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理生理或学》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或学》教学大纲

举报
开通vip

《病理生理或学》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课程编号:10410036 学时与学分:3学分/54学时 (其中实验学时:12学时) 先修课程: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等。 适用专业(方向):药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属于西医学基础课程。课程主要讲授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规律,研究患...

《病理生理或学》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课程编号:10410036 学时与学分:3学分/54学时 (其中实验学时:12学时) 先修课程: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等。 适用专业(方向):药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属于西医学基础课程。课程主要讲授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规律,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和原理,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病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讲授和实验(动物实验及录像等),学习过程中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实排 第一章 绪 论 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病理过程的概念,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 【了解】 了解病理生理学的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教学内容 1.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内容、病理过程概念。 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二章 疾病概论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健康、疾病的概念,掌握脑死亡概念。 【熟悉】 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学和发病学,熟悉疾病原因、条件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 【了解】 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疾病的转归、脑死亡的判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脑死亡的意义。 教学内容 1.健康与疾病:健康的概念;疾病的概念。 2.病因学 (1)疾病发生的原因:概念、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2)疾病发生的条件:概念、原因与条件的关系。 3.发病学 (1)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和整体。 (2)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分子机制。 4.疾病的转归:康复,死亡,脑死亡及其判断标准。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3学时 目的要求 【熟悉】 熟悉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发生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了解水电解质(钠、钾)的正常代谢;了解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内容 1.水、钠代谢障碍 (1)正常水、钠代谢: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体液的渗透压,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 (2)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3)低钠血症: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等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4)高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高容量性高钠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等容量性高钠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5)水肿:水肿概念及水肿的发病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特点(水肿液的性状,水肿的皮肤特点,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2.钾代谢障碍 (1)正常钾代谢:钾的体内分布,钾平衡的调节,钾的生理功能。 (2)钾代谢障碍:低钾血症和缺钾: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高钾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钾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3学时 目的要求 【熟悉】 熟悉酸碱平衡的调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熟悉各型酸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机制,机体代偿及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了解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其原因和特点;了解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各型酸碱中毒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内容 1.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酸碱的概念;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酸碱平衡的调节。 2.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 (1)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2)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pH和H+浓度,动脉血CO2分压,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缓冲碱,碱剩余,阴离子间隙。 3.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概念、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呼吸性酸中毒:概念、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代谢性碱中毒:概念、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4)呼吸性碱中毒:概念、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4.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概念 (1)双重性酸碱失衡:酸碱一致型(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酸碱混合型(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2)三重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1)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2)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代偿调节的方向性,代偿预计值和代偿限度,以AG值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及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五章 缺 氧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缺氧的概念。 【熟悉】 熟悉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机制和血氧变化特点。 【了解】 了解常用的血氧指标,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教学内容 1.缺氧的概念。 2.常用的血氧指标 3.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1)低张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的特点。 (2)血液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的特点。 (3)循环性缺氧:概念,病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的特点。 (4)组织性缺氧:概念,病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的特点。 4.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1)呼吸系统的变化:代偿性反应,损伤性变化。 (2)循环系统的变化:代偿性反应,损伤性变化。 (3)血液系统的变化:代偿性反应,损伤性变化。 (4)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5)组织细胞的变化:代偿性反应,损伤性变化。 5.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六章 发 热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发热的概念。 【熟悉】 熟悉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时相。 【了解】 了解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内容 1.概述:发热和过热的概念、生理性体温升高。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发热激活物:外致热原的概念与种类,体内产物。 (2)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的概念与种类,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3)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正负体温调节中枢,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正负中枢调节介质,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 3.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1)物质代谢的改变:糖、脂肪、蛋白质、水盐及维生素代谢。 (2)生理功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3)防御功能改变:抗感染能力、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急性期反应。 4.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九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 【熟悉】熟悉细胞凋亡的特征、基本进展和影响因素。熟悉细胞凋亡过程中生化改变及基因调控。 【了解】 了解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 1.概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生理病理意义。 2.细胞凋亡的过程和调控。 (1)细胞凋亡的大致过程:凋亡信号转导、凋亡基因激活、细胞凋亡的执行、凋亡细胞的清除。 (2)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①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②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DNA的片段,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及其作用,Caspase的激活及其作用。 (3)细胞凋亡的调控:①细胞凋亡相关因素:诱导性因素、抑制性因素;②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胞内Ca2+信号系统,Camp/PKA信号系统,Fas蛋白/Fas配体信号系统,神经酰胺信号系统,二酰甘油/蛋白激酶C(PKC)信号系统,酪氨酸蛋白激酶(PTK)信号系统。③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c-myc、Bcl-x。 3.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氧化损伤、钙稳态失衡、线粒体损伤。 4.细胞凋亡与疾病 (1)细胞凋亡不足:肿瘤、自身免疫病。 (2)细胞凋亡过度:心血管疾病(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力衰竭),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病毒感染。 (3)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动脉粥样硬化症。 5. 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十章 应激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应激的概念。 【熟悉】 熟悉全身适应综合征概念及分期、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熟悉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了解】 解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教学内容 1.概述:应激的概念,应激原。 2.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1)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①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基本组成及效应;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基本组成及效应;③其它。 (2)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①热休克蛋白:概念,HSP的基本组成与功能;②急性期反应蛋白:概念,AP的主要构成及来源,主要生物学功能。 (3)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 3.应激损伤与应激相关疾病:应激性疾病、应激相关性疾病 (1)全身适应综合征概念及分期。 (2)应激性溃疡:概念,发生机制。 (3)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4)应激与免疫功能障碍。 (5)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 4.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十一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概念 【熟悉】 熟悉原因、发病机制、发生发展的因素、分期和分型、功能代谢变化。 【了解】 了解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内容 1.概述(自学):机体的凝血、抗凝血功能,纤溶系统及其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抗凝血及纤溶过程中的作用。 2.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自学)。 凝血因子的异常、血浆中抗凝因子异常、血浆中纤溶因子的异常、血细胞的异常及血管异常在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3.DIC (1)DIC的概念。 (2)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①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凝血系统;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③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④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3)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②血液凝固的调控失调;③肝功能严重障碍;④血液高凝状态;⑤微循环障碍。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及分型:①分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②分型(自学):按DIC发生快慢分型(急性型、慢性型与亚急性型),按DIC的代偿情况分型(失代偿型、代偿型和过度代偿型)。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贫血。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十二章 休 克 3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休克的概念、发病机制。 【熟悉】 熟悉休克的原因、分类。 【了解】 了解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教学内容 1.概述:休克的概念。 2.病因与分类 病因:失血与失液,烧伤,创伤,感染,过敏,强烈的神经刺激,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分类:按病因分类,按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3.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1)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微循环的改变,微循环改变的机制,代偿意义,主要临床表现。 (2)淤血性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微循环的改变,微循环改变的机制,后果,主要临床表现。 (3)微循环衰竭期(难治期):微循环的改变(DIC的形成),主要临床表现(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休克难治的机制。 4.休克时的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 (1)细胞损伤: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的变化。 (2)代谢障碍:物质代谢的变化,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5.器官功能变化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自学) 6.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2学时 目的要求 【熟悉】 熟悉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了解】 了解缺血-再灌流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了解缺血-再灌流损伤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和近代进展 2.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3.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发生机制 (1)自由基的作用:自由基的概念与类型、自由基的代谢、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2)钙超载:细胞内钙超载的机制、钙超载引起再灌流损伤的机制。 (3)白细胞的作用:再灌流时白细胞的激活、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再灌流损伤。 4. 缺血-再灌流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及代谢变化:心脏的变化、脑的变化、其他器官的变化。 5.防治缺血-再灌流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 3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心力衰竭的概念和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熟悉】 熟悉心力衰竭的分类、病因、诱因,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了解】 了解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内容 1.心力衰竭的概念。 2.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 3.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收缩蛋白,调节蛋白,钙离子,ATP。 (2)心肌收缩性减弱: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3)心室舒张功能异常:钙离子复位延缓,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心室舒张势能减少,心室顺应性降低。 (4)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4.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1)心脏代偿反应:心率加快,心脏扩张,心肌肥大。 (2)心外代偿反应: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红细胞增多,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3)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 5.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6.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 3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 【熟悉】 熟悉呼吸衰竭的原因、发病机制。 【了解】 了解呼吸衰竭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及其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呼吸衰竭概念,分类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肺通气功能障碍: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原因及机制(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2)肺换气功能障碍:①弥散障碍:弥散障碍的原因,弥散障碍时的血气变化;②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的类型和原因,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时的血气变化;③解剖分流增加。 3.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变化;循环系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肾功能变化;胃肠变化。 4.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 3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 【熟悉】 熟悉氨中毒学说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了解】 了解发病机制中其他学说。了解本章其他内容。 教学内容 肝性脑病 1.概念、分类与分期。 2.发病机制 (1)氨中毒学说:血氨增高的原因,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3)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4)GABA学说(自学) (5)其他神经毒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自学) 3.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氮的负荷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脑敏感性增高。 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3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掌握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概念 【熟悉】 熟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了解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发病经过;了解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内容 1.急性肾功能衰竭 (1)概念 (2)分类和病因: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因素。 (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①肾小球因素;②肾小管因素;③肾组织细胞损伤及其机制:受损细胞的种类及其特征、细胞损伤机制。 (4)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少尿期(少尿或无尿及尿成分变化、水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多尿期、恢复期。 (5)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慢性肾功能衰竭 (1)概念 (2)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3)发展过程:代偿期、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4)发病机制:①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几种主要学说(健存肾单位学说、矫枉失衡学说);②肾单位功能丧失的机制。 (5)功能代谢变化:①泌尿功能障碍:尿量的变化,尿液渗透压的变化,尿液成分的改变;②体液内环境的改变: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酸中毒;③其它病理生理变化:肾性高血压,肾性骨营养不良,出血倾向,肾性贫血。 3.尿毒症 (1)概念 (2)尿毒症毒素:甲状旁腺激素,胍类化合物,尿素,胺类,未知中分子毒性物质,其它。 (3)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皮肤变化,代谢障碍。 (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治疗原发病,消除能增加肾负荷的因素,透析疗法,肾移植。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板书、提问、归纳、总结等。 实验部分 实验教学简介 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医学基础理论的主干学科之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并主要从机能和代谢变化的角度为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及其机制。它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可分为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和观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等几个方面。临床观察主要是观察疾病的现象,而临床实验由于受到法律和道德的限制,只能在不损害病人健康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做一些不耽误病情、不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的实验。为了深入揭示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必须人为地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动物身上复制各种疾病和病理过程,观察和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各种病理和生理变化及其发展过程,用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等实验方法,用形态等基本技术去观察与测定其功能和代谢变化,探讨其发生机理。然后将获得的资料与人的疾病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并从中引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动物实验是病理生理学研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目的:病理生理学是在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实验和观察及动物实验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由于临床实验受法律、道德等的限制,因而动物实验在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教学,复制各种疾病和病理过程动物模型,观察和记录各种病理和生理变化及其发展过程,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理解。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使学生的科学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写作能力得到初步训练。 基本要求 1.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 2.在老师示教过程中要用心听讲和细致观察。 3.在动物实验过程中,要认真操作,对各种实验现象作好记录。 4.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各种实验现象认真分析。 5.实验后要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及时上交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性质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性质 学时数 必做/选做 01 病生实验录像 3 必做 02 实验性热射病 验证性 3 必做 03 实验性失血性休克 验证性 3 必做 04 中毒性肺水肿 验证性 3 必做 三、教学时间安排表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讲授 实验/见习等 指导性自学 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疾病概论 3 3 病生实验录像 3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3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3 第五章 缺 氧 2 第六章 发 热 1 第九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2 第十章 应 激 2 第十一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 第十二章 休 克 3 3 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2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 3 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 3 3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 3 第十七章 肾脏功能不全 3 辅导 3 考试 3 合计 42 12 四、考核方式 实验报告评分与学期末考试。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1.金惠铭主编. 《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5月第6版。 2.病理教研室主编. 《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主要参考书: 1.黄玉芳主编. 《病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 2. 来茂德主编. 《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8月。 (执笔:杜标炎, 审校:钟廷机、苏宁) PAGE
本文档为【《病理生理或学》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482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1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1-19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