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早期楚文化探索中的几个问题 胡刚

早期楚文化探索中的几个问题 胡刚

举报
开通vip

早期楚文化探索中的几个问题 胡刚 81 如果从 1980年第二次中国考古学年会召 开算起,早期楚文化探索已在风雨中度过了三 十多个春秋。这期间取得的成绩是瞩目的,但 同样遇到的困扰也是令人担忧的,而目前学界 给予的关注还不够,予以深刻反思的文章还较 少[1],因此,本文试从其中较为迫切、棘手的几 个问题入手,略呈管见,寄希望助于今后对此 的研究。 一、早期楚国与楚族研究 在早期楚文化的探索中,首先要确定时 空、国别和族属范围,即要在历史学、考古学、 民族学等领域内,对早期楚文化密切相关的早 期楚国与楚族史进行研究。 二十世纪 70年代以前...

早期楚文化探索中的几个问题  胡刚
81 如果从 1980年第二次中国考古学年会召 开算起,早期楚文化探索已在风雨中度过了三 十多个春秋。这期间取得的成绩是瞩目的,但 同样遇到的困扰也是令人担忧的,而目前学界 给予的关注还不够,予以深刻反思的文章还较 少[1],因此,本文试从其中较为迫切、棘手的几 个问题入手,略呈管见,寄希望助于今后对此 的研究。 一、早期楚国与楚族研究 在早期楚文化的探索中,首先要确定时 空、国别和族属范围,即要在历史学、考古学、 民族学等领域内,对早期楚文化密切相关的早 期楚国与楚族史进行研究。 二十世纪 70年代以前,学术界对早期楚 国与楚族的研究尚未重视,但近四十年以来, 这一问题逐渐受到了很多学科的关注,研究状 况有了很大改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在对早期楚国与楚族的全面而系统的研 究上,已有不少学者予以关注。如王光镐先生 从考古学角度对楚族的族源、族名以及西周时 期楚国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 [2];张正明先生从 文化史角度对楚文化的渊源、滥觞、茁壮、鼎 盛、滞缓和转变过程进行了阐述[3];魏昌先生从 历史学、考古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楚 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民族等各方面的 历史发展过程[4]。 关于楚国建立之时的楚族来源,目前主要 有“华夏说”与“土著说”两种说法[5]。“华夏说” 依据《史记·楚世家》对楚先祖世系记载,认为 楚人祖先应从颛顼开始算起,而颛顼是出自黄 帝之后,进而认为楚人源于华夏族。“土著说” 根据《史记·楚世家》对楚人居蛮夷,处草莽和 发迹荆山等记载,认为楚人是蛮夷之族,或苗 族的后裔,居于江汉一带。 在楚族的形成时间上,一般根据甲骨文、 金文以及其它相关古文献资料,从古文字字 形、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考证,主要有三种观 点:或认为商代已有楚族[6];或认为楚族与楚的 立国时间相同,在西周初年 [7];或主张商代有 楚,但“商之楚非周之楚,周之楚为周王朝分封 之楚”[8]。 关于西周楚国疆域变迁的研究,重点关注 了四个时期楚国疆域的变化,一是熊绎受封至 昭王南征,二是昭王南征至熊渠伐庸、杨粤之 前,三是熊渠伐庸、杨粤至楚文王都郢前,四是 楚文王、武王时期。西周楚国疆域研究的文章 不胜枚举,如段渝先生从历史地理考证的角度 对西周初年、周昭王及西周晚期的楚国疆域进 行了研究 [9];杨善群先生从西周初年的楚周关 系入手,对西周初年的楚国变迁进行了研究[10]; 早期楚文化探索中的几个问题 摘要:本文就早期楚文化探索中紧密相关而亟待解决的早期楚国与楚族、早期楚都、楚式鬲及早期楚 文化面貌、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学术史的回顾与思考,就今后早期楚文化探索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几点 建议。 关键词:早期楚国;楚族;早期楚都;楚式鬲;早期楚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2011)03-0081-07 胡 刚 (陕西 西安 710069) 考 古 研 究 收稿日期:2010-12-10 胡刚(1983- ),男,湖北洪湖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2010级博士研究生。作者简介: 江汉考古 2011.3/总第 120期 82 李学勤先生通过京师畯尊铭文的解读,对西周 初年楚国方位进行了研究等等[11]。 此外,牛世山先生对西周时期的荆、楚族 名来源和地望进行研究,认为“‘楚’是楚国的 本号,西周时期既有楚国,又有荆族,时人称后 者为蛮荆,楚国立国于荆族活动的地域。‘荆 楚’所指当为荆族,它不等于芈性楚国族”[12]。 刘玉堂、尹弘兵先生对楚蛮与早期楚国的关系 进行了研究,认为“楚蛮即‘荆蛮’”,“熊绎受封 之前,只有楚蛮而无楚国”,“熊渠以后楚国逐 步融合楚蛮”[13]。 以上大致反映了这些年早期楚国与楚族 研究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楚族源及形成、早期 楚国的疆域变迁以及西周时期楚国民族关系 等问题的研究,使得我们在早期楚文化的时空 框架、国别与族属范围上有了一个基本的认 识。在时间上,大致对应于熊绎受封的西周初 期至楚文王、武王南征北讨的春秋早期;在空 间上,主要从汉水以西、长江以北的丹水、淅水、 蛮河及漳沮河等几个区域去寻找;在族属上, 主要集中在“华夏说”与“土著说”的辨别上。 当然,目前早期楚国与楚族研究中也存在 着一些问题:如在研究不同时期楚国疆域变迁 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对楚国的历史地理进行研 究,还需要考虑古文献中出现的其它相关古国 的地望,比如巴、濮、邓、鄀、申、罗、权、庸、鄂、 曾等国家,而由于这些国家在古文献中记载往 往寥寥数字,语焉不详,故而给此问题增加了 难度。再如通过楚族源以及楚国不同民族关 系的研究还无法解决早期楚文化的族属问题; 未能将早期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与早期楚国、 楚族的历史地理学、民族学等方面研究很好地 结合起来等等。 二、早期楚都研究 在早期楚文化探索中,学界很早就开始了 对文化中心的寻找。《史记·楚世家》记载西 周初年楚熊绎所居在丹阳,而司马迁在《史记》 中又没有指出丹阳的具体位置,使得丹阳的地 望迷雾重重,后世学者只能依据其它文献而予 以考证。 依古文献说法,楚都丹阳有“当涂说”、“秭 归说”、“枝江说”、“淅川说”等诸说。其中“淅 川说”主要依据《左传》、《史记·楚世家》对秦 楚大战之地丹阳的记载,“枝江说”主要依据唐 人张守节在《正义》注解中所引用的东汉人颖 容对丹阳地望的看法,而其他诸说也均能找到 相应的文献证据,故而在二十世纪 70年代以 前,各说还难分伯仲,早期楚都丹阳的研究因 局限于古文献考证而难有突破。 二十世纪 70年代,湖北楚都纪南城[14]、当 阳季家湖楚城[15]、宜城楚皇城[16]的考古工作先 后展开,由此引发了 80~90年代考古学界对早 期楚都问题的思考。比如有的学者通过对鲢 鱼山遗址出土器物的分析,否定了楚都丹阳在 秭归一带的可能性 [17]。在对早期楚都的认识 上,这一时期既有沿袭古说的,也有在古说基 础上进一步地发挥与创新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四种说法:一是“枝江说”,认为“丹阳先在秭归, 后迁枝江”[18];二是“淅川说”,认为“熊绎居住的 丹阳在下寺附近,很可能就是龙城(顺阳)”[19]; 三是“先商县,后淅川”说,此说是在“淅川(丹 淅)说”基础下,通过对魏晋文献中提到的楚山、 楚水与商县、丹阳关系的考证,并结合商县考 古发掘资料来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楚丹阳先在商县,后迁到淅 川[20];四是“先淅川,后南漳”说[21]。 2000年以来,楚都丹阳的争论难有实质性 的进展而陷入僵局,针对这一问题,有的学者 予以了理性的思考。如孙华先生对楚都丹阳 的文献背景提出疑问,认为“从西周时期到春 秋前期的历史背景来看,楚都丹阳的位置很可 能也曾经发生过变动,变动的趋势应该是顺者 丹江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迁移”[22]。尹弘兵先生 从古文献、族源、考古材料及地理等方面对楚 都丹阳的各种说法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各种说 法存在的缺陷之处[23]。同时,一些学者还将聚 落考古学方法引入早期楚都与文化中心的研 究中,从宏观上来探讨不同时期楚都与楚文化 中心。如张昌平先生分析了早期楚都探索中 出现分歧的原因,进而探讨了从聚落考古学角 83 度寻找早期楚文化中心区域的可能性[24]。王红 星先生从聚落考古发现入手,认为“西周、春秋 的楚都中心在宜城附近”[25]。笪浩波先生从聚 落规模、等级入手,统计了不同时期楚文化相 关的聚落遗址数量和规模,认为楚人四迁其 地,最后在西周中晚期的大荆山以南古漳沮河 流域定居下来[26]。 纵观早期楚都的探索,有以下问题仍需要 引起注意: 一是目前早期楚都城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湖北江陵纪南城、宜 城楚皇城、当阳季家湖楚城、河南淅川龙城城 址[27]等,这些城墙始建年代均在春秋中后期;同 时在湖北枝江、当阳漳沮河区域以及河南淅 川、陕西商州市等地尚未发现西周时期的大型 聚落遗址或高等级墓葬,如果不从考古方面有 所突破,很难为早期楚都丹阳的各种说法提供 让人信服的证据。 二是早期楚都丹阳地望的各种说法与新 出土的考古材料存在一定的矛盾之处。比如 “丹淅说”认为西周时期的楚国是在丹水流域, 而这里正是通往关中地区的咽喉要道,西周王 朝不仅多次派兵征讨此处的蛮夷部落,而且采 取分封的策略,将鄀国、邓国、鄂国、申国、吕国 等属于姬姓、姜姓诸侯国分封在这里,以便进 一步加强对南土的控制。这些年丹水流域发 现的封国青铜器是大量的,其中就包括鄀国、 邓国、鄂国、申国、吕国等青铜器,这说明西周 王朝基本实现了以征讨和分封制来控制南土 的愿望,而西周时期的楚国极大可能是远离该 区域的,“丹淅说”与史实及出土材料之间均有 矛盾之处。。 三是一些相关古地名有被主观移植的现 象。比如先秦、汉魏文献中均有古荆山、丹阳、 沮水的记载,而为了寻找楚都丹阳的地望,有 的直接将各个地方出现的相关地名与早期楚 都联系起来,如认为古代荆山、丹阳地望有多 处,早期楚都可能先后经过了由北而南的多次 迁移,最终才扎根在湖北南漳西[28]。再如为了 说明春秋时期的郢都是在蛮河流域,有的将今 荆山及其附近的当阳、江陵、麦城、枝江等地名 整体搬迁到了今南漳县附近 [29]。 三、楚式鬲研究 在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中,楚式鬲作为一 种典型陶器而备受关注。在二十世纪 80年代 初,苏秉琦先生提出了“楚式鬲”的概念,倡议 从楚式鬲形态演变入手来回答楚文化的渊源 问题[30]。在苏秉琦先生的号召下,学者们开始 对楚式鬲的形态演变进行专门的研究。如俞 伟超先生纵向比较了江汉地区考古发掘出土 的商代陶鬲与鼎、新石器晚期的陶鼎、西周的 陶鬲的联系,认为高腿、小口红陶鬲(楚式鬲) 是长江中游原始文明中的一种红陶锥足罐形 鼎同商式陶器的结合[31]。杨权喜先生按照功能 将楚式鬲分成日用炊器类、日用盛储器类和明 器类,建议分区研究楚式鬲[32]。 二十世纪 90年代,楚式鬲研究被推向高 潮。一批时代跨度大、文化内涵丰富的楚文化 遗址及墓葬资料相继发表[33],在对出土陶鬲详 细的类型学分析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从西周中 晚期-战国中期不同类型陶鬲的形态演变序列。 此时期有关楚式鬲的研究性文章也很丰富。如 何介钧先生从分析东周时期楚鬲的特点入手, 追溯了楚式鬲的渊源[34]。杨宝成先生分析和比 较了鄂西和鄂东两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 发展、变化过程,认为楚式鬲的最早形态乃脱 胎于汉东地区西周时期的柱足鬲 [35]。张昌平 先生对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和不同来源的楚鬲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追溯了各类型陶鬲演变的 过程及渊源,认为“楚式鬲的文化因素主要承 袭于西周中晚期姬周文化系统”[36]。 近十年来以来,鄂豫陕交界区考古发掘的 新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末西周时期陶 鬲研究不足的缺陷,且更为直观地反映了楚式 鬲流变过程。如对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持 续多年的发掘之后,发掘者认识到西周灰坑中 出土的陶鬲,在“器物的口部、肩部、裆部从形 态到纹饰都属典型的周文化风格,而裆部以下 的高柱足则和遗址中典型东周楚式鬲有直接 84 的发展演变关系,可以视作楚文化接受周文化 在早期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典型特征”[37]。在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西周遗存发掘简报》中, 发掘者从鬲足的形态入手,认为“由尖锥形足, 经截尖锥形足或纵剖而呈倒梯形的柱形足,至 较高的柱形足以及略呈蹄足的演变脉络较为 清楚,而后者是楚式鬲的特点”[38]。在对楚式鬲 形态研究的同时,有的学者开始关注楚式鬲发 生的背景和原因。如杨权喜先生认为“由于南 北两大地域的不同和南北两大文化系统的差 异”,中原地区的日用炊器鬲与江汉地区的日 用炊器鼎由并存发展到相互融合而最终演变 成‘楚式鬲’的形态[39]。 毫无疑问,学界在楚式鬲形态及其演变序 列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楚式鬲 的来源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一些新的困 扰也随之而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楚文化考古发现的陶鬲数量越来越 丰富,形态越来越复杂,区域性特点越来越明 显。过去我们只注意到它与商式分档鬲、周式 瘪档鬲有明显区别,而实际上它自身也是一个 庞大的集合体。若要从楚式鬲研究入手来寻 找楚文化渊源,就需要对相关区域商周时期不 同类型的陶鬲进行系统的类型学研究,排比出 不同类型的陶鬲形态演变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再来寻找楚式鬲的渊源。 二是汉水中下游、长江沿岸的不同地区周 代陶鬲的演变轨迹均有所差异。比如张昌平 先生认为在东达随枣走廊西部,东南到钟祥县 北部,南及漳沮河流域,北至南阳盆地一带,该 地区周代鬲形态发展大致经过了由锥袋足-瘪 裆柱足-高档高足的过程。[41] 而近年来丹水中 上游、湖北郧县、郧西一带发现的商末西周时 期的扁、柱足鬲,似乎有发展到西周中期-春秋 早期的瘪裆、弧裆鬲、再发展至春秋中晚期-战 国中期的高足高档鬲的可能。汉水中下游、长 江沿岸的不同地区周代陶鬲形态演变殊途而 同归。 三是楚文化遗址陶鬲与墓葬陶鬲存在差 别,并且不同类型的陶鬲在文化属性上也存在 差别。过去的研究往往在型式划分上对遗址 和墓葬的陶器不作区分,故而难以将不同功能 和用途的陶鬲区别开来。无论是遗址还是墓 葬出土陶鬲形态的不同,往往代表着文化属性 的不同,有些是江汉土著风格多一点,有些是 周文化、越濮文化风格多一点,还有的是典型 的楚文化风格多一点。 四、早期楚文化的面貌、性质探讨 在早期楚文化探索中,其面貌、性质问题 一直是学界最难以把握的,它既受制于早期楚 文化考古工作的进展程度,又需要与早期楚史 与楚族、早期楚都及相关区域同期考古学文化 联系起来。 二十世纪 80年代,受楚文化来源“江汉土 著说”[42]的影响,多数学者将江汉流域的西周、 春秋早期文化遗存与早期楚文化对应起来。比 如高应勤先生列举了楚族史、墓葬、遗址、地貌 四方面的相关证据来说明漳沮河流域是探索 早期楚文化的中心[43]。王光镐先生提出了“江 汉土著鬲文化”和“芈姓楚公族集团文化”概念, 并认为“典型楚文化早期主要是以鼎簠对偶的 早期青铜文化”[44]。与此同时,有的学者表达了 相反的观点,认为早期楚文化在面貌和性质上 近于周文化。如张剑先生认为淅川楚墓青铜 器在器类组合、形制、纹饰、制造工艺等方面受 到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楚文化是在中原文 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5]。裴安平先生通过 追溯鄂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考古学文 化的发展变化,反思了历史文化传统的对考古 学文化的影响,认为“西周楚文化不是原始土 著文化直接发展的结果,很可能是周文化影响 基础上的一种变异”[46]。 90年代,有关早期楚文化面貌、性质探讨 更为深入。如王宏先生将汉江流域西周文化 分成鄂北、鄂西和鄂东三个区域进行研究;杨 权喜先生提出了早期楚民族文化的概念,并对 早期楚民族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47];程 平山先生在鄂西西周、春秋考古学文化分区和 分期的基础上,讨论了早期楚文化的特征、内 85 涵及其与周文化在陶器、铜礼器、墓葬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占 卜等方面的异同,认为“鄂西地区西周春秋时 期的文化包含了多种文化因素:荆楚文化、濮 文化、周代文化三峡类型”,“楚周文化同源异 流”[48];马世之认为河南淅川下王遗址西周遗存 属于西周早期的楚文化[49]等等。 2000年以来,考古学界对早期楚文化性 质、面貌等问题上又有了新的认识。俞伟超先 生认为“商周之际形成的楚文化,正是长江中 游地区的本地文化结合了大量的周文化因素 而形成的”[50]。杨亚长、王昌富先生对丹江上游 的西周遗存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区域的西 周中、晚期遗存属于楚文化的分布区域”[51]。王 力之先生讨论了如何确定早期楚文化特征的 可行性方案,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认为“鄂西 北区以广肩束颈罐等器类为中心的文化遗存 就是早期楚文化”[52]。此外,刘彬徽先生将长江 中游地区西周时期考古文化类型分为周文化、 楚文化、越濮文化三个类型,就三个文化类型 的分布范围、发展变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 述,大致表达了如下观点:一是西周时期豫西 南、鄂西北中经随枣走廊至鄂东孝感地区属周 文化类型,“春秋中期以后才逐渐北楚文化取 代”;二是西周时期楚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荆 山南麓、漳沮河流域南达长江沿岸的江汉平原 西南部与洞庭湖平原西北部澧水下游地区”, “它的文化基础是自原始社会以来的土著文 化,在夏商西周吸收了夏、商、周的文化成分及 周邻各族的先进文化。”[53] 近几年早期楚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获得了 突破性的认识。在丹水中上游、丹淅流域及湖 北郧县、郧西地区,以商南县过凤楼、商州陈塬 遗址、郧县辽瓦店子、十堰大东湾、淅川下王 岗、龙山岗等为代表的商代、两周遗址,为早期 楚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55]。 在考古工作的推动下,学界对早期楚文化 特征与性质的认识正不断加深,但也产生了一 些新的问题:一、早期楚文化遗存的辨认上还 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今在汉水中下游以 西、以南及江汉地区发现的西周时期遗存在文 化面貌上都比较接近,如果仅从文化特征上来 判断,无疑要将之归入早期楚文化的范畴了, 这将会使早期楚文化的分布范围无限地延伸。 二、早期楚文化受到周文化和江汉地区土著文 化的影响是显然的,但究竟是周文化因素多一 点,还是江汉土著文化因素多一点呢?目前由 于西周时期楚文化相关遗存延续性不长,器物 类别单一,不适做进一步的文化因素的分析, 故而无法深入地加以研究。 五、早期楚文化探索的建议 与展望 以上对早期楚文化探索中紧密相关而亟 待解决的早期楚族与楚国、早期楚都、楚式鬲 以及早期楚文化面貌、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学术 史的回顾,就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以 下就今后如何改进提出几点建议与展望: 1.以上所讨论的诸问题是环环相扣,紧密 相连的,早期楚国与楚族研究关系到早期楚文 化探索的时间、空间、国别及族属范围,早期楚 都地望是寻找早期楚文化中心区的最为直接 有力的证据,而楚式鬲研究又直接关系到早期 楚文化源流、特征和属性的认识,因此在早期 楚文化探索中,切不可顾此失彼,而应该将以 上诸问题都予以足够的重视。 2.在探索方法上要进行必要的反思。过 去认为采取由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抓住 楚文化特征中的典型器物,由此及彼就能找到 早期楚文化的一般特征了,而事实上任何一支 考古学文化都是沿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在 发展,不一定有既定的轨迹,其中出现裂变的 情况也很多,比如秦文化在春秋器物群和战国 器物群差别就很明显,有的学者将这种现象看 作是秦文化的突变现象[56]。楚文化的情况与秦 文化较为类似,楚文化在春秋中期前后的陶 器、青铜器形态及组合式样差别也较大,是否 楚文化也存在着文化面貌的突变现象呢?目 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春秋中期以后的楚文化为 典型楚文化,西周-春秋早期的楚文化面貌近似 周文化,以此观之,由已知的典型楚文化是否 86 就能往前追溯到未知的早期楚文化呢? 3.在早期楚文化的探索中,要关注新发现 的楚简帛书、楚国青铜器铭文、楚墓葬遣策等 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资料不仅可信度高,而 且更为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信息。比如 2008年清华大学所藏的一批楚国竹简中,有一 篇涉及到从“季连初降于騩山”到楚悼王“徙居 鄩郢”时期楚国君世系及居处之地,其中亦有 追忆楚人先祖的传说,这就为早期楚族源研 究、早期楚都城与楚国疆域变迁研究提供了大 量可信的一手材料[57]。 4.要重视早期楚国及其相关区域青铜器 的研究。因为青铜器是判断上层贵族文化属 性、甄别国别的重要方法。现在早期楚国青铜 器发现的还很少,但鄂、曾、邓、鄀、申等国青铜 器时有发现,如果能通过这些青铜器研究搞清 这些国家在文化上的中心分布地域,再根据历 史文献的记载,就能从侧面来确定早期楚国的 方位。 5.在仍未完全清楚早期楚文化面貌的情 况下,要加强相关区域商代、西周、春秋时期考 古学文化研究,采取分区与对比研究的方法, 搞清南阳盆地、商南地区、鄂西北、鄂东南以及 江汉平原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性质,亟待解 决对汉水中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 的谱系研究。 6.田野考古工作依然是早期楚文化探索 的重要手段,今后需进一步的加强。比如在相 关的水域内进行地面遗迹、遗物的踏查、试掘, 对较重要的楚城址、聚落进行重点调查与发掘 等等。 注释: [1]参见王红星《关于探索早期楚文化的反思》、张昌 平《早期去楚文化探索检讨》、陈振裕、张昌平《早期楚文化 探索检讨》等文章。 [2] [7][21]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大学出版 社,1988年。 [3]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魏昌:《楚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5]参见舒之梅:《五十年来楚族源研究综述》,《江汉 论坛》1983年第 3期。 [6]胡厚宣:《楚民族源于东方考》,《史学论丛》第一辑, 1934年。 [8] [52]王力之:《早期楚文化探索》,《江汉考古》2003 年第 3期。 [9]段渝:《西周时代楚国疆域的几个问题》,《中国史 研究》1997年第 4期。 [10]杨善群:《楚国在西周初年的变迁》,《史林》1996 年第 4期。 [11]李学勤:《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 《文物》2010年第 1期。 [12]牛世山:《西周时期的楚与荆》,《古代文明》第五 卷,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 285~299页。 [13]刘玉堂、尹弘兵:《楚蛮与早期楚文化》,《湖北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 37卷 1期。 [14]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考 古学报》1982年第 3、4期。 [15]湖北省博物馆:《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文物》 1980年第 10期。 [16]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勘查简报》, 《考古》1980年第 2期。 [17]杨权喜、陈振裕:《秭归鲢鱼山与楚都丹阳》,《江 汉考古》1987年第 3期。 [18]刘彬徽:《试论楚都丹阳和郢都的地望与年代》, 《江汉考古》1980年第 1期。 [19]裴明相:《楚都丹阳试探》,《文物》1980年第 10期。 [20]参见石泉先生《楚都丹阳地望新探》、《楚都丹阳 及古荆山在丹、淅附近补正》二文,见《江汉论坛》1982年 第 8期、1985年第 12期。 [22]孙华:《楚国国都地望三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44卷第 4期。 [23]尹弘兵:《楚都丹阳枝江说与丹淅说的对比研究》, 《江汉考古》2009年第 4期。 [24]张昌平:《早期楚文化中心区域的考古学观察》, 《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5]王红星:《楚都探索的考古学观察》,《文物》2006 年第 8期。 [26]笪浩波:《由楚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看早期楚文 化的中心区域》,《华夏考古》2010年第 1期。 [27]文必贵:《河南淅川下寺龙城与楚析邑》,《考古》 1983年第 6期。 [28]刘士莪、黄尚明:《荆山与丹阳》,《楚文化研究论 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9]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年。 [30]苏秉琦:《从楚文化探索中提出的问题》,《江汉考 古》1982年第 1期。 [31]俞伟超:《楚文化的渊源和三苗文化的考古学推 测—为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而作》,《文物》1980年第 10期。 [32]杨权喜:《江汉地区楚式鬲的初步分析》,《楚文化 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第 195~205页。 [33]如《当阳赵家湖楚墓》、《湖北襄樊真武山周代遗 址》、《湖北宜城郭家岗遗址发掘》等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34]何介钧:《楚鬲试析》,《湖南考古刊辑》,1994年, 87 第 177~185页。 [35]杨宝成:《试论西周时期汉东地区的柱足鬲》,《楚 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 460~468页。 [36] [40]张昌平:《楚鬲研究》,《一剑集》,中国妇女出 版社,1996年,第 76~100页。 [37]辽瓦店子考古队:《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考古 获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8年 4月 10日。 [3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淅川县下 王岗遗址西周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0年第 7期。 [39]杨权喜:《江汉地区的鬲与楚式鬲》,《江汉考古》 2001年第 1期。 [41]张昌平:《试论真武山一类遗存》,《江汉考古》1997 年第 1期。 [42]支持江汉“土著说”的学者如俞伟超、王劲、杨权 喜等。参见俞伟超《寻找楚文化渊源的新线索》、王劲《楚 文化渊源初探》,杨权喜《试谈鄂西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与 楚文化的形成问题》等文章。 [43]高应勤:《试论漳沮河流域是探索早期楚文化的 中心》,《文物》1982年第 4期 [44]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中篇·楚文化考古 辨》,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 266~273页。 [45]张剑:《从河南淅川楚墓的发掘谈对楚文化的认 识》,《文物》1980年第 10期。 [46]裴安平:《鄂西楚文化渊源探索的考察--关于考古 学历史文化传统的思考之二》,《楚史与楚文化研究》,求索 杂志社,1987年 12月,第 295~309页。 [47]王宏:《论江汉流域西周时期的文化分区》,《江汉 考古》,1991年 7月增刊,收入《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 (二)》。 [48]程平山:《鄂西北地区西周春秋楚文化探研》,《夏 商周历史与考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6月,第 210~289 页。 [49]马世之:《西周早期楚文化寻觅》,《楚文化研究论 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50]俞伟超:《关于楚文化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的新 认识》,《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 153~162页。 [51]杨亚长、王昌富:《近年来陕西境内新发现的楚文 化遗存》,《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0年第 6期。 [53]刘彬徽:《长江中游地区西周时期考古研究》,北 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著,《考古学研究》(五),科学出版 社,2003年,第 613~631页。 [54]张天恩:《丹江上游西周遗存与早楚文化关系试 析》,《周秦文化研究论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166~175 页。 [55]何晓琳、高崇文:《试论“过凤楼类型”考古学文 化》,《江汉考古》2011年第 1期。 [56]梁云:《从秦文化的转型看考古学文化的突变现 象》,《华夏考古》2007年第 3期。 [57]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 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 12月。 Several Issues on Early Chu Culture Hu Gang (Xi'an, Shanxi 710069)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a few issues on studies of early Chu culture, which includes the rela- tionship between early Chu State and Chu clan, early Chu capitals, Chu style li-tripod, as well as the na- ture of early Chu material cultures. The study offers some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early Chu culture in future. Keywords: early Chu State, Chu clan, early Chu capitals, Chu style li-tripod, early Chu culture (责任编辑、校对:陈丽新)
本文档为【早期楚文化探索中的几个问题 胡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1-23
浏览量: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