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哲学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哲学智慧中国哲学智慧 第一节 儒 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论语 雍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荀子: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等著作中把儒分为三类:一类是广义的儒,即『达名』之儒,指术士而言;一类是狭义的儒, 即『私名』之儒,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而言;介乎这两回者之间的是『类名』之儒,也就是从事礼乐教化的儒。 1孔子 (1—4页)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 3仁论 何谓,仁, , 109次。 说文解字:...

中国哲学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 第一节 儒 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论语 雍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荀子: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等著作中把儒分为三类:一类是广义的儒,即『达名』之儒,指术士而言;一类是狭义的儒, 即『私名』之儒,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而言;介乎这两回者之间的是『类名』之儒,也就是从事礼乐教化的儒。 1孔子 (1—4页)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 3仁论 何谓,仁, , 109次。 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二。 3-1 ,仁,的基本含义是人所本有的对于他人的关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3-2在孔子看来,这种对于他人的关爱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 3-3孔子并不轻意以仁许人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 3-4仁的本质 3-6仁与忠、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3-7仁与知、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3-8仁与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 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 子~(泰伯) 3-9仁与乐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而) 3-10仁的基础是人心灵深处的真性情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 在其中矣。(子路) 4君子论 4-1君子小人两相分别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4-2君子之精神追求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 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3君子之人格风范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4君子之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2政者,正也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 5-3政治理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 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 6天命观 6-1在中国,天命观念早在夏、殷时代已很流行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商书??汤誓)。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 6-2敬畏天命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6-3知天命而尽人事 五十而知天命。(为政)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问)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__ 第二节 孟 子(4——6页)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1仁政论 1-1在孔子,仁学尚具有一般意义;而在孟子,简单讲仁已显然不够,所以孟子大力提倡仁政 。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1-2仁政的主要内容 1-21仁政必自经界始 –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梁惠王上) –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 而定也。(滕文公上) 1-22民为贵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1-23君与臣的关系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离娄下) 2心性论 2-1性本善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 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2-2尽心、养气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上) 3义利论 3-1义以为上 –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 –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梁惠王上) –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 3-2舍生取义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 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告子上) 4君子论 4-1大丈夫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 4-2君子之乐 –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 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 4-3境界 –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下) 5修养论 5-1求放心 –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 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5-2立诚 –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也。(尽心上) –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 5-3寡欲 –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第三节 荀 子(6——7) 荀子,名况,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赵国(今邯郸一带)人。战国末期儒学大师,杰出的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子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三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 1天人观 1-1明于天人之分,是荀子思想的基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 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君子有常体矣。(天论)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1-2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分、有义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 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王制) 2性恶论 2-1人之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ª?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 2-2礼之所起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论)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恶)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性恶) 2-3学习的境界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 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3认识论 3-1解蔽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 也。(解蔽)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解蔽) 3-2虚壹而静 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解蔽)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 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解蔽) 第二章 道 家 第一节老 子(8——12) ,道家,一语,不见于先秦典籍。汉初虽已有,道家,之名,然将其作为一家学派而论,则始于汉代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 数度,之学者为阴阳家,讲,诗书礼乐,之学者为儒家,墨翟、禽滑厘为墨家,惠施为名家,其余四家,即宋钘、尹文之学,彭蒙、田骈、慎到之学,关尹、老聃之学,庄周之学,均为道家。荀子??解蔽所列六家,道家有其三。尸子??广泽所列六家,道家亦有其三。吕氏春秋??审分览??不二所列十家,道家居其五。汉书??艺文志罗列先秦诸子文献,列有道家三十七家,共计993篇,为诸子九家之冠。 1-1老子其人 –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之史也。 1-2 – 传世老子,一般分为八十一章。此外还有五十五章、六十四章、六十八章、七十二章诸种版本。 2.道法自然 2-1道的本义 – 道一字在老子一书中出现了76次,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观念。 – 道,本义是大路、坦途。 老子对道之深化 老子之前,中国人的认识以天道为至,人道本于天道。就天道而言,道从属于天,天道亦即天地间不变之法则。 因天地间本有之法则,是天固有之品性,故名之曰天道。所以,天道一词之重心不是道而是天。 至老子,对道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在老子看来,不仅天地之间,而且天地之上,有一至高无上的存在。此一 至高无上的存在,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由其所从出,而且是人类认识不可企及的极限。由此,对于这一根本与极限的描述与说明,就成为老子哲学不仅首要而且主要的任务。 2-2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本根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 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 精,其精甚真,其中有 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二十一章) 2-3道化流行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者,太极也。太极分而为阴阳,此即所谓,一生二,;阴阳交互感应而形成一种和合状态,此 即所谓,二生三,;万物就是由阴阳交互感应和合而成的,此即所谓,三生万物, 。 2-4道是事物的本体 – 道不仅是事物存在之本原、本根,同时也是事物存在之根据,是万事万物之本体。道化生万物之后,又作为天 地万物存在之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天地万物之本质。所以,道不仅是一生成论的范畴,同时也是一本体论的范畴。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子三十九章) 此处之所谓一,与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之一是有区别的。道是一,是太一,其一与太一,所彰明 者,是道之独一无二、无以为偶之性质。而道之为一,又有具体之区别。,道生一,一生二,之一,是太极,是一生成论之概念,指明道之生物。而,昔之得一者,之一,是唯一之一,是一本体论之概念,指明物之得道。,昔之得一者,,即是昔之得道者。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宁,神之所以灵,谷之所以盈,物之所以生,都是因为得了道,都是因为道在其中。 2-5道不可道 道不可以名,不可以道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 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 2-6道法自然 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之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之本原与本体,缔造、成就了天地万物。但道成就天地万物, 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根本。何谓,道法自然,, 自为自己,然为样态。,自然,亦即自生、自化、自成,亦即自本自根,无有外力强迫。 ,自然,并非一实体性的存在,也非一事实性的存在。,自然,一词在中国古代,并不具有自然界之自然之义, 而是自以为然、自得其然、自己使自己成其为如此,而无外力强迫之义。 ,自然,是老子哲学之关键性词语 – 老子一书言及,自然,者有五处。 –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 希言自然。(二十三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3-4道法自然即是道性自然 – ,自然,并非实体性的存在,亦非事实上的存在,而是对某一状态或结果的说明。,道法自然,,非谓道之外 更有其自然。 – 道虽然成就了万物,但道并不是有意要成就万物;道成就万物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完全是自然而然, 完全是自然无为的。 –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 一章) – 道化生了万物,为万物之本根;又作为万物之本体而成为万物之主宰,从而受到尊敬,但道之所以受到敬仰尊 重,正由于道之自然,正在于道之无为。 –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二章)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 –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食万物而不为主。(三十四章)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以万物为己之私有;,为而不恃,,泽施万物而不以为恩、不图其报;,功成而 弗居,,事遂功成,而不居其功,不以成功为己之功劳。一切皆自其然而然,这就是自然,这就是道之本性。,天地不仁,,非天地不仁为也,不以仁为也,不以行仁为自己之出发点与归宿也。 在儒家看来,天地是仁爱的化身。天覆育万物,春生夏长,成物以奉人,即是天爱人、爱物的具体体现。 而在道家看来,天地乃道的化生物。道化生为天地,是自然而然、无有目的、无有用心的,天地化生万物也是 自然而然、无有目的、无有用心的。天地万物因道而生,因道而生并不意味着道于物有什么特殊的作为,道之于物只是顺其自然而为之,只是,任其自生自成,。所以,道之作为即是无为。 3.无为与无不为 –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之基本观念。自然无为既可合而言之,亦可分而言之。合而言之:自然即无为,无为即自 然,故曰自然无为。分而言之:自然是道之本性,亦可称为道体;无为是道之运作,是人之所应效法者,亦可称为道用。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十章)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 3-1为无为 – ,无为,表面上看来是不做事,但此不做事并非消极的不做事,而是积极的不做事,,无为,也是一种,为,。 正像沉默并非只是无言,弃权并非就是放弃权利。我沉默是我主动选择了沉默,是我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发表任何意见并非没有意见,而是选择不发表而已,不发表意见正是我的意见。此之无言,也是一种言,即以无言为言,亦即,言无言,。我弃权是我主动选择了弃权,我既不想赞成,也不想反对,因此我选择了弃权。弃权并非什么也没做,所做的正是弃权。 – 以无言为言,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言无言,,,为无为,,,事无事,。何以要,为无为,事无事, , 何以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因为有为违背,自然,,破坏,自然,,故,不敢为,,亦不能为。由此可见,老子提倡无为,基本用意还在于,自然,。,无为,方是,自然,,,自然,即是,无为, 。自然无为,乃道之本性。 3-2无为而为 – 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这种现象,被老子加以 哲学的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 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二十二章) –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三十二章) – 儒道之治道 – 虽然儒、道两家均言治乱,但其治乱之方有很大之不同。儒家提倡仁义,提倡,克己复礼,。道家则坚决主张 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 虽然儒、道两家均言及,圣人,,但两家之,圣人,亦决然不同。儒家之所谓,圣人,,是不学而能、创法立 范、彪炳千古之有德之人。而道家之所谓,圣人,,则是虚以为怀、无以为事、无以为名之得道之士。 – 儒、道圣人观念之不同,既体现出其思想倾向之不同,也体现出其理想人格之不同。 ,无为而无不为,,通过,无为,以达到,无不为,,,无不为,似乎才是目的,而,无为,似乎仅是手段, 是工具。所以,有人以为老子是阴谋家,表面上什么都不做,其实内心里做着种种计较。这是对老子的一种误解。 – 老子讲,曲则全,,,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3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三十八章) 在老子思想中,,无为,确具有手段与工具的意义,但,无为,并非只具有手段和工具的意义。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道之本体也;,无不为,者,道之作用也。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老子三十八章),为无为,,,事无事,,,处无为之事,,则,无以为,,则无以为事。对于有欲之人而言,通过,无为,可以达到,无不为,。 ,无不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结果。目的是预先具有的期望,是行动的动力,结果则是不期然而然的后果。因为 某种期望而采取行动,采取某种行动(或不采取行动)而有某种结果,此二者之间是有很大分别的。对于无欲之人而言,,无为,本身即具有目的性,,无为,本身即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4贵柔处弱 4-1守柔为强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 三章) –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五十二章) –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 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 –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 八章) 4-2知其白,守其黑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 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老子二十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 第二节 庄 子(12-15) 1.庄子其人其书 1-1庄子其人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86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一生贫困,外物篇讲到: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列御寇篇讲到, 宋人有曹商者,讥笑庄子的贫困,而遭到庄子的挖苦。史记庄子传中只讲了一件事,就是楚威王闻庄周贤,聘庄子为楚国的宰相,而庄子不为所动。 1-2 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所载,有五十二篇,而现存庄子,仅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 一。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作,外、杂篇则为庄子后学之作。也有人主张,研究庄子思想,不宜局限于内篇, 更不可严守怎样才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庄子认为: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在宥) ,在,,即自在;,宥,,即自得。自在而自得,,不淫其性,不迁其德,,哪里还需要圣王君子费尽心神地治理天下呢, 然而,当是之时,诸侯争雄,大国称霸,各国唯恐求强求霸于不及,又何以谈得上,在宥,,加之天下大乱,民多死于危难之中。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人间世) 所以,与老子关注如何救世不同,庄子思考问题的重心,并不是如何救世,而是如何救人。他更多地考虑的是个人,是个人生命的价值,是个人精神的家园,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寓所。 在庄子之前,无论是儒家之孔、孟,还是道家之老子,抑或是墨家、法家,都只是从整体的意义上来探讨人、说明人、把握人,而从没有真正关心人的个体生命、个体意义、个体价值。从个体上关心人、把握人,在中国是由庄子开其始的。 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虽有济世之志,但任何救世之方都无由得施的时代,生灵涂炭,精神飘零而无处安顿,人的生命价值究竟安在,人的精神家园又在何处,这是一个时代课题,这一时代课题也正是庄子哲学的基本课题。 以人为中心,以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精神的安顿为旨归,是庄子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倾向。 从确立人的精神家园这一目的出发,庄子首先要确定人性之本,要确定人性之真。所以,庄子关于这一问题的 展开,是从人性论开始的。 3.人性论 性,本字为生。说文解字曰:,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 阮元曰:,性字本从心从生,先有生字,商周古人造此字,已谐声,声亦意也。,(性命古训) 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 3-1人的本性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 自由而自在是人之自然本性,在自然状态,人之本性获得了最充分的体现。 4-2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是人最高之目的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 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然其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3-3精神的宁静与淡泊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 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愿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4.生死论 4-1死生为昼夜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然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泣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至乐)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4-2生劳死息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 5.天命论 命,是决定人生贵贱福祸的、带有必然性与神秘色彩的某种异己力量。作为一种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异己力量, 命亦称做天命。 儒家认为命不可违,强调,知命,,但同时又主张人在命运面前应当积极进取。作为儒家之创始人,孔子对命 抱有深深的敬畏的态度。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 5-1命不可违 在庄子看来,人世间之种种大事大端,无不是命中注定的。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与命有关联的还有一个范畴:时。如果说,命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异己的、必然的力量与趋势,那么,时则是 人力所无法左右的特定的社会发展状态,亦即所谓的时局、时势。命对人有着很大之影响和作用,时对人亦有着很大之影响和作用。 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 5-2安命达德 既知命之无可奈何,人亦应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来对待命。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何以要对时、命持这样一种态度,因为只有以这样一种恬然达观的态度来对待一切,才能保守心灵之宁静、淡泊与自由。而庄子把心灵之宁静、淡泊与自由,看得比其它任何一切都更为重要。 鲁索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庄子追求人之精神自由,但亦承认人时刻不在枷锁 之中。这种枷锁,既有现实之功、名、利、禄之类物事,亦有个体人力所无法抗御之必然力量,即所谓命。对于前者,庄子提倡超越的态度,主张,游心,;对于后者,庄子提倡安然处之。,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命面前既不可奈何,亦即承认现实人生之不自 由。承认其不自由,而又不甘心于不自由,而又不以不自由为满足,此即是庄子之痛苦所在。 承认人之不自由,而又极力追求人之自由,认为自由与必然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张的关系,这并不是庄子之深刻 之处。庄子之深刻之处在于,他所采取的达到自由的途径,正是以对于不自由之认可为基本前提的,承认不自由成了达到自由的基本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此,安,字具有深意。既不可奈何,而后方能安然处之;既已安然处之,则心灵之威压亦顿然释之;心灵之威压既已不复存在,随之而来者即是自由而自在之状态。所以,以不可奈何的态度来对待命运,并不是一种无为的表现,更不是一种颓废的态度,而是,德之至,的表现,而是精神修养达到极致的表现。 儒家提倡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之, 。孟子于知命外,又强调,立命,、,正命,,强调,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强调,知命者不立乎崖墙之下,,反对坐以待命,推崇积极进取。所以儒家所倡导之人生,是积极进取之人生。 道家则不同。庄子于知命之外,只教人安命,教人,安时而处顺,。表面看来,以庄子为代表之道家,是消极 以至颓废的。然庄子所倡导者,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庄子所突出者,是人对于现实世界之超越。在儒家看来,知其不可亦当为之;而在道家看来,知其不可而为之,即是,疲役,,即是,芒, 。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 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齐物论) 所以,庄子所倡导之人生境界,也许比孔、孟所倡导之人生境界更其高迈,亦更其难以到达。因为不管处逆处 顺,都一如既往,积极进取,并非难事。而对于自己所遭受之一切,对于功名利禄、穷达荣辱,均能采取超越之立场,采取达观之态度,以一种放得下的胸怀来对待一切,得而不喜,丧而不忧,,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齐物论),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天地)以精神之自由为最高追求,却是一般人士所难以做到的。 6.齐物论 6-1以道观物与以物观物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 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秋水) ) 6-2心斋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 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人间世) 6-3坐忘 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6-4精神境界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下) 第三章 墨 家(15-17) 墨子(约公元前476,前390年)墨家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名翟,鲁国人,工匠出身。相传墨翟早年『学儒 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训),由此开出墨家学派。 墨家与儒家在先秦并称显学,当时影响非常之大,孟子曾说:『杨朱墨翟之学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 则归于墨。』(孟子??滕文公)韩非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与儒家不同,墨家是个集学术与政治于一体的团体,内部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其成员称为墨者,其首领称为『巨子』。墨子死后,墨家发生分化,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主要派别。墨子书之重要篇章均分为上中下三篇,与墨分为三不无关系。汉以后,墨学中断,成为千古不传之绝学。 墨家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中。现存墨子一书是从汉代流传下来的。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有71篇, 现仅存53篇。一般认为,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小取、大取六篇系后期墨家著作。研究墨子思想最重要的是两组著作,一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11篇,原每篇皆分为上、中、下,共33篇,现缺9篇,存24篇,为墨子当年系统讲述自己之学说,后为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另一组是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5篇,相当于墨子之言行录。 1墨学的十大纲领 墨子思想之主体是所谓的治国之道。墨子之治国之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整体是由十个方面构成的,这十 个方面也就是墨学的十大纲领。 1-1非攻、兼爱 1-11治国之道之根本在于兴利除害 – 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非乐上) 1-12天下之大害,是诸侯之间连年不断的战争 – 战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是最大的不义之举,所以墨子主张『非攻』。墨子从『入人园圃,窃 其桃李』讲起,到『攘人犬豕鸡豚』、『取人马牛』,到『杀不辜之人』,到『攻国』,从『杀一人』,讲到『杀十人』、『杀百人』,认为战争是大不义之举。 1-13战争以至其它社会罪恶之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 –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 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兼爱中) 1-14 要消除祸害,就必须提倡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爱。这种普遍的爱,墨子将其称作『兼爱』 –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 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兼爱上) 1-15提倡兼爱,以兼爱为基本救世之方,是墨子思想的根本 – 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孔子贵仁,墨子贵兼。』孔墨虽然都提倡仁爱,但孔子所提倡的爱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制的『亲亲』原则之上的,故礼记??大传讲『人道亲亲也』,孟子讲:『亲亲,仁也。』(孟子??告子下) – 儒家所提倡的仁爱精神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墨子则主张『爱 无差等』,(孟子??滕文公上)『爱无厚薄』,(墨子??经上)这种无差等的爱遭到了孟子等人的强烈反对。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1-2天志、明鬼 1-21兼爱、非攻之治世法则,是天志、天意 – 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曰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 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天志下) –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天志上) –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天志中) 1-22天掌管赏善罚暴,鬼神也掌管赏善罚暴 – 鬼神之明,不可为幽闲广泽,山林深谷,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 鬼神之罚必胜之。(明鬼下) 1-3尚贤、尚同 1-31治理国家,不仅要有得当的方略,还要有贤明的人才 – 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己。(尚贤上) 1-32天地之大,万物之众,为政者不能遍闻,不得遍虑,故尚贤之外还须尚同 – 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肱助己动作。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 闻见者远矣;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谈谋度速得矣;助之动作者众,即其举事速成矣。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尚同中) 1-4节用、节葬 1-41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是故古者圣 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韗鞄、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 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夏服絺绤之衣,轻且凊,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节用中) 1-42厚葬久丧为害社会国家 – 细计厚葬。为多埋赋之财者也。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 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若法若言,行若道,使为上者行此,则不能听治;使为下者行此,则不能从事。上不听治,刑政必乱;下不从事,衣食之财必不足。(节葬下) 1-5非乐、非命 1-51为乐废君子听治,废贱人之从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 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锺、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 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非乐上) 1-52人与禽兽不同,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 执有命者言曰:上之所罚,命固且罚,不暴故罚也。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以此为君则不义,为 臣则不忠,为父则不慈,为子则不孝,为兄则不良,为弟则不弟,而强执此者,此特凶言之所自生,而暴人之道也。(非命上) 2三表法 2-1言必立仪 – 言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 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非命上) 2-2 『三表法』的意义 – 墨子提出三表,在认识论上有重要意义。『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提出应当以史为鉴,这是非常深刻的思想;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强调要用人们的具体实践来检验,这是更为杰出的思想;『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指出要用实际效果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也是很伟大的思想。 第四章 法家(18-19)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与李斯同学于荀况门下。曾多次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强,但未被采纳。于是观往者得失之变,著书立说。其书传至秦国,深得秦王嬴政赏识。公元前233年,韩非出使秦国,为秦臣李斯、姚贾陷害下狱,被迫服毒自杀。其著作保存在韩非子一书中。 1.自为的人性论 1-1韩非思想的基础是其师荀子的性恶论 在荀子那里,因为人性恶,所以要注重后天的积习、后天的功力,以成其为完人。而在韩非这里,因为人性之不可改变、不可移易,所以要靠法、术、势来制之。如果说,荀子对于人之改造还充满信心,那么,韩非则对此不抱任何希望。 1-2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古人亟于德,中古逐于利,当今争于力。 处多事之时,用寡事之器,非智者之备也;当大争之世,而行揖让之轨,非圣人之治也。( 八说 ) 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駻马,此不知之患也。 1-3 人与人的关系是纯粹的利益关系 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而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备1-4 君臣之交,计也 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臣之情,害身无利;君之情,害国无亲。君臣也者,以计合者也。(饰邪) 1-5 夫妻、父子之间,利也 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外储说左上)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 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六反) 2.法、术、势 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 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2-1重法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有度) 2-3尊势 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由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诎贤者也。(难势) 2-3贵术 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 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 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主道) 不仅如此,君主还可挟知而问,倒言反事。此外,韩非还提倡暗杀:生害事,死伤名,则行饮食;不然,而与 其雠;此谓除阴奸也。(八经) 2-4理想社会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佛教哲学(19——23) 1.佛教概述 1-1信仰 佛教以佛为崇拜的物件。佛是梵文,佛陀,的音译,意译为,觉者, 。觉有三层含义:自觉、觉他、觉行圆 满。小乘佛教一般以佛为释迦牟尼的专指。大乘佛教还有三世佛、三身佛等。 1-11三世佛 竖三世佛 左:燃灯佛,过去 中:释迦牟尼佛,现在 右:弥勒佛,将来 横三世佛 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 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1-12菩萨:职责:帮助佛 四大菩萨:文殊、观音、 普贤、地藏 四大名山:五台、普陀、 峨嵋、九华 1-13罗汉 在小乘佛教中是可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地位次于佛与菩萨。 1-2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公无前6至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6年),原名悉达多,姓乔答摩,是古印度迦毗 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太子。 1-21流派 原始佛教,创教与承传。 部派佛教,4世纪中叶,开始分裂。 大乘佛教,主张慈悲救世,普渡众生。 密教,7世纪,高度组织化,礼仪繁琐,神秘。 1-22传承 南传佛教,南亚,东南亚,上座部佛教。 北传佛教,中国、日本、蒙古。 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喀巴,达赖,班禅。 1-3教义 1-31四谛 1-311苦谛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 1-312集谛:痛苦的原因或根据,生死轮回。 1-313灭谛:超越生死,涅盘 1-314道谛:消灭诸苦的方法、手段。 1-32八正道 正见(认识)、正思(思维)、正语(言语)、正业(行为)、正命(生活方式)、正念(意 念)、正定(禅定)、 正精进。 1-33六道轮回 三世:前世、今世、来世。 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 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1-34因果报应 业:身业(行为)、语业(言语)、意业(意识) 报:报应。以善恶诸业为因,能招致不同的果报,是为业果。 1-4佛法 1-41戒学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八戒:五戒之外:不坐高广大床、不装饰打扮观听歌舞、不非时食。 1-42定学 禅定,集中精神,了悟。慧能: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谓禅定。 1-43慧学 智慧之学。慧能: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2隋唐佛教宗派 2-1天台宗 天台宗,由于这个宗派是隋朝天台山智顗所创立,所以被称为天台宗。此宗的中心理论是诸法实相论,渊于南 岳慧思。他说一切诸法当体即是实相,而万有差别的事相皆是显示法相真如的本相。此宗所立的,圆融三谛,及,一念三千,即为说明此义。 2-11圆融三谛 2-111空谛 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叫做,空谛,。 2-112假谛 一切事物其中虽无永恒不变的实体,却有如幻如化的相貌,叫做,假谛,。 2-113中道谛 这些都不出法性,不待造作而有,叫做,中道谛,。 随便举一事物,他认为即是空、又是假、又是中,所以称为圆融三谛。 2-12一念三千 2-121十法界 一心具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以上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以上为四圣)十法界, 2-122 百法界 这十法界,不是固定不移的。,六凡,可以向上达到佛的地位,而佛也可以显身于,六凡,之中。这样十法界 相互具备,就构成,百法界,。 2-123 十如是 天台宗进而区分了构成每一事物的内部结构,提出了构成宇宙万物本然状态的十个方面,它们是: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合称,十如 是,。 分别表示相状、本性、体质、功能、活动、原因、条件、结果、报应等。这样,百法界,的每一界各具,十如 是,,从而称为,千如是,。 2-124三种世间 天台宗认为各法界所依之体,基本上不外乎,三种世间,。即构成它们个体要素来说是色、受、想、行、识的 五蕴世间,就其群体而言是有情世间,就其生存环境而言,是器世间。由此就有了三千种世间,而这一切都不过是,介而一念心,的产物,没有,介尔一念心,,也就没有一切。 2-2唯识宗 法相唯识宗是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的宗派,因宣扬,万法唯识,故得名。法相唯识宗的中心思想是,三 性说,和,八识说,。 2-21三性说 2-211遍计所执性 唯识宗认为,一般人(凡夫)周遍地观察和思量世上的万事万物(遍计),并将它们区别分类,从而作出世上 存在着真实的人(,实我,)和真实的物(,实法,),事物之间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别的判断(,所执,)。这种由主观上,虚妄分别,而得来的事物的性质,叫做,遍计所执性,。它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所以,,遍计所执性,又称,幻有,。 2-212依他起性 为了破除,遍计所执性,,唯识宗提出了,依他起性,。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依据一定的因缘,特别是阿赖耶识 的活动兴起的,并非是由物体的自性所决定的。如果没有众缘的聚会,便没有一切现象。事物这种依众缘而起的性质,便是,依他起性,。它是一种相对的存在,是一种随着条件的变化随时会消失的存在。所以,,依他起性,又称,假有,。 2-213圆成实性 唯识宗认为不仅人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五蕴,)和合产生的,没有 实在的主体(即,人无我,、 ,人空,),而且一切事物都是依据各种因缘产生的,同样没有实在的主体(即,法无我,、,法空,)。这种在排除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在性以后,方能得到的事物圆满无缺、能够成就佛和菩萨各种功德的性质,叫做,圆成实性,。这才是唯一起初的绝对的存在,才是:,真如,。甩以,圆成实性,又称,真有,。 2-22八识 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它是唯识宗对人的认识功能所作的分类,也是唯识宗关于外部世界起源于精神现象的,万法唯识,和,唯识无 境,的立论依据。八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阿赖耶识,它是一切现象的总根源,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变现,而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所执取,以为实在。现象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阿赖耶识中蕴藏着种种性质不同的种子。 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论者相反,唯识宗认为一切众生先天具有五种不同的本性,这是由阿赖耶识中的种 子决定的,因而是不可改变的。五种姓是:菩萨种姓、缘觉种姓、声闻种姓、不定种姓、一阐提种姓。五种姓说促使唯识宗在理论上与其它宗派发生正面冲突,也是其不得久传的重要原因。 2-3华严宗 因以华严经为建立义理显示旨归的根本经典,故名,又因其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后人称法 藏为贤首大师,故又称为贤首宗。还因此宗以法界缘起自在无碍为基本教义,又名为法界宗。 华严宗的基本理论是法界缘起论。法界是包涵理和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相、总称。理即真理,指事物的本性、 本体;事即万事万物、现象。法界缘起是讲理、事、理和事以及事和事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法界共有四相,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 2-31四法界 事法界,即宇宙万有事物。 理法界,指不同事物共有的本体、本性。 理事无碍法界,意谓理是事的本体,事是理的显现,本体和现象无妨碍、无矛盾、圆融和谐。 事事无碍法界,指事物与事物之间圆融交渗,相即相融,彼此无碍。 法藏称理事无碍的关系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一本体显现为各种各样的事物,是,一即一切,;千差 万别的事物归结为同一本体,是,一切即一,。 2-32六相圆融 所谓六相是总、同、成、别、异、坏。前三相指全一、整体,后三相指部分、片断。其相互关系是离总无别,离同无异,离成无坏;总即别,别即总;同即异,异即同;成即坏,坏即成;相即相入,圆融无碍。 法藏: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处师子;又复一一毛,带 此无处师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各因陀罗网境界门。(金师子章) 2-4禅宗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禅宗的谱系是:菩提达摩?ª?ª慧可?ª?ª僧璨?ª?ª道信?ª?ª弘忍?ª?ª惠能。 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2-41佛性说 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强调佛性人人共有。佛性即是自性,宣扬,见性成佛,。 惠能: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惠能:本性是佛,离性别无佛。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 2-42顿悟说 认为众生可不必经历累生累世的修炼,只要能够开悟,当下即可成佛。 惠能: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惠能: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2-43无念说 惠能: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怀让:磨砖做镜 惟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程朱理学(23-末尾)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后人称为明道先生。 程颐(1033,1107),字正叔,后人称为伊川先生。 朱熹(1130,1200),字符晦,后人尊称为朱子。 二程?ª?ª杨时?ª?ª罗从彦?ª?ª李侗?ª?ª朱熹。 1.理气论 1-1先秦时代之所谓理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 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1-2理本论 程颢: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程氏遗书》卷十二) 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程氏遗书》卷二) 百理俱在,平铺放着。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来依旧。(《程氏遗书》卷二) 1-3理气关系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着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论今与后,己与人。(《程氏遗书》卷一) 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程氏遗书》卷四) 程颐:实有是理,故实有是物;实有是物,故实有是用;实有是用,故实有是心;实有是心,故实有是事。是皆原始要终而言也。(《河南程氏经说》卷八) 1-4理一分殊 天地之间,无适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子在所亲,即君臣而君臣在所严。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程氏遗书》卷四) 程颐: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程氏遗书》卷十八) 朱熹: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朱子语类》卷一) 2.人性论 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程氏遗书》卷一) 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但已不是性也。(《程氏遗书》卷一) 程颐: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程氏遗书》卷十八) 朱熹:吾之仁义礼智即天之元亨利贞,凡吾之所受,皆自彼而来也。(《朱子语类》卷六十) 3.格物致知 程颐:今人欲致知,须要格物。(《程氏遗书》卷十七) 程颐:致知在格物,格物之理,不若察之于身,其得尤切。(《程氏遗书》卷十七) 朱熹:格物只穷理,物格即是理明。 (《答汪尚书》) 朱熹:格物非欲尽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它可以类推。(《大学或问》) 4.知行论 程颐:知至则当至之,知终则当终之,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饥而不食乌喙,人不蹈水火,只是知。人为不善,只是不知,知至则至之。(《程氏遗书》卷十五) 朱熹: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 5.存天理灭人欲 程颢: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二程全书》,《明道文集》卷三) 程颐: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程氏遗书》卷二十四) 程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程氏遗书》卷二十二) 朱熹: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个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得不恰好,但会有人欲出来。(《朱子语类》 卷十三) 朱熹: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底是人欲。(《朱子语类》卷七八) 朱熹:人只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凡人不进便退也。(《朱子语类》卷十三) __ 陆王心学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因讲学于象山,人称象山先生。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阳明洞,人称阳明先生。 1.心即理 1-1心之本义 – 心,本义是人之心脏。《说文解字》曰: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 – ??心??在中国哲学中是一复杂的范畴,约而言之,似有三义: 一为思维器官。如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荀子曰:??治之要在知道,人何以知道, 曰心。??(《荀子??解蔽》)朱熹曰:??所谓心者,乃夫虚灵知觉之性,犹耳目之有见闻耳。??(《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三) 二为身之主宰。如荀子曰:??心者,行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荀子??解蔽)朱熹 曰: ??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朱子语类》卷九十八)王阳明也有??身之主宰便是心??之语。(《传习录》上) 三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这一意义上,心亦即是性。如孟子说:??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 子??告子上》)陆九渊说:??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语录》)陈献章说:??人具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无可贵,浑是一包脓血裹一大块骨头。??(《禽兽论》)王阳明也说:??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1-2心同理同 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 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杂说》) 陆九渊:??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杂说》) 陆九渊:??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书》) 陆九渊:??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是如此。??(《语录》) 陆九渊:??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录》) 2.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王阳明:??《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 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立个心去恶。??(《传习录》上) 3.致良知 王阳明:??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也,是以 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传习录》中) 王阳明:??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传习录》中) 王阳明:??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 4.存天理去人欲 陆九渊:??吾心之良,吾所固有也。吾所固有而不能以自保者,以其有以害之也。?,?,夫所以害吾心者,何 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养心莫善于寡欲》) 王阳明:??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传习录》上) 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
本文档为【中国哲学智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8KB
软件:Word
页数:4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09-29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