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_象似性与理据_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和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解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_象似性与理据_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和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解读

举报
开通vip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_象似性与理据_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和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解读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Journal 2005年第 5期 (总第 108期) 语 言 符 号 的 任 意 性 、象 似 性 与 理 据 ) ) ) 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和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解读 张凤,高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欧亚语系,河南 洛阳 471003) 收稿时间: 2004-11-01 作者简介:张凤( 1967- ) ,女,汉族,新疆五家渠人,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 ...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_象似性与理据_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和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解读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Journal 2005年第 5期 (总第 108期) 语 言 符 号 的 任 意 性 、象 似 性 与 理 据 ) ) ) 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和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解读 张凤,高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欧亚语系,河南 洛阳 471003) 收稿时间: 2004-11-01 作者简介:张凤( 1967- ) ,女,汉族,新疆五家渠人,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 高航( 1971- ) ,男,汉族,河南西华县人,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摘要:自 20世纪 70年代以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引起不少争论, 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受到众 多学者的质疑, 象似性(其理论基础为皮尔斯的符号理论)成为研究热点。但是通过对索绪尔的任 意性观点和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进行解读,我们发现目前任意说和象似说各自的支持者们对于一 些核心概念(包括任意性、象似性和理据)的理解并不一致, 因此目前功能主义(包括认知语言学)的 语言学家关于语言的象似性的观点和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并不矛盾。 关键词:符号;任意性;象似性;理据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2643( 2005) 05-0016-06 1. 0 引言 在对于语言符号性质的研究中, 象似性问题一 直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在古希腊, 就已经有了 关于语言中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的, 还是 约定俗成的争论。20世纪初, 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 号的任意性这一论点, 明确提出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之间的联系性质是任意的, 即不建立在任何内在的 相似之处上。( Saussure, 1959/ 1966: 67)。此后, 语言 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根本性原则 之一, 被众多语言学家深信不疑。20世纪 60年代, 雅各布森 ( Jakobson, 1962, 1971)对于索绪尔关于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观点的批评重新引起人们对此问题 的注意。雅各布森运用皮尔斯 ( Charles Sanders Peirce) 对于符号的分类, 提出语言也具有象似性 ( iconicity)这一非任意性的特征,即形式和意义之间 由于相似而建立的联系。之后,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 家开始质疑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并且致力于探 索语言的象似性。这其中以功能主义语言学家们, 如博林杰( Bolinger, 1977, 1981)、海曼( Haiman, 1983, 1985)、吉冯( T. GivŽn, 1985)、贝比( Bybee, 1985)的研 究最为引人注目。 国内学者对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有不少述评和研 究, 如沈家煊 ( 1993)、严辰松 ( 1997, 2000)、张敏 ( 1998)和王寅( 1999, 2002)。有些学者认为认知语 言学夸大了语言的象似性,提出许多观点在实际语 料中并不能得到广泛支持(郭聿楷, 2001) ,也有学者 认为任意性原则就单个符号而言依然是不可动摇的 原则。(朱永生, 2002) 我们注意到,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者对于一些核 心概念的界定和诠释并不一致, 研究的出发点也不 尽相同。因此,关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或任意性的 结论往往相去甚远。大部分学者对于任意性的理解 是基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的阐述, 而 对于象似性的理解是基于皮尔斯符号理论中关于象 似符( icon)的论述。普遍的看法是把任意性等同于 无理据性,而把象似性等同于理据性。因此,我们可 以发现, 有的学者, 如海曼( 1983)、王寅( 2002)是把 任意性和象似性对立起来,认为语言中的象似性要 多于任意性。而有的学者, 如王艾录和司富珍 ( 2001) ,把任意性与理据对立起来,认为理据性以任 意性为生存条件, 任意性又受到理据性的有力制约, 二者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它们共同成为语言符号的同 等重要的、辩证统一的自组织原则。有的学者从语 言的音义层面上讨论象似性与任意性问题,如沈家 煊( 1993) , 而有的学者从文字层面上来讨论这一问 题,如袁立( 2000)认为英语中存在很多象形字, 许多 16 单词素词可以进一步切分。 我们认为要解决目前象似性与任意性方面的争 论,应该回到索绪尔最初对于任意性的定义和皮尔 斯对于符号象似性的阐述, 把有关的一些重要概念 如任意性、象似性和理据的意义搞清楚。因此,本文 旨在重新解读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和皮尔斯关于象 似性的符号理论,试图说明三个问题: 1)索绪尔对于 任意性原则的阐述存在歧义, 为后人的争论埋下伏 笔; 2)目前功能主义(包括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家 关于语言象似性的观点和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并不 矛盾; 3)象似性和理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尽管 认知语言学把两者等同起来。(王寅, 2002) 2. 0 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及其诠释 2.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一个两面的心理实体, 由能指( signifier)和所指( signified)组成。所谓能指, 就是音响形象( sound image) ,即声音的心理印迹, 不 是物质的声音或是纯粹物理的现象。而所指, 就是 概念。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就叫做符号。所谓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或者, 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 所产生的整体, 所以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 是任意的。( Saussure, 1959/ 1966: 65)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含义是,能指和所指之间不 存在任何/内在的联系0或者/自然的纽带0。比如, /姊妹0的观念在法语里同用来做它的能指的 s-Ê-r ( s¹ur)这串声音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 它也可以用 任何别的声音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比如在英语中用 sister来作为 同一观念的能指。对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反例 是拟声词和感叹词。拟声词的所指是对某种自然声 音的模仿,比如汉语中用/汪汪0的音响形象来表示 犬吠; 语言系统中拟声词和感叹词的存在并不能说 明任意性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拟声词在语言中数 量极少,并且从来就不是语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它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就是任意的, 因 为它们只是某些声音的近似的, 而且有一半已经是 约定俗成的模仿, 如法语中的 ouaoua 和德语中的 wauwau(狗叫的声音)。任意性, 不是说能指完全取 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 因为一个符号在语言集体 中确立后,个人是不能对它有任何改变的。任意性, 是说它是不可论证,即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 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按照索绪尔的观点, /完全任意的符号, 比其他 符号(即非任意的符号,如手势) ,能更好的实现符号 过程的最终目的0,并且语言,在它的规约性方面,是 所有人类表达系统中最突出的、最复杂和普遍的符 号系统。(同上: 68) 尽管索绪尔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看作语言系统 的一个根本原则, 但是语言系统本身和符号本身相 比却不被看作是完全任意的,而是具有相对理据的 ( relatively motivated)。索绪尔进一步界定了相对理 据。相对理据,就是说语言系统是通过句段关系和 联想关系,即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共同作用来组 织的,这些关系把语言成分联系在一起。在语言系 统中,语言符号由于系统规则的制约,在与其他符号 的组合对立和聚合对立中得到规定的价值,因此,语 言符号,孤立看待其本身的话,是任意的或者说没有 理据的,而语言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是相对 有理据的,或者说在任意性上是受到限制的。 2. 2 索绪尔任意性观点的诠释 我们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对于索绪尔任 意说可以有两种解读, 一种是从语言符号的产生过 程来看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 一种是从语 言符号的自然属性, 即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相似程度 来看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一种解读是, 任意性指的是能指和所指之间 不存在内在的联系或自然的纽带作为语言符号产生 的动因。 人类不一定非要使用某一语言符号来指某一个 概念,比如, 英语中不一定要使用 table来指/桌子0, 完全可以使用别的符号来指同一概念, 比如在俄语 中使用ÃÄÀ½。由于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内在的 联系,因此, 在不同语言中往往使用不同的符号来指 同一概念。索绪尔的观点似乎很清楚。但是,有一 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联系属于内在的联系或自然 的纽带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照片作为一个人 的代表, 这里的照片和它所代表的人之间存在的联 系可以认为是内在的, 因为照片的特征和所代表的 人之间几乎完全相同。日常生活中, 烟和火之间的 联系,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和温度升降之间存在联系, 这都属于因果联系, 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内在联系。 但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所有可能的联系,不都是通 过人类的认知作为中介而建立的吗? 很多情况下, 通过人类认知而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建立的、看似很 自然的联系属不属于索绪尔所说的内在联系呢? 有 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比如, [ papa ] 和 [ mama]是婴儿发声的拟声词, 在许多语言中的意思 是/爸爸0、/妈妈0。各种语言之所以有这种共性,是 17 因为[ papa]和[ mama]是婴儿最早发出的音, 而爸爸 和妈妈是婴儿最早接触的人, 把这种音义关系在语 言中固定了下来。(于海江, 1994: 3)这里的[ papa] 和[mama]与/爸爸0和/妈妈0之间的联系看来是很 自然的,况且许多语言中都是用类似的音来表示/爸 爸0和/妈妈0的概念,因此[ papa]和[ mama]这两个语 言符号就不应该是任意的。值得注意的是, [ papa] 和[ mama]虽然是对自然声音的临摹, 却不是对其表 示的概念的临摹。因此按照索绪尔的观点, 它们是 任意的,因为语言中只有拟声词和感叹词是真正的 非任意的(而且不是完全非任意的)。这样, 对于同 一现象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不同结论。索绪尔的另外 一个例子使我们对于/内在联系0或/自然纽带0的理 解更加复杂。索绪尔在界定语言符号时, 反对用象 征一词来指语言符号,或者更确切地说,来指所谓的 能指。他认为象征的特点是: 它永远不是完全任意 的,它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点自然联系的根基。 (索绪尔, 2001: 104)比如, 人们使用天平来象征法 律,在天平和法律之间存在一些自然联系。这里天 平就不能随便用什么东西来代替,比如我们不能用 一辆马车来象征法律。这一例子似乎说明, 索绪尔 所论述的任意性强调的是语言符号必须具有可以论 证的产生动因, 是从历时角度来讨论语言符号的任 意性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语言中的每一个符 号都是有理据的。(于海江, 1994)正如博林杰等人 所言/某个人在某种场合坐下来, 决定作出发明, 从 这一意义上讲, 几乎有关语言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任 意的, 因为语言中的任何要素事实上都有其非任意 的来源。0( Bolinger et al, 1981: 11)许国璋( 1991: 35) 也认为,当人类最初创造语言时候,在选择声音符号 ) ) ) 可分离的、清晰的声音 ) ) ) 去传递信息的时候, 这一选择本身已经否定了语言和事物的/自然结合0 或/自然联系0了; 既然自然联系不存在, 当然只有 /人为0的联系, 人为的即是受语言和社会双重制约 的联系,是理性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联系。 虽然语言中的每一个符号都是有理据的, 但是 语言符号是不断变化的,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可能 丧失理据, 变成无理据或难以找到理据的符号。比 如, threat 一词原指/军队0、/人群0, 后来引申为/威 胁0, harvest一词原指/秋天0, 后来丧失了这种意义 而转义为/收成0。(于海江, 1994: 6)。这些词的理 据已经不再为一般人了解了。尽管有些语言符号丧 失其理据,但不等于说它们原来就没有理据。因此, 如果把非任意性理解为理据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表示语言符号没有理据, 那么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 任意性的观点就是不成立的。 对于任意性的第二种解读是, 任意性就是说在 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任何内在的相似之处。这种 理解从索绪尔列举的任意性的反例中可以看出。如 前文所述,拟声词和感叹词是对于自然声音的模仿 或临摹,其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拟声 词和感叹词不是任意的, 或者说不是完全任意的。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 究竟什么样的相似之处才属于 内在的相似之处呢? 如果我们把内在的相似之处狭 隘地理解为,能指对于所指的特征简单的、直接的复 制,那么除了拟声词和感叹词以外,其他任何语言符 号都是完全任意的。因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有 本质的区别。我们可以在舞台上用一棵假树来代表 一片树林,一堵假墙代表一个房子, 这些符号和/树 林0和/房子0之间毕竟存在相似的地方。但是, 语言 符号是一维的线形事物,在代表概念世界 ) ) ) 人类 认知对外部世界加工处理的产物 ) ) ) 的时候, 不可 能简单地临摹外部世界的特征。从这一角度看, 不 仅简单符号,如最小的意义单位词素,是任意的, 就 是复杂符号也是任意的, 否则为什么汉语中/山羊0 和/绵羊0在英语中却分别是 goat 和 sheep 呢? 因 此,如果我们把任意性理解为语言符号的自然属性 而不是其产生的动因, 那么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之间,除了拟声词和感叹词的情况外,始终是不存在 内在的相似之处的。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任意性 就是语言符号的一个本质特征, 索绪尔关于语言符 号任意性的观点就是成立的。 但是, 如果我们把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 的内在相似之处理解为结构相似, 而不是简单的临 摹,那么除了单个符号(可以界定为最小的意义单位 词素)之外的任何复杂的语言符号都是非任意的,因 为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临摹所指概念的结构。这一 点在下面要讨论的皮尔斯的符号理论中明显存在。 3. 0 皮尔斯关于符号象似性的观点 3. 1 皮尔斯对于符号的界定 皮尔斯的术语和索绪尔不同, 并且是在他自己 的哲学系统背景下提出的。在皮尔斯的符号理论 中,符号被界定为代表或表现其他事物的东西。如 果一个事物相对于某个人来说, 在某一方面或者以 某种资格代表另外一个事物,那么它就是一个符号。 (Peirce, 1960: 135)皮尔斯认为, 一个符号由一个三 元关系组成。这些关系的术语是表征物( Representa- men)、对象 ( Object)和解释物( Interpretant )。表征物 18 就是符号本身, 它所代表的事物就是对象,而表征物 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对应符号就是表征物的解释 物。表征物本身是一种潜在性( potentiality) ; 它可以 是任何事物,只要该事物具有一个能够被解释为其 他任何事物的潜在特征。但是, 用来作为表征物的 事物只有在实际上确定了一个解释者之后, 才成为 一个表征物。虽然该事物一旦能够完全确定一个解 释物,它就成为表征物,但它的表征性质不一定非要 实际上确定一个解释者或者实际上具有一个对象。 正如同皮尔斯指出, /任何物质肖像,比如一副油画, 就它的表征方式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约定俗成的0 (Peirce, 1960: 157) , 即一幅画独立于它所代表的对 象而存在。确实,我们可以把一幅抽象画派的画看 作是具有一个不存在的对象的表征物。由此可见, 皮尔斯承认表征物具有潜在的存在独立性, 皮尔斯 哲学系统中的表征物比索绪尔的能指本身及语言符 号都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对于皮尔斯 来说,任何事物, 从具体物体到一个抽象观念, 都可 以具有一个表征性质, 因此可以潜在上是一个表征 物,不论它的潜在性是否被实际实现为一个符号。 对于皮尔斯来说,对象比索绪尔的所指具有更 大的存在独立性。对象是符号代表或所指的实际事 物,这里的实际事物应该在一般意义上理解, 包括抽 象的概念和想象中的事物。与被代表的对象对应的 心理观念被皮尔斯叫做表征物的基础。因为, 一个 符号并不在所有方面都代表对象,而是在某一观念 方面代表, 这一观念就是表征物的基础。表征物的 基础似乎更接近索绪尔的所指。 皮尔斯提出,研究符号与基础、对象、解释者之 间关系的/符号科学0的分支分别是理论语法学、逻 辑学和理论修辞学。语法学研究的是意义, 而逻辑 学研究的是真理的特征。比如, 我们可以相对于对 象的概念提出关于意义的问题, 或者相对对象本身 提出关于真理的问题(比如, / 狗0的意义是什么; 狗 是动物吗?)这说明, 在皮尔斯的观念中,和索绪尔的 所指最接近的不是对象, 而是基础。( Waugh, 1994) 3. 2 符号的分类 皮尔斯根据符号和它们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把 符号分为三类: 象似符( icon)、标志符( index)和象征 符( symbol)。象似符主要通过表征物和对象的相似 之处来代表一个事物, 比如在纸上用铅笔画一条线 来代表一条几何直线。标志符是通过表征物与对象 之间的存在关系来代表事物, 其中表征物要受到对 象的某种影响, 比如墙上有一个弹孔,这是开过枪的 标志,一个人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是他腿脚有缺陷 的标志。象征符是通过一个法则或者规约的作用表 示对象的符号,比如/龙0象征着中华民族,红灯代表 停止,绿灯代表通行。 以上三类符号中, 象似符在语言学家中间引起 的关注最多。一个象似符,是通过表征物和对象之 间的相似点来代表它的对象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 为象似符,只要它潜在地可以被解释为和另外一个 事物相似并因此能够代表后者。皮尔斯根据象似符 的抽象程度及各种相似特征(包括模仿、类比和对 应)所占成分的多少, 把象似符分成三类: 肖像( im- age)、图表( diagram)和隐喻( metaphor)。肖像(比如, 一个人的画像或照片、一幅风景画)通过具有该肖像 的对象(比如,所画的人)的部分简单特征来实现相 似。肖像和它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元的、简单的、 感官的或是模仿性的相似。由于肖像和其对象的相 似程度非常高,观察者在初次看到肖像时就能认识 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语言中的象声词就体现了 肖像象似性, 因为这些语言符号本身模仿它们所代 表的声音的特征。图表(比如,地图和建筑物的平面 图)呈现出和它们的对象(比如领土和建筑物)在结 构上的相类似。图表通过自身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 系来类比性地表现对象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图 表与其对象之间的相似关系是二元的、关系性的或 者结构性的类比。对于一个观察者来说, 图表象似 符中表征物和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可能在初次观察 时不太明显。由于图表中相似之处比肖像中的抽象 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在理解表征物和对象之间的映 射关系时,解释者的难度更大一点。图表的概念在 近些年来的语言象似性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近来语言象似性的研究者和皮尔斯一样,都认 为语言的语法结构具有极大程度的图表象似性, 从 一个抽象意义上说, 语法是对于世界的一个图式体 现。正如皮尔斯所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相似之处是由约定俗成 的规则建立起来的象似符。由此, 一个代数公式就 是一个象似符,是通过换算、合并和分类规则来建立 , ,象代数式这种象似符,虽然通常是非常简单的 象似符, 却存在于所有普通的语法命题中。这一点 是布尔逻辑所揭示的哲学真理之一, ,在早期的话 语形式中可能有很大的模仿成分。但是在所有已知 语言中, 这种表征都被约定俗成的听觉符号取代。 但是,这些符号只能通过象似符的概念来解释。在 每一种语言的句法中都存在通过约定俗成的规则来 19 帮助建立的逻辑象似符。0 ( Peirce, 1960: 158- 159) 在三类象似符中,符号和对象联系的直接性从 肖像到图表, 从图表到隐喻, 逐渐递减。其中, 隐喻 的抽象程度最高。肖像和它的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 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图表中, 由于相似之处并不是 固有的存在于表征物中, 解释的手段是特定的,因此 一旦学会该解释手段,遵循起来就不太困难。比如, 一个从来没见到过地图的人, 在学会看一幅地图后, 看其他地图也毫无困难。图表性表征能力是人类智 力的一个自然特征;儿童的绘画似乎既是它们所代 表事物的肖像, 又是其图表。和图式的理解不同, 每 一个隐喻要用一个新的方式去理解,这是一个新的 发现过程。理解了一个隐喻对于我们理解另外一个 新的隐喻并无太大帮助。隐喻的理解是一个主观的 体验过程, 尽管不同的解释者对于一个隐喻的意义 会有某些共同的看法。在隐喻的定义中, 皮尔斯引 入一个把隐喻和肖像及图表区分开的一个至关重要 的概念:除了表征物和对象以外,隐喻还涉及到另外 一个事物。这一另外事物,不是表征物的对象,而是 由另外一个表征物代表, 旨在用来表明表征物和对 象之间存在类似之处的事物。表征物(即隐喻)的代 表性特征,不是在其本身中明显可见的,而是从隐喻 指向的类似关系来理解。因此, 尽管隐喻代表某种 相似之处的特征,但并不是在表征物本身中, 而是由 于表征物代表的相似关系(存在于它的对象与另外 一个事物之间)而实现的。和图表情况不同的是, 这 种类似对应关系存在于表征物之外:表征物并不复 制相似性特征, 而是指出它的存在。发现这种相似 之处的任务落在解释者身上。对于隐喻的解释不象 图表那样是对于表征物本身的受规则支配的解码过 程。这一点上, 隐喻就同肖像象似符一样,但是其中 的相似之处是潜在的或者隐蔽的,必须由解释人发 现和理解。隐喻的解释则是一个解释人对于隐喻理 解得到的意义。 下面的表格中列出的是三类象似符的特征和在 语言中的体现。 象似符的三种类型( Hiraga, 1994: 7) 类别 肖像 图表 隐喻 相似性产生 的方式 具有对象的某些 简单特征 呈现出对象的抽象结构 代表其他事物中存在的 对应 相似性存在 的处所 特征 结构 联想 符号和对象 的关系 一元的直接的模 仿 二元的、结构性或者关 系性的类比 三元的、表征性的平行 对应 在语言中的 体现 象声词和语音象 征 线形、毗邻、对称性、非 对称性等 从一个认知域到另外一 个认知域的隐喻性转移 4. 0 索绪尔任意性观点和皮尔斯象似性观点的比较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索绪尔和皮尔斯是从 不同的角度来讨论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索绪尔关 注的是语言系统音义层面的任意性问题, 并且其观 点可以有两种解读(见 2. 2)。如果我们把任意性理 解为没有理据,即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内在的联 系或自然的纽带从而产生语言符号, 那么索绪尔的 观点就是不成立的。如果我们把任意性狭隘地理解 为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内在的相似之处,并且所 谓相似之处仅限于对所指特征的简单复制,那么索 绪尔的观点就是成立的。和索绪尔不同, 皮尔斯是 在他自己的符号理论中探讨象似性问题, 关注的不 仅仅是语言符号系统 (更不用说语言的音义层面 了)。因此, 如果语言象似性的研究者们用基于皮尔 斯理论考察得到的发现来证明索绪尔的任意说是错 误的,那么这种思路就有问题。比如,汉语中的大量 的象形字肯定属于皮尔斯所说的象似符, 因此体现 了语言的象似性, 但这和索绪尔的任意说没有任何 关系。朱永生( 2002)和王德春( 2001)也指出了这一 问题。 索绪尔关于天平和法律的例子为我们观察这两 种理论的差异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索绪尔看来, 天平和法律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 因为我们不能 随便用什么事物, 比如马车, 来代替天平。换句话 说,天平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是象似的。但是在皮尔 斯的符号系统中, 天平和法律之间的联系是最抽象 的,是通过规约来建立的, 因此天平属于象征符, 它 和法律之间的联系不是象似的。 5. 0 结论 目前来看,语言类型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者 们对于象似性的理解主要是基于皮尔斯的符号象似 性的理论,对于象似性的理解比索绪尔更广,不局限 于拟声词和语音象征。他们研究的象似性主要是结 构象似性,包括图表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这些研究 对于我们理解语言 ) ) ) 作为人类心智创造的、自然 的却又是约定俗成的现象有重要意义。但是他们的 发现是否能推翻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么理解这一观点,并且 怎样理解包括象似性和理据在内的一些关键概念。 就本文的论述而言,我们认为: ( 1)目前功能主义(包 括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家关于语言的象似性的观 点和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并不矛盾 ; ( 2)在语言符 号象似性的研究中必须把象似性和理据区分开。 20 参考文献 [1] Bolinger, Dwight et al. Aspects of Language [ M ] . 3 rd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1. [ 2] Bolinger, Dwight. Meaning and Form [ M] . Lon- don: Longman, 1977. [ 3] Bybee, Joan L. Diagrammat ic iconicity in stem- inflection relations [ A] . In John Haiman, ( ed. ) . Iconicity in Syntax [ C ] . Amsterdam: Benjamins, 1985. 11- 47. [4] GivŽn, Talmy. Iconicity, isomorphism, and non- arbitrary coding in Syntax. In JohnHaiman, ( ed. ) . Iconicity in Syntax ( 187- 219) . Amsterdam: Ben- jamins, 1985. [5 ] Haiman, John. Iconic and economic motivation. Language , 1983, 59( 4) : 781- 819. [6] Haiman, John. Natural syntax: Iconicity and Erosion [M] . Cambridge: CUP, 1985. [ 7] Hiraga, Masako K. Diagrams and metaphors: Iconic aspects in language [ J] . Journal of Pragmatics , 1994, ( 22) : 5- 21. [ 8 ] Jakobson, Roman. Selecting Writings III . The Hague: Mouton, 1962. [ 9 ] Jakobson, Roman. Selecting Writings V. The Hague: Mouton, 1971. [10] Peirce, Charles S. Logic and semiotic: theory of signs[ A] . In J. Buchler, ( ed) . Philosophical Writings[ C] . 98- 119. New York: Dover, 1955 [ 1902] . [ 11 ] Peirce, Charles Sanders. 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 [ C] . ( eds. ) . Charles Har- tshorne and Paul Weiss. Vol. II: Elements of logic.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 12] Saussure, Ferdinand.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 M] . Wade Baski, trans. New York: McGraw- Hill, 1959[ 1966] . [ 13] Waugh, Linda R. Degrees of iconicity in the lex-i con[ J] . Journal of pragmatics , 1994, 20( 1) : 55- 70. [ 14]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M] . 高名凯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 15] 郭聿楷. 句法象似性漫谈[ J] . 中国俄语教学, 2001, ( 4) : 16- 22. [ 16] 沈家煊. 句法的相似性问题[ J] . 外语教学与 研究, 1993, ( 1) : 2- 8. [ 17] 王艾录,司富珍. 汉语的语词理据[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 18] 王德春. 论语言单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J] . 外国语, 2001 ( 1) : 74- 77. [ 19] 王寅. 论语言符号相似性 ) ) ) 对索绪尔任意说 的挑战和补充[ M] .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 20] 王寅. 象似说与任意说的哲学基础与辩证关系 [ J]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 2) : 1- 6. [ 21] 许国璋. 许国璋论语言[ M] . 北京: 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 1991. [ 22] 严辰松. 语言理据探究[ J] . 解放军外国语学 院学报, 2000, ( 6) : 1- 6. [23] 严辰松. 语言临摹性概说 [ J] . 国外语言学, 1997, ( 3) : 21- 25 . [ 24] 于海江. 符号的任意性与词的理据[ J] . 解放 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4, ( 5) : 1- 6. [ 25] 袁立. English 说文解字[ M] . 北京: 中国世界 语出版社, 2000. [ 26] 张敏.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 [ M] . 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 27] 朱永生.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J]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 1) : 2- 7. A Re-examination of Arbitrariness, Iconicity and Motivation in Linguistic Signs ZHANG Feng, GAOHang ( Department of European and Asian Languages,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Luoyang 471003,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970s the arbitrariness of linguistic signs has been a source of controversy in linguistics. De Saussure. s theory of arbitrariness has been increasingly questioned by functionalists and iconicity has been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 ion. This paper, based on an examination of de Saussure. s theory of arbitrariness and Peirce. s theory of icons, demonstrates that supporters of these two theories have not reached a consensus on understanding of some key terms including arbitrariness, iconicity and motivation. Therefore, the principles of iconicity as proposed by functionalists do not contradict De Saussure. s theory of arbitrariness. Key words: sign; arbitrariness; iconicity; motivation 21
本文档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_象似性与理据_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和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0835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2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11-25
浏览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