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專利公報-201209

專利公報-201209

举报
开通vip

專利公報-201209 1 專利名稱 Patent 自行車輪圈的製造方法 編號 Number 201209.01 專利號碼 Patent No I371376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11/5/20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9/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瑩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李世鵬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Rim 分析人員 Name L...

專利公報-201209
1 專利名稱 Patent 自行車輪圈的製造方法 編號 Number 201209.01 專利號碼 Patent No I371376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11/5/20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9/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瑩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李世鵬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Rim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9/13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市面上一般以碳纖維製作之輪圈皆必須配合專用煞車片,如使用鋁製輪圈之煞 車片,會因含金屬成分而刮傷碳纖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而且就算使用碳纖專用煞車片,於煞車過 程中,因直接摩擦可能讓碳纖輪圈因溫度過高而變形,所以為降低碳纖輪圈溫度, 通常會在製造過程中添加金屬材料亦或增加散熱孔,但上述設計皆影響碳纖維重量 與強度,所以較佳之設計要能改善碳纖輪圈因高溫而變形之缺點,還要兼顧輕量化 特性。 圖一 野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專利公報專利公報專利公報專利公報 No.201No.201No.201No.201209209209209 2 圖二 圖三 圖三 A 如上圖一~三所示,此創作包括碳纖維材質輪圈(l),其具有二對應之煞車邊 (11),供自行車煞車片接觸摩擦,由於摩擦過程中會產生熱量,藉由將動能轉換成 熱能,達到減速效果,二煞車邊(11)外緣皆具有金屬電鍍層(111),如上圖三 A所示。 此創作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3 一一一一、、、、模具成形模具成形模具成形模具成形:::: 製作相對應形狀之公、母模具,先於公模上刷一層樹脂,將碳纖維布彼覆後再 刷上一層樹脂,最後將母模具蓋上並加壓加熱使其密合成形,亦可使用氣袋灌氣之 加壓方式來使碳纖維布附著於模具上,因公、母模具表面塗有離形劑,所以碳纖維 布不會黏在模具上。 二二二二、、、、粗粗粗粗 化化化化:::: 取下成形碳纖布後將欲電鍍之表面做研磨處理,以去除碳纖布表面多餘樹脂, 因為電解電鍍適用在材質為導體之下,由於樹脂不是導體,故在粗化過程中,應將 附著在碳纖維表面的樹脂磨掉,較佳者應於無需電鍍之表面上再刷一層樹脂,避免 影響電鍍效果,可確保表面不會鍍上金屬而增加多餘重量。 三三三三、、、、電電電電 鍍鍍鍍鍍:::: 用電解電鍍法將欲電鍍之表面鋪上一層金屬,因碳纖維布由很多條狀碳纖編織 而成,每條接縫會有間隙,或者是高低差,這些都是無法研磨到的地方,所以可在 被鍍面再刷上一層導電膠或其他具導電效果的導電層來增加表面導電性,確保電鍍 效果,最好使用無電解之化學電鍍,由於此電鍍法可鍍於非導體材料上,且鍍層非 常均勻,低孔隙率,此實施例電鍍金屬為鎳。 四四四四、、、、補補補補 土土土土:::: 當電鍍完之後,將成形的碳纖布表面進行補土處理,並再刷上一層樹脂,增加 硬度,也可再研磨一次,使其表面平整光滑具美觀效果。 在輪圈與輪胎之接觸面進行電鍍,讓自行車煞車片不與碳纖表面直接接觸,於 煞車過程中避免輪胎導熱給輪圈,能夠有效降低輪圈溫度,因本實施例所電鍍金屬 為鎳,除能增加輪圈耐磨性外,亦具有防腐蝕效果,更可使用其他金屬材料,如鉻、 銅等,或使用合金電鍍來增加煞車邊表面電鍍層。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4 專利名稱 Patent 自行車坐管迫緊裝置 編號 Number 201209.02 專利號碼 Patent No I371389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09/7/16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9/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曾鵬宇 發明人 Inventor 曾鵬宇/曾國男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Frame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9/18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一般自行車坐管迫緊設計構造,多於車架坐管插管處頂部後側開設一剖溝,在 其左、右兩側朝後伸設兩凸耳,再以螺鎖方式固定,以束合坐管插管處頂部方式固 定坐管,但因凸耳外凸之片體構造,外觀較不平順美觀,且其外露之設計亦容易造 成使用者碰傷。 圖一 5 圖二 如上圖~二所示,此坐管迫緊裝置包括在車架中間形成一直立設置之坐管插管 (11),並且於頂部周圍壁面凹設迫塊嵌槽(114A)(參圖四),於其正上方形成開口 (115),且內端與坐管插管內部相通,於迫塊嵌槽底部形成頂面設置一內低外高傾斜 面(117)之螺鎖部(116A)(參圖四),於傾斜面中間朝下穿設螺孔(118)以及迫塊 (20),塊體並設置於迫塊嵌槽內,於迫塊底面形成一抵靠於傾斜面(117)之滑動面 (21)(參圖三),滑動傾斜面形成於螺鎖塊(116)之頂面,對應坐管插孔內壁形狀,而 迫塊內面設計成緊迫面(22)對齊坐管插孔內壁,再於穿孔由上朝下穿設螺栓(24)藉 以螺鎖於螺孔(118)。 坐管插管(11)內設計成扇形孔洞,對應插孔(111)左、右兩側於插管(11)之內壁 設置成 V形面(112),而對應插孔(111)前端於插管(11)內壁為圓弧面(113),即緊迫 面與圓弧面對齊之設計。 6 圖三 如上圖三所示,當調整坐管(30)位置至適當處時,即可將螺栓(24)鎖緊,以螺 栓(24)的頭部朝下緊壓迫塊(20),則迫塊(20)以底部滑動面(21)沿傾斜面(117)朝內 滑動,以緊迫面(22)緊夾坐管(30)前端來定位,且插孔(111)扇形並非圓形孔洞,因 此當坐管(30)插設於插孔(111)內時不會產生旋轉動作,有穩固定位功效。 圖四 如上圖四所示,為此創作另一實施例,特徵在於迫塊嵌槽(114A)之底部結合螺 鎖塊,藉此作為供螺鎖之螺鎖部(116A)外,亦可直接於迫塊嵌槽(114A)底部以一體 式設計形成可供螺鎖之螺鎖部,其餘構造與上述實施例同,不贅述。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7 專利名稱 Patent 複合材輪圈製法 編號 Number 201209.03 專利號碼 PatentNo I371375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10/5/4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9/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瑩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李世鵬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Rim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9/21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碳纖輪圈因兼具輕量及耐承載等優勢,而成為高價自行車常用,一般習知技術 將碳纖維布分佈在輪圈成型模具內逐層排疊出輪圈大致外型,再加熱加壓成型,但 利用此法常因纖維布不易在成型模具內排疊出具胎槽外框,導致排疊不平順而影響 結構強度,輪圈外框側壁很容易因煞車塊摩擦而升溫變形或外開,此創作主要目的 在於進一步提高輪圈強度降低變形率。 圖一 如上圖一所示,此輪圈創作製法用以製造具有胎槽(10)之複合材輪圈(1),其具 有環形內、外框(20)、(30),外框(30)環設具有徑向朝外開口之胎槽(10),藉此供 輪胎設置於輪圈上。 8 圖二 如上圖二所示,設計呈環狀且個別獨立設置胎槽模(11),於製程時並非設於輪 圈成型模具內,胎槽模(11)之截面與胎槽(10)對應,包括多個首尾對稱之胎槽模單 元(111),首尾相接而組構成胎槽模(11)環狀外型,利用此法可簡化加工難度及成 本,此例中胎槽模(11)可為塑膠或金屬等不易變形材質製成,提升結構穩定性。 圖三 圖四 如上圖三所示,另取多個複合纖維布(12)依序貼合於胎槽模(11)表面,且各複 合纖維布(12)較佳者環繞胎槽模(11)截面至少完整一圈,至完整貼合若干層,形成 預成型外框(31),上述複合纖維布(12)可為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克維拉纖維所交織 而成。 9 圖五 圖六 如上圖五所示,先取預成型外框(31)再以其他複合纖維布(13)自預成型外框 (31)排列出輪圈外型,置於成型模內,並取其他複合纖維布(13)貼合形成一預成型 輪圈(2),預成型輪圈(2)中可包括氣袋或矽膠製之心模,用以形成輪圈內框之中空 部分,為了強化輪圈(1)強度,另包覆設置至少一環狀輔助肋(14)(參上圖六),材質 如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克維拉纖維、或剛性材質如鋁等材質製成者,以加熱加壓方 法將預成型輪圈(2)一體成型,形成輪圈初胚(3)。 圖七 圖八 圖九 如上圖七~九所示,取輪圈初胚(3),以切削方法開設胎槽(10)之開口,上述切 削方法例如車削或銑削,此實施例之胎槽模(11)呈實心,故最好於切削開口後將胎 槽模(11)之其餘部分亦一併由胎槽(10)取出,或以其他切削、破壞方法與輪圈分離。 10 圖十 如上圖十所示,為此創作之另一實施例,其步驟大致同上,僅胎槽模(11)採空 心模設計,當完成輪圈初胚後即利用切削法開設胎槽(10)開口,胎槽(10)即可直接 被剩下之胎槽模所圍繞構成,且剩餘之胎槽模可留置在輪圈中不取出而成為胎槽壁 之一部分,另一種作法亦可將其取出不遺留於胎槽中。 圖十一 如上圖十一所示,胎槽模亦可由一中板及二位於中板兩側之側板所組成,中板 可相對二側板作抽移動作,再依序取出二側板,即可將胎槽模輕易的自成型後之胎 槽內取出。 此創作特徵包含下列工法所製成之實施例: 實施例一: 步驟:(a)取一呈環狀且獨立設置之胎槽模,胎槽模之截面概與胎槽相對應,另取多 個複合纖維布依序貼合於胎槽表面,令環狀之胎槽模被些複合纖維布完整貼合若干 層,形成一預成型外框(b)將預成型外框經加熱加壓方法形成一外框初胚(c)以切削 方法在外框初胚上開設胎槽之開口。 11 實施例二: 步驟:(a)同實施例一(a)步驟(b)取預成型外框,另以其他複合纖維布自預成型外框 排列出輪圈之外型,形成一預成型輪圈(c)以加熱加壓方法將預成型輪圈一體成型, 形成一輪圈初胚(d)取輪圈初胚,以切削方法開設胎槽之開口。 實施例三: 步驟:(a)同實施例一(a)步驟(b)取其他複合纖維布形成一預成型內框,並將預成型 內框經加熱加壓手段形成一內框初胚(c)再取其他複合纖維布將預成型外框與內框 初胚結合成輪圈之外型,形成一預成型輪圈(d)再以加熱加壓方法將預成型輪圈一體 成型,形成一輪圈初胚(e)取輪圈初胚,以切削方法開設胎槽之開口。 實施例四: 步驟:(a)同實施例一(a)步驟(b)將預成型外框經加熱加壓方法形成一外框初胚(c) 取外框初胚,另以其他複合纖維布自外框初胚排列出輪圈之外型,形成一預成型輪 圈(d)以加熱加壓方法將預成型輪圈一體成型,形成一輪圈初胚(e)取輪圈初胚,以 切削方法開設胎槽之開口。 實施例五: 步驟:(a)同實施例一(a)步驟(b)將預成型外框經加熱加壓方法形成一外框初胚(c) 取外框初胚,以切削方法開設胎槽之開口(d)取外框初胚,另以其他複合纖維布自外 框初胚排列出輪圈之外型,形成一預成型輪圈(e)以加熱加壓方法將預成型輪圈一體 成型,形成一輪圈初胚。 實施例六: 步驟:(a)同實施例一(a)步驟(b)將預成型外框經加熱加壓方法形成一外框初胚(c) 取其他複合纖維布形成一預成型內框,並將預成型內框經加熱加壓手段形成一內框 初胚(d)再取其他複合纖維布將外框初胚與內框初胚結合成輪圈之外型,形成一預成 型輪圈(e)再以加熱加壓方法將預成型輪圈一體成型,形成一輪圈初胚(f)取輪圈初 胚,以切削方法開設胎槽之開口。 實施例七: 步驟:(a)同實施例一(a)步驟(b)將預成型外框經加熱加壓方法形成一外框初胚(c) 取外框初胚,以切削方法開設胎槽之開口(d)取其他複合纖維布形成一預成型內框, 並將預成型內框經加熱加壓手段形成一內框初胚(e)再取其他複合纖維布將外框初 胚與內框初胚結合成輪圈之外型,形成一預成型輪圈(f)再以加熱加壓方法將預成型 輪圈一體成型,形成一輪圈初胚。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12 專利名稱 Patent ADJUSTABLE AND PROGRESSIVE COIL SPRING SYSTEM FOR TWO WHEELED VEHICLES 編號 Number 201209.04 專利號碼 Patent No I371392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07/10/26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9/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HB SUSPENSION PRODUCTS 發明人 Inventor BRADY MATTHEW SCHROEDER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Fork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9/26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一般避震器依騎乘路況或使用者之體重來搭配更換選用彈簧,使用者在正常行駛 時通常希望呈現軟性舒適特性,但在遇到撞擊時則希望彈簧可呈現出較硬之特性, 才能獲得保護,在習知技術中也有一種兼具軟硬特性的彈簧,將內彈簧設置在外彈 簧中,彈性係數設計成外軟內硬,但由於上述技術皆屬於靜態系統,一旦使用者選 定彈簧後,則使用者無法因應騎乘路況來調節壓縮力之大小。 圖一 13 如上圖一所示,此創作設計一種應用在交通工具上,可調節單線圈彈簧系統 (50),其中包含第一軟彈簧(10)、第二硬彈簧(20),連接裝置(30)及壓縮系統(110), 其第一軟彈簧第一軟彈簧第一軟彈簧第一軟彈簧(10)具有第一端(13)、第二端(15),第二硬彈簧第二硬彈簧第二硬彈簧第二硬彈簧(20)具有第一端(21)、 第二端(23),連接裝置連接裝置連接裝置連接裝置(30)設置於兩彈簧間,壓縮系統(110)則具有固定長度,上述 機構均設置於第一內伸縮管(202)與第一外伸縮管(204)內,第一內伸縮管(202)外端 設置調節旋鈕(40),第一軟彈簧(10)長度短於第二硬彈簧(20),且第一軟彈簧(10) 設置於第二硬彈簧(20)上方,第二硬彈簧(20)藉由其第二端(23)以連結於壓縮系統 (110)頂部。 圖二 如上圖二所示,即此創作連接裝置(30),其包含公件螺鎖式螺栓(31)與母件螺 鎖式連接器(32),且螺鎖式螺栓(31)螺鎖在連接器(32)內,螺鎖式螺栓(31)包含有 第一碟端第一碟端第一碟端第一碟端(3)與第二碟端第二碟端第二碟端第二碟端(9),且具有內圓形穿孔以延伸貫穿於兩端,其中非圓形的 中央開孔(2)位在第一碟端(3),其中央開孔(2)呈六角形,而連接器(32)通常呈 D 字 形且具陰螺紋之螺帽,並具有橫向第一頂端第一頂端第一頂端第一頂端(5)與第二底端第二底端第二底端第二底端(7),而外平面垂直壁(1) 則對準在外圓柱壁(11),在連接器(32)中央位置上環設具有第一表面(4)與第二表面 (6)之橫向環橫向環橫向環橫向環(22),藉此平均分隔外平面垂直壁(1)與外圓柱壁(11)。 14 圖三 圖四 如上圖三~四所示,非圓形軸(8)包含頂部(12)與滑設在螺鎖式螺栓(31)之非圓 形中央開孔(2)內之底部(14),且非圓形軸(8)長度至少等於第一軟彈簧(10)高度 H, 藉此使得第一軟彈簧(10)環設在非圓形軸(8),在實施例中此軸呈現六角形以符合螺 鎖式螺栓(31)非圓形中央開孔(2)形狀,非圓形軸(8)與非圓形中央開孔(2)形狀不限 於三角形、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或是橢圓形,彈簧調節旋鈕(40)連結於具有底擋 部(16)之桿,藉此調節旋鈕(40)改變第一軟彈簧(10)長度亦間接改變第二硬彈簧 (20)長度。 圖五 彈 力 ( 磅 ) 行程 ( mm ) 15 如上圖五所示,根據前叉(100)移動距離與施加於彈簧單元(50)(圖三)之作用力 所產生行程與彈力圖表,其中彈簧單元(50)設定可分成最軟設定(510)與最硬設定 (520),由圖可見當施加作用力低於 40磅時,最軟設定(510)與最硬設定(520)均達 到相似反應,當施加作用力增加時,最軟設定(510)則開始偏離於最硬設定(520), 當施加作用力相同時,相較於最硬設定(520)曲線而言,最軟設定(510)曲線具有較 大之行程,當行程達到最大值 140mm,則將出現另一創新的單線圈彈簧單元(50),且 此時用以達到最大行程所施加於最軟設定(510)與最硬設定(520)作用力差值為 75lb 之過位負載,系統在較硬狀態下仍可旋轉數五圈以下。 圖六 圖七 如上圖六所示,為此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主要與上述不同特徵在於,此單線圈 彈簧單元(50’)設置在第一車叉管(200’)內,與上述實施例呈相反之結構設計,意 即第二硬彈簧(20)設置在第一軟彈簧(10)之頂部並與連接裝置(30)相互連結。 如上圖七所示,為前叉(100〞)之第三實施例,主要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特徵在於 第一前叉管(200〞)是以相反相反相反相反方式方式方式方式安裝在前叉(100〞)上,其中第一外伸縮管(204) 外端與前叉肩蓋(300)彼此橫向連結,第一內伸縮管(202)與橫向前輪軸(206)也彼此 橫向連結,彈簧調節旋鈕(40)則必須轉換設置於前叉管(200〞)之底部。 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16 專利名稱 Patent 折疊自行車把手折疊定位結構 編號 Number 201209.05 專利號碼 Patent No M434717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12/3/7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8/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申劦金屬製造 股份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黃士維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Folding Bike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10/3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市場上一般習用折疊自行車普遍做法流行將手把往下折疊後使其儘量貼靠於前 輪,如此雖然可以儘量減小體積,但無設計固定結構,使其在移動過程中仍會晃動 或甩開情形發生,是眾人所知之缺失,此創作期利用設計固定結構來克服此缺點。 圖一 17 圖二 圖三 18 圖四 圖五 19 如上圖一~五所示,此把手折疊定位設計結構主要零件包括固定於折疊把手管 (1)上之第一吸附件第一吸附件第一吸附件第一吸附件(10),其以束套(11)結構束緊固定,及一設於前叉(2)擋泥板穿 孔(3)處之第二吸附件(20),於折疊把手管(1)折疊後,第一吸附件(10)及第二吸附 件(20)被設置為可相互吸引固定,於此實施例中第二吸附件第二吸附件第二吸附件第二吸附件(20)由連結片(21)固定 於前叉擋泥板之穿孔(3)處,連結片(21)呈折角狀,內部設水平向插口(210)供固定 螺栓(22)穿設而固定於擋泥板穿孔(3)上,而外部之折邊概與前輪(4)呈平行狀,第 二吸附件(20)則固定於外部折邊外端緣上,折疊把手管(1)折疊後之狀態,其把手(5) 恰好與前輪(4)平行疊靠,上述第一吸附件(10)及第二吸附件(20)分別為以磁鐵磁鐵磁鐵磁鐵材材材材質質質質 設計而成之機構。 當騎乘者將折疊把手管(1)利用折疊關節(9)設計而向下彎折時,第一吸附件 (10)設計成恰可與設於前叉擋泥板穿孔(3)處之第二吸附件(20)相互吸引而達固定 之功效。 圖六 圖七 如上圖六~七所示,為此創作第一吸附件(10)與折疊把手管(1)固定之另一實施 例,其中折疊把手管(1)得以焊接一設有長槽孔(60)之固定座(6),在長槽孔長槽孔長槽孔長槽孔(60)外 側形成有較小徑之剖溝(61),螺帽(7)容設於固定座(6)之長槽孔(60)內,使螺帽(7) 可於長槽孔(60)中位移並限制其轉動,螺栓件(8)穿經第一吸附件(10)後與螺帽(7) 鎖接迫緊固定在固定座(6)上。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10 20 專利名稱 Patent 折疊式自行車架及其連接機構 編號 Number 201209.06 專利號碼 Patent No M432578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12/3/16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7/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陳基煌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Folding Bike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10/6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一般折疊式自行車架採用折疊機構,多設計為螺絲鎖固或快拆裝置,但這些方 式通常需配合額外工具操作,固定效率取決於螺絲鎖持力,難免可靠度不足,嚴重 時影響自行車騎乘安全。 快拆裝置主要利用彈簧、凸輪槓桿原理形成穩定結構干涉以達到固定效果,長 期使用後會有凸輪槓桿磨耗而造成鬆動問題,嚴重時甚至直接鬆脫,危害安全,因 此,上述折疊機構均無法兼顧可靠度及便利性需求,此創作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達 到穩固連接且可以長期使用,高可靠度之機構。 圖一 如上圖一所示,此創作主要特徵為於連接機構(1)上定義一可動方向(10)並包含 卡鎖構件(12)、彈力結構(14)、卡銷(16)及樞接結構(18),當卡銷(16)插入通孔 (1242)後,彈力結構(14)驅使卡鎖構件(12)大致以卡鎖方向(128)旋轉直至通孔 (1242)卡住卡銷(16),連接機構(1)即處於卡鎖狀態,當卡銷(16)欲以卡鎖方向(128) 21 脫離通孔(1242)其內壁與卡銷(16)表面間之摩擦力將造成卡鎖構件(12)亦傾向朝卡 鎖方向(128)旋轉,使卡銷(16)被通孔(1242)卡得更緊,進而達到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第一支架(22)與第第第第 二支架二支架二支架二支架(24)自動鎖固之效果此彈力結構(14)提升了通孔(1242)卡住卡銷(16)之穩定 性。 圖二 如上圖二所示,為解鎖狀態之示意圖,欲解鎖連接機構(1)時,使用者可按壓復復復復 位操作部位操作部位操作部位操作部(126)使卡鎖部卡鎖部卡鎖部卡鎖部(124)大致以可動方向(10)旋轉,使卡銷(16)與通孔(1242) 間形成間隙(1244),此時卡銷(16)即可輕易與通孔(1242)脫離,亦即第二支架(24) 得與第一支架(22)分開,進而便於折疊式自行車架折疊、收納,簡言之,卡鎖構件 (12)具有自動防止卡銷(16)自卡鎖方向(128)脫出之效,且具有促使卡銷(16)於可動 方向(10)插入通孔(1242)之效果,因此連接機構(1)可提供第一支架(22)與第二支架 (24)穩固且可靠之連接。 圖三 如上圖三所示為另一具體實施例,主要與上述實施例不同處在於連接機構(3)之 22 卡鎖構件復位操作部(126)與卡鎖部(124)位於樞接結構(18)之兩側,因此當卡銷 (16)需與卡鎖部(124)之通孔(1242)解鎖時,復位操作部(126)相對於第一支架(22) 向外扳使卡鎖部(124)以方向(10)進行旋轉,如圖中虛線所示,同樣可使卡銷(16)與 通孔(1242)間形成間隙(1244)。 圖四 如上圖四所示為另一具體實施例,主要不同處在於第一支架(22)及第二支架(24) 藉由第一連接部第一連接部第一連接部第一連接部(222)及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242)以轉軸(26)樞接,故當連接機構(3)處於解 鎖狀態時,第二支架(24)可相對於第一支架(22)旋轉、折疊,以利收納。 圖五 如上圖五所示,為此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示意圖,此自行車具有折疊式自行車 架(5),其設置有多個連接機構(5a)、(5b)、(5c)、(5d),其中連接機構(5a)、(5b)、 (5c)分別以鏈線圈示,連接機構(5d)即設置於箭頭指出之位置,上述連接機構之作 23 動原理及其說明請參閱上述連接機構(1)之相關說明,不贅述。 圖六 如上圖六所示,為車架(5)之局部放大圖,其中連接機構(5a)呈解鎖狀態,其主 要構件被遮蔽部分以虛線表示。 圖七 如上圖七所示,為車架(5)之另一局部放大圖,其中之連接機構(5b)呈解鎖狀 態,其主要構件被遮蔽部分以虛線表示。 24 圖八 如上圖八所示,使用者亦可透過拉提拉桿拉桿拉桿拉桿或拉繩拉繩拉繩拉繩(127),同樣使卡鎖部(124)以 可動方向(10)旋轉,以達到解鎖連接機構(5b)之效果,並且拉提拉桿或拉繩(127)之 施力方向亦有助於使車手支架(60)相對於前車架(52)旋轉、收折。 圖九 如上圖九所示,為折疊式自行車架(5)之另一局部剖視圖,其連接機構(5c)設置 於後車架(54)及座桿(62),其卡鎖、解鎖作動可參閱前述連接機構(1)之說明,其中 後車架(54)對應第圖一中之第一支架(22),座桿(62)對應圖一中之第二支架(24)並 25 與座墊(64)連接。 圖十 如上圖十所示,為車架(5)之另一局部視圖,其中連接機構(5d)呈卡鎖狀態,其 亦設置於前車架(52)及後車架(54)。 圖十一 如上圖十一所示,為車架(5)折疊完成後之示意圖,作動順序為,將連接機構 (5a)、(5b)解鎖使前車架(52)、後車架(54)及車手支架(60)呈折疊狀態,則連接機 構(5c)解鎖使座桿(62)相對後車架(54)之相對距離縮短後,連接機構(5d)即可鎖固 折疊後之前車架(52)及後車架(54)而完成折疊動作。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本文档为【專利公報-201209】,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28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5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2-12-07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