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專利公報-201204

專利公報-201204

举报
开通vip

專利公報-201204 1 專利名稱 Patent 自行車摺疊機構 編號 Number 201204.01 專利號碼 Patent No I361152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09/2/13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4/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巨大機械工業 股份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Achenbach; Martin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Folding bi...

專利公報-201204
1 專利名稱 Patent 自行車摺疊機構 編號 Number 201204.01 專利號碼 Patent No I361152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09/2/13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4/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巨大機械工業 股份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Achenbach; Martin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Folding bike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4/12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一般習知摺疊式自行車多藉由摺疊機構將車架或把手立管進行摺疊動作來達到 節省收納空間及便利運送車體之功效。 前案專利示意圖 野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專利公報專利公報專利公報專利公報 No.No.No.No. 201204201204201204201204 2 前案專利示意圖 如上圖所示,為台灣第 265310 號新型專利案所揭露之一種小型自行車把手立管 摺疊機構(6),當使用者欲進行摺疊時,先將摺疊器(62)之一內嵌卡塊(621)鬆開, 使上段把手立管(74)得以向自行車之左方偏轉,往車架(71)靠攏,且前輪(73)因延 伸結構(61)連動前叉豎管(72)亦往左方偏轉而與把手立管(74)之中心約呈(90°)夾 角,此時再將上段把手立管(74)固定於 C夾固定結構(711)完成摺疊,雖可藉上段把 手立管(74)摺疊而使把手管(75)垂直於地面,降低自行車(7)摺疊後之寬度,但因上 段把手立管(74)進行摺疊時,前輪(6)亦會同步產生偏轉,因此不適用於大型車,故 此設計似乎無法適用於降低摺疊後之體積,此創作之目的即針對此重點進行研究。 圖一 3 如上圖一所示,為此創作摺疊機構之較佳實施例,摺疊機構包含第一夾座(2)、 連桿(3)、第二夾座(4),及鎖固單元(5),如下圖三所示,其適用於連結自行車(1) 把手(11)與穿設於車架(12)之前立管(13),把手(11)包括二分別位於車架(12)之長 軸向兩側之握把(111)。 圖二 如上圖一~二所示,第一夾座第一夾座第一夾座第一夾座(2)包括一與連桿連桿連桿連桿(3)樞接之座體(21),及一由座體 (21)延伸且與自行車(1)前立管(13)連結之連接管(22),其中座體(21)具第一斜面 (211)連接且與連桿(3)貼抵,設有複數與連桿(3)部份外型對應凹陷部(213)之承靠 面(212),連接管連接管連接管連接管(22)呈非封閉式圍繞地套設於前立管(13),並具有開槽開槽開槽開槽(221)、二 分別沿連接管(22)之圓周方向對應設置於開槽(221)兩側向外延伸之夾合壁(222), 及二沿連接管(22)之圓周方向貫穿等夾合壁(222)之螺孔(223)。 4 圖三 圖四 圖五 如上圖三~五所示,當使用者欲進行摺疊時,先轉動鎖固單元(5)之旋把(55)使 調整件(52)往遠離第一第一第一第一、、、、第二夾座第二夾座第二夾座第二夾座(2)、(4)之方向螺退,使推抵件(53)受彈性件 (54)(參圖一)推抵而與夾座脫離,使用者可以連桿(3)第一連接部(311)為樞轉中 心,扳動第一連接段(31)沿車架(12)之長軸向前翻轉,並同步連動第二夾座(4)與把 手(11)向前翻轉,再以第二連接段(32)第二連接部(321)為樞轉中心,將把手(11) 往車架(12)右側翻轉,使第二夾座(4)相對於第二連接段(32)繞前立管(13)之長軸向 翻轉,使把手(11)平行於車架(12),此時第二夾座(4)即轉換至摺疊狀態。 1 2 5 圖六 圖七 圖八 如上圖六~八所示,為此摺疊機構之另一較佳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主要差異 在於第一、二夾座(2、4)、連桿(3),與鎖固單元(5)之設計不同,第一夾座(2)包括 一呈塊狀座體(23),及一由座體(23)延伸且與自行車(1)前立管(13)連結之連接管 (24),其座體(23)具有一凸出部(231),及一背對連桿背對連桿背對連桿背對連桿(3)之凹槽凹槽凹槽凹槽(232)。 欲進行摺疊動作時,僅需鬆開鎖固單元(5),則連桿(3)與第二夾座(4)即可分別 往不同之方向樞轉,而使第二夾座(4)轉換至摺疊狀態。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2 3 1 6 專利名稱 Patent 複合材輪圈製法 編號 Number 201204.02 專利號碼 Patent No I361148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10/3/16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4/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瑩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李世鵬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Rim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4/18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一般為了製造出具輕量化、負載佳等優勢之複合材輪圈,習用技術常將複合材 纖維布層層排疊出複合材輪圈之大致外型後,再加熱加壓成型,但是此法所製得輪 圈常因纖維布排疊過程中不平順而導致結構強度下降,像輪圈之外框側壁容易因煞 車塊摩擦導致升溫變形損壞,故此創作主要針對如何提升複合材輪圈強度及避免變 形做研究。 圖一 如上圖一所示,此創作之複合材輪圈製法用以製造一具有胎槽(10)之複合材輪 圈(1),其具有一環形內框(20)及外框(30),外框(30)環設之胎槽(10)具有一徑向朝 外之開口,藉此設計供輪胎設置於輪圈。 7 圖二 圖三 圖四 如上圖二~四所示,此創作製程方法如下列步驟:先取一呈環狀截面概與胎槽 (10)相對應之胎槽模(11),另取複合纖維布(12)纏繞胎槽模(11)截面之完整周緣, 其纏繞方式可如圖四所示呈斜向纏繞胎槽模(11),且複合纖維布(12)每環繞胎槽模 (11)截面完整一圈之段落與其相鄰段落部分重疊,令環狀之胎槽模(11)被至少一複 合纖維布(12)完整纏繞若干層,形成一預成型外框(31),複合纖維布(12)可為碳纖 維、玻璃纖維或克維拉纖維所交織而成。 8 圖五 如上圖五所示,取預成型外框(31),另以其他複合纖維布(13)自預成型外框(31) 排列出輪圈之外型,形成一預成型輪圈(2),在此創作中,預成型輪圈(2)中包括一 氣袋或矽膠等材質心模(21),而上述複合纖維布(13)可以層狀堆疊方式形成預成型 輪圈(2),或在心模(21)及預成型外框(31)的完整周緣再次纏繞,為強化輪圈(1)之 強度及其他目的,預型輪圈(2)內另包覆設置有至少一環狀設置以複合纖維材質,如 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克維拉纖維、或剛性材質如鋁等材質製成之輔助肋(14)。 圖六 圖七 如上圖六所示,將預型輪圈(2)置於成型模具內,以加熱加壓方法將預型輪圈(2) 一體成型,形成一輪圈初胚(3)。 9 圖八 圖九 圖十 如上圖八~十所示,取輪圈初胚(3),以車削或銑削製程來開設胎槽開設胎槽開設胎槽開設胎槽(10)開口, 而因此創作實施例之胎槽模胎槽模胎槽模胎槽模仁仁仁仁(11)是實心的,最好於切削開口後,將胎槽模仁(11) 之其餘部分亦一併取出胎槽(10),或以其他切削方法來破壞,使其與輪圈分離,為 了便利胎槽模仁(11)取出,其模仁可設計為多個弧狀段落來組成一完整環圈狀。 圖十一 圖十二 圖十三 圖十四 10 如上圖十一~十四所示,為此創作之第二實施例,其步驟概大致與上述實施例類 似,僅此實施例之胎槽模胎槽模胎槽模胎槽模仁仁仁仁(11)採空心空心空心空心設計,當完成輪圈初胚(3)後,即利用切削方 法開設胎槽(10)開口,胎槽(10)即可被剩下之胎槽模所圍構,部分胎槽模留置在輪 圈中而不取出而成為胎槽壁之一部分,在其他可能實施方式中,即便胎槽模仁呈空 心狀,同樣可以完全與輪圈分離而不遺留在胎槽內。 此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中,取其他複合纖維布形成一預成型內框內框內框內框,並將預成型內 框經加熱加壓手段形成一內框初胚,而後再取其他複合纖維布將前述預成型外框與 內框初胚結合成輪圈之外型,並以加熱加壓方法再次將預成型輪圈一體成型,形成 一輪圈初胚,最後再以切削方法開設胎槽開口。 此創作之第四實施例中,係將前述預成型外外外外框單獨先經加熱加壓方法形成一外 框初胚,而後再取其他複合纖維布自外框初胚排列出輪圈之外型,形成一預成型輪 圈,後以加熱加壓方法將預成型輪圈一體成型,形成一輪圈初胚,再以切削方法開 設胎槽開口。 此創作之第五實施例,係與第四實施例相似,將第四實施例所述外框初胚先行 以切削方法開設胎槽之開口後,才形成預成型輪圈,後再經加熱加壓方法將預成型 輪圈一體成型成一輪圈初胚。 此創作之第六實施例中,主要以加熱加壓方法分別形成一外框初胚及一內框初 胚,後再取複合纖維布將外框初胚及內框初胚結合成輪圈之外型,形成一預成型輪 圈,經加熱加壓手段形成一輪圈初胚後,再以切削方法開設胎槽之開口。 此創作之第七實施例與第六實施例相似,將第六實施例所述外框初胚先行以切 削方法開設胎槽之開口後,才形成預成型輪圈,後再經加熱加壓方法形成一輪圈初 胚。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11 專利名稱 Patent 一種折疊車架 編號 Number 201204.03 專利號碼 PatentNo CN202163556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11/8/1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1/3/14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張武松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Folding bike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4/23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自行車因健身、環保概念盛行,於休閒生活中頗受歡迎,更以折疊自行車攜帶 方便性而深受國人喜愛,各式折疊車架因應而生,但市面上折疊車架常因鎖固裝置 置於車架的表面,使其在騎乘過程中,鎖固裝置容易因意外原因而鬆開,或騎乘者 在踩踏過程中腿部觸碰鎖固裝置,或因不經意動作而鬆開鎖固裝置,帶來安全疑慮, 故此創作乃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隱藏式鎖固結構之摺疊車架,以提升安全可靠 度,更優化外觀。 圖一 12 圖二 圖三 圖四 如上圖一~四所示,主要機構包括前臂(l) 、中臂(2) ,兩者通過第一樞軸(5) 在下端樞接,上端於連接處設有凹槽(3) ,包括位於前臂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第一凹槽(31)和位於中 臂(2)之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第二凹槽(32)(參下圖五),其中第一凹槽(31)設有頂軸(4),第二凹槽(32) 設有第二樞軸(6),手柄手柄手柄手柄(7)一側設有側板側板側板側板(71)及兩凸耳凸耳凸耳凸耳(72),手柄(7)橫向設置樞軸 孔,並穿過設有扭力彈簧(9)之兩凸耳(72),第二樞軸(6)穿過凸耳、扭力彈簧將手 柄連接於中臂(2)上,作用是在折疊車架松開時,彈簧之抵制端使手柄(7)彈起,防 止車架前臂(l)與中臂(2)於對合時,手柄(7)在重力作用下,落於前臂(l)和中臂(2) 之間,手柄(7)可容置於凹槽(3)中,手柄(7)上設有與頂軸(4)垂直之頂桿(8),當手 柄(7)尾端向第一凹槽(31)之底部方向轉動時,頂桿(8)頂在頂軸(4)上,折疊車架之 前臂(l)和中臂(2)通過頂桿(8)與頂軸(4)之配合而固定,手柄(7)終置於凹槽(3) 中,不易經碰觸而鬆脫。 13 圖五 如上圖五所示,使用者可以很方便視車架鎖接處板動手柄進行折疊,當然,若 凹槽(3)位於前臂(l)和中臂(2)左側、第一樞軸(5)位於前臂(1)和中臂(2)之右側, 樞軸縱向設置,同樣可實現此設計,上述實施例中,為使折疊後前臂(l)和中臂(2) 錯開一定角度,第一樞軸(5)與中臂(2)的後輪軸線 L與水平面內投影之夾角αααα為為為為 5 5 5 5 ~12~12~12~12°°°°,最佳者為 7°,如上圖二所示,當第一樞軸(5)與第二樞軸(6)採平行設計方式 設置時,手柄(7)沿車架折疊方向轉動,則折疊機構將更加適切,於鎖緊時呈現更牢 固狀態。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14 專利名稱 Patent 快速摺疊自行車 編號 Number 201204.04 專利號碼 Patent No CN202056506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11/8/1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1/3/7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李展志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Fold bike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4/27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全球能源總量日益減少,導致油價高升讓大眾越來越青睞綠色環保交通工具, 自行車為其首選,市場訴求騎乘自行車代步、運動健身來附合綠色環保概念,所以 輕量簡化自行車是各廠設計之重點,例如非常流行的折疊自行車就是一種因應節能 概念而竄起之產品。 前案專利示意圖 上圖所示為 CN 200320131888 公開中國專利〝快捷折疊自行車〞,展示了一種縱 向折疊自行車之示意圖,此設計前臂(1)與中臂(2)用一個樞接頭(12)樞接,中臂(2) 與後臂(3)用另一個樞接頭(13)樞接,座墊支撐桿(5)下端與連桿(7)連桿(8)分別用 萬向接頭(9)連接,連桿(8)與後臂(3)用萬向接頭(11)連結,連桿(7)與前臂(l)用萬 向接頭(10)連接,構成了一個可立體交叉變形多邊型機構,由於兩連桿之兩端都採 用萬向接頭與相鄰部件連接設計,座管會左右晃動情形,顯得不牢固,導致騎乘時 具危險性,並且連桿(7)前端呈突出設置於前臂(l)之側面,容易引起碰撞,視覺上 15 亦不美觀。 前案專利示意圖 如上圖所示為CN201020515083.5中國專利公開之縱向折疊自行車,其前連桿(7) 前端同樣設置於前臂側面,連接處具有突出的樞軸(10),凸出樞軸一樣存在具有碰 撞騎行者腿部之危險性。 所以此創作在於想要提供一種縱向快速折疊自行車,不但折疊速度快捷,且機 構搭配穩固,不但易於製造,外觀更是簡潔俐落。 圖一 16 圖二 圖三 如上圖一~三所示,前臂(1)與中臂(2)之間通過樞軸(9)進行樞接連接,樞軸(9) 設置於前臂(l)與中臂(2)連接處下端,在前臂(l)與中臂(2)連接處上端設置鎖固裝 置(6),在騎乘狀態,鎖固裝置(6)將前臂(l)與中臂(2)鎖緊,反之,於折疊收合狀 態時,需打開鎖固裝置(6),然而鎖固裝置(6)非必須之構件,因為依據力學原理, 於騎乘過程中,前臂(l)與中臂(2)下端樞接,前後輪分別受到路面向上之頂起力, 在前臂(l)與中臂(2)之結合面會產生頂緊之作用力,設置鎖固裝置(6)的目的是為了 增強騎行安全性,例如,鎖固裝置鎖固裝置鎖固裝置鎖固裝置(6)是一個會將前臂(l)與中臂(2)扣合在一起樞接 於中臂的手柄,前臂設置供手柄栓住的卡位,或者,鎖固裝置(6)是一個四連桿結構, 中管(3)與後叉(4)通過樞軸(11)樞接,座管(5)下端伸出於中管(3)下端,座管(5)下 端固設有一連連連連桿桿桿桿座座座座(12),前連桿(7)的前、後兩端分別設置有軸承(72),在前臂(1) 下側設置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座(71),前連桿(7)前端軸承(72)連接於固定座(71),並且能夠與固定 座(71)保持自由轉動,固定座(71)具有兩個側壁兩個側壁兩個側壁兩個側壁,前端軸承(72)被限制於兩個側壁 內,當然,固定座(71)也可以是一個側壁與前連桿(7)單邊連接,但是其強度及穩定 17 性不及雙邊之設計。 圖四 如上圖四所示,連桿座(12)是一個帶有縫隙(121)之束緊環,連桿座連桿座連桿座連桿座(12)前端設 置有兩個側壁(122),前連桿(7)之後端釉承(72)被限制於兩兩兩兩側壁側壁側壁側壁(122)內並保持能夠 自由轉動,連桿座(12)的縫隙(121)兩側耳朵設置孔位,使用螺釘穿過通孔將連桿座 (12)鎖固於座管(5)下端,上述螺釘同時將後連桿(8)一端樞接於連桿座(12),連桿 座(12)與後連桿(8)用一螺栓穿過後連桿(8)端部通孔與連桿座(12)螺孔(123)樞 接,後連桿(8)另一端樞接於後叉(4)之尾端部,連桿座(12)也可以是一個側壁與軸 承(72)單邊連接,但是強度及穩定性顯然不及雙邊限定之設計。 圖五 如上圖五所示,軸線 I是自行車前後方向,即縱向軸線,後輪軸(19)軸線垂直 於軸線 I,樞軸(9)軸線不垂直不垂直不垂直不垂直於軸線 I,並且樞軸(9)軸線與後輪軸(19)軸線成一 定夾角,以便自行車進行縱向折疊時,前、後輪可以錯開。 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18 專利名稱 Patent BICYCLE FRAME 編號 Number 201204.05 專利號碼 Patent No I361775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06/5/2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4/1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LOOK CYCLE 發明人 Inventor JULLIARD, ERIC; COUTURET, JEAN-PIERRE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Frame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5/1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一般金屬自行車車架中,後上叉及後下叉通常是管狀的,且在其各別相交處配 備有一用於後輪之固定勾部,固定勾部被固定至構成一下叉之元件端部,並包括一 用於輪軸之凹部,在一複合材料製之車架情況中,後叉諸端部間之連接裝置多由兩 金屬連接構件組成,每一連接構件包括兩臂,分別插入後上叉與下叉端部中,但此 種設計將藉由使用單一或相同連接構件,角度為不可變化以便適應不同尺寸之車架。 此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重量輕且易於製造,並可以極簡易之方式生產出不 同尺寸之車架來克服習知車架之缺點。 圖一 19 圖二 如上圖二所示,為此設計後上叉後上叉後上叉後上叉(14、15)與後下叉後下叉後下叉後下叉(12、13)於車架後部組裝後 之立體圖。 圖三 圖四 如上圖三所示,為此創作之實施例,連接裝置包括黏著裝置,於後下叉(12、13) 之扁平端部扁平端部扁平端部扁平端部及對應後上叉(14、15)之扁平端部間塗敷膠合劑,在使用膠合劑情況下, 膠合劑之一塗敷表面(25)較佳為於後下叉(12、13)或後上叉(14、15)之扁平端部上, 藉位在圓弧上之第一肋(26)而界定外側範圍,另一方面藉由位在圓弧上之第二肋 (26’)界定內側範圍,第一第一第一第一肋肋肋肋(26)較佳定位在後下叉(12、13)端部第一第一第一第一凹凹凹凹口口口口(23)半 圓底部中央處,或被設置在第二凹口第二凹口第二凹口第二凹口(24)之半圓底部之中央處,儘管承受各種力(諸 20 如腳踏車騎乘者重量,特別是鏈條之牽引力),為了改進後下叉(12、13)及後上叉 (14、15)間之連接機械強度,其連接裝置可另外包括具有一圓筒狀或圓錐狀造形之 凸榫(27),其被配置在後下叉(12、13)之另一端部中之上,或在對應後上叉(14、15) 之另一端部中之上,被設置於第一凹口凹口凹口凹口(23)之半圓底部中央處,凸榫凸榫凸榫凸榫(27)設計成可 與被設置在另一元件端部上呈相對應形狀之凹部(28)結合,凹部亦被設置在對應凹 口(24)之半圓底部中央處。 圖五 圖六 如上圖五所示,第一凹口第一凹口第一凹口第一凹口(23)及第二凹口第二凹口第二凹口第二凹口(24)皆設計具有一向外呈喇叭狀喇叭狀喇叭狀喇叭狀之造 形,以便使後下叉(12、13)及後上叉(14、15)間可透過銳角銳角銳角銳角αααα之之之之修正修正修正修正,成為令原來 相同車架元件形成不同尺寸之函數,可將上圖五所示,對應於最大車架尺寸之最大 角度α 1 修正達到如上圖六所示對應於最小車架之最小角度α2,最大角度α1及最 小角度α2間之差值係從一對應於最大角度α1之第一極端位置到一對應於最小角度 α2之第二極端位置可達 20202020°°°°。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10 21 專利名稱 Patent 對鎖式輻條裝置 編號 Number 201204.06 專利號碼 Patent No M426525 申請日 Date of Filed 2011/12/22 公開日 Date of Issued 2012/4/11 專利申請人 Assignee 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明人 Inventor 林殷世 黃仕勳 技術關鍵字 Keywords Rim 分析人員 Name Lys(林郁翔) 分析日期 Date of analysis 2012/5/6 技術手段與重要圖示(Ways and claims): (文中加底線之文字即為此創作之主要專利訴求點/CLAIM) M392761 前案專利示意圖 如上圖示看來此習知設計,當套筒的驅動孔等於固定件的外周緣時,套筒的驅 動孔僅略大於穿孔,顯然套筒將無法穿過穿孔,又因固定件需要套筒驅動,所以這 種輻條設計有無法固定之缺失,藉由迫緊件與固定件產生逼緊效果之設計,因為輪 圈環形內框呈圓弧狀,易讓迫緊件無法與輪圈形成面接觸,當迫緊件壓抵輪圈時與 輪圈之間形成點接觸點接觸點接觸點接觸,當迫緊力量逐漸增加時,過大之力量單點施加於輪圈上,容 易造成輪圈破裂,尤以碳纖維材料製作之輪圈,受力點部位會因為無法分散承受力 而導致玻裂,故此創作主要欲排除習知技術所遭遇之困難。 22 圖一 圖二 圖三 23 如上圖一~三所示,為此創作〝對鎖式輻條裝置〞設計組合於花轂與輪圈之立體 外觀圖、示意圖與剖視圖,其對鎖式輻條裝置(l)連接花轂(2)與輪圈(3),包括一具 有第一端(101)與第二端(102)之輻條(10),第一端(101)設有一螺設於花轂(2)之外 螺紋部(11)。 圖四 圖五 如上圖四~五所示,為此創作之立體分解圖,其輪圈(3)包括一內框部(301)與外 框部(302),內框部(301)包括第一、二面(303、304),內框部(301)更設置有一容孔 (305),可供其輻條穿透第一面(303)與第二面(304),外框部(302)設有一穿孔 (306),此裝置還包括第一第一第一第一、、、、二二二二固定件固定件固定件固定件(20、30)、一抵設件抵設件抵設件抵設件(40)與一墊圈(50),輻條 (10)第二端(102)亦設有一外縲紋部(11)。 24 圖六 如上圖六所示,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20)螺鎖於輻條(10)外螺紋部(11),鄰近輪圈(3) 之內框部(301)之第一面(303),固定件(20)包括一第一內螺紋孔(21)、一套孔(22) 與一外驅動面外驅動面外驅動面外驅動面(23),第一內縲紋孔(21)與套孔(22)穿透第一固定件(20),第一內螺 紋孔(21)之孔徑小於套孔(22)之孔柱,第一外驅動面(23)呈六邊形環設於第一固定 件(20)之外周緣,可由開口扳手驅動,套孔(22)套設於輻條(10)第二端(102),且第 一內螺紋孔(21)螺鎖於輻條(10)第二端(102)之外螺紋部(11)。 使用者可藉由夾持第一外驅動面(23)而控制第一固定件(20)轉動,並進一步令 第一內螺紋孔(21)螺設於輻條(10)第二端(102)之外螺紋部(11),第二固定件(30) 螺鎖於輻條(10)之外縲紋部(11),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30)鄰近輪圈(3)之內框部(301)第二 面(304),第二固定件(30)包括一穿設於一端之第二內縲紋孔(31)、一底部(32)、位 於外周緣斷面呈圓形之外周面(33)與呈六邊形六邊形六邊形六邊形之第二外驅動面外驅動面外驅動面外驅動面(34),其對角間距離 小於外周面(33)直徑,可由套筒扳手驅動,第二內螺紋孔(31)螺鎖於輻條(10)第二 端(102)之外螺紋部(11),當第二固定件(30)縲鎖至極限時,底部(32)會抵設於輻條 (10)。 當兩固定件(20、30)相對鎖緊於輻條(10)時,因第一固定件(20)與抵設件(40) 呈面接觸,且抵設件(40)與輪圈(3)亦能呈面接觸,可避免產生單點應力過分集中而 破裂之缺憾,故此設計確實能達到完全迫緊之功效。 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引領健康風潮舞動快樂與希望
本文档为【專利公報-20120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28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2-12-07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