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 研究生姓名 曹 蕤 芝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严开胜 副教授 培养类别 教育硕士 填表日期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 填 表 说 明 1、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必须通过开题报告会审核后方可开始。 2、本表一式四份,学院留存一份,导师、研究生各留存一份,留存学位档案一份。 3、研究生培养类别是指博士研究生、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硕士、高师硕士、教育硕士等。 4、具体...

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 研究生姓名 曹 蕤 芝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严开胜 副教授 培养类别 教育硕士 填表日期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 填 表 说 明 1、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必须通过开题报告会审核后方可开始。 2、本表一式四份,学院留存一份,导师、研究生各留存一份,留存学位档案一份。 3、研究生培养类别是指博士研究生、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硕士、高师硕士、教育硕士等。 4、具体页数随内容附加。 5、一律用A3纸打印、装订。 1 一、文献综述(着重综述所选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关研究的材料与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空白区;需要进一步开展和加强的研究工作。硕士生不少于5000字,博士生不少于8000字) 1、焦虑的文献综述 从古到今,中西方都许多关于焦虑的研究和阐述,以下只选取有代表性且影响深远,并对我的研究产生启发的焦虑理论。 1.1焦虑的概念 精神分析学派对焦虑的定义:焦虑是一个自我的信号,是被压抑的性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由于个体预料到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来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而判断内外刺激是否威胁到自尊,以及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应付则是由认知评价决定的。佩普劳根据沙利文的理论发展了焦虑的概念,将焦虑定义为一种主观的、情感的体验,是人感受到的不愉快的紧张不安,如焦急、不安或者手足无措。根据认知疗法心理学家贝克、威廉姆斯的生物模式:焦虑是一种不自在、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个体对危险或者威胁做出反应时产生,并伴随着相应的生理症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格.梅等认为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害怕的感觉,是个体感知到的不安、紧张、缺乏安全和焦急的感觉,其原因是非特定的,对于个体是未知的。科特?戈德斯坦认为,焦虑是有机体的存在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紊乱的情绪状态。如紧张、不安、忧虑、担心、紊乱等主观经验。综上所述:焦虑,是指个体在认识到内外部刺激对自己存在某种威胁,或者自己无法达到某种目标、克服某种障碍时所感受到的由紧张、焦急、担心、恐惧等交织而成的不良情绪状态,是一种痛苦、强烈的 2 苦恼和受挫的个人感觉和体验。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警觉水平,促使个体投入行动,提高活动效率,但如果个体长期处于高水平的焦虑状态,则不利于身心健康,并导致严重的身心症状。 1.2焦虑理论研究 (一)存在焦虑理论 存在焦虑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焦虑本体论的一种定义。美国首届“人本主义心理学会”主席布根塔尔给“存在焦虑”定义为:存在焦虑是由人的生存境况决定的,它产生在人的本体论的被给予性(指人最根本的生活状况和条件)基础之上,是人在面对自身与世界的被给予性及其之间关系时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的主观状态。在心理学领域,存在焦虑理论主要包括罗洛.梅的焦虑本体论,布根塔尔的存在焦虑理论及存在焦虑与心理健康关系理论。 本人经过归纳总结,存在焦虑的主要观点是:一、焦虑是人的特殊存在状态,只要存在,就会有焦虑。二、焦虑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焦虑(如:对死亡和命运的焦虑、对无意义感和空虚的焦虑、对谴责和罪疚的焦虑、对疏离感和孤独感的焦虑);另一种是神经性焦虑,人在面对自然焦虑的过程中,如果通过“意识扭曲”(distortions of awareness)来否认严酷的现实,寻求一种虚幻的安全感和肯定性,以回避选择和责任,就会产生神经症焦虑,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只要是人类,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焦虑,但新时代下,除了哲学的追溯,焦虑产生还有时代原因,罗格.梅认为:首先,现代 3 社会正处于极具变革的时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 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人越来越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弱,越来越无力,越来越焦虑。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使得人产生孤独和焦虑。最后,社会越浮华,人们感觉越空虚,丧失了爱的能力,最终精神萎靡。 焦虑对人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即有建设性的一面也有破坏性的一面。焦虑建设性的一面在于,焦虑就像一个警报,提醒人要适应当前的生活,体验人的存在。当现实生活中存在感受到威胁的时候,它直接影响到人对自身存在感的体验,于是个体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来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观可以重新得到整合,找回丧失的价值观。焦虑破坏性的一面在于,焦虑影响到了人的存在感。当人无法调整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者无力接受那种正常的焦虑体验时,神经症焦虑就会产生,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存在感的体验,从而阻碍人的成长。 (二)精神分析流派的焦虑观 弗洛伊德在早期和晚期提出两个焦虑理论。第一焦虑理论认为,社会文明是对本能的约束和否定,于是人总是处于被压抑中,焦虑是由被压抑的性本能转变而来,也就是里必多能量的释放受到阻碍,表现为焦虑性神经症。可见,本我是焦虑的根源;但第二焦虑理论颠倒了焦虑与压抑的关系,改为自我是焦虑的根源,焦虑是自我将冲突引起的结果当作危险信号去反应,从而产生减弱焦虑、保持情绪稳定的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还提出一些不可抗拒的基本焦虑:失去或离开母亲,阉割恐惧等,可见焦虑既是遗传又是后天习得的。晚期,他还划分了三种焦虑类型: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焦虑。 4 后来,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流派,如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弗罗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等,他们一方面接受弗洛伊德关于焦虑体验源自无意识冲动的观念,另一方面更强调人际和文化对焦虑的作用,霍妮和沙利文都重视社会文化环境、人际关系和亲子关系对焦虑发生、发展的重要性。其区别在于,霍妮将个体环境—人际关系最终归结为亲子关系,认为个体是否产生基本焦虑取决于亲子关系的好坏;而沙利文 “重要的他人”这一概念包括了父母、教师、警察在内的所有对个体生活起重要作用的人,更强调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 (三)行为主义流派的焦虑观 行为主义的焦虑论主要体现在学习理论领域中,认为焦虑是一种重要的习得。米勒和多拉德在承认弗洛伊得焦虑论的基础上,用赫尔学习理论中的一些概念解释焦虑,把内驱力、线索和反应看成是一种焦虑发生的原因、条件和结果,认为焦虑的产生有两个途径:焦虑是在一级内驱力恐惧的基础上形成,焦虑是由内驱力不一致导致的冲突所引起,是有机体用来回避有害刺激的一种调节机制。对焦虑研究起推动作用的是毛瑞(Mower,1939),他用刺激—反应理论解释弗洛伊德的“焦虑”,提出焦虑是产生痛苦反应的条件刺激,是一种强烈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因而是激发行为和强迫新习惯获得的内驱力。毛瑞把精神分析和学习理论相结合,使焦虑研究在心理学实验室的研究多了起来。这些研究还表明,减少焦虑有利于激发学习各种条件反射的动机。埃森克(Hans. Eysenck)的焦虑论源于他的人格理论,他把人格化分为两个维度:外向/内向、神经质,神经质人格对焦虑尤为敏感,可见焦虑具有遗传性。但是,焦虑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创伤性事件可以导致无条件恐惧 5 (焦虑),而后来的条件刺激也可以改变最初形成的焦虑反应。埃森克还提出,焦虑的产生还依赖兴奋—抑制的不平衡机制。如果人的抑制较多,就会形成内向人格,容易焦虑。许多实证也证明,内向人格更易导致特质焦虑。 (四)认知理论中的焦虑观 认知领域中涌现出的许多的焦虑理论及焦虑模型,大大繁荣了焦虑研究。比如:贝克提出情绪障碍认知模式,认为每一种神经症障碍都有其特定的认知内容。情绪障碍的认知包括两个层次,即表层的负性自动想法和深层的功能失调的认知结构(即认知图式)。其中负性自动想法源于功能失调的认知图式,一旦激活了适应不良的认知图式,便会系统地扭曲信息加工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焦虑患者的认知图式是以“危险”为主题的负性想法,表现为对个人、社会、心理及躯体完好状态的担忧,夸大危险程度,低估应对能力。图式是Back认知治疗理论的核心概念,认知治疗就是致力于建立新图式,以改变歪曲的旧图式。凯利(Kelly)提出个体建构论认为,当我们不能预测将来的事情,即我们的个体建构不适合于预测未来时,焦虑就会随之而来,因为有时候有一些非弥漫性的建构不会轻易允许新元素进入到它既定的范围内。阿尔伯特 艾利斯(Albert Ellis)认为焦虑是因为错误的理由和对非理性想法的过分依赖所致,由此发明了理性情绪疗法;还有以认知观点解释焦虑的家庭三角关系论等多种焦虑理论。在众多焦虑理论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斯比尔伯格的状态-特质焦虑理论。对状态、特质焦虑的区分始于卡特尔,但斯比尔伯格提出了完整的状态—特质焦虑理论,将前者描述为是人们在特定情景中所产生的专门反应状态,如紧张、恐惧、忧虑等,往往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一般比较短暂,而后者是一种人格特征,是具有个体差异的相对稳定的 6 焦虑倾向。斯比尔伯格理论的意义还在于将状态、特质焦虑的理论构想转变成了实际可操作的概念,启发人们不但可以对焦虑作定性研究,而且可以做定量分析,从而结束了焦虑仅有定性研究的历史,进一步拓展了焦虑的实证研究领域。 1.3女性(母亲)焦虑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专门针对女性(母亲)焦虑的研究较少,笔者下文将着重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中国女性(母亲)的生存状态这一角度谈谈目前中国女性(母亲)的焦虑现状及原因。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组织的一份有5000人参加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有27.45%被调查的中国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该调查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中国,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觉不开心和郁闷,而且女性常常会觉得生活无趣,也经常会觉得自己在事情中不能担当有用的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已婚女性不堪忍受工作及家庭的双重压力,在与配偶沟通无果的前提下选择分居、甚至离婚。在近百名女性咨询者中,诉说自己除了上班就是回家料理家务,没有自己的朋友及社会交往的人占到36%。国内的许多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存在更高的焦虑倾向。 究其原因如下: (一)中国女性性别文化对中国现代女性的心里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女性文化是在漫长的以父权主义为主的社会文化形态中形成的,因此,女性的性别角色都是按照男性想象中的女性形象来塑造的,归根结底这种角色最终服务于男性,夫妻关系是主从性质,妻子的本分与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就是为满足丈夫的需要而存在的。因此传统文化发展出的一系列的符 7 合来规训女性,诸如温柔顺从、柔弱娇羞、相夫教子等,这些女性符号不仅从身体上,而且从行为和思想上不断地锻造出一个个合乎社会规范的女性,而为了成为社会所认可的女性,女人也不得不努力学习这些符号的意义,使自己具备所谓的女性气质。即使在今天的中国,贤妻仍然是丈夫对妻子的最普遍心理期待,也是社会对妻子角色是否称职的评价。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女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压抑作为人的本性和欲望,任何自我表现都会削弱女性的气质和魅力,从而遭到男人的厌弃和打击。 (二)中国女性主义的思想启蒙教育导致心理状态由压抑转化为焦虑状态。 西方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观念虽然给中国女性带来思想启蒙,有关女性的人权、经济独立权、教育权、参政权、婚姻生活自主权等各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张扬男女平等理念时仍不自觉承袭了男尊女辈的父权制性别话语。现代女性为了得到社会价值,一方面不得不承担着和男人相同的社会工作,展示自己同男性一样的能力和价值,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家庭的正常运转,伺候老人、抚养教育孩子、承受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家务。男人在工作之余外出消遣可以视为他的权利,而女人外出消遣则被斥责为一个不合格的妻子或不负责任的母亲。为了协调角色间的冲突,女性透支着体力和精力,变得心力交瘁。 (三)中国女性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环境中感受着强烈的矛盾冲突。 在现代社会,传统女性文化的规训作用潜隐在社会的无意识层面,沉淀在人们的血液中,悄然地改变着女性的存在方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就从父母那里懵懂着感觉到作为一个女孩与男孩的不同。但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文化环境又致力于女性自我意识的完善和加强,鼓励女性独立自强。传统性 8 别角色的影响与现代意识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女性内心的矛盾冲突,导致她们在传统与现代女性文化的夹缝中生存,在传统女性与新女性的角色间迷惘、徘徊。当代中国职业女性正面临一个两难境地,既要牺牲自我、个性,维护家庭,又不能纯粹按传统方式做一个完全的贤妻良母,还要做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以抵御社会风险及家庭风险。 1.4 焦虑的测量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关于焦虑的临床研究报告,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测量工具以致贡献颇少。50年代以来,测量焦虑的量表问世,有关焦虑的研究大有进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爱屋华大学的泰勒于1951年最先编制了显性焦虑量表(MAS),并在西方推广。随后出现的量表有:1952年乔治 曼德勒和塞摩 沙拉松编制的考试焦虑问卷(TAQ),汉密顿于1959年编制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斯比尔伯格等人于1970年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Form Y),Zung于1971年编制的自评焦虑量表(SAS),马腾斯于1977年编制的运动竞赛焦虑测验(SCAT),沙拉松等人于1978年编制的考试焦虑量表(TAT)和随后的测验焦虑调查表(TAI),阿隆 贝克等人于1985年编制的贝克焦虑量表(BAI),朱克曼(Zucherma)等人编制的测量焦虑情绪变化的形容词检核表等。国内,王极盛等人也编制了一些中小学生的焦虑量表。焦虑测量工具的丰富既是焦虑实证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焦虑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焦虑的相关研究最为多见,是目前焦虑研究的一大特色。这种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人格因素、自我概念、认知方式、行为逃避、归因风格、成就动机、性别、消极生活事件等与焦虑的关系。可概括为主要研究焦虑与一些内在 9 心理因素和外在自然因素的关系。 多数研究者感兴趣的是探讨某些人格因素与特质焦虑的关系。比如,大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情绪不稳定,精神质倾向及内倾的人易焦虑;自尊与特质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被评价意识与特质焦虑有关,在被评价环境中,高特质焦虑的人比低特质焦虑的人知觉到的威胁更多;自尊和被评价意识作为独立变量来影响特质焦虑,成就动机不是影响焦虑的直接因素,它通过与自尊的相互作用对特质焦虑发生影响;归因风格与特质焦虑无关。特质焦虑与认知的关系也被关注较多。比如,Michael. Eysenck研究提出,特质焦虑不同的人,其认知结构和认知加工方式也不同。Raffety研究表明,高特质焦虑的人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而低特质焦虑的人倾向于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策略。特质焦虑与家庭和学校因素也有联系,比如,亲子关系、父母关系、对家庭的满意程度与焦虑密切相关。并且,焦虑与学业压力、考试、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有关。 2、人格 2(1人格的概念, 人格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意义。人格一词的英文为“Personality”,有个性和品格之义。其来源是拉丁文“Persona”,意为面具或伪装的外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从伦理学研究人格,推崇善良、智慧和知识理性为理想人格。他强调,灵魂是一个真正的自我和活动的人格;要获得行善的知识,须照料好自己的灵魂。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划分为欲望、意志与理性。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提出“理想人格”,强调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中 10 道的道德境界,以及完善的理性。多年来,人格被赋予了“给他人的印象”,“社会身份或角色”,“优异品质”,“尊严和声望”等含义。17世纪后。西方人格研究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以人性反对神性的思潮。到了18世纪,学者们对人格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卢梭把人格看作是做人的资格、权利和人等,在本质上理解为内在于人自身的自由意志。康德和黑格尔继承了卢梭的思想,把自由意志做为人格的本质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或看作为人的本质存在。19、20世纪以后,学者们的人格理论逐渐系统化,并强调人格独立性和能动性,同时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去发现人格的群体特质,使人格理论与运用更趋综合化和精细化发展。 目前,各国学者从多种角度来解释人格的内涵。其定义先后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格是外部与内部自我的外延。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但可间接验证的特点。人格即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有一定的行为倾向性,表现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地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人格是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学者肯卜夫认为,人格是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有的那种习惯系统的综合。可见学者们适中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2人格结构理论 中西方对人格都有许多论述,国外人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 11 程,形成了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学派、社会学习理论流派等众多的理论流派。 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3个部分。这三者和谐运作形成一个发展正常、适应良好的人;三者失去平衡,或长期发生冲突,就会导致个体适应困难,甚至演变成心里异常。人格处于适应状态就会有快乐的情绪体验;不适应就会引起痛苦的情绪体验,即焦虑。他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口唇、肛门、性蕾、潜伏和生殖五个时期。每个时期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人格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继承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提出人格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他认为人格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德国心理学家霍妮认为人类的精神冲突是由外部文化及环境造成的,人格发展的因素不只是先天的、生理的因素,还有家庭环境的因素。她把生活环境的作用提到了第一位,强调社会制度、人际关系和文化模式等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的作用。霍妮坚持生活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美国学者沙利文把个体成长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初期与后期6个阶段。沙利文认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原因,通过社会人际关系才能理解和解释人的心理和人格。人际关系的安全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成是终生的任务,他将人格发展分为8个不同的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获得自主感, 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获得同一感,克服同一性混乱;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感, 12 避免“自我专注”;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他强调自我与社会生活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1937年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特质之间是相对独立而又彼此重叠的,一系列的特质相互交织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格。他重视人在多变的环境中如何形成个人独特的、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的多种人格特质。卡特尔认为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量的差异上,并可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 长期以来,学者们注意到人格特质来源于个体的生物基础,如父母通过基因把生物性特征遗传给孩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巴甫洛夫等都赞同人格特质是神经生物倾向的产物。艾森克通过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人格结构层理论,创立了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他强调:遗传及生物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格特质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他重视早期行为习惯对个体的人格影响,强调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人格结构的复杂性和人格由环境引起的调节性。斯金纳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来说明人格的形成和改变的操作原则,从而打到预测和控制人格发展的目的。他强调,人通过操作性行为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选择某些行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点。班杜拉提出互动人格理论,强调个体因素、环境刺激、认知行为三因素。他指出,人的行为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13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人格一词,但关于人格的思想是相当丰富。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格的论述包括类型论,结构论和因素论等。春秋时期的孔子将人格分为三种类型:狂者、狷者和中行;《黄帝内经》和刘劭的无类型论;《尚书》的九类型论。结构论有:张载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孔子及《尚书》的“生性”与“习性”学说。因素论主要包括单因素论和多因素论,单因素主要是“诚”,主要代表有《中庸》之“诚”等;多因素有孔子的“智、仁、勇”三因素,及孟子的“仁、义、礼、智”。外加董仲舒所提出来的“信”。 2.3人格的测量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由多种特质结构及基本单元构成。特质是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是神经心理结构或先天性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倾向,包括所有人所共有的共性和个人独特的差别性,该理论强调,了解个体人格特质,便可预测其行为反应。代表人物偶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等。 多年来人格特质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心理测量中,如《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s Questionnair,16PF),其主要功能是对个体的人格特质因素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并通过科学方法进一步了解其各项心理素质指标,16PF在世界各国工业组织、临床、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行各业的人格测评中得到了普遍承认和广泛应用,并在中国也有修订本和比较常模。1975年艾森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有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两种格式。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倾向量表(E),情绪性量表(N),心理变态量表(P,又称精神质)和效度量表(L)。有男女常模。P、E、N量表得分随年龄增加而下降,L则上升。 14 精神病人的P、N分数都较高,L分数极高,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中国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由陈仲庚等人于1981年引进和修订,仍分儿童和成人两式,但项目数量分别由原版的97和107变为88及88项。因量表题目少,使用方便,比较适用。 2.4健康人格理论 20世纪20年代,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就在自己对健康人格的研究中,提出了“成熟人格”的概念和模式,但如同“人格”理论一样,不同学派对健康人格理解不同,通过对有关健康人格的概念梳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 乔拉德认为:’健康人格是人行动的方式,这种方式由理智所引导并尊重生活,因此人的需要得以满足,而且人的意识、才智以及热爱自我、自然环境和他人的能力都将得以发展。【2】奥尔波特认为:健康的人格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控制,也不受童年心灵创伤或冲突的控制,心理健康者的功能发挥是在理性和意识水平上进行的。这意味着控制他们的力量是实际影响他们生活的那些因素,并且,他们的定向依据是当前以及自己对未来的目标。 能补充中西方人格理论一览表更好。【3】弗洛伊德认为:“健康的人格是一种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和谐统一的结果。【4】阿德勒认为:健康人格是有奉献精神、社会兴趣和懂得互助合作,这是健康人格的核心品质。【5】舒尔茨总结了各种健康人格研究,提出健康人格有如下特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虽然不能排除过去的影响,但坚定地立足于现在;渴望生活的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验”,他认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永不停顿地成长的人。【6】哈维格斯特综合心理学 15 家们的意见,认为人格健康的心理特质包括:幸福感;和谐;自尊感;个人成长;个人成熟;人格统整;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在环境中保持有效适应和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我国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健康人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沙莲香教授认为:人格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是乐于工作并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人格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乐于与人交往;人格健康的人对自身有适当的了解,能悦纳自己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身心潜能,对于失败也能安然接受,不做无谓的忧怨;人格健康的人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正确、客观的观察适应环境,对生活的各项问题不逃避能积极面对、切实处理。 2.4幼儿人格的研究成果 在人格特质方面有关儿童个体差异的研究,主要开始于本世纪初。当时,以儿童做研究被试时,大多数研究者都采用“气质”这个词,人格包括气质,反之则不然,除了气质之外,人格还包括道德和智力等因素。具体来说:气质是一种与人格的情绪、动机和社会方面相关的特质,主要是指那些体质上的、与生俱来的个体的行为方面,因此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个体差异,实际上,幼儿期的气质实际上就是指人格。 美国儿科医生Thomas和Chess在50年代提出九维度气质结构,这九个纬度是:活动水平(Activity Level),节律性(Rhythmicity),趋-避性(Approach-Withdraw l),适应性(Adaptability),反应阈限(Threshold of Response),反应强度(Intensity of Response),心境(Mood),注意力分散度(Distractivity),和坚持性(Persistence)。Thomas和Chess的气质量表成 16 为评价婴幼儿儿童气质差异的很著名的测量工具,并被翻译成很多国家的文字进行儿童气质的研究。80年代初,由台湾大学的徐澄清将3至7岁儿童气质的家长评价量表翻译成中文,并在台湾进行了大样本的测试。1992年,张雨青等将Thomas和Chess的3至7岁儿童气质的家长和教师两份量表译 成中文,在我国四个城市进行了施测。 1991年,由荷兰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在荷兰的Wassenaar组织了一个由从事成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如Goldber , Zuckerman, An leitner等)和发展心理学家(如Thomas和Chess等)参加的讨论会。主要由发展心理学家介绍了目前在儿童气质和人格结构的研究状况,并对今后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然后成立了由不同国家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关于儿童五因素人格结构发展基础的跨文化国际合作研究组。现在,这个组 主要由A thens, Bielefeld, Ghent, Louvain, Georia, Leiden, Warsow 等大学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这八个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这个七个国家的跨文化研究组分别采用一样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同时对各自国家儿童的人格结构进行研究。所用的方法采用家长或教师对目标儿童人格特点进行自由描述的语词。 阿德勒提出“生活风格”的概念,每一个儿童用以对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在生活中不断加以总结、归纳和概括,逐渐固定下来形成的一套特殊行为、方式”。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是人格的一种反应,生活风格的适应不良往往导致变态人格的出现。这里借用“生活风格”一词,把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归结为父母的生活风格和家庭的生活风格两个方面。前者指父母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品质,包括父母的个性和文化修养以及教育态度和行为方 17 式等;后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家风”,是家庭的心理气氛和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体现,包括亲子关系、家庭的情绪氛围等。 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也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的代表作《儿童期与社会》中,埃里克森提出了著名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其中,与学前儿童相关联的主要是前三个阶段: 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即对周围世界和人的基本接纳态度。在这一时期,如果婴儿能从保育中感到温暖和舒适,就能把这种经验扩大到以后的经验之中,感到母亲之外的其他人也是可以信赖的;如果照料是不合适的或不一致的,消极的,儿童则会在恐惧和怀疑中成长起来"。 儿童期(1-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在这一时期,婴儿为了实现自主愿望,会进行最基本的独立性探索,以此超越环境的限制,相应地会引起内心的胆怯"此时如果允许儿童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儿童将会形成自信和自主感;如果成人支配一切活动,那么儿童就会对自己应付环境的能力表示怀疑,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羞怯感。埃里克森发现,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自主性的发展。 学龄初期(4-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主动性,在这一时期,儿童朦胧地意识到生活是一种有一定目的的活动,常以攻击性行为来表示自己的创造能力,随之也会带来内心的矛盾,此时,如果成人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过多的限制,或让他们感到无用、 18 羞怯,那么儿童就会时常出现内疚感,相反,如果成人对儿童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给予鼓励,儿童就会形成主动性,为其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埃里克森看来,“人的发展是一个生物与社会事件所引起的进化过程,发展中包括成熟和偶然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人的心理发展持续一生,其发展阶段的顺序由遗传决定,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矛盾冲突,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他指出: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任务冲突的解决。前一阶段的危机解决后会向下一阶段转化,自我就获得发展,否则,自我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总之,“个体解决危机的方式会对个体自我概念、社会见解产生持久性的深刻影响”。 3、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 3.1从生物学遗传角度,母亲焦虑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人格在某种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已有研究证实人的诸多人格特质, 都是遗传的。遗传不仅决定一个人的面貌, 也决定人的行为和个性。双生子研究也显示遗传因素在人格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研究(MZ twins raised a-part),是在本世纪80年代才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D.T.Lykken,1982)。这种设计的假设是:特性变化通过不同的抚养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双生子进行比较得出。如波查德(T.J.Bouchard,1990)对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从体重、脑电波到职业兴趣、社会态度这样一些特性进行了测量。其结果说明,生理特性如身高的相 19 似性最高,生理大脑特性如α波的活动性次之,接下来是血压、IQ、职业爱好,最后是社会态度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凡是基本而又于身体或生理有关的特性,受遗传的影响较大,而属于较为复杂的特性,受环境的影响更大。人格是人的基本特质,又是个复杂的系统,是环境和遗传交互作用的产物。我国重庆学者也对该地区6-16岁的儿童进行过双生子研究,研究表明:个性的稳定性(是善于控制情感抑或是易激惹,受外界影响易波动),内外倾向性(是善于交际、喜欢参加聚会、寻求刺激、好出风头的外向型,抑或是表现安静、待人接物严肃、生活有规律的内向型),掩饰性和虚假等(在社会交往环境中或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为某种目的而去加以掩饰的倾向性)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相对来说精神质(焦虑、担忧、郁郁不乐、遇刺激情绪反应强烈、行为不理智等特质)受后天环境影响相对大些。 多方面研究证实人格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周勤学,张群会在社区人群中调查了人格障碍与神经症(各100例)患者的子女中精神疾患的患病率,结果显示父母一方患人格障碍组子女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神经症患者组的子女和普通人群。这些都说明人格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 由此可见,母亲单纯的焦虑情绪对幼儿的人格发展并无明显影响,但如果母亲存在焦虑障碍,那对幼儿人格发展存在明显的影响。 3.2从家庭环境角度,母亲焦虑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许多研究显示,与拥有正常父母的幼儿相比,父母存在精神症状的幼儿更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在整个孕育和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了幼儿大部分的抚养和教育,母亲与幼儿是最亲密的关系。母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 20 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母亲的情绪状态对幼儿的影响作用也更大。研究发现患惊恐障碍母亲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行为抑制,这些幼儿在6-7岁时患焦虑障碍的比例也更高。 情绪对母亲自身养育能力也有影响,有情绪障碍的母亲在与幼儿互动时有些表现的较为退缩和漫不经心,很少逗弄儿童,很少用婴儿式的语言与儿童交谈,常常表现出平淡和悲伤的情感;还有些表现的很具侵入性,常常对婴儿生气,并对其活动给予过多的干涉。有情绪障碍的母亲更易于对亲子间的互动做出负性评价,同时也会使儿童产生“你不喜欢我”,“你不想和我玩”,“你不爱我”的负面感受。 Sknappe等的研究发现不令人喜欢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双方的精神疾病,是儿童症状持续存在的预测因子,存在精神症状的父母很难恰当地使用技巧和正确的沟通方式来管理儿童的不良行为,常代之以体罚或情感剥夺,儿童观察到这些情感的表达并将其内化,因此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母亲!尽管存在焦虑症状,却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积极恰当。CP Keeton等认为振作精神来进行良性亲子互动,并从中获得乐趣的能力!可能是母亲的情绪问题不会变成慢性病程的一个预测因子。他们还发现在儿童出生前就觉得自己在养育过程中能够有控制力的父母,其焦虑症状的程度通常都较轻。在成为父母后养育控制感的不断增强,也常常预示着焦虑抑郁症状的不断减轻。因此母亲尽管有焦虑症状,但只要正确调节、方法得当,不会阻碍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 3.3从教养方式角度,母亲焦虑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21 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的文献可以发现,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神经质是一种持久体验消极情感的倾向,包括焦虑、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冲动性和敏感性。有这种人格特质的母亲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她们应对外界环境和压力的适应性较差,缺乏安全感,容易感到绝望、局促不安。因此,她们可能很少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会更多的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会以一种消极的情绪面对孩子,在与孩子互动时,会表现出抑郁、敏感性、焦虑、愤怒等教养行为。本研究表明,母亲的神经质会影响母子共享的情感氛围,这与 Kochanska 研究结果相一致。与神 经质低的母亲相比,神经质高的母亲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少的积极情感。 Belsky 等人通过对母亲人格与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母亲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神经质高的母亲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感和对孩子的干预,而表现出较少的积极情感、认知刺激和灵敏性。Clark 等人的研究发现,母亲的高神经质与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相关,在与孩子相处时,她们会采用母亲权利维护、低热情、低反应及过分保护等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同时,Metsäpelto 和 Pulkkinenyan 等人对不同类型教养方式的研究也发现,采取放任型教养方式的母亲,她们的神经质高,往往对孩子采用低了解、低约束和一般教育的教养行为。此外,Cox 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与儿童交往时,神经质的母亲较少表现出积极的语调,较少进行提问、解释和建议,较少对孩子的暗示做出回应,更多的忽视孩子的要求,更多的采用控制手段。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母亲的神经质会对她们的教养方式产生消极的影响。 22 有研究发现,权威教养行为与幼儿的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专制教养行为与幼儿的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如,,,,,,等人指出,教养行为可能是母亲焦虑和儿童焦虑之间的一个潜在中介变量,从而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 二、课题根据 1、课题来源: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中国职业女性尤其是做了母亲的职业女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要做成功的职业女性,获取社会价值感和职业成就感,另一方面仍然要承担起大部分的家庭责任,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家庭中负责孩子抚育、教育的,母亲占70.2%,父亲仅占20%左右。究其原因,这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职场妈妈面临着社会、工作、家庭多层压力,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大多存在过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情绪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到孩子,尤其是幼儿(3-5岁),他们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母亲的焦虑情绪到底会对幼儿的人格发展造成多大的影响,过于焦虑的母亲如何自我调节来规避或降低对幼儿的影响,是研究者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2、课题研究目的、目标: (1)本研究立足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同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成熟量表,通过修订编制出适合测量幼儿母亲焦虑程度以及幼儿人格量表。 (2)通过实证的方法探究幼儿母亲焦虑度及幼儿人格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23 (3)探讨性别、学历、婚姻状态、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在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业、家庭氛围、小班/中班/大班、城市/农村,选择哪些变量比较合适或有意义,】 (4)探究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相关研究,为学术界的理论参考和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3、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1理论意义 首先,通过母亲焦虑这一视角研究幼儿的人格发展丰富了以往理论。现有研究绝大多数都是阐述人格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发,或是母亲的心理健康及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本研究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丰富、补充这一领域的理论成果。 其次,通过本研究可以对幼儿母亲的焦虑现状和程度做一个全面系统的介绍,从而引起国内学者对此课程的关注,为国内后续研究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也将为拓展母亲焦虑的研究内容提供思路。 最后,本研究能丰富幼儿人格发展的相关理论,验证前人的有关结论;同时,研究分析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并运用相关理论探讨和提出塑造幼儿健康人格的科学对策,从而为我国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注入新的活动,拓展家庭教育问题研究领域。 3.2实践价值 (1)本研究编制的母亲焦虑调查量表,为衡量母亲焦虑度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为母亲自测、进行自我调节、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提供实证参考。 (2)本研究有利于心理工作者掌握幼儿母亲的焦虑成因及程度,对于前来进 24 行心理求助的咨询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3)本研究有利于帮助学校管理者及教育管理者了解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加强与幼儿父母的沟通,并且对需要帮助的父母进行指导,从而合力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1、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二个方面:一、采用目前信效度较高的几个心理学量表分别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母亲焦虑、幼儿人格两个方面的独立测量。二、通过对收集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论文的提纲如下: 第一部分 1 问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焦虑的研究 2.1.1 焦虑的概念 2.1.2 女性(母亲)焦虑的研究 2.1.3 焦虑理论相关研究 2.1.4 焦虑的测量 2.2 人格的研究 2.2.1 人格的概念 2.2.2 人格结构理论 25 2.2.3 人格的测量 2.2.4 健全人格理论 2.2.5 幼儿人格的相关研究 2.3 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关系的研究 2.3.1 从生物学遗传角度,母亲焦虑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2.3.2 从家庭环境角度,母亲焦虑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2.3.3 从教养方式角度,母亲焦虑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3 研究的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现实价值 4 研究构想 4.1 研究的基本假设 4.2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1研究一:相关量表的编制 1.1 研究目的 通过对相关量表的修订来提高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被试 从幼儿园抽取符合条件的幼儿母亲和幼儿进行初试 1.2.2 研究材料 26 问卷一:焦虑调查量表 问卷二:幼儿人格量表 1.2.3 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 1.3 结果分析 1.3.1 初测问卷施测结果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1.3.2 修订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2 研究二:幼儿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现状研究 2.1研究目的 考察幼儿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研究被试 2.2.2测量材料 问卷一:焦虑调查量表 问卷二:幼儿人格量表 2.2.3 程序 (1)用修订过的量表对被试进行施测 (2)对施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2.4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幼儿母亲焦虑的现状与特征 2.3.2 幼儿人格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27 2.3.3 不同属性(如:年龄、学历、幼儿性格等)的被试在各研究变量上 的差异分析 3 研究三: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探讨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材料 问卷一:焦虑调查量表 问卷二:幼儿人格量表 3.2.2 研究程序 (1)用修订过的量表对被试进行施测 (2)对施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1)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之间存在相关 (2)降低母亲焦虑的对策 (3)塑造幼儿健康人格的对策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4.2.1 研究的不足 4.2.2 研究的展望 28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工具) 后记 2、研究重难点 (1)母亲焦虑量表和幼儿人格量表的编制 (2)幼儿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现状研究 (3)幼儿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的创新。以往研究焦虑很少以女性(母亲)作为研究对象,也鲜有研究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的关系的论文,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实证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为国内家庭教育和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借鉴。 2、多种研究方法的系统应用。本研究将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定量和定型两种研究方法全面研究母亲的焦虑、幼儿人格发展的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效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及可行性分析 1、被试的选择 本研究将分别选择城市及农村的几所幼儿园进行调查,主要是从安徽省的合肥市(城市)、颍上县(农村)抽取500被试,其中问卷修订部分为200 29 名左右。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方法:通过CNKI、万方、维普、安师大电子图书馆等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和Global,硕博论文库、Baidu和Google搜索引擎,全面查阅国内外关于焦虑、人格等方面的学术文献,为文献述评做准备,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综合性分析,为论文撰写做好充分准备。 (2)问卷调查方法:首先在已有国内外成熟问卷的基础上,通过修订设计形成封闭式问卷并随机抽取我国不同城市的不同幼儿园,对不同幼儿性别、母亲学历、婚姻状况、教养方式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下的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调查。 (3)访谈方法:在封闭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辅助以开放式访谈法,随机抽取幼儿母亲进行访谈。 (4)统计分析法:利用SPSS18.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技术路线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文献法 编制设计问卷 因素分析 访谈法 问卷法 30 数据统计 母亲焦虑与文献法 描述性统计 幼儿人格发问卷法 因素分析 展的现状 母亲焦虑与 因素分析 文献法 幼儿人格发 相关分析 问卷法 展的关系研 访谈法 究 总体结论与讨论 4、可行性分析 (1)理论可行性 国内外对于母亲心理健康、情绪、人格、教养方式等因素对于儿童的影响的研究已经有了很丰富、系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所涉及到的变量及量表在国内外以往的研究中也有相类似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 (2)实践可行性 31 ,资料准备充分。国内外研究焦虑、人格的文献较为丰富,这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借鉴。通过CNKI、博硕论文库等数据库查阅了大量研究文献。 ,研究工具的科学性。研究工具即调查问卷的编制较为科学,经过查阅与借鉴国内外相关成熟量表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经过试测及信度和效度检验,最终修订为正式的封闭式调查问卷进行施测。 ,时间上有保证。本课题预计历经一年多的时间(2014.4-2015.7),答辩时间为2015年9月,因此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拟采取的措施 研究遇到的困难:如何选取更具代表性的调查样本;自编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能否通过检验;如何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拟采取的措施:在有限的资源下,尽可能扩大研究区域,从中随机挑选较大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量,广泛参考相关文献,根据数据结果,结合理论假设,正确合理的分析整合数据。 七、整体工作进度和计划(含文献阅读、选题、调研、实践、实验和论文写作等) 2014年4月-8月: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014年9月:修订问卷 2014年10月-11月:修订后问卷的正式施测 2014年12月-2015年1月: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2015年2月-5月:论文写作 32 2015年6月-7月:初稿修改及定稿 2015年7月-9月:论文送审与毕业答辩 八、研究基础、目前已做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预期成果 1、研究基础 研究者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已有较长时间的酝酿和精心准备,研读了大量的中文文献资料。学习期间阅读了大量关于焦虑、人格方面的文献,对现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较为熟悉。这些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而且为进一步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方法。 2、目前已做的工作 目前研究者已做的工作是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已经收集了并整理的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共82篇,其中中文文献72篇,外文文献10篇。 3、预期的研究成果 编制问卷探讨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及两者之间关系及应对措施。 撰写研究成果的报告,即毕业论文。 预计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 九、主要参考文献(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或书目、期刊名称及期数或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 [1]杨韶刚.寻找存在的真谛———罗洛 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M].武汉:湖 33 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叶浩生,郭本禹等.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李焰.焦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3). [4]叶仁敏.测验焦虑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3). [5]张晔.西方人格理论发展评析【J】.沧桑.沧桑.2005(4):91-92. [6]黄学规.人格的巨大力量[J].教育艺术,1998(6):8-9. [7]何学亮.人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J].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64-67. [8]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9]廉串德.心理测量实践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0]赵红英,黄鹤龄.人格理论研究综述[J].天水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3(3):63-65. [11]张书义.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评述[J].天中学刊,1998,13(4):82-86. [12]孙贵林,段黎.新弗洛伊德学派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改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2):37-39. [13]罗继才.现代人的人格发展趋势——弗洛姆的人格发展理论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5):93-98. [14]海慧.艾森克的人格理论.[J],外国心理学1982,(3):8-10. [15]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16]徐云.斯金纳与罗杰斯人格理论比较[J].宁波大学学 34 报,2003,25(2):1-4. [17]夏基松,段小光.存在主义哲学评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7:24. [18]杨韶刚.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观阐释〔J〕.吉林大学杜会科学学报, 1995,(l):27一31. [19]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598一602. [20]罗洛?梅.人寻找自己〔M〕.冯川,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78. [2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36一 576. [22]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3]党彩萍.焦虑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北: 东华书局, 1996: 5- 43. [25]沈政,林庶之.生理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33. [26]韩菁,许又新,崔玉华,等.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在中国的初步应用[,].中国精神卫生杂志,1998,31:3. [27]岳冬梅,李鸣皋,金魁如,等.父母养育方式:,,,,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28]张津萼,宋燕华,张艾琳.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试用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57-59. 35 [29]世界卫生组织.,,,-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范肖东,汪向东,于欣,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56-176. [30]李立明.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08-212. ,31,唐海波,邝春霞.焦虑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09(2):176-177 ,32,吴忠才.精神分析焦虑理论的发展简析,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1):106-109. ,33,赵丽琴,石勤.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J,.北京工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5-78. ,34, 蔡飞.沙利文的焦虑理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3): 74-76 ,35,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社,1999:235-238. [36]韩菁,许又新,崔玉华,等.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在中国的初步应用[,].中国精神卫生杂志,1998,31:3. [37]岳冬梅,李鸣皋,金魁如,等.父母养育方式:,,,,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38]张津萼,宋燕华,张艾琳.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试用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57-59. ,39,,美,唐.理查德.里索,拉斯.赫德森. 九型人格,M,. 徐晶,译.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2010 ,40,,美,伯格.人格心理学,M,. 陈会昌,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 36 社,2000 ,41,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M,. 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8 ,42,张劲松,王玉凤. 儿童气质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1996,(1) : 6-10. ,43,陈学诗,郑毅,吴桂英,等.幼儿人格评定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研 究,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1,9(1) :13-16. ,44,吴婷婷.幼小衔接中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5]Hilsman R,Garber J. A test of the cognitive diathesis-stress model of depreesion in children:Academic stressors,attributional style,perceived competence,and contro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2):370-380. [46]May,R. The meaning of anxiety[M]. New York:Ronald Press,1950. [47]Spielberger,C. D. Anxiety:State-trait-process[A]. In C. D. Spielberger&I. G. Sarason(Eds). Stress and anxiety,Vo. 1[C]. New York:Hemisphere,1975. [48]Beck A T. Lauder R,Bohnert M. Ideational components of anxiety neurosis[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74. [49]Cattle. R. B.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neuroticism and anxiety[M]. NY:Ronald,1961. [50]Spielberger. C. D. Theory and research on anxiety[A]. In Spielberger(ed)Anxiety and Beharior[C]. NY:Academic Press,1966. 37 [51]J. G. Hart,Law SZQ:Its relation to other measures of self -esteem and academic ability[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ilogy,1985(Jun)Vol,55,(2). [52]Eysenck,M. W. Trait anxiety and stress[A]. In S. Fisher and J. Reason(Eds),Handbook of Life 1990. Stress,Cognition and Health[C].Chichester:wiley. [53]Raffety B D,Smith R E&Ptaclk J T. Facilitating and debilitating trait anxiety,situational anxiety,and coping with an anticipated stressor:a processor analysi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 [54]Abdel-Khalek, A. M. (2001-2002). Dea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Kuwaiti undergraduates. Omega, 42, 309–320. [55]Berman, S. L., Weems, C. F., & Stickle, T. R. (2006). Existential anxiety in adolescents: prevalence, structure, associ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olescence, 35(3), 303–310. [56]Bugental, J. F. T.(1963). Humanistic Psychology: A new break-through. American Psychology, 18, 563–567. [57]GrayJ R. Acritique ofEysenck’s theoryofpersonality[C].In Eysenck H J( Ed.) . A model for personality. Berlin :Springer , 1981: 246- 276. [58]Larsen J R. Domains of knowledge about human nature[C].In 38 Buss MD( Ed.). Personalitypsychology. NewYork :McGraw-Hill ,2002: 90- 98. [59]Wheeler R E ,Davidson R J , Tomarken A J . Frontal brain asymmetry and emotional reactivity: A biological substrate of affective style[J].Psychophysiology, 1993,30:82- 89. [60]Davidson R J ,Sutton S K. Affective neuroscience: The emergence of a discipline [J].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1995,5:217- 224. [61]Davidson R J . Biological bases of personality[C]. In Derlega VJ, Winstead BA, Jones W H( Eds.),Personality:Contemporary theory and research (2nd ed.). Chicago :Nelson - Hall Publishers ,1999: 103- 125. [62] Cloninger, C. R. A systematic method for clinical de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ersonality [M].A rch ives of General psychiary, 1987:573- 588. [63] pope, H. G. psychiatric and medical effects of anablolic- androgen stero id use: A Cont rolled study of 160 athetes[M].Archives ofGeneral psychiary, 1994,51: 375- 382. [64]Walter M.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M].Fort Worth ,Tex : Harcourt Brace J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1999: 200- 246. 39 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小组评议意见 评议项目 评议意见(请在括弧内画?)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小( ) 论文难度与工作量 偏高( ) 适当( ) 偏低 ( ) 低( ) 是否适度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好( ) 较好( ) 一般 ( ) 不可行( ) 开题报告中反映的创新好( ) 较好( ) 一般 ( ) 较差( ) 能力 研究计划和方案安排合好( ) 较好( ) 一般 ( ) 较差( ) 理性 开题报告文字表述清晰好( ) 较好( ) 一般 ( ) 较差( ) 性、论证严密性和逻辑 性 审核小组结论:通过( ) 不通过 ( )(请在括弧内画?)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审核小组组成人员 审核小组 姓 名 职 称 所在单位或部门 组长 成员 成员 40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41 审核小组对开题报告提出的修改意见或建议: 1、 2、 3、 4、 5、 记录人(秘书)签字: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学院分会主席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42
本文档为【母亲焦虑与幼儿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6KB
软件:Word
页数:3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5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