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壓力管理

家庭壓力管理

举报
开通vip

家庭壓力管理單元二:家庭壓力管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周麗端 副教授 1、 什麼是壓力 壓力一詞源自於工程學領域,意思是指直接施予物體的外力,在1936年以後才用到社會科學的領域。學者們壓力的定義雖不一致(表1),但大多將壓力定義為外在的力量,造成穩定狀況的改變,而此種改變會帶來警示或痛苦。 一般而言,壓力是指「改變」,是以,壓力一詞並不代表完全是負向的、或不快樂的意義。它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它可能是不幸的,也可能是歡樂的;它可能是不被期待的,也可能是被期待的。 表1 壓力的定義 ...

家庭壓力管理
單元二:家庭壓力管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周麗端 副教授 1、 什麼是壓力 壓力一詞源自於工程學領域,意思是指直接施予物體的外力,在1936年以後才用到社會科學的領域。學者們壓力的定義雖不一致(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但大多將壓力定義為外在的力量,造成穩定狀況的改變,而此種改變會帶來警示或痛苦。 一般而言,壓力是指「改變」,是以,壓力一詞並不代表完全是負向的、或不快樂的意義。它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它可能是不幸的,也可能是歡樂的;它可能是不被期待的,也可能是被期待的。 表1 壓力的定義 張春興,1991 壓力是指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的一種緊張狀態。此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壓力有時具有警示的功能,可使人面對壓力的來源,進而消除壓力的來源,解除威脅。 Spielberger,1971 壓力是個人所遭受到的外在強迫力量,此力量對個人會構成某種程度的威脅性。 Lazarus,1984 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中的人、事、物的一種特別關係,此種 環境中人、事、物的關係是被評估有心理負擔的,或超越其資源所能負擔的,以及危害心理健康及個體綜合福祉的概念,乃被稱為壓力。 Boss, 1988 壓力的意義是改變,對系統平衡狀態帶來波折與改變 2、 壓力的來源 壓力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而且無法避免。一般而言,生活中的壓力有家庭壓力(包括家庭成員衝突、家務壓力……等)、婚姻壓力、懷孕與養育子女壓力、財務、家庭經濟及事業壓力、家人工作變遷及工作壓力、疾病照顧壓力、失去家人的壓力、家人遷居壓力、家庭法律壓力、家庭累積壓力等。這些造成壓力的原因可歸納為物理環境因素、人文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詳述如下: 一、物理環境因素: 物力因素,如空間擁擠、交通混亂、空氣污染、溫度變化、環境變遷等都會形成壓力。 二、人文環境因素: 文化環境的差異、角色要求、政治、經濟、教育等,因此出國、遷居、結婚、轉換工作、教育 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8本科2018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考核册答案 改變等都會形成壓力。 三、生理因素: 遺傳、飢餓、口渴、頭痛、發燒、睡眠等都會形成壓力。 四、心理因素: 挫折、衝突、壓迫感、焦慮等都會形成壓力。 3、 壓力負荷量 改變帶來壓力,當一個人短時間內,面對改變太頻繁、改變太劇烈時,就會造成壓力過 大。表2列舉一些生活事件的改變、及生活改變單位,當個人在短時間面臨壓力負荷總量超 過300之多項生活事件時,個體就有發生疾病的可能性(潘正德譯,1995)。當然,每個人面對相同事件時,會有不同得壓力感受,而且每個人所能承受的壓力也不同,因此表2僅能給我們做參考。 表2 生活事件改變形成的生活改變單位 生活事件 生活改變單位 生活事件 生活改變單位 生活事件 生活改變單位 喪偶 100 財務狀況改變 38 改變工作時間 20 離婚 73 好友死亡 37 改變住所 20 分居 65 換工作 36 轉學 20 親屬死亡 63 與配偶衝突次數改變 35 改變休閒活動 19 坐牢 63 抵押超過10萬 31 調整教會活動 19 受傷或生病 53 喪失貸款權力 30 調整社交活動 18 結婚 50 改變工作責任 29 抵押少於10萬 17 失業 47 子女離家出走 29 改變睡覺習慣 16 婚姻調整 45 與姻親爭執 29 增減家人團聚人數 15 退休 45 傑出成就 28 改變吃的習慣 15 家屬健康 44 配偶開始或停止工作 26 渡假 13 懷孕 40 開學或結束 26 聖誕節 12 性生活障礙 39 改變生活狀況 25 輕微犯規 11 加入新成員 39 修正個人習慣 24 職務調整 39 與老闆相處不好 23 資料來源:潘正德譯,Greenberg, J. S.原著(1995)。 壓力管理。 4、 家庭壓力管理—從家庭壓力理論分析 解釋壓力的最佳理論為家庭壓力理論為ABC-X模型及雙ABC-X模型,分述如下: 一、ABC-X模式(ABC-X model): 在ABC-X這個模式中(圖1),壓力是否會造成危機,壓力源事件本身、面對壓力的可用資源、對壓力事件的看法,及這三個因素交互作用,都影響對壓力事件處理的結果,處理得宜,壓力源事件只會形成壓力高低感受,但若處理不當,就會造成危機。 1.壓力源事件(stressor event)—A因素 凡會造成系統中界域、結構、目標、角色、過程、價值等的改變都稱為壓力事件。所謂系統的改變可能為正向的改變,也可能為負面的改變,或兼具正負面影響。壓力事件可分成可預期(predictable)與不可預期(unpredictable)兩種。 可預期的壓力事件是日常正常生活的一部份,如子女結婚或進入空巢的家庭生命週期的改變、生命的誕生或死亡、子女的就學、退休等。這些可預期的壓力事件,雖然常在期待中到來,但仍會給靜止的系統帶來正面或負面的衝擊,而使得系統失去原有的平衡。例如新生命的誕生,雖給家庭帶來無限的喜悅,但也常會造成家人的手忙腳亂與摩擦,使得原本平靜的家庭生活產生了改變。又如家中久病之老人家的辭世,可能帶給家人無限的感傷與哀痛,但同時也可能使的長期照顧的精神與金錢壓力得到舒緩。 不可預期的壓力事件包括自然的災害、失業、交通事故、甚至中獎等事件,這些不可預期的壓力事件常給家庭造成比可預期的壓力事件更大的衝擊,而使得家庭系統失去平衡狀態。例如家人失業,立即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甚至不得不搬離家園;但也可能因失業而積極自我充實,而找到更滿意的工作。 一般而言,壓力事件分為十個不同面向(表3),每個不同的面向的壓力對個人或家庭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可能有些不同。 表3 壓力源事件面向 面向 意義 1.內在的/外在的 壓力事件來自個人或家庭內部或外部 2.無限的/有限的 壓力事件影響整個系統或系統中的一部份 3.突然的/漸進的 壓力事件是突然發生或逐漸形成的 4.強烈的/溫和的 壓力事件的嚴重程度 5.急性的/慢性的 壓力事件是短期的或長期的 6.偶發的/期待的 壓力事件是否可以預期 7.天然的/人為的 壓力事件是自然發生無可抗拒或人為的 8.稀有的/多數的 壓力事件的發生頻率 9.可解決的/無法解決的 壓力事件對個人而言是否有能力解決 10.實質的內容 這個面向不同於前九個,而是包含一系列主題,強調壓力源是政治性的、經濟性的、道德性的、社會性的、宗教性的、健康性的、或兩性的,或綜合兩個或兩個以上性質的 資料來源:McKenry與Price(1994) 圖1 壓力ABC-X模式(資料來源:Hill , 1958) 2.擁有的資源(the family resources or strengths)—B因素 當壓力事件產生時,若個人或家庭有足夠、適當的資源去面對壓力,那麼壓力事件較不會困擾這個系統;反之,則系統容易失去平衡而陷入混亂。 資源若從提供者的角度,可分為下列三種: (1)個人資源(personal resources):如個人的財務狀況,如經濟能力;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教育背景;健康狀況,如生理及情緒的健康;心理資源,如自尊。 (2)家庭系統資源(family system resources):指家庭系統在應付壓力原的內在特質,如家庭的凝聚力、調適、及溝通。愈是健康的家庭系統,愈有能力應付家庭壓力。 (3)社會支持體系資源(social support):所謂社會資源指提供家庭或家庭成員(1)情緒上的支持,(2)自尊上的支持,(3)物質的支持,(4)其他支持網絡。社會資源的支持網絡,可提供家庭對抗壓力、或協助家庭從壓力危機中復原。 資源種類若從人力與非人力資源、經濟與非經濟角度分類,則分別可分成二類,詳述如下: (1)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意指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色及內在特質,在形式上是較抽象的,多半很難以客觀具體的方法來衡量。大致可以包括個人時間、精力、能力、知識、溝通技巧、態度、人格特質、專長等。而「物質資源」(material resources)是指個人及家庭所擁有的有形資產,是供個人及家庭使用,形式上是較具體且可碰觸的,包括了個人、家庭及社會的資源。例如個人收入、股票、儲蓄等屬於「個人的資源」;家庭中的房屋、家具、電器設備、電腦、財務狀況等屬於「家庭的資源」;而各機關組織、人員、圖書館、公園、休閒設施等則屬於「社會資源」(圖2)。 圖2 資源的分類「人力與物質」 (2)經濟資源與非經濟資源 資源的分類除了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的分類外,亦有將資源分為經濟資源與非經濟資源(圖3)。「經濟資源」(economic resources)是指一些具有「生產」或「服務」目的的資源。 例如家務、土地、勞工、資本、資金,及其它可貢獻個人及家庭「經濟生產」的資源皆視為經濟資源。這些資源具有可替換性及可衝量性,如以金錢收入換取勞務付出是屬於可替代性;又如計算個人勞力與個人薪資,可衡量出每人每小時的工作所得,此為可衡量性。而相對於「經濟資源」,「非經濟資源」(non-economic resources)則是指一些沒有具體形式,不直接具「生產」與「服務」目的相關的無形資源。例如個人的能力、態度、價值觀、信念、信仰、忠誠度及自尊心等。然而「非經濟資源」卻會顯著的影響「經濟資源」的使用與分配,如一位態度積極的人,會盡力克服經濟資源的有限與困境,使資源發揮最大功效;反之,則可能困守於有限的資源中,自怨自哀。也因此在家庭資源與管理中,不因「非經濟資源」為抽象及無形的資源而忽略。 更具體來說,「經濟資源」與「非經濟資源」兩者之間主要的不同在於「資源」的使用是以「生產」或是以「消費」的觀點來看,例如遊客可能會將「旅遊」歸類為一種「非經濟資源」屬於「消費」的觀點,而視休閒為「工作的動力」亦是一種「非經濟資源」的態度與價值觀。但對導遊而言,「旅遊」則因具有「生產」目的,可增加其收入的工作,而歸為是一種「經濟資源」。所以,當我們以「經濟資源」與「非經濟資源」來劃分資源時,是受到個人的價值系統及其功能來作判斷的。 圖3 資源的分類「經濟與非經濟」 3.壓力事件的界定(the definition or meaning)—C因素 對壓力事件的處理,除上述二個因素之外,也受到對壓力事件界定的影響。研究指出,個人或家庭可將壓力事件界定為是一種挑戰與成長機會,也可以將壓力視為絕望、困難與難以處理的。實驗研究發現,個人如何評估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將會影響其處理的結果,正如 社會心理學常說的「事件被認為真,其結果必為真」。壓力事件發生時 家庭若以樂觀處之,則可以(1)澄清問題、困境與任務,可更容易面對壓力源;(2)減少面對壓力源事件的心理負擔與焦慮的強度;(3)激勵家庭成員完成個人任務,以提昇成員的社會及情緒的發展。另外有學者指出,若事件發生時,家人感覺無助,則會因家人的無助感與低自尊,使得家庭更容易受傷害。 因而,壓力是一個中立的概念,它不一定是正向也不一定是負向。壓力對個人或家庭產生壓迫,給個人或家庭帶來的結果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多半依賴對此情境的認定和評價。 4.壓力的高低程度或危機(degree of stress or crisis)--X因素 壓力既然是是一個中立的概念,那麼它給家庭帶來的衝擊不一定是壞的,壓力會形成問題只有在壓力大到系統陷入混亂、個人感覺不滿或出現身心症狀時。因而壓力的高低程度,全憑家庭對壓力源事件的定義,及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去因應。 根據Boss(1988)提出對危機的界定有三: (1) 一個平衡狀態的嚴重失序 (2) 非常嚴重(severe)的壓力 (3) 非常劇烈的改變,以致家庭系統面臨障礙、喪失機動性、且失去能力。 當處於危機狀態時,至少會在一段時間內失去功能、界域無法維持、角色和職責不再完成、個人也無法處於最佳的身心狀態。 因此,壓力事件是否形成危機要看前三項因素互動的結果,如果家庭成員對認知到問題確已嚴重性的威脅到系統成功的運作,那麼壓力事件強到系統無法因應時危機就會產生。 (二)、雙ABC-X模式(double ABC-X model) McCubbin與Patterson(1982)將Hill(1949)的ABC-X模式增加了「時間系列」,即家庭面對壓力或危機後的因應措施,以解釋家庭危機處理之後調適情形,而成為雙ABC-X模式(圖4) 1.累積性壓力事件—aA因素 事實上,單一的壓力事件,往往不會產生致命性傷害,而是第一次發生的壓力事件未妥善處理,加上現行的困難,形成累積重疊,較容易使系統失去平衡。 2.存及新開發的資源—bB因素 現存及新開發可資利用的資源。 3.對上次事件危機、累積性壓力事件、現存及新開發的資源的界定 (X+aA+bB)—cC因素 cC因素不僅是指限於個人對壓力的主觀認定,也包括家庭體系面對困難時的凝聚力。 4.調適(adaptation)—xX因素 面對累積壓力,處理的結果就產生調適,此處所謂的調適不單是指良好的調適,也可能產生不良的調適端看如何去因應。 圖4 壓力雙ABC-X模式(資料來源:McKerny & Price , 1994) 5、 家庭壓力管理—從學習角度分析 由於社會變遷快速、知識半衰期縮短、知識來源管道多元化、多元價值體系、終身學習觀念的建立,想要面對這些變遷帶來的壓力,透過學習是必須的。這些年教育部一直推行「學習型家庭」,目的就是想協助國人建立所謂三H家庭---「健康家庭」(healthy family)、「快樂家庭」(happy family)、「溫暖家庭」(hearty family)。 一、學習型家庭的緣起與意義意義 學習型家庭的概念來自學習型組織,在民國八十七年教育部之「邁向學習社會: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白皮書,提出「學習型家庭」的概念,其後推動「學習型家庭」成為社會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之主要目標。 所謂學習型家庭是一種家人共學的家庭型態,家中除了個人的自我學習之外,全家人也共同學習,使家人有機會透過共同學習,強化個人的知識與經驗,增加家人的對話與分享,強化及提昇個人與家庭的褔祉(strengthen and enrich individual and family well-being),朝向健康家庭邁進。 二、學習型家庭的五項修練 1.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是指學習不斷釐清並加入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 2.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然而我們通常不容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因而不知不覺中依自己的心智模式行事,往往失去洞察先機的契機。所以,我們要學習發覺內心的圖像,使這些圖像浮上表面,而嚴加審視。 3.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共同願景是一種共同的願望、理想、遠景或目標,一個組織、社區或家庭有了共同願景,大家會努力學習、追求卓越。這個學習的動機不是因為他們被要求這樣做,而是因為衷心想要如此。 4.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團隊學習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團隊而不是個人。唯有發揮團隊學習的力量,組織才能夠進步。 5.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人類活動是一種系統、家庭活動也是一種系統,這些活動都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行動所牽連,彼此影響著,這些影響要經年累月才能完全展現出來;身為群體中的一小部份,置身其中而想要看清整體變化,更是加倍困難,因而我們必須具備系統思考能力,洞悉系統中的變化,才有可能超越現狀。 三、學習型家庭學些什麼? (一)我國家庭教育法 家庭教育法在民國九十二年一月七日通過立法院三讀,同年二月六日經 總統公佈實施,該法清楚的規範家庭教育的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1. 親職教育:指增進父母職能之教育活動。 2. 子職教育:指增進子女本分之教育活動。 3. 兩性教育:指增進性別知能之教育活動。 4. 婚姻教育:指增進夫妻關係之教育活動。 5. 倫理教育:指增進家族成員相互尊重及關懷之教育活動。 6.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指增進家庭各類資源運用及管理之教育活動。 7. 其他家庭教育事項 (二)美國家庭生活教育 1.社會中的家庭 旨在使學習者瞭解家庭與社會中其他機構體系的關係,例如教育、政府、宗教、職業。社會是指具有共同的傳承、制度、活動和興趣的社區、國家、團體,家庭與社會息息相關。以生態系統的觀點看,小系統是指家庭、學校、鄰里等環境,而中間系統連結了許多小系統,外部系統則指家庭與工作環境的關連,而大系統則指社會文化。家庭絕對不是孤立、自我封閉的系統,因此社會中的家庭主題知識內涵(Roy, & MacDermid, 2003)包括:(1)各種家庭結構與功能; (2)不同文化與傳統下的家庭; (3)約會、求偶、與婚姻的選擇; (4)親屬關係與代間關係; (5)美國少數族裔家庭的跨文化理解(包含非裔、西班牙裔、亞裔與美國印地安族裔),以及世界各國家庭的生活方式; (6)改變中的性別角色,包含男女朋友的角色期望與行為,婚姻伴侶、親子、手足與姻親關係; (7)目前與未來家庭與人口結構變遷的趨勢;(8)歷史上家庭的發展; (9)家庭成員與工作場域之間的相互影響,如政府、宗教、教育、經濟等組織。 2.家庭動力 旨在使學習者瞭解家庭強力(strengths)及弱點(weaknesses),並瞭解家庭與它們的關係。Walcheski與 Bredehoft (2003)指出,每個人都在家庭中,但卻常不瞭解家庭的運作與互動,就像我們常看我們所戴的手錶,常常匆匆一撇看到表上所指的時間,但卻不瞭解手錶的運作,一個家庭生活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瞭解整個家庭的運作及互動,推動家庭生活教育方能收效。因此其知識內涵(Walcheski, & Bredehoft, 2003):(1)家庭內部社會歷程,包括合作與衝突; (2)夫妻之間與親子之間的溝通型態與問題,包括壓力與衝突處理; (3)衝突處理; (4)決策與目標設定; (5)常態性家庭壓力,例如:家庭生活週期的轉換期、三代同住家庭、老人照顧、雙生涯家庭…等; (6)家庭壓力與危機,例如:離婚、再婚、死亡、經濟困難、暴力、酗酒; (7)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包括領養、寄養、移民、低收入、軍人、身心障礙家庭。 3.人類成長與發展 旨在使學習者瞭解個人在家庭中,終其一生的發展,包括懷孕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中老年期等,瞭解這些生命階段的發展與發展速度,將有助於個人、家庭的運作。因此在這些生命階段其知識內涵(Bredehoft, 2003)包括:(1)生理的; (2)情緒的; (3)認知的; (4)社會的; (5)遺傳的; (6)性格的。 4.人類的性 旨在使學習者瞭解生命全程中,性的生理層面發展、心理層面發展、社會層面發展,而能有健康的性調適。當今社會中,透過電影、音樂、廣告等,常會誘惑人的「性」本能,因此產生許多性衝突與對抗,為塑造合宜的性知識、態度、行為,讓性教育變得極為需要。其知識內涵(Darling, & Hollon, 2003)包括:(1)生殖生理; (2)生物決定; (3)性的情緒與心理層面; (4)性行為; (5)有關性的價值觀與決策; (6)家庭計劃; (7)性反應的生理與心理成分; (8)性功能失調;(9)性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5.人際關係 旨在使學習者瞭解人際關係的發展與維持,人是社會的動物,在每天的生活中,每個人都無法不與配偶、朋友、家庭鄰居、工作伙伴產生互動。因而人際關係扮演著個人生活品質很重要的角色,好的人際關係、婚姻關係會帶給個人健康的身心。每個人一出生就在家庭裡,很顯然的家庭扮演個人人際關係發展很重要的角色,正向功能的家庭與良好的社會人際關係能力有很大關係。因而其知識內涵(Olson, & Olson, 2003)包括:(1)自我與他人; (2)人際溝通技巧,例如傾聽、同理、自我表露; (3)親密、愛情、浪漫愛; (4)以關懷、尊重、真誠、負責的態度面對他人。 6.家庭資源管理 旨在使學習者瞭解個人與家庭決策,以開展或分配資源(如時間、金錢、物質資產、精力、朋友、鄰居、空間等)以達成生活目標。比起其他小型機構、單位,家庭在每天的生活中顯得獨特,因為家人互動中產生的問題非常多元、頻繁、問題的內容多樣,例如,工作與家庭角色的平衡、如何運用資源維持家庭基本需求、消費的決策、建立短期與長期家庭目標。良好的家庭資源管理,不但影響家庭生活品質,更影響社會生活品質。因而其知識內涵(Rettig, 2003)包括:(1)相關的概念如:目標、資源、計劃、決策、實施…等; (2)家庭資源管理在不同生命階段及不同家庭結構中的改變。 7.親職教育與指導 旨在使學習者瞭解父母的教育與引導,父母親如何對兒童與青少年產生影響。因此親職教育與指導最主要的目標是培養能養育身心健康、良好發展的子女的父母親。當然父母親不只是教育子女能適應家庭生活,更要面對家庭以外的環境。因而其知識內涵(Jacobson, 2003)包括:(1)親職是個過程; (2)父母的權力與責任; (3)各生命階段中父母的角色; (4)親職角色的變異。 8.家庭法律與公共政策 旨在使學習者瞭解家庭的法定意義,以及法律對家庭的影響。許多人總以為法律/政策與家庭關連性不大,因此法律與政策常常是生活中被忽略的議題。然而,如果把法律/政策當作是每天生活的資源,那麼法律就成為生活中不可不注意的議題。例如美國的Deadbeat Parents Act, Balanced Budget Act, Adoption and Safe Family Act, Telecommunications Reform Law,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Work Opportunity Reconciliation Act, Defense of Marriage Act,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ct, National Child Protection Act, 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Child Support Recovery Act、Family Preservation and Support Act、National Child Protection Act、等,攸關每一個家庭的權益。其知識內涵(Bogenschneider, 2003)包括:(1)有關家庭法律的歷史發展; (2)有關婚姻、離婚、家庭支持、子女監護權、兒童保護與權益、家庭計劃等相關法律。 9.倫理 旨在使學習者瞭解人類社會行為的特質與品質,並檢驗倫理道德問題與議題。事實上,在多元價值的社會中,價值體系呈現多元的樣貌,以家庭的多元形式為例,家庭有單親家庭、同性戀家庭、同居家庭、異國聯姻家庭,家庭生活教育人員,如何建構自己成為一能包容多元價值的工作者,以教育學習者成為能接受多樣貌的價值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其知識內涵(Palm, 2003)包括:(1)社會態度與價值的形成; (2)瞭解並尊重不同的價值,以及多元社會中價值選擇的複雜性; (3)系統、客觀地檢視價值系統與意識型態; (4)瞭解價值選擇的結果; (5)認識社會發展及科技進步所引發的倫理議題。 依據我國家庭教育法,及美國NCFR的家庭生活教育經驗,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於九十三年規劃高中以下學校實施至少四小時家庭教育課程規劃,將家庭教育分國民小學(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國民中學、高級中學不同層級規劃,如表4。九十四年再依據該課程綱要,發展出實施國民中學、高級中學家庭教育課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設計,如表5。 表4 高級中學以下學校實施至少四小時家庭教育課程規劃 家人關係 家庭生活管理 家庭共學 國小低年級 1.家庭中的雙人關係~親子關係、手足關係、祖孫關係 2.家人關係中的正向情感表達 1.個人生活自理能力 2.個人物品的管理 3.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 4.個人的時間管理 5.個人的金錢管理 6.家務協助 家庭共學體驗 國小中年級 1.家庭中的三人關係~父、母與子、女的三人關係 2.代間關係 3.家人關係中的個人情緒管理 1.個人與家庭生活間的協調 2.家人作息的安排 3.家務的種類與責任 4.家庭內的空間使用 5.個人在家庭中的隱私權 6.家庭金錢管理 家庭共學的方法 國小高年級 1.家族中的人際關係 2.家族中的人關係轉變 3.家庭中的衝突 1.家庭與社區參 2.影響消費的因素 3.學習做選擇 4.社區及家庭中的資源 5.休閒生活與興趣 6.家務技巧 家庭共學的資源使用 國中 1.多元家庭的健康家人關係包含,父母分居、離婚、單親、外籍、隔代…等多元家庭型態 2.多元家庭中家人溝通與情感表達 3.多元家庭中的衝突處理 1.影響家庭生活管理的公共政策 2.與家庭相關的福利機構 3.家庭休閒時間規劃 4.儲蓄與金錢的規劃 5.家庭稅務認識 6.個人與家庭資源使用衝突 個人化的家庭共學的規劃與執行 高中 1.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發展階段的家人關係 2.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發展階段的家庭內在變化 3.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發展階段的家庭壓力 1.國際觀的家庭生活管理 2.國際化社會裡的家庭生活 3.國際性之家庭休閒活動 4.家庭財務規劃 5.財務規劃服務機構與單位 6.家庭生活環境的選擇 7. 家庭稅務認識 8. 評估與改變個人資源 全家性的家庭共學計畫規劃與執行 資料來源:周麗端與黃迺毓 (民93)。 高中以下四小時家庭教育課程規劃。 教育部。 表5 高中、國中實施至少四小時家庭教育課程規劃 類別/階段 教學主題 教學活動 家人關係/國中 家庭溝通 活動一、家庭圖像 活動二、你來我往話溝通 活動三、有話好好說 多元家庭 活動一、破除單親家庭的迷思 活動二、挑戰單親家庭面臨的挑戰 活動三、阿姨?叔叔?還是叫媽媽?爸爸? 活動四、沒有王子/公主也可以很幸福 活動五、有你真好 活動六、我想認識你 活動七、地球村裡不同的生活型態 家庭暴力 活動一、問家庭暴力為何物? 活動二、除暴安良 活動三、驚暴內幕 家庭生活管理/國中 家庭休閒時間規劃 活動一、休閒探索 活動二、休閒在我家 活動三、休閒時刻表 活動四、休閒資源何處尋 活動五、家庭休閒動起來 儲蓄與金錢規劃 活動一、錢來錢往談財物 活動二、我的金主張 活動三、錢往何處流 活動四、錢從何處來 活動五、儲蓄、最簡單的投資 活動六、善用金錢享生活 個人與家庭資源使用 活動一、認識家庭資源 活動二、資源管理與分配 活動三、資源管理的影響因素 家庭共學/國、高中 家庭共學 活動一、家庭時光 活動二、家庭共讀 活動三、家庭共視 活動四、家庭動員 活動五、家庭相簿 家人關係/高中 遠距家庭 活動一、遠距家庭蹺蹺板 活動二、遠距家庭大富翁 活動三、超人家庭特攻隊 活動四、只有遠傳沒有距離 家庭壓力 活動一、家庭壓力現形記 活動二、家庭血壓計 活動三、壓力下的向日葵 活動四、生命力的展延 家庭暴力 活動一、給我抱抱不要暴暴 活動二、情緒溫度計 活動三、做憤怒火龍的主人 活動四、為暴力繫上白絲帶 家庭生活管理/高中 家庭休閒與生活 活動一、跟著地球一起動 活動二、平衡生活 活動三、優質生活 家庭財務規劃 活動一、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活動二、金金計較 活動三、儲蓄為致富之本 活動四、世事難料 活動五、別讓你的權力稅著了 活動六、聰明消費 評估與改變個人資源 活動一、做你所愛 資料來源:周麗端與黃迺毓 (民94)。 中等學校之家庭教育推展教材研發與師資培訓初稿。 教育部。 (三)教學活動設計舉例 教學主題:家庭壓力 重要概念 1.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壓力,壓力不見得會帶來危機。當家庭遭逢壓力時,表示原本穩定的家庭系統受到干擾,健康的家庭有較高能力與較大的彈性面對壓力的挑戰。 2.家庭壓力主要有兩類:一是發展性壓力,是家庭發展過程中必經的事件,二是情境性壓力,非一般家庭生活範圍,因無法預測,往往讓人措手不及,對家庭系統有較大的衝擊。 3.家庭壓力是中立的概念,帶給家庭的結果,常有賴家庭的認知與定義,以及家庭所能運用的資源與潛力。 4.家庭危機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突發壓力期;紊亂解組期;復原與恢復期。進入最後復原與恢復期的關鍵,有賴個人資源、家庭系統資源、及社會支持體系資源等三方面力量的整合。 主題故事 清泰興高采烈地迎接寒假的到來,沒想到爸爸和媽媽又為了要回哪邊過新年的老問題而吵了好幾天,最後仍是按照慣例,大年初一奔往南部爺爺奶奶家,大年初二趕返北部外公外婆家,清泰可以預見又得在高速公路上度過一個無奈的除夕夜了,心裡嘀咕著為什麼每一次的新年假期都得這樣過。 進了爺爺奶奶家後,媽媽和嬸嬸們就一直在廚房裡辛苦的張羅,爸爸和叔叔們卻在客廳裡泡茶閒嗑牙。看見這樣強烈的對比,清泰覺得好不公平也很不忍心,他暗自下定決心以後絕不像爸爸和叔叔們一樣。 在廚房幫忙的清泰,聽見媽媽和嬸嬸們談起這兩年為了搬家和哥哥出國,家裡積欠一筆貸款,媽媽說當初很擔心今年爸爸退休後,龐大貸款會把家裡壓垮,結果這一路清泰都很貼心懂事,讓她心裡很感動,原先假日為避免花費太多,所以盡量做些簡單又不花錢的活動,像是全家人一起爬山、打球、上圖書館等,沒想到親子之間的感情反倒因此而變得更親密。 當清泰將點心端進客廳時,爸爸正談到去年哥哥清華順利出國留學的事,他說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清泰,以他的成績不知是否能像哥哥一樣順利考上理想大學,清泰愈聽愈發覺得手上點心沉重了起來,害怕達不到爸爸期望的清泰,只有低著頭走出客廳,不知該如何面對爸爸才好。 聰明的你/妳對清泰一家人有何建議呢? 壓力不等同危機 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壓力,但壓力不等同於危機。當家庭遭逢壓力時,表示原本穩定的家庭系統受到干擾變動,而壓力的程度則需視家庭有多少能力或資源支持,來因應此一具改變力量的關鍵事件或情境。倘若變動使原本的家庭系統失去功能,便可能形成家庭危機。 根據學者指出,家庭壓力有許多不同類型,依來源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發展性壓力,如上述故事中,清泰家裡所遭逢的過年團圓壓力、子女升學壓力等;另一是情境性壓力,就像清泰媽媽提及的貸款負債壓力等。以下將分列兩表詳細說明。 一、發展性壓力:如表一右欄。又稱為常態性壓力,是可預測的壓力。通常是家庭發展中的一部份,如新生兒出生、青少年離家、子女結婚、父母年老退休等,皆為一般家庭會經歷的事件,雖然這些事件是可預測的,但事件發生時,若家庭無法適應,將讓家庭面臨危機,便可能形成發展性危機。 二、情境性壓力:如表二右欄。又稱為非常態性壓力,由於此一類型的壓力是無法預測,往往讓人措手不及,不屬於正常的家庭生活範圍,因此對家庭系統會產生較大的衝擊,如家庭成員突然死亡、失業、或遭遇天災人禍,這種突發事件,往往帶給家庭負面影響,容易形成情境性危機。 表一:發展性家庭壓力 家庭生命週期 階段任務→發展性壓力 一、未有小孩的已婚夫妻 1.夫妻雙方生活上的相互適應 2.姻親關係的調適 3.面對育子的期望,或對懷孕的適應 二、有幼兒的家庭 1.新手父母角色的調適 2.養育子女帶來的經濟負擔 3.婦女面臨就業與照顧的雙重負擔 三、有學齡前兒童的家庭 1.學習撫育兒童的新技能 2.因子女成長而失去隱私的適應 3.可能有第二個子女的加入 四、有學齡兒童的家庭 1.引導子女適應學校的生活 2.妻子/丈夫重返工作的二度就業問題 3.參與與孩子有關的活動 五、有青少年子女的家庭 1.對子女自主權日增的適應 2.與青少年子女的衝突協調 3.家庭經濟可能在此達最高峰 六、從第一個孩子離家到最小孩子離家 1.協助促成子女獨立 2.對子女離家的適應 3.婚姻生活的再協調 七、中年父母空巢期 1.對健康漸衰的適應 2.對祖父母角色的適應 3.社區或休閒生活重組的適應 八、老年父母到鰥寡期 1.對健康衰落及步入老年適應 2.對退休和失去工作地位的調適 3.對配偶或好友逝去的調適 4.貧窮女性化的危機 資料來源: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表二:情境性家庭壓力 可預期的壓力 非預期的壓力→情境性壓力 1.內在的:事件的發生來自於家中的某個成員,如酗酒、自殺 1.外在的:事件發生來自家庭外在,如經濟蕭條、颱風、地震 2.正常的:發生在家庭生命週期中,如出生、離家、結婚 2.非正常的:事件不是預期中的,如中獎、戰爭、車禍 3.明顯的:能清楚事件的情況,發生的時間、地點、人 3.不明顯的:無法清楚瞭解事件的狀況,不確定會發生 4.意志的:事件是被瞭解的、能決定或選擇的,如選擇換工作、計畫懷孕 4.非意志的:事件不被瞭解、無法決定及選擇,如意外被解雇、家裡遭小偷 5.長期的:事件的發生已累積一段時間,無法在短期解決,如藥癮、種族歧視 5.短期的:事件在短時間內發生或很快結束,並帶來相當大的衝擊,如截肢、落榜 6.單獨的:事件單獨發生,不伴隨其他事件 6.累積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發生,未解決且不斷累積,常是危險的 資料來源: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 與家庭壓力同行 Hill提出的「ABC-X理論」清楚分析了家庭因應壓力的模式,也受到許多家庭研究者的廣泛運用。該模式中所指:A是造成壓力的事件,B是家庭資源,C是家庭對壓力事件的界定,X是壓力的程度或危機(周月清,1994)。簡單的說,壓力事件(A)其實是個中立概念,端賴家庭是否有足夠適當的資源與支持(B),及家庭對此事件的認知與定義(C),才能決定此壓力事件的結果(X),如因應不當使家庭系統陷入混亂、個人出現身心症狀,才成為所謂的家庭危機。因此,在進行因應家庭壓力的教學活動時,建議可從培養學生對壓力的正向認知,及建立家庭資源管理的能力著手。 所謂家庭壓力的認知,是指家庭可將壓力事件界定為一種挑戰與成長的機會,也可以將壓力事件視為絕望、困難和無法處理的麻煩。學者指出,當壓力事件發生時,若家庭能樂觀面對,較易澄清問題,不僅可減少面對困境的心理負擔和焦慮不安,更可激勵家庭成員發展角色能力,將壓力降到最低。反之,若家人感到絕望無助,則因家庭成員表現出的低自尊與逃避被動,將使家庭更易受到傷害。 事實上,適當的壓力,確實有益於個人潛能的激發,即便是在面對生命中重大的創傷經驗,若能促使個人重新解讀該事件,賦予事件新的意義,也有助於個人復原。歸納蔡素妙與蕭文(2002)針對九二一地震受創家庭復原力歷程的研究,我們發現可從以下幾方面重塑對家庭壓力的積極認知。 一、澄清問題:面對壓力的第一步是正視問題,釐清困境。體察自己對壓力的感受,是否因恐懼而加深了問題的強度,或因擔憂而擴大了困境的範疇。客觀理性的分析問題,才能幫助家庭因應壓力。 二、建立整體觀:當某位家庭成員發生問題帶來壓力時,絕非只是他個人的問題,這往往是家庭某些次系統出現不均衡的狀態,如夫妻系統、父子/母子/父女/母女系統、手足系統、姻親系統等。而特定成員出現的情緒或行為偏差,是將系統問題外化的表現之一。因此,家庭壓力管理不會將焦點僅置於單一問題,而是由整體的家庭系統作一全盤檢視,才能對症下藥。 三、正面思考:壓力雖然改變現有的系統,但它不見得是個破壞性的危機,也可能是個成長性的契機。在九二一的受創家庭中,如家庭成員具有不畏逆境,勇於面對解決的強韌特性,或較為開朗、樂天知命與幽默等特性,皆有助其度過受創難關。 四、合理期待:生命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家庭系統不是靜態的平衡,而該是動態的均衡。對完美家庭的迷思,易使人陷入自責的狀態,接受健康家庭的多元面貌,另類家庭也有其優勢及幸福,不必執著於僵固的家庭結構。壓力期可長可短,因應的歷程也並非是直線前進,接受起起伏伏也是學習成長的歷程。 五、重建秩序: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感是面對壓力的重要步驟。因此當家庭遭遇壓力事件時,若能使生活秩序形成某種規律與穩定,將有助於家庭成員建立對自我的控制感,重構新的家庭角色責任,藉著分工與合作,促使家庭功能健康運作。 量一量你的家庭壓力 一般家庭壓力的檢測,可藉由專業量表輔助。當一個人短時間內,面對壓力的總負荷量值超過三百,個體則有發生疾病的可能性。當然,每個人面對相同事件,可能產生不同的壓力值,下表僅供我們參考。 生活事件 壓力值 生活事件 壓力值 生活事件 壓力值 配偶過世 100 財務狀況改變 38 與老闆處不好 23 離婚 73 好友過世 37 改變工作時間環境 20 夫妻分居 65 換工作 36 搬家 20 親人過世 63 夫妻爭吵加劇 35 轉學 20 坐牢 63 借貸超過十萬 31 改變休閒活動 19 個人受傷或生病 53 抵押被沒收 30 調整宗教活動 19 新婚 50 改變工作職位 29 調整社交活動 18 失業 47 子女離家出走 29 借貸少於十萬 17 分居夫妻恢復同居 45 與姻親爭執 29 改變睡眠習慣 16 退休 45 個人有傑出成就 28 家族團聚 15 家人生病 44 配偶開始/停止工作 26 改變飲食習慣 15 懷孕 40 開學或畢業 26 度假 13 性關係適應困難 39 改變家庭生活條件 25 重大節慶 12 家中添進新人口 39 個人改變習慣 24 輕微犯規 11 資料來源:潘正德譯,Greenberg, J. S.原著(1995)。 壓力管理。 壓力形成危機時,表示壓力已大到干擾家庭系統正常運作,失去原本的功能,建議應尋求專業協助或另覓資源。而自我檢測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四大指標: 1.家庭成員能否完成一般角色或工作? 2.家庭是否有能力作決定及解決問題? 3.家庭是否有能力以平常的方式照顧每一個人? 4.家庭集中的焦點是否已從原來對家庭的整合,改變為求個別成員的生存? 抗壓性家庭資源管理 當壓力事件產生時,若家庭有足夠適當的資源去面對壓力,則此壓力事件較不會困擾這個家庭系統;反之,家庭系統容易失去平衡而陷入混亂。而家庭資源一般可分成:個人資源、家庭系統資源、社會支持體系資源等三大類。根據蔡素妙與蕭文(2002)的研究,我們將可供運用的抗壓性資源做以下三類的說明。 一、個人資源:如個人經濟穩定、健康情況良好、正向人格特質,或相關知識豐富等,皆益於家庭處理壓力問題。對高中階段的孩子而言,老師不妨加強對家庭教育的了解,如學習家庭生命發展週期以建立發展性壓力的概念,可在面臨家庭各成長階段的挑戰前,做好適度準備。 二、家庭系統資源:指家庭的凝聚力、溝通力、調適力,愈健康的家庭系統愈有能力應付家庭壓力。如在九二一受創家庭中,有些家庭成員因為關愛與心疼存活家人,而努力堅強自我,藉著相互照顧,強化家庭成員之間同為一體的感情,也使個人的存在更有意義,秉持為家人而堅強的決心,因而共度難關。而有些受創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藉著或是減少負向的溝通型態,或是增加正向的溝通循環,而促使家庭和諧關係提升。反而在創傷過後,家人變得更親近。學習有效的溝通方式,增強成員對家庭的認同與向心力,皆有助於家庭整合能量以解決問題。 三、社會支持體系資源:指社會所給予家庭成員的情緒支持、自尊支持或其他支持網絡,可協助家庭從壓力會危機中復原。如家庭成員藉由參與支持性團體,得以在團體中宣洩情緒、獲得支持與學習。或尋求的社會支持管道,包括親族、友人、鄰居、政府單位、社會機構、宗教團體、慈善團體等的協助。此外,時間也是一種資源,如九二一受創家庭曾提及隨著時間的流逝,有助於與痛楚經驗拉開距離,所以學習給予家庭因應壓力適當的時間,觀摩其他家庭如何走過相似的壓力情境,協助建立足夠的信心。 參考資料 1.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合著(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周月清(1994)。家庭壓力管理。台北:桂冠。 3.潘貞妮、歐滄和(2002)。一0一種家族治療技巧。台北:心理。 4.蕭文、蔡素妙(2002)。九二一地震受創家庭復原力歷程之分析研究。中國輔導學會2002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5.段秀玲(1995)。壓力管理。台北:天馬。 6.Patrick C.M. & Sharon J.P.原著,鄭維瑄、楊康臨、黃郁婷合譯(2004)。家庭壓力,台北:五南。 主題架構 活動設計 活動設計一:家庭壓力現形記 1.單元基本概念: 每個家庭會遭遇到發展性與情境性壓力,然壓力本身是中立的概念,適度壓力有助成長,但長期累積高度壓力卻易有反效果。 2.活動設計 (1) 活動目標: 認識壓力的價值;分析家庭壓力的類型與特性;正向轉化生活壓力事件。 (2) 活動人數:一個班級 (3) 活動時間:50分鐘 (4) 活動流程 時間(分) 內 容 提 要 備註 10 一、引起動機 (1)暖身:進行「記憶力大考驗」活動。教師在黑板上寫下十數個數字,給學生一分鐘記憶,然後擦掉,請學生複寫在紙上後交換批改。接著又重寫另一組等長的數字,同樣一分鐘時間,惟這次先告訴學生寫錯要處罰,寫對有獎勵。 (2)分享:比較兩次複寫正確率的高低。由此引導學生體會壓力對人的影響。正面影響:促使人注意力快速集中、對簡單事物的學習效果較佳;負面影響:造成注意力窄化,無法對事物做全盤的考量;而過高壓力易導致表現變差,甚至逃避、生病等。 附錄3-6 參考學習單 時間(分) 內 容 提 要 備註 15 15 10 二、對我而言,壓力是? ⊙活動:請學生完成五句「對我而言,壓力是…?」,先請學生分享,教師再統整什麼是壓力,澄清壓力不一定是不好的事,如中獎或考上新學校也都會帶來壓力,端視個人如何去界定與因應該事件。 三、家庭壓力現形記 ⊙討論:教師在黑板上繪出「家庭生命週期圖」,請各組討論哪些事件會造成家庭壓力?一一標明在黑板上,再歸納出「發展性」與「情境性」家庭壓力的類型與特性。 四、當壓力來敲門 ⊙總結:教師講述「當壓力來敲門」故事。引導學生分享,生活中有哪些問題,能從正向角度重新賦予意義呢?並據以總結。 附錄3-5 (5) 相關領域指標 生活/家政 青少年與家人關係 社會/公民與社會 單元一:心理、社會與文化~主題三:婚姻與家庭 2.社會變遷下的婚姻與家庭 3.現代家庭現象及困境 健康與體育/健康與護理 二年級:二2.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四1.失落經驗 綜合活動 二、具備自我學習、邏輯思考與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生涯規劃類 1-3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 (6)學習評量 I 能指出壓力的價值至少五項。 II 能說出發展性與情境性的家庭壓力至少五種。 III 能舉例說明如何正向轉化生活壓力事件。 (7) 附錄: 3-5當壓力來敲門 3-6參考學習單:家庭壓力現形 活動設計二:家庭血壓計 1.單元基本概念: 檢測自我家庭壓力值,是家庭壓力管理的第一步。壓力常帶來某些身心症狀,適時的練習自我放鬆,有助於降低壓力對身體的負面作用。 2.活動設計 (1) 活動目標: 了解壓力常見的身心症狀;分析自我家庭壓力值;練習壓力放鬆的方法;認識家庭危機的四大指標。 (2) 活動人數:一個班級 (3) 活動時間:50分鐘 (4) 活動流程 時間(分) 內 容 提 要 備註 10 30 10 一、引起動機 (1)表演:進行「演技大考驗」,教師一邊講述海底探險的故事,請學生一邊跟著做動作(或可安排各組派代表一人上台示範表演)。 (2)故事:今天天氣很好,我到海邊游泳(划水狀),跳下水時覺得水有點冷((皺眉扁嘴),游兩下開始暖和了,我看見遠處有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我努力往下游(用力划水狀),有點喘不過氣((呼吸急促手撫胸口),趕緊上來換口氣,我再往下游,沒想到快要到的時候,腳竟然抽筋了((面部緊繃咬牙切齒),我慢慢的浮上來以後,放鬆一會兒才恢復,真是不甘心,所以我又再下去一次,我愈游愈近、愈游愈近(緩慢划水狀),突然驚覺那原是條大白鯊((全身發抖面部扭曲),我使出吃奶的力氣,奮力往上衝往上划(拚命划水狀),猛一回頭,大白鯊已經張大口對著我的腳,嚇得我魂飛魄散((抱頭緊縮無法動彈),一陣大浪搖的我頭昏,忽然聽見媽媽叫我的聲音,「起床~起床~快點起床啊~」呼!好險!原來這是一場夢。 (3)討論:請學生回想剛才海底探險的過程中,共有哪五層壓力等級,說明當人遭逢突如其來的壓力情境時,身體通常會自動發出類似總動員的應變現象,此種本能可使個體應付緊急狀況,保護自身安全,而這種壓力反應可能會有攻擊或逃避兩種極端。並進一步討論與歸納出過度壓力常見的身心症狀。 二、家庭血壓計 (1)講述:教師講述「清泰家過年」故事,請學生思考清泰的家中共有哪些壓力?由此說明家庭壓力的檢測方式,並據以計出自己的家庭血壓值。 (2)分享:請學生以一篇一百字內的短文,敘寫出目前家中有哪些問題會讓你有壓力?你對這些問題有何看法與做法? (3)練習:教師引導學生練習肌肉放鬆法,透過身體的放鬆,來感受釋放壓力的感覺。建議可搭配輕柔音樂進行,時間充裕可再練習自我鬆弛法與想像鬆弛法。 三、家庭血壓健檢 ⊙總結:教師舉例說明家庭壓力構成家庭危機的四個指標:(家庭成員無法完成一般工作(沒有能力作決定和解決問題(沒有能力照顧其他人(家庭焦點轉變為個別成員的生存。 附錄3-8 參考學習單 附錄3-7 (5) 相關領域指標 生活/家政 青少年與家人關係 社會/公民與社會 單元一:心理、社會與文化~主題三:婚姻與家庭 2.社會變遷下的婚姻與家庭 3.現代家庭現象及困境 健康與體育/健康與護理 二年級:二2.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四1.失落經驗 綜合活動 二、具備自我學習、邏輯思考與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生涯規劃類 1-3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 (6) 學習評量 I 能說出壓力常見的身心症狀至少三種。 II 能檢測自我家庭壓力值。 III 能熟練以肌肉放鬆法紓解壓力。 IV 能舉例說明家庭壓力構成家庭危機的四大指標。 (7) 附錄 3-7放鬆法介紹 3-8參考學習單:家庭
本文档为【家庭壓力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646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53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2-12-03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