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YT 1960-2011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技术规程

LYT 1960-2011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技术规程

举报
开通vip

LYT 1960-2011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技术规程 ICS65.020 B16 中华人民 共禾口 LY 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960—2011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 评价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sforinvasionriskassessmentofexotictreespecies tonaturalecosystem 2011-06-10发布 2011—07—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1960—2011 目 次 前言⋯⋯⋯⋯⋯⋯⋯⋯⋯⋯⋯⋯⋯⋯⋯⋯⋯·⋯⋯⋯⋯⋯一 引言⋯⋯·⋯⋯⋯⋯⋯⋯⋯⋯⋯⋯⋯...

LYT 1960-2011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技术规程
ICS65.020 B16 中华人民 共禾口 LY 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960—2011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 评价技术 规程 煤矿测量规程下载煤矿测量规程下载配电网检修规程下载地籍调查规程pdf稳定性研究规程下载 Technicalcodesforinvasionriskassessmentofexotictreespecies tonaturalecosystem 2011-06-10发布 2011—07—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1960—2011 目 次 前言⋯⋯⋯⋯⋯⋯⋯⋯⋯⋯⋯⋯⋯⋯⋯⋯⋯·⋯⋯⋯⋯⋯一 引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 3.1外来树种人侵风险评价程序⋯⋯⋯⋯⋯⋯⋯⋯·⋯ 3.2外来树种入侵风险评价⋯⋯⋯⋯⋯⋯⋯⋯⋯⋯⋯· 3.2.1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或实际扩散入侵程度评价 3.2.2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3.2.3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的划分⋯⋯⋯···⋯·⋯ 3.3外来树种防治难度等级的评价·⋯⋯⋯⋯⋯⋯⋯⋯ 4不同入侵风险等级的外来树种分级管理对策⋯⋯⋯⋯·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外来树种入侵性等级评阶⋯⋯⋯⋯-⋯⋯⋯⋯-· 已经引进的外来树种实际扩散人侵程度等级评价 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级评价⋯⋯⋯⋯⋯ 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划分⋯⋯⋯·⋯⋯⋯⋯⋯· 外来树种防治难度等级评价⋯⋯·⋯⋯⋯⋯⋯⋯· 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评价结果···⋯⋯⋯⋯⋯·· IⅡ1 l 2 2 2 2 3 3 3 4 5 7 9 2 3 5 刖 罱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勇奇、张川红、王豁然、付增娟。 LY/T1960—2011 LY/T1960—2011 引 言 林木引种能给引进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有些外来树种具有很强的立地开拓能力和种 间竞争能力,可能对乡土物种的群落结构产生危害,造成对引种地生态环境的“生物入侵”。我国幅员辽 阔,具备多种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立地条件复杂多样,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区,为许多外来树种的生长提 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场所。因此,我国外来树种的引种非常发达,外来树种种类较多,因此尽快开展外来 树种人侵风险研究,制定统一技术规程和评估标准,确定各种外来树种的入侵性和生态风险,对我国林 业事业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本标准为加强外来树种引种的科学管理、生物入侵评价提供借鉴和指导,将有利于尽快消除我国在 进行植物引进中的不规范行为,防止引入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种类,避免入侵性外来木本植物的大面积 扩散,防范和减少外来树种可能对乡土物种和生态环境构成的潜在风险和危害,保护乡土物种和生态安 全,促进我国外来树种的引进和国际合作。 Ⅱ 1范围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 评价技术规程 LY/T1960一2011 本标准确立了外来树种对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包括外来树种入 侵性评价或扩散入侵程度评价、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价、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划分及外来树种 防治难度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分级管理对策。 本标准适用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或境内某一地区通过不同途径引种的所有树种及其可用于繁 殖的任何器官或组织。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引种 introduction 通过人为方式将一个物种、亚种或等级更低的分类单元(包括能够存活并最终能够繁殖的植物体任 何部分,诸如配子体、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向其自然分布区以外的其他地区迁移并种植。引种既可发 生于不同国家之间,也可在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 2.2 生物入侵biologicalinvasion 一个物种迁移至一个过去不曾分布的地区,并能自然存活、繁殖,形成驯化种群,其种群的扩散对当 地生态环境或经济已经或将构成威胁的过程。 2.3 外来入侵种invasivealienspecies 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如飓风)被迁移至自然地理分布区外,在自然、半自然生态 环境中自然扩散建立种群(没有人类的直接帮助),不断扩展种群规模,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 或进程已经产生或将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外来物种。 2.4 入侵性invasiveness 植物能繁殖扩散进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学特性。 2.5 入侵风险invasionrisk 植物能繁殖扩散,并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的风险。 2.6 信息量指数informationindex 衡量问题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准确性的参数,根据每一个回答问题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来得分。 2.7 信息量可靠性指数informationreliabilityindex 信息量指数总和占回答问题数量的百分数。 】 LY/T1960—2011 3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 3.1 外来树种入侵风险评价程序 外来树种入侵风险评价按以下步骤进行: a)人侵性评价或实际扩散人侵程度评价: 1) 人侵性评价:根据外来树种实际调查数据和参照他人的调查数据回答附录A表A.1中有 关外来树种的繁殖能力、自然传播扩散途径和适应能力的问题,最后计算总分,根据 3.2.1.1确定外来树种入侵性等级。只有信息量可靠性指数等于或大于80%,该评价结 果才有效;否则该评价结果无效。 2) 实际扩散入侵程度评价: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和参照他人的调查数据回答附录B表B.1中 有关外来树种扩散入侵程度的问题,最后计算总分,根据3.2.1.2确定外来树种的扩散入 侵程度等级。只有信息量可靠性指数等于或大于80%,该评价结果才有效;否则该评价 结果无效。 b)生态影响评价:根据外来树种实际调查数据和参照他人的调查数据回答附录C表C.1中有关 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问题,最后计算总分,根据3.2.2确定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等级。只有信息量可靠性指数等于或大于80%,该评价结果才有效;否则该评价结果无效, c)入侵风险等级划分:根据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等级或实际扩散入侵程度评价等级,以及外来树 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按照附录D表D.1的规则确定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填写附录F 表F.1。 d)防治难度评价:根据外来树种实际调查数据和参照他人的调查数据回答附录E表E.1中对外 来树种防治难度的问题,最后计算总分,根据3.3确定被评价外来树种的防治难度。只有信息 量可靠性指数等于或大于80%,该评价结果才有效;否则该评价结果无效。 e) 根据外来树种的人侵风险等级和外来树种的防治难度等级,根据第4章得出该树种相应的管 理对策,最后填写附录F表F.1。 f) 以上评价结果不是固定不变的,信息来源的多少会影响评价结果;另外,有些指标是需要长期 观测数据来评判的,例如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评价结果也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 3.2外来树种入侵风险评价 3.2.1 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或实际扩散入侵程度评价 根据外来树种引进时间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评价: a)对于未引进或已经引进,但引进时间短,没有完成一个世代周期的外来树种,进行人侵性评价; b)对于已经引进,并且引进时间较长,已经完成一个世代周期的外来树种,进行实际扩散人侵程 度评价。 3.2.1.1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 回答附录A表A.1的问题,根据评价计分结果,将入侵性分为三个等级: a)入侵性等级I:无入侵性或入侵性低。根据附录A表A.1的指标判断得分>o且≤30,则该 树种的入侵性等级为I。 b)入侵性等级Ⅱ:入侵性中等。根据附录A表A.1的指标判断得分>30且≤60,则该树种的入 侵性等级为Ⅱ。 c)入侵性等级Ⅲ:入侵性高。根据附录A表A.1的指标判断得分>60且≤100,则该树种的人 2 侵性等级为Ⅲ。 3.2.1.2外来树种实际扩散入侵程度评价 LY/T1960—2011 回答附录B表B.1的问题,根据评价计分结果,将外来树种实际扩散入侵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a) 实际扩散入侵程度等级I:无扩散入侵或扩散入侵程度低。根据附录B表B.1的指标判断得 分>0且≤20,则该树种的实际扩散入侵等级为I。 b)实际扩散入侵程度等级Ⅱ:扩散入侵程度中等。根据附录B表B.1的指标判断得分>20且 ≤57.5,则该树种的实际扩散入侵等级为Ⅱ。 c) 实际扩散入侵程度等级Ⅲ:扩散入侵程度高。根据附录B表B.1的指标判断得分>57.5且 ≤100,则该树种实际扩散入侵等级为Ⅲ。 3.2.2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回答附录C表C.1的问题,根据评价计分结果,将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分为三个等级: a)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级I:对生态系统无影响或影响低。根据附录C表C.1的指标,4项指标中 没有指标满足25分,有2项以下指标满足15分,该树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级为I。 b)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级Ⅱ:对生态系统影响中等。根据附录C表C.1的指标,4项指标至少有 1项指标满足25分,或没有指标满足25分,但同时至少有2项指标满足15分,那么该树种对 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级为Ⅱ。 c)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级Ⅲ:对生态系统影响高。根据附录C表C.1的指标,至少有2项指标满 足25分,那么该树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级为Ⅲ。 3.2.3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的划分 根据附录D表D.1,将该评价树种入侵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种情况: a) 高入侵风险等级:外来树种入侵扩散能力强,对生态系统影响高,具有高入侵风险。包含以下 几种类型: 1)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高,且入侵性高或中等; 2)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高,且人侵性低,扩散入侵程度高或中等。 b)中入侵风险等级:外来树种入侵扩散能力强或中等,对生态系统影响中等,具有中等入侵风险。 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1)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高,且入侵性低,扩散入侵程度低或不清楚; 2)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中等,且入侵性高或中等; 3)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中等,且入侵性低,扩散入侵程度高或中等; 4)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低,且入侵性高; 5)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低,且入侵性中等或低,扩散入侵程度高。 c)低人侵风险等级:夕}来树种入侵扩散能力中等或低,对生态系统影响低,具有低入侵风险。包 含以下几种类型: 1)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中等,且入侵性低,扩散入侵程度低或不清楚; 2)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低,且入侵性中等,扩散入侵程度低或不清楚; 3)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低,且入侵性低,扩散入侵程度中等或低或不清楚。 3.3外来树种防治难度等级的评价 回答附录E表E.1的问题,根据得分将外来树种防治难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a) 防治难度等级I:无防治难度或防治难度小。根据附录E表E.1的指标判断得分>o且≤25, 3 LY/T1960一2011 则该树种容易防治。 b) 防治难度等级Ⅱ:防治难度中等。根据附录E表E.1的指标判断得分>25且≤50,则该树种 的防治难度中等。 c) 防治难度等级Ⅲ:防治难度大。根据附录E表E.1的指标判断得分>50且≤100,则该树种不 容易防治。 4不同入侵风险等级的外来树种分级管理对策 类别 4 按照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和防治难度,采取分级管理策略,将外来树种的管理分为以下几个 a) 低入侵风险等级的外来树种:对引进或重复引进次数、栽培区域和面积无限制。 b) 中入侵风险等级的外来树种: 1) 防治难度等级I和防治难度等级Ⅱ的外来树种,对引进或重复引进次数和栽培区域和面 积无限制。 2)防治难度等级Ⅲ的外来树种应适当限制重复引进次数、栽植的区域和面积,并且进行监 控管理。 c) 高入侵风险等级的外来树种: 1) 防治难度等级I和防治难度等级Ⅱ的外来树种,适当限制引进或重复引进次数和栽植的 区域、面积。并且以后加强监控管理,应进行严格的围隔试验,有足够的措施限制其逃逸 和扩散,对于栽培区域要有相应的措施进行清除。 2) 防治难度等级Ⅲ的外来树种建议只作为科学研究引进此类树种,禁止任何商业用途引进。 应严格限制栽植的区域、面积,应进行严格的围隔试验,有足够的措施限制其逃逸和扩散, 对于栽培区域要有相应的措施进行清除,并加强监视,防止其入侵。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外来树种入侵性等级评价 外来树种入侵性等级按表A.1进行评价。 表A.1外来树种入侵性等级评价表 L"Z/T1960—2011 外来树种名称 外来树种学名 分 得 信息量 问 题 备 注 数 分 指数 A)繁殖世代≥16年 O 指植物从发芽到开花结实产生种 1.ol繁殖周 期(即成熟年龄) B)繁殖世代6年~15年 1.5 子的时间或通过无性繁殖产生新植 c)繁殖世代≤5年 3 株个体的时间 A)每5年或更长时间产一次 O1.02成熟植种子或几乎没有产过种子 株有性繁殖的 B)每隔1年~4年产一次种子1.5 即结实大小年的间隔时同 频率 c)每年或1年多次产种子 3 种子产量水平应是自然条件下, A)很少(O粒~10粒) 0 有生命力的种子。对于木本植物, 1.03单株有 大于1ooo粒/(m2·年)认为是高产 生命力种子产量 B)中等数量(11粒~1000粒)1.5 量。这一特征的具体数据未必容易 获得,可以根据每株树的产种量和 c)许多(大于1000粒) 3 1繁 平均单株树冠大小估计 殖能力 A)种子在土壤中或湿地中的 O 存活时间不超过6个月 此库包括树冠和种子库。寿命长 1.04土壤种 B)种子在土壤中或湿地中的 1.5 的种子入侵能力强些。一般豆科植 子库内种子寿命 存活时间6个月至5年 物的种子在土壤中存活时间1年 c)种子在土壤中或湿地中的 以上 存活时间5年以上 3 A)萌发困难或不能自然萌发 0 1.05自然条 件下,种子萌发 13)自然萌发较难,萌发需要时 间长或需要火干扰 1.5 难易程度 C)自然萌发容易 3 1.06自然条 A)不能无性繁殖 0 无性繁殖扩散,包括根状茎、匍訇 件下能否盂性 B)能通过根桩萌芽繁殖 10 枝、根段、吸根,分株。这些繁殖体 繁殖 无性部分一般能自我存活C)能通过根蘖向外繁殖 15 2 自 A)是 6 然传 2.01繁殖体或植株容易被鸟类等传播 播扩 B)否 0 散途 2.02繁殖体或植株容易被啮齿类动物A)是6 径 搬运或取食而传播 B)否 O LY/T1960—2011 表A.1(续) 外来树种名称 外来树种学名 分 得 信息量 问 题 备 注 数 分 指数 繁殖体具有特殊结构而被人类或 2.03繁殖体或植株容易被人或家畜动 A)是 6 动物无意传播,包括有性或无性的 2自 物无意传播 繁殖方式}由于人类活动而被无意 然传 B)否 O 传播,例如沿着道路边分布的植物 播扩 A)是 6 散途 2.04繁殖体或植株容易被水等传播 B)否 0 径 A)是 6 2.05繁殖体或植株容易被风等传播 B)否 O A)是 4 10个纬度分布范围或海拔分布范 3.01适生范围广泛 B)否 0 围超过1000m 3.02适应土壤pH值范围(酸至碱)幅A)是 4 pH值6.5以下或pH值8.0以上 或双耐性,即由酸到碱,最低值小于 度宽 B)否 0 6.j,最大值大于8.0,为适应幅度宽 耐殂能力可提高一种植物的入侵 A)是 8 潜力,包括部分耐阴或耐阴,但不包 3.03耐现或生命周期中有一阶段具有 括许多种子在暗处发芽。如果可 耐阴眭 3适 B)否 0 能,在自然条件下引进地或曝生境 应能 测定一下(例如开阔地和林下) A)是 4 在土壤贫瘠的立地能生长(如固力 3.04耐瘠薄 B)否 O 氮植物) A)是 4 3.05耐干旱或耐湿性 B)否 O A)是8 3.06无严重病虫害或病虫害少 B)否0 3.07能够以某种方式度过甚受益于不A)是 8 植物能忍受或受益于干扰。包括 利条件(例如采伐、火灾等),一旦环境情况 修剪、采伐和从伐桩萌条,还包括犁 好转即能大量繁殖 B)否 0 地。此指标不适用于种子库 累计得分 外来树种的人侵性等级 信息量可靠性指数/“ 6 洼1:此评价总共有18个问题,总分100分,问题涉及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包括外来树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繁殖体的扩散途径 和适应能力,它们的权重分别为30“、30%和40%。繁殖能力、自然传播扩散途径和适应能力问题的答案是 单选项,最后统计总分.根据3.2.1.1判断入侵性等级。 洼2:信息量指数:对于每个问题,如果不知道或没有文献数据支持,则为0;如果没有文献数据或实际调查数据支 持,答案不确定,则为0.5;如果数据确定,即有文献数据或实际调查数据或专家凭专业知识判断,则为1。信 息量可靠性指数一信息量指数总和/回答问题的数量×10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已经引进的外来树种实际扩散入侵程度等级评价 已经引进的外来树种实际扩散入侵程度等级按表B.1进行评价。 表B.1 已经引进的外来树种实际扩散入侵程度等级评价表 LY/T1960—2011 外来树种名称 外来树种学名 信息量 问 题 分数 得分 指数 A)不能天然更新 O 1该外来树 B)只能无性繁殖更新 5 种在引进地的 c)只能有性繁殖更新 10 天然更新方式 D)能同时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更新 20 A、没有入侵扩散荒地或人为干扰严重和栽培的 0 立地 B)进入裸露地或人为干扰严重和栽培的立地,具 2.5 2.01扩散荒 有轻微的入侵性 地或人为干扰严 C)进人裸露地或人为干扰严重和栽培的立地,高 5 重和栽培的立地 密度成林 (包括湿地) D)进入草本或灌木覆盖度大于0.8的荒地,但未 7.5 高密度成林 E)进入草本或灌木覆盖度大于0.8的荒地.高密度 10 成林 2 自然扩散 A)没有扩散进入疏秫乔木系统 0 进入的植被 类型 2.02扩散进 B)扩散进人乔木疏林系统,但没有高密度成林或 5 入乔木疏林系统 ‘与当地树种形成混交林分 (郁闭度0.7以 c)扩散进入小乔木疏林生态系统,替代当地林分 10 下) D)扩散进人高大乔木疏林生态系统,替代当地 15 林分 A)投有扩散进入郁闭度较高疏林乔木系统 0 B)扩散进入郁闭度较高的乔木生态系统,但没有 5 2.03扩散进高密度成林或与当地小乔木形成混交林分 人郁闭度较高的 乔木系统(郁闭 C)扩散进入郁闭度较高的小乔木生态系统,且高 10 密度成林或替代当地小乔木群落 度0.7以上) D)扩散进入郁闭度较高的高大乔木生态系统,且 15 高密度成林或替代当地优势种群落 LY/T1960—2011 表B.1(续) 外来树种名称 外来树种学名 信息量 问 题 分数 得分 指数 A)群体面积稳定或下降 O 3实际扩散 速度 B)群体面积增加,但不迅速 20 c)群体面积增加迅速,10年内增加一倍 40 累计得分 外来树种实际扩散人侵程度等级 信息量可靠性指数/% 8 注1:实际扩散入侵程度主要评价3个内容共5个问题,总分lOO分,包括评价该外来树种在引进地的天然更新方 式、自然扩散进人的植被类型和实际扩散速度,它们的权重分别为20%、40%和40%。问题1和同题3是单 选项,问题2的3个小问题分别是多选项,但每个小问题的分数不累加,以最高分进行合计计算问题2的分 数。问题1、问题2和问题3的分数合计后得出累积得分,根据3.2.1.2确定扩散人侵程度。 注2:扩散进入的乔木系统,一般指扩散进人自然、半自然环境的乔木系统,大多在山区或丘陵区,平原地区果园或 公园或种子园等完全人为环境的乔木系统不考虑在内。 注3:信息量指数:对于每个问题,如果不知道或没有文献数据支持,则为o;如果没有文献数据或实际调查数据支 持.答案不确定,则为o.5I直Ⅱ果数据确定,即有文献数据或实际调查数据或专家凭专业知识判断,则为1。信 息量可靠性指数=信息量指数总和/回答问题的数量×lOO%。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级评价 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级按表C.1进行评价。 表C.1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级评价表 LY/T1960—2011 外来树种名称 学 名 信息量 问 题 分数 得分 备 注 指数 A)没有增加自然系统的火灾发生 0 频次和强度 1.Ol对自然 B)外来植物的生长习性能在引进 系统火灾风险的 地导致快速积累易着火的薪材,增加 15 影响 自然系统的火灾频率和强度风险 C)严重增加自然系统的火灾频率 2j 和强度风险 A)段有降低土壤养分和矿物质, 包括碱化或酸化土壤,没有使土壤性 O 质恶化,导致土壤肥力衰退 对生态系统环境医 1.02对土壤 B)能轻微降低土壤养分和矿物质 子的影响从四个方面 或导致土壤碱化或酸化,使土壤性质 15 1 对生 理化特性的影响 的三种影响程度来进 恶化,导致土壤肥力衰退 行评价,即回答1.ol、 态系统环 境因子的 c)严重降低土壤养分和矿物质或 1.02、1.03和1.04四 导致土壤碱化或酸化,使土壤性质恶 25 个小问题,但它们的分 影响 化,导致土壤肥力衰退 数不累加,四个问题的 最高分值作为问题1的 A)没有改变水文系统 O 得分 1.03对水文 B)对弓『-连地的水文系统产生轻微 15 影响 系统的影响 C)严重影响引进地的水文系统, 25 例如抬高或降低地下水位 A)没有改变引进地的光照环境 0 1.04对光照 B)能略微改变引进地光照条件 15 (<30%) 条件的影响 C)严重改变引进地光照条件,高 25 密度成林(≥30%) LY/T1960—2011 表C.1(续) 外来树种名称 学 名 信息量 问 题 分数 得分 备 注 指数 A)不产生新的林分垂直结构层, 或不与乡土植物竞争生存空间或不 0 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 B)产生新的林分垂直结构层,但 没有替代以前的林分结构层,或不影 2.01产生 响下层植物的生长或不使下层主要 15 新的林分垂直 乡土植物消失,或与少量植物竞争生 结构层,与乡土 存空问或影响少数乡土植物的生长 植物竞争生存 c)产生新的林分垂直结构层,替 空间或影响乡 代以前的林分结构层,与大多数乡土 土植物的生长 植物竞争生存空间或严重度影响大 多数乡土植物的生长;或外来种占林 25 冠组成75%以上,或形成优势种群 落,影响当地植物冠层的形成,减弱 回答2.0I、2.02、 下层主要乡土植物的生长或使下层 2.03三个问题来评价 2 对植 主要乡土植物消失 外来树种对植物种群 物种群规 模、结构 A)不降低当地植物繁殖体的扩 规模、结构的影响,但 O 的影响 散、种子的萌发或幼苗的存活 它们的分数不累加,三 2.02 降低 B)降低少量当地植物繁殖体的扩 个问题得分的最高分 当地植物繁殖 散、种子的萌发或幼苗的存活,中等 15 值作为问题2的得分 体的扩散、幼苗 程度降低群落的密度 的成长或存活, c)降低太多数当地植物繁殖体的 降低群落的 扩散、种子的萌发或幼苗的存活,严 密度 重降低了群落的密度;或严重降低 25 1种~2种乡土植物(包括珍稀濒危 植物)的群体数量或使其灭绝或降低 生物多样性 2.03改变 A)不改变乡土植物水平分布结构 O 乡土植物水平 或不使乡土植物的群落片断化 分布结构或使 B)轻微改变了乡土植物水平分布 15 乡土植物的群 结构或使乡土植物的群落片断化 C)严重改变了乡土植物水平分布 落片断化 25 结构或使乡土植物的群落严重片断化 A)不与乡土植物产生杂交或能与乡土植物产生杂 O 交,产生少量杂交种 有文献表明在自然 3 对遗 B)能与乡土植物产生杂交,产生少量杂交种,无杂种 条件下能产生种间杂 传完整性 优势或对当地种的种子产量产生少量影响,不影响当地 15 种,属于生态影响评 种质资源 价;人工杂交且有杂种 的影响 c)能与乡土植物产生杂交,产生大量杂交种,杂交种 优势属于生态风险 具有杂种优势,或对当地种的种子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25 评价 或影响当地种质资源 lO 表c.1(续) LY/T1960一2011 外来树种名称 学 名 信息量 问 题 分数 得分 备 注 指数 A)该树种的任何部分(如种子、 根、茎、叶、花、果和花粉)无刺不伤害 0 4.01对取 取食动物的日或消化道,或动物取食 食动物的口或 后无过敏反应或无毒副作用 消化遭的影响 B)该树种的任何部分(如种子、 或动物取食后 根、茎、叶、花、果和花粉)有刺伤害取 15 的反应或对取 食动物的口或消化道,或对动物有轻 食动物的毒副 微过敏反应或低毒副作用 作用 c)该树种的任何部分(如种子、 根、茎、叶、花、果和花粉)对动物有严 25 回答4.0l、4.02、 4.03和4.04四个小问 重过敏反应或毒副作用 题来评价外来树种对 A)对当地动物或鸟类的栖息地或 0 生态系统营养链的影 4.92对当 食物无影响 响,但它们的分数不累 加,四个问题答案中的 地动物或鸟类 B)略微降低或影响当地动物或鸟 lj 最高分值作为问题4的的栖息地或食 类的栖息地或食物 4 对生 物的影响 得分。 态系统营 C)严重降低或影响当地动物或鸟 25 有关第三个小问题: 养链的 类的栖息地或食物 文献报导发生在自然 影响 A)没有携带引进病源或病虫害 0 条件下,例如通过接触 B)能携带引进病源或病虫害,但 或吸人花粉等造成, 弓。进地不存在共同的转主或寄主;国 已知重要病菌7病虫 4.93携带引 内有共同寄主或转主,但危害不严重。 15 的载体或寄主,但影响 或没有引进病源或病虫害,但能成为 整个科的病菌不应考 进病源或病虫害 虑在内。见相关的林 易大面积爆发病虫害的中间寄主 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C)能携带引进病源或病虫害,引 标准 进地存在共同的转主或寄主,并且危 25 害严重 A)没有竞争当地植物的传粉昆虫 O 或鸟类1+ 4.04竞争 B)竞争当地植物的传粉昆虫或鸟 15当地植物的传 类,但没有导致当地植物不能正常结实 粉昆虫或鸟类 c)严重竞争当地植物的传粉昆虫 25 或鸟类,导致当地植物不能正常结实 总分 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级 信息量可靠性指数/% 注1:该项评价总共有12个问题,总分100分。问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外来树种对非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植物群 落组成、结构的影响,对遗传完整性的影响和对生态系统营养链的影响,它们的权重各为25%。每个问题是 单选项,统计总分后,按照3.2.2划分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级。 注2:信息量指数:对于每个问题,如果不知道或没有文献数据支持,则为0;如果没有文献数据或实际调查数据支 持,答案不确定,则为0.5;如果数据确定,即有文献数据或实际调查数据或专家凭专业知识判断,则为1。信 息量可靠性指数一信息量指数总和/回答问题的数量×100%。 11 LY/T1960—2011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划分 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按表D.1进行划分。 表D.1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划分表 编号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级 入侵性等级 扩散入侵程度等级 人侵风险等级 1 Ⅲ Ⅲ或Ⅱ Ⅲ或Ⅱ或I或U 高 2 Ⅲ I Ⅲ或Ⅱ 高 3 Ⅲ I I或u 中 4 Ⅱ Ⅲ或Ⅱ Ⅲ或Ⅱ或I或u 中 5 Ⅱ I Ⅲ或Ⅱ 中 6 Ⅱ I I或U 低 7 I Ⅲ Ⅲ或Ⅱ或I或U 中 8 I Ⅱ或I Ⅲ 中 9 I Ⅱ Ⅱ或I或u 低 10 I I I或Ⅱ或u 低 注:u为不知道,即信息量可靠性指数低于80%,对扩散人侵程度没有可靠的结论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外来树种防治难度等级评价 外来树种防治难度等级按表E.1进行评价。 表E.1 外来树种防治难度等级评价表 LY/T1960—2011 外来树种中文名称 外来树种学名 分 得 信息量 问 题 备 注 数 分 指数 A)在自然区域该种已经被清除 O B)在自然区域该种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即 25 如果采取过控制措施,回 1 成功控制 得到控制 答问题1;如果没有采取过任 的可能性(单选 C)在自然区域该种的种群数量不再扩展,但 50 何控制措施,回答问题2、问 项) 保持为控制前的水平,即得到有限的控制 题3、问题4 D)在自然区域该种的种群数量从没得到有 loo 效控制 2 01 火灾等因素能促进种子大量 A)是10 萌发 B)否O A)是10 植物在生长的某一阶段或 2.02植株有尖刺、枝刺、芒刺 整个生长季都拥有一种结构 2 影响控制 B)否0 使动物和人产生不舒服或疼 的因素(多选项) A)是10 2.03动物不喜欢吃 痛,导致食草动物不能控制 B)否O 该植物的生长 A)是10 2.04从根系和伐桩处萌生 B)否O A)对于外来植物采取不干扰措施能有效地 0 控制该外来树种 B)采取生物控制能有效地控制该外来树种 10 3 采取控制 c)通过物理化学措旌(化学试剂、机械砍伐、 20措施的可能性 火烧、水淹)能控制该外来树种 (单选项) D)对于当地群落,通过植被恢复或保护措施 25 能有效地控制该外来树种 E)以上措施都无效 30 A)控制措施没有负面影响 0 4 控制措施 B)控制有可能影响当地的群落 10 主要考虑采取措施后对植 的负面效应(单 C)控制措施有可能对当地的群落产生中度 物、动物等生物群落及生态 20 选项) 影响 系统甚至是周围环境的影响 D)控制措施有可能严重影响当地的群落 30 LY/T1960—2011 表E.1(续) 外来树种中文名称 外来树种学名 分 得 信息量 问 题 备 注 数 分 指数 累计得分 外来树种的可控制程度等级 信息量可靠性指数/% 注1:该评价总分为ioo分。如果对评价树种曾采取过控制措施,直接回答问题1,得分,再根据3.3的分级规则得 出防治难度的等级,不用再回答问题2、问题3、问题4;如果没有采取过任何控制措施,则跳过第1个问题,直 接回答问题2、问题3、问题4,最后统计得分,再根据3.3的分级规则得出防治难度的等级。对于投有采取过 任何控制措施的情形,评价的内容包括影响控制的因素,采取措施控制的可能性和控制措施的负面效应,它们 的权重分别为40%,30%和30%。 注2:信息量指数:对于每个问题,如果不知道或没有文献数据支持,则为o;如果没有文献数据或实际调查数据支 持,答案不确定,则为o.5;如果数据确定,即有文献数据或实际调查数据或专家凭专业知识判断,则为1。信 息量可靠性指数一信息量指数总和/回答同题的数量×IOO%。 14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评价结果 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按照表F.1进行填写。 表F.1 外来擗种入侵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表 LY/T1960一2011 学名 中文名称 外来树种名称 英文名称 其他名称 科名/属名 野生种或栽培种 原产地或种源地 引进时间 引进种植地点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分数 信息可靠性指数/蹦 人侵性等级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级 人侵扩散程度等级 外来树种入侵风险等级 外来树种防治难度等级 相应的管理策略
本文档为【LYT 1960-2011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技术规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586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0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12-11-15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