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报告1 1 前言 1.1 工程概况 ××××工程规划容量1×12MW ,本期工程建设1×12MW 。拟建厂址区位于××××××,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挤密碎石桩的施工工作由×××××完成,始于××××年××月××日,终于××××年××月××日。 根据设计要求,挤密碎石桩的施工范围:主厂房、烟囱及综合楼地段,共计成桩5610根。本次检测范围为主厂房、烟囱两处理地段。 1.2 主要设计指标及施工控制指标 1.2.1 主要设计指标 桩间距为 1.00m ;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1 1 前言 1.1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概况 ××××工程规划容量1×12MW ,本期工程建设1×12MW 。拟建厂址区位于××××××,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挤密碎石桩的 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表下载283施工进度表下载施工现场晴雨表下载施工日志模板免费下载 工作由×××××完成,始于××××年××月××日,终于××××年××月××日。 根据设计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挤密碎石桩的施工范围:主厂房、烟囱及综合楼地段,共计成桩5610根。本次检测范围为主厂房、烟囱两处理地段。 1.2 主要设计指标及施工控制指标 1.2.1 主要设计指标 桩间距为 1.00m ;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220kPa ; 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N 值不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 ,即要求消除饱和粉土、砂土的地震液化。 1.2.2 施工控制指标 设计要求成桩有效直径为500mm ,设计投料量为桩体积的1.10~1.30倍。 施工时振密电流按空载电流增大10~15安培控制。 1.3 检测点布置原则及执行的标准 1.3.1 检测点布置原则 在抽检碎石桩施工记录的基础上按随机选点、面上覆盖的原则布置,同时考虑了建筑物的不同及该工程场地的地震液化特征。 1.3.2 执行的标准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4 检测目的及手段 1.4.1 检测目的 确定桩体的密实度、连续性及有效长度、桩间土的挤密加固效果、消除液化效果,分析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4.2 检测手段 此次检测工作采用的检测手段为抽检施工记录、碎石桩桩体开挖观测、桩间土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等。 1.5 检测时间及完成的检测工作量 抽检碎石桩施工记录工作于××××年××月××日前完成;碎石桩桩体开挖观测、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等现场检测工作始于同年××月××日,终于××月××日。本次检测完成的工作量列入表1.5。 表1.5 检测工作量统计表 现场检测、试验点的位置见附件《检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孔在终孔后用碎石回填至地表。 本工程的桩间土钻探及标准贯入试验、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项目等检测工作由×××××完成。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项目委托×××××完成。××××年××月××日提交检测成果。 2 基本岩土工程条件 2.1 地层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根据《国能巴楚生物发电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1园林工程施工准备消防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水电安装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图设计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书》,拟建站址区自上而下地层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如下: 2.1.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 4 al ) ①粉土:黄褐、黄灰色,稍密,湿~很湿,夹粉质粘土薄层。厚度1.00~4.00m ,平均2.57m ;层底高程1149.30~1151.85m ,层底埋深1.00~4.00m 。 ②粉土:黄灰、灰黄等色,稍密,很湿。夹②-1粉质粘土、②-2粉细砂透镜体。厚度0.70~3.30m ,平均1.93m ,层底高程1147.45~1150.21m ,层底埋深2.90~ 5.80m。 ②-1粉质粘土:黄灰、灰黄等色,软塑状态,很湿。厚度0.30~0.90m,平均 0.49m。 ②-2粉细砂::灰黄、黄灰等色,松散,饱和。厚度0.60~3.00m,平均1.88m。 ③粉细砂:灰黄、黄灰等色,稍密~中密,饱和。厚度1.50~8.80m,平均4.63m,层底高程1138.64~1146.23m,层底埋深7.00~14.50m。 2.2.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④粉细砂:10.60~ 16.80m,平均13.60m,层底高程1128.66~1129.55m,层底埋深23.60~24.60m。 ⑤粉质粘土:黄灰、灰黄等色,可塑~硬塑状态,很湿。夹⑤-1粉土薄层。本次勘测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1.50m。 ⑤-1粉土::黄灰、灰黄等色,中密~密实,很湿。本次勘测为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1.10m。 2.2 地下水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粉土和粉细砂中,以大气降水和灌溉入渗为主要补给方式,以地面蒸发和人工取水为主要排泄方式。本次勘测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00~.70m,相应高程1151.56~1152.28m。据调查,地下水位可视为较低水位,拟建厂址区历年平均最高水位接近地表。 2.3 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对应中硬场地土),按中软场地调整后为0.65s。 3 现场及室内检验、试验工作 3.1 施工记录抽检 施工记录抽检在面上覆盖的原则下按随机抽检方式进行,本次共抽检140根碎石桩施工记录,抽检地段及桩号见表3.1。 表3.1 抽检施工记录统计表 3348,3349,3380,3381。 抽检的施工记录表明反插振密次数、振密电流满足施工控制指标。 3.2 现场检测工作内容及数量 本次检测工作桩间土桩间土钻探16个孔,碎石桩桩身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16个,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点8个。各检测地段检测点主要数据见表3.2。 表3.2 各检测点主要数据表 一般性钻孔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 一般性钻孔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 一般性钻孔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 一般性钻孔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 5 6 续表3.2 各检测点主要数据表 ZH4 静载荷试验点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 3.3 现场桩体开挖观察 现场检测碎石桩桩体的开挖观察工作,是结合基坑开挖进行的,主厂房、烟囱、综合楼地基开挖至设计标高,使桩头和部分桩体得以充分揭露,借以对挤密碎石桩桩体的直径、桩体的碎石粒径组成和桩顶的埋置深度等进行了观察。 3.4 检测工作方法及工艺 3.4.1 桩间土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 3.4.1.1 桩间土钻探 钻探设备为DPP-100型液压汽车钻机。钻探中地下水位以上采用回转螺旋钻进,回次进尺控制在1m内,且不超过螺旋叶片长度;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泥浆护壁回转岩芯管钻进,回次进尺满足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要求,全断面取芯。 3.4.1.2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及技术要求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规定,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标准贯入试验在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后即进行,试验点间距1.50~2.00m。 3.4.2 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由DPP-100型液压汽车钻机配合进行,试验孔位位于桩心。试验设备及技术要求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规定,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从地表开始一直贯入到桩底下0.30~1.00m,并从桩顶开始记录每10cm的锤击数,直至孔底。 3.4.3 静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采用配重作为反力装置,油压千斤顶配和精密压力表控制加、卸载量,百分表测量沉降量。承压板面积为0.866m2的刚性圆形承压板。 试验方法:采用慢速维持载荷法。 加荷标准:加荷共分为11级,最大加荷量为440kN。 沉降及稳定标准: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终止加荷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终止加荷。 一、沉降急剧加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隆起; 二、承压板的累记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三、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4 检验、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 4.1 碎石桩桩体密实度、连续性及桩长 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表明桩体的连续性较好,所检测桩 4.2 桩间土加固效果 4.2.1 加固前后桩间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比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标准对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进行统计,并将统计参数平均值列入表4.2.1中,同时将加固前的地基土标准贯入试验指标一并列入表4.2.1中,以便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4.2.1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指标对比表 层序 加固前 4.2.2 桩间土加固后与加固前地基原体试验时工程性质的对比分析 表4.2.1中桩间土标准贯入试验指标对比表明,桩间土经加固后其工程性质明显改善,标准贯入锤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充分证明挤密碎石桩对桩间土有明显的加固效应。 4.2.3 根据现场开挖情况评价 根据现场对挤密碎石桩桩体的开挖观察结果,本工程所施工的碎石桩的桩径均大于500mm,碎石桩桩体的碎石粒径组成、桩顶的埋深均满足设计要求。 4.2.4 桩间土液化判定 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书》,检测地段的①、②层粉土和②-2、③粉细砂地层在地震烈度达7度时,将产生地震液化现象,其液化等级为中等~严重。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基础以③粉细砂为持力层,其余液化土层均挖除掉,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加固后的③粉细砂地层进行地震液化判别,其中d w=0.00m,N0=8,与《××××××××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书》取值原则相同,其判别结果列入表4.2.4。 表4.2.4 粉土地震液化性判别计算 6.85 9.45 0.00 0.00 25.00 31.00 26.00 22.00 3 0.00 31.00 13.12 24.00 14.24 25.00 10.32 13.00 12.00 ③ 31 7.35 表4.2.4中的判定结果清楚表明,检测地段的③粉细砂地层经加固处理 后其地震液化性质已经消除。 5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分析与评价 5.1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5.1.1 根据桩间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f ak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值按《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表3-2-36确定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 ;按经验公式f ak =72+9.4N 1.2确定粉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 ,结果如下: ② 粉土: N=11.7 fak=251kPa ; ③ 粉细砂: N=21.7 f ak =211kPa 。 作为复合地基,③ 粉细砂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按③ 粉细砂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 =211kPa ,根据《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公式(10.0.7-3)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spk =[1+m (n-1)]f sk (10.0.7-3) 其中:桩土面积置换率取m =0.227,桩土应力比n =2。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spk =258.9kPa 。 5.1.2 根据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 本次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检测在主厂房、烟囱地段共作了8个点的静载荷试验,8个点载荷试验所得出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220kPa ,算术平均值为220kPa 。具体结果见表5.1.2。 N P(kPa)S(mm 1 40 3.44 ZH4 7 8 6.71 1.05 6.71 现场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时,试验点ZH8由于上部堆载稍小且有偏重现象,在加荷至400kPa时,一侧被顶起,未能进行440kPa的加载试验,根据试验情况、现场开挖后土质观察及最后一级下沉量,结合s/d=0.01时其承载力值大于220kPa,综合判断该点承载力值可满足设计220kPa的要求。 5.2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分析与评价 根据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258.9kPa和220kPa,均满足设计f ak=220kPa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要求,另外,从表4.2.1-1可以看出,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N值试验指标均得到了提高和改善。因此,综合分析判定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6 结论 6.1 施工记录抽检表明其施工反插振密次数、施工振密电流满足施工控制指标。 6.2 根据现场对挤密碎石桩桩体的开挖观察结果,本工程所施工的碎石桩的桩径均大于500mm。碎石桩桩体的碎石粒径组成、桩顶的埋深均满足设计要求。 6.3 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表明碎石桩桩体的密实度、连续性较好,所检测桩桩体长度与记录桩长相符,满足设计要求。 6.4 桩间土经加固后其工程性质有了较明显的改善,标准贯入锤击数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这充分证明挤密碎石桩对桩间土有明显的加固效应。 6.5经加固后③层饱和粉细砂层在地震基本烈度达7度时,不产生地震 液化。 6.6 经加固后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220kPa,满足设计要求。 31 目录 1 前言 (1) 1.1工程概况 (1) 1.2主要设计指标及施工控制指标 (1) 1.3检测点布置原则及执行的标准 (1) 1.4检测目的及手段 (1) 1.5检测时间及完成的检测工作量 (2) 2 基本岩土工程条件 (2) 2.1地层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2) 2.2地下水条件 (3) 2.3地震动参数 (3) 3 现场及室内检验、试验工作 (3) 3.1施工记录抽检 (3) 3.2现场检测工作内容及数量 (4) 3.3现场桩体开挖观察 (7) 3.4检测工作方法及工艺 (7) 4 检验、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 (8) 4.1碎石桩桩体密实度、连续性及桩长 (8) 4.2桩间土加固效果 (24) 5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分析与评价 (27) 5.1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27) 5.2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分析与评价 (30) 6 结论 (30) 32
本文档为【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50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7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9-03-19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