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行 教案

山行 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山行 教案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诗中重点字、词的用法及深刻含义。 4、学习诗人的写景和抒情的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诗中重点字、词的用法及深刻含义。 2、学习诗人的写景和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山行 教案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诗中重点字、词的用法及深刻含义。 4、学习诗人的写景和抒情的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诗中重点字、词的用法及深刻含义。 2、学习诗人的写景和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讲授法 多媒体 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大和二年及第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入江西宣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入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会昌年间,先后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大中二年被召入京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外郞。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史,次年入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大中六年迁中书舍人,岁暮卒于长安,享年五十岁,著有《樊川文集》。其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小李杜”。以七言律绝见长,其五言古诗则多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多感发时事、直议朝政之作。他认为文章“当以意为主,气为辅,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故为文多识见超卓,笔力遒劲,气势充畅,文采华美。 二、 写作背景 此诗具体作年不详。但与之相关有一种传闻:岳麓山中,青枫峡里,有名闻遐尔的“爱晚亭”,亭之四周,均为枫林,春日翠碧,夏日浓绿,秋日殷红。山亭之名就是取自杜牧《山行》的诗意。杜牧25岁时曾游涔阳(今湖南澧县),他的堂兄杜悰在这里任刺史,有“一话涔阳旧使君,郡人回首望青云。政声长与江声在,自到津楼日夜闻。”(《登澧州驿楼寄京兆韦尹》)为证,但却没有写《山行》诗的时间的具体记载。爱晚亭原名“红叶亭”,为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的岳麓山书院山长罗典所建,后来湖广总督毕沅改其名为“爱晚亭”。杜牧先后游宦于江西之南昌、安徽之宣州与池州以及江苏扬州等地,也曾四次于秋高气爽之时路经金陵,据说《山行》一诗写的就是岳麓山的秋日风光,但至今尚未被证实。 三、 古诗讲解 山行 题解 《山行》描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生处:一作“深处”。 坐:因为。 评论: 旨评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读此可见诗人高怀逸致。霜叶胜花,常人所不易道出者。一经诗人道出,便流诵千口矣。” 篇评 清刘邦彦《唐诗归折衷》:“唐云:妙在冷落中寻出佳境。” 句评 黄叔灿《唐诗笺注》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 清黄生《唐诗摘抄》:“次句承上‘远’字说,此未上时所见。三四则既上之景。诗中有画,此秋山行旅图也。” 字评 清何焯《唐三体诗评》:“‘白云’即是炊烟,已起‘晚’字;‘白’‘红’二字又相映发。‘有人家’三字下反接‘停车’,‘爱’字方有力。” 赏析: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寒”字点明深秋季节; “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玩。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白云生处”极言山巅之高,绘出了石径尽头白云袅袅,掩映其间,变换多姿的仰观画面。“白云”能使人产生山岚秋高气爽、蓝山澄碧、白云飘荡其间的联想,凸现了画面上方留白处的空间美;“生”字既有缭绕缠绵、蜿蜒浮荡之动态,又透出盎然生机,令画面顿时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美。“有人家”三字在崇山峻岭中透露出人间烟火缕缕升腾的信息,给人以“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然惊喜,使寂静幽深的画面充盈着活力,富有生活情趣,诱人神往。 “停车坐爱枫林晚”绘出了诗人流连山景、停车不前的情态。本来此诗的题目是《山行》,而此处却写舍“行”而写“停”,就使诗情产生了跌宕感。也正是这个“停”字才写出深山秋景之美,诗人爱景之深。“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一个“爱”字则使画面灌注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把诗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赏景情态给活化了出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有人曾提出诗人杜牧为何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艺术特色: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一扫咏秋诗中充斥的悲秋伤势、萧瑟冷落的习气,通过一片红色展现出秋天山林热烈蓬勃的景象,体现了豪逸乐观的精神风貌,有股英爽俊拔之气溢于笔端。) 3、博而能一的构思,层层深化主题。(诗人一层一层深入写活了寒山深处枫林的暮色,他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将经霜不凋更显红艳的枫林同寒山深处白云缭绕的晚照相结合,更引人注目的是用“霜叶红于二月花”作结,将自己对深秋景物爱不忍去的感受提到带有哲理性的前人所未达到的境界) 4、造字用词精炼,达到语浅情深的艺术效果。(“坐”动词用作连词,当“因”讲。强调停车不愿离去的原因;“爱”动词用作形容词,当“舍不得”解。强调停车不去是因为舍不得这枫林秋景;“于”原是介词,在此处起比较作用,可译成“胜于”,回答了枫叶与春花相比的结果。) 5、语言清新明畅,声调音韵和谐,宜万家吟唱,经久不衰。 6、疏密、虚实、浓淡、显隐、远近、高低、冷暖、动静等多种对称手法运用,使诗犹如完美的绘画,形成一个丰富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整体。 7、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其画面深婉有致,清新隽永,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 课后思考: 1、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 ①对比、比喻新异。一般而言,秋叶意味着飘零、衰落、萧条,二月鲜花意味着新生勃发,一般人的心理是不容易将两者在共同点上联系起来的。诗人不仅将经霜的枫叶比作二月鲜花,而且说比这春天里最为鲜艳的花朵还要鲜艳。 ②情感独特,一反历来悲秋之调 。落脚在红色,强调红色。引起的联想是“红得鲜艳,红得旺盛,红得热烈,红得有生命力”。并且又说秋叶的红胜过了新生勃发的新春之红。诗人从秋天里感受到的,就迥异于一般咏秋诗的“悲壮”之调,而是甚至胜过春天的勃勃生机。诗人的情感是独特的。 ③富有哲理。这是此诗句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重要特点。把枫叶经霜喻理、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因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种对世间事理的醒悟和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 2、试分析一下诗中“晚”字的妙处? 一个晚“字”,涵义颇广。一方面,它透露出秋山红叶的最佳之景在迟不在早的自然规律变化之信息;二方面,它展示的是一幅秋山夕照图,在这黄昏时分,夕阳、晚霞、红叶,三位一体,交相辉映,令“寒山”与火焰共色,使诗境绚丽多彩,美不胜收。这样的景致,当然要令人“停车”以观,以尽雅兴了;三方面,它又含有诗人流连秋山美景,迟迟不肯离去,以致耽搁行程,及至发现天光已晚,才猛悟到自己停车太久。这里是写景,更是写情。
本文档为【山行 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0087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2-11-06
浏览量:54