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

举报
开通vip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一)骨科疾病 推拿疗法                                               【概述】     推拿,又称“按摩”、“按蹻”、“乔摩”,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尤其是经络腧穴学说)指导下,通过在人体体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本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综合效应,又有不受设备、器械等条件限制,不干扰或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等特点,因而千百年来一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并发...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一)骨科疾病 推拿疗法                                               【概述】     推拿,又称“按摩”、“按蹻”、“乔摩”,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尤其是经络腧穴学说)指导下,通过在人体体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本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综合效应,又有不受设备、器械等条件限制,不干扰或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等特点,因而千百年来一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并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治疗规律的学科。 【操作方法】 不同疾病操作方法不一样,详见下项“适应证”。 【适应证】     推拿作为一门有其自身独特治疗规律和方法的临床学科,主要是在人体体表的经络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并通过经络的内联外络、气血的循行流注而产生局部和全身的治疗效应。因此, 推拿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对骨伤科疾患及各种疼痛性疾病更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一、骨伤科疾病 1.肱二头肌长腱滑脱:患者取正坐位,术者站在患者对面,一手四指放于肩上部,掌心向下,拇指放于三角肌前缘中部,拇指用力抵住肱骨颈部,即肱二头肌长键处。另一手握患肢腕关节上部,患者掌心向前,肩外展至60°,并前屈40°,两手对抗牵引,在牵引状态下将患者前臂逐渐旋后,井把肩放回到40°外展位,使放下的前臂尽量旋后。此时,置于肩部之手的拇指用力向外向上推移滑脱的肱二头肌长腱,同时另一手将患肢作急速的旋前活动。这样滑脱的肱二头肌长腱可被拇指推至原位。随后用拇指在原处轻轻地按揉,最后用两手掌搓揉肩部。如肱二头肌长腱向上嵌入于腱管内,可将拇指放于肱二头肌腱与腱联合处,施行弹拨手法,将嵌入腱管内的肌腱向外拉出。 2.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施用推、按、擦法于肩前部肱二头肌长腱处,或轻轻弹拨肱二头肌长腱。对急性发作期疼痛甚者,可以制动于休息位,再配合热敷治疗。 3.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先施用滚法于肩部,使肌肉放松,如有粘连时,将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后伸略外旋,在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拉紧的情况下,用另一手拇指在喙突部作弹拨理筋法。接着在局部按揉5分钟,再转摇肩关节。 4.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肌腱钙化:患者取正坐位,在肩关节下垂并稍内收的姿势下,术者于冈上肌处施用滚法以舒通血脉、活血化瘀;然后再稍外展肩关节,一手托肘上部,另一手在冈上肌处用大拇指按揉,以舒筋通络、剥离粘连;最后用擦法,以透热为度。对急性疼痛期的患者,手法宜轻柔缓和。 5.肩峰下滑囊炎:急性期宜消瘀止痛,手法宜轻柔。患者正坐,患肩自然下垂,术者站在患侧,面对患者,揉、擦患肩三角肌 部位。揉擦时可酌涂以冬青膏、红花油等,以加强消瘀止痛的作用,同时配合局部热敷。治疗后宜使上臂在外展位置上制动休息。慢性期宜活血化瘀、滑利关节。患者正坐,术者一手托患肢于稍外展位,另一手施用滚法于肩部三角肌处。再在肩部施以按揉法及轻快的拿法。最后在患部用擦法,以透热为度。对有粘连而致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者,在治疗时要加强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运动,逐渐改善关节的活动度。术后可配合热敷,并嘱患者多作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6. 肱骨外上髁炎:先在肱骨外侧髁和前臂施用滚、按、揉法,再用弹拨法治疗.最后擦肘外侧肱骨外上髁及前臂伸肌群部。 7.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先在前臂伸肌群桡侧施以滚法,再点按手三里、偏历、阳溪、列缺和合谷等穴,然后术者用拇指重点揉按桡骨茎突部及其上下方。再以一手握住患腕,另一手握住拇指进行对抗牵引,并使患腕掌屈、背屈,同时缓缓旋转。最后,以桡骨茎突部为中心用擦法擦至温热为度。 8.指屈肌腱腱鞘炎:用捻法在患指的掌指关节周围施术,再拔患指的掌指关节,即术者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指的远端指伸骨,另一手捏住患指的掌指关节近端进行对抗拔伸。然后,术者以左手拇指及食指用力持握患手第一掌骨,以拇指放于患手拇指掌骨远端的尺侧,食指放于拇指掌骨远端的桡侧。术者以右手拇指掌面和屈曲的食指中节持握患手拇指近节远端,两手做对抗牵引,牵引时屈曲其患指的掌指关节,并同时用中指指端抵住患手拇指掌骨远端掌侧(即腱鞘狭窄部),用力向尺侧推挤其腱鞘的狭窄部,这时往往可有撕裂感。其他手指所用治法也类似。 9.腱鞘囊肿:多采用按压或敲击手法。 (1)按压法:将患者腕部固定并略呈掌屈,然后用右指将囊肿用力持续按压,直至挤破囊肿。然后用绷带予以包扎软固定。本法适应于一般囊肿。 (2)敲击法:将患腕平置于软枕上,腕背向上并略呈掌屈,术者一手握患手维持其位置稳定,另一手持搪瓷弯盘,用力迅速而准确地向囊肿敲击。如囊肿坚硬一次未击破时,可加击一、二下。本法适应囊肿大而坚硬者。 10.指间关节扭伤:有撕脱骨折及脱位者,应及时复位固定。单纯性指间关节扭挫伤,多采用捻、摇、拔伸法。即患者端坐,伸出伤手,掌心向下。术者站在患手外侧(若为无名指或小指则站在内侧),一手托住腕部,握住伤指,另一手拇、食指捏住伤指关节的内外两侧,用捻法治疗。捻后,再将托腕之手改用拇食两指捏住伤指关节近侧(指骨两侧),另一手拿住伤指远端,用摇法6~7次,然后,在拔伸状态下轻轻地将关节反复伸屈数次。局部可外敷中药或用中药薰洗热敷,以消肿止痛,促进功能恢复。 11.桡侧伸腕肌健周围炎:宜用按、揉、擦手法,在局部作轻柔的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渗出性炎症的吸收。可配合热敷,治疗后予以包扎固定。 12.桡尺远端关节分离伴韧带损伤:宜理筋整复,采用拔伸、按压和摇法。 对急性期患者,先用手法将分离的桡尺骨远端复位。患者正坐伸臂,掌向心下。术者与患者并行站立,一手拿信尺骨远端,另一手拿信桡骨远端,上臂与胸壁夹紧患肢上臂,与拿桡尺骨远端的双手相对牵引,同时双手前后略错动下桡尺关节,并按挤两骨使其复位;在按挤力量保护下,术者转身患臂屈肘、前臂旋后,让其伤手摸肩,然后需在按挤保护住下桡尺关节的情况下,令患肘伸直,前臂旋前,恢复原体位。以上手法反复操作两次后,用绷带略加压力包扎5~9层,以起保护作用。2~3周后可戴护腕,逐渐进行腕部功能活动锻炼。 对后期患者,可戴护腕保护桡尺关节,避免作前臂过度旋转动 作。局部可采用捻法、摇法治疗。陈旧性损伤也用以上手法治疗,固定时间以3~4周为宜。 13.腕管综合征:患者正坐,将手伸出,掌心朝上置放桌上,术者用拇指点按曲泽、内关、大陵、鱼际等穴。再用一指禅推法在前臂至掌沿手厥阴心包经往复治疗。在腕管及大鱼际处应重点治疗,手法先宜轻,然后逐渐加重。再摇腕关节及指关节。继之用擦法擦腕掌部,以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目的。 此外,还可应用捏腕法,其操作方法为:患者正坐,前臂置于旋前位,手背朝上。术者双手握患者掌部,右手在桡侧,左手在尺侧,而拇指平放于腕关节的背侧,以拇指指端按入腕关节背侧间隙内。在拔伸情况下摇晃腕关节,然后,将手腕在拇指按压下背伸至最大限度,随即屈曲,并左右各旋转其手腕2~3次。 术后,用温经通络的药膏外敷,腕部用纸板固定于休息位。症情缓和后,用中药外洗,或用舒筋药水搽擦。 14.腕关节扭伤:因损伤部位和损伤时间的不同,在手法的具体应用上有所不同。 (1)急性损伤:由于疼痛和肿胀较为明显,手法宜轻柔。先在伤处附近选用相应经络上的适当穴位。如尺侧掌面,可选手少阴心经的少海、通里、神门等穴;桡侧掌面,可选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列缺、太渊等穴;桡侧背面,可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阳溪、曲池等穴。选好穴位后,用点按法使之得气(即有较强的酸胀感),持续约1分钟;再在伤处的周围上、下、左、右施用揉法,约3~5分钟,同时配合拿法弹筋;再用摇腕手法,在拔伸状态下,被动地使腕部作绕环、背屈、掌屈、侧偏等动作,以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最后再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急性损伤后期和慢性劳损:由于疼痛与肿胀较轻,运用以上手法时,力量要相应加重,活动幅度逐渐加大,以解除挛缩,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术者在手法操作时,仍要注意用力适度,以 防其再度损伤。 腕部推拿手法,对骨折愈合后的功能恢复也是十分有益的。 15.髋关节滑囊炎: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伤侧在上)位,术者在其髋关节周围施以法和按法、揉法各5~10分钟。 对患侧腿“长”于健侧的患者,可用仰卧屈髋法治之。患者仰卧,双腿伸直,术者一手按扶髋部前方,另一手握住小腿,轻轻摇晃髋关节。再将患侧下肢轻轻地内旋向上屈髋,使之尽量屈曲,然后将患肢向下牵拉放平,再与健肢相比,要求两侧长短相等。然后用擦法,擦其髋关节前侧和外侧,以透热为度。 16.髋关节扭伤:患者仰卧,术者站在患侧,面对病人,在患处先用按、揉法舒筋,待病情减轻后,再用弹拨法以解除痉挛。 17.髂胫束劳损(弹响髋):病人俯卧,在患侧臀部施用深沉而缓和的滚法,并沿臀大肌方向连续进行,同时配合髋关节后伸外展等被动活动,使臀大肌放松,再按揉和弹拨骶部及髂嵴外缘。然后病人侧卧,患肢在上,从阔筋膜张肌沿髂胫束到膝部用滚法治疗,在阔筋膜张肌部手法宜深沉而缓和,到大腿外侧髂胫束处,宜轻快而柔和;再弹拨髂前上棘上方的髂嵴部和大转子处的索状物,随后沿髂胫束进行按、揉,手法宜缓和而有力,再用擦法沿大腿外侧髂胫束及臀大肌、阔筋膜张肌,顺肌纤维方向治疗,以透热为度。 18.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仰卧,伤肢伸直并外旋。术者先点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穴。然后在损伤局部及其上、下方施揉、摩、擦等法。急性损伤肿痛明显者手法宜轻,日后随着肿胀的消退,手法可逐渐加重。 19.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仰卧、术者点按髀关、伏免、双膝眼、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等穴,然后于患肢大腿前侧及膝关节周围运用滚、揉等法。对单纯髌上滑囊出血的患者,术者一手握患肢踝部,另一手按住髌骨上缘血肿处,先使膝关节过伸,然后迅速灵巧地使膝关节充分屈曲,再伸直膝关节。 20. 膝关节脂肪垫劳损:患者取仰卧位,将膝关节屈曲90°。术者先点按梁丘、血海、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然后将患肢伸直,术者施以一指禅推法和揉法于膝关节髌骨下方5~10分钟。 2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损伤初期,可在膝关节周围和大腿前部施以滚、揉等法,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加速血肿消散。 22.踝关节扭伤:患者仰卧,术者点按风市、足三里、太溪、昆仑、丘墟、悬钟、解溪、太冲等穴,以通经络之气;再以揉、摩等法由上而下在小腿及局部周围施术,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在损伤的急性期(24~48小时以内),手法要轻柔灵巧,以免加重损伤性出血;恢复期手法宜稍重,特别是对血肿机化,产生粘连,踝关节功能受损的患者,应以较重手法剥离粘连,以恢复其功能。牵引摇摆、摇晃屈伸等法是常用的被动活动踝关节的手法,即让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以右手紧握患者足趾并向上牵引,先外翻以扩大踝关节内侧间隙,同时以左手食指压入间隙内,然后仍在牵引下内翻足部,扩大踝关节外侧间隙,以拇指压入关节间隙内,使拇、食指夹持踝关节,右手在牵引下将患足左右轻轻摇摆,内翻、外翻l~2次。然后背屈、跖屈,同时夹持踝关节的食、拇指下推上提两踝,背屈时下推,跖屈时上提。 23.踝管综合征:患者仰卧,患肢外旋,术者点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金门等穴。继行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于小腿内后侧,由上而下推至踝部,重点在跖管局部,沿与跖管纵轴向垂直的方向推、揉5~10分钟,以活血通络,使跖管内压力降低。 24.跟腱扭伤:患者取俯卧位,小腿及足踝部垫以软枕。术者用滚法、捏法施行于小腿后部肌肉及跟腱,手法由轻渐重,作用力由浅及深,以明显酸胀感为宜,自上而下,反复4~5次。再用搓揉法使肌腱放松。然后,用拇指推、揉跟腱局部。 25.跖筋膜劳损:患者仰卧,术者点按阴谷、阴陵泉、筑宾、三阴交、太溪、照海、然谷等穴后。继以拇指按揉局部及其周围,并弹拨跖筋膜附着点的前部,最后用擦法擦其足底,以透热为度。 26.漏肩风: (1)患者取仰卧或坐位,术者站(或坐)于患侧,用滚法或一指禅推法施术于患侧肩前部及上臂内侧,往返数次,配合患肢被动外展、外旋活动。 (2)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术者一手握住患肢的肘部,另一手在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配合按拿肩髃、肩贞,并作患肢上举、内收等被动活动。 (3)患者取坐位,先点按肩髃、肩前、肩髎、臑俞等穴。术者站在患者的患侧稍后方,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运动,幅度由小到大。然后术者一手托起前臂,使患者屈肘,患臂内收,患侧之手搭在健侧肩上,再由健肩绕过头顶到患肩,反复环绕5~7次,在此同时拿捏患肩。 (4)术者站在患者患侧肩稍前方,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并以肩部顶住病人患侧肩前部。握腕之手将患臂由前方扳向背后,逐渐适度用力使之后伸,重复2~3次。 (5)术者站在患者患侧肩稍后方,用一手扶健侧肩,防止患者上身前屈,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以患者能够忍耐为度。 (6)术者站在患者患侧肩外侧,用双手握住患肢肩部稍上方,将患肢提起,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牵拉。牵拉时要求患者先沉肩屈肘,术者缓缓向斜上方牵抖患肢。活动幅度逐渐增加,手法力量由小到大,须注意用力不能过猛,以防发生意外。 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反复搓动,以此作为本法操作的结束动作。 27.胸胁迸伤:亦称“岔气”。治疗方法有: (1)患者取卧位,术者先用拇指点按章门、期门、大包、膻中、 日月及相应的夹脊穴或背俞穴,然后以掌揉、摩或擦胸胁部及肩背部患处。 (2)患者正坐,如患例在右,术者以右前臂自前向后插于腋下,以右前臂向上提拉(即拔伸)肩部,将移位的关节和痉挛的肌肉理顺。随后嘱患者用力大口吸气,术者以左手掌根部叩击右胸背侧患处1次,再嘱患者作深呼吸。 28. 颈椎病:患者正坐,术者按揉风池、天鼎、缺盆、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髎、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然后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以髎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约5~10分钟,再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乔空,推肩臂部等法。 29.落枕:患者取坐位,术者先用轻柔的滚法、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进行治疗,配合轻缓的头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活动;再用拿法提拿颈项及肩部,或弹拨紧张的肌肉,使之逐渐放松;在放松颈项部肌肉的情况下用摇法治疗,使颈项作轻缓的旋转和摇动数次后,然后按、拿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等穴(手法由轻至稍重),再拿颈椎棘突两侧肌肉。此后可在患部加用擦法和热敷,以活血止痛。 30.椎骨错缝:椎骨错缝是由各种外来原因造成脊椎骨小关节轻微错动和移位,可分为颈椎椎骨错缝、胸椎椎骨错缝和腰椎椎骨错缝等. (1)颈椎小关节机能紊乱的治疗手法可参阅整脊疗法。 (2)胸椎小关节机能紊乱的治疗手法有俯卧扳压法、侧卧斜扳法和后仰顶按法三种。 俯卧扳压法:患者俯卧,术者站立在患侧,一手向上扳动一侧肩部,另一手掌抵压患处棘突,两手同时相对用力扳压。操作时可闻及弹响。 侧卧斜扳法:适用于第7胸椎以下的各胸椎小关节。患者侧 卧,患侧朝上,术者面对患者站立,用左肘部固定骨盆,以手掌轻扶患处以下的脊柱,右手用力将肩轻轻向后推,即可听到或触到弹响。 后仰顶按法;患者正坐,两臂稍前伸,术者站于患者外侧,右臂自前侧抱住胸部向上拔伸,继而强迫患者背伸,同时另一手掌在背部向前用力顶按患处棘突。 (3)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手法有侧卧斜板法和俯卧扳压法。上两法操作与胸椎类同,惟着力点下移。 此外,还可应用坐位旋转法。此法有两种操作形式(以右侧为例):一是患者正坐方凳上,两足分开与肩等宽,术者正坐患者背后、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搭于同侧颈部,掌部压于颈后,拇指向下,其余四指扶持左颈部(患者稍低头),左手拇指按压患处,一助手在前方按住患者双腿,以防转动。然后术者右手拉患者颈部,使身体前屈60°~90°,并继续向右侧弯(尽量大于40°),在最大侧弯位时,术者右上肢使患者躯干向后旋转,同时左手拇指向上顶推棘突,即可感觉指下棘突有弹跳感和弹响声。二是患者正坐,双腿靠拢,双手抱于胸前。术者面对患者站立,用双腿夹持患者双腿,一手扶于胸前,另一手扶于另一侧肩后,相对用力,轻轻旋转躯干至45°时。突然加力(但不可粗暴)。本手法在操作过程中,须嘱患者放松,配合转动。 31.急性腰扭伤: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以滚法在压痛点周围进行治疗,并逐渐移至疼痛处,然后在伤侧顺竖脊肌纤维方向用滚法操作,往返3~4遍,配合腰部后伸被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手法压力由轻到重;再滚、揉腰阳关、肾俞,拿委中,以酸胀为度;在压痛点上、下方用弹拨法治疗,弹拨时手法宜柔和深沉,接着在受伤一侧,沿竖脊肌纤维方向进行直擦,以透热为度。也可采用病员侧卧位(患侧在上),以腰部斜扳法进行治疗。 32.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一侧,沿其腰椎 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区,用较重力量的滚法上下往返治疗5~6遍,然后以较重刺激手法按揉大肠俞、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秩边等穴;再直接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区,横擦腰骶部,均以透热为度;最后拍击腰背部两侧竖脊肌部,以皮肤微红为度。 33.退行性脊柱炎: (1)患者俯卧,术者站其傍侧,用滚法施于腰部病变处及腰椎两侧,配合指按命门、阳关、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或掌根按脊椎两旁夹脊穴;接着从腰部到臀部施以滚法治疗,有下肢牵痛时,滚法沿股后面向下至小腿,同时配合下肢后抬腿活动。 (2)患者侧卧,术者用斜扳法活动腰椎,左右各1次。 (3)患者仰卧,如下肢牵痛者,术者可用滚法施于大腿前侧和外侧,并向下直至小腿外侧,上下往返治疗,随后拿委中、承山,按阳陵泉、足三里等穴。 (4)患者取坐位,上身略向前俯,两手撑在大腿上,术者用擦法施于腰椎及两侧。 34.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照症状,治疗方法要顺序进行。 (1)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患者俯卧,在患侧腰臀及下肢用轻柔的滚、按等手法进行治疗,促使患部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速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患者仰卧,用手法或器械进行骨盆牵引,使椎间隙增宽,从而降低椎问盘内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便于突出物回纳,同时可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 (3)增加椎间盘外压力:患者俯卧,用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然后在固定患部情况下,用双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本法可促使突出物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4)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用腰部斜扳或旋转复位手法,以调整后关节紊乱,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由于斜扳和旋转复位时,腰椎及其椎间盘产生旋转扭力,从而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反复多次进行,可逐渐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再在仰卧位用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和腘绳肌,对松解粘连可起一定作用。 (5)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沿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用滚、按、点、揉、拿等法,促进气血循行,从而使萎缩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经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35.类风湿性关节炎: (1)上肢部: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一侧,一脚踩凳上,将患肢搁在大腿上,用滚法在手臂内、外侧施治,从腕部到肩部,上下往返,同时适当配合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再从肩部到腕部,上下往返用拿法,重点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肩髃、肩贞、肩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阳池、大陵等穴。患者再取坐位,术者坐于前侧,捻、揉腕部及各掌指和指间关节,同时适当配合摇法,摇肩、肘关节,搓上肢4~5次。 (2)下肢部:患者取俯卧位,术者施用滚法于臀部,并向下至小腿后侧,在髋、膝、踝关节后面作重点治疗,同时配合髋后伸、外展及膝关节的伸屈被动活动,然后点环跳、居髎、委中、承山。患者再取仰卧位,术者施用滚法于大腿前部及内外侧,向下至小腿外侧,沿足三里、阳陵泉穴向下至踝部,同时配合髋关节的外展、外旋被动活动。再在膝关节周围用滚法治疗,同时按揉膝眼。然后在踝关节周围及足背用滚法治疗,配合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活动,再捻摇足趾,摇踝关节,再拿委中,沿小腿后侧向下直到跟腱。最后搓下肢,从大腿到小腿。 36.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正坐(或取卧位,患侧在上),术者点按患侧上关、下关、翳风、颊车、合谷等穴。若系肌肉功能失调者,可在局部用一指禅推法、揉法和摩法,以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推拿疗法(二)内科疾病 二、内科疾病 1.胃脘痛: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先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摩法在胃脘部治疗,以热力渗透肌肤有感为度,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足三里。患者再取俯卧位,术者以一指禅推法从背部脊柱两旁沿膀胱经顺序而下至三焦俞,往返4~5次,然后用较重的手法在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等进行按揉。患者再取坐位,拿肩井并循臂肘而下,在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作较强的刺激,再搓肩臂使经络通畅,并搓抹两胁,由上而下往返数次。 2.泄泻:患者仰卧,术者用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慢向下移至气海、关元,往返5~6遍,然后摩腹。患者再取俯卧位,沿脊柱两旁从脾俞到大肠俞用滚法治疗,每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长强,往返3~4遍;再在左侧背部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3.便秘:以轻快的一指禅推法在中脘、天枢、大横抬疗,然后顺时针方向摩腹;再用轻快的一指掸推法或滚法沿脊柱两侧从肝俞、脾俞到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往返治疗。最后用轻柔的手法在肾俞、大肠俞、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长强进行按揉,往返2~3遍。 4.胃下垂:患者仰卧,术者先施用轻柔的一指掸推法、揉法于腹部(以鸠尾、中脘为重点)进行推揉;然后循序往下推揉至腹部及少腹部(以脐周围及天枢、气海为重点),并用托法,即医者四指并拢,以罗纹面着力;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同时可以用指振法在中脘穴和掌振法在上腹部进行振动;再用摩法在腹部进行逆时针方向的旋摩。患者再取俯卧位,术者用轻柔的滚法沿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治疗,重点在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然后在脾俞、胃俞、肝俞作较轻柔的手法按揉。 5.胆绞痛:先点按背部压痛点2~3分钟,然后在胆囊穴用点、按法重刺激2~3分钟。 6.头痛:患者取坐位,术者用一指禅推法沿颈项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然后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再拿两侧风池,沿项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操作4~5遍。术者再以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4遍,配合按印堂、鱼腰、太阳、百会等穴;然后用五指拿法从头顶拿至风池,再改用三指拿法,沿足太阳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往返4~5次。 7.高血压病: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直线向上推至发际,往返4~5次;再从印堂沿眉弓至太阳,往返4~5次;然后从印堂到一侧睛明,绕眼眶治疗,两侧交替进行,每侧3~4次。用揉法在额部治疗,从一侧太阳穴至另一侧太阳穴,往返3~4次。再用扫散法在头侧胆经循行部位,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治疗,每侧约20~30次。然后用抹法在前额及面部治疗,配合按角孙、睛明、太阳。在头顶部用五指拿法,至颈项部改用三指拿法,沿颈椎两侧拿至大椎两侧,重复3~4次,配合按拿百会、风池。用一指禅推法,从风府沿颈椎向下到大椎往返治疗;再在颈椎两侧膀胱经用一指禅推法往返治疗。最后回至面部用分法自前额至迎香往返操作2~3次。横擦腰部肾俞、命门一线,以透热为度;直擦足底涌泉穴,亦以透热为度。 8.面瘫:推拿治疗以患侧颜面部为主,健侧为辅。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阳白、睛明、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往返治疗,并可用揉法或按法先患侧后健侧,再配合应用擦法治疗。但是手法操作时须防止擦破颜面部皮肤。患者再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以一指禅推法施用于风池及项部,随后拿风池、肩井、合谷,结束治疗。 9.哮喘:先推一例乔空穴,自上而下20~30次,再推另一侧乔空穴,自额至下颌用分推法推向左右两侧,往返2~3遍。再在一侧头部足少阳胆经循行区域用扫散法,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10余次,然后再在另一侧治疗。从头顶部至枕部用五指拿法,自枕部到项部转为三指拿法,重复3~4遍。沿锁骨下缘开始到十二肋,横擦2~3遍,重点为中府、膻中穴;从肩背部开始到腰骶部,横擦2~3遍,重点为肺俞、盲俞、身柱穴;交换方向后再横擦前胸,然后横擦肩、背、腰部,从大椎擦到腰能部,重点为大椎、陶道、身柱、至阳、命门;再直擦上肢,内外两侧均擦;再自肩部拿至腕部,理手指,最后搓、抖上肢;再重复头面部操作后结束治疗。 10.感冒:患者取坐位,术者先以一指禅推法推风池、风府。风门、肺俞诸穴;接着推印堂、阳白、太阳、头维至百会穴,往返3~5次;然后抹印堂至太阳,再由太阳经头维抹至风池穴;最后按百会,拿风池、风府、肩井、曲池、合谷诸穴。风寒者,加头颞部扫散法,按风池、肺俞穴。鼻塞加揉迎香穴。 11.冠心病:患者先取坐位,术者施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于心俞、厥阴俞、隔俞,再按至阳穴。然后取仰卧位,施用一指禅推法(或掌摩)于左侧的天池、屋翳、灵墟穴;再拿内关,按揉灵道、通里、明郄、神门及足三里穴。 12.遗尿:患者仰卧,术者摩气海、关元、中极,按三阴交,拿太溪;再俯卧,揉肾俞、膀胱俞、擦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13.尿潴留:按压利尿穴(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力量由轻渐重,逐渐加压,直至小便排出为止。应在膀胱充盈时按压,潴留尿量越多,效果越好。对阻塞性尿潴留(如前列腺增殖症、膀胱肿瘤、下尿路结石、尿道狭窄等引起者),不可使用本法。 14.昏厥:患者平卧,或将头稍垫高,解开衣襟。术者先掐水沟,再拿合谷、委中,按百会、印堂,并从印堂抹到太阳往返10余次,然后拿肩井。 15.中暑:重症者掐水沟、十宣,再按合谷、内关,拿委中。轻症先推抹大天心、坎宫、太阳,再拿风池,按风府,擦大椎,摩膻中,按天宗,拿肩井。 16. 糖尿病:患者俯卧,术者施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自膈俞到脾俞上下往返治疗,重点在胰俞穴,时间约15分钟;然后按揉胰俞、肝俞、胆俞、肾俞、三阴交等穴(其中胰俞、三阴交各按揉3分钟,肝俞、胆俞、肾俞各按揉1分钟);再用轻柔而快速的滚法在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治疗,重点在胰俞穴,时间约5分钟;最后直擦督脉(大椎至十七椎)及足底涌泉穴,横擦腰部肾俞和骶部八髎,均以透热为度。 17.震颤麻痹:患者取坐位,术者用拇指峰或指腹推乔空穴,每侧自上至下推20次左右,一般推至乔空穴处肌组织松软为度,一侧推好后,再推另一侧,不可同时推两侧乔空穴。用两手拇指指腹,自印堂开始沿两侧眉毛分推到太阳穴,往返操作数次,同时把分法的起始部沿额的正中线逐渐向上移动到发际;再用拇指偏峰在头两侧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从前上方向后下方推动,每侧操作10余次,在完成一侧操作后,再治疗另一侧。从头顶到枕后部,自前向后用五指拿法,到枕后风池穴改用三指拿法,沿颈椎两侧向下,直至第7颈椎,重复操作3~5遍;再沿锁骨下横擦前胸部,并逐渐向下移至第12肋,往返操作,以前胸治疗部位透热为度。再横擦肩背部,并逐渐向下移至腰部;再重复横擦前胸部,然后再横擦后背部。继而病人取坐位,身体略向前倾,并用两肘支撑在大腿上。术者面对患者站立,从大椎直擦到腰骶部;再直擦上肢内外侧,自腕擦至肩腋部,以微热为度;再拿上肢内、外侧,自肩、腋部向下拿至腕部,重复2~3次;再捻、抹手指,搓上肢,往复2~3次。然后大幅度摇肩关节,再重复头面项部的操作。最后用掌根震击百会、拳背震击大椎及腰阳关。上肢震颤较甚者,可点、拿两侧肩前及曲池,再按、拿极泉。下肢震颤较重者,可点两侧血海及照海穴,再横擦骶部。全身肌肉强直较甚者,可在推乔空后加揉拿乔空,并直擦背部督脉分布区,再横擦肾俞、命门。 18.失眠:先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从印堂开始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5~6次。然后施用一指禅推法沿眼眶周围治疗,往返3~4次;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沿颧骨推至两耳前,往返2~3次,治疗过程中以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为重点。再沿上述部位用双手抹法治疗,往返5~6次,抹时配合按晴明、鱼腰。用扫散法在头两侧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治疗,配合按揉天冲、角孙穴。再从头顶开始用五指拿法,到枕骨下部改用三指拿法,配合按、拿风池穴,再拿两侧肩井。最后顺时针方向摩腹,同时配合按、揉中脘、气海、关元等穴。 19.男子性功能障碍:患者仰卧,术者先用掌根按揉神厥,以脐下有温热感为度,手法宜柔和而深沉,时间约3分钟;再用鱼际按揉气海、关元、中极,每穴各约2分钟;然后在气海、关元处用掌摩法治疗约3分钟,以小腹部有温热感为度。接着患者俯卧,先按揉肾俞、命门,手法不宜过重,在微感酸胀得气后,每穴持续按揉2分钟;再施用一指禅推法于次髎、中髎,每穴各1分钟;然后改用点揉法,刺激要稍重,每穴约半分钟;最后横擦腰阳关。 20.关节痹证:先在病变关节周围用滚法治疗,若病变关节较小则用一指禅推法治疗,同时配合该关节的被动活动;再按揉病变关节周围穴位,以酸胀为度。病变关节较大者可用搓法,关节较小者可用捻法。然后在关节周围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关节活动受阻者,施用摇法于该关节,最后用抖法及搓法结束治疗。 21.肌肉痹证:先按、揉患部及其周围的穴位,再用滚法在患部及其周围治疗,并配合按,拿法;然后在患部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肌肤麻木不仁者可用拍击法治疗。 此外,心悸可按揉内关、郄门、神门或厥阴俞;呃逆可按上睛明、内关、膈俞、天突或掐素髎;晕动病可按压内关,捻食指指节等。 三、妇产科疾病 1.痛经: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擦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部治疗,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在气海、关元治疗。患者再改取俯卧位,术者用滚法在腰部脊柱两旁及骶部治疗;然后施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法)于肾俞、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以酸胀为度;再在骶部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穴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2.闭经:患者仰卧,术者用摩法施于小腹部,同时配合按、揉关元、气海。患者仰卧,术者按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再施用一指禅推法于腰部脊柱两旁的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等穴,或用滚法在腰脊柱两旁治疗;然后再按、揉上述穴位2~3遍,以病人感觉酸胀为度。 3.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俯卧,术者站于患侧,在骶髂及腰臀部用滚法治疗,配合按、揉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环跳、大肠俞、关元俞等穴,以及下肢后伸的被动运动,手法宜轻柔。继而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以右侧为例),用右腋夹住患者右足踝部,右肘屈曲位,以前臂背侧托住患者小腿后面,左手搭于患肢膝关节的前侧,以右手搭于左侧前臂中1/3处,此时用力夹持患肢,向下牵引l~2分钟。患者再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侧屈髋屈膝。术者站于前面,一手按住患者肩前部向后固定其躯体,另一手按住患侧髋部,向前推动至最大限度,使扭转的作用力集中在骶髂部,然后两手同时对称用力斜扳。患者再取仰卧位,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肢小腿后侧,另一手扶住患侧髋部,使髋膝屈曲至最大限度,然后在屈髋位作快速伸膝和下肢拔伸的动作。患者再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肢膝部置于90°屈曲位。术者站于身后,一手向前抵住患者骶髂关节,一手握住患肢踝上部,向后拉至最大限度,然后两手作相反方向推拉。患者再俯卧,术者站于患侧,一手向下压住患侧骶髂部,一手托住患肢膝前部,两手对向用力,使下肢后伸至最大限度,然后两手同时作相反方向的骤然扳动,常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再在骶髂部用按、揉、弹拨等手法理筋,然后擦患侧骶髂部。 4.盆腔炎:患者仰卧,术者先作顺时针方向摩腹,约3分钟;再用一指禅推法从气海沿任脉向下推到中极,往返操作,重点在关元、中极,约3分钟;然后用掌揉法揉气海及两侧水道、归来,子宫穴,约5分钟;最后用指按揉中极穴及两侧带脉、下肢两侧的三阴交、蠡沟。病人再俯卧,术者用轻快的滚法在腰骶部治疗,约3分钟;再用指按十七椎、关元俞。小肠俞及点八髎穴。下腹坠胀疼痛较甚者,横擦腰骶部,使热量透达小腹为度;再直擦腰部督脉区,然后双手同时斜擦小腹两侧。白带较多者,再按揉两侧血海穴,并直擦两小腿内侧,以透热为度。 四、五官科疾病 1.假性近视:患者取坐位,术者先按揉两侧风池、翳明、天柱各半分钟,均以酸胀得气为度;再从风池开始,沿颈椎两侧用拿法,自上而下往复7~8次后,再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往复操作3分钟;然后拿肩井及按揉心俞、肝俞各半分钟。病人再取仰卧位,术者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从睛明到攒竹沿眼眶作环形治疗,每侧约3分钟;再按揉睛明、攒竹、承泣各半分钟;然后分抹前额,重点在眉上缘和眶下缘,同时配合按揉太阳;再用扫散法在头部两侧治疗,同时配合按角孙穴;最后再重复在前额部施用分抹法,结束治疗。 2. 耳鸣:患者侧卧,微张口,术者用一指禅推法推耳门、听宫、听会(或用按揉法),再按中渚、合谷。渗出性中耳炎或航空性中耳炎也可参照本法治疗。 3.慢性鼻炎: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从印堂开始沿鼻梁两边到迎香,用一指禅推法上下往复治疗,约5分钟;再从印堂到两侧太阳穴、从印堂到两侧迎香穴往返抹5~6次,同时配合按揉迎香和太阳穴;然后用小鱼际擦法沿鼻梁两侧治疗,以温热为度。病人再取坐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颈椎棘突两侧往返操作2~3分钟;再施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于风池、风府,以酸胀为度;然后从风池起沿颈椎两侧用拿法治疗,自上而下3~4遍;再拿两侧肩井,按揉大椎、肺俞、风门各1分钟,按揉胸部两侧中府,以酸胀为度;再拿上肢,从肩到腕往返3、4次,同时配合按揉曲池及拿合谷。 4.声门闭合不全:患者取仰卧位,颈部略后伸。术者先在患者咽喉部三条侧线施用一指禅推法或拿法,往返数次;然后揉人迎、水突及敏感压痛点。手法要轻快柔和.治后患者自觉喉肌放松,喉粘膜有湿润感。患者再取坐位,头稍前倾。术者施用一指禅推法双手同时推风池(蝴蝶双飞法)约2分钟;再单手施用一指禅推法于哑门、风府,然后拿风池及项部颈椎两侧,往返4~5遍;最后揉两侧胸锁乳突肌。 此外,电光性眼炎,可按合谷,拿风池、青灵。牙痛,可按下关、颊车、大迎、合谷。
本文档为【推拿疗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638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5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1-06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