切方面,如用来说明人体 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还用于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等。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出现 偏盛偏衰的结果。用于疾病的诊断就是阴证、阳证,是中医临床八纲辨证中 的总纲。阴证,这里指的是虚寒证,阳证则指的是实热证。中医治疗疾病的 根本原则就在于调整阴阳,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最早的木、火、土、金、水的概念,是指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几种基本物质,与此相对应,人体中的五行是: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中医也运用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五脏之间的相 互联系和协调平衡关系。五脏的相生关系:肾精滋养肝阴,称为水能生木; 肝藏血以济心,称为木能生火;心的阳热能温暖脾土,称为火能生土;脾运 化水谷以充肺,称为土能生金;肺阴滋润肾阴,称为金能生水。五脏的相克 关系:肺气的清肃下降可以制约肝阳的上逆,称为金能克木;肝木的疏泄条 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滞,称为木能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制约肾水的泛滥, 称为土能克水;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称为水能克火;心的阳热, 可以制约肺之肃降太过,称为火能克金。这样,每一脏都有促进、助长的力 量,也有制约、抑制的力量,如此即可保证这个脏的功能不亢不衰、协调平衡。 五行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包括按相生规律的治疗和按相克规律的治疗两 个方面。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 肾阴不足不能养肝阴,最后导致肝阴也虚,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所 以肾是母,肝是子,治疗时可不必直接补肝阴,可通过补母法(补肾阴)而 使子强壮起来。 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如肝木过亢,或乘克脾 土,或反侮肺金,这时,病变的主要矛盾是肝木过旺,所以应用“抑强”法, 用疏肝、平肝、泻肝等方法将亢旺的肝木平复下来。 中医诊病奇法——望闻问切 中医诊病方法是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称为四诊。 望诊,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反应灵敏;无神为目光晦暗,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无伦次。局部的望诊,主要是望舌,舌的不同部位 代表不同的脏腑,望舌包括望舌质和望舌苔两方面。 闻诊,闻就是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听包括讲话声、咳嗽声、呼吸声、 呃逆声。凡气粗声高、重浊的都为寒症;气微声低的都为虚症。闻就是闻气 味,包括口腔气味和各种分泌物的气味。凡是恶臭味重的,属热症。有腥味 或气味不重的属虚症。 问诊,看病时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流传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 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均当辨,九问旧病十问 因,妇女尤必问经带。 切诊,切诊就是切脉、候脉。切脉部位多在寸口,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 脉,因五脏六腑的脉都会合于此脉,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全身脏腑经脉气 血的情况。一般常见的脉有浮脉、数脉、滑脉、弦脉。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了解情况,收集材料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选出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四诊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中医四大名典 《黄帝内经》 医学启蒙读物《医学三字经》前两句是“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 问详”,意思是中医学起始于岐黄。岐,指岐伯,是位精通医术的臣子;黄, 指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名著《黄帝内经》, 是以黄帝和岐伯(还有其他臣子)君臣回答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岐黄”实 际上就是《黄帝内经》的代名词,“岐黄”又指中医学。我们常听到“某人 颇通岐黄之术”这样的话,就是说这个人精通医术。 《黄帝内经》并不是一时一人之手笔,此书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经过 许多医家搜集、整理、集合而成,其中甚至包括东汉及隋唐时期某些医家的 修订和补充。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这部书以阴阳五行学说 为理论工具,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来解释人体自身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 之间的统一关系,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经络、诊断、治疗、 预防、摄生等许多重大问题,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这部书对中医学 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被中医学奉为四大经典著作之首,至今仍有效 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几千年劳动人民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 医药经验,是中药学的奠基之作,它使祖国宝贵的医药遗产得以流传至今。 这部书不但在当时有极大的指导用药的价值,而且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也有 极深远的影响。从六朝、五代到唐、宋、明历代的本草著作都是在《神农本 草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这部书在我国中药学发展史中的重要 地位和所起的继往开来的作用。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作,这部书不仅总结了东汉前 我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而且在临床实践方面,进一步运用辨证论治 的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书给后世医家在诊断治疗 方面树立了规范,也成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这部书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 次,又经宋代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成为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两书。《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外感伤寒病症的部分,《金匮要 略》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内伤杂病的部分。这两部书为后世中医学术的 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和有利的条件,因此,不仅为历代中医奉为临床实践的 “圭臬”(即事物的准则),而且在国外,如日本、朝鲜等国很早以前也都 尊之为医学经典,加以深刻的研究。由于这两部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 此 1700 多年来,不但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的典范,而且在今天,仍是发掘 祖国医学宝藏的珍贵资料之一。 伟大的中医学家 扁鹊与望闻问切 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渤海郡郑州(现河北省任丘县)人,战国时期有 名的民间医生,人们都称他为神医。望、闻、问、切四诊,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扁鹊。 据传,扁鹊年轻时是一家小客店老板。一天傍晚,一位老人到店中借宿, 一住半月,临走时不给房钱,扁鹊无怨言,还送老者钱作盘缠。十多年后, 这位名叫长桑君的老人又来了,叫扁鹊打水帮他洗脚上疮疥,扁鹊爽快地答 应了。事后,长桑君对扁鹊说:“我是医生,想把医术传给世人。你心地善 良,我准备把医术传给你。有了它,你给人治病手到病除。”服用长桑君宝 药后,扁鹊竟能隔墙观人,看一看病人气色,听一听病人声音,就能诊病治 病。百姓就把他比作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司马迁的《史记》中 记载,有一次扁鹊行医来到陕西的虢国,听说虢太子突然死亡,人们都在为 太子办理丧事。扁鹊询问了病由,并对太子进行详细的诊查,看他的脸色, 摸他的脉搏,观察到他还有微弱的呼吸,两股内还有体温,断定太子并没有 真死。扁鹊拿出了针,给太子针刺百会、合谷、人中等穴位,太子竟然慢慢 地苏醒了。以后又用汤药给他调养了一段时间,终于使太子恢复了健康。虢 君对此感激不尽,他赞扬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扁鹊高明的医术便流传开 来。其实扁鹊并不是能使死人复活的神医,而是他善于运用切脉、望色、听 声、问病情四诊来诊查病人,因此司马迁高度赞扬扁鹊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他到处行医,足迹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他所到之 处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变医。在邯郸,听说那里很重视妇女,他就做下医(妇科医生)。到咸阳,听说那里的的人很爱孩子,便当小儿医(小儿科医 生)。 扁鹊这样杰出的医生,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引起小人妒嫉,秦武王的太 医令李醯知道自己的医术不如扁鹊,便派人暗杀了扁鹊。人民为了纪念他, 在他的足迹所到之处,修建起许多陵墓、碑石、庙宇,以此表示对他的怀念, 可见人们对他的敬仰。 受人爱戴的名医——华佗 《三国演义》中有华佗给曹操医头风的故事。的确,华佗是位了不起的 医生,他精通妇、儿、针灸、外科,特别擅长做外科手术。华佗还是最早的 麻醉创始人,后人称华佗为外科始祖。 华佗给一位醉汉看病,给他开刀时发现他竟没有什么疼痛,华佗便自己 喝醉了酒,让徒弟在他的腿上割肉,果真不痛。华佗得到了启发:酒是可以 麻醉的。后来他又发现了一些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华佗就选用有麻醉作用 的草药和酒拌成散剂,取名“麻沸散”。 华佗发明麻沸散,约在公元二三世纪,而西方医学家使用乙醚或笑气进 行全身麻醉是在 19 世纪 40 年代,比中国迟了 1600 多年。华佗是中国也是全 世界第一个使用麻醉进行手术的人。 华佗在针灸方面也有着超人的技术。他看到一位医生在给病人针刺挟脊 穴之后,病人反而咳嗽。华佗根据自己的认识,大胆地提出挟脊穴应该在脊 柱两旁旁开五分的地方。从现代医学解剖生理来看,华佗的取穴位置正是接 近脊椎两旁的交感链上,从上到下顺序为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五脏六腑的病都可以在这里治疗,而且又安全,又有较好的针感。后世把这 个穴位叫华佗挟脊穴,直到现在,在临床上仍被广大医务工作者采用。 他看到老虎、狮子、猴等动物都是一刻不停地活动,参照它们的姿态和 动作,编成了《五禽戏法》。《五禽戏法》在民间流传开来,许多有慢性病 的人都来练,果然起到了防病、治病、强身的作用。 史书上记载曾有一些上层人物推荐华佗入朝作官,但被华佗谢绝了,曹操也想把华佗留在身边作侍医,而华佗为了能给更多的百姓治病,没有接受这种特殊的待遇。他最后死于曹操的猜忌。 华佗代表了我国古代医学在公元二三世纪所达到的最高成就。近2000 年来,华佗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所以人们称赞那些高明的 医生时总爱用“华佗再世”的赞语。 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是东汉南阳郡(现河南南阳市)人。他年轻时就钦佩扁鹊的医术, 愿当一名郎中为人民解除病痛。他在师傅的指导下潜心研究《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书籍,广泛收集民间治病的验方。 建安初年,张仲景当了长沙太守。看到许多百姓被疾病夺去生命,他毅 然辞去太守的职务,把全部精力放在医学上,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解除病痛。 民间流传着张仲景冬至吃饺子的故事。在一个寒冬腊月,仲景回乡,看到沿 路许多百姓为着活命在路上奔波,耳朵都冻烂了。他便冒着严寒在外面支起 了一个大棚,熬了一大锅祛寒娇耳汤,熬好以后把羊肉和药捞出来,用面皮 把它们包成饺子,再下到汤锅里煮,煮熟以后给忍饥受冻的百姓喝汤吃饺。 从冬至一直到三十,仲景天天给老百姓熬汤,不仅使老乡们能抵御寒冬,慢 慢地也治好当时老百姓的烂耳朵病。后来,冬至吃饺子竟成了中国民间的一 种风情流传下来。 当时社会上的巫术、迷信很猖獗。染上了疾病的人,盲目相信巫术,都 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医治。张仲景为此万分感慨,便着手撰述医书《伤寒杂 病论》。《伤寒杂病论》的诞生,在中医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在《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了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辨证论治。 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很多,有《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记载的 370 多个方子,其疗效都可以由现代医学的理论实践加以确证。他被 后人尊为医圣。他创立的伤寒学派在中医史上占有很光辉的位置。 药王孙思邈与《千金方》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由于他善谈老庄,又兼好佛教经 典,所以世称孙真人或孙处士。孙思邈在幼年时不幸患病,多方求治,疗效 不佳,于是刻意学医。他常常救济乡邻而不取分文,自己的疾病也经调理而 痊愈了。鉴于古代诸家医方又多又乱,临证时不便检阅,所以孙思邈决定编 一部切合实用的方书。为此他广泛收集各种医书,把重复繁杂的删除,把缺 少不足的补缀,并附上自己的经验之方,约于公元 625 年撰成《备急千金要 方》(又称《千金方》)30 卷,又 30 年,撰成《千金翼方》30 卷。孙思邈 埋头医学研究,躬身医疗实践,对我国医学发展有承前启后的重大贡献。 孙思邈十分重视医家的医德。他在《千金要方》中写了专论医德的“大 医精诚”篇。孙思邈在“大医习业”篇中,要求为医者应谦虚好学,精勤不 倦,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必须涉猎群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孙思邈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对临证各科、食疗、药物学、养生学等均有很大成就。 在药物学方面,他总结了前代本草著述,重视“地道”药材,强调药物 的栽培、采集、炮制、管理、贮藏方法。他很讲究药物的实际效果,反对滥 用贵重药品。为了提高药物疗效,他提倡自种自采和亲自动手炮制。为了提 醒人们对“地道”药材的重视,他还列了专节论述地道药材,他认为药材“地 道”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的好坏。由于孙思邈在用药方面有卓越的 贡献,所以被后人尊为“药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庙宇祠堂。 在临证方面,孙思邈发展了张仲景的伤寒学说。他既重视前人的宝贵经 验,又尊古而不泥古,他把《伤寒论》的内容,比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翼 方》中,为后世研究《伤寒论》提供了较可靠的版本依据。他创立了从方、 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这种方法成为以后“以方类证”的开端。 孙思邈还十分重视妇、儿科疾病的诊治。《千金要方》首列《妇人方》3 卷,接着又列《少小婴孺方》2 卷,所载的妇人方,从求子到调经,几乎囊 括了所有的妇科常见疾病;保健、护理方面论述得更为详细。孙思邈为我国 古代妇、儿科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孙思邈为祖国医药学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的精力,人 民回报他的是对他永远的尊敬和怀念。人们誉称他为“药王”,并把他常去 采药的山(陕西耀县东部)称为“药王山”。山里现在还有一座古庙,人称 “药王庙”。庙里有个石洞,洞里有个老人的塑像,这老人便是孙思邈。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公元 1518 年,李时珍诞生在湖北的一个世医家庭。他的祖父是一个走街串巷的江湖医生,他的父亲李闻言则是一位具有丰富治病经验和药学知识的名医,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李时珍从小就喜欢医学。 李时珍的医术高超,能灵活地运用前人的医疗经验。然而,这手到病除 的李时珍又是怎样迷上药物学,又是怎样编著《本草纲目》呢,因为他在行 医和生活中发现古代药物书上记载的药性有误,而这种错误甚至会医死一些 病人。他决定重修古代的药书,纠正其错误,补充其不足。春秋战国时,我国的史书就记载了 100 多种药物。汉朝出现了一部记载 药物的专著——《神农本草经》,该书共收录药物 365 种,为我国现存最早 的中药书。之后,南朝名医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唐朝苏敬撰修《新修本草》,宋朝四川名医唐慎微编写《证类本草》,已收药物达 1746 种,载药方为 2735 个。这么多药书在传抄过程中,就难保没有错误了。 他 35 岁开始编写新本草书,并把新书起名为《本草纲目》,意为要使这 部书能有科学的分类,能纲目清楚,以便于读者查阅。鉴于写《蕲蛇传》的 经验,他亲自到实地去观察和采集药物标本,以使自己的著作真实可靠。李 时珍到了湖南、江西、广东、安徽、江苏等地,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公元 1578 年,凝聚着李时珍毕生心血、汇集了古今药典精华的药物学巨 著《本草纲目》,经 27 年辛苦努力而诞生了。中国药物学有了一块巨型的里 程碑。《本草纲目》共 52 卷,约 190 万字,收药物 1892 种,处方 11096 则, 插图 1110 幅,并按药性功能把药物分为 16 部 62 类。 全书规模宏大,资料丰富。既订正了前人旧说的一些错误,又比较全面 地总结了我国 16 世纪以前的医药学经验,还为研究生物、化学、地理、地质、 采矿等学科提供了有用的资料。无怪乎,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所 著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盛赞该书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 祖国医学奇葩——针灸 针灸的形成 在祖国医学的宝库里,有一支极其绚丽的奇葩,就是针灸治法。针灸以 它非常独特的治疗方式,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说到针灸,许多人会立刻想就是用针来刺激人体的穴位。这种认识不够 全面,实际上针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针刺和艾灸的统称。 针刺的工具最初不是金属制造的,是石块制作的。在远古的时候,人们 不小心会被一些尖硬、锐利的石块或是荆棘刺伤,尽管受伤的部位会出血, 会有些疼痛,但有时也会使原来的疼痛减轻或消失。人们就从最初的无意间 受到刺激,开始主动地、有意识地用一些石块来刺激身体的一些部位,来减 轻伤痛和疾病。久而久之,人们就认识到人体的某些部位有特殊作用,有了病痛就使用一些锋利的石块或尖锐的植物茎刺进行扎刺,使病痛减轻或消失。 到了新石器时代,用于治疗疾病的石器叫作“砂石”、“砭针”、“石 针”,《说文解字》中解释:“砭,以石刺病也。”砭石刺病,最多的还是 用于外科疾病,例如割刺脓疡、放血排毒等等。以后逐渐也用来治疗内科及 其他科疾病了。 针具的发展经历了砭石?竹针、骨针?陶针?青铜针?铁针?金针、银 针?不锈钢针的演变过程。 《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古代的九针,根据所患病症的不同,治疗部位 的深浅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针具。九针有:鍉针、圆针、锁针、锋针、铍针、 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灸法,是用烧灼熨烫的方法治疗疾病。 原始人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捂在身上可以驱寒并长久保暖,逐渐体会到将土石烧热贴敷在身体上还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疼痛。另外, 在烤火取暖、烧烤食物时不小心还会被火烫伤皮肤,但有时被烫伤后会使原 有的病痛减轻,这种情况多次反复出现,就给了原始人以启发,使他们开始 有意识地用一些干枯的树枝和杂草,点燃熏烤患病部位,这就是最早的灸法。 后来又发展到用木炭灸、竹筷点、硫黄点、雄黄灸、灯心草点等等,但 使用最多的还是艾灸。 针法与灸法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许多一致的地方,它们都是按 照中医的经络学说,选择有关的穴位进行治疗,虽说治疗方法各有不同,但 治疗疾病时又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于是,针与灸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们也就常常将针与灸相提并论,合称为针灸了。 经络的不解之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骨干,经脉都是上下 行的,贯穿着人体的上下,联系着人体的内外,是运行气血的主干道。络脉 则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它纵横交错,达于全身,把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 一的整体,以保持人生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一旦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 病的发生。 全身的经脉共有 56 条,大的络脉共有 15 条,而小的络脉就多得难以记数。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针灸学中,更占 主要地位。它不像人体上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等那样见得着,摸得着。古人是怎样发现的经络,又是怎样将经络的循行线路绘出来的呢, 古代医家最早认识经络是从血管开始的。有血液流动的管道叫作“脉”、 “血脉”、“脉道”。这些脉道非常多,有纵行的,有横行的,有深层的, 有浅表的,为了区别它们的不同,分别定名为经脉或络脉。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们发现经脉运行的不仅有血液,同时还运行着 中医所说的“气”,并且由气推着血液的运行。这就进一步认识到了经络是 气血运行的通路。 针具的发展变化,对经络的发现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针刺到人体的一定部位和一定的深度时,病人就会感到针下产生了一种酸、麻、胀、重,或是发凉、发热或似小虫在爬,这些感觉往往沿着一定 的方向和部位扩散。这种现象反复多次出现就引起古代医家的注意,经过重 复针刺,感传现象就会重复出现,古人将这条针感所走的路线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下来,就 是我们所说的经络。 人们还发现,有些穴位在刺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作用。于是,古人就把 作用相近的穴位归纳、联系起来,将这些穴点连接成线,这个线就是经络线。 古代医家把所有发现的经络现象都记录下来,并且描画在图上,一代一 代地流传下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经络图。 目前,最早关于经络的记载是 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 学著作《帛书》,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点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为了探索经络的奥秘,破译针灸经络的千古之谜,我国科研工作者,选择了“循经感传现象”做为突破口,终于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70 年代初的一天,一位病人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309 医院看病,当医生 在这位病人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穴用电流刺激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 位病人突然感到好像有什么东西沿着体表在走,这是一种麻、热、酸、胀混合在一起的难以言状的感觉,象流水一样的一条线,从被电刺的食指的商阳穴开始,沿着食指,经过前臂上缘,再向上,从上臂外侧直走肩上,最后上行到口唇上方。这是一条完完整整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线。这种现象对于中医,尤其是针灸医生来说不足为怪,然而,对于用现代西方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医生们来说,就不可思议了。因为在任何一本西方医学书籍上都找不到说明人体上有这样的一条线。此后,又在 7 名感传明显人的身上观测到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经报道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经过对20 多万人的调查,结果与309 医院协作组所观察到的一致。 科学工作者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经络现象是人类共有的普遍现象,不是谁有、谁没有的。 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经络与神经有密切关系。 但是,也有很多现象是神经学说不能解释的。 我国学者孟昭威教授认为,经络是“第三平衡系统”。他认为人体内有四个平衡系统:第一、第二平衡系统是躯干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统是第四平衡系统。经络的传导速度则界于一、二与四者之间,所以叫第三 平衡系统。 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至今仍然是个谜。相信经过人们的努力,经络的奥秘终究会被揭开的。 轰动世界的针灸麻醉 麻醉术是人类的一大发明,它的出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古今中外多 使用药物麻醉。麻醉剂的共同特点是使人“麻”,使人“醉”。 那么,有没有一种即不“麻”,也不“醉”,却与药物麻醉剂具有同样 作用的麻醉方法呢,有~那就是我们中国的“针刺麻醉”。针刺麻醉,是我 国的首创,是当代医学中重要的成就之一。 最先将针刺用于手术麻醉的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年青医生伊惠珠。 50 年代的后期,伊惠珠学会了简单的针刺操作技术,后来发现针刺对于 扁桃体手术后的疼痛,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她想:为什么不可以在手术前针 刺,防止手术疼痛呢,她选择了一个星期天,在仅用针刺双侧合谷穴没有使 用任何麻醉剂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了一例扁桃切除手术。伊惠珠又和她的 同事们一道,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又为 47 名患者作了扁桃体摘除手术。这一实 验的成功,就使“针刺麻醉”正式诞生了。60 年代初,开始形成了“针麻热”。 1971 年,新华社首次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的这一伟大成就。这一消息的 发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的针刺麻醉热潮,对国外也产生了重要的及深 远的影响。1972 年,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令人百思不解的针刺麻醉倾 倒。他回国时,带走了针灸术的信息,使美国很快就形成了“针灸热”,并 波及到了全世界。 针刺麻醉的确有许多优点: 第一是它非常安全,药物麻醉会引起不良的副作用,而针刺麻醉则这些情况都可避免; 第二是它对人的生理扰乱少; 第三是病人能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第四是手术后恢复快; 第五是简便经济。 但是,针刺麻醉也有它不尽人意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镇痛不够完全。 它仍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它的发展将会给人们带来新的福音。 针灸在国际上的地位 至少在1400年前,中国的针灸就传到了日本。据史书记载,公元513 年,我国的医学家杨尔到日本去讲授医学,带去了中国的针灸;梁元帝又向日本政府赠送了《针经》一套。 中国针灸是在公元 669 年传入朝鲜,到了李朝时代(公元 1392,1410 年)针灸学在朝鲜日益受到重视。 公元 9 世纪,中国医学及针灸传入阿拉伯各国,13 世纪后,又相继传入亚洲其他国家。 中国针灸可能是在 13 或 14 世纪由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介绍到欧洲的。 法国是西方研究针灸最早、最多的国家,并成为欧洲针灸研究的中心。法国 的杜贾尔 1774 年在《外科学史》中正式介绍了针刺术。使中国的针灸在法国 真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人是在中国居住了 20 年的法国人李理。至今,法国 针灸仍在欧洲起着领导的作用。当针灸风靡欧洲各国时,连世界著名画家毕 加索也在法国接受了针刺治疗顽固性神经病,并获得很好疗效。 1775年,中国商人王阿东将一具带有穴位的人体针灸模型带到了英国, 这是第一具传到西方的针灸铜人模型。 美国人初次接触中医是在 19 世纪初,当时约有 600 名美国人到法国巴黎 学医,开始知道了针灸。本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没有一个州的法律承认针 灸。针灸真正在美国热起来,还是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后。 1972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特意带来了一大批医学专家,实地考察中国的针刺麻醉。当这些医学专家们亲眼观看了针刺麻醉之后, 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事实。 从那以后,美国又多次组织学者、专家访华考察,不断地发表文章,举办讲座,召开各种针灸学术会议,出版了几种针灸杂志。目前,美国大约有30 个州的法律已承认针灸的合法地位。 50 年代初,毛泽东主席提出:“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要出国,将来全 世界人民都要用它治病的。” 40年后的今天,中国针灸早已阔步走向了世界。 近 20 年来,中国的针灸医师的足迹已遍及世界五大洲,中国针灸医师的 精湛医技常常使外国人赞叹不已。 针灸对人体不会产生副作用,更无毒性反应,它是通过针刺或艾灸,来 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只要不违反针灸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各国应将针灸医学作为现代医疗体系的一环,加以学习和应用。”因此,针灸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针灸奇人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针灸专著是魏晋时期的皇甫谧所著的《黄 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称为《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虽 然编著了针灸专著,可他却不是从事针灸医疗的医生。 皇甫谧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是安定朝那人,就是现在 的甘肃省灵台县人。他是东汉太尉皇甫嵩的曾孙。他幼时不好学习,直到 20 岁还不务正业,可是他却非常孝敬寄养他的叔母。皇甫谧听叔母的话,受到 了极大的震动,从此以后,他收心定志,开始发奋读书。他熟读诸子百家、 史书典籍,性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沉稳安静。42 岁时,他得了“风痹 症”,留下了终身残疾。患病后,他不但没有被病魔吓倒,反而更加卷不释 手。 皇甫谧潜心研究医学。他研究了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在《针经》、《素问》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的基础上,吸收了《难经》等著作 的内容和秦汉以后针灸的成就,同时结合自己的经验,编写了《黄帝三部针 灸甲乙经》又称为《针灸甲乙经》。全书共 12 卷,128 篇,内容广泛,且极 有实用性。 在诊断方面,他主张要察脉观色,询问病史,然后对症用针。在治疗方 面,他认为针刺时,医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治疗,不容许有半点马虎,要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在人体方面,他认为人体有 12 条经络,而这 12 条经络又各有通路,不是孤立的有机体,彼此是循环往复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皇甫谧纠正了晋代以前经穴纷乱的现象,统一了穴 位。书中记述 49 个单穴,300 个双穴,共计 349 个穴位,并详细而具体地指 明了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艾灸时间。 《针灸甲乙经》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国外医学界也有深远的影响,尤其 是对日本和朝鲜影响较大。 直到目前,在国际医学交流上,《针灸甲乙经》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 值,国际针灸经络穴位委员会还把它作为确定穴位必读参考书之一。 针灸铜人与王惟一 在中国针灸医学史上,王惟一是有着卓越贡献的。他不仅主持制造出闻 名中外的针灸铜人,还撰写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这部划时代的针灸学巨 著,为中国针灸医学宝库献出两件珍品。 王惟一是宋仁宗时的太医局翰林医官。他的医道很高,其精于针灸。在行医的过程中,王惟一感到,前人流传下的针灸著作对穴位的描述差异很大, 而取穴位置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针灸的治疗效果。因而,他上书朝廷, 请求系统修订针灸医书,考订针灸穴位的准确位置和治疗作用,并重绘针灸 穴位图。 经过 3 年的不懈努力,王惟一写出了《针灸图经》。这本书共 3 卷,书 中的许多认识都大大超越了前人。他把经络和穴位结合起来论述,将每一个 正经上的穴位排列在该经之后,并注明针穴的位置,从而克服了《针灸甲乙 经》按身体部位注穴而脱离经络循行的不足,使读者对经络和穴位有了整体 的认识。 一天,他对弟子们说:“我想启奏皇上,请皇上恩准我们造两具针灸铜 人,来作为我们学习针灸的模型。”这样,两具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巧妙、做工精细的铜人 铸造了出来。铜人的大小和人体相似,里面安置着可以活动的五脏六腑;表 面则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这是经王惟一认真审定的准确穴位,每个穴孔 还铸有穴位名称。更让人称奇的是,铜人的四肢还能活动。 铜人的铸造成功,为针灸教学提供了形象的模具,而且在考核学生时,也发挥了应有的效用。王惟一等在考查学生掌握针刺医术的水平时,常用铜人作工具。他们先在铜人表面涂上一层黄蜡,把穴孔封起来,给铜人腔内灌 满水,然后让学生用针扎刺穴位。如果扎刺出水来,表明扎刺的穴位准确; 否则,就是没有找准穴位。 铜人制成以后,王惟一便将他的著作《针灸图经》重新命名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在书中画出铜人的正面、背面和侧面图,标出经络的起止, 以及一些重要穴位的名称。 针灸铜人在宋朝时,就被视为国宝。宋朝与金国交战时,有一具被金人 掠走,另一具则下落不明。后来,被金人掠走的那具铜人又转入元朝宫廷, 陈列在太医院的三皇庙内。再后来,这具铜人也不见了踪影。有人说,它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日本帝国主义掠了去。 宋代王惟一所铸的针灸铜人尽管已经不复存在,但他为针灸学所做的贡 献却是功不可没 的。如今的塑料或橡胶针灸模型,便是从他的铜人脱胎而来 的。
本文档为【中医发展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1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7-12-12
浏览量: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