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系统验收规范(_V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系统验收规范(_V1.1)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系统验收规范(_V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WLAN系统验收规范 V1.1 颁布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中心 施行日期:2011年5月25日 前言 为满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系统网络建设和工程验收的需要,规范验收流程和验收内容,特制定本验收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WLAN系统工程的施工、验收,扩建、改建WLAN系统工程也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颁布、解释或修订。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版本变更情况 日期 版本...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系统验收规范(_V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WLAN系统验收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V1.1 颁布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中心 施行日期:2011年5月25日 前言 为满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系统网络建设和工程验收的需要,规范验收流程和验收内容,特制定本验收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WLAN系统工程的施工、验收,扩建、改建WLAN系统工程也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颁布、解释或修订。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版本变更情况 日期 版本 描述 修订人 2011年4月21日 V1.1 第一版定稿 孙镜华、何道兵、莫冲 目录 11 总则 22 验收原则及范围 22.1 验收原则和依据 32.2 验收内容和范围 43 系统组成 64 工程验收前检查 64.1 环境检查 64.2 设备及器材检查 64.3 AC、AP设备安装 84.4 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 84.5 线缆布放 134.6 有源器件安装 134.7 无源器件安装 134.8 天线安装 144.9 电源检查 154.10 防雷接地 154.11 标签 175 工程初验 175.1 初验要求 175.2 AC、AP设备检查测试 205.3 室内分布系统检查测试 215.4 WLAN室内覆盖系统检查测试 235.5 技术文件和备件的移交 246 工程终验 246.1 竣工技术文件 246.2 验收要求和内容 26附件 26附件1 AC、AP设备检查测试方法 261.1 AC设备检查测试 291.2 AP设备检查测试 29附件2 WLAN室内覆盖系统检查测试 292.1 测试通用要求 302.2 信号覆盖电平 302.3 信噪比测试 302.4 Ping包测试 312.5 基于WEB用户认证测试 312.6 用户下线测试 312.7 同AP下用户隔离测试 312.8 系统吞吐量与接入带宽测试 322.9 WEB认证接入时延测试 32附件3 POE交换机和AP功耗测试方法 323.1 破线法 333.2 智能插座法 34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35附录B 工程竣工检验项目表 351 硬件检验项目表 351.1 AC、AP设备安装检验表 371.2 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检验表 381.3 线缆布放检验表 421.4 有源器件安装检验表 431.5 无源器件安装检验表 441.6 天线安装检验表 461.7 电源检查检验表 471.8 防雷接地检验表 482 WLAN站点检验项目表 482.1 WLAN AP输出功率测试表 482.2 认证功能测试表(热点) 492.3 覆盖区域信号强度表(热点) 492.4 AP的用户隔离功能表(热点) 492.5 设备配置表 502.6 切换测试表(热点) 502.7 丢包率(热点) 512.8 空中传输速率测试表(热点) 512.9 驻波比测试表(双网合一热点) 523 标签检验项目表 523.1 标签工艺检验表 533.2 标签规格检验表 55条文说明 56参考文献 1 总则 为了统一中国移动广东公司WLAN系统(以下简称WLAN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WLAN系统工程的施工、验收,扩建、改建WLAN系统工程也参照本规范执行。 WLAN系统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及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工程设计要求执行。 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通过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的随工代表)依据本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监督工作,并组织随工检验。 施工单位制定的设备安装工艺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要求,其技术规定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出现矛盾时应以本规范为准。 本规范与国家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 本规范所列的各项测试,其相关测试方法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 本规范未尽事宜参照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工程建设中心颁布,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中国移动广东公司。 2 验收原则及范围 2.1 验收原则和依据 验收原则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 遵守国家、行业以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有相关标准。 3. 本规范验收组织与流程遵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有制度。 4. 在满足基本验收项目前提下,重点验收项目选择的原则: (1) 对后期网络运行影响大的指标 (2) 侧重新业务、新功能 (3) 有利于后期运行维护 (4) 本期工程的特殊场景 5. 省公司在进行实际验收时,可采取资料复核、现场检查测试、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不具备测试条件的项目,原则上可直接利用厂验报告、产品出厂检验报告、随工验收报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有标准测试报告、全网联调结果记录以及集团统一组织的测试等相关结论。如果省公司在网优等部门参加的情况下以及按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现行的验收规范进行了验收,可以引用该验收结论。 验收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包括: 1. 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 原邮电部、原信息产业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有关文件; 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验收等相关文件;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YD/T5160-2007);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发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工程验收测试规范(V1.1)》; 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发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工程施工规范(V1.1)》 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发的《中国移动WLAN测试检查标准》,版本号1.0.0。 2.2 验收内容和范围 本验收规范主要对WLAN系统的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天线、缆线等的施工工艺情况及整个分布系统性能指标进行验收;本规范未涉及的验收项目的验收参考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 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工艺质量、系统功能及系统性能等的测试,对工程档案、工程建设程序规范化情况、工程决算、资源资料等方面内容的检查。 现场验收时根据文中的第四章、第五章的内容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并在逐项验收时填写附录B 中提供的对应正文各项内容的竣工检验项目表。 3 系统组成 WLAN室内分布系统 WLAN系统一般采取交换机和AP结合的方式作为信源。WLAN覆盖方式主要有AP自带天线直接覆盖、AP馈入室内分布系统覆盖、AP馈入室内分布系统和AP自带天线混合覆盖3种方式,AP自带天线的WLAN覆盖方式示意图如下: 图 3‑1 AP自带天线的WLAN覆盖方式示意图 AP馈入室内分布系统系统示意图如下: 图 3‑2 AP馈入室内分布系统的WLAN覆盖方式示意图 图 3‑3 混合覆盖的WLAN覆盖方式示意图 三网合一室内分布系统 这里的三网合一指的是2G/3G/WLAN这3种不同制式的系统共用室分系统的天馈部分,也可以是其中两种制式间共用天馈系统,系统示意图如下: 图 3‑4 三网合一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 4 工程验收前检查 4.1 环境检查 AC设备或AP设备工作环境及设备安装机房环境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WLAN系统室内覆盖工程使用的器件及材料安装环境应保持干燥、少尘、通风,严禁出现渗水、滴漏、结露现象。 建筑物楼内电源系统和防雷接地设施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WLAN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防火要求应满足YD5002—2005《邮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4.2 设备及器材检查 开工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对工程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 设备、材料和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的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设备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无受潮、破损和变形现象。 2. 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 器件的电气性能应进行抽样测试,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进网技术要求。 4. 工程建设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器材。当器材型号不符合原工程设计要求而需作较大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5. 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器件应由建设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鉴定,并作好记录,由相关责任单位及时解决。 4.3 AC、AP设备安装 AC设备安装 1.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如有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2. 安装设备机架应垂直,允许垂直偏差≤1.0‰。 3. 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相邻机架的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4. 设备机架的防震加固必须符合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5. 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志正确、清晰、齐全。 6. 核心侧设备(含AC、汇聚交换机、ODF及连接线缆等)安装及标签粘贴参考数据网验收规范,不在本规范中体现。 AP设备安装 AP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AP设备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AP设备安装位置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1. 便于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 2. 附近确保无强电、强磁、强腐蚀性设备; 3. 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4. 满足与以太网交换机之间的距离限制。 室内型AP设备安装,必须遵从以下原则: 1. 主机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小、且通风良好。 2. 主机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线。 3. 安装主机的室内不得放置易燃品。 4. 室内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工作温度、湿度要求的范围。 5. 如果AP安装在弱电井内,则需做好防尘、防水等安全措施。为了防止AP被盗和方便维护,建议将AP安装在订做的机箱之中,并安装在高度1.5米以上。同时保持通风良好、通气孔畅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灰尘;注意机箱的安装应便于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且不影响设备或设施的正常性能。 6. 如果AP壁挂安装在大楼墙面上,必须做好防盗措施,建议将AP安装在定做的机箱之中,并保持通风良好、通气孔畅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灰尘。 7. AP应尽量避免放在天花内;因不可抗力为保障覆盖质量,AP应尽量装在离天花检修口1米的范围内,必须用固定架固定住,不允许悬空放置或直接摆放在天花板上面。 8. 如AP安装位置的四周有特殊物品,如微波炉、无绳电话等他干扰源,建议AP至少离开此类干扰源2~3米。 9. 采用POE供电的AP,同一POE所带AP的总功耗不高于实测POE输出功耗的70%。(具体测试方法见附件3) 4.4 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 电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安装电缆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或歪斜现象。 2. 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 3. 安装电缆走道吊挂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吊挂构件与电缆走道漆色一致。 4. 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无倾斜现象。 5.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洞或墙洞处应加装保护框,保护框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并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当电缆放绑完毕应用非燃烧材料封洞口。 6. 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列槽道应成一直线。 7. 机房内电缆走道、吊挂铁架等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做保护地。保护地引线截面积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5 线缆布放 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 1. 线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所放线缆应顺直、整齐,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下线按顺序。 3. 线缆两段应有明确的标志。 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和电缆头的安装 1. 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应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 2. 需要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其弯曲曲率半径在常温(-20-+60)下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电缆名称 最小弯曲半径(单次弯曲的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多次弯曲的半径) 1/4"超柔 12mm 25mm 1/4"馈线 40mm 80mm 3/8"超柔 15mm 50mm 3/8"馈线 30mm 100mm 1/2"超柔 17mm 55mm 1/2"馈线 80mm 125mm 5/8"馈线 100mm 200mm 7/8"软馈线 90mm 130mm 7/8"馈线 140mm 250mm 7/8"低损馈线 150mm 275mm 5/4"馈线 200mm 380mm 13/8"馈线 280mm 500mm 3. 射频同轴电缆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不得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 4. 射频同轴电缆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5. 射频同轴电缆应尽量在线井和吊顶内布放,并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严禁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线捆扎。 6. 与设备相连的射频同轴电缆应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 7. 射频同轴电缆布放时不能强行拉直,以免扭曲内导体。 8. 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9. 射频同轴电缆在天花板吊顶或井道里通过时,如果已经做接头需把接头封好,以免有污物进入接头。 10. 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的间隔要求如下表所示: ≤1/2″线径 >1/2″线径 水平布放时 ≤1.0米 ≤1.5米 垂直布放时 ≤0.8米 ≤1.0米 11. 电缆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射频同轴电缆相吻合。 12. 电缆冗余长度应适度,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头相适合。 13. 电缆头的组装必须保证电缆头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件完整无损。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焊接或插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 14. 芯线为焊接式的电缆头,焊接质量应牢固端正,焊点光滑,无虚焊、无气泡,不损伤电缆绝缘层。焊剂宜用松香酒精溶液,严禁使用焊油。 15. 芯线为插接式的电缆头,组装前应将电缆芯线(或铜管)和电缆头芯子的接触面清洁干净,并涂防氧化剂后再进行组装。 16. 电缆施工时应注意端头的保护,不能进水、受潮;暴露在室外的端头必须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已受潮、进水的端头应锯掉。 17. 连接头在使用之前,严禁拆封;安装后必须做好绝缘防水密封。 18. 现场制作电缆接头或其它与电缆相接的器件时,应有完工后的驻波比测试记录,组装好电缆头的电缆反射衰减(在工作频段内)应满足设备和工程设计要求。 19. 所有7/8″的射频同轴电缆要用粗扎带捆扎,没有用PVC管的地方要用黑色扎带,有白色PVC管的地方用白色扎带;两条以上的射频同轴电缆要平行放置,每条线单独捆扎。 20. 射频同轴电缆接头与主机/分机、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连接时,距离射频同轴电缆接头必须保持50mm长的射频同轴电缆为直出,方可转弯。 21. 杜绝因线太长而盘踞在器件周围,必须做到在确定好射频同轴电缆长度后再锯掉,做到一次成功,较短的连线要先量好以后再做,不要因为不易连接而打急弯。 22. 室外馈线进入室内应有“滴水弯”,或斜向上走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五类线的布放 1. 五类线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2. 五类线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3. 五类线缆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 米,工作区为10~30m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4. 五类线必须用尼龙绑扎带牢固绑扎,在弱电井桥架内和吊顶内隐蔽走线位置布放时,绑扎间距应不大于40cm;在弱电井开放处和明线布放时,绑扎间距应不大于30 cm。 5. 五类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非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 倍;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 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6. 五类线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消防管道等一起布放,确保其不受强电、强磁等源体的干扰。 7. 五类线与电源线平行敷设时,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 条件 最小净距(mm)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注 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米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对绞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离可以适当减小,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8. 对于不在机房、走线架中布放的五类线,条件允许情况下须套用硬质PVC管;VIP热点内的五类线必须套用PVC管,以降低线材受损几率。走线架或PVC 管应尽可能靠墙布放并牢固固定。走线架或PVC 管不允许有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 9. 五类线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示内容是否正确,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对绞电缆与插接件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电源线的敷设 1. 电源线的敷设路由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规定。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宜分开敷设,避免绑在同一线束内。 2. 敷设电源线应平直、整齐、不得有急剧弯曲和凹凸不平现象;电源线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 3. 电源线的布放在同一平面上可采用并联复接的方式走线。 4. 机房的每路直流馈电线连同所接的列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用500V兆欧表测试芯线间和芯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欧。 5. 电源线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穿铁管或PVC 管后布放,铁管和PVC管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 6. 电源线与设备连接应可靠牢固,电气性能良好。 7. 电源插座的两芯和三芯插孔内部必须事先连接完后才可实际安装。 8. 电源插座必须牢固固定,如需使用电源插板,电源插板需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 9. 电源线与同轴电缆平行敷设时,隔离要求参照五类线与电源线平行敷设的隔离要求执行。 接地线的敷设 1. 机房接地线的布放路由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机房接地母线的布放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3. 机房接地母线宜用紫铜带或铜编织带,每隔1 米左右和电缆走道固定一处。 4. 接地母线和设备机壳之间的保护地线采用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线(或紫铜带)连接,并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 度,曲率半径大于130 mm。 5. 当接线端子与线料为不同材料时,其接触面应涂防氧化剂。 6. 接地线应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走线槽已经与综合接地排相连的,可连接至走线槽。 7. 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交流中线应在电力室单独接地。 4.6 有源器件安装 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 安装位置附近确保无强电、强磁、强腐蚀性设备。 安装时用相应安装件牢固固定。 所有设备单元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现象。 设备电源插板应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 设备必须接保护地。 有源设备不允许空载加电。 设备安装场所需清洁、无灰尘。 所有外部电缆连接要求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 每个有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 POE交换机必须实测输出功率,所带AP实际功耗不高于实测功率的70%。(具体测试方法见附件3) 4.7 无源器件安装 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 设备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应安装在易维护位置。 每个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 4.8 天线安装 室内天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美观、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室内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 对于全向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均要求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电梯内的天线必须用膨胀螺栓牢固固定于电梯井壁。并确认所装天线附近无直接遮挡物存在,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 室内定向板状天线采用壁挂安装方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方式,要求天线周围无直接遮挡物,天线主瓣方向正对目标覆盖区。 室内天线使用的天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保证天线的辐射特性。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倾斜现象。 吸顶天线不允许与金属天花板吊顶直接接触,需要与金属天花板吊顶接触安装时,接触面间必须加绝缘垫片。天线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仍需通过吊架或支架进行固定,不得随意摆放,并应预留维护口。 天线与吊顶内的射频馈线连接良好,并用扎带固定。 天线的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接馈线,连接天线的馈线接头必须用手拧紧,最后用扳手拧动的范围不能大于1圈,但必须保证拧紧。 需要固定件的天线,固定件捆绑所用扎带不可少于4条,要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安装天线的接头必须使用防水胶带做好防水,然后用塑料黑胶带缠好,胶带做到平整、少皱、美观。 室外天线各类天线支撑件牢固,铁杆垂直,横担水平,铁件材料做防氧化处理。 室外天线与跳线接头做防水处理。连接天线的跳线要求做一个“滴水弯”。 4.9 电源检查 交流供电电缆不小于2.5mm2,电缆上要贴好标签。 设备负载低于500W或供电线缆长度在50米以内,供电电缆线径大于2.5 mm2;设备负载超过500W或供电线缆超过50米的,供电电缆线径大于4 mm2;设备负载大于1000W或供电长度超过200米,供电电缆线径大于6 mm2。设备引接的漏电保护器的容量与负载及线径匹配。 设备工作电压应满足设备标称值要求。 每台设备采用单独供电线路,并考虑后期多系统接入用电需求。设备供电建议采用自动重合闸漏电保护器,具体要求参见省公司相关文件。 电表箱安装要安全可靠、易于读数。 电表的标签上应反映电流互感器倍数倍数。 电源线要套铁管或PVC管,电源线应牢固绑扎,走线时应尽可能避开高压管道、消防管道、强腐蚀设备。 电源线应连接可靠牢固,电气接触良好,电源线外皮无破损,且接头漏铜不大于2mm。 埋地敷设的电缆,要套镀锌钢管。 采用高压直流远供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进行供电的站点应参考省公司下发的相关规范。 4.10 防雷接地 WLAN系统的室内有源器件、设备必须与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系统相接,如果无法接入建筑的防雷保护地系统或者建筑的防雷保护地系统不符合要求,则新建简易地网及室内地线排,室内地线排通过40mmx4mm热镀锌扁铁、Ø10~12mm或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铜芯导线连接到简易地网,室内分布系统室内所有器件、设备必须与室内地线排连接。 天线支撑件、室外馈线等室外设施用接地件和截面积为不小于16mm2的接地线接入近端接地点,接地点通过40mmx4mm热镀锌扁铁、Ø10~12mm或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铜芯导线连接到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或新建的室内地线排,必须确保与已有的联合接地、基站等电位连接。 有源设备保护地、室外馈线、天线支撑件的接地点应分开。每个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作防氧化处理(加涂防锈漆、银粉、黄油等)。 4.11 标签 室内分布系统中每一个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HUB、AP、功分器和天线、合路器、耦合器等)以及挂墙箱、电表箱都要贴上明显的标签,方便以后的管理和维护,标签粘贴在设备、器材正面可视的地方。每根线缆(如超五类线、馈线、电源线、保护地线等)的标签在首尾两端均贴于距线头20mm处,以方便阅读,并方便以后的管理和维护。标签的标注应工整、清晰,并且标注方法要与竣工图纸上的标注一致。 标签材质:室外标签统一采用铝质标签牌,标签上面的字需用 “蚀印”(将字刻在铝片上面)工艺,大小参考基站标签规范;室内材质不做规定,室内所有标签都采用黄底黑字; 设备的标签应贴在设备的显眼处,且不影响整体环境的统一协调性,以保持整体美观。主机、电源必须加挂警示牌。 馈线的标签尽量用扎带牢固固定在馈线上,不宜直接贴在馈线上。 在并排有多个设备或多条走线时,标签必须贴在同一水平线上。 以AP为界,采用两种不同格式的标签。 核心侧设备(含AC、汇聚交换机、ODF及连接线缆等)标签内容及格式参考数据网验收规范,不在本规范中体现。 5 工程初验 5.1 初验要求 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测试过程应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随工代表)、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初验测试由施工单位负责。 5.2 AC、AP设备检查测试 AC设备检查测试 1. 基于DHCP方式的IP地址分配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1章节。 指标要求: (1)在步骤1中,用户正确申请到IP地址,并且网关以及DNS服务器等设置与DHCP服务器所设置的一致; (2)在步骤2中,AC内置的DHCP服务器应该正确记录IP地址分配情况; (3)在步骤3中,应该正确释放该IP地址。 2. 用户认证测试 (1) 基于WEB认证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2章节。 指标要求: · 在步骤2中,STA通过WEB认证; · 在步骤3中,STA访问Internet正常; · 在步骤4中,AC上有对应的在线用户记录。 (2) 基于SIM认证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2章节。 指标要求: · 在步骤2中,STA通过认证; · 在步骤3中,STA访问Internet正常; · 在步骤4中,AC上有对应的在线用户记录。 (3) 基于WAPI+WEB认证测试(可选)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2章节。 指标要求: · 在步骤2中,STA通过WEB认证; · 在步骤3中,STA访问Internet正常; · 在步骤4中,AC上有对应的在线用户记录。 3. 用户下线方式测试 (1) 用户主动下线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3章节。 指标要求: · 在步骤3中,AC上有对应的在线用户记录; · 在步骤5中,AC上没有对应用户的在线记录,说明主动下线成功; · 在步骤6中,再次开始上网操作时,转到Portal认证界面。 (2) AC侦测到用户下线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3章节。 指标要求: · 在步骤3中,AC上有对应的在线用户记录; · 在步骤5中,AC上没有对应用户的在线记录,说明主动下线成功; · 在步骤6中,再次开始上网操作时,转到Portal认证界面。 4. PORTAL推送功能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4章节。 指标要求: · 在步骤1中,用户无法访问WWW服务器,被强制到Portal服务器上; · 在步骤2中,用户认证成功; · 在步骤3中,用户可以访问WWW服务器。 5. NAT功能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5章节。 指标要求: 在步骤3中,用户能够正常访问WWW服务器。 6. 用户接入控制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6章节。 指标要求: · 步骤1中,STA1能成功接入到WLAN网络中并能够正常使用HTTP业务; · 步骤3中,STA2无法成功接入到WLAN网络;同时STA1的连接及业务使用不受影响。 7. 带宽控制功能验证-由AC本身控制用户带宽功能测试(可选)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7章节。 指标要求: · 在步骤3中,STA通过WEB认证; · 在步骤4中,用户带宽显示与AC上配置的带宽匹配,说明AC本身控制的带宽有效; · 在步骤5中,STA下载速率不超过配置的下行速率,说明带宽控制有效。 8. 备份切换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8章节。 指标要求: · 客户端在主AC设备断开的情况下,连接可能有中断; · 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AP连接到备份AC设备,WLAN系统恢复工作; · 步骤4中的STA1可以重新连接上网,不需要认证过程 · 步骤5中STA2可以连接上网,但需要经过认证。 9. 用户隔离功能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9章节。 指标要求: · 步骤5中,两STA之间相互能Ping通(AC默认); · 步骤6中在AC上开启用户隔离功能后,两STA之间相互无法Ping通; · 步骤7中在AC上关闭用户隔离功能后,两STA之间相互能够Ping通; · 步骤10中在AC上开启用户隔离功能后,两STA之间相互无法Ping通; · 步骤11中在AC上关闭用户隔离功能后,两STA之间相互能够Ping通。 10. AC可被网管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1.10章节。 指标要求: 在网管系统拓扑结构中可以发现新增AC设备。 AP设备检查测试 1. AP配置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2.1章节。 指标要求: AP频率配置必须符合设计文档为每个AP指定的信道; AP的广播SSID配置为CMCC。 注:特殊专网的SSID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配置。 2. AP间切换测试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2.2章节。 指标要求: 切换成功率不小于90% 同一AP的信号必须覆盖连续区域,不得出现AP信号覆盖出现“插花”的情况 3. AP可被网管监控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1.2.3章节。 指标要求: 网管应可以发现新接入的AP。 4. AP退服率 观察5日AP退服率(以工程初验前5天数据为准),如退服率高于省公司指标,将查明原因对其整改。 5.3 室内分布系统检查测试 驻波比测试 根据设计文件上标示的驻波比测试点进行测量,要求抽查各根天线及各段馈线。 1. 从基站信号引出处测试,前端未接任何有源器件或放大器,其驻波比要求小于1.5。若中间有放大器或有源器件,在放大器输入端处加一负载或天线,所有有源器件应改为负载或天线再进行驻波比测试。 2. 从管井主干电缆与分支电缆连接处测至天线端的驻波比,应小于1.5。 3. 从放大器输出端测试至末端的驻波比,前端未接任何放大器或有源器件,其驻波比要求小于1.5。 4. 对于双波段或多波段器件及天线,其驻波比指标可增大至1.8,但测试频率范围应相应调整。 5. 核对各段馈线长度与竣工文件的一致性,要求误差范围在5%以内。 注:在室内安装有金属天花等特殊情况下,以上驻波比指标可视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噪声电平 从基站接收端位置测试上行噪声电平,要求噪声电平均小于-120dBm。 天线口输出功率 同一类型的分布天线口输出功率基本一致,功率差异值不大于6dB,天线口输出功率与设计值偏差不大于3dB。 网管系统测试 测试项目应包括:查询及配置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远程监控功能、系统安全管理功能。 5.4 WLAN室内覆盖系统检查测试 信号覆盖电平 指标要求: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75dBm。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中的2.2章节。 信噪比测试 指标要求: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SNR)在24dB-40dB之间。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中的2.3章节。 Ping包测试 指标要求: 响应时间(时延)不大于50ms;Ping包的丢包率不大于3%。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中的2.4章节。 基于WEB用户认证测试 指标要求:认证失败次数≤1次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中的2.5章节。 用户下线测试 1. 基于WEB下线测试 指标要求:下线失败次数≤1次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中的2.6.1章节。 2. 基于SIM下线测试 指标要求:下线失败次数≤1次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中的2.6.2章节。 3. 基于WAPI+WEB下线测试(可选) 指标要求:下线失败次数≤1次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中的2.6.3章节。 同AP下用户隔离测试 指标要求:两个终端Ping不通。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中的2.7章节。 系统吞吐量与接入带宽测试 指标要求: 要求在下载过程中没有明显中断;要求单用户接入时,在信号强度大于-70dBm的区域,802.11a和802.11g模式终端平均下载速率不低于8Mbps。 注:对于受传输带宽等条件限制的热点,可根据传输带宽等确定下载速率要求。其中,单用户接入下载速率不低于分配传输带宽的70%。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中的2.8章节。 WEB认证接入时延测试 指标要求:平均登陆时延不大于5秒。 测试方法详见附件2的2.9章节。 5.5 技术文件和备件的移交 初验测试阶段,应对全套技术文件进行清点和移交,包括系统文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文件、硬件设备技术文件、软件系统技术文件、安装和测试文件、维护和操作文件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 初验测试阶段,应按设备清单进行清点,且应联机进行测试,确认性能良好。 6 工程终验 6.1 竣工技术文件 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技术文件一份纸质文件、一份电子档文件。 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竣工图。利用原施工图纸改绘,个别变动甚大或原设计施工图已无法改绘时,应重新绘制。 2. 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 3. 工程说明。 4. 测试记录。 5. 随工质量检查记录。 6. 工程变更单。 7. 洽商记录。 8.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根据实际发生编制)。 9. 已安装设备明细表。 10. 开工报告。 11. 停(复)工通知(根据实际发展编制)。 12. 交工通知。 13. 交接书。 14. 验收证书。 15. 备考表。 竣工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容齐全。应符合部颁施工验收办法和要求,文件资料齐全。 2. 准确。竣工图纸、测试记录应图实相符,数据正确。 3. 清楚。资料的撰写应清楚。 6.2 验收要求和内容 工程终验的内容应包括: 1. 确认各阶段测试检查结果。 2. 验收组认为必要项日的复验。 3. 设备的清点核实。 4. 对I程进行评定和签收。 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不合格项目,应由验收组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工程竣工后,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应进行综合考核。衡量施工质量标准的等级如下: 优良:主要I程项目全部达到施I质量标准,其余项目较施丁质量标准稍有偏差,但不会影响设各的使用和寿命。 合格:主要工程项目基本达到施I质量标准,不会影响设各的使用和寿命。 附件 附件1 AC、AP设备检查测试方法 1.1 AC设备检查测试 1.1.1 基于DHCP方式的IP地址分配测试方法 (1) STA配置成自动获取IP地址,与AP建立关联; (2)查询AC内置的DHCP服务器上IP地址分配情况,观察是否正确记录所分配的IP地址; (3)禁用STA网卡,用户释放IP地址; 1.1.2 用户认证测试方法 (1) 基于WEB认证测试方法 · 1.STA连接WLAN网络; · 2.STA打开IE,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WEB认证; · 3.STA访问Internet; · 4.在AC上查看用户在线记录。 (2) 基于SIM认证测试方法 · 1.STA使用支持SIM的双模网卡,连接至WLAN网络; · 2.STA使用中国移动随e行客户端软件进行登陆认证; · 3.STA打开IE,访问Internet; · 4.在AC上查看用户在线记录。 (3) 基于WAPI+WEB认证测试方法 · 1.STA使用支持WAPI的网卡连接至支持WAPI的WLAN网络; · 2.STA打开IE,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WAPI认证; · 3.STA访问Internet; · 4.在AC上查看用户在线记录。 1.1.3 用户下线方式测试方法 (1) 用户主动下线测试方法 · 1.STA用户打开IE浏览器访问Internet,启动认证流程; · 2.认证成功后, STA开始上网操作; · 3.在AC上查看用户在线记录; · 4.点击STA下线按钮; · 5.在AC上查看用户在线记录; · 6.再次开始上网操作。 (2) AC侦测到用户下线测试方法 · 1.用户打开IE浏览器访问Internet,启动认证流程; · 2.认证成功后,STA开始上网操作; · 3.在AC上查看用户在线记录; · 4.禁用WLAN用户STA的网卡; · 5.五分钟后或者超过设备设置的侦测用户下线检测时间后,在AC上查看用户在线记录; · 6.重新启用网卡,再次开始上网操作。 1.1.4 PORTAL推送功能测试方法 · 1.STA打开IE,打开www.chinamobile.com网页; · 2.用户在WEB认证页面上输入正确的帐号和密码进行认证; · 3.再次打开www.chinamobile.com 1.1.5 NAT功能测试方法 · 1.配置用户分配私有IP地址; · 2.AC上配置PAT的NAT方式; · 3.STA通过WEB认证后正常上线; · 4.STA访问WWW服务器。 1.1.6 用户接入控制测试方法 · 1.开启STA1,STA1采用WEB方式正常接入到WLAN接入网络并能够正常使用 HTTP 业务; · 2.STA2通过修改网卡属性完全模拟STA1的MAC地址和IP地址,接入到AC上的另外一个端口上; · 3.STA2直接访问HTTP业务。 1.1.7 带宽控制功能验证-由AC本身控制用户带宽功能测试方法 · 1.AC配置用户带宽(上行:128K,下行256K),并开通了相应的业务; · 2.STA连接WLAN网络; · 3.STA打开IE,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WEB认证; · 4.在AC上查看用户的带宽控制; · 5.STA从测试服务器上使用FTP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上下载文件,观察下载速率。 1.1.8 备份切换测试方法 · 1.配置主备AC,并且工作正常; · 2.启动WLAN系统,此时AP连接到主AC之上,STA1使用WEB认证连接上网,在STA上连续Ping WWW服务器地址,观察连接状况; · 3.断开主AC设备; · 4.备份AC设备开始工作,STA1重新连接上网; · 5.STA2使用WEB认证连接上网。 1.1.9 用户隔离功能测试方法 · 1.两台AP上行接到LAN交换机的两个端口,两个端口分别属于不同配置的VLAN,如VLAN10和VLAN20; · 2.STA1与STA2分别接入AP1与AP2; · 3.开启STA1,STA1采用WEB方式正常接入到WLAN接入网络并能够正常使用 HTTP 业务; · 4.开启STA2,STA2采用WEB方式正常接入到WLAN接入网络并能够正常使用 HTTP 业务; · 5.两STA之间持续的相互Ping包; · 6.保持Ping包,并在AC上开启用户隔离功能; · 7.保持Ping包,并在AC上关闭用户隔离功能; · 8.STA1与STA2接入同一只AP; · 9.两STA之间持续的相互Ping包; · 10.保持Ping包,并在AC上开启用户隔离功能; · 11.保持Ping包,并在AC上关闭用户隔离功能。 1.1.10 AC可被网管测试方法 · 1.AC设备设置网管地址; · 2.AC设备通过网管接口接入到WLAN网管; · 3.在WLAN网管系统拓扑结构中查找新增AC设备。 1.2 AP设备检查测试 1.2.1 AP配置测试 使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专用测试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测试所有AP信道及SSID。 1.2.2 AP间切换测试 (1)笔记本终端通过认证接入网络,并通过无线网卡Ping本地网关; (2)笔记本终端由目前接入AP的覆盖范围移动至相邻AP的覆盖范围内后,一直进行的Ping本地网关仍然成功; (3)在此过程中使用另一台笔记本终端登陆到源AP和目标AP管理页面,确认测试笔记本终端由源AP切换到了目标AP; (4)重复以上步骤,连续测试10次以上,测试包含热点所有相邻AP,记录切换是否成功。 1.2.3 AP可被网管监控 通过IP地址等信息,将热点各AP加入网管系统。 附件2 WLAN室内覆盖系统检查测试 2.1 测试通用要求 WLAN热点调测期间SSID更改为非服务SSID(目前建议CMCC-TEST)并隐藏SSID用于热点调测和试运行,同时将AP设置为工程状态,待验收、交维通过且提供CMCC后,AP状态调整为运维状态。 2.2 信号覆盖电平 1. 使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迅驰2代以上产品)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专用测试软件(优先选用NetStumbler,其它如Chariot或AirMagnetLaptop),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覆盖电平测试; 2. 每20平方米测试地点不应少于1个,测试点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且能够反映该区域的覆盖情况。 3. 大于30平方米的连续覆盖区域必须增加手持终端走动测试,以普通行进速度走动测试,测试结果记录于附表3.3(测试点注明为走动测试)。 2.3 信噪比测试 1. 使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专用测试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SNR测试; 2. 每20平方米测试地点不应少于1个,测试点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且能够反映该区域的覆盖情况。 3. 大于30平方米的连续覆盖区域必须增加手持终端走动测试,以普通行进速度走动测试,测试结果记录于附表3.3(测试点注明为走动测试)。 2.4 Ping包测试 1. 笔记本通过认证接入网络; 2. 笔记本通过无线网卡分别Ping AC或AC上连端口的IP地址,Ping包大小为1500bytes,Ping包次数为100次; 3. 记录响应时间(时延)、丢包率等参数。 4. 大于30平方米的连续覆盖区域必须增加手持终端走动测试,以普通行进速度走动测试,测试结果记录于附表3.7(测试点注明为走动测试)。 2.5 基于WEB用户认证测试 在热点覆盖区域内不同地点使用“用户名+密码”方式进行20次DHCP+WEB认证,记录是否认证成功。 2.6 用户下线测试 4.6.1基于WEB下线测试 在热点不同覆盖区域使用“用户名+密码”方式进行20次Web认证,接入超过1分钟后,进行下线,记录是否下线成功。 4.6.2基于SIM下线测试 在热点不同覆盖区域分别进行20次SIM认证,接入超过1分钟后,进行下线,记录是否下线成功。 4.6.3基于WAPI+WEB下线测试方法 使用WAPI终端,在WAPI网络覆盖的区域内不同地点使用“用户名+密码”方式进行20次WEB认证,接入超过1分钟后,进行下线,记录是否下线成功。 2.7 同AP下用户隔离测试 1. 使用两个终端分别通过认证接入网络; 2. 查看终端被分配的IP地址; 3. 两个终端分别Ping对方的IP地址。 2.8 系统吞吐量与接入带宽测试 1. 笔记本终端加载可记录用户传输速率的软件; 2. 仅有一个用户通过认证接入到网络后,登录FTP测试服务器,进行100M文件的FTP上传下载操作; 3. 重复3次,记录平均上传下载速率。 4. 大于30平方米的连续覆盖区域必须增加手持终端走动测试,以普通行进速度走动测试,测试结果记录于附表3.8(测试点注明为走动测试)。 2.9 WEB认证接入时延测试 1. 用户笔记本电脑终端通过与AP进行关联,使用浏览器访问Internet; 2. 弹出Protal页面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认证; 3. 记录从登录到登录成功的延时:采用系统(而不是人工掐表)的方式记录从发送认证数据到接收到认证返回数据的时延。支持该功能的系统或软件均可采用,如嘉鸿的airone、东方龙的软件(上海图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等; 4. 选取设计覆盖范围内不同地点、不同AP重复进行20次接入测试,分别记录响应延时。 附件3 POE交换机和AP功耗测试方法 3.1 破线法 1. 如下图将POE交换机接上电压电流表并上电,记录POE交换机的功耗P0;采用破开的五类线接上电压电流表并采用此线接入大功率AP;交换机功耗P2,AP的功耗Pa;接入n+1个相同型号AP直到AP电源灯不亮,记录接入第n个AP时交换机的总功耗P3。则交换机的最大供电功率为Pb为P3-P0,AP的功耗为Pa;若满载大功率AP后全部AP均能正常工作,则Pb记为N×Pa(N为交换机端口数); 破线法测试交换机 AP功耗简图 2. 重复5次实验。记录Pb取平均值即为此种型号交换机的最大功率,Pa取平均值为AP的功耗。 3.2 智能插座法 1. 采用如下图结构,将交换机通过智能计量插座或者电量仪表(如北电仪表功耗测试仪、万全/WF-D01A多功能计量插座)接入电源,不接入AP记录功耗P0;接入n+1个相同型号AP直到AP电源灯不亮,记录接入第n个AP时交换机的总功耗Pn。则交换机的最大供电功率为Pb为Pn-P0,AP的功耗为Pa为P1-P0。若满载大功率AP后全部AP均能正常工作,则Pb记为N×Pa(N为交换机端口数); 智能插座/电量计法测试交换机 AP功耗简图 2. 重复5次实验。记录Pb取平均值即为此种型号交换机的最大功率,Pa取平均值为AP的功耗。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条文中有关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附录B 工程竣工检验项目表 7 硬件检验项目表 7.1 AC、AP设备安装检验表 AC设备安装检验表 施工单位: 安装地点: 项目 规范标准 验收结果 备注 合格 不合格 AC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安装设备机架应垂直,允许垂直偏差≤1.0‰ 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相邻机架的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设备机架的防震加固必须符合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志正确、清晰、齐全 测试人员: 监理公司代表签字: 建设单位质检人员: 测试日期: 年 月 日 AP设备安装检验表 施工单位: 安装地点:
本文档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系统验收规范(_V1.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018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17KB
软件:Word
页数:66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2-12-07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